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些國家拋售美債,而美債價格反而上漲,是誰在買
一些國家拋售美債,而美債的價格反而上漲,究竟是誰在背後操盤?其實在背後買美債的國家有兩種,第一種、發展中國家持增美債。第二種、美國的盟友繼續接盤。
總的來說,沒有能替代美債的東西出現前,美債永遠都會有人接盤。這也就是美債被拋售後不降反升的原因。
㈡ 中日大幅「拋售」美債,英法德也要跟風,到底釋放什麼信號
這個反映出了一個現象,就是世界各國對於美國的經濟是一種不看好的態度,所以紛紛選擇拋棄美債,這樣的話也能夠緊急避險。而隨著中國,日本,大幅拋售美債,英國,法國,德國等一些美國的重要盟國,同樣順著這股風頭。
㈢ 美債竟然不吃香了,全世界都在拋售,帶頭拋售的是何許人也
日本在一個月內拋售了79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該國國債賬戶最大拋售規模的三倍。美國國債收益率相對較高,很多日本投資者會選擇購買安全的債券。不幸的是,美聯儲加息過於激進,美元走勢過於強勁,嚴重壓低了日元,推高了日本投資者的對沖成本,失去了通過匯率變動鎖定利潤的機會。如果沒有更高的收益率,賣出美國國債是很自然的事情,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日本投資者一直在拋售美國公債,甚至日本壽險公司也加入了拋售陣營。
㈣ 中國美債持有量12年來首次跌破一萬億美元,為何各國都在減持
不是主動減持美債,而是這幾年來的特殊情況+俄烏沖突,全球通脹,物價高漲,而各國財政都是負增長,以及貿易逆差,說大白話就是日子不好過,都是花的比掙的多,而外匯儲備,就是以前攢的積蓄,現在日子不好過,當然就只能賣美債,補貼國內經濟和政府財政支出了。沒積蓄就等著跟孟加拉一個下場了,
㈤ 全球買家正紛紛拋售美債,為何美債突然「不香」了
全球買家紛紛拋售美債,原來美債可是個香餑餑,好多國家想買都買不上的,因為這么多年美國的這個財政赤字率雖然一直都比較高,但是貨幣的購買力普遍還是比較堅挺,在那時候沒債還是比較受歡迎的,現在不太行了。
賣出去之後誰接手了那就看對方的勇氣了,因為這個經濟體它可能會發展越來越好,現在敢入手買的人自然就佔便宜了,但是更大概率它有可能出現崩潰破產的情況,那連基本的本金都沒有辦法保證了,自然就是虧的血本無歸。市場投資就是存在風險的,大家現在都認識到了這個風險顯然是要提前選擇規避風險。
㈥ 為什麼對美債的需求減弱會對美國的經濟產生負影響
過去數十年間,美國經濟一直靠不斷發債維持運轉,而這一債務經濟模式的背後是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和通用貨幣而背書的,美國經濟也因此將每年高企的赤字風險轉嫁給全球投資者。不過,全球投資者過去青睞美債的原因也是基於對美元信用的考量,而這一信用一旦減弱,美債則將會遇冷,進而美國經濟維持運轉的動能也將不復存在。
圖片來源Getty
BWC中文網近期提及,隨著美國經濟優先舉措,全球或正在掀起美債拋售潮。果不其然,全球多個美債持有者都在持續減持美債。根據美國財政部11月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數據有兩個月延後慣例),今年9月,至少14個美債外國持有者減持了美債。
其中包括,中國、日本、巴西、愛爾蘭、瑞士、法國、加拿大、德國、百慕大群島,挪威、荷蘭、墨西哥、 西班牙、澳大利亞。引人注意的是,自今年3月連續增持美債以來,法國突然於9月減持了207億美元,減持比例占目前持有977億美元的21.2%。這說明,法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或對美元突然失去了信任。
相較於法國突然減持美債,中國和日本作為前兩大美債持有者則是連續減持了美債。美債最大的外國持有者中國(內地)於9月四度減持美債,目前依然是美債的第一大外國債權人,持有降至1.1514萬億美元,創下15個月以來(去年6月)最低。美債第二大外國債權人日本持美債降至1.028萬億美元,創下7年以來(2011年10月)最低。
數據來源Reuters
也就是說,無論是歐洲的多個發達市場,還是美債的前兩大持有者的中國和日本,都在紛紛繞行美債這一過去被認為非常保值的美元資產。對於此,野村資產管理固定收益部門首席投資長Masahiro Kawagishi數月前就表明,美國經濟無疑引發這樣一種擔憂,即美元可能不再是以前那樣的主要貨幣了。
不過,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高達近21.8萬億美元,最近一個財年,激增了1萬多億美元,創下美國經濟史上的紀錄。而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到2019年,美國聯邦每年赤字都超過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聯邦還需要通過源源不斷地發債,來轉嫁這一赤字大關的風險。顯然,與當下全球正在形成的美潮拋售潮背道而馳。Jefferies LLC資深貨幣市場策略師Tom Simon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美債拋售潮或還將繼續。
路透11月26日報道稱,一些海外投資者似乎正在繞開美國公債,但此時正值美國聯邦踏上創紀錄的發債之旅,以期為大規模減稅和增加支出計劃提供資金。而近期一項衡量美國公債標售參與情況的指標顯示,海外買家並未大量出現。
圖片來源ombardiletter
路透社稱,外資對美債需求的持續低迷或正損傷美國經濟。需求大幅減少意味著美國聯邦必須要上調票息方能吸引買家。美國聯邦借款成本增加不僅令美國預算赤字擴大,而且勢必也會推升消費者和企業的貸款利率,恐會令美國持續時間第二長的經濟擴張脫離軌道。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分析師Torsten Slok則質疑稱,「由於美國公債供應持續激增,我們真的擔心需求能從哪兒來」。
吉姆·羅傑斯,圖片來源yahoo
這些跡象表明,美債或將進入有價無市、無人買單的困境。億萬富翁投資人吉姆·羅傑斯對此則認為,在龐大債務重壓下,美國面臨著比2008年金融海嘯還要嚴重的一場危機。受美國債務及美股高估值的影響,美元資產或將成為徹頭徹尾的威脅。(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㈦ 我是一個小白提問幾個關於美債的問題
1、是中國政府要買美國國債。不是美國要中國買,中國買美國的債務也只佔美國債務的8%多一些。出了中國外,還有日本等國也是美國的債務國。美國國債最大的是由美聯儲買的。美國政治體制是,政府要用錢只有發行國債,然後由聯儲印製美元來購買,意思是說美元其實是有美聯儲發行的。然後政府通過稅收收入等來償還債務。
2、中國買美國國債有有兩個大的原因:一是,中國外匯儲備太多,而且大多是美元。這是因為我們在和美國的貿易中順差大,自然美元儲備就多。那這么多美元,放在哪裡不安全,也沒意義。早期美國國債是信譽比較好的債券,不會有人認為美國償還不起債務,所以投資美國國債自然是首選。畢竟幾千億的美元不是小數,你投資其他領域也不好投。二是,中國處於政治角度考量。在中國利益有關是一個處事哲學,比如商人要和官員綁在一起,這樣有問題了大家在一條船上,利益相關,這樣不容易被別人整。在處理和美國的關系時,中國也是用這一套,我們成了他的最大債權國,那麼他做任何決策的時候必然會更多的考慮的中美關系。所以我們才能和美國綁在一起。
3、除了中國外、日本、德國也持有大量美國國債,一般外貿順差的國家都會用手中的錢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元是當之無愧的國際貨幣,這幾年歐元才有點挑戰美元的意思。
4、現在我們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因為,美元有下行的風險,也就是說有貶值的風險,所以可以說我們存在損失的風險,而且很大。現在美國又鬧債務危機,意思是沒法發新債,怎麼還舊債呢?那麼我們的舊債就面臨他們還不起的風險。但是我們如果不買美國新債,他哪來的錢呢?這就是我們的兩難。同時我們那麼多外匯,不買美國國債,現在又缺乏新的投資手段所以比較麻煩。
5、中國其實不需要減少美國美國,只是不要再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了,可以投向歐元資產。但是我們和歐洲的貿易額並不大,所以投資歐元資產又卻缺乏動力。我們現在問題是,可以考慮讓外貿轉型,可以拋棄一些外貿加工產的產業,讓其能轉向,這樣進一步降低我們的外貿順差,向國際收支平衡努力。還有就是,手上的外匯可以投資美國的產業,在可能的情況下多投資美國產業是對的,可以採取給有實力有前景的企業貸款,去購買美國的一些企業,讓我們的企業國際國際高端進軍。更長遠的是讓人民幣嫩更成為國際貨幣更好,但是這個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一時半會做不到。
㈧ 美債迎來40年最大拋售潮,爭先恐後的購買到現在的拋售,發生了什麼呢
美債迎來40年最大拋售潮,爭先恐後的購買到現在的拋售,發生了什麼呢?
美債不香了!美債迎來40年最大的拋售潮,根據近日媒體報道,美聯儲美聯儲、各國央行、主權基金、全球商業金融機構等正紛紛從規模達23.7萬億美元的美債市場上撤退,這樣的場景可以說過去很少見到了,那麼近日美債到底為什麼不香了呢?
比如,10月11日的時候,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10個基點至3.99%,再度迫近4%。美銀分析師指出,到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聯邦基準利率、美債收益率都可能升至4.3%-5%的范圍,這表明美債未來價格還會下跌,可能會繼續被投資機構大幅拋售。彭博美國國債總回報指數今年已虧損13%,幾乎是2009年四倍,是該指數自1973年以來最差的年度表現。因此,隨著美聯儲加息,美債價格也出現了下降,這可能也是很多央行等機構拋售美債的第二個原因了。
綜上所述,美債遭受拋售潮,主要原因有以上三個,第一就是想穩定匯率,第二就是美債規模太大,引發了投資者擔心,第三就是美聯儲加息引發美債價格連續下滑,引發了投資者拋售。
㈨ 拋售美債誰來接盤
6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國會必須在7月底前提高或暫停美國債務上限,否則部分債務將在8月違約。
作為一直是其他國家經濟命脈的美元,其地位受到了挑戰。歐洲國家早已加速「去美元化」,堅持用本幣結算。美元的霸權地位受到了挑戰。俄羅斯、法國和德國拋售了大量美債。面對岌岌可危的美元霸權,拜登政府有何對策?
拜登的做法很直接,要麼大量發行美債讓其他國家購買,要麼大規模印鈔,兩者是相互關聯的。目前美國的債務已經達到28.4萬億美元,這不得不讓其他國家望而生畏。更何況每個國家都在和疫情過不去,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爛攤子要處理。即使有哪個國家願意伸出援手,也負擔不起。
而且,美國的財政收入,各國都心知肚明。2020年美國財政收入7.3萬億美元,現在到期債務7.7萬億美元。從目前美國國內經濟情況來看,2021年的財政收入可能還不如2020年。照這樣下去,美債的雪球只會越滾越大。
對於這個「無底洞」,所有持債國紛紛拋售美元選擇獨善其身,尤其是俄羅斯和伊朗。早在2018年,俄羅斯就出售了487億美元的美債。經過連續清算,俄羅斯持有的美國債務不到4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俄羅斯還建立了金融信息傳輸系統。
為了對抗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結算體系swift,美元結算方式不再是唯一選擇。隨著歐洲等國家逐步接入俄羅斯金融信息傳輸系統,「去美元化」進程將會加快。
受到美國制裁的伊朗早已走上了徹底「去美元化」的道路。與中國簽訂《中伊協議》25年後,人民幣成為石油貿易的主要結算方式,美元地位進一步動搖。
就在各國拋售美債的時候,日本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增持美債。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日本仍然是美債的最大持有者,僅4月份就增加了364億美元,在1.227萬億美元的美債持有者中排名第一。
出了事,就會有妖。日本此時站在美國一邊,只是想在政治和經濟上獲得一份既得利益。當我們看到菅義偉出席G7峰會,站在第二排合影時,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這個時候,就算日本選擇做美國的墊底,又能解決多少燃眉之急呢?受疫情影響,日本經濟出現負增長,消費市場狹窄。從長遠來看,日本不可能成為美國的托盤。
拜登早就知道這一點,不然怎麼會在G7峰會上提出「回歸更美好世界」的計劃?從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這無異於給歐洲國家畫了一個大餅。
根據拜登的說法,該計劃旨在滿足中低收入國家巨大的基礎設施需求。也就是說,拜登想通過大基建計劃來刺激內需,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以此來緩沖國內的通脹矛盾。但別忘了,這個計劃需要40萬億美元,不然拜登怎麼給歐洲畫大蛋糕?這可能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印鈔理由。
早在3月,拜登一上任就推出了「一攬子」計劃。無論是大基建還是經濟刺激計劃,一句話,就是不斷印鈔。自3月份以來,總共推出了5萬億財政刺激計劃,一年內總共釋放了10萬億美元的水。
拜登的磨難立即引起了國內通貨膨脹,在短短一個月內從4月的4.2%飆升至5月的5%。同時直接推動美國國債達到28.4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大大增加了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肉蛋等奶製品和各種生活用品價格紛紛上漲。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通貨膨脹也導致了世界范圍內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鐵礦石、石油、紙漿原料漲幅均超過50%。下游產業鏈只能跟著漲價。商品價格上漲,出口到世界各國。最後還是老百姓買單。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它會受到美國通貨膨脹的影響。輸入型通脹已經蔓延到歐洲、日本、中國和其他國家,這都要感謝美國。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沒有停止。為了填補這個窟窿,它只能拆東牆補西牆,靠賣美債為生。
欠的錢總會還的,美國沒有能力還,只能更快的印鈔,無形中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美國債務不僅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反而一直在超發貨幣以加劇國內通脹。
隨著美國國債造成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財政部長耶倫坐不住了,向國會喊話取消配額。事實上,像美國財長這樣大喊大叫,對所有國家來說都不足為奇。
每當美國面臨資不抵債的時候,美國財政部長都會第一個站出來,故意製造煙霧彈,就是為了給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找借口。自1960年以來,美國債務上限已經提高了78次。最近一次是2019年,平均每八個月上調一次。這一次耶倫的呼籲只是一個「套路劇本」。
那麼,美國國債具體會違約嗎?答案基本不可能。美國深知美元的全球地位,這是其稱霸世界的基石,也是扼住其他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手段。除了違約對全球經濟的巨大影響,還會出現對美元的信任危機,美國的信譽會大打折扣,布倫頓森林體系建立的美元霸權也會喪失。
要知道美元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據主導地位,是美國政府用拳頭打下來的。阿富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後,他們設法啃下中東地區,與沙特達成石油貿易協議。美元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主要結算方式。拜登政府斷然不敢毀掉「偉大的基礎」,更不能承受千古罪人的罵名。
如果美元霸權受到挑戰,地位下降,美國也會改變意識形態。屆時,它將揮舞制裁大棒,提高外貿進口關稅。事實上美國已經在這么做了,不然美國怎麼會在一開始就千方百計阻礙北溪2項目呢?
「盟友」北約和歐盟早就看清了美國的嘴臉,如今卻漸行漸遠,不再聽美國發號施令。雖然美國一再插手「中歐協議」,但法德兩國仍有自己堅定的立場,「中歐協議」只是暫時擱淺,必然會有結果。
那麼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美債會違約嗎?目前,美元仍是全球貿易的主要結算方式。石油、鐵礦石、木漿原料、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貿易結算仍以美元為主,美國在定價上仍有一定話語權。
無非就是,各國持有的外匯儲備還是以美元為主,本幣與美元掛鉤。匯率波動深受美元升值和貶值的影響,美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再一個就是美聯儲手握美元印鈔權,不然面對大量的美債,美聯儲如何首當其沖,成為最大的「接盤者」?目前,美聯儲持有的美國債務高達26萬億美元,鮑威爾主席曾公開表示,「我們將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幫助美國重振經濟」。
然後推出了「零利率+量化寬松」的政策。說白了,「量化寬松」的政策是不是意味著印更多的錢?目前,美聯儲已經窮途末路。它只能通過印更多的錢讓美元和美債貶值,這樣才能以最小的成本從市場上吸收美債。
可見,美國只考慮自己,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處處奉行「美國優先」的政策,完全不考慮美國的債務持有人。現階段,隨著美債的貶值,美債持有者和投資者不是拿著一堆廢紙嗎?還是那句話,美國通過大量放水,大量發行美債,再次向全世界撒了一波羊毛。
這一直是美國的老把戲。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多了,就會提高利率,增加稅收,發行國債。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收緊時,就會降息,就會印錢。一切都是為了保證美國經濟的暢通和美元在世界的主導地位。
無論美聯儲選擇加息還是降息,都勢必引起美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震盪,而華爾街的資本大鱷是最便宜的。要知道拋棄了低端製造業的美國,只會在股市和房地產業看到自己的經濟繁榮,雖然牛市只是泡沫經濟。
了解到這一點,美國富人將大量資產轉移出美國,大型企業和富有的投資者更願意在海外投資建廠。或者說為什麼拜登一直叫囂要給企業和富人增稅?計劃將稅率從21%提高到28%,甚至主張歐盟設立「最低企業稅」標准,以防止美國國內企業逃離美國。
作為美債的最大「接盤者」,美聯儲仍在釋放煙幕彈加息,態度搖擺不定。首席鮑威爾只表示將在2022年底前提前加息,但具體時間仍不得而知。就在美聯儲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些國家已經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率先提高了利率。俄羅斯、巴西等國率先提高了基準利率。
可以說美國是騎虎難下,無限印鈔造成的通貨膨脹是美國自己造成的,最終會把自己扭轉到美元的霸權地位,只能自食其果。面對美元霸權的衰落和美國債務的到期,拜登也高呼,「通脹只是暫時的,美國經濟終將復甦。」恐怕只是拜登的一廂情願。
從草草結束的G7峰會和沒有實質進展的美俄會晤可以看出拜登是多麼的無奈。畢竟沒錢誰願意跟你談,誰又會聽從美國的指揮發號碼呢?17個歐洲國家加快了「去美元化」的進程,全球央行都不同程度拋售美債,這無疑讓美元的霸權岌岌可危。沒有一個國家願意被白嫖接管,更不用說成為「接管英雄」了。
無限制的量化寬松政策成了美國的最後一根稻草,美聯儲和心存僥幸的富裕投資者成了美國債務的「接盤俠」。
㈩ 全球央行瘋狂拋售美債,背後真相是什麼
各國拋售美債的目的不盡相同,美國財政部上周公布的報告稱,中國拋售美債是為了支撐人民幣匯率,防止本幣快速貶值損及全球經濟,拒絕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中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共拋售了5700億美元的外匯資產。
對於沙特而言,此舉是為了抵消石油美元的崩潰,為阻止國內預算赤字激增提供更多「彈葯」。
全球流動性拐點已至?
全球央行集體拋售美債,背後更深層次的真相是什麼?
海通宏觀分析師姜超稱,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高企令美元持續走強,而歐洲與日本等地貨幣政策也露出短期拐點的跡象。
1、資金撤離亞洲新興市場。
近期,亞洲國家的貨幣普遍出現明顯的貶值:近兩月除了港幣和印度盧比保持穩定以外,其他貨幣例如新加坡元最近兩月貶值約4%,韓幣貶值約3.5%,泰銖貶值約3%,馬幣貶值約5%,而離岸人民幣貶值約2%。
由此可見,海外資金近期普遍在從亞洲新興市場撤出,因而導致了這些市場同時出現匯率貶值和股市下跌。
2、美國加息漸近,美元持續走強。
本輪新興市場貨幣出現集體貶值,但未必是新興市場的貨幣集體出了問題,也可能是美元的問題。
就在最近兩個月,美元指數異常強勁,累計升值幅度約4%,完全可以解釋新興市場貨幣的下跌。這意味著是美元走強導致了資金迴流美國、撤離新興市場。
而美元走強背後的原因是美國12月加息概率的大幅上升、長期國債利率持續走高。
在8月初時,期貨市場預期美國12月加息的概率不到50%,而目前已經升至70%。意味著在今年12月美聯儲大概率會啟動本輪第二次加息。與此相應,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從8月的1.5%升至目前的1.8%,升幅約30bp。
3、全球流動性短期拐點將至。
美元是全球貨幣的霸主,美聯儲是全球貨幣政策的風向標,其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對全球貨幣政策都有顯著的影響。
在歐元區,德國10年期國債利率已經從8月初最低約-0.2%轉正至0.01%,法國10年期國債利率從8月初最低的0.1%升至0.3%。
而從日本來看,其10年期國債利率在7月底最低時接近-0.3%,而目前已經回到了0左右,原因在於日本央行9月最新的貨幣政策引入收益率曲線目標,稱將繼續購買日本國債直至10年期國債收益率保持在0附近。
姜超認為,德法兩國國債利率大幅上升的背後,是關於歐央行縮減QE的傳聞。日本最新的貨幣政策導致了日本長期國債利率由負轉零,因而實際並非寬松、而是收緊。從短期來看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都出現了收緊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