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希特勒為什麼打英國打到一半就不打了。
不列顛之戰(Battle of Britai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至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而這次戰爭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英聯邦的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許多被納粹德國佔領的國家的流亡政府,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英國的行列;當時屬於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Eagle Squadrons)與英國並肩作戰。戰爭在1941年6月22日以納粹德國的失利告終,由於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貳』 歷史中,德國不發展海軍死磕英國的原因是什麼
二戰時期德軍在軍事上的失利,有一個原因就是陷入兩線作戰,希特勒為何要冒險,在尚未解決對英國的戰事前,強行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呢?
德國需要養活龐大的軍隊,德國資源應該遠遠不夠,為了稱霸世界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源,蘇聯地大物博,英國本土資源匱乏,但是從軍事實力相比英國蘇聯實力應該相當,並且蘇聯剛經過大清洗,不少軍官都被迫害,權衡利弊,在幾乎同樣的戰損情況下當然選擇物資豐富的蘇聯了。對於德國來說,即使拿下英倫三島,也是一片大戰後的廢墟,要石油和物資也沒多少,北海油田更不知道在哪呢,德國陸海空三軍也會損失慘重,除了達到打掉盟軍反攻橋頭堡的戰略目標外,真沒什麼大作用。蘇聯那邊礦產和石油都很豐富,而且能發揮出德國陸軍的閃擊優勢。
『叄』 二戰時期,德國和英國在非洲打是為什麼
1941年初,納粹德國決定派隆美爾中將到利比亞與北非的英軍作戰,主要有兩個原因是為了幫助義大利這個重要的盟友是為了奪取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地區,扼殺英國的戰爭潛力。非洲戰場並非一直是德國的戰略重心,按照軸心國的劃分,非洲屬於義大利的戰略目標。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的戰斗意志實在讓人難以佩服。德國組建非洲軍團是為了幫助義大利維持其在北非的戰線。
1941年2月,埃爾文。隆美爾抵達北非,組建了非洲軍團,這是德國為巴爾巴羅薩做准備的早期階段。德軍從已經很緊張的東線抽調了部分部隊,這對早期的蘇德戰場產生了一定影響。隨著隆美爾在北非的勝利,他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目標,期望取得更大的成果。另一方面,德國已經陷入了蘇德戰爭的泥潭。盡管補給線很薄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隆美爾正趕去補充他在蘇聯戰場上的一些部隊。但這對北非的德軍來說只是滄海一粟,而且嚴重影響了德軍在蘇德戰場的整體戰略。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肆』 二戰中德國輕松拿下法國,為什麼始終拿不下英國呢
大家知道,在近現代世界歷史上,歐洲的英法兩國,成為世界強國的時間大體差不多少,而且勢力基本旗鼓相當,所以兩國曾經打了100多年的仗,還是法國佔了點優勢。在拿破崙時期,法國橫掃歐洲,英國就更不是對手。就算是英國稱霸世界之時,法國也不算弱,仍在世界強國之列。所以,英法才能狼狽為奸,在一起幹了不少壞事,如若實力差的懸殊,就不可能成為一對好基友。
所以,德國打英國正是弱項對強項,不像打法國那麼簡單。要想打到英國本土,必須要靠海軍,德國的海軍實力根本無法與英帝國相比,當時英國海軍世界第一。正是因為這個,德國海軍遲遲不能突破英國海軍防線,這也就意味著,德國最一流的陸軍上不去使不上勁,因此一直到二戰結束德國也沒有拿下英國。
然而,光靠空軍轟炸是消滅不了敵有生力量的,決定最後的勝利還是要靠陸軍才行。而恰恰是英國在德國空軍轟炸下就是堅持戰斗不投降,而德國強大陸軍又上不去使不上勁,所以德國一點辦法都沒有。德國海軍不行,陸軍不上,就拿不下英國。
『伍』 二戰時德國沒能打下英國,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有以下幾點:1.德國太過大意,鋒芒畢露,而英國十分內斂,蓄勢待發。2.英國的海軍足以在當時的世界上稱雄,德國海軍不行。3.英國的地面雷達系統能夠有效的應對德國的空襲。4.英軍非常高超的隱蔽作戰方法。5.美國參戰幫助英國。6.英國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1.德國太過大意,鋒芒畢露,而英國十分內斂,蓄勢待發。
說起二戰時期這德英雙方給人的印象,德國像兇殘霸道的的侵略者,而英國則像是身著西服溫文爾雅的老紳士。這兩個國家之所以會給人這樣的印象,是因為,在戰爭時期德國始終鋒芒畢露,展現出無可匹敵的攻勢,相反,英國則十分內斂,蓄勢待發一味防守。
這一時期英國曾發生了震驚歐洲的慕尼黑陰謀事件,以及大撤退事件,縱觀事態的發展,使我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英國相較於德國處於弱勢。從軍事角度來看,德國的陸軍與空軍兵員素質過硬,配合發達的武器配備與閃擊戰術,在歐洲戰場堪稱無敵,英軍在表面上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實際上,我們被英國的某些舉動迷惑了,英國的實力並不像該國表現出的那樣弱勢。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美、德等國躋身強國門檻,英國的進步著實有限,已經無法匹配原本的霸主之稱,這也給了我們英國不進反退的錯覺。
2.英國的海軍足以在當時的世界上稱雄,德國海軍不行。
英國與其他發達國家同時經歷了這場工業革命,雖然,世界局勢發生巨變,但是,英國僅僅是發展不如幾個新興強國迅速罷了,並未被甩開距離,所以,英國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可能英國在陸、空兩軍不是德國的對手,可是,英國的海軍在二戰時期仍足以在世界上稱雄。
二戰打響之際,英、法二國並非直接硬拭德軍鋒芒,而是以示弱採取綏靖政策,使德軍能夠在侵略的路上暢行無阻。隨著1940年德國侵佔法國後,德國開始將英國定為下一步的侵略目標,並制定了「海獅計劃」。
3.英國的地面雷達系統能夠有效的應對德國的空襲。
所謂海獅計劃,實際上,就是德軍慣用的速戰速決戰術,德國人希望通過強盛的空軍在英國境內發動閃擊,將英國擊潰進而投降。然而,德國人最終無法如願,因為,英國的地面雷達系統能夠有效的應對德國的空襲,而英軍非常高超的隱蔽作戰又使德國空軍很難鎖定目標,英國人憑借著這兩點成功翻盤,最終,粉碎了德軍的意圖。
4.英軍非常高超的隱蔽作戰方法。
在最經典的德英空戰中,狂妄自大的德國空軍派遣了二百餘架轟炸機,並有六百架戰斗機從旁保護轟炸機,橫渡英吉利海峽打算給予英國致命一擊,反觀英軍,僅出動了三百餘架戰斗機,在雷達的幫助下對氣勢洶洶的德國戰機展開攔截。由於,雙方的雷達水平差異過大,英國空軍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以二十六架戰斗機的損失擊落了德國近二百架戰機,損失慘重的德國空軍不得不選擇撤退。
經此一役,德國的空軍實力大損,海獅計劃最終破產,閃擊戰術也被英軍逼成持久戰,德軍失去了戰略優勢,最終,無法進一步侵略英國。
5.美國參戰幫助英國。
後來美方參戰,最終,與英國聯手對抗德軍。對德國人來說,原本就日益嚴峻的英國戰場在美軍參戰後更加危機四伏。英軍的實力並未落後德軍太多,加上有發達國家美國的援助,英軍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在陌生戰場的德軍更加不堪重負。
6.英國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英國畢竟是島國,即使英吉利海峽再窄,德軍也不可能游過去。而兩棲登陸或者空降作戰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能夠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德海軍根本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所謂制海權完全是幻想。不列顛空戰雖有2:1的數量優勢,德國空軍依然不能打敗英國空軍,無法掌握制空權。
現如今,德國之所以會給後人留下強盛的印象,有很大的原因是德軍始終處於攻方,而所有戰爭中主動的一方都會提前做出完全的准備,所以,也就給人一種裝備精良戰術得當的感覺。二戰時期德國最強大的其實是陸軍,而德國的短板正是海軍,這就是德國在整場二戰中在歐洲大陸所向披靡卻對英倫島無計可施的最主要原因。
德國的陸軍在海上戰鬥力大損,而德國的海軍並不出色,只能選用相對強勢的空軍作戰,卻被英國發達的雷達技術和得當的隱蔽戰術所制衡。事實證明,英國人不但軍事實力很強,還能因地制宜制定針對德軍的戰術,最終,德軍在英國戰場上大敗而歸。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陸』 不列顛空戰為什麼德軍打不過英軍
前面幾位回答的是德軍失敗的戰術錯誤導致的問題,其實他真正失敗在戰略上
戰略上的失誤是,前期德國空軍主要轟炸英國的軍用設施,比如兵工廠,發電站,雷達站,港口等設備,這樣可以集中力量攻擊,其實這招是正確的,當時導致英國軍需品生產停滯,外面的資源運不進來,後來由於一次飛行員的偏差,轟炸了倫敦居民區,英國報復轟炸了柏林,希特勒便發布了,轟炸英國民用設施的命令,這樣使得德國空軍分散了力量,英國變抓緊了機會大量生產軍需物資,最後被擊敗
『柒』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對英國開戰
1940年4~6月,德軍橫掃北歐和西歐,迫使英軍撤出歐洲大陸。從此,德國控制了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六國,與英國隔海相望。英國面臨德軍直接入侵的嚴重威脅。
但是,英國政府並沒有屈服。法國投降後,英國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強本國的防禦能力。1940年6月24日,丘吉爾致電加拿大首相麥肯齊•金,表示不與希特勒進行任何和平談判。6月底,丘吉爾拒絕了羅馬教皇和瑞典國王關於德英和解的建議。對於希特勒7月19日的「和平呼籲」,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於7月22日,通過廣播斷然予以拒絕。
德國的「和平呼籲」遭到英國拒絕後,希特勒轉而准備訴諸武力。
『捌』 北非戰役中英軍被德軍反擊的原因是什麼
英軍右翼第三十軍在靠近海岸的狹窄沼澤地區首先發起強攻,但並沒有取得很大突破,僅在對方防線打開一個很淺的缺口。日夜,得到增援後,英軍重新發動進攻,橋頭堡稍有擴大。由於反坦克炮受沼澤地及地雷阻滯,未能跟進,英軍前沿步兵陣地在沒有充分支援的情況下被德軍的反擊所摧毀。戰斗開始兩天後,英軍正面進攻失敗,撤回出發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