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媽媽用什麼高效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我在讀研的時候就有一位很要好的閨蜜,之後她遠嫁到了德國,而我在當地找了份穩定的工作組建了家庭,在我們各自結婚後,常通過社交軟體討論帶娃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困難,在這期間讓我覺得詫異的一點並不是德國的風景,而是德國媽媽培養孩子的育兒理念。
只有孩子坐得住椅子才能記住老師口中的知識點,
只有孩子專注寫作業才能不熬到深夜
所有“天才少年”在學習的時候,都有一顆清醒的大腦與專注的心。
② 德國父母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會動手也不屑動手
一位華人朋友買了漂亮的新別墅,我們去幫忙搬家。這位建築工程師朋友用來拆卸傢具的工具只有極袖珍的小螺絲刀和小鉗子。我笑:「這就像兒童玩具,在德國,有了房子得置備像樣的工具才行。」朋友理直氣壯地說:「我又不是工人!」是的,我們都是在「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傳統觀念熏陶下長大的,何況他博士畢業。才高八斗的中國知識分子是不會動手也不屑動手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德國,男人都是工人!我的德國老公也是工程師,他帶到華人朋友家的工具箱分三層抽屜,整齊地放著38把各種型號的螺絲刀、20把各式鉗子,還有小儀表、量尺、各種膠帶線筆等,真讓朋友夫婦看傻眼了。而這只是便攜工具箱,他在家裡的工具庫里還有20台鋸鑽刨切磨等各種用途的電動機器,掛滿牆的各類大小型工具,幾十盒不同型號的釘子等。可以說,那是個小型車間。我們家房間裝修都是他自己動手。德國男人在外從事各種職業,回到家共同的愛好就是鼓搗動手。他們普遍愛逛建材商場,喜歡買各種工具,喜歡自行設計動手裝修房子,給孩子做木馬搖椅木板拉車,樂此不疲。我感覺,中國留學生和移民來德後的種種不適應,主要跟他們的動手能力、獨立生活能力欠佳有關。通過這20年的觀察,我認為,德國人的獨立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並非天生,而是來自德國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培養。
「狠心」的德國父母摔打出獨立不依賴的孩子
德國人的育兒觀念和做法與我們差異巨大。孩子從出生就獨自睡覺。晚上給寶寶吃飽奶換好尿布,父母就會關燈離開,養成孩子按時獨立睡覺的習慣。有一次去德國人家做客,他們家8個月大的小女兒看到來了這么多人很興奮,到了睡覺時間,女主人將孩子抱回房間喂好奶安置妥當後,就關上門回到客廳與客人聊天。孩子不肯睡覺,嚎啕大哭驚天動地的。朋友夫婦就像沒聽見一樣,照舊談笑風生。直到孩子哭累睡著了,這個媽媽都沒進房看一下。這是我第一次領教德國父母的「狠心」。西方孩子走路摔倒父母不扶不抱,等孩子自己站起來,在中國已經不是新聞。在德國,旁人是不能插手親子矛盾的,我有深刻教訓。剛來德國時我所住公寓樓4樓住著一對年輕夫婦,他們有個4歲的女兒,金發碧眼,洋娃娃一般。小女孩經常獨自在樓下封閉的後花園里玩兒。一天,媽媽在樓上叫她,女孩玩累了想讓媽媽抱上去,坐在一樓台階上使勁哭。娘倆僵持了30多分鍾。我實在聽不下去了,彎下腰問她怎麼了,小女孩立刻就緊緊摟住我脖子不鬆手。我將洋娃娃抱上樓,本以為年輕媽媽會感謝我,不料她用暴怒的聲音說了謝謝就關上大門。我的尷尬今天還揮之不去。小孩子吃飯常不專心,邊吃邊玩,德國父母的做法是結束就收走盤碗,沒吃飽就餓一頓,絕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端著碗追著哄著喂。在德國極少看到幾歲的孩子哭鬧不休耍脾氣的。孩子的獨立不依賴,就這樣給摔打出來了。
不論大小,自己動手整理書包、賺零花錢
德國幼兒園的教室里都有櫥櫃,上面放有瓶裝礦泉水和杯子,孩子們想喝水隨時自己倒,杯子自己洗。幼兒園混齡制,小孩子的杯子由大孩子幫助洗。放學前,孩子們會自覺將玩具收拾好,將水杯擺進廚櫃。
他們的小學教育特別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帶領小學生們為朋友為父母製作生日卡節日禮物。德國有個傳統的兒童節日馬丁節,過節的重要方式是晚上兒童舉著燈籠跟著騎士馬丁大遊行。
每年馬丁節前,老師都會和全班同學一起製作紙燈籠,那一周的課程內容就是設計樣式尋找材料並製作出漂亮結實的燈籠。馬丁節夜晚的大遊行,簡直就是各個班級獨一無二的自製燈籠大展示。
德國孩子有自己的儲蓄罐,裡面的零花錢是他們做家務活替父母擦車為鄰居花園剪草等勞動掙來的。我兒子8歲開始洗全家的盤碗,洗得很認真很乾凈也很有成就感。他知道零花錢不是白給的,要靠自己掙。
有一次德國房東來我們家,正碰上他踩著小板凳在水池邊洗碗,房東大大地贊賞他一番,孩子好得意。他15歲那年我們家買了土地建新房,建築公司的整個建造過程他都目睹甚至參與了,看圖紙選材料,很長見識。大學假期他去建築工地打工已然得心應手。
德國小學教學還包括集體郊遊、野外宿營、大自然探險、足球比賽等等,經歷了好動童年期所神往的各種戶外野趣,他們鍛煉得更加獨立堅強。我兒子10歲時獨自乘飛機往返中國,我們沒有辦託管業務,只是託付給在機場臨時認識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兒子絲毫不膽怯,不但與留學生混成了哥們兒,還要求空姐帶著參觀了整個飛機及駕駛艙,一路開心不已。
體育課是身體發育時期的小學生很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生除了書包外還必備有體育包,整理裝好運動服和運動鞋是孩子自己的責任,家長不會幫忙。孩子們還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加入當地各種民間體育協會,參加訓練和體育賽事。他們會將這些體育愛好堅持終身。
度過了4年輕鬆快樂的小學時光,孩子們已積累了一定的體能和眼界,進入中學後開始在課程的廣度和深度上逐漸加速。每周一次的工藝課,他們學會了製作較復雜的杯子陶盆及各種造型的藝術品。所以,他們掙零花錢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比如給低年級學生做家教,照看鄰家小孩。這些工作我兒子和他的同學都做過。
德國教育還有兩點特別之處:從小學到大學,沒有班長沒有班幹部,每個班級只有個學生代言人,職責是將同學的意見向老師或校方提交。學生代言人由學生選舉產生,沒有老師或校方參與。
從小學到大學,考試成績屬於個人隱私,老師不得公開不許排名,更不能以考試成績將學生分出優劣等級。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是德國教育的重要責任。所以,他們比較能互相尊重,多具有不攀比不巴結、不嫉妒不歧視、真實坦誠的個人品質。
德國的教育宗旨是使學生成為能獨立思考的有創新能力的人
邁進以「寬進嚴出」著稱的德國大學,艱難辛苦的治學之路才剛開始。沒有班級沒有輔導員,從聯系學校選擇專業報到注冊尋找住房,到選擇課程復習考試,再到半年工作實習,各種社會實踐,畢業論文實驗課題,全靠學生自行安排籌劃。
德國大學生已經具備了這些自我管理能力。而這些,卻是剛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所欠缺的。一位留學生朋友告訴我,小組上實驗課時,德國同學思路清晰,操作有序,而她基本是茫然地看著,等著抄實驗結果。但她能拼考試。
德國教授極其嚴謹,考試不及格絕不手下留情。越是精英大學,要求越嚴格,越是理工科,創新越重要。在一路不斷淘汰中,闖過一門門嚴格的考試最終拿到學位證書的畢業生,以真才實學走進「德國製造」工程師隊伍。他們認真嚴謹,以製造出質量過硬的大到重型工程機械小到生活廚房用具為己任,回到家裡他們樂於親自動手美化生活。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在回答中國網民有關德國教育的問題時說:「德國的教育宗旨是使學生成為能獨立思考的有創新能力的人。」德國工程師,就是這樣煉成的!
③ 德國生育政策
法律分析:產假3年:為了促進生育,德國政府為生育女性提供長達三年的產假,讓母親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從小學到大學免費:為了降低育兒成本,德國政府早就開始實行除了幼兒園之外的其他教育費用全免制度。但是這樣優渥的條件並沒有真正的調動起國民生育的積極性。
父親有陪產假:寶媽在生育期間,寶爸可申請陪產假,在假期父母雙方均可領取原來薪水的70%左右薪資。這樣在生娃之後,家庭的經濟狀況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同時也不用依靠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
免費的日托機構:當寶寶滿1歲後,可申請將孩子送往日托機構,母親返回工作崗位,這些機構將為寶寶提供免費看護服務。在這些機構中,孩子不僅可以得到較好的照護,還可以享受的免費的午餐,並讓孩子認識新的朋友,提升孩子的情商。
法律依據:《聯邦父母津貼和父母養育假法》
在孩子出生之後的14個月可以領補貼,但是還是有一定的限制,總共有五個,第一個就是必須居住在德國半年以上,還要和自己的孩子住一塊兒並且照顧他,稅前收入不超過50萬歐元或者是沒有工作,這些條件都很容易就能夠達到。
④ 國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導語: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與大人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孩子只有到了5——7歲才開始接觸外部事物,孩子到了七歲以後,就要跨入學校的大門,接受老師們的教育。接下來,就讓我們也一起來了解一下外國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吧。國外教育孩子的方法,歡迎大家的參考借鑒!
美國: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國家長們認為,除營養和知識外,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尊重。因為他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孩子講話,美國家長從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與孩子交流。美國家長不會像大多數中國家長那樣,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需要一概滿足,對於主人沒有主動提供的東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長一般會在適當的時候做出解釋和說明。
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孩子
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失敗的時候。如果孩子還小,中國家長們就會一笑了之,搶著幫他把問題處理掉,或者乾脆讓孩子放棄。
英國家長卻不這樣認為。麥克的兒子查理今年10歲,這個小男孩不但會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裡的水管、電器,就連修汽車也能說個頭頭是道。在中國,這些知識可能二十幾歲的大小夥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歲的時候,他看到麥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於是麥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查理馬上跳進洗碗池裡幹了起來。這是在洗碗,同時也等於是在洗澡,衣服褲子全都濕了,碗不但沒有洗干凈,而且還摔碎了一個。
麥克沒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邊,看著查理的一舉一動。開始,查理還在笑,慢慢地,他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油污塗了滿身,涼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麥克,麥克把頭轉到了窗外……終於,他忍不住地哭了起來。直到這時,麥克才把他抱出來,換了干凈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邊,然後,在查理的注視下,一個個地把碗洗干凈。接著,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裡。
查理這一次洗玩具碗筷,衣服只濕了一半。第三次時,只有袖子濕了一點點。麥克又教他怎樣把碗洗干凈的方法,查理做得也就越來越好了。
麥克的想法很簡單:“要給孩子失敗的機會,面對失敗,一次次改正錯誤,直到成功,這不只是教孩子學習並掌握能力,同時也是教他一種人生態度。”
澳大利亞:教給孩子生存能力
悉尼有錢人家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被家長送去學開船,教練常常把船泊在淺灘上,船底船身難免會沾滿沙子。貓頭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它們清洗干凈。11歲那年,他趴在船身上,在太陽下一天幹上6個小時,整整幹了一個暑假,他媽媽也不會因心疼而阻攔。因為在她的觀念里,貓頭有權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時間。魚生那陣子上課時老打盹,問他原因,他自豪地說:“我每周四上午5點到7點在我家的街區送報紙,一次可以掙14塊錢!”班上其他男孩羨慕不已。老師建議魚生把這個活轉讓給另一個男孩:“你可以只給他12塊,不用幹活就可以掙兩塊錢。”誰知,他卻不以為然地說:“為什麼?我可以掙14塊錢干嗎只掙兩塊錢?”
以中國家長的心態去考慮,我們是絕不會允許這類事情發生的:讓孩子到淺灘擦船,除了意外事故怎麼辦?為了掙14塊錢上課打盹,學不好功課怎麼辦!而悉尼的家長們卻不這樣想,他們認為培養孩子的能力最重要,而不是看重孩子學了多少具體知識。
悉尼的孩子們都特別能忍耐,他們從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訴家長去看醫生,但不可以沒完沒了地報怨、呻吟,報怨是沒出息的表現。冬天裡女生們都清一色穿裙裝校服,小男生則穿短褲西裝。即使是星期天,家長也不給孩子們穿厚衣服,他們仍是一副短打扮在公園的草地上跑來跑去。悉尼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後敢做敢當,有能力,有創造力,同時還要有從小鍛煉出來的、不怕寒冷飢餓勞累的健壯的身體。
以色列:讓孩子不斷提問
都說猶太人做生意很成功,不知道教育孩子是不是也有一套?我不自覺地觀察利婭和拉米爾。利婭是以色列人,因老公在美國工作,她也帶著兒子拉米爾在美國生活。那天,拉米爾從幼兒園的接送車上回到家。利婭就問拉米爾:“今天你提問了嗎?”拉米爾連連點頭。“那麼,你都問了些什麼呢?”利婭繼續問。拉米爾開始復述他一天中所提的問題:為什麼樹葉有紅的也有綠的?為什麼有的螞蟻會有翅膀?為什麼牛奶不能換你的餅干……我略數了數,這小傢伙一天問了十幾個問題。利婭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是怎麼回事?”我好奇地問利婭。“提問啊,”利婭笑眯眯地說,“拉米爾就是個問題簍子,總是問個不停。”
隨著利婭的講述,我漸漸明白了。原來,每個猶太人在很小的時候,幾乎都會被長輩提問。利婭小時候,她爸爸就讓她每天都問別人十個她不懂的問題。如果沒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這沒什麼,”利婭說,“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問中長大的。”
我忽然發現了我一直在探尋的秘密所在:猶太人崇尚創新,認為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並不恥發問,自己所積累的知識自然就越來越多。我不由得想到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幾乎每個猶太人家長都會問孩子一個問題:“如果現在房子失火,你會帶什麼跑出去?”如孩子回答的是金錢或貴重物品,母親就會再問他一句:“有一種無形、無色、無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告訴他:“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只要你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而智慧,恰恰就來自於提問!
●孩子跌一跤,讓他自己爬起來,讓他覺得成長道路不會一帆風順。
●讓孩子在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時,注目兩分鍾。
●帶孩子去動物園,主要是為了獲得知識。
●帶孩子到公園、森林去,讓他們喜歡綠色,讓他們熱愛生命。
●讓孩子懂得,認真為人做事,要成為每一個人生活中的'好習慣。
●使孩子成為一個最熱情、具有積極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經濟狀況很好,也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掙錢,讓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學習費用,或支付保險費用。
●鼓勵孩子在16歲以後,在放假期間,找一個鍾點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軍人、警察、消防員、環衛工人、教師和醫生。
●讓孩子學習音樂,學會聽懂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勵孩子上台演說、演唱、跳舞、朗誦。
1、美國教育部推廣培訓“父母輔導者”
美國人十分重視人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從嬰兒1歲半起就開始培養其自我服務技能。他們認為,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強嬰幼兒的獨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嬰幼兒和家長雙方受益。嬰幼兒的自我服務技能包括:系鞋帶、穿衣服、扣紐扣、拉開或拉上拉鏈、洗臉、刷牙、梳頭、吃飯、上廁所等等。
2、英國社區兒童中心免費提供多樣服務
英國政府很重視5歲以下孩子的學前早期教育,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的服務,出生到5歲,寶寶可以加入各個社區兒童中心的活動,媽媽也可以參加各種育兒的論壇和培訓,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問題,如果3歲前需要送孩子上幼兒園,就要自己付費,一個月大約1000多英鎊。
3、法國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
法國家長認為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而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長就會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法國的早教課更像是藝術細胞的培養和激發課程。他們首先是尊重孩子,在這個基礎上培養孩子的感性認識。
4、加拿大不提前教寫字和計數
在加拿大,寶寶稍大一點時可以送其到“playschool”,不是去上課學習,而是參加那裡的美術、勞作、音樂以及唱遊等活動,而且與眾不同的是,這樣的早教學校不會設置寫字和計數等課程。加拿大的早教專家普遍認為,幼兒期是動作能力均衡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時期,因此培養動手能力更為重要,若讓孩子過早認字、寫字和計數,會耗費幼兒的體力和腦力,延緩他們的動作發展。
5、日本學會不給別人添麻煩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在日常生活中從家長到早教學校都會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你會發現在日本,孩子上課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時候,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裡面裝著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長和老師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導。
6、德國讓孩子與大人爭辯
德國人認為“兩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就某件事與父母爭辯,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爭辯,孩子覺得父母講正義、講道理,他會打心眼裡更加愛你、依賴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過爭辯弄明白了,會心悅誠服地去做。你有難題,孩子參與爭辯,也能啟發你。
7、猶太人讓孩子早知書本是甜的
在每個猶太人的家裡,當小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讓小孩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古時候猶太人的墓園常常就有本書,說是在夜深人靜時,死者會來看書。這種做法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即生命結束有時刻,求知卻無止境。
8、丹麥教育從”人“出發
丹麥人的思想比較“超前”,丹麥的孩子交給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績單”,上面沒有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的分數,也沒有老師的評語,更沒有排名。事實上,這份成績單是由孩子自己或寫或畫完成的,上面只有四個格子,分別是“最喜歡的事情”、“最討厭的事情”、“最擅長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學習的事情”。
丹麥兒童教育從“人”出發,每個階段都有清楚的重點。幼兒時期,重點在孩子適應能力和社群能力的培養;年紀稍長,重心逐漸轉移到好奇心的激發,訓練孩子跨領域的知識運用,探索興趣,多元認識自己。到了年紀大一點的小學生,教育的重點則轉移到團隊合作和主動探索知識方面。
9、韓國流行“自然育兒法”
近年來,在韓國的父母中間, “Nature(自然)育兒法”開始受到重視,而且漸漸流行起來。“自然育兒法”的核心就是將孩子的生活、教育、游戲等都盡可能回歸自然,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在自然的狀態下成長。 讓孩子從小單獨睡覺。不管是嬰兒還是幼兒,韓國人開始流行讓孩子單獨睡覺。漢城婦幼保健醫院的朴醫師說:“以往從嬰兒開始,我們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邊睡覺。這樣做,有的是圖餵奶方便;有的是不放心嬰兒自己睡覺,怕出什麼事;有的是怕孩子睡覺時因蹬被子著涼而生病;還有的是怕分床睡覺,和孩子少了那份親情。
10、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教育上,芬蘭有些條件較不少國家略勝一籌。芬蘭移民人口很少,不必多費人力物力照顧移民的語言及文化適應問題。芬蘭國民的文化水平也高:他們曾被瑞典和俄國統治了幾個世紀,其間學習本國語文成為民族主義象徵,大家都以本國語文自豪。
⑤ 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德國有哪些育兒方式呢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後的德裔)獲得諾貝爾將的人數接近諾貝爾獎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全球60多億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育兒教育,看看德國的育兒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幼兒園重視實踐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將在幼兒園中度過4000個小時,一般來說孩子會做很多與社會實踐相關的活動,比如說參觀警察局,了解如何報警,警察是做什麼的,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場,拿著錢學習如何買東西,去花圃,圖書館,去商場,去採摘。
一個孩子長到了6歲,就能自己去商場,自己整理東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經非常強了。
對於德國人來說,過早的開發智力是並不提倡的,提早學到的書本知識其實並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時候,贏的意識是家長的虛榮心在起作用。
德國甚至禁止對孩子提早開發智力,留給孩子更多成長和想像的空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在幼兒園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拼圖,讀書,老師會幫正在工作的同學完成自己的項目,然後讓其他小朋友學會安靜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當孩子會走路了之後,父母就會放手讓孩子去體會周圍的環境,不會頻繁對孩子說“no”,因為每一次說不都是對孩子的打擾,做父母要敢於放手。
規矩要提前做好,預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規矩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圍內,只要孩子沒有安全危險發生,家長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好好玩耍。
4.培養專注力,正常環境即可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專注力,會特意給他們創造一個沒有聲音沒有打擾的環境,其實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寫作業還是睡覺,父母該做什麼做什麼,只要不特別大聲就行。德國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擾孩子,讓他們專注就夠了。
有的時候越從形式上強調,越對孩子的專注是一種打擾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階段,家庭和幼兒園教會他們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獨處,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承擔責任,獨立解決問題。
⑥ 德國的育兒方式是什麼樣的
德國人認為, 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自闖一片天地, 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 不如從小摔摔打打, "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因此, " 殘酷教育" 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
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列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 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⑦ 寧可少工作也要帶娃,德國人究竟有多重視育兒
我有兩個學生在德國留學,對德國人的重視教育的情節非常佩服,經常給我講,我現整理如下:
我的學生說,有了小孩的家庭,父母把陪伴孩子就放在了第一位,工作僅限於上班時間,下班時間絕不再工作,他們和孩子一起的教育有玩游戲、整理房間、冬天在公共區域鏟雪等。
在學校里,小孩學習的功課都是以實踐為主的,都需要上述精神。
⑧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式與中國有何不同
德國孩子對於事物的理性反映能力在各國的同齡人當中顯得非常突出,一位久居德國的美國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實踐,也對此予以確認。例如面對雨過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讀書學習的一位德國少女和一位美國學生的反應會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國孩子式的作法是: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上一會;而德國孩子很可能就會想到:我應該先做完作業再出去玩。熱愛玩耍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為什麼德國的孩子會有如此強烈的意識來約束自己,是與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分不開的。
幫助孩子培養理性的品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也像種樹一樣,需要對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適宜生長的土壤,在某些時候甚至還需要綁縛以實行限制。德國的孩子在學校里可以有較自由充分的空間來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但在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必須嚴格遵守的准則。如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起床太晚,便面臨放棄早餐、或是遲到的選擇;忘了將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中便意味著得繼續穿臟衣服;人人都有記事本。
一、「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
曾有人問過德國的學生關於逃學的問題,那些孩子的回答是:「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在這一點上德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要有一個孩子不接受教育,社會將來就會多一個禍根。所以萬一真有孩子逃學,成年人看到後會對其嚴厲呵斥,警察會將他扣留,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此的態度非常嚴格,會令孩子馬上返校,而家長還要受到罰款或加稅的處分。所有這些都是讓孩子意識到,在上不上學的問題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德國人的教育也異常關注孩子的文明修養,他們認為孩子在行為舉止上遵守規范,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具備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為其日後的成功打下堅固的基石,也能為全社會創造一種團結合作的美好的人際關系,——這在德國引起了全民的重視,報名參加專門的禮儀講座、禮儀講習班的做法已經蔚然成風。
而家長從細微之處起就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德國孩子在餐桌上都會受到嚴格的教育,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由此孩子樹立勤儉節約的觀念意識,同時這又是一種磨練。比如德國人在午餐後有吃一些冰淇淋、巧克力和水果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很具有誘惑力,但這時父母更不會通融,前提是必須先吃完飯菜。
隨著父母對正確行為的反復訓練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時間一長成為自然,孩子就會把遵守這些規則當作自己的本分。於是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把維護公共紀律,愛護公共環境,在各種場合講究文明和秩序成為無可置疑的事情。在德國常可以看到人們在耐心地排隊等候,或是為他人、為公眾著想的舉動,全社會形成一種高度自覺、井然有序的文明道德風尚。
二、「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對於孩子的獎懲,,賽里希先生的建議是,「盡管獎與罰都不宜太頻繁,但它們確實起著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一些家長常用物質獎賞來激勵孩子獲得好的成績,或是以此讓孩子做些家務事。但是這樣會使孩子前進的動力僅停留在外部獎賞上,而體會不到奮斗與創造的真正喜悅;同時他們也會產生錯覺,以為不論主動干點什麼都能得到錢的報酬。孩子必須懂得上學讀書、品學優良是為他自己,而家務活本身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履行的職責。當然如果孩子有相當出色的表現,或是作出了如清理花園、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貢獻時,也應當享受獎賞的快樂。可以給他們發獎金,也可以帶孩子去一個他很嚮往的地方。
對孩子的懲罰也要講究原則,否則懲罰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懲罰之前應該先對孩子予以警告,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犯錯以後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對他講清楚家長的要求和實施懲罰的原因,懲罰的開始和結束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都彌漫著怨憤的氣息。」
他們的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幾次起床太晚,但隨之賽里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懲罰便糾正了他的錯誤,她告訴菲力克斯,自己不能開車送他去學校,「我很遺憾,但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作出選擇,是放棄你的早餐,還是想遲到。」明確適當的獎懲原則和方式是讓正直、誠實、盡職盡責等觀念深入孩子的心靈,讓它們確確實實成為他們的行為准則。
三、很遺憾,你還得繼續穿臟衣服
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下,在整個社會大環境的熏陶下,無論是父親忠於職守的敬業精神,母親一絲不苟的勞動態度,還是老師和社會其他階層的高度職業道德感,這些都令孩子的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並把恪守信條、盡心盡責當作一種榮譽。德國的法律上還有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茨格拉夫人教育孩子的做法很具有典型意義,「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一次她的兒子從學校回家晚了半個小時,母親對此予以了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確地告訴孩子,「你玩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半個小時,這個時間我們可要遵守。」茨格拉夫人認為在生活細節上尤其能夠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家庭教育對此採取了很多措施,譬如讓孩子自己保管自己的儲蓄存摺,在鍛煉了孩子自我管制的能力以外,也讓他們懂得了勤儉。
茨格拉夫人承認,「有時候作父母的內心也會在愛與公平之間搖擺猶豫,但是不能因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遷就他的喜好,讓他逃避責任。於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中,這只能意味著他還要繼續穿臟衣服;而如果沒有按規定整理好他的書櫃,那麼面對他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們也只能作出很『遺憾』的決定。」
四、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
在德國同時還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甚至連家庭主婦和中小學生也不例外,德國人把近期和遠期的大大小小的約會,計劃,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預先記錄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國稱作是記事本的社會,人們在作出決定之前多半會參閱一下自己的記事本。也許有的人認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過枯燥呆板,可能還有的人認為沒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國人卻認為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同時更關繫到對待生活的嚴肅態度。
德國人認為與時間形成的散亂的關系反映出其自身的雜亂無序的狀態,所以很早就會鍛煉孩子過一種有計劃的生活,孩子學習分配他的零花錢、支配他的時間,完成他的學習任務,發揮他的興趣愛好,其間形成一種井然有序的關系。而他們認定,筆記本有助於孩子更加准時、守秩序、愛清潔和准確,同時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採取一種鑒別的態度。
孩子在周密地設計自己時間,同時也就開始了對其自身的周密設計。由此可見德國人幫助孩子確立面對生活的理智觀念,並非是要把他們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而是要讓他們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的更高境界。
⑨ 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的他們的教育方式可取嗎
抗壓能力,定義為:心理承受能力指個體對逆境引起的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的承受與調節的能力,主要是對逆境的適應力、容忍力、耐力、戰勝力的強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個體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抗壓能力從狹義上講,即生理心理學角度,它與神經特徵相關,是我們大腦神經系統耐受性的大小,強弱一集興奮和一隻之間的平衡不同導致的差異。
廣義上講,可以理解為個體對外界環境信息處理的理性程度,通過這個過程所做出的反應即為抗壓能力。
孩子慢慢有了處理事情的能力,自然就會有理性的判斷,這也正是我們所提到抗壓能力的狹義與廣義的定義。
⑩ 磨蹭、挑食、偏食,家有「飯渣」寶寶,德國媽媽做法堪稱典範
也正是因為如此,看到那些自己吃飯,而且吃嘛嘛香的寶寶,我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前段時間去藝術區吃飯,隔壁桌的外國寶寶看樣子只有1歲多,就拿著勺子叉子自己認真的吃飯,根本不用媽媽管。看著我羨慕的表情,那位一個人吃飯的媽媽就隨便跟我聊了起來。
德國媽媽:吃飯重在參與
原來這是一位德國媽媽,因為老公在中國工作,就一起定居在北京。我告訴她,我特別羨慕她的 寶寶能自己安靜吃飯 ,而且像是西藍花、生菜之類的綠菜也吃得很好。那天下午我問了她許多關於孩子吃飯的問題後,發現德國媽媽在培養寶寶吃飯習慣上,最有趣的是 「吃啥不重要,重在參與」 這個底層邏輯。
我知道聽到這個「歪理」,國內很多長輩的嘴都要被氣歪。從Tim開始添加輔食起,姥姥就恨不得化身營養師,打著越洋電話一次次囑咐我,別給孩子吃「美式垃圾食品。」在我們的觀念里: 孩子吃什麼比怎麼吃更重要。 所以才會出現雖然知道孩子該自己吃飯,卻因為擔心他吃得少而繼續喂飯的情況。
但是那位德國媽媽告訴我,在德國爸媽的觀念里:吃飯是人的天性,但是 教會寶寶怎麼吃更重要。 所以德國寶寶從開始吃輔食,就要坐在餐桌上,在固定的時間和家人一起進入用餐程序。
餐桌上的規則要遵守
一說起德國人,我們都會覺得他們整個民族都透著一股嚴謹勁兒。即便在帶小嬰兒吃飯上,他們也有很多「規則」,從寶寶參與到「進餐」這一活動中時,就在潛移默化學習這些規則。
1、 參與到飯前准備
德國人很注重孩子的自主能力培養,所在餐前 有能力的孩子 通常也 會幫助爸爸媽媽准備餐具 。比如給大家分刀叉、餐巾等等。
2、 開飯儀式。
現在即使是全家信教的家庭,也很少有那種正式做禱告的了。但是進餐前儀式還是被保存了下來。一般爸爸媽媽會對寶寶說:「 Guten Appetit!」(有個好胃口。)
3、 不用兒童餐具
這位媽媽告訴我,德國的幼兒園都是不用兒童餐具的,所以她也沒有給自家寶寶准備單獨的餐具。因為那樣孩子就無法理解 「餐具掉了會打碎 」的真正意義,使用易碎的陶瓷和玻璃餐具,也應該是寶寶應該在餐桌上學到的。
4、盡量自助
在德國爸爸媽那裡有一個觀點: 「做什麼是我的事兒,吃多少是孩子自己的事兒 」所以他們會提供很多「自助」的機會給孩子。比如自己拿籃子里的麵包、自己倒水。這樣吃飯對於寶寶來說也 成了很享受的事情 ,自己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
5、下桌即吃飽
因為我自己很喜歡吃零食,所以家裡到處都是零食。導致Tim心裡很清楚,即便桌上沒吃飽,也能在沙發桌和餐邊櫃里找到食物。 遇到不那麼喜歡吃的食物,吃飯態度就很差 。這位媽媽告訴我,在德國的家庭中,雖然也會有上午點心和下午茶,但 下桌就默認自己吃飽了, 不能再吃別的零食了。
德式餐桌教育給我們什麼啟示?
跟這位德國媽媽聊了一下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對孩子吃飯這件事兒太過看重,而且又 不太尊重孩子在整件事兒中的自主性 。比如當Tim吃飯時,姥姥還經常會給他「夾菜」,看著孩子碗里堆得小山一樣的食物,我就想起了我直到結 婚前還在被老媽「投喂」 的悲慘經歷。那麼德國父母方法中,哪些可以借鑒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呢?
第一:孩子吃飯磨蹭:到點就收
對於第一次和食物接觸的孩子來說,面前的食物無論是觸感還是顏色味道都很新鮮,他有一個 探索 的過程 ,因此不可能像大人一樣,專注的吃飯。另外,孩子跟大人咀嚼的頻率也不一樣,吃飯稍微慢點不能算磨蹭。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吃飯時間大約在 30-45分鍾 為正常,如果孩子在1個小時內都吃不完飯,爸爸媽媽直接宣布結束用餐就可以了。
第二:孩子挑食:看整體,別太在意一頓兩頓
有粉絲在私信里說:「我家寶寶太挑食,今天中午又沒吃碗里的蘑菇!」溝通後我才知道,只要寶寶一頓營養不均衡,她就無比焦慮,覺得寶寶這是又挑食了。但是真的就是我們自己的 育兒 焦慮 了。所謂營養均衡,指的是 一段時間內的營養攝入量。 我們自己都會出現某一頓特別想吃某種食物,某一頓卻不想吃的情況,又何必強求一個寶寶。
Tips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給寶寶做個食物日誌,每周看看攝入的營養是否均衡。
第三:孩子偏食:從食物本身入手
如果寶寶長時間不吃某種食物,我們常常會想:「這個孩子偏食。」但很少從烹飪的角度出發, 考慮嘗試多種烹飪和搭配方式 。就像我一個朋友,拒絕了十年魚類,直到一次在聚餐里誤吃了魚肉,才感嘆:「原來魚這么好吃!」
因此對待孩子偏食,應該先考慮換種烹飪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愛吃,可以過段時間再嘗試。最後孩子依然不接受,就 替換另外一種食物來代替。 無須太過焦慮和糾結。
小辮子媽有話說:
在和德國媽媽的交流中,我覺得家長最應該學習的就是她們對於孩子吃飯的態度,世間 美食 千千萬,但如果在吃飯之初就給孩子很大壓力,無法感受吃的樂趣了,那樣豈不是 本末倒置 了?
相關鏈接一: 體育 分一漲再漲,為孩子考試加分,美國孩子的運動方式學起來
相關鏈接二:寶寶開葷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好,肉類輔食添加講科學
相關鏈接三:六個教育孩子的方法,你的孩子不能再溺愛下去了,不然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