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轉自鐵血社區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⑵ 二戰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英國
1、實際上二戰爆發前,英國和德國的實力總體上是勢均力敵,只是德國的戰爭准備更充分,但是由於海軍的發展不是短期能夠提升的,使得德國海軍一直就無法和強大的英國海軍相比。因此德國就像是一個無腿先生,無法走出歐洲大陸,不能進行遠洋作戰,北非已經是德國的作戰極限了,在歐洲本土之外,英國依靠海軍優勢,可以切斷德國的任何補給和摧毀德國任何規模的艦隊。而且不列顛空戰,德國又失去了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因此無法征服英國。2、不只是二戰,從歷史上看德國就從來沒有戰勝過英國(是從整個戰爭的結局看),英國一直就是壓著德國人就像是中國足球一直讓韓國壓著),不只是德國人,近百年世界級大戰中,英國都沒有輸過,強大的拿破崙也是被英國聯合盟國所以絞殺(主要是什麼原因:就是英國海權太強大,強大的海軍使得英國能夠成立全球性帝國,並且主導世界秩序,也因此獲得了各種資源優勢和國際政治優勢(盟國優勢,貿易資源優勢),因此一個新崛起的國家,如果要想從武力上擊敗老牌強國,即使比他強大都不一定能夠取得成功,因為你沒有這么些資源可用,所有的這些資源都是舊體系內的,反對你破壞這個體系的。目前英國的霸主地位(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強國),只有美國取代成功,而且是通過和平方法取代而不是通過挑戰它。
來自網路知道
⑶ 德國二戰失敗原因是什麼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役上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戰略上不能失敗一次。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⑷ 二戰,德國能打敗軍事強國法國,為什麼打不過英國和蘇聯
法國把國土防衛全部押在「馬奇諾」防線上,德國直接進攻法國則必須進攻馬奇諾防線,憑心而論,德國不付出慘重代價是無法突破的,而付出慘重代價後是否能夠贏得勝利,那個變數還是太大了,至少會由英國軍隊加入其中協助法國共同抗擊德國。因此法國高層對於德國可能的進攻不當回事,繼續高枕無憂。然而德國卻繞過馬奇諾防線從北部通過比利時直取法國首都巴黎。法國政府猝不及防只能投降,而失去了堅固工事又被德國機械化部隊截斷了後路的法國軍隊,也只能是一潰千里無法抗擊了。因此德國勝法國是勝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和以強大的坦克集群運動作戰。
德國不能勝英國是因為在敦刻爾克犯了個絕大的錯誤,把英國真正有戰鬥力的主力部隊放跑了。如此就不能不考慮進攻英國本土所面對的強大防守力量,沒有強大的海軍是無法進攻的。於是德國採取了狂轟濫炸,希望英國不戰而降。但英國憑借強大的工業力量在空中與德國空軍展開作戰,德國空軍最終耗不起(德國本土工業雖然發達,但一直到蘇軍反攻進入德國本土才進入戰爭狀態),還因為對蘇開戰而不得不終止進攻。
德國不能勝蘇聯,是因為德軍政治上的錯誤。整個進攻戰略思考是蘇聯被進攻後,政治上發生崩潰,全國缺乏統一領導指揮,如此必然失敗。但情況恰恰相反,蘇聯被進攻後高層政治上不僅沒有發生混亂,相反形成了更加鐵腕的領導層。全國軍民聚集在蘇維埃旗幟下全力奮斗,那麼蘇聯國土縱深和兵員是德國難以應對的。
德國在二次大戰中最終失敗,不能不提到美國的作用。美國參戰前,德國雖然力敵列強但還是占著戰爭的主動權。但美國參戰後,大量的戰爭物質支撐起了英法反攻的資本,也支撐起了蘇聯大反攻的資本。而德國始終過於樂觀(國內未進入戰爭狀態)最終實際上一半是倒在了自己的腳下。
⑸ 二戰德國那麼強為什麼會失敗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役上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戰略上不能失敗一次。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⑹ 二戰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德國充其量是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強國。也就是和法國在一個等量級上。
剩下的英帝國,美國,蘇聯都是洲級別的大國。
如果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還能把沒有實現工業化的,半封建而腐敗的沙俄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的話。那麼在蘇聯在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後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工業產值國家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國家。這標志蘇聯這個人口眾多,幅員廣闊,資源豐富的大國已經完成了自主工業化。這時候的蘇聯除了在在鋼產量上和化學工業上海落後於德國,在所有的工業產量和指標已經超過了德國。從蘇聯三五計劃在伏爾加工業區和烏拉爾工業區鋪開的軍工的攤子,已經是德國望塵莫及的了。也就是三五計劃因為德國入侵而沒能如期完成,否則那時候再開打,德國差得更厲害。
戰前,蘇聯的軍工代表團訪問德國參觀德國坦克製造廠時,蘇聯人認為德國人在對其嚴格保密,因為已經研製了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的蘇聯根本不相信德國的3號和4號坦克是德國的主力坦克。
可以說,那個時候,美國和蘇聯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業國家的排位,就已經顯示出了戰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端倪了。
⑺ 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一、德國並非敗給了蘇聯,而是敗給了盟國。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作為軸心國的老大,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美國出錢出武器,英國出礦出資源,蘇聯出兵出人力,三打一還花了四年才把德國打趴下,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
二戰中,雖然蘇聯頂著德國大部分陸軍,但德國真正輸在了英美的戰略轟炸和海量的資源供給,英美的轟炸摧毀了德國70%以上的工業產能和礦場,英美牽制了德國40%的陸軍、60%的空軍、100%的海軍。蘇聯能扛住德國也離不開美英的支援,沒有美英的武器和物資,蘇聯連1942年的冬天都撐不過。
二、蘇聯擁有龐大的戰略縱深,遼闊的國土面積讓德國的閃電戰效果大打折扣。漫長的戰線和泥濘的道路造成德國後勤補給困難,遼闊的國土讓德國不得不分兵駐守分散了戰斗兵員。蘇聯利用國土縱深將德國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事實上,想打贏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歐洲、亞洲、中亞、西亞全線作戰,讓蘇聯首尾不能相顧,日本沒有參加對蘇作戰是一個遺憾。
三、蘇聯擁有強大的工業和有效的動員體制。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國,蘇聯強大的工業是蘇聯能扛住德國進攻的重要因素,而蘇聯的集權體制又將蘇聯的人力資源優勢全部壓榨出來,喝伏特加的俄國人本就彪悍,加上機槍的逼迫,個個悍不畏死,連女人都上了戰場,德國想贏蘇聯真不容易。
四、蘇聯惡劣的天氣和糟糕的地形。蘇聯的嚴寒和泥濘的道路可以說是德軍最大的敵人。由於義大利拖了後腿,致使德國進攻蘇聯推遲了一個月,直接導致德國遭遇了蘇聯的嚴寒,嚴寒使得德軍後勤跟不上、傷亡慘重、戰鬥力銳減,最終輸掉了莫斯科戰爭,讓蘇聯獲得了喘息之機。
五、德國低估了蘇聯,德國又出現了戰略失誤。由於德國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決心,也沒有料到美國的插足,所以非常草率的就進攻了蘇聯。1942年德國和蘇聯打的白熱化時,德國仍然在實行悠閑的八小時工作制,有的軍人還在休假,直到兩年後才進行了戰爭的總動員。假如德國開始就出全力,蘇聯恐怕會被一波推。
此外,德國屢屢出現戰略失誤,特別是德國的三線作戰,把德國坑慘了。此外,德國的盟友不給力,總給德國幫倒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