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洲國家普通居民住房都是什麼樣的呢
調查表明,現在按照葡萄牙家庭平均住房面積83平方米和丹麥平均108.9平方米之間的情況來計算,歐洲平均住房面積是87.1平方米。但是由於丹麥人近來對住房面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使得新建住房的面積平均都在137平方米以上。在西班牙,標准住房建設平均是85.3平方米,但是新建的住房面積一般都提高到了96.6平方米。
偏愛獨立式住房
大多數歐洲人仍偏愛獨立式住房。歐洲國家中,居住在10層或更高樓房的家庭平均比例僅為21.5%。
調查顯示,西班牙是歐洲國家中住房相對集中的國家,居住在10層或更高樓房的西班牙家庭比例為46%。愛爾蘭是有獨立住房人數最多的國家,占人口的92.4%,其次是英國,80.6%。義大利則相反,僅為32.6%,有61的人居住在樓房裡。
此外調查還顯示,德國人十分特別,他們比起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更喜愛住在旅館、單位或者野營帳篷等地方。這類人在德國人口中的比例高達17%,而在西班牙僅為0.1%。
西班牙流行鄰里文化
鄰里文化開始在西班牙人中盛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人住在樓房裡。數字顯示,居住在10層或更高樓房的西班牙家庭比例是46%,在歐洲這個比例最高的,而歐洲的平均數字是21.5%。
此外,數字還顯示,西班牙人偏愛家庭式居住方式,單身家庭只佔西班牙家庭的13.4%,比歐洲平均數26.3%左右低很多。
㈡ 德國國土面積是多少
德國國土面積是357582平方千米。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
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七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德國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
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㈢ 德國的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德國面積35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8180萬。截至2020年1月,德國的國土面積是357376平方公里,人口是8288萬。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陸地邊界全長3757公里,海岸線長2389公里。
德國的首都
柏林是德國首都,德國的最大城市。位於中歐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爾河口處。柏林是德國第一大城市,有750年歷史,2000年成為德國的新首都。柏林的建築多姿多彩,蔚為壯觀。人們徜徉街頭,隨處可見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和巍然挺立的連雲高樓。既有巴洛克風格的燦爛絢麗的弗里德里希廣場,也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申克爾劇院,既有富麗堂皇的宮殿,也有蜚聲世界的現代建築流派作品。
這些美不勝收而又經歷了歷史滄桑的各具特色的建築,使人強烈感受著柏林的古典與現代、浪漫與嚴謹的氛圍。柏林是座文化名城,全年幾乎都有文化節,常常瞬眼間,街道就變成了舞台,行人變成了觀眾。柏林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學術交流場所之一,有柏林愛樂樂團、柏林電影節、眾多國際著名的展覽和博物館。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
㈣ 中國住房產權的變化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居民住房的條件有很大的改善,現在城鄉居民住房面積人均超過20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特別是近些年來房價上漲較快,人民有很大的意見。
中國是有13億人口的國家,要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才能養活中國人。中國每年新生人口要超過1000萬,每年由農村進入城市需要解決住房的進城人員達到1800萬,還有2100萬流動農民工,也需要居住條件。所有這些問題,政府都要統籌兼顧。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二十三點七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二十七點二平方米,達到世界中高收入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二十三點七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二十七點二平方米,達到世界中高收入水平
2005年全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6.11平方米;
1991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7平方米;(查不到1992年的數據)
1979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合建築面積7.2平方米
國際化視野下的中國住房水平
今年3月,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說:「我國住房持有率達到了80%左右,人均住宅面積達到26平方米,這一數字居於世界較高水平。」「目前,中國內地的人均GDP為1700美元,中國香港和日本的人均GDP則超過34000美元,而中國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積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低於中國內地的人均住宅面積」。
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稱:2004年底,上海市市區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20.4平方米,江蘇、浙江、福建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為20.4、23.9和24.5平方米。而上世紀90年代初期,人多地少的香港和東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只有7.1和15.8平方米。
對照上述兩段內容,發現聶梅生女士的講話似乎有些問題:一是偷換了概念,錯把東京當日本;二是用我們現在部分發達地區的數據去和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香港和東京比。這恐怕還是很有出入的。
世界「較高水平」到底是什麼樣子?
據建設部的相關資料,上世紀90年代初,發達國家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以下狀況:美國60平方米,英國和德國38平方米,法國的該數字為37平方米,日本為31平方米。而據一份資料對不同收入國家居住水平的分析,低收入國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8平方米,中低收入國家該數字應為17.6平方米,中等收入國家為20.1平方米,中高收入國家為29.3平方米,高收入國家則為46.6平方米。
蔣浙安在《英國政府在戰後住宅業發展中的作用》中寫道:1986年,在英國2200萬套住宅中住房自有率達到62%。超過80%的英國人住在一至三層、帶花園和車庫的小別墅里,只有收入較低的人才住公寓(flat),其小別墅住宅與公寓比已達4:1。很多英國人還有「第二住宅」:一處在大城市中,便於工作與學習,一處在鄉村以供周末度假。
《環球時報》記者柴野2003年6月報道:德國有8000萬人口,13500個小城鎮,綠地佔了城市的1/3。德國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左右,在小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50平方米以上,85%的人有精巧別致的私人住宅庭院。連有上百年歷史的房屋都安裝了現代化的衛生設備和供暖設施。
而據建設部赴美房地產考察團的反饋,1999年,美國2.7億人口擁有1.1億個住房單位,67%的家庭擁有獨立住房,人均居住面積60平方米。
印度則存在兩級分化情況。據《環球時報》記者錢峰2003年7月報道:印度各大城市都有集中的富人區。
從以上這些描述中,我們對世界「較高水平」應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在我國,「人均26平方米」如果是真實的,那可以說明住房數量「湊合」(但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如何統計的)。而我國的住房質量離「世界較高水平」還差距甚遠,「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表示,我國的住房質量不高,在未來15到20年裡,現有的160億平方米住宅有大部分要拆了重建。許多城市10多年前蓋的房子,現在看上去像建築「垃圾」,目不忍睹。而住房功能不完善、配套不齊全也是普遍問題,盡管大城市稍好些,但是垃圾處理和污水排放等問題也沒有很好解決。此外,我國居住的自然環境、安全環境相對比較差。
中國人居住的綜合水平離「世界較高水平」還有很大距離,不宜坐井觀天,盲目樂觀;地方政府在解決民眾居住質量、居住環境方面還任重道遠
㈤ 中國人均住房面積超英國德國了
國家統計局在7月6日發布的一組數據,恐怕又會讓很多人感到「心塞」: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0.8平方米。難怪很多網友感嘆抱怨「被平均」,說自己「給祖國拖後腿」了。不過,根據統計局發布的信息,對比劍橋大學發布的一組研究數據發現,中國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要大過英國、德國、荷蘭等絕大部分歐洲國家,在歐盟范圍內僅稍落後於丹麥!
由於各國對住宅面積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平均居住面積無法直接進行比較。但如果粗略按123.2平米計算,我國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其實已經高過了英國、德國和荷蘭等發達國家,在歐盟范圍內僅次於丹麥。
2015年劍橋大學調查了1.6萬戶英國家庭後發現,有大約55%的家庭居住面積遠遠小於倫敦室內設計標准中的規定。英國戶均居住面積僅為76平米,在歐盟主要國家中叨陪末座。
根據劍橋大學的調查結果,德國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為109.2平米,荷蘭的這項指標為115.5平米。也就是說,經過初步比較,我國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可能已經超過了德國、荷蘭等發達國家。丹麥則以137平米的家庭平均居住面積冠絕歐盟。
㈥ 德國的國土面積,人口
截至2020年1月,德國的國土面積是357376平方公里,人口是8288萬。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陸地邊界全長3757公里,海岸線長2389公里。
德國面積居歐盟第四,人口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1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族人。外籍人口1062.39萬,占人口總數的12.8%,其中土耳其人最多,約148.35萬。
(6)德國房產面積多少平方米擴展閱讀
德國的歷史沿革:
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1871年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建立魏瑪共和國。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
㈦ 各各國家以及各各省市的人均住房面積
國際化視野下的中國住房水平
--------------------------------------------------------------------------------
■丁娜 2006-4-17
國際化視野下的中國住房水平——與聶梅生女士商榷
今年3月,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說:「我國住房持有率達到了80%左右,人均住宅面積達到26平方米,這一數字居於世界較高水平。」「目前,中國內地的人均GDP為1700美元,中國香港和日本的人均GDP則超過34000美元,而中國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積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低於中國內地的人均住宅面積」。
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稱:2004年底,上海市市區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20.4平方米,江蘇、浙江、福建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為20.4、23.9和24.5平方米。而上世紀90年代初期,人多地少的香港和東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只有7.1和15.8平方米。
對照上述兩段內容,發現聶梅生女士的講話似乎有些問題:一是偷換了概念,錯把東京當日本;二是用我們現在部分發達地區的數據去和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香港和東京比。這恐怕還是很有出入的。
世界「較高水平」到底是什麼樣子?
據建設部的相關資料,上世紀90年代初,發達國家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以下狀況:美國60平方米,英國和德國38平方米,法國的該數字為37平方米,日本為31平方米。而據一份資料對不同收入國家居住水平的分析,低收入國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8平方米,中低收入國家該數字應為17.6平方米,中等收入國家為20.1平方米,中高收入國家為29.3平方米,高收入國家則為46.6平方米。
蔣浙安在《英國政府在戰後住宅業發展中的作用》中寫道:1986年,在英國2200萬套住宅中住房自有率達到62%。超過80%的英國人住在一至三層、帶花園和車庫的小別墅里,只有收入較低的人才住公寓(flat),其小別墅住宅與公寓比已達4:1。很多英國人還有「第二住宅」:一處在大城市中,便於工作與學習,一處在鄉村以供周末度假。
《環球時報》記者柴野2003年6月報道:德國有8000萬人口,13500個小城鎮,綠地佔了城市的1/3。德國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左右,在小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50平方米以上,85%的人有精巧別致的私人住宅庭院。連有上百年歷史的房屋都安裝了現代化的衛生設備和供暖設施。
而據建設部赴美房地產考察團的反饋,1999年,美國2.7億人口擁有1.1億個住房單位,67%的家庭擁有獨立住房,人均居住面積60平方米。
印度則存在兩級分化情況。據《環球時報》記者錢峰2003年7月報道:印度各大城市都有集中的富人區。
從以上這些描述中,我們對世界「較高水平」應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在我國,「人均26平方米」如果是真實的,那可以說明住房數量「湊合」(但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如何統計的)。而我國的住房質量離「世界較高水平」還差距甚遠,「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表示,我國的住房質量不高,在未來15到20年裡,現有的160億平方米住宅有大部分要拆了重建。許多城市10多年前蓋的房子,現在看上去像建築「垃圾」,目不忍睹。而住房功能不完善、配套不齊全也是普遍問題,盡管大城市稍好些,但是垃圾處理和污水排放等問題也沒有很好解決。此外,我國居住的自然環境、安全環境相對比較差。
中國人居住的綜合水平離「世界較高水平」還有很大距離,不宜坐井觀天,盲目樂觀;地方政府在解決民眾居住質量、居住環境方面還任重道遠。
(作者供職於海南民生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㈧ 德國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德國面積357582km²、人口數8312萬。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國土面積357582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
截至2021年,德國總人口8312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226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主體民族是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人。通用德語。
氣候: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
㈨ 德國國土面積是多少
德國國土面積是357582平方公里。
德國是位於中西歐的國家,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從北部的北海與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首都為柏林,通用德語。
地理位置:
在地區分類上德國屬於西歐或中歐,北與丹麥相連,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東南臨奧地利,西南偏南為瑞士,西同法國、盧森堡和比利時相界,西北毗荷蘭。其領土大部分位於北緯47至55度,東經5至16度間。
德國國土面積為357,021平方千米(137,847平方英里),包括349,223平方千米(134,836平方英里)陸地及7,798平方千米(3,011平方英里)水域,為歐洲面積第7大國家及世界面積第62大國家。
㈩ 德國多大面積
德國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
357167平方千米(km²)
=35716700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