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登陸諾曼底標志著什麼

德國登陸諾曼底標志著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3 23:11:13

⑴ 諾曼底登陸的意義是什麼

諾曼底登陸儼然成為了二戰時期的「明星戰役」,那麼這場萬人矚目的諾曼底登陸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諾曼底登陸的意義是什麼,希望大家喜歡!

諾曼底登陸的意義
說到諾曼底登陸的意義就不得不提到當時的世界形勢,德國雖然是二戰時期最強大的國家,有著最先進的 軍事 技術,但是畢竟國內資源不足,再加上多線作戰,前期的那些優勢隨著一段時間的僵持漸漸失去,尤其是隨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失敗,德國的頹勢其實已經顯露出來,可以說已經是奠定了失敗的結果,而在1944年的6月,盟軍組織的這次諾曼底登陸則是更加劇了德國的壓力,並且加快了二戰結束的進程。

諾曼底登陸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面就是對於德國而言,隨著諾曼底登陸的勝利,盟軍 成功 的在歐洲建立了第二戰場,給了德國很大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蘇聯的壓力,使得德國陷入雙線作戰的境地之中,迫使德國一步步走向失敗,最後導致德國提前投降。從第二個方面來看,諾曼底登陸解放了美軍,使得美軍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加大對於日本的打擊力度,加快了二戰的結束。

總的來說,諾曼底登陸的意義就是以上兩點,至於不少人認為的諾曼底登陸是二戰轉折點的說法其實是不科學的,如果說非要找出二戰的轉折點,那麼這個轉折點應該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諾曼底登陸更多的是起到了一個加速進程的作用,只不過因為美帝的宣傳才使得諾曼底登陸更加有名罷了。
諾曼底登陸戰役
諾曼底登陸戰役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這也就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了兩面作戰,一系列的軍火戰斗和聯盟壓力,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另一方面,美軍也將主力放到了對日戰爭,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那麼諾曼底登陸戰役勝利的原因有哪些呢?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戰事,在1944年6月6日開始,一場作戰行動代號「霸王行動」,持續到8月19日戰事才真正的結束,至此,盟軍獲得最後的勝利,成功的開辟歐洲的第二戰場。那麼此次戰役的勝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主要分為四點。

第一,盟軍成功的戰略欺騙,將德國的注意力從諾曼底轉開,即便到了盟軍登陸之後,德軍方面也還以為諾曼底只是佯攻,因此,盟軍這次的戰略部署很成功;第二,對法國運輸系統的轟炸,在諾曼底戰役開始之前,盟軍對法國的主要交通線路和橋梁等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造成了法國的交通被徹底的阻隔,之後也成功的造成德國軍隊增援部隊無法及時到達,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盟軍登陸;第三,盟軍的精心而充足的准備,不僅在物資方面准備充足,還准備了人工港口,進一步促進了諾曼底的成功登陸;最後一點,德國軍隊准備不足,不僅兵力准備不足,火力和工事建造都有嚴重的不足。

以上這些原因都是諾曼底登陸戰役勝利的主要原因。
諾曼底登陸的影響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那麼此次諾曼底登陸除了對德國納粹進行重大打擊之外,諾曼底登陸的影響還有哪些呢?

諾曼底成功登陸,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可以協同蘇軍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圖條件的投降。而另一方面,美軍可以講主力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海戰,對日本方面進行全力的攻打,進一步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諾曼底登陸對當時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有效,盟軍經過搶灘登陸成功後,順利地拉開了戰線,使得德軍方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撤退,雖然德國軍隊方面也改變了戰術,採取縱深梯次防禦,還大規模的使用高射炮坦克,還在有利地形不斷地組織反沖擊,使得英軍的傷亡很大。雖說,在這一段的戰事中,英軍方面沒有取得重大的突破,但從整個戰場中,可以看到盟軍方面已經將戰線拉到內陸,建立並鞏固了戰略性質的橋頭堡,完成了大規模的地面總攻的准備,並且奪得了供大規模裝甲部隊展開的進攻出發真諦,為收復西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諾曼底登陸的影響最深遠的恐怕就是讓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的局面,而盟軍方面雖然說傷亡慘重,但不管是德軍還是盟軍,慘重的傷亡代價換來了今日和平的景象,用戰爭換取和平的代價太大。=

⑵ 諾曼底登陸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是什麼呢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英美聯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半島對德軍進行的大規模登陸戰役。這次登陸戰役的勝利意義重大。盟國開辟了歐洲戰場,進一步加速了二戰的結束。

諾曼底登陸的意義:這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作戰,充分展示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力量,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對反法西斯勝利的信心,增強了歐洲被佔領土抵抗運動的意志,減輕了蘇聯東線反法西斯戰爭的壓力,加速了德、日、意法西斯集團的解體,特別是加速了德國戰敗的命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上一個新的轉折點!1944年6月6~7月18日實施的諾曼底登陸戰役,美、英軍用傷亡1.2餘人萬的代價,使德軍傷亡高達11.7萬餘人,達到了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的目的,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美、英等國加速打敗德國法西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該戰役已事過77年,但仍為世界各國軍事理論界所重視,這是因為它是登陸作戰史上規模最大、最為成功的戰例,其經驗教訓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⑶ 諾曼底登陸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

美軍從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腹背受敵的困境,徹底粉碎了德軍企圖以西線部隊挫敗美英登陸後再抽出50個師轉用於蘇聯戰場的如意算盤。



諾曼底登陸獲勝的原因:

一、成功組織了戰略欺騙,使得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

二、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這是登陸成功的重要原因。盟軍投入作戰的飛機達13700架,軍艦9000艘,是德國飛機、軍艦的數十倍。在登陸前空軍對德國空軍基地、航空工業及新武器研製基地等目標進行了大規模轟炸,嚴重削弱了德國的戰爭潛力。

三、充足的物資准備和周密的偵察保障:盟軍為確保登陸成功,進行了長達近一年的准備,而且參戰部隊多,裝備全,登陸前盟軍作戰物資和裝備器材的准備十分充足。

四、逼真的戰前訓練:由於登陸作戰是一種極為復雜的作戰樣式,盟軍在登陸前對參戰部隊的組織和行動進行了反復多次近似實戰的模擬演練,以使部隊盡快掌握相關的作戰技能,提高了部隊戰鬥力。戰後參戰人員對戰前訓練特別是湯普森的訓練基地給予了高度評價。

⑷ 諾曼底登陸意味著什麼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美軍從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⑸ 1944年,諾曼底登陸戰發生,標志著什麼

樓上說的對,反法西斯又一個重大轉折。之所以加個又是因為之前的斯大林格勒的消耗戰已經讓德軍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戰略性進攻了而是轉為防守。也就是失敗的命運已經顯現只是時間的問題。諾曼底登陸無疑是把這個時間提前了。諾曼底登陸後再法國北部開辟的第二戰場(第一戰場仍然是蘇聯)使德軍陷入東西交戰的尷尬境地。以後的義大利西西里島登陸解放義大利又是幫助盟軍加快了勝利的進度。最後到1944年蘇聯大兵攻克柏林。二戰的歐洲戰場宣布勝利。然後是美國幫助解放亞洲發生太平洋戰役,蘇聯與中國東北和日軍交戰。這時候日軍的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然後就是原子彈扔下來,二戰徹底結束。

⑹ 諾曼底登陸的簡介

諾曼底登陸是二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是截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諾曼底登陸的簡介,希望你喜歡。
諾曼底登陸的分析
中文名稱:諾曼底登陸

參戰部隊:美國、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波蘭、荷蘭、挪威,納粹德國

戰爭結果:盟軍勝利, 成功 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時間:1944年6月6日~8月19日

地點:法國西北部諾曼底

人物:艾森豪威爾 倫德施泰特
諾曼底登陸的詳情
橫渡海峽

戰役目的是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北部奪取一個戰略性登陸場,為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最終擊敗德國創造條件。戰役企圖是在諾曼底登陸,奪取登陸場,在登陸的第12天,把登陸場擴展到寬100km,縱深100km。計劃在登陸場右翼空降2個美國傘兵師,切斷德軍從瑟堡出發的增援,並協同登陸部隊奪取“猶他”灘頭,在左翼空降1個英國傘兵師,奪取康恩運河的渡河點,然後首批8個加強營在5個灘頭登陸,建立登陸場,在鞏固和擴大登陸場後,後續部隊上岸,右翼先攻佔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聖羅一線發展,掩護右翼部隊的攻擊;第二階段攻佔岡城、貝葉、伊濟尼、卡朗坦,第三階段攻佔布勒塔尼,向塞納河推進,直取巴黎。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爾(中)就在諾福克旅館召開了遠征軍最高司令部首次會議,在會議上明確了登陸作戰的綱領,使這次會議成為二戰中最重要的 軍事 會議盟軍。

搶灘登陸

在D-DAY組織反擊只有第21裝甲師,可是師長不在指揮崗位,參謀長無權調動集結部隊,他只好將手上僅有的24輛四號坦克派去攻擊卡昂以東的英軍。因為倉促出動,准備不足,加上沒有步兵伴隨支持,被英軍輕而易舉擊退。當 天下 午,師長費希丁格趕回師部,集結所屬部隊向朱諾海灘和劍海灘之間的盧克鎮發動攻擊,當時盟軍在這兩海灘之間尚有數千米的空隙,德軍的這一反擊正打在盟軍的要害,將會給盟軍帶來不小困難。正當第21裝甲師在行進間,盟軍的500架運輸機正從頭頂飛過,為英軍第6空降師運送後續部隊和補給,而費希丁格誤認為盟軍空降傘兵正是要前後夾擊己部,驚慌失措不戰自亂,放棄反擊匆忙後撤。除此之外德軍在D日就再沒什麼反擊了。

德軍失利

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爾預言為 決定 性的二十四小時,被艾森豪威爾稱作 歷史 上最長的一天,就這樣平靜地度過了。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將西線裝甲集群的5個裝甲師的指揮權交給隆美爾,隆美爾決心憑借這支精銳部隊大舉反擊,但面對嚴峻局勢,他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先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其次再確保卡昂和瑟堡。可惜這支裝甲部隊從100~200公里外趕來,一路上在盟軍猛烈空襲下,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即使零星部隊到達海灘,也在盟軍軍艦炮火的轟擊下傷亡慘重,再沒了往日的威風。就這樣1944年6月7日整個白天在盟軍海空軍絕對優勢火力下,德軍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大規模反擊。

聯合作戰

當盟軍登陸灘頭成為鞏固統一的登陸場後,就按預定計劃向內陸發展,美軍第1集團軍奪取瑟堡,擔負主攻;英軍第2集團軍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為佯攻。德軍雖然最初的反擊已告失利,但並不甘心就這樣任由盟軍發展,隆美爾調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線,抽出裝甲部隊以反擊手段來阻止美軍的進攻。但還沒等新的部署調整好,英軍就先發制人發動了攻勢,打亂了德軍的計劃,有力保障美軍對瑟堡的攻擊。

聖索沃大捷

1944年6月13日,英第7裝甲師在向卡昂西南的維萊博日推進途中,與正從亞眠趕來的德軍黨衛軍第2裝甲師遭遇,雙方隨即爆發激戰,英軍人員、坦克損失很大,被迫後撤。雖然英軍的進攻沒有進展,但卻將德軍精銳的第2裝甲師吸引在卡昂地區,為美軍進攻創造了條件。當美軍佔領卡朗坦後,德軍從卡昂地區無法抽出部隊,只好從布列塔尼半島緊急調來黨衛軍第17裝甲師,攻擊美軍側面以消除美軍對瑟堡的威脅,美軍經激烈戰斗,擊退了德軍,並乘勝於1944年6月14日突破德軍在聖索沃地區的防線,最終於1944年6月16日攻佔了聖索沃。根據希特勒的 指示 ,在該地區的4個師必須全力阻滯美軍的前進,然後向瑟堡且戰且退,死守瑟堡。隆美爾清楚地知道,這4個師幾天來在戰斗中兵力裝備消耗很大,已無力勝任堅守瑟堡的重任,即使退入瑟堡,充其量不過使瑟堡多堅持幾天而已。所以他向希特勒請求將這些部隊直接撤往塞納河,加強塞納河的防禦。但希特勒拒絕了他 意見 。當聖索沃地區出現被突破的徵兆時,隆美爾不顧希特勒的指示,果斷 命令 所有能聯絡上的部隊迅速向南撤退,這才挽救了不少部隊。

1944年6月18日,美軍攻佔了科湯坦半島中部的巴內維爾。1944年6月19日,美軍出色發揮機動性強的優勢,掉頭直取蒙特堡,將科湯坦半島攔腰切斷。同一天英吉利海峽風暴突起,風力達8級,浪高1.8米,給盟軍帶來很大損失。在美軍地段的桑樹A人工港,浮動碼頭解體,沉箱斷裂,十字形鋼製件相互碰撞而嚴重受損。在英軍地段的桑樹B人工港,由於受到海底礁石的保護作用,損失較小,只有4個沉箱被毀。在登陸灘頭,盟軍共有7艘坦克登陸艦,1艘大型人員登陸艦,1艘油船,3艘駁船,7艘拖網漁船,67艘登陸艇被大風刮沉,1艘巡洋艦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損壞,還有一些艦船因洶涌的風浪引爆了德軍布設的水壓水雷而被炸傷。狂風暴雨還將近800艘艦艇拋上陸地,迫使盟軍的卸載中止了整整五天,使2萬輛車輛,10萬噸物資無法按計劃上陸。風暴造成的物質損失大大超過了十三天作戰中的損失,並迫使盟軍的後勤補給出現嚴重困難。如果德軍能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戰機,進行反擊,戰局極有可能改寫。可惜當時德軍兵力僅僅能勉強進行防禦。

德軍求援

德軍雖從匈牙利調來剛從蘇聯戰場撤下來整編的黨衛軍第9、第10裝甲師,該兩師由於法國境內的鐵路遭到嚴重破壞,部隊集結機動都很困難,無法及時到達,錯失了這一絕好時機。6月20日,美軍有3個師推進到距瑟堡僅8公里處。瑟堡位於科湯坦半島北部,是法國北部最大港口。德軍築有混凝土野戰工事,還利用河流和水渠設置反坦克障礙,在城郊部署有20個設在暗堡里的炮連,其中15個是口徑150mm重炮,這些火炮既可向海上目標 射擊 ,又可控制內陸道路。只是兵力不足,因為前一時期的戰斗已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城防司令施利本把勤雜人員編入戰斗部隊,才勉強湊起4個團的兵力。

強攻計劃

1944年6月21日,美軍為保全港口設施,以廣播敦促守軍投降,遭到德軍拒絕。於是美軍決定對瑟堡實施強攻。6月22日,盟國空軍進行攻擊前的航空火力准備,出動500架次飛機對瑟堡實施密集轟炸,投彈1100噸。隨後美軍3個師從南面發起猛攻,德軍殊死抵抗。激戰到1944年6月24日,施利本已耗盡了所有預備隊,他致電柏林要求空投鐵十字勛章,授予有功人員以激勵士氣,仍准備死守到底。為盡快攻下瑟堡,美軍迫切需要海軍提供艦炮火力支援,可惡劣天氣使得艦炮火力支援直到1944年6月25日才開始。海軍派出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組成艦炮支援編隊支援地面部隊,美第7軍軍長柯林斯為避免艦炮誤傷己方部隊,要求軍艦除提供召喚射擊外,只能對射擊軍艦的德軍炮火還擊,取消了其他一切遠距離艦炮射擊。海軍軍艦進行了長達七小時的艦炮射擊,極其有效壓制了德軍炮兵火力。在強大的海空軍火力支援下,美軍第7軍於1944年6月25日黃昏沖入了瑟堡市區。次日,施利本和港口海軍司令亨尼克一起宣布投降,但個別同主力失去聯絡的據點仍負隅頑抗,美軍使用坦克和轟炸機協同攻擊,將德軍殘部逐步壓縮到瑟堡最西北端。1944年7月1日最後據點里德軍被迫投降。至此,美軍佔領整個科湯坦半島,在奪取瑟堡和科湯坦半島的戰斗中,美軍傷亡達2.5萬人,德軍傷亡被俘約3.6萬人。

瑟堡雖被佔領,卻已是一片廢墟。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軍登陸的第二天,德軍就預料到盟軍必將奪取瑟堡,立即開始有計劃毀掉瑟堡,碼頭、防波堤、起重機等港口設備都被一一炸毀,港口水域里遍布水雷,還用沉船堵塞航道。美軍的一位工兵專家看了瑟堡的毀壞情況,認為是“歷史上最周密、最徹底的破壞。”盟軍一佔領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撈分隊、掃雷艦艇進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個星期,掃除133枚水雷,打撈起20艘沉船,這才恢復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7月16日,盟軍從瑟堡卸下第一艘運輸船物資。7月底,瑟堡日卸貨量已達8500噸。到9月日卸貨量又上升到1.7萬噸。再經三個月的努力,使瑟堡的卸載能力僅次於馬賽,成為盟軍在歐洲的第二大港。截至1944年底,共有2137艘運輸船進入瑟堡,總卸貨量達282.6萬噸。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卡昂作戰

就在美軍攻佔瑟堡的同時,蒙哥馬利指揮英軍第2集團軍,於1944年6月26日以4個師的兵力發起代號為“埃普索姆 賽馬 場”的作戰,猛攻卡昂。於當天中午攻佔舍克斯,並繼續向前推進,但在左右兩翼都受到德軍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堅決反擊,前進非常艱難。1944年6月27日,英軍經一番苦戰,擊退德軍的反擊,佔領勞良,先頭部隊第11裝甲師控制了奧登河上的橋梁。

1944年6月28日,英軍主力渡過奧登河,建立起正面寬3650米,縱深900米的橋頭陣地。1944年6月29日,德軍集中5個裝甲師發起反擊,盟軍的空軍乘著天氣晴朗的有利條件大舉出動,對德軍裝甲部隊實施了極其猛烈的轟炸,瓦解了德軍的攻勢。英軍第11裝甲師乘機佔領卡昂西南的戰略要地112高地。德軍深知112高地的重要價值,隨即組織多次反撲,但均未得手。

僵持狀態

1944年6月30日,德軍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擊112高地,在猛烈炮擊下,英軍難以堅守,只好放棄112高地撤到奧登河岸邊。德軍雖奪回了112高地。但一直在盟國空軍的猛烈打擊下,無法集中使用裝甲部隊,也就發揮不出裝甲部隊巨大的突擊威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20輛坦克組成小型戰斗群進行短促出擊,難以取得勝利,加上幾天來坦克損失約100輛,又得不到補充,隆美爾為確保卡昂,只好放棄外圍一些陣地,將全部900輛坦克中的700輛部署於卡昂近郊。盟軍在佔領卡盧克機場後,再無力推進,雙方陷入對峙。

1944年6月29日,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晉見希特勒,匯報了當前的戰局。希特勒對此大為不滿,調整了德軍西線高層指揮人事,以克盧格元帥取代龍德施泰特任西線總司令,埃伯巴赫取代馮·施韋彭格指揮西線裝甲部隊,並將所部改稱第5坦克集團軍,以黨衛軍豪瑟接替剛剛病故的多爾曼任第7集團軍司令。

盟軍反攻

1944年7月1日,盟軍宣布“霸王”登陸作戰中的海軍作戰即“海王”作戰勝利結束。隨即撤銷東、西特混艦隊的番號,所屬艦艇一部分被調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軍又在諾曼地新設立兩個海軍基地司令部,一個在瑟堡,一個在朱諾海灘的人工港,具體負責指揮調度人員、物資的運輸和卸載。到七月初,盟軍已上陸25個師,其中13個美國師,11個英國師,1個加拿大師,共100萬人,56.7萬噸物資,17.2萬部車輛。盟軍仍覺得登陸灘頭太狹窄,便繼續擴大登陸場。美軍為保障日後能展開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取得有利的進攻出發陣地,美軍第1集團軍在攻佔瑟堡後馬不停蹄立即揮師南下。

1944年7月3日,盟軍集中14個師的兵力,向登陸場正面德軍約7個師發動猛攻。因前進的道路上是大片沼澤和諾曼底地區特有的樹籬地形,易守難攻,加上天氣不佳空軍也無法出動,所以進展緩慢,在五天里才前進6.4公里,而傷亡高達5000人。接下來足足經七天的浴血奮戰,又付出5000人的傷亡才推進4.8公里。傷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進的道路兩側都是沼澤,只能展開1個師的兵力,在遍布地雷、障礙物的道路上粉碎德軍的頑抗步步推進。

美軍登陸

1944年7月6日,直屬盟軍最高司令部指揮的具有極強機動力和突擊力的美軍第3集團軍,在驍勇善戰的巴頓率領下,踏上歐洲大陸。7月9日,德軍黨衛軍裝甲教導師被調到維爾河地區,抗擊美軍的攻勢,盡管該師全力奮戰,仍阻止不了美軍的推進。7月11日,西線美軍向諾曼底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聖洛發動鉗形攻擊,但德軍依託預先構築的工事拚死抵抗,美軍的攻擊未能如願。於是美軍停止攻擊,整頓部隊,補充彈葯,准備第二輪進攻。而德軍人員、裝備、彈葯所剩無幾,又得不到補充,已是山窮水盡。在美軍隨後發起的第二輪進攻中終於不支,聖洛於1944年7月18日被美軍攻佔。在聖洛戰斗中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重要的前線指揮第84軍軍長馬克斯陣亡。美軍為奪取聖洛也付出了近4萬人傷亡的高昂代價。隨著聖洛的失守,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防線被盟軍分割為兩段,局面更為被動不利。

與此同時,東線的英軍對卡昂發動第二輪攻勢。1944年7月7日,盟軍出動460架次重轟炸機,對德軍陣地進行密集轟炸,在四十分鍾里投彈達2500噸。1944年7月8日,英軍2個師和加軍1個師在海軍艦炮火力支援下,向卡昂實施向心突擊。不料空軍的猛烈轟炸雖給德軍造成了慘重傷亡,卻也造成了遍地瓦礫廢墟,其損壞程度甚至嚴重影響了己方地面部隊的推進,因此英軍於1944年7月10日才佔領卡昂。

全面登陸

在隨後的一周里,盟軍一邊補充兵力物資,一邊不斷向正面德軍施加壓力,使其無法重新調整部署。1944年7月18日,為進一步將登陸場擴大到奧恩河至迪沃河之間,英軍繼續由卡昂向東南推進,為配合英軍的進攻,盟國空軍實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備,共出動1700架次重轟炸機和400架次中轟炸機,投彈達1.2萬噸,並吸取對卡昂轟炸的教訓,炸彈都改用瞬發引信,以減少對道路的破壞。德軍也改變戰術,採取縱深梯次防禦,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坦克,並在有利地形不斷組織反沖擊,使英軍傷亡很大,坦克損失達150輛,進攻被迫停止。盡管英軍的進攻沒有取得進展,但在整個戰場上,盟軍已到達岡城——考蒙——聖洛——萊索一線,形成正面寬150公里,縱深15—35公里的登陸場,建立並鞏固了戰略性質的橋頭堡,完成了大規模地面總攻的准備,奪得了供大規模裝甲部隊展開的進攻出發陣地,為收復西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此,諾曼底登陸戰役勝利結束。
諾曼底登陸的意義
提到二戰中的重大勝利,人們可以說出一串的名字,其中必定會有諾曼底登陸。正如美國史學家薩姆爾·紐蘭德所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任何一次戰斗的意義能夠諾曼底登陸相媲美。”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後。以便美軍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⑺ 諾曼底登陸勝利的意義

意義
(1)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
(2)美軍從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登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蘇軍在蘇德戰場勝利反攻,戰爭形勢有利;戰役前進行周密細致的准備;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成功地進行偽裝與欺騙;正確選擇登陸方向和時間;在主要方向集中優勢兵力、兵器;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以及嚴密組織各種戰役保障和後勤保障;法國地下抵抗運動的有力配合。此外,德軍防禦薄弱,對登陸方向判斷錯誤和指揮失誤,致使塞納河以北的部隊不能適時調動和投入作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⑻ 諾曼底登陸的歷史意義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盟軍在歐洲開辟了第二戰場的,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腹背受敵的困境,徹底粉碎了德軍企圖以西線部隊挫敗美英登陸後再抽出50個師轉用於蘇聯戰場的如意算盤。到了1944年8月,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清楚,德國的最後失敗已不可避免。而諾曼底的勝利,就是敲響了納粹德國的喪鍾。 同時也為全世界的解放打下了基礎。隨後盟軍的一系列勝利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閱讀全文

與德國登陸諾曼底標志著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