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莫斯科戰役中,德軍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莫斯科保衛戰是蘇德戰爭初期,蘇聯的巨大勝利,也打破了納粹德國陸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然而,當我們在今天重新翻開這段歷史,仔細研究它的話,不妨做出一個假設,難道德國真的沒有機會贏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嗎?莫斯科真的是不可攻陷的嗎?
一.蘇軍的實力
莫斯科的防禦實際上並不堅固,按照蘇軍統帥部的思路,他們計劃在莫斯科周邊建立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熱澤夫—維亞濟馬—布良斯克,第二道防線是在莫扎伊斯克防線,它建立在加里寧和卡盧加之間,是一道雙重防線,最後一道防線則是沿著莫斯科外圍構築的防線,這是三道防線組成的莫斯科防禦帶,也是莫斯科的最後一道屏障。
而德軍則只需要靜靜的守在防線里,坐等蘇軍進攻。此時已經瀕臨冬季,蘇軍無力發起大規模進攻,缺乏技術裝備和車輛的他們,發起進攻就如同自殺一樣。即便有這樣的勇氣,寒冷的冬天,泥濘的道路,惡劣的補給都會讓這場進攻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自殺。蘇軍自身的能力和糟糕的後勤都會讓他們的陷入非常可怕的境地里,而德軍只需要以逸待勞消滅蘇軍即可。
同時德軍可以抓住機會,集中力量奪下列寧格勒,奪取這個蘇聯的交通樞紐,從而保證己方運力的增強和穩固。列寧格勒一旦被攻陷,德軍就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上威脅莫斯科,因為此時鉗制北方集團軍群的列寧格勒已經不存在了。整個北方集團軍群,此刻可以放開手腳對蘇軍展開進攻。一旦情況拖入1942年的夏季,德軍已經補充完畢,完全可以對莫斯科發動一次強有力的攻擊,將莫斯科這個在地理上不適合防守的城市攻陷,從而徹底結束蘇聯在歐洲國土上的戰斗。
結語
幸運的是,這只是一個假設,一個猜想。現實中的德軍並沒有這樣去做,而是將一切都賭在了可以在冬季前拿下莫斯科這一不切實際的希望上。狂熱的納粹德國忽略了他們所面臨的的實際情況,未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倘若他們冷靜下來,執行一個更務實和符合實際情況的戰略計劃,那麼蘇德戰爭的勝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❷ 二戰德國怎麼打才能贏
從經濟的角度說,納粹是怎麼都打不贏。
納粹德國發動二戰及二戰爆發前各種騷操作,根本原因都是大危機。小鬍子上台後大力發展軍工和基建,確實暫時緩解了人民就業問題,但這些都是要錢的,而當時由於全球危機德國又不能通過外貿或對外投資賺外匯,德國又不像英國那樣有大片殖民地可以薅羊毛,結果到1936年德國財政就扛不住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小鬍子估計只能扛半年。所以擺在小鬍子面前只剩下一條路——搶。
然後德國就被納粹綁上了世界大戰的戰車,然後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為了搶錢去侵略別國,發動戰爭後又消耗大量軍費導致入不敷出,然後又需要發動新的侵略繼續搶……所以為了彌補戰爭的損失,一旦發動戰爭就根本停不下來了,如果德國能一直贏下去,那倒還好說,但德國國力又有限,導致其戰爭能力與邊界也是有極限的,歐洲像法國、丹麥這樣一個星期就投降的弱雞畢竟屈指可數,等德國在不列顛吃癟,德國的戰時經濟就維持不下去了,停是停不下來的,停下來也是經濟崩潰,繼續打也是崩潰,但繼續打萬一贏了就賺大發了,所以德國就抱著賭徒的心態走上了打蘇聯的不歸路……
所以納粹唯一的贏面就是,把美國拉過來,得到美國的貸款支持繼續發動戰爭,事實上在二戰全面爆發前美國國內納粹勢力也是猖獗一時,很多美國財團都與納粹德國勾結,向其不斷輸血,所以二戰前德國日子還比較滋潤,美國當時也差點成了法西斯國家,如果國防部長沒有堅定地支持羅斯福總統而是勾結大財團發動兵變的話。但從當時英美兩國的緊密聯系來看,美國支持納粹德國的可能性也很小,在珍珠港被炸後這種可能性就成了零。至於蘇聯,大林子一直對納粹保持十二分警惕,能跟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就不錯了,大林子是絕對不可能為納粹四處侵略提供資金支持的,而德國走投無路也必然侵略蘇聯。
日本軍國主義如何瘋狂走上侵略戰爭之路與德國納粹同理,可以說,幸虧有了日本和義大利這兩個豬隊友,納粹總歸是敗了
❸ 二戰,德國要怎麼打才能贏
首先在敦刻爾克不要暫停進攻。陸空配合一鼓作氣把英法聯軍吃掉。【或是乾脆放他們走,別去打英國了,誰也不打了,就此打住。(畢竟英美一條心,美國雖然科技不如德國但是工業實力世界第一),和英國談判,適當的可以吐出點吃進去的地方。安下心來鞏固佔領區。】
2在不列顛空戰中不能糊塗的放棄對英國戰斗機基地和工廠的轟炸而改炸倫敦。炸平倫敦也沒有,英國人的抗德慾望很高。但是只要優先打擊英國戰斗機部隊(其實再有2個星期英國空軍也就堅持不住了,有了制空權還怕沒有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
3別去捅蘇聯。兩線作戰腹背受敵,這是兵家大忌。
如果這樣,德國還可以得到很多領@土。
樓主如果說的
是德國像歷史上那樣同時打那麼多的國家怎樣取勝,那麼取勝不可能。畢竟那時候的科技還沒像現在美國和別國那樣懸殊。即便德國再厲害,也同時干不過這么多大國。
註:不同意「二戰時德國科技不如美國」這一說,德國人在30年代就搞出了直升機和能飛到90千米高的火箭。除了戰略轟炸機以外(----德國在2戰前被禁止研製轟炸機,他的轟炸機比如著名的斯圖卡,是一款很出名的民用飛機,戰前經過簡單改造就成了軍用飛機。這在航空史是都有介紹。)美國在絕大多數方面並不如德國,(至於英國,德國只有雷達比不上英國,別的比英國強)。德國和英國在末期已經都有了噴氣式戰斗機服役了。美國的第一架F80戰斗機在二戰結束以後才出現。49年才服役。
有網友說p51戰斗機是二戰中最好的戰斗機,曾擊落過德國的噴氣式,但是那是在德國噴氣式戰斗機在機場上沒起飛時被突然到來的P51摧毀的(螺旋槳戰斗機在空戰中擊落噴氣式戰斗機是在朝鮮戰場第三次轟炸大和島,志願軍的拉11戰斗機擊落了美國的F86)。美國人自己都認為p51和速度快機動性好的德國噴氣式戰斗機沒得比,認為「1架至少比得上我們三架野馬式」,其實二戰後期的拉9、拉11全面超過了P51,只是服役晚,擊落敵~機遠沒有P51多。
❹ 二戰,德國要怎麼打才能贏
贏不了的,這是歷史趨勢。如果在沙盤上討論討論軍事還行
❺ 蘇德戰爭中,德國要以怎樣的戰略才能勝利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上溯到拿破崙入侵俄國的時候就存在了,戰爭初期,法軍勢如破竹。但是,廣闊的俄羅斯平原使得法軍佔領的地方越多,後勤供給就越困難,法軍人馬睏乏,給養困難,結果造成大量減員,逃兵增加。8月中旬,法軍抵達斯摩棱斯克時,作戰部隊只有16萬人了,雖然最後法軍佔領了斯摩棱斯克,但戰後可調用的軍隊已經不足13萬人了。8月底,沙皇任命老將庫圖佐夫為俄軍前線總司令。庫圖佐夫在莫斯科附近的鮑羅金諾設營布陣,以逸待勞,准備殲滅疲憊的法軍。9月上旬,雙方展開大戰。雖然俄軍准備充分,但還是未能抵擋法軍的進攻,俄軍在損失5萬人以後,不得不再次敗退,但這一戰法軍也損失了3萬之眾。庫圖佐夫決定避開法軍的鋒芒,主動撤離莫斯科,保存有生力量,准備反攻。俄軍實行堅壁清野,把莫斯科居民連同糧食及生活用品一起運走,使莫斯科變成一座空城。9月14日,拿破崙大軍進入莫斯科,這時法軍只有不足10萬人了。當晚,莫斯科發生大火,三日不熄。拿破崙在這座空城中艱難地度過了一個月,急切盼望彼得堡沙皇派人前來議和,但卻杳無音訊。10月19日,拿破崙被迫下令從莫斯科撤軍,這一年俄羅斯的冬天來得特別早,也特別冷,飢寒交迫的法軍更加疲憊不堪,戰鬥力銳減。一路上,法軍不斷遭到俄軍士兵和游擊隊的襲擊,損失眾多。11月16日,法軍同俄軍在俄國境內打了一仗,雖然擊退了敵人的追擊,卻損失慘重。退出俄國領土後,法軍總共只剩下5.5萬潰不成軍的隊伍,其中的4萬人是收拾的失散士兵。此時,傳來巴黎發生未遂政變的消息,拿破崙慌忙離開部隊,返回巴黎。侵俄戰爭的失敗成為拿破崙帝國由盛轉衰的重大轉折。 很明顯蘇德戰爭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戰線拉得過長,後勤補給根本跟不上,而以戰養戰的策略在俄國堅壁清野的情況下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蘇德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納粹德國及其歐洲盟國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為止。蘇德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 戰爭開始時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 總兵力 :德國380萬、蘇聯500萬 初期直接作戰兵力 :德國430萬(含軸心國軍隊), 蘇聯290萬 編制 :德國156個師又2個旅、蘇聯170個師又2個旅 坦克 :德國4300輛、蘇聯新型坦克1475輛,大量舊式坦克 火炮 :德國4.72萬門(50毫米以上)、蘇聯3.75萬門 作戰飛機 :德國4980架、蘇聯新型飛機1540架,大量舊式飛機 作戰艦艇 :德國192艘、蘇聯396艘 要按照現在的研究來說,當時蘇聯的弱點其實在東方,要是希特勒能早點意識到這一點的話,那第三帝國是完全可以和大日本帝國一起合圍瓦解蘇聯的. 德國一開始的計劃是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Москва)、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和基輔(Ки�0�5в,Киев)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Архангельск)、伏爾加河(Волга)、阿斯特拉罕(Астрахань)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這項計劃雖然在初期運用的還不錯,但是一旦到了蘇聯腹地以後就遇到了拿破崙當年遇到的同樣的問題. 首先,蘇聯在戰爭前期的損失不是數字所能體現的。戰前蘇聯的主力防守位置是南方,部署了150萬兵力,蘇聯這18天內損失的是什麼呢?德軍主要進攻方向放在不列斯特的中路,而不是西南方面軍駐守的南方,而且蘇軍在不備中遭受攻擊,前期防禦的區域部署、時間節奏全被打亂,敵人一步步進逼到國土縱深,從邊境到首都的行程敵人完成了2/3,這才是蘇軍所面臨的最大損失!在速決戰角度看來,戰爭最終結束以前所佔領的任何國土都只具有軍事價值,德軍18天內佔領的任何礦產、工業、農業地區都沒有任何經濟價值,唯一的價值就是進一步進攻的階梯!如果納粹如果不能一下子打掉蘇聯,那麼結果就是一場持久戰! 雖然一開始德國人打得極其順利,但巴巴羅沙計劃本身就有重大漏洞,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後勤。蘇聯廣闊的土地意味著如果德軍行動過快,後勤將無法及時跟上。到1941年12月5日德國人抵達莫斯科郊外並停止進軍時,他們的後勤線已經達到極限,再加上蘇聯游擊隊的破壞,在最前線的部隊根本無法獲得補給以支撐下去,更別談進攻了。巴巴羅沙最初制訂時認為紅軍會在冬天來臨之前就崩潰,但真實情況是蘇聯部隊始終能夠組織有效抵抗。這一錯誤的估計嚴重影響了德國人的計劃。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後,德國軍隊開始准備進一步的進攻行動。原本進軍莫斯科的計劃現已經改為進攻高加索附近的斯大林格勒(今天的伏爾加格勒)。德國最終佔領了這座城市,但是其過程有著嚴重的缺失。希特勒的猶豫不決、高級將領們對改變計劃的不滿以及過長的補給線,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戰成為德國士兵的惡夢。當蘇聯紅軍發動反攻時,20個師的德軍(還有2個羅馬尼亞師)被切斷了退路,德國第六軍團被完全圍困。隨著食品、燃料和彈葯的消耗,德軍的陣地越來越小,直到最後一部分德軍在1943年初投降。 斯大林格勒之後,德國人漸漸喪失主動權,但蘇聯人依然沒有完全回過神來。由馮·曼施坦因將軍(von Manstein)領導的部隊在1943年夏天發動了一次絕望的反抗,暫時停止了蘇軍的前進。這場發生在庫爾斯克的戰役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也是德軍在東線所發動的最後一次主要攻勢。蘇聯人事先獲得了情報,為庫爾斯克突出部的防禦制訂了一個大規模計劃。在他們的抵抗之下,德軍裝甲部隊最多隻前進了17英里。在該場戰役以蘇軍的勝利結束後,紅軍就始終控制著戰爭的主導權,直到1945年5月佔領柏林。 這就是以斯大林格勒會戰為轉折點後,德國戰略的徹底失敗. 因此正確的戰略我覺得應該是在蘇聯背後開辟第二戰場就像諾曼底登陸那樣,德軍和日軍合圍包抄蘇聯比較好. 當然正面的攻擊也是必不可少的,當作是對第二戰場戰略的策應和掩護, 主攻方向應該定在中東北面的中亞一帶,既可以與中國戰場連成一片,也打破了盟軍的戰略部署.雖然這樣兵力配送可能有困難,但是還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戰略. 至於具體的戰術, 還是和大家一起討論好了,再解答吧.
❻ 二戰,德國要怎麼打才能贏
盡管二戰時瘋狂狹隘的納粹德國機會渺茫,如果單從軍事角度看,那它有無機會取勝呢?從後來曼施坦因的回憶錄《失去的勝利》(1955)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從曼帥角度去看德國的戰略戰術,確實浪費了巨大機會。
❼ 二戰,德國要怎麼打才能贏
一,首先在敦刻爾克不要暫停進攻。陸空配合一鼓作氣把英法聯軍吃掉.
二,在不列顛空戰中不能糊塗的放棄對英國戰斗機基地和工廠的轟炸而改炸倫敦。炸平倫敦也沒有,英國人的抗德慾望很高。但是只要優先打擊英國戰斗機部隊。
三,別去打蘇聯。兩線作戰腹背受敵,這是兵家大忌。
❽ 二戰初期德國為什麼能勝利 二戰德國對婦女的酷刑
德國人走的是精兵路線,早在塞克特時期,就非常強調精兵策略,所以如果是1對1的話,除非德國人犯錯誤,否則盟軍基本干不過德國人。但請注意,戰爭時總體國力的較量,德國對全世界開戰,早晚都會被耗死
2、德國飛行員的戰績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是德國人的制度和英美不同,飛行員原則上不輪換,在前線戰斗至死(英美飛行員到一定時限後,就會輪轉到後方當教官,戰斗機會少,戰績自然低一些);第二,德國人在東線猛刷戰績,去看看MARS的東線空戰就知道了,毛子的飛行技術太差,給德國人狂刷戰績
3、如果志願軍遇上德國人,從體能、訓練角度上看,德國人占優,但僅就步兵戰術而言,TG吃虧不大
4、德國戰斗機機槍有幾種,一種是13毫米航空機槍,後期為了對付轟炸機普遍安裝20和30毫米機炮。從射速、殺傷力角度上看,還是美國的。50更好一些。而且老美佔便宜,你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是個德國飛行員,起飛以後,你先要突破美國飛機的攔截,然後冒著美國轟炸機的火力去攻擊它,如果有幸不死的話,退出時還要和美國戰斗機干一下。全身而退的機會有多大?
這幾個原因說得過去吧
覺得有用請採納哦
❾ 二戰德國有沒有勝利的辦法呢
雖然二戰時期的德國大軍曾橫掃歐洲大陸,雖然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幾乎一己之力單挑了整個世界,但是,其實自德國發動二戰開始,德國的勝利的希望就十分渺茫。如果非要說二戰時期德國最接近勝利的是什麼時候,那麼,我想應該是在滅亡法國之後。
二戰歐洲戰場
自1939年9月,納粹德國百萬大軍突然閃擊波蘭,並在短短半個月之內將波蘭滅亡之後,蟄伏了20多年的德國大軍開始展露出無與倫比的鋒芒。
當然,這一切也不過是理想狀態下的幻想而已。想要讓德國軍隊停下擴張的腳步,靜下心來默默種田,幾乎毫無可能。
首先,德國軍隊和軍工集團就不可能認可這一點,已經被希特勒發動的戰車,即便是希特勒自己也不可能輕易將其停下。利用民族主義將狂熱的德國人武裝起來後,除了真正橫掃世界,也只有滅亡才能將其停頓。
其次,即便是希特勒以大毅力做到了這一點,他的敵人也不可能放任德國整合歐洲。無論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還是位於東歐直接與德國接壤的蘇聯,都會將此時的納粹德國視為第一敵人,並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摧毀。
❿ 二戰時,德國最接近勝利是什麼時候,有多近
我覺得二戰之中德國最接近勝利的時候是在德國吞並了東歐諸國,在莫斯科保衛戰之前,應該算得上是最輝煌的時候。當時,德國GDP位居時間第三,而工業生產力位於世界第二,遠比當時的蘇聯高得多,在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德國納粹黨衛軍距離莫斯科主城僅距離200公里,甚至可以看得見克里姆林宮的五角星!第六集團軍的指揮官下了保證半個月內必定滅亡蘇聯。
人們分析了希特勒的各種機會,什麼「提前攻擊莫斯科」、什麼「大量消滅蘇聯有生力量」。這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美國因素。美國的目的就是讓歐洲列強互相傷害,然後自己當老大。所以,德國和勝利之間隔一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