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歷史,有時間劃分的
1、日耳曼時期(約70萬年前-476年)
公元前58年,古羅馬軍隊與日耳曼人在萊茵河以西數十公里處廝殺,那場戰斗以日耳曼人的失敗告終。公元9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2、法蘭克人時期(477年-813年)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公元800年羅馬教皇利奧三世為日耳曼頭領查理曼加冕,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3、德意志立國(814年-919年)
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後其三個兒子把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成為後來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相當於現在的德國西部,地理上稱德意志,因為這里的人講德意志語。
公元919年,東法蘭克王權落入了薩克森公爵亨利手中,他把東法蘭克王國改成了德意志王國,這就是德意志歷史的開端。
4、神聖羅馬帝國(910年-1806年)
公元962年,亨利之子奧托一世加冕教皇授予羅馬皇帝稱號,德意志王國便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1806年,拿破崙的軍隊佔領柏林之後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
5、普魯士時期(1807年-1870年)
1815年歐洲各國聯軍打敗了拿破崙,德意志各邦組成了鬆散的德意志邦聯,由38個幫聯成。1870年7月14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歐洲各國保持中立,普魯士獲勝。
6、德意志帝國(1871年-1932年)
1871年1月18日,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典禮,宣布了統一德意志民族國家的誕生,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1919年6月簽訂的《凡爾賽合約》,迫使德國割地賠款。
7、納粹德國時期(1933年-1945年)
1933年1月30號,阿道夫希特勒上台開始了納粹專制統治,史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結束。
8、戰後德國(1946年-)
戰爭結束後,美、蘇分區佔領德國,分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
(1)德國封國時間是多少周擴展閱讀:
從l990年5月5日開始,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6國展開了多輪談判,最終於1990年9月12日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國際條約》。
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對德國的佔領狀態徹底結束、放棄所有特權,德國統一的所有政治、外交障礙被掃除。
統一之後德國政府以龐大的財政支持包攬了整個東部地區的經濟改革,從1991到1999年,西部向東部「輸血」高達7740億馬克,為東部建立起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前東德公民的個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兌換成西德使用的馬克,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全面實現了經濟轉型。
『貳』 1940年德國用多長時間佔領法國
六周左右
德國「閃擊」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尊重中立國家」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計劃,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並西歐的血盆大口。
德國為實現入侵西歐之目的,保障其翼側安全,決定首先進攻北歐諸國。在佔領丹麥並在挪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後,認為實施「黃色方案」的時機已經成熟。到 1940年 5月初,德軍已在北海至瑞士一線集結和展開了 136個師(內有 10個裝甲師、 6個摩步師),坦克 3000多輛,飛機 4500架,企圖以「A」、「B」、「C」三個集團軍群,一舉吞並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繼而攻佔法國。其部署如下:
「A」集團軍群(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轄第4、第 12和第 16集團軍,共 44個師,內有7個裝甲師、3個摩步師)擔任主攻,由第 3航空隊支援,配置在亞琛至摩澤爾河一線,其任務是由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向聖康坦、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沿岸總方向實施突擊,割裂部署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
「B」集團軍群(由博克上將指揮,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內有3個裝甲師、 1個摩步師)由第2航空隊支援,集結在荷、比國境線至亞琛地區,其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防線,佔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爾後,作為德軍的右翼向法國推進。
「C」集團軍群(由萊布上將指揮,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 17個師,內有1個摩步師)配置在馬奇諾防線正面,其任務是實施佯動,牽制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
德軍的預備隊共 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在德國的魔爪准備伸向西歐之時,法國仍執迷不悟,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將東侵蘇聯,即使進攻法國,也需 4—5年以後。荷、比、盧三國卻天真地認為,只要嚴守中立,就可免遭戰禍。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軍才嗅出戰爭的氣味,在法軍總參謀長和英、法盟軍總司令甘末林主持下,倉促制定了代號為「D」的作戰計劃,並調集135個師、3000輛坦克和 1300多架飛機(必要時,還可利用駐英倫三島的 1000架飛機支援戰斗),准備抗擊入侵之敵。
其兵力部署是:荷蘭 10個師、比利時 22個師分別配置在本國東部國境線上;法國和英國共有 103個師,編為 3個集團軍群,第 1集團軍群共 51個師,由比約特將軍指揮,配置在法、比邊境和法國北方各省;第2集團軍群共 25個師,由普雷特將軍指揮,配置在從瑞士至盧森堡的馬奇諾防線上;第 3集團軍群共 18個師,由貝松將軍指揮,配置在瑞士邊境的馬奇諾防線之後。法軍戰略預備隊為 9個師。另外,法第10集團軍配置在法國與義大利接壤的邊境上。
正當荷、比、盧三國仍做保持中立之夢時,德軍於5月10日清晨,在荷蘭海岸至馬奇諾防線這一地區展開了全線進攻。德軍 3000架飛機如同烏雲遮日般襲擊了荷、比、盧、法四國的 72個機場,一舉推毀了數百架飛機。隨後,德軍「B」集團軍群向荷蘭和比利時北部展開了進攻。
空降兵緊密配合,在對方縱深地域著陸,並奪佔了機場、橋梁、渡口和防禦支撐點。 10日零時 30分,在荷蘭境內,德軍實施了大規模轟炸。海牙兵營因來不及發出空襲警報,而使大部分士兵被炸死在床上。此時,德軍以 1個裝甲師向荷蘭東部快速推進,並以空降兵配合作戰,對荷蘭前後方進行襲擊,使其陷入一片混亂和驚恐之中。德軍裝甲部隊大顯神威,乘隙而入,於 12日與在鹿特丹著陸的空降兵會合。法第7集團軍前往支援時,荷軍已開始全線潰逃。荷女王威廉明娜及其大臣見勢不妙,便乘驅逐艦逃往英國。 14日德軍攻佔了鹿特丹。 15日荷蘭投降。在比利時,德軍「B」集團軍的地面部隊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佔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強渡了馬斯河,粉碎了英、法軍隊的抵抗,於 17日佔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德軍「A」集團軍群,於 5月 10日向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地區實施主要突擊。只有 30萬人口的盧森堡不戰而降。 14日,德軍的裝甲師和摩步師編成第一梯隊快速通過阿登地區,強渡馬斯河,重創了盟軍,佔領了法國的色當。(16日,英國首相丘吉爾急忙飛往巴黎商討對策。當他詢問甘末林戰略預備隊在哪裡時,這位盟軍總司令聳了聳肩回答:「沒有。」)隨後,德軍以每晝夜 20—40km的速度向西挺進, 20日,佔領阿布維爾,其裝甲部隊的基本兵力回師北上,從後方突擊防守比利時的盟軍。 21日,德軍快速部隊到達英吉利海峽,分割了英、法盟軍正面,封鎖了海峽,阻止了英軍的增援,從而將英、法盟軍 40個師包圍在法國敦刻爾克地區。 23日,布倫淪陷, 27日加來被占, 28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看盟軍無力支援,便下令比軍投降。
被包圍在敦刻爾克地區的盟軍,三面受敵,一面臨海,處境極為危急,唯一出路是從海上撤逃。正當盟軍危在旦夕時,希特勒(為保存裝甲部隊的實力,迅速南下擊敗法國,進而迫使英國言和,)於 24日突然下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結果這一命令給了盟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26日,英國海軍開始執行撤退的「發電機計劃」,大小船隻一齊湧向敦刻爾克海岸。盟軍在英國空軍掩護下向英國境內撤退。6月4日,德軍佔領敦刻爾克,俘虜法軍4萬餘人。雖然盟軍遭受重大損失.但撤出了33.8萬餘人,保存了有生力量。
正當德軍席捲法國北部時,法國雷諾內閣改組,魏剛接替甘末林當上了總司令。魏剛上任伊始,即令第10、第7、第6集團軍在法國北部松姆河和埃納河一帶倉促構築一條「魏剛防線」,企圖阻止德軍南下。
德軍攻佔法國北部後,為不使退至松姆河、瓦茲河及埃納河一線的法軍設防固守,,便趁其立足未穩之際,向法國腹地發起了攻擊。其計劃是:「A」、「B」兩集團軍群,強行突破「魏剛防線」,佔領法國首都巴黎,前出至馬奇諾防線的後方,再配合從正面攻擊的「C」集團軍群佔領馬奇諾防線,圍殲法軍,結束戰爭。
6月3日,德軍數百架飛機開始空襲法國機場及重要目標,法國失去了制空權, 900餘架飛機被摧毀。 5日拂曉,德軍兵分兩路在180km的正面上實施進攻。「B」集團軍群由於遭法軍頑強抵抗,每晝夜僅前進5-7km。為了增強突擊力量,德軍投入預備隊 22個師,於13日突破法軍防線;「A」集團軍群在瓦茲河和埃納河之間實施突破,於 12日到達巴黎東北的馬恩河後繼續向縱深發展。「A」、「B」兩集團軍群實施鉗形攻擊,迂迴巴黎,前出到馬奇諾防線後方。 14日,德軍「C」集團軍群按計劃在 50km寬的正面上向馬奇諾防線發起進攻,法軍腹背受敵,其防線很快被突破。同時,德軍未經戰斗便進入巴黎,埃菲爾鐵塔上掛起了德國的「+」字旗。 17日德軍攻佔斯特拉斯堡,近 50萬法軍被殲。 22日法國全權代表查理·享茨格將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戰事遂告結束。戰爭中法軍亡 6萬餘人,傷 30萬人,被俘 200萬人;德軍共傷亡 14.6萬餘人。
本次戰役,德軍僅用 44天即將荷、比、盧、法四國擊敗,迫使英軍退守本島。同盟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一是戰備不足;二是軍事思想落後,三是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錯誤。而德軍進一步總結了「閃擊」波蘭的經驗,充分發揮裝甲和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突擊力,在空降兵配合下又一次達成了「閃擊」的目的。
『叄』 請舉出6個周出分封的諸侯國
姬姓是黃帝部落的後代,周天子便姓姬。史料記載周滅商後,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諸侯國林立之時,《呂氏春秋·觀世》謂「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荀子·儒效》謂「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謂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以下是姬姓諸侯國
吳國
吳國系周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商,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虞仲。當時周章已經做了吳地君主,武王便把吳地封給了他。其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後擴張到除徽州地區以外的蘇皖兩省全境。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闔閭的兒子夫差與齊國和晉國爭霸成功後,卻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虞國
虞國系周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虞仲。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今山西平陸縣西南),列為諸侯。前655年,虞公貪圖晉獻公的寶馬和珍玉、借道給南下討伐虢國的晉國軍隊,晉軍滅虢國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又滅亡了虞國。
魯國
魯國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國。周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勛勞於天下。後成王命為大宰,食邑扶風雍縣東北之周城,號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陝以東之諸侯。乃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寶玉、大弓,而俾侯於魯,以輔周室。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小部分。前249年,魯滅於楚。
邢國
邢國是周公旦第四子的封國。周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勛勞於天下,後成王命為大宰,號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陝以東之諸侯。成王分封周公六子為諸侯國,其中封其第四子姬苴(靖淵)於邢國,地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姬姓,侯爵。《左傳》雲:「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周初邢地是戎狄頻繁活動的地區,邢國肩負著阻止戎人東出太行,騷擾周疆的重任,是太行山以東有得專征伐權的元侯,先後傳二十世,歷五百餘年,國都邢台。疆域主要在太行山以東,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故黃河以西的地域,在當時我國北方佔有重要地位。
管國
管國系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鮮的封國。周武王以監武庚將其封於管,即今河南信陽縣。管國為當時周朝之東方重鎮。周公旦攝政後,管叔鮮因勾結蔡叔度、霍叔處、武庚叛亂被誅,管城由此而廢。
蔡國
蔡國系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的封國。周武王以監武庚將其封於蔡,轄地為現在的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王死後,周公帥軍平叛,殺死武庚,處死管叔,並將蔡叔放逐。蔡叔度的兒子蔡胡能改行向善,周公薦於成王,仍封於蔡,史稱蔡仲。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下,蔡昭侯遷都於吳國邊境重地州來(安徽鳳台縣),史稱下蔡。經五世,於前447年為楚國所滅。
曹國
曹國系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的封國。建都陶丘,轄地為現在的山東定陶附近。東周時,曹國發生內亂。前487年,曹國被宋國滅亡。
郕國
郕國系周文王第七子郕叔武的封國。郕,史書又作成、盛,互通。史不載其世系與國君謚號。1975年陝西岐山縣董家村發現成伯孫父鬲,或疑郕國本封於西周畿內,春秋時改封於山東。位置在今寧陽縣東北(一說在河南范縣)。魯庄公八年(前686年)魯、齊圍攻郕,郕降於齊。前408年,齊國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國。
霍國
霍國系周文王第八子霍叔處的封國。武王死後,周成王年紀太小,周公旦臨朝攝政。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嫉妒周公攝政,便聯合殷紂王的兒子武庚造反,周公帥軍平叛,霍叔被廢為平民,但霍國仍被保留下來由霍叔之子繼位,一直到春秋時代,前661年被晉國所滅。
衛國
衛國系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的封國。康叔獲武王封畿內之康國,故稱康叔。成王即位,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徙封康叔於衛(今天河南淇縣朝歌),建立衛國。衛君角三十三年(前209年),秦二世詔廢君角爵位,衛國滅亡。
『肆』 請問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具體有哪些國家呢
晉國,先秦姬姓封國。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於唐(今山系翼城西)叔虞子曼改稱晉。後遷都曲沃(今山西聞喜),絳(山西翼城) 新田(山西侯馬)。 魯國,先秦姬姓封國。周公東征打敗夥同武庚叛亂的商舊屬國,成王封其長子伯禽於其中的奄國故土上建立魯國,都曲阜。賜許多文物典籍及主管官員,使魯國成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重要據點。 衛國,先秦姬姓封國。西周初,周公平定東方叛亂,任命其弟康叔封鎮河,淇間以控制東方。 鄭國,………………。西周末年,宣王封其弟桓公友於鄭(陝西華縣東),幽王時,桓公為王室司徒,見西周將亡,東遷到今河南新鄭一帶。西周末年,桓公死難。其子武公擁戴平王有功,在擄,鄭之間建立鄭國,都新鄭。 燕國,………………。本作郾,又稱北燕,區別始姓的南燕(河南延津東北)。周公東征後,周太保召公爽被封與燕。他自己留輔王室,使其子就封。成為第一帶燕侯。 宋國,先秦子姓封國。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另立順從周王朝的紂王兄薇子啟建立宋國。都商丘。統治原商都附近的遺民。宋保留商的文化傳統最多,被看作古代禮制的典範。 齊國,西周姜姓封國。周初重臣太公望之後所立。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呂望被封回營丘(山東淄博東北)戰有蒲箍舊地。齊始立於此。 楚國,先秦舉姓封國。華姓是所謂的祝融八姓之一。始祖為季連。季連的後世子孫x熊為周文王師。古書記載x熊以下的楚君皆以熊為氏。但出土的戰國晚期楚國的銅器銘文,楚君名號皆以禽為氏。x熊曾孫熊澤事周成王。被封以自男田,劇丹陽(湖北姊歸)從此為國。 秦國,先秦郢姓封國。秦是古代嬴姓部落的一支。嬴姓祖先大費,傳說為女情吞玄鳥蛋而生。佐禹治水。商末,嬴姓有叫中鷸的一支住在西戎,其子蜚廉,惡來均事紂王。西周中期中鷸的後人大駱居於西犬丘(甘肅天水西南)生子成與非子。成為嫡子,繼承西犬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公,被封與秦。從此非子這一支以秦為氏。厲王十,西戎攻滅西犬丘大駱之族。宣王時以非子曾孫秦仲為大夫伐戎不勝。死於戎。其子在(應該是庄吧)公始破西戎,收復西犬丘。在公子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封為諸侯。秦立國始於此。
『伍』 擅長歷史的來 問個周時的封國的情況 盛國
盛氏始祖―――召公
盛姓起源有三:一為以祖名為氏,其始祖為周朝燕國的召公奭。奭因被封於召(今陝西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稱為召公或召伯。召公幫助周武王滅商有功,又被封於燕。召公奭的後代就以祖上的名為姓,成為奭姓。到了西漢元帝時,因避元帝諱(元帝名劉奭),就改奭氏為盛氏。二為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周武王滅商之後,分封地許多同姓諸侯國,其中就有盛國。盛國在今山東泰安南部一帶。春秋時,盛國被齊國所滅,其後世遂以國名為姓,稱為盛氏。三為少數民族改姓。清代滿州八旗姓盛佳氏者,改漢姓為盛氏。
盛氏的郡望為汝南、梁國、廣陵等。汝南郡,漢高帝時所置,其地相當於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河以北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梁國郡,漢有梁國,後改稱梁郡,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南。廣陵郡,漢有廣陵國,後改稱郡,治廣陵,故城在今江蘇江都東北。晉初徙治淮陰,在今江蘇淮陰東南。
盛氏族人在全國各地均有居住,如北京,河北之景縣、尚義,山東之平邑、東平,湖北之監利,安徽之涇縣,江西之崇仁,四川之合江,雲南之隴川等地。盛姓在山西省按照姓氏人口多少排序中,居第二百七十位。
『陸』 德國建國時間是在哪一年
日耳曼人(German)是歐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紀起,以部落集團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古羅馬人稱之為日耳曼人。大約在公元前半個世紀,大部分日耳曼人開始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該地區稱為「日耳曼尼亞」。
「德意志」一詞來源於古德語「diot」一詞,意為「人民」,最早史見於公元8世紀,是指生活在法蘭克王國東部的日爾曼部落所講的方言。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成為法蘭克大帝國。大帝國中有許多講德語的日爾曼部落,這些日爾曼部落人所講的方言被稱為「德意志」。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蘭克帝國隨即分崩離析,在瓜分各種遺產的過程中,形成了東、西兩個王國。這兩個王國的政治分界線大致就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講法語的西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今天的法國,而講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的居民在此後的長期生活中也逐漸產生了一種「同屬一國」的感覺,這時,「德意志」一詞也就從一種語言的代名詞發展為代指講這一語言的人。當這些講「德意志」語的部落後來建立了自己的王國時,他們不但用「德意志」來稱呼自己的語言和人民,還用它來命名自己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第二帝國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第二帝國的壽命很短,僅存在了47年。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由於共和國憲法是在魏瑪城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因此這個共和國又稱為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上台執政,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
第三帝國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並的西佔區通過《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O月,蘇聯佔領區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
到了2O世紀8O年代中後期,在東西方關系逐漸緩和的氛圍中,東西德國日益走向統一,1990年7月實行了貨幣統一,1990年10月3日實現了政治統一。
『柒』 封周71個封國叫什麼
據記載,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國,姬姓之國共有五十三個,佔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國中,屬於文王諸子的有十六國;屬於武王之子的有四國;屬於周公後裔的有六國。這些封國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內的采邑。它們廣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區內,與眾多的舊國錯雜在一起,這就直接加強了周王室的統治力量。
西周主要諸侯國
周武王姬發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其中姬姓子孫的封國最多,有53個,這就是中國封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來。
分封的列國諸侯中著名的有:
魯國---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以輔周室。
齊國---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封地,今山東青州府。
燕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國地為今幽州薊縣。
魏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畢公高。封國地為今河南開封府高密縣。
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鮮。封國地為今河南信陽縣。
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國地為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
曹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鐸。封國地為今濟陽定陶縣。
成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國地為今山東兗州府汶上縣。
霍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處。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
衛國---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為康叔。封國地為今北京冀州。
滕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綉。封國地為今山東章丘縣。
晉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絳縣東翼城。
吳國---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長子姬泰伯之後。封國地為今吳郡。
虞國---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後。曰姬章已,為吳君,別封其為虞。封國地為今河東太陽縣。
虢國---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國地為今陝縣東南之虢城。
楚國---羋姓,子爵。系玄帝姬顓頊後裔。封國地為今丹陽南郡枝江。
許國---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後,曰文叔。封國地為今許州。
秦國---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顓頊後裔。封國地為今陝西西安。
莒國---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後。封國地為今莒縣。
紀國---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國地為今壽光市。
邾國---曹姓,子爵。系陸終第五子晏安之後。封國地為今山東鄒縣。
宋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啟。封國地為今睢陽縣。
杞國---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後。封國地為今開封府雍丘縣。
陳國---媯姓,侯爵。系帝舜之後。封國地為今陳縣。
薊國---姬姓,侯爵。系帝堯之後裔。封國地為今北京順天府。
『捌』 德國延長並收緊新冠防疫措施,都有哪些措施
目前德國給出的措施有三條。首先就是封城,對疫情區進行重點隔離。其次是禁止人數過多的聚會。最後就是敦促所有人出門戴口罩。雖然這些措施來的比較晚,但是來的晚總比沒有來強得多。而且德國封國封城不僅影響了德國的經濟,還連帶著影響了整個歐盟的經濟。畢竟德國是歐盟經濟的發動機,當德國倒下的時候,波蘭和捷克等國都會受到影響。
最後就是督促所有人戴口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和研究,對抗新冠肺炎最簡單的隔離辦法就是戴口罩。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在歐洲一般只有病人和醫生才會戴口罩。所以很多人從來就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不過這次情況特殊,即便是老牌歐洲國家的德國也開始強調戴口罩的重要性了。
『玖』 西周時期封了多少個國家
《荀子·儒效》謂「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據荀子說,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國,姬姓之國共有五十三個,佔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國中,屬於文王諸子的有十六國;屬於武王之子的有四國;屬於周公後裔的有六國。這些封國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內的采邑。
西周所分封的諸侯國:
屬於文王子輩的有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鄷、郇等。
屬於武王、周公子輩的有邗、晉、應、韓、凡、蔣、邢、茅、胙、祭等。
以上這些封國地望多在今關中地區和今黃河中下游一帶,是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此外的姬姓諸侯國還有芮、息、隨、賈、沈、密、鄭、虢、滑、樊等。
除了同姓諸侯國之外,西周時期還分封了不少異姓國,如姜姓的厲、呂、申、向、許;媯姓的陳;嬴姓的江、黃;偃姓的蓼、軫;姒姓的蓼;子姓的宋;曹姓的邾、鄒;曼姓的鄧等。異姓國里最強大的是齊國,有很大影響的是楚國。諸侯國的分封延續了很長時間,並不都在周初,例如鄭國之封就晚至周宣王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