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在二戰中是德國法西斯納粹贏了,世界會將陷入怎樣的深淵
要是納粹贏了二戰,肯定是對世界不好的。首先光是希特勒這個人就比較瘋瘋癲癲的,光是看他就感覺在他的帶領下沒有什麼好下場。
德國想要拿下全世界,還得和美國打。當時美國已經非常強大了,畢竟原子彈都有了。所以同為法西斯國家的日本的下場是不會變的,如果德國把蘇聯打敗,拿下了二戰在歐洲戰場的勝利。那麼相對應的美國就會把日本變成自己的勢力,然後和德國隔著大洲遙遙相望。美國本來也有野心想稱霸世界,這和德國是對應的,所以它倆會搞軍事競賽,然後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就是它倆,畢竟其他國家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已經元氣大傷,根本沒有多的精力繼續打仗了。
『貳』 以納粹德國全盛時期的實力對抗現在的朝鮮 誰會贏
納粹贏,納粹的軍事天才比比皆是,還有他們的經濟實力更是現在的朝鮮比不了的。
『叄』 希特勒時期的德國為什麼強大
希特勒時期的德國經濟為復甦階段,並非騰飛。
為加強對全國經濟的控制,納粹政府對全國經濟進行改組,淘汰中小企業和手工業,加速資本和生產的積聚和集中。首先,消滅小業主。其次,強制卡特爾化。
1933-1939年,希特勒在經濟上強化了行政效能,對國民經濟強化行政監管,其經濟制度被後人稱作「命令經濟」。
為了穩定局勢,納粹政府經常援引魏瑪憲法第48條規定的緊急狀態法,發布管理經濟的法令:
一是在經濟領域推行嚴厲的刑法;
二是強制推行價格刑法,三是重建外匯管制;
四是為維護正常經濟秩序而頒布卡特爾法;
五是在證券法、銀行監管和稅收豁免方面引進了銀行監管制度;
六是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重新規定了泄露商業機密的刑法條款。
納粹德國經過兩個四年計劃的發展,經濟基本得到了復甦:1933年國民生產總值(以1928年價格計算)約為737億帝國馬克。
以不變價格計算,1938年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但是,納粹德國1913至1938年的經濟年均增長2.6%還是微不足道的,它低於1870一1913年的平均水平2.9%,更遠遠低於1950至1960年的7.6%或1950至1970年的6.2%。
所以,納粹德國的經濟只能叫復甦而不能叫騰飛。
(3)文明時代納粹德國怎麼贏擴展閱讀:
希特勒對文化思想領域的控制也是前所未有的
納粹分子的「焚書」,充斥著法西斯的專制精神,推行一條摧殘科學文化事業的愚昧反動政策。1933年3月13日,戈培爾(Joseph Goebbels)被任命為教育和宣傳部長,統管教育、文化和新聞出版工作。
為貫徹「領袖原則」和德意志民族精神」,在文化領域實行文化生活總體制。必須使各方面的創造性藝術家都集會在國家領導下的一個統一的組織中。不僅必須由國家決定思想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發展路線,而且還必須由國家領導和組織各種專業」。
在所謂純潔德意志文化的旗幟下,法西斯還大張旗鼓地對「非德意志文化」開展大規模的清理運動。
首先是焚燒非德意志著作,1933年5月10日,在柏林及30多所大學所在城市舉行一次「焚書日」活動,僅柏林就焚燒了近兩萬冊圖書,被焚燒的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盧森堡、李卜克內西、倍倍爾、梅林等人的著作,還有著名作家海涅、亨利希·、托馬斯、愛因斯坦等人的著作。
其次是舉辦所謂「蛻化」藝術展覽,對全國民間圖書室、圖書館和博物館進行「清理」,列出禁書、禁畫書目,編造成冊,一律被取締。猶太藝術家的作品、表現主義風格和現代的藝術流派作品,均作為「蛻化作品」,在被取締之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道夫·希特勒
『肆』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統治者,是如何將戰爭合法化的,又是如何說服人民參與戰爭的
由於當時的德國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的賠款,賠地,人民的生活沒有保障,德國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失業率升高,通貨膨脹。
1919年2月,德國國民議會在小城魏瑪開會,通過憲法,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首都柏林。新政府成立之初,就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戰敗後的割地賠款使德國不堪重負,世界性
的經濟危機更是雪上加霜。希特勒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開始在德國崛起。
希特勒1889年出生於德國邊境的奧地利小城勃勞瑙 (Braunau)。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德國巴伐利亞兵團當過兵,1919年參與組織納粹黨,1923年11月在在慕尼黑組織暴動,企圖奪取巴伐利亞政權,失敗後在Landsberg 監獄被關押了八個月。隨後,納粹黨開始走議會道路。1930年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人民廣泛支持。一時間,「我們最後的希望:希特勒」幾乎成為德國社會各階層的共識。1933年3月,希特勒接任德國總理職務。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總統職務也由希特勒兼任。納粹黨實行一黨專政,禁止其他黨派活動,並開始擴大軍工生產、修築高速公路等浩大工程,一時間德國經濟快速增長、破產和失業成為了歷史。
希特勒對外大談和平,和鄰國頻頻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以至於許多國家的政要呼籲將1938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德國元首希特勒。與此同時,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耿耿於懷的德國,正在瘋狂擴軍。納粹黨大肆宣揚法西斯復仇主義、日耳曼人「優等民族」的謬論,掀起全社會的非理性癲狂。為追求種族、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純凈,他們將少數種族人群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殘疾人以及共產黨和其它一切政治反對派關入集中營,殘酷迫害。
希特勒對內大肆宣揚德意志民族的優越性,使得德國人民的民俗自尊心大增。希特勒大肆建立軍工廠,公路,軍用設施,武器。提供了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使得在民眾中的威望大升。德國民眾視希特勒為救世主。
聯邦德國僅用5年時間,就在1950年將其工業生產恢復到戰前最高水平(Ping),1951年-1966年,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遞增7.1%,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
而在發動戰爭的時候,希特勒利用的同樣是民族的自尊心,對民眾採取欺騙,誘導的手段。利用德國民眾心裡的那點民族自尊心發展成為對外擴張的手段。
『伍』 第二次世界大戰
http://ke..com/view/5338.html
『陸』 二戰:不招惹蘇聯和美國,德國就能贏嗎
為什麼 歷史 沒有"如果"?
二戰,其實是一戰遺留矛盾的爆發,一旦開打,就會順著自己的邏輯惡化,至死方休。
有人說,當時的德國如果能在統一泛德語區後就宣布和平,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也有人說,如果德國不去招惹蘇聯和美國,也不至於慘敗。
可問題在於, 在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尺度上,這些"如果"本身就是偽命題 ,就好比"如果我不睜眼,是不是就不用起床了?""如果我不呼吸,是不是就可以不戴口罩了?"
……
事實上,只要德國決定起桿,蘇聯和美國就是它遲早要捅的天花板,捅了,就是世界大戰。
回看一戰爆發前, 德國高層其實並沒有打世界大戰的底氣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時,德國就嗅到了危險的氣味,它的第一反應就是全力阻止俄國介入——只要俄國不打,德國就不用打。
但俄國還是發出了動員令。
這種情況下,德軍高級將領們逼迫皇帝也簽署了總動員令,准備開戰。
簽完後,威廉二世說了一句: "先生們,終有一天,你們會為現在做的事情後悔的。"
即使這樣,威廉二世還是在爭取沖突最小化——只和俄國打,不去招惹西面的法國(俄國的盟友),行不行?
總參謀部卻說:不行。
因為德國只有一個戰爭預案—— 施利芬計劃 。
德國統一後,普魯士總參謀部一直代行德軍總參謀部的職能,當時的總參謀長是 老毛奇 。
老毛奇的預見是:未來德國的戰爭必將是雙線戰——西面和法國打,東面和俄國打,而且要同時打。
他為此制定的戰爭預案是" 西守東攻 "——
法國相對弱,德法邊界窄,易守,故對法國要以防禦為主;
俄國相對強,德俄邊界寬,難守,但利攻,德軍可以發揮質量優勢,在東歐大平原上發起閃電突擊,迅速打懵俄國。
老毛奇進一步強調:對俄國,一記重拳,打懵就夠了,接下來該由外交官出面,在有利情況下結束戰爭。 無論初期進攻有多順,德國都不能有徹底征服俄國的念頭 。
後來,接替老毛奇位置的是施利芬,他認為老毛奇的計劃只是一廂情願。
既然要打,就不能手下留情。
於是施利芬修改了計劃,由"西守東攻"變成了" 兩頭進攻,先西後東 "。
施利芬也同意法國更弱,但也正因如此,他認為德國應該利用 法俄兩軍動員的時間差 ,集中力量先把法國干出局,再調頭慢慢對付俄國。
施利芬還據此制定了戰術層面的計劃,即:
1.德軍主力應繞開法國的邊境防線, 從北邊的比利時迂迴進去 ,插向法軍的背後;
2.為了確保成功,德軍要在這一翼 集中70%以上的兵力 ;
3.得手後,德軍穿插部隊要像關門一樣,把法軍全部壓往德法邊界,最後 在邊界地區全殲法軍,一戰定輸贏 ;
4.打敗法國後,德軍主力立即東進,全力攻打俄國。
施利芬的計劃剛猛有餘,彈性不足,副作用很嚴重:
1. 比利時是中立國,打它觸犯國際法 ,而英國又是比利時中立地位的擔保者,施利芬計劃一旦實施,將是英國參戰最好的理由;
2.跟法國相比,俄國才是德國最大的潛在對手,但根據施利芬計劃, 德國不管和誰打,都要先打法國,不管後者客觀上是否威脅德國 。
這樣一來,德國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不管因為啥事,不管跟誰開戰, 都必須打成歐洲大戰,甚至世界大戰 。
二戰前半場,德軍確實是按照「施利芬計劃」打的,也基本沒出啥意外,除了施利芬時代不可能預見到的一點—— 石油 。
毛奇和施利芬,畢竟是19世紀成長起來的,當時最重要的能源還是 煤 ,當時的第一強國還是英國。
英國是世界第一產煤國,在燃煤蒸汽動力時代獨領風騷,石油時代到來後,也還一度屹立不倒。
但一戰結束後,列強重新排座次,英國、法國、德國自產原油的能力都很弱,反倒是後來居上的美國, 石油產額佔了全世界的70% ,其次就是蘇聯。
德國不甘心被石油進口綁住手腳,因而從魏瑪時代起,就不惜血本開發合成油技術,但直到希特勒掌權時仍沒有實質進展。
到二戰爆發前,德國仍有 近60%的石油需要從蘇聯和美國進口 。
戰爭爆發後,美國限制了對德國的石油出口,轉而支持英國,到1940年,德國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冒白煙了。
1941年2月,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被警告, 德軍的戰機只能再飛半年 。
德國陸軍的日子也不好過,國防軍中有 10個摩步兵師和20個裝甲師面臨機動降級,改為騾馬師 ,以節省資源優先保障黨衛軍。
此外,最恐怖的燒油巨怪——德國海軍更是飽受詬病——英國著名 歷史 學家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曾說: "德國人如果拿造軍艦的資源去加強陸軍的話,那德軍在歐洲大陸穩操勝券。"
更要命的是,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頻繁出擊,嚴重突破了英國底線,後者不得不抗德到底,而由英國控制的中東油田,也就不可能被德國覬覦。
終於,到了1941年6月,"巴巴羅薩"正式開啟,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整整63個師的陣容是三路大軍中最龐大的,目標直指 高加索的油田和烏克蘭的糧倉 。
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非常艱巨,必須在兩個月內取得油田控制權,否則德軍的戰爭機器將油箱見底,原地趴窩。
那麼問題來了:都囧成這樣了, 德國為啥還要向美國宣戰呢?
珍珠港事件後,二戰走向又來到新的拐點——作為穿一條褲子的盟國,日本捅的這個簍子,你德國接還是不接?
當時的蘇德戰場上,德軍在莫斯科城外敗相已露,從1941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蘇軍轉入反攻,德軍在半個月死傷15萬人,這是自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
德國的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就說:"這種時候,德國沒必要對美宣戰,因為 日本並不是遭到攻擊,而是攻擊別人,不符合德日條約中規定的情況 ,何況偷襲珍珠港這么大的事,日本事先根本沒和德國通氣,再說,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日本不也沒動嘛。"
當時,德國的命門仍然是石油、糧食,重點仍然在蘇聯。
但是,前線的將軍們已隱約預感到,蘇德之戰,凜冬降至,至於德國國內,戰爭的動員潛力也已經觸到了天花板。
這樣下去,鹿死誰手真不好說。
恰在此時,日本把美國拉下了水,希特勒彷彿看見了機會。
如果此時德國對美宣戰,就能在國內民眾面前樹立起一個強大的敵人,而 來自外部敵人的壓力,就是凝聚內部力量的最快手段 。
在希特勒看來,這一針雞血打進去,德國血管里最後的那點戰爭潛力,沒准就噴發出來了,沒准就能一鼓作氣打垮蘇聯,還能進一步威脅中東,到時候英國沒了籌碼,只能投降,歐洲的事就算解決了。
至於美國……日本不是在太平洋拖著它呢嘛,一時半會威脅不到歐洲。
這算盤珠子打得啪啪響,如不如意嘛……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飲鴆止渴 罷了。
看來,德軍失敗的根源,還是在於非要拿下東線的執念。
那就不能不打東線嗎?不就是石油嘛,大不了不要了,守住傳統德語區,過溫馨小日子不好嗎?
"不氣盛叫年輕人嗎?"
"不東進叫德國人嗎?"
在二戰之前的德國,有一段 歷史 被宣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從11世紀起,被稱為" 劍與火 "的德意志向東殖民史,希特勒上台後,乾脆把這段 歷史 作為發動戰爭的 歷史 依據。
德國的這段 歷史 ,可以追溯到 查理曼大帝時期 。
查理曼大帝帶領法蘭克王國走向了全盛,但在他三個孫子的手裡,帝國被一分為三:即後來德、法、意三國的雛形。
東法蘭克王國後來改稱德意志王國,沒過多久,它的國王在羅馬加冕,王國又改稱" 神聖羅馬帝國 ",但後來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說它" 既不神聖,也非羅馬 ",因為對傳統羅馬帝國的中心——義大利來說,德意志人是蠻族入主。
與此同時,德意志自己也為身份認同而迷茫。
怎麼辦呢? 向東拓殖 。
大批德意志人轉身向東,去征服、去開荒、去貿易,帝國的重心也在慢慢轉移——從繁榮的半島向蠻荒的平原放逐、遠征。
德意志人走在東進的路上,與精緻的羅馬文明逐漸脫鉤,也就 擺脫了精神上的附庸心態 ,實現了獨立生長和自我強化。
這套邏輯,是不是和大清帝國中前期的武力拓殖很像?只不過一個是向東,一個是向西。
後來的普魯士,乃至德國,它的武力傳統、集體主義和對服從意識,也是在東進過程中強化的,而這些元素和石油一樣,也是德國戰爭機器的燃料。
因此我們看到,同盟國在戰後制裁德國的時候,很有洞見地將 東普魯士地區 劃給了蘇聯,永遠地閹割掉了德國這台戰爭機器的主油箱。
下一期文章,我們聊聊"虎"式坦克吧。
虎頭徹 2021.2.13
『柒』 德國納粹的資料 急!
【{納粹}主義】萌芽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是德國內外矛盾尖銳的產物。當時的德國面臨承擔戰爭責任和戰爭賠償,以及遷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問題,經濟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國民眾對《凡爾賽和約》的仇恨和經濟危機爆發的絕佳時機,將民族主義演變為民族復仇主義,使納粹主義得以形成。德國納粹主義首先把矛頭指向國內的猶太人,宣稱雅利安—北歐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了「主宰權力」的種族,而猶太人是劣等民族,應予淘汰和滅絕。反猶主義得逞後,納粹主義又主張世界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各民族必須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求勝,實行對外侵略擴張,將全世界引向戰爭和災難。
納粹主義是政治投機者可恥地偷換了社會主義的概念,操縱病態的民族主義,演變成的極端化、惡質化的民族主義。納粹主義自我標榜為「社會主義」自稱效仿共產黨「武裝奪取政權」,玩弄軍隊謀取權力,卻與社會主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本質背道而馳,主張通過對內獨裁和對外侵略謀求發展,實質是極端野蠻的帝國主義、種族主義和恐怖主義,必會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第三帝國(1933.1--1945.5)為德國納粹政權的正式名稱。1923年由德國民族主義作家布魯克(1876-1925)在其著作《第三帝國》中首先提出,後被希特勒採用,1933年1月納粹執政後正式命名。
其含義有二:(1)表明納粹德國繼承"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即第一帝國962-1806)和"德意志帝國"(即第二帝國.1871-1918),系德意志民族歷史上可以延續千年的最大國家;
(2)因在中世紀神話傳說中,"第三帝國"被視為持續千年的太平盛世,所以以此來美化納粹政權。
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於是創了魏瑪共和國,但是,由於苛刻的凡爾賽條約的關系,德國不得不割地賠款,而且還要縮減其軍備.然而戰敗的德國無力賠償.於是,德人在失業,通貨膨脹,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轉趨極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魏瑪共和漸漸的不被人民所信任,給予納粹興起的機會,而鼓吹對外侵略之思想.
納粹主義主要的來源是法西斯主義,而法西斯主義是沒有整部經典的--《我的奮斗》,只能算是它的舊約而已。此一歷史現象前所未有,也不像法國大革命,前後繼地由一大堆「哲學家」來為它做准備;法西斯「思想家」可謂鳳毛麟角。事實上講,法西斯一字本身明示此一現象的本質:它是種種不同勢力的統合,其一致性,甚而其理念,都是先有事實然後成立的。法西斯獨裁者全憑經驗;【領袖】高高在上,他的行動就是群眾的表率,他的言語就是真理。反正,法西斯主義者到處都是以對抗,揭發真正的或虛構的敵人,由他們所指定的敵人來印證自己;他們的爭斗主要是某種排斥。在這同時,他們也會追求一些目標,明定規劃,研擬出多少有一致性的思想。所以法西斯是有共同理論基礎的,它是一種由所排的與所建議的融合而成的混合物,類似某種復雜總體的最低要求」,而在這個要求之上盡可有所變卦。
如果說法西斯主義曾是一種國際性現象,曾經為控制全世界而奮斗;如果說以它為名的所有國體和政權都擁有某種「共同背景」,共同到令人尋思;如果說各個都自命反共卻並沒有組成另一個新「國際」,無論如何,在各種不同的國家,社會,種族環境下,主義到底是進展出來了,也有其實行的作法。所以說法西斯主義(的性質)是單一的,同時也是多樣的。全都因國家主義的昭示而成,也可因國家主義而彼此敵對--要不是在希特勒的鐵腕控制下,匈牙利的箭形十字團與羅馬尼亞的鐵衛隊一定會為特蘭西瓦尼亞而大打出手;義大利法西斯和德國納粹黨也曾長年彼此敵視,在奧地利與多瑙河盆地有所爭執;而在法國法西斯里,各派從來無法團結;墨索里尼所攻打的希臘竟然也是法西斯政權,等等。
各個法西斯主義達到執政的方法都有所不同,雖然他們都受到同類的支持;共同的特徵在各國里都有不同的重要性,目前,為求有所節制,僅舉一例:反猶太主義在義大利出現得很晚,如同是從德國進口的一般。而我們想要研究出來的也就是這些法西斯主義的種類。
其代表人物:
【希特勒】(1889———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納粹德國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第二次世界大戰頭號戰犯。出生於奧地利北部布勞瑙鎮一個海關職員之家。中學畢業後夢想當藝術家,去維也納報考美術學院,結果名落孫山。1913年遷居德國慕尼黑前無固定職業,成為民族主義和反猶主義的狂熱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國陸軍,在巴俄利亞預備步兵第16團服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軍銜至下士。戰後退役,曾一度在慕尼克為國防軍反諜機關當密探。為尋生活出路,於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黨。該黨於次年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1921年,希特勒成為納粹黨的魁首,隨即組織黨的武裝沖鋒隊。1923年11月在慕尼克發動"啤酒店暴動",企圖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權。失敗後,被捕入獄。他在獄中口述了《我的奮斗》一書,鼓吹廢除《凡爾賽和約》,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世界,宣揚復仇主義,種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反蘇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獄。出獄後,他改用合法手段奪權。經多年組織工作和苦心經營,待到1933年1月,終於在壟斷資本集團和軍界支持下,將納粹黨發展成為國會中的第一大黨,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總理的寶座,開始實現其稱霸世界和使德國納粹化的計劃。1934年總統興登堡死後,希特勒得以集總統和總理的大權於一身,廢止共和國,改稱德意志第三帝國,自稱國家"元首"。他解散國會,取締納粹黨以外的其他一切政黨,迫害和屠殺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猶太人,實行法西斯獨裁專政。1935年,他撕毀凡爾賽條約,宣布重整軍備,為發動侵略戰爭做准備。他在構成對德國有利的國際形勢後,便於1936年3月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接著於同年7月夥同義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進而在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實施兼並,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
1938年,希特勒進一步獨攬陸,海,空三軍指揮權,擔任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39年9月,出兵閃擊波蘭,正式點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烈火。1940年春,把戰火燃燒到西方,只用6個星期就打垮了英,法聯軍,佔領了西歐和北非廣大地區。1941年6月,又突襲蘇聯,妄圖在6個星期到2個月內打敗蘇聯。但是,在蘇聯和世界反法西斯國家人民的共同打擊下,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國,最終也難逃覆滅的命運。同盟國軍隊很快在各個戰場轉入全面反攻,德軍節節敗退。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56歲的希特勒眼看滅頂之災降臨,便於30日15時30分,同他的情婦愛娃一起,在總理府花園的地下掩蔽部里自殺身亡,從而結束了他的一生。
『捌』 納粹德國的成因
德國長時間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沒有強大的國力,所以在強大後首先想到的是用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於是發動一戰,而一戰的失利極大的打擊了德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德國人需要一種能讓他們重新找回光榮的思想。同時,德國經濟狀況很不好,而猶太人在德國經濟領域佔有重要地位,使某些德國人認為是猶太人剝奪了德國人的就業機會,甚至認為是猶太人在後方的投機倒把使德國一戰失利。而當時德國著名思想家叔本華,尼採的著作里或多或少的提出德國民族是優等民族,他們的思想被歪曲利用後就成為了納粹的工具,被德國民眾接受。此外,當時德國政治形勢混亂,共產黨在德國多個省進行起義,殘殺人民,破壞當地經濟發展。所以民眾對左派非常不滿,這時納粹適時出現,承諾帶給德國人民光榮和勝利,自然輕易得到民眾的擁戴,建立了納粹德國。
『玖』 關於納粹德國
希特勒是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他在《我的奮斗》中寫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對立面就是猶太人。」他把猶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敵人,一切邪惡事物的根源,一切災禍的根子,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這些觀點成了希特勒後來屠殺數百萬猶太人,企圖滅絕猶太人的理論依據。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透視:
1、歷史的原由。在歷史上,歐洲人對猶太人持有成見。為了闡明問題,有必要對猶太民族的歷史作一個簡單的機關的回顧。猶太人的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公元前,他們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攻佔巴基斯坦後,猶太人舉行過多次大規模反抗羅馬佔領者的起義,但都遭到了羅馬統治者的血腥鎮壓。到公元135年的猶太人起義再義慘遭失敗為止,在這1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羅馬統治者屠殺了百萬猶太人,最後把還把余者全部趕出馬勒斯坦土地,使他們流散到西歐完全處於落後的小生產的農牧社會,土地被人們視為最珍貴的財富,商業則是人們鄙視的行業。猶太人逃往西歐後,當地的封建主們非常歧視他們,不許他們佔有土地,只許他們經營商業。不知是歷史過錯教育了他們,還是生死磨難砥礪了他們,或者說這本來就是歷史賦予的機遇,總之,由這一切所構成的歷史集合體,鑄就了猶太人的特質,使得他們聰明起來,堅強起來。他們不僅在困境中頑強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漸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當地新興資產階級同那些經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們,產生了利益沖突,噩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現實利益的沖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異,大批猶太人被迫流往東歐及美洲各國,開始了歷史上的猶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這種反對猶太人的意識,居然演變成了一種文化沉澱,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一直「遺傳」到現代。尤其是進入本世紀後的德及奧民族,反猶情緒與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隨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結。基督教是世界上流傳最廣、信教人數最多的宗教。在歐洲,特別是西歐,人們普遍信仰基督耶穌。雖說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之一的《舊約全書》,原是猶太教的經典,兩教之間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但基督教教義認為,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的猶大為了30塊銀幣而出賣了上帝之子,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造成了基督徒們在情感上對猶太人的仇視。所以說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難接納猶太人。這種宗教感情的社會化,又逐漸衍化成一種大眾化的厭惡猶太人的社會心態。同樣,這種社會心態也作為一種文化沉澱。世代「遺傳」,並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與社會經濟政治相結合,使之成為一種隨時可以被利用的社會政治的潛在力量。當這種潛在的東西某個(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時,就會像火山一樣噴發,成為一種瘋狂的社會驅動力。
應該看到,當時的德及奧民族的內部,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緒在現實利益沖突的激化下,使人們本來已有的反猶情緒更加激烈,從而加劇了對猶太人的仇視。在這種社會氛圍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逐步形成,並迅速成為了這股社會情緒的主導,一方面,當時德及奧民族仇猶反猶的社會情緒極大地刺激著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義思想惡性膨脹,為其日後仇猶反猶滅猶政策和措施製造社會價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現實的需要。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了德國,使其工業生產倒退到了上世紀末的水平,國力漸衰。深刻的經濟危機不僅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而且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須從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尋找出路」,希特勒的這一爭霸世界的主張,得到了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擁護和支持。然而,實施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力保證。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猶太人成為了他們的理所當然。
另外,居住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較之於其他民族而言,不僅富有,而且素質也要高些。面對這樣一個民族,希特勒及其黨徒們,既感到仇恨,又覺得膽怯。在他們的心中,猶太人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他們實現「第三帝國」美夢的嚴重威脅。這些,無疑加劇了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完全處在一種極端瘋狂的症狀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猶反猶觀點不僅有了適當的社會環境,且得以迅速瘋狂起來。
4、狂暴的病態心理。希特勒是奧地利海關一個小官吏的私生子,從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時代整天流浪於維也納和慕尼黑街頭,鑄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時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後來回憶所說的那樣:「希特勒缺乏自製力,至少被大家認為性格執拗,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和脾氣暴躁。」加上他患有痙攣性的神經質,發起癲狂來甚至會趴在地上啃地毯邊。從有關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徵。例如,1942年的一天,納粹德國武裝部隊外科醫師扎爾·伯羅赫奉命去晉見希特勒,希特勒的愛犬就猛撲這位醫師,嚇得他魂不附體,醫師被迫與它細聲細語地說話,很快它就平靜地趴在醫師身邊,把前肢擱在醫師膝蓋上,兩眼溫順地看著他,並與他逗笑。希特勒見此情景暴跳如雷:「它是完全忠於我的惟一生物,可你把它騙去了,我要殺死它。」聲音越來越高,簡直到了嘶叫的地步,恕吼著威脅要監禁醫生,類似這樣的事,時有發生,狂暴如嫉恨,又造就了他的狠毒和殘忍,希特勒是一個有嚴重病態心理的政治狂人。
上述四大原因,如果孤立地看其中任何一個原因,都很難構成對猶太人的滅絕性仇殺。只有把這四大原因融合為一體時,才能產生確定性的使猶太民族在劫難逃的社會效應,而希特勒則是把這四大原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魁首。
首先,納粹黨打著當時在德國流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塊招牌,宣揚德意志民族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民族視為劣等民族。為了蠱惑人心,欺騙德國廣大民眾,希特勒對這種種族歧視理論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周密的包裝。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會邏輯,怕斷章取義地摘取前人論述人口問題中的某些詞句,拼湊成一個種族優劣的理論,為把猶太人打入劣等人種製造理論依據。二是利用早就深植於德及奧人心中的反猶意識和宗教情結,大肆鼓吹「猶太瘟疫」的謬論。經過希特勒的蓄意「嫁接」,使得這個理論再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種族歧視了。他利用歷史的宗教的因素,為其滅絕猶太人而創設了廣泛的社會基礎,使得這一理論更加具有普遍的煽動性。希特勒一上台,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一整套瘋狂迫害猶太人的反猶滅猶政策,無疑得益於他這個荒謬絕倫的理論。其次,納粹黨還利用當時德國國內廣大群眾痛恨凡爾賽和約的心理,煽動復仇主義情緒,並把這種情緒轉移到猶太人身上。
在這四大原因中,現實的需要是最直接的要素,其它兩方面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歷史的原因和宗教的情結作為先導性條件,那麼,即使現實再需要,也很難想像會達到如此瘋狂和殘忍的程度。只有當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為一體時,才產生了那可怕可憎的充滿血腥的驅動力。
任何歷史事件都是社會各種相關因素合力作用的產物,或者說是時事造就的。二戰期間,600萬猶太人慘遭殺害,希特勒當屬罪魁。希特勒對猶太人特有的種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態心理的一種特殊反映。導致希特勒嚴重病態心理的「菌種」就是來自歷史成見和宗教情結,恰好又得到了當時德國社會環境的孕育。確切地說,希特勒的嚴重病態心理與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的瘋狂病態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瘋狂的病態心理正是歷史成見、宗教情結和現實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劑;另一方面,這三大原因的聚合又把希特勒瘋狂病態的心理推向了極端,從而引發了那場人類歷史的大悲劇。
http://..com/question/347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