㈠ 一戰前的德國做出了怎樣的舉動引發了一戰
一戰——德國是後起之秀,實力超過英法,但是由於崛起的晚些,殖民利益分配不均衡,所以德國出於利益需求,加上政治上有軍國色彩、軍事力量雄厚,所以挑起世界大戰。二戰——德國是戰敗國,有屈辱感;30年代爆發世界性經濟大危機,德國為了擺脫困境,在希特勒等野心家、法西斯勢力的控制下發起世界大戰
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對,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1]
法德矛盾十分尖銳。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爭奪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上。多年來,俄國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干半島擴展,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干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干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沖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1]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3]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3]
㈡ 德國一戰前是一個怎樣的國際格局
經歷了一次普法戰爭。
把歐洲大陸的霸主變成了曾經的霸主。
歐洲大陸多了一個愣頭青、「問題兒童」。
但是啊,殖民地已經被劃分干凈了。
當時怎麼說的?英國擁有海洋,法國擁有陸地,德國只在夢中擁有天空。
德國和他的小夥伴兒們,想得到殖民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戰爭。
所以,當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德國就鼓動奧匈開戰,從而自己也宣戰。
所以德國這種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和英法比荷這種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沒法商量。
想要殖民地么?那好,打仗。
㈢ 一戰後到二戰前的德國是什麼樣子的
一戰德國戰敗,結束了第二帝國,建立了魏瑪共和國,政治上實行共和制。
經濟上德國經濟在二十年代逐漸恢復,並在二十年代末重新成為經濟強國。隨即在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危機中遭到嚴重打擊,國內人民嚴重不滿。
外交上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受到懲罰性制裁,失去了海外殖民地,直到二十年代後期加入國際聯盟才好轉,壟斷資產階級熱切希望實行強有力的內外政策,提高國際地位。
軍事上受到懲罰,不得擁有常備軍和空軍,直到希特勒上台後才改變。
1933年希特勒掌握德國統治權,宣傳納粹精神,推行極端民族主義,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並在德國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熱衷於對外擴張,使德國成為二戰的戰爭策源地。
㈣ 一戰後到二戰前的德國是什麼樣子的
魏瑪共和國是形容1919年至1933年期間統治德國的共和政體之歷史名詞。由於共和國的憲法(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是在魏瑪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此這個共和政府被稱為魏瑪共和國。共和國於德意志帝國崩潰、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成立。雖然共和國廢除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國名德意志國家或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Reich)。魏瑪共和國之名詞,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稱呼,從來不是共和國的官方名字。
共和國是德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因十一月革命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與納粹黨在1933年上台而結束。雖然1919年的共和國憲法在法律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仍然有效,但納粹政府在1933年採取的一體化政策已經徹底破壞了共和國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瑪共和國在1933年已經名存實亡。
㈤ 一戰前德國的全稱是什麼
一戰前德國的全稱是德意志帝國 ,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18世紀初,普魯士即已崛起,與奧地利爭雄於德意志。至19世紀,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建立一個統一的現代民族國家反而顯得更加緊迫。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德意志邦聯成立。
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此後普魯士越發成為德意志統一的主導力量,尤其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了艱苦卓絕的內政、軍事和外交斗爭。
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擊敗丹麥,收回北方被丹麥佔領的土地。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普魯士又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德國南部多個邦脫離法國統治,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統一並建立了德意志帝國。
(5)一戰前的德國是什麼形象擴展閱讀:
德國與中國關系。
1972年10月11日,聯邦德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49年10月27日,民主德國與中國建交)。與其它各歐盟夥伴國一樣,德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不論從經濟,還是從政治角度,中國均視德國為「通往歐洲的大門」。活躍的貿易投資往來、深入的環境、文化和科學政策方面的合作以及頻繁的高層互訪是兩國關系的顯著特徵。
2013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上任後的首次對外訪問中到訪德國,並值訪德之際與默克爾總理一起為「中德語言年」拉開帷幕。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將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
㈥ 一戰前的德國的情況
德國在一戰前的領土面積約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注意當時阿爾薩斯—洛林為德國而非法國領土)。
但德國在卑斯麥時代以後完全背離了鐵血宰相所強調的外交原則,結果在一戰前四面挑釁而受英、法、俄的共同敵視,並給奧匈帝國開出了空頭支票而最終捲入一戰。一戰中很有意義的事件是德國在東線擊敗了沙俄,並迫使新生的蘇俄政府割讓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但由於德國戰敗,不但這些領土全部吐了出來,甚至賠上了阿爾薩斯—洛林和大片東普魯士領土。而一戰的慘敗又觸發了德國挑起了二戰,從而進一步割地賠款。
㈦ 一戰前的德國
從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意志之後一直很強 1933年經濟危機後不如以前了
㈧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的綜合國力達到了什麼程度
德國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它的工業產量在1910年即已超過英法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而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它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從1870年的13.2%上升到1913年的15.7%;同期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從9.7%上升到12.6%,僅次於英國,也居世界第二位。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向帝國主義過渡,德國從19世紀80年代起瘋狂進行對外擴張。1914年,德國殖民地面積達到290萬平方公里,人口1230萬人,但還不及英國殖民地面積的1/11和法國殖民地面積的1/3。它不惜訴諸戰爭,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奪取世界霸權。
㈨ 德國在一戰和二戰中的地位
二戰時期德國確實很強大。
一戰時,德國是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具有較強的經濟軍事實力。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經過3年多的戰爭,交戰各國的戰爭資源已經到了枯竭的邊緣。但是,雙方都不願意在於己不利的情況下停止戰爭,於是加緊准備,企圖給對方以最後的致命打擊。
1918年初,德國利用暫時的有利形勢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德軍第一次進攻是3月21日開始的,到7月17日為止,德軍一共在西線連續發動了5次進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戰局計劃。盡管德軍的進攻使英法軍隊遭到很大損失,數度在寬大正面上突破英法軍隊的戰術防禦地幅,但戰術的勝利反而拉長了德軍戰線,使德軍態勢進一步惡化。5次進攻並使德軍損失了100萬人,德軍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於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軍隊與源源開到的美軍一起,發起了對德軍的反攻。協約國的總攻給了德軍以最後的致命打擊。9月29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須立即簽訂停戰協定。10月3日,德國組成新內閣,向美國請求停戰。11月3日,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簽訂停戰協定,並隨即陷入崩潰,從而又使德國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國。在此之前,保加利亞、土耳其也已經向協約國投降。德軍本身已經無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爾海軍起義,11月7日巴伐利亞爆發革命。11月8日,德國停戰委員會首次同協約國軍總司令福煦接觸。11月11日,德國正式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規定:
德國從所有侵佔領土撤出軍隊、交出大量戰爭物資,包括5000門火炮、2.5萬挺機槍;交出公海艦隊的全部艦艇和全部潛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二戰時,德國已經被剝奪了所有殖民地,且受《凡爾賽和約》束縛,國際地位一落千丈。但由於德國已從經濟大蕭條中恢復,除了美國以外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尚未恢復,故德國實力仍較強。
有一組數據:1932-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提高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增至2320萬噸。1933-1936年,德國新建300多家兵工廠,包括55家飛機廠、40家汽車和坦克廠、70家化工廠、15家造船廠和80家火炮廠。1940年8月2日,德軍總參謀長凱特爾要求戰時經濟與軍備局制訂裝備180個陸軍師的軍備計劃。到1941年2月,半年之內德國軍火生產增加近60%,其中彈葯增加100%,坦克增產25%,德國及其佔領區的鋼產量達到3180萬噸,整個西歐還有4876家工廠為德國生產軍火。
二戰時的德國雖然在技術領域有一定優勢,但遠說不上是最強,當時科技和生產技術領域最強的無疑是美國。所謂納粹德國最強的說法主要是國內一些對軍事知識很無知但又趕時髦的假軍迷YY出來的。他們的「依據」無非就是戰爭後期的那些「末日奇跡」,可是這些東西一過分超越了當時的技術,沒有多少實用意義;二當時的德國也根本沒有能力去製造這些東西了。這些東西的價值頂多就是讓希特勒窮開心。
在人員素質上,雖然納粹德國空軍誕生了不少戰績驚人的王牌飛行員。但這些人的出現並不代表德國空軍的整體水平,相反,這代表了德國空軍的力不從心和無可奈何。這樣高水平的飛行員本應該離開前線作為種子用來培養新飛行員的,把寶貴的戰斗經驗介紹給他們。可是因為前線的壓力太大,德國不得不把這些寶貴的種子當救災糧用,無謂地消耗掉。這反映了德國整體實力上的薄弱。
哪怕是在戰爭初期,德國相對於它的對手也並不存在多少技術上的優勢,最多在個別領域比較強,綜合比較起來都是差不多的。德國之所以在戰爭初期所向披靡,靠的不是技術,而是先進前衛的戰術思想。但是到了戰爭後期,隨著戰場的形勢越來越朝消耗戰的方向發展,光憑借戰術上的優勢德國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所以最終失敗了。
和很多人想像的相反,德國在一些技術上甚至比它的對手弱。比如雷達技術上落後於英國和美國,大規模生產的工藝上甚至落後於蘇聯(蘇聯的坦克生產自動化程度更高,效率更高)。
㈩ 一戰前的德國是什麼樣的
統一後德國經濟飛速發展。
1870—1890年,德國的工業發展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德國安全戰略選擇有所改變.影響國家安全戰略選擇的因素有:
1.國家所處的安全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實力對比、相關國家的政策取向等;
2.國家對威脅的主觀判斷;
3.國家對自身安全利益目標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