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的治國理念是什麼

德國的治國理念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1 10:13:44

『壹』 德國政治制度是什麼

德國政治制度是聯邦制。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根本大法《基本法》的制定,奠定了西德以及後來統一的聯邦德國的國家政治制度的基礎,是一部治國大法。

德國聯邦制的歷史:

聯邦制是德國二戰戰敗後做出的歷史選擇,目的在較大程度上防止集權和專制的產生。中央政府統籌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事務,施政綱領則多由地方政府自行決策。德國有16個州/直轄市,每個州都通過選舉組成政府內閣,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規。

每個州享有獨立的人事權、立法權、財政權等,並根據自己的現狀和稅收情況制定可行的文化教育、交通、社會福利服務等政策。

『貳』 法治和德治的區別和聯系

1、概念不一樣:

德治,要求統治者集團以身作則,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發揮道德感化作用;重視對民眾的道德教化,「為政以德」,德主刑輔。

法治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

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2、歷史背景不一樣:

德治是中國古代的治國理論,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范,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儒家學說是由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法治,先秦時期法家的政治哲學思想,強調法律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權威地位。

3、與人治聯系不一樣:

德治是人治的理想模式。

要想充分發揮人治的優點,政府官員應該勤奮、敬業和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法治相對於人治更穩定;法治強調的是權力制衡、法律救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德治

網路-法治

轉載請註明出處華中教育網 »

『叄』 如果二戰軸心國戰勝的話.日德意之間如何瓜分世界

希望把分給我,因為我的確學過。而且我會用自己的話告訴你:
先總體告訴你大體劃分:
德國,占據北歐,西歐及大西洋海域和美國東部(視作戰情況而定),整個拉丁美洲,東歐至烏拉爾山的廣大地區,巴爾干及所有南歐地區,除北非外的非洲全部,占據西亞阿拉伯地區及中亞部分地區直至與日本平分印度洋。
日本,整個東亞,中國,高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支那三國,泰國,緬甸,馬來,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中亞大部,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周圍海域,西伯利亞直至烏拉爾山的廣大亞洲北部,與德國平分美國,佔領整個太平洋和半個印度洋。
義大利,環地中海新羅馬帝國。
在軸心國歷史上,三方的確存在這樣一份世界劃分密圖(當然三方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義大利和德國就為了巴爾乾地區非常不愉快,在德國眼中,巴爾干意味著重要的資源基地,也意味著東進蘇俄和南進西亞的跳板,必奪之;而在墨索里尼的新義大利羅馬帝國的版圖規劃中,作為環繞地中海的巴爾乾地圖也在爭奪范圍之內)

日本:總西進作戰其主要作戰方針是以台灣與朝鮮,偽滿洲國作為基地(加上後來的偽南京國民政府)西進消滅整個中國,達到從整個南面與蘇聯對峙的局面(若有機會,則盡力挺進至中亞乃至西亞地區。
南進作戰其主要戰略構想,是兩個方向:一是以日本的台灣,馬爾地夫等地為基礎,控制整個東南亞,驅逐西方強權,建立自己的殖民體系,爭取在攻佔印度尼西亞後進而攻佔澳大利亞,徹底阻隔反法西斯東西半球的聯系,我給它謂之東南戰略;所謂的西南戰略是以後來被日軍攻佔的緬甸為基礎,向西進擊印度,其扎略目的:一徹底消滅英國存在亞洲的勢力,二控制超乎想像戰略和人口資源的印度,三把持印度洋配合東南切斷東西半球聯系,四徹底封死中國得以得到的外援駝峰飛行路線,消滅中國的最後力量,五伺機通過中亞挺進西亞,取得與德國的會師。
東進作戰戰略是以不停息的打擊(但是注意,山本也是和希特勒一樣希望把美國的戰爭拖到最後,山本曾就讀哈佛大學,就任駐美武官,深知美國的軍事潛力和民眾意志)不讓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有喘息機會,在八面出擊佔領整個東南亞資源的基礎下,以這樣的方式將美國的抵抗意志徹底摧毀,讓其不敢與日本再戰,進而簽署有利於日本的跳躍,確立日本感覺安全的區域統治,以後再與德國東西夾擊美國。
北進作戰策略:由於在張古風和蘇勒新河兩次大戰都吃了蘇軍機械化作戰的大虧,北進呼聲很弱。但日本仍然把最強的部隊置於東北,希望在德軍將蘇軍以摧枯拉朽之力打翻之後乘機出兵西伯利亞。(別忘記了,日軍是蘇聯成立初期最後一個才被趕出去的外國干預軍,對西伯利亞垂涎久已。)

德國:西歐策略:歷史上也的確幾乎實現了就是著名的黃色計劃,在4小時攻佔丹麥,一個月滅亡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甚至沒等盟軍作出反應便宣布投降,擁有300萬陸軍的法國2個月遭到徹底慘敗,被迫與德國合作,成立維系政府。可以說,除了跨海征英的海獅計劃失敗,希特勒成功的把西歐納入手中,但就是這個沒成功的英國,葬送了第三帝國。後繼計劃是最終與日本東西夾擊消滅美國。
東歐策略:在合適的時機,撕毀和蘇聯的秘密協定,全面控制整個東歐。曾經實現。其後繼計劃是希望消滅蘇聯並且與日本會師。
北歐計劃:北歐在希特勒的人種排行上出於上等民族,因此德國除了對挪威有輕微的武裝佔領外,對其他幾國主要利用拉攏的策略。比如對於遭受蘇聯入侵的芬蘭就被拉入了軸心國集團。基本實現。無後繼計劃。
南歐計劃:雖然與義大利相沖突,但德軍的戰力不是連衣索比亞黑人都打不過的義大利可以比的。德國的計劃也成功的實現,具體是:首先以希臘和英軍勾結為名進攻希臘,繼而在克里特島徹底擊敗英軍和希臘軍,佔領希臘。此外拉攏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進入軸心國集團,擴充實力。南斯拉夫曾經被拉攏,但後來起義後被德國剿滅直接佔領之。其下一步計劃是以此為跳板,拉攏土耳其,進而進入中亞和西亞,徹底消滅英國勢力,與日本會師。
非洲計劃:希特勒本來希望能夠在徹底控制西亞和南歐後再著手處理非洲問題,但義大利在北非的垃圾表現使得他不得不組建北非軍團直接參戰。隆美爾如果不是軍力不足(抽調參加對蘇戰爭)很有可能就將5倍於自己的英軍扼殺在埃及。其計劃,於義大利屬地突尼西亞和臣服德國的阿爾及利亞登陸,分兩個方向與義大利合力作戰,向西進軍摩洛哥,切斷地中海與大西洋聯系;向東進擊利比亞直擊英國在非洲的命脈埃及,徹底逐出英國於北非的勢力。後繼計劃,很簡單,南進稱霸整個非洲,控制了蘇伊士運河的德軍也可以繼而支援征服西亞阿拉伯的戰斗。與日本在印度洋會師。

義大利
最垃圾的軸心國之一,其戰績甚至不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更別提芬蘭。
其計劃也明顯小氣:
建立環地中海的新義大利帝國
為此需要:
征服同為軸心國同情者的西班牙,法國南部,南歐和巴爾乾地區,土耳其,北非,東非的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和索馬里。
其他的不便再寫,我累了。

當法西斯國家最終勝利後,我省略掉芬蘭,義大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國家。著重討論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德國和日本。
對比:日本人口當時約7000萬,德國人口當時約7000萬。
日本工業約德國的二分之一不到。
海軍日本大大強於德國,但海軍素質雙方相差不多。
空軍雙方可以平分秋色。
陸軍不用說,德軍掃日軍如秋風掃落葉。
控制地域可能日本較多,日本控制人口也較多,但人口素質和佔領地的工業實力德國較優秀。
所以我預測,德國會很占優勢,但是一旦開戰將會是一場最為殘酷的戰爭(試想一下分別控制將近半個世界的兩國分別在美國,太平洋,印度洋,西亞中亞和亞洲北部開戰是什麼樣子)
如果歷史可以假設,德國將最終憑借優秀的陸軍指揮能力和優良的陸軍裝甲部隊和戰士素質慘勝。(不考慮各地民族起義的話)

『肆』 列舉說明英美法德國法治思想核心關注的主要差異

「法治國」,或者說依法治國,更多強調【依法】,統治者的行動須有法律依據,被看做是從人治通向法治的一個台階
」法治「不僅要求統治者的行動須有法律依據,更強調【法的內容、精神】,要求依照的這種法律必須合乎正義。
基於傳統「法治國」的概念采礦的缺陷,戰後的一些歐爐法學家歲仍在繼續沿用德國「法治國」的外殼,但是換上英美「法治」的內容,對「法治國」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尤其是戰後德國的自由民主主義者與「法治國」傳統作了傳遞的決裂。因此,盡管「法治國」的概念被繼續使用,但需要分清的是,此「法(律統)治」的國家已不是彼「(依)法(而)治」的國家。

『伍』 西方國家奉行的政治理念是什麼

立憲主義
就是主張國家權力來自並被一部基本法律約束,規定公民權利的理念。
這個基本法就是憲法,,所以又稱憲政,第一保障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自由,第二限制公共權利,公共權利的權威與合法性來自憲法。

『陸』 我想知道中國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憑什麼近代以來我們要以一個德國傳入的一套理論來0治0理並0且奉為神

我覺得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國外的政治理論,都是基於一個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國界的。朋友應該把自己的視野放大放寬,不要小國思想,我們都愛國,但也要有理智的去愛,中華傳統五千年文明,有優點也有缺點,要辯證去吸收,同樣對於政治體制,其實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也被辯證吸收了,成為了有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

『柒』 現在德國是什麼政治體制

德國是議會制共和制國家。聯邦制是若干個單位聯合組成的統一國家。立憲制就是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三權分立」的議會內閣制為,

『捌』 以德治國的內涵是什麼

以德治國升華了我們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內涵的認識。只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德治國,更加突出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性。「德」的建設關繫到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支柱的建設,關繫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當前,國際競爭日益明顯地把綜合國力凸現出來。綜合國力包括一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技術以及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創造力等。與自然資源相比,人力資源更能決定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而這個人力資源,不光是知識與科技,還有人的政治立場、道德觀念、民族的向心力等。以德治國就是要始終不渝地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幹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實現了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在全社會形成高尚的道德,整個社會才會煥發蓬勃的生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玖』 德國以德治國,法國依法治國

德國=Deutschland(德語)
全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簡稱:德國

法國=Frankreich(法語)
全名:(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France)
簡稱:法國
簡稱就像小名的方便稱呼,例如:小王被朋友私下昵稱為汪旺,這並不是說小王是一隻狗。

『拾』 一個關於德國的問題

德國於1871年統一,

以農業為依託的發展

工業化以前的德意志以農業為主,且處於分裂狀態——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確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壞的阻礙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德國統一後便轉化為推動工業化的巨大動力,德國社會中所有要求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佔領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其資本投資率在1850年前後估計只有5%,在1850-1860年間則增長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70年代則為12.5%。

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逐漸形成後,從19世紀中期起,產生了一批大公司,它們是德國現代工業的標志,盡管德國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極快,其形成過程與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卻沒有什麼不同。最初都是從紡織部門開始,因為僱傭了大量的勞動力,毛織業也慢慢採取了現代的模式,但其對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軌影響不大,主要是棉織業和絲織業在機械化的進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業盡管落後,但也堅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現的大公司所取代。

德國的工業化大躍進是隨著1840-50年代鐵路網的修建和魯爾地區發現巨大礦藏而開始的。鐵路的修建帶動了鋼鐵工業、煤礦工業與機械工業。德國的煤礦從1820年的1.3百萬噸增至1850年的5.1百萬噸,到1913年的190百萬噸,加上87萬噸的褐煤,幾乎佔了整個歐洲大陸煤產量的三分之二,生鐵在1826年超過了10萬噸,1867年超過一百萬噸,而到1913年超過了13百萬噸。鋼產量從1870年的126000萬噸增為1913年的17.6百萬噸。生產組織的規模很大,很現代並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時至少有24個魯爾的煤礦的年產量超過了500000噸,1902年,德國平均每個鋼鐵工廠的產量為75000噸

鐵路是德國比法國發展得更快的一個部門,而且這種發展是在全德統一之前就開始的。所以德國鐵路的特點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國那樣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規劃和基礎。

德國的這種特點反倒成為它經濟發展的一個十分有利的因素,因為它的鐵路完全是以經濟為目標而發展起來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發展。政府規劃建設,私人也進行投資,兩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國的鐵路建設的速度。德國鐵路的大規模建設開始於19世紀40年代,前後經歷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發展,這種鐵路發展對德國工業革命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德國的工業革命……看來是隨著鐵路作為主導部門的不平衡發展。」 鐵路投資作為國民凈投資的比例在1851-4年為11.9%,1855-9年為19.7%,而在1875-9年達到了25.9%的高峰。起初,對鋼鐵和機械的巨大需要超過了德國的生產能力,不得不從英國和比利時進口,但隨著德國鐵路交通網的形成,德國的鋼鐵和機械生產能力也隨之發展,這種發展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1860年起,德國作為鋼軌進口國的局面開始改變,從1860-5年,德國每年有23000噸鋼可用於出口,1866-71年,更增為150000噸。

通過銀行的貸款,德國的鐵路建設從未遇到過資金短缺的問題,德國政府在這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擔保銀行的投資收益不致受到侵犯,並使得那些獲利較低的鐵路得以修建。由於政府的參與,至1914年時,德國政府已控制了整個鐵路網。

德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將重工業的發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重工業以采礦業為龍頭,而采礦業的起步則是以洛林地區豐富的礦藏開始的。雖然在采礦業德國並未趕上它的老對手英國,但卻與以美國相等的速度發展著,所以在歐洲來說仍然是很快的。德國的煤產量從1871-1875年間的年平均3450萬噸上升為1913年的19150萬噸。在同一時期,褐煤的產量從970萬噸上升為8750萬噸,鐵礦石的產量上升為2870萬噸。 采礦業的發展推動了鋼鐵工業的發展。生鐵的產量在1871年估計為160萬噸,在1910年已達到1480萬噸。1900年,當英國的生鐵產量達到910萬噸後,超過了德國的850萬噸時,德國在鋼鐵產量方面則以740萬噸超過了英國的600萬噸的產量,1910年,德國的生鐵產量為1310萬噸,而鋼產量則為1300萬噸,與歐洲的其他國家遠遠地拉開了距離。

德國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業發展的優勢,在其他產業部門迅速地趕上並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等最早起步的工業國家。其具體的一些指標為:1,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建立了它的十分完整的鐵路系統,其鐵路長度從1870年的18887公里增至1912年的60521公里;2,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商業貿易艦隊,其蒸汽動力的船隻從1871年的81994萬噸增至1913年的4380348萬噸,3,迅速地擴大了自己的機械製造工業,使德國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輸出國之一,而軍事工業在機械工業中所佔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1912年,克魯伯公司在埃森就僱傭了68300工人。在同一時期,德國的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僱傭的人口看,這兩個行業的工人總數並不是很多,但由於其擁有的先進技術和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使其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它們在工業中所佔的比例。

事實上,早在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前,德國的一些重要企業就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1816年,德國最早的鑄鋼廠之一的克魯伯工廠因為負債而停產,1818年其創始人弗里德里希·克魯伯使它恢復生產後,在1826年被迫將工廠轉交給他的兒子,但情況仍然沒有起色。所幸的是在德意志關稅同盟建立後,德意志的經濟開始起步,1834年,由於鐵路的修建,克魯伯接受第一批鑄鋼車輪的訂貨,於是,工廠的轉機出現並開始了真正的發展。1831年,其工廠的工人才11人,1849年已經增加到683人,至19世紀中葉已經超過了1700人。而這時克魯伯已經不但供應車輪,而且還生產火炮,並且有半數以上是供應外國的。

電氣工業的發展是與威納爾·馮·西門子和埃米爾·拉特瑙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西門子是一個靈巧的發明家,他在1867年設計並製造了發電機並將其用於電氣化鐵路上。在與西門子的合作下,拉特瑙在1883年成立了德國愛迪生電氣公司,後來逐漸脫離了西門子而成為獨立的德國通用電氣公司。這兩個公司推動了德國電氣工業的發展,並具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化學工業的起步不同於電氣工業,這是因為德國早已形成了化學實驗的傳統。不過,化學工業的決定性發展是在德意志帝國時期內完成的,很多化學工業後來合並為德意志中央染料公司並一直保持到現在。這個染料公司在德國的化學工業中一直處於十分領先的地位,德國的染料、化學制葯以及其他的化工產品在此期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加上德國在基礎科研方面的實力,使德國的化工產品享有了國際性的聲譽。

正是由於這些大公司的規模性發展,使德國的工業能夠後來居上,迅速地趕上並超過了先起步的英法等國。

如果不充分考慮到銀行的作用,那麼任何對德國工業化的思考都是不完整的。可以這樣認為,德國工業的迅速發展與德國的銀行業形成的獨特系統有很大的關系。與英國、美國和法國相比,德國的銀行系統為德國的工業化提供了最有力和最成功的刺激。在德意志,銀行的含義與英國是不同的,在這里,銀行是一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投資信託的聯合體,而這個聯合體只有在中央銀行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一戰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銀行,只將其較少部分的資金投入政府的債券,另一部分則投資於商業票據,這些票據得到了德意志銀行的承認,因而被認為是一種流動儲蓄。不過,德國銀行的資金大多是直接投資於工商企業和用於促進工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或資金的籌集都要通過某一銀行來進行,在這樣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國際性的財團。銀行或財團控制股票或債券以固定的價格發行,並將其盡量出售給公眾。其結果是銀行通過自己的職權保留了對工業化商業公司股票和債券的潛在所有權,這就使其具有了直接干預工商業運行和管理的能力。

為處理商務或為商人提供短期貸款和交易上的服務,德國從1835年開始逐漸出現了比較集中的銀行與金融系統,但其在19世紀中期以前還是比較原始的,私人銀行為數不多,且缺乏規模較大的銀行。改變這種局面的決定性的第一步是1846年普魯士政府將柏林的皇家銀行轉變為普魯士銀行,並賦予它發行紙幣的權力,這成為德國銀行朝著現代方向發展的標志。當德意志帝國建立後,它便轉變為中央銀行,其任務是維持新建立的金本位制。與英格蘭銀行不同的是,它擁有很多分行,並隨時准備在遇到麻煩時支援其他銀行,作為回報,其他銀行也必須接收更加先進的管理系統。

不過德國銀行的最大特點是其資金的來源,由於官方的刻意關照,德國銀行家主要依靠自己的資金而不是儲戶的存款,所以他們願意進行較為中長期的工業投資,並自己承擔風險。這樣,他們也就比英法的銀行家更有興趣直接參與工業公司的管理工作。

這樣的金融服務對整個迅速擴張中的工業有著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在鋼鐵、煤礦、電氣、機械和重化學工業等需要大量資金的行業更是如此。正是由於德國銀行的這個特點,保證了德國工業化較高的增長率,而銀行業也由此得以迅速地擴張,並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結果銀行業忽視的那些行業如紡織等,其發展的速度則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

銀行本身的發展也出現了集中的趨勢,1913年 德國銀行業的發展基本上被4家大銀行所控制。但大銀行投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更加有利的作用,如在住房等的建設方面就是如此。此外,各種歷史文獻證明德國銀行對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這種貢獻不僅在於它為重工業提供了大量的風險資金,而且在於銀行直接參與了企業的管理和運作,提高了企業的效率。

為了確保在市場的風險中渡過難關,各家銀行都必須擁有一大筆資金。但德國銀行的資金大部分都用於了投資,所以它們的存款大部分也來源於它們投資的企業。由於越來越多的資本流入了工業,在1850年左右就已經出現了一大批私人銀行,而這些銀行也由於德國工業的發展而迅速地發展起來。由於這一特點,德國銀行一開始就與英美銀行不同,它不是作為商業信貸的借貸機構而建立,而是作為對工業提供資金的投資機構而發展起來的。按德國學者的看法,德國銀行在1848年以後對工業的投資顯示了一種革命的精神,這些私人銀行家 在當時是資本市場萬能的主人。德國第一家現代銀行集團在1848年建立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這種革命性的工業投資思想十分明顯地受到了普魯東思想的影響,他提出為了工人的利益組織工業銀行,而其特點在法國的信貸銀行中還可以發現。

由於這種特點,德國在1849年就出現第一家礦業股份公司,由銀行與工業界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工業。在這種活動中,銀行並不總是提供一切貸款,很多資金也是由一些個人提供的,但銀行把所有這些關系聯結到一起,使其在工業的發展中發揮了持久的影響力。隨著德國工業的全面發展,銀行幾乎在每一個新的領域都參與了開發與發展的活動,並在每一項工業的發展前景中成為一個主要的因素。銀行的這種權力不僅來自它所持有的這些企業的股票,而且來自於自己顧客的支持。銀行憑著其公認的權力和作為保險人的影響力,積極地參與了工業的決策,並委派自己的職員加入公司的董事會。而大量的工業業務由銀行職員承擔,工業企業也通過銀行董事擁有了自己的商業顧客。

像克魯伯公司和斯森公司這樣的大型重工業企業,最初原本是完全獨立的,但逐漸地也與銀行的關系日益密切,而一些主要的銀行也相互競爭著與這一類的大公司建立密切的聯系。這種趨勢發展到後來,每一家大銀行都至少與一個以上的大型重工業集團建立了緊密的聯系。 而銀行與企業的這種聯合的趨勢加快了銀行和企業在各自的領域的集中的趨勢,使得德國的壟斷財團的規模迅速地超過了老牌的英法等國。銀行的合並加速了工業的集中,由於銀行的逐步集中,越來越多的銀行集中投資於幾個有限的產業,或是幾個行業,但它們在生產技術上是相互聯系的,而這種趨勢很自然地有助於壟斷集團的形成,其結果是,銀行運用其影響力加速了德國的工業組織的規模化和卡特爾的形成。

德國同時迅速成為了一個企業和商業機構聯合與合並的中心國家。盡管許多小的公司仍然存在並積極地發展著自己的業務,但由於德國強調發展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加上政府的支持,為新的大公司和卡特爾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環境。1870年時,超大型公司如克魯伯等已經控制著德國金屬、礦產、以及軍火和造船等行業。這些行業巨大的資本需求鼓勵了德國的投資銀行與這些大公司結合以保證自己的利潤。一些新發展起來的行業如化工與電氣行業,很快就被兩到三家企業所控制,其原因就在於它們得到了投資銀行的支持。這些大公司如西門子等,不僅在國內發展了若干小的分公司,而且在國外也發展起若干分支,成為國際性的壟斷公司,由於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飛速發展的前景,使得這些壟斷集團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市場的需求,甚至能夠不顧市場力量的左右而自行地設定某類產品的價格。 實際上,鋼鐵、煤炭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的工業資源和產品,在德國乃至整個世界都被一些著名的卡特爾所控制,其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由壟斷公司所決定的。這是在工業化發展的第二梯隊中生產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也使得英國古典式的純粹自由放任的經濟發展戰略成為了歷史的陳跡。

卡特爾是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種壟斷組織,與英美不同的是,在德國的這些壟斷性組織得到了德國政府的支持。在某些行業,卡特爾甚至成為生存的必須方式。1905年,大約有385家卡特爾,而到1907年,它們已經控制著全國50%的鋼,74%的煤和70%的紙張市場。 到20世紀以後的時間里,德國內部的卡特爾的趨勢在進一步加強。卡特爾的數目從1923-24年間的1500個增加到1930年的2100個;法本公司在1926年以後控制了化學工業;到1926-27年時聯合鋼鐵廠已經重新集合了四家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並且在1929年德意志銀行和貼現會社合並以後,德國的三家銀行控制了幾乎全部銀行系統。1933年德國政府更通過一項法律,要求各公司參加各自所屬部門的卡特爾,使德國的資本主義的組織徹底系統化了。 從純理論的角度講,或許認為競爭對於提高效率是有益的,但德國的卡特爾式的工業化證明,這種民族國家式的集約化競爭手段是其在國際競爭和經濟增長方面最成功的組織方式,因為它能夠同時考慮到橫向和縱向的合理化措施。

學術界傳統的觀點一般認為,德國有一個干預性很強的政府和一個主動積極的官僚體系,很多文獻都強調德國政府在其工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尤其是普魯士政府在工業化初期階段所起的積極作用

閱讀全文

與德國的治國理念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