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二戰時德軍在肉搏戰時為什麼用的近身武器是工兵鏟而不是刺刀呢刺刀不是比工兵鏟更有殺傷力嗎
不得不說,二戰時的德軍給(現代)人留下這樣的印象,或許多多少少都跟戰後經過藝術化處理的文藝作品有關。而當時真實的情況是:德軍確實也是配發刺刀的。而且在作戰過程中,必要的時候也拼過刺刀。比如下圖:
但二戰中,德軍拼刺刀的機會很小,這也是事實。
一方面,軍事科技的進步決定了德軍在二戰中,極少會去打白刃戰。再加上德軍當時主要是使用裝甲部隊大縱深穿插,因此陣地攻防戰相對較少。
另一方面是德軍裝備和理念上的革新。德軍當時已經大規模使用沖鋒槍和輕機槍,甚至後期還出現了突擊步槍。你可以相信一個准備著沖鋒槍和輕機槍的連隊遇上了一群裝備著刺刀、步槍的連隊,前者會去和後者打白刃戰么?
至於說德軍使用工兵鏟來與敵軍進行近身肉搏,一是因為當時這種主要用於修築戰備工事的工具在德軍中配發的數量也比較多,且使用也很頻繁。所以,當遇到必須要進行貼身戰,拿起來用也很正常。二是工兵鏟論尺寸被刺刀要長,「作戰半徑」更大(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且其前可刺,(兩)側可劈。甚至還能砸(拍)!這在進行肉搏戰時,效果應該不次於刺刀了吧?~~
『貳』 刺刀有哪幾種
刺刀
刺刀
bayonet
刺刀又稱槍刺,是裝於單兵長管槍械(如步槍、沖鋒槍)前端的刺殺冷兵器,用於白刃格鬥。也可作為戰斗作業的輔助工具。刺刀由刀體和刀柄兩部分構成。按形狀分為片形(刀形或劍形)和棱形(三棱或四棱)兩種。按與步槍連接方式又分為能從槍上取下裝入刀鞘攜行的分離式和鉸接於槍側的折疊式兩種。分離式刺刀多呈片形,有的刀背刻有鋸齒,並能與金屬刀鞘連接構成剪刀,具有多種功能。現代刺刀一般刀長20~30厘米,它在近戰、夜戰中仍有一定作用。
13世紀中葉,中國首先發明了火槍,並逐漸傳入歐洲,此後,軍隊出現的大批火槍手。當時使用的前裝式火 槍,裝填和發射一發彈葯通常需要一分鍾,所以火槍手往往需要旁邊有長矛手提供保護,以防適度兵襲擊。火槍手自己也需在火槍之外,再配備一把刀劍或一支長矛。
據史書記載,中國明朝時(1451年)首次出現在鐵銃上安裝矛頭用於刺殺。從將火槍與長矛的性能融於一身這一點來說中,刺刀的最早起源在中國。直到100多年後的16世紀中葉,歐洲才出現了在獵槍上安裝矛頭用於刺殺獵物的發明。
關於真正的刺刀的誕生,歐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由一不知名的法國人於1610年發明的;另一說法是由法國軍官馬拉謝·戴·皮塞居於1640年發明的。但這兩種說法都認為世界上第一把刺刀的誕生是法國小城巴榮納(Bayonne),所以歐美把刺刀叫作 「Bayone」。這種最早的刺刀為雙刃直刀,長約1英尺,錐形木質刀柄也長約1英尺,可插入滑膛槍槍口。
不論皮塞居是不是第一把刺刀的發明人,他確是最早將這種插塞式刺刀裝備部隊的人。1642年,已成為元帥的皮塞居在率軍進攻比利時的伊普爾時。為手下的火槍手配備了刺刀,這樣就無須再用長矛手槍來保護火槍手了。
但是,插塞式刺刀存在連接不牢,妨礙射擊等缺點。法國軍事工程師、陸軍元帥德·沃邦於1688年又發明了用專門套管將刺刀固定在槍管外部的套管式刺刀。1703年11月 15日,在德國西部的斯拜爾巴赫河會戰中,法國步兵首次上刺刀沖鋒,戰勝了普魯士軍隊。這以後,刺刀廣泛裝備了歐洲各主要國家的軍隊,長矛從兵裝備中被淘汰。
後來,各國軍隊對刺刀進行了許多改進和完善。20世紀50後,隨著步槍的自動化和戰場上各種火力密度的增加,刺刀的作用和地位日趨下降,但它仍是步兵進行面對面格鬥所不可缺少利器。
『叄』 日軍的刺刀和德軍的工兵鏟哪一個威力大
刺刀是專門用來刺殺的武器,功能性基本僅限於刺殺,不利於劈砍;工兵鏟是戰事緊急時臨時客串戰鬥武器的專業工具,其形狀特點限定了只能用於劈砍殺傷,而不利於刺擊;如果在空間寬闊處日軍與德軍肉搏,不考慮雙方身高、體重差異,僅就武器本身而言,日方處於優勢,三八式步槍配合刺刀的長度,可保證德方很難近身;反之如果在戰壕、隱蔽部等逼仄空間內進行肉搏,德方工兵鏟會處於優勢,而日方原來的武器長度優勢將轉化為劣勢。
『肆』 一戰,二戰中所經常見到的刺刀到底是什麼樣的
刺刀又稱槍刺,日本人稱為銃劍,是裝於單兵長管槍械(如步槍、沖鋒槍)前端的刺殺冷兵器,用於白刃格鬥。也可作為戰斗作業的輔助工具。刺刀由刀體和刀柄兩部分構成。按形狀分為片形(刀形或劍形)和棱形(三棱或四棱)兩種。按與步槍連接方式又分為能從槍上取下裝入刀鞘攜行的分離式和鉸接於槍側的折疊式兩種。分離式刺刀多呈片形,有的刀背刻有鋸齒,並能與金屬刀鞘連接構成剪刀,具有多種功能。現代刺刀一般刀長20?30厘米,它在近戰、夜戰中仍有一定作用。
13世紀中葉,中國首先發明了火槍,並逐漸傳入歐洲。金屬管狀火器在歐洲的出現,最遲不晚於1330年。在正式文獻中最早的記載是在1364年,義大利佩魯賈城兵器庫的清單:「500門炮,約8英寸長,可以持在手中,非常漂亮,能夠射穿任何鎧甲」。而最早的實物,是1849年在德國坦能堡發掘出來的、毀於1399年的的銅制手炮(Hand gun)。當時使用的前裝式火槍,裝填和發射一發彈葯通常需要一分鍾,所以火槍手往往需要旁邊有長矛手提供保護,以防適度兵襲擊。火槍手自己也需在火槍之外,再配備一把刀劍或一支長矛。
關於真正的刺刀的誕生,歐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由一不知名的法國人於1610年發明的;另一說法是由法國軍官馬拉謝?戴?皮塞居於1640年發明的。但這兩種說法都認為世界上第一把刺刀的誕生是法國小城巴榮納(Bayonne),所以歐美把刺刀叫作「Bayone」。這種最早的刺刀為雙刃直刀,長約1英尺,錐形木質刀柄也長約1英尺,可插入滑膛槍槍口。
不論皮塞居是不是第一把刺刀的發明人,他確是最早將這種插塞式刺刀裝備部隊的人。1642年,已成為元帥的皮塞居在率軍進攻比利時的伊普爾時。為手下的火槍手配備了刺刀,這樣就無須再用長矛手來保護火槍手了。
我們現在平常看到的步槍一般都沒裝刺刀、主要是因為武器的發展、刺刀已經下降到了次要的位置了!當然不是全部的步槍都不要這個「夥伴」!一些步槍上還會留有刺刀的卡槽、就像游戲中很多武器都可以加刺刀的。
其次,刺刀的作用已經不像二戰那時候、沒子彈拆拼刺刀,如果人人子彈充足、都是沖鋒槍,很少人願意拼刺刀了,目前軍內是把刺刀突刺的訓練作為鍛煉意志品質和敢於戰斗的突刺精神來保留的。並不指望拼刺刀在實戰中的意義。所以自然也不會因為拼刺刀是否好用來設計步槍。
『伍』 一戰時期的德國屠夫刺刀和二戰期間的K98槍刺哪個質量更好一些,哪個更時用一些
從質量角度而言,大家沒有明顯差異
從實用角度而言,裝備鋸齒的屠夫刺刀可以充當鋸子,功能略多
『陸』 揭秘刺刀的發展史:刺刀真有這么兇殘嗎
環首刀堪稱是漢代兵器的代表之作,一直被沿用到唐代。刀的出現與騎兵在戰場上地位的提升緊密相連。早期騎兵缺乏合適馬具,在使用兵器刺擊時,很可能被反作用力推下戰馬。
另外,環首刀的開刃角度大約25度弱,這個開刃角度在刀具裡面算是比較鋒利的。隨著冶金與鍛造技術的發展,環首刀的劈砍能力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建安時期著名才子,堪稱文武雙全的曹植在其賦中,不由得盛贊環首刀:這也是生產技術的發展對軍事水平提高最鮮明的例子。
本文經指紋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柒』 二戰刺刀問題
首先應看一下其為片狀還是錐狀,德式與日式刺刀都是片狀,蘇式為錐狀,其次應看一下刀刃的走向與位置,德式為順向刃,主要用於劈刺,日式為逆向刃,主要用於挑扎。最次看一下長度,日式的長度一般比德式的長一些,且日式刺刀上大多有日文漢字標注型號。
至於德國在日本生產刺刀幾乎不可能,但國民黨金陵兵工廠與漢陽兵工廠出產的仿毛瑟1898k(中正式)步槍用的是全套德式生產線,除比原版略短以外幾乎沒有不同。金陵兵工廠的標志也是個萬字,不過是正萬字,納粹的標志是斜萬字。從你的描述看應是國軍配發的中正式步槍刺刀,你可以和網上的圖片對比一下之後再做定論。
『捌』 中正式步騎槍的結構和性能
中正式步騎槍操作簡單,結實耐用,火力強大。具備了毛瑟步槍的特長,槍閂前雙閉鎖榫、後有第三道安全榫、槍閂上有引導肋(Guide Rib)、節套有導氣槽等。裝填使用毛瑟特有的5發橋夾(Stripper Clip),由上方一次壓裝,裝入後橋夾棄之不用。在節套上有導槽,左側有供壓裝的凹槽。
在節套下有後座力阻榫(Recoil Lug),木托中有橫銷以供補強,這兩樣裝置,使節套及槍管的組合,固定在木托中,提高了射擊的精確度,今日手動步槍的設計,仍然沿用。
射擊時,將扳手上推,旋轉90度開膛,此時撞針即大部份受壓縮,准備進入待擊(Cock)狀態。這一點是毛瑟受人批評之處,因為開膛、待擊兩個動作同時發生,在持續射擊時,節套與槍閂因受熱膨脹,原就較難開啟,再加上須要壓縮撞針,有時根本無法開膛。因此英國的李-英菲爾步槍(Lee-Enfield)採用後閉鎖榫及閉膛時才進入待擊的設計,以操作快速有名。
在拉槍閂時,如果槍膛內有子彈或已經發射的彈殼,槍閂頭的退殼鉤會裹住彈底緣,將其拉出,此時尚不能退殼,要拉到盡頭,在節套左側槍閂固定模塊中的拋彈片,會通過左槍閂榫的凹槽,撞擊到彈殼底部左部,才將彈殼彈出。所以,如果在拉開槍閂時力量不夠,或拋彈片損壞,都可能造成退殼失敗。尤其是拋彈片損壞時,再怎麼推拉,那彈殼還是牢牢的套在退殼鉤上。
制刀座是毛瑟式的,刺刀座裝於木托上,由頭箍固定,這與美式的槍管上附裝刺刀座不同。同時,毛瑟式刺刀座的另一個特點是在上刺刀時,通槍條插入刺刀柄中,因此用於毛瑟的刺刀,在刀柄底座都有一個長槽,是與其他刺刀顯著的不同點。德國刺刀無槍管套環,因此刺刀不與槍管接觸;中國采購及自製的刺刀多帶套環。
保險在槍閂後部,順時針旋轉90度,即進入保險狀態,此時可以將槍閂退出節套,遂行分解。此時,保險片也擋住了瞄準線,因此射手知道槍是在保險狀態。置於180度時,槍閂不能取出,處於鎖定狀態。
毛瑟的槍管是獨特的節段式(Stepped Contour),這是在1890年即已定型的設計。毛瑟在研發的過程中發現,急火射擊時,槍管會受熱而作直線膨脹,如果槍管只是作成漸減的圓筒形(Tapered),槍管延長時會壓迫木托,導致變形,影響密合度。因此,設計成節段式,木托在每段之前預留空間以供槍管伸縮,如此一來,既可保持木托與槍的密合,又可以不受膨脹的影響。由此以後,絕大多數的毛瑟步槍都採用節段式的槍管。
標准型的直線形照門,是由98式的孤形照門改良而來,而且其底部是用螺絲鎖在基座上。如此一來,如果改用不同的彈葯,因彈道改變,可以很容易的更換有不同刻度的照門。
7.92x57mm的彈道和30-06非常類似,都屬於長型全裝葯子彈。有效射程可達1,000公尺以上,與之相比,日本的6.5x50mm就差了一級,因之日軍在吸取了在中國作戰的教訓之後,在設計99式時,改用了7.7x54mm的子彈,但在彈道、殺傷力上仍然無法與7.92x57mm相比。
中國在生產中正式的歷程中,曾因核桃木來源困難,設計出鋼條式的槍托;為了簡化生產,制出過翻板式的300/600公尺照門;並曾試制過有防塵蓋的樣品;但是這些改進設計,都只停留在樣槍的階段,並沒有正式投入生產。 中正式步騎槍最初主要裝備國民黨中央軍的調整師,也就是許多媒體所稱的「德械師」。其實,所謂「德械師」僅僅是戴著進口的德國M35鋼盔、接受德國軍事顧問訓練的部隊,這些部隊的武器裝備則以國產仿製品為主,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將其稱為「德式師」更為貼切。
抗戰全面爆發時,全部裝備中正式步騎槍的中國部隊只有屬於調整師的第36師、第87師、第88師以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而同屬調整師的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則是以中正式步期槍為主,另有少量漢陽造步槍。
中正式步騎槍首次參戰是在1937年淞滬會戰中,由於該槍使用的7.92毫米尖頭彈初速高,彈道特性好,因此有效射程可達1000米,而且尖頭彈存速高,殺傷威力大,打到人體重要部位上非死即重傷。相比之下,日軍三八式步槍在常見的200-600米距離上的殺傷威力遜於中正式甚多。
經過戰場的實際檢驗,中正式步騎槍顯示出操作簡單、結實耐用、火力強大、戰術機動性好等諸多優點。日本人也領教了中正式步騎槍的厲害,隨即研製出九九式步槍,改用7.7毫米口徑的尖頭彈,但這種彈葯無論彈道性能還是殺傷威力仍然比不上中正式步槍使用的子彈。不過,中正式步騎槍並非完美無缺。首先,中正式步騎槍的槍機拉動起來較為費力,加上持續射擊後,槍匣與槍機因受熱膨脹而緊貼在一起,槍機就更難拉動。其次,該槍射擊精度不如日軍三八式。最後,中正式步騎槍槍身較短,即使裝上很長的刺刀(長約575毫米),但仍然比加裝刺刀的三八式短一截,因此中國士兵在白刃格鬥時容易吃虧。
『玖』 拼刺刀有哪幾要素
二戰裡面,日軍在白刃戰前先把子彈退掉然後拼刺刀,是一個怪異而引人注目的戰術。這確實是其步兵操典的規定,這一規定因為看起來迂腐而令人困惑,然而,它決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全是捍衛武士道的尊嚴,而是日本軍隊根據實戰檢驗做出的結論,這和日軍的兵器,作戰特點是相吻合的。
日軍在白刃戰前退出子彈,是指雙方開始班以上規模近距離格鬥的時候,而不是只要一準備肉搏,沖鋒的時候就退掉子彈,那純粹是自殺行為。當時各國軍隊都一樣,在沖鋒的時候不但不能退出子彈,而且整個過程中要全力射擊,盡量壓制對方火力,戰爭是殘酷的,日軍對這一點的認識和其他國家軍隊並無區別,事實上太平洋戰爭中,無論是塞班還是沖繩,日軍發動步兵沖擊的時候,都是一邊射擊一邊前進,並且把輕機槍手放在一線,以增強壓制火力(因為一線日軍一直沒有裝備沖鋒槍)。
這倒不太用擔心誤傷自己人,二戰中,步兵沖擊的散兵線即便以所謂「密集隊形」發動攻擊,其隊形也遠比冷兵器時代鬆散,士兵前後重疊的概率不高。真正採用那種傳統意義的密集隊形,沖擊的效果往往很糟,比如瓜達爾卡納爾日軍對「血嶺」的密集隊形沖擊,中國軍隊在忻口會戰中對1002高地的強襲,過於密集的隊形,造成己方後方人員的武器無^_^使用,而對方的武器命中率則大大提高,徒然增加自己的傷亡。
根據日軍自己的統計,在白刃戰開始以後,保留步槍子彈造成的損失比收獲更大,明令白刃戰開始後子彈退膛,正是依據這個判斷。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日軍使用的步兵輕武器性能限制
日軍的制式輕武器,最典型的就是三八式步槍,它繼承了其前輩村田式步槍的特點,那就是彈丸初速高,瞄準基線長,槍身長。這樣的特點使三八式步槍射程遠,打得准,也適合白刃戰,不但日軍喜歡用,中國軍隊繳獲後也喜歡用,戰前還從日本進口過一批。但是它也有缺點,因為彈丸初速高,質量好,因此命中後往往易於貫通,創口光滑,一打兩個眼,對周邊組織破壞不大,在殺傷力上不如中國的中正式步槍。白刃戰中,這個缺點更為突出,因為白刃戰中雙方人員往往互相重疊,使用三八式步槍,貫通後經常殺傷自己人,而且,由於貫通後彈丸速度降低,二次擊中後彈丸會形成翻滾、變形,造成的創傷更為嚴重,而被貫通傷的對手未必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反擊!在二戰中國戰場,因為裝備和訓練的優勢,日軍人員損失與中國軍隊相比,達到1:4甚至1:6的水平,而且日軍處於人員劣勢,因此,使用三八式步槍在肉搏戰中開槍射擊,因為誤傷造成己方大量減員,顯然是賠本的事情。
第二,日軍對白刃戰的戰術認識
白刃戰中,日軍標準的刺殺准備姿勢為一手握前護木,一手握槍托前段彎曲部,槍托稍下垂在支撐腿側面,半斜向面對對手,刺刀尖略與眉平,這樣,槍從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護住頸、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問題是如果您擺一下這個姿勢,就會發現原來這樣一比劃,槍口根本就不是朝向對方,而是朝向斜上方的天空!因此,格鬥起來射擊的機會很難比突刺的機會更多。而且如果作射擊准備,手指必須放在扳機上,這就造成了兩個嚴重問題,一,只要雙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會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槍,影響了持槍姿態,拼殺中使不上全力。另外,三八式步槍太長,轉動槍口瞄準對方的力距也長,如果對方不是出現在正前方,轉動槍口的時間太長,可能槍口還未到位,自己已經被刺倒,這時候使用槍托進行打擊無疑是更為方便的作戰方^_^。可見,白刃戰中能夠有效射擊的機會很少,保留槍膛中的子彈,取得戰果的機會微乎其微,反而影響了肉搏動作的質量。
中國軍隊
無獨有偶,發現在白刃戰中射擊得不償失的並不是日本一家,中國軍隊也發現了這一問題。中國軍隊沒有白刃戰必須退掉子彈的條令,但是西北軍部隊廣泛在白刃戰中使用砍刀,實際上也是主動放棄了射擊的戰術,因為不可能一手揮刀,一手拿一支步槍射擊。當然這也是因為西北軍出身的部隊刀^_^獨到,是當時唯一在白刃戰中可以佔到日軍上風的中國部隊,其他部隊,包括八路軍,刺殺技術與訓練在二戰前期都遠不如日軍,因此即便容易誤傷自己人,也要保留格鬥中開槍的戰術,以達到「幾條命換他一條命也夠本」的目的,這裡面,中國軍隊的槍支質量差,彈丸初速低,擊中後往往留在對方體內,也是一個原因。順便說一下,西北軍的刀^_^脫胎自軍閥混戰時期的李景林部,獨成一家,專破日式白刃戰拼刺術,具體的刀^_^其實只一招,出刀的時候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來,刀背磕開步槍,同時刀鋒向前畫弧,正好砍人家腦袋,其威力在於揮刀的同時盪開對方武器,因為和劈砍是一個動作,對手來不及回防就中招了。日本人怕大刀隊,並不是一般的宣傳,而是確有其事。
美軍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也發現同樣問題。美軍的沖鋒槍槍身較短,白刃戰拼刺刀吃虧,最初近戰中往往用長點射彌補其不足。日軍實施夜襲等行動時,多為奇襲,使美軍來不及用密集彈幕將日軍切斷於戰線之前,一旦進入混戰,沒有經驗的士兵用沖鋒槍掃射造成的己方傷亡往往比敵人造成的還大,在貝蒂歐,美軍指揮官肖普上校曾經威脅如果有士兵再亂開槍,就把他的槍扔到海里,而且從此再不發一顆子彈。
美軍通過總結,認為白刃戰中最好的方^_^是用手槍對抗日軍的刺刀
美軍在實戰中證明手槍在白刃戰中作用最好,它的長度短,可以輕易轉向任何一方射擊,射擊姿勢也可以五花八門,裝葯少,即便近距離擊中第一個對手後也不易貫穿擊傷後面的自己人,而威力范圍遠超過刺刀,至於裝彈,如果彈倉子彈都打光,還有刺刀逼過來,那就只能認命了,不過,美軍制式手槍填彈七發,等於有連發七刀的能力,而一次白刃戰中很少有人能有機會連發七刀,這個概率太低了。
有趣的是美軍認為最好的白刃戰用手槍,是日軍的南部十四年式「王八盒子」,這種槍的優點是不用瞄準,手指指向哪裡,就會打向哪裡,打急了很方便,唯一缺點是故障率高了點兒。
德軍
大概唯一不重視白刃戰問題的就是德國人了,後來一看不是不重視,也和它的戰術運用和裝備有關,德軍進攻特別重視裝甲部隊,近戰的機會不多,防禦重視工事和裝甲部隊的配合,近戰的機會不是沒有,卻多發生在狹窄的工事,建築里,比如斯大林格勒會戰,這時,德軍多用爆破,掃射來清除敵人,比用刺刀的機會多得多,這樣,就被德國人總結出了「沖鋒槍加手榴彈打近戰金不換」的真理,其實,德國人不是不能白刃戰,他們更擅長在狹小空間用匕首解決問題,《拯救大兵瑞恩》裡面好像就有這樣一個鏡頭。
烏拉圭「毛瑟」步槍的M1908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長413毫米
德國98步槍的M1908閱兵型刺刀,刺刀長430毫米
德國1908/34刺刀
英國「恩菲爾德」No.1 MKⅢ步槍的P1907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長577毫米
蘇聯「莫辛-納甘」1891/30步槍的刺刀,刺刀長510毫米
西班牙98/43卡賓槍的砍刀型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長380毫米
瑞士工兵用的96/11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長605毫米,可配裝在1911步槍上
瑞士K31匕首型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長440毫米
英國「恩菲爾德」No.4 MKⅡ步槍的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長250毫米
英國「恩菲爾德」No.9步槍的刺刀,刺刀長255毫米
德國「德馬哥」匕首及其刀鞘
http://jfjyy.com/bbs/dispbbs.asp?boardID=62&ID=4237
『拾』 二戰各國都有哪些拼刺刀高招
二戰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喜歡拼刺刀,工業發達的國家盡量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拼刺刀。比如英國,美國,近戰喜歡用沖鋒槍,散彈槍,手雷,手榴彈。甚至給士兵配手槍。來盡量迴避拼刺刀,德國也是如此,但德國有自己的特色,如果非要白刃戰,德國人不喜歡用刺刀,而喜歡用匕首。而這是德國一絕,對付刺刀,匕首並不見得就落下風,關鍵在於閃避,和抓住對方的槍,然後就是致命一擊。
二戰喜歡拼刺刀的是,蘇聯,日本,和中國。
蘇聯特色是人高馬大,身大力不虧,一力降十會。喜歡一個動作,就是磕開對方的刺刀,然後單刀直入。
日本人的技巧比較高,沒有套路,就是帶上防具護具,用木槍包石灰頭,對練實踐出真知。不得不承認日本人的方式,訓練是最有效的。八路軍和國軍都先後學習。
中國人,對於日本白刃戰,一開始並不適應,先是搞了大刀隊,後來發現還是刺刀方便好用,又研究了戰陣配合,還有單兵格鬥技巧。這些可見於建國後我國的士兵訓練教材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