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西德的分界線是怎麼定的為何當時和西德沒有接壤的柏林卻能分成兩部分
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根據二戰時盟國的有關協定,柏林被蘇美英
法四國分區佔領,東柏林為蘇聯佔領,西柏林為美英法共同佔領。1948
年,東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蘇聯從水陸兩路封鎖
西柏林,後解除封鎖。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東柏林成為民
主德國的首都。但西柏林實際上依然為美英法三國共同控制,雖然聯邦
德國基本法和西柏林憲法規定西柏林隸屬於聯邦德國的一個州,但是,
西方三國認為該規定同柏林的現實地位不符,宣布該條款暫不生效,但
認為西柏林與聯邦德國間有著「特殊關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經
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1961年,為阻隔東
德人遷往西德,東德政府在東柏林自己的一側修建了聞名的柏林牆,直
至柏林牆倒塌,東德合並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勃蘭登堡門上的和平
女神又一次見證了國家命運,分裂了41年的德國再次統一。這一天,被
確定為德國的國慶日。
B. 急啊,我百度號被人在德國的ip地址異常操作被封永久 能解封嗎
到知道投訴中心認真按規則申訴,鏈接為:http://tousu..com/#2 ,如果符合解封條件,一般會在三個工作日內作出解封處理的,敬請等待,謝謝。
C. 德國賬號已經被封了,怎麼拿回來
對於賬號被封,資金被凍結的賣家,賬號還是有希望拿回來的。只要賣家主動提出補稅,並由J&P出面協調並申請稅號,J&P可以速度替賣家拿到補稅證明及德國VAT稅號,賣家再到賬戶被封的所在平台,賬戶得到解封,賬上資金也會得到解凍。
D. 二戰時針對德國海軍的攻勢英國海軍是如何進行反封鎖作戰的
針對戰爭初期德國海軍的攻勢,英國海軍投入各種兵力實施反封鎖作戰。英國海軍進行封鎖作戰的主要兵力是大型水面艦艇。歐戰前夕,英國海軍部隊已裝備聲納,足以對付潛艇的威脅。英國海軍為了防止德國海軍艦只進入大西洋,派出了若干艘戰列艦、巡洋艦和艦隊驅逐艦,在英國與加拿大之間以及英國與美國之間的航線上對航運實施直接警戒,經常變換運輸船隊的航線,在交通要道附近海區派出巡洋艦進行巡邏。1939年9月初,英國海軍部組建了一支特別作戰群,編有戰列艦「納爾遜」號和「羅德尼」號、戰列巡洋艦「反擊」號、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巡洋艦「曙光」號和「謝菲爾德」號以及艦隊驅逐艦10艘,此外還包括北海巡邏隊的艦船,其任務是阻止德艦進入大西洋,負責直接掩護英國和挪威之間的航運。為此,海軍部還擬定使用駐泊在羅賽特和斯卡帕灣的海軍主力支援北海巡邏隊,並抽調一部分兵力在挪威海南部和堡克尼群島之間進行巡邏,組織一個艦群在接近多佛爾海峽的通道上掩護向法國運送部隊與裝備的船隻。為了控制接近英吉利海峽和愛爾蘭海入口的西部通道,掩護往返於英國和法國各港口之間的船隻,在波特蘭組建一支名為「海峽部隊」的艦艇支隊。此外,還向直布羅陀派出一個獨立作戰群(轄第3驅逐艦總隊),負責阻止德國海軍潛艇進入地中海。英軍封鎖作戰的另一項措施就是布設雷障進行防潛。此外,為了加強對德國海軍的封鎖,英海軍曾使用快速布雷艦和驅逐艦在德國控制的海區進行數次佈雷。英國空軍對德軍的攻勢布雷效果較好,但開始得較晚,到1940年4月13日才開始第一次佈雷。當德軍在西歐發起攻勢時,英國海軍又把布雷封鎖問題降到了次要位置。
E. 德國的歷史誰能說的最最清楚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作為一個地理單元在歷史上曾經幾經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末,當時德國分裂為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兩個國家。並於1990年10月3日再次統一。 古代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鄂圖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近代歷史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進軍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參與,死亡5000多萬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現代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根據波茨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蘇四國的協議,決定在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戰勝國佔領,並且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盟國管制理事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來治理德國事務。但由於理念上的差異,在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陣營逐漸疏遠,1948年3月時,美國、英國、法國三國在倫敦舉行會議,初步決議要將三國所分別管理的德國領土合並,組成一個德國西部的政權,針對這點蘇聯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並進而宣布著手設立一個東德政權的計劃。 但直接導致東西德分離的導火線,則是發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佔領區境內的貨幣重整計劃。當時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進行了整合的動作,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發行了所謂的西德馬克,而蘇聯佔領區也在短短三日後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共和政體。 相對於英美法佔領區所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NATO),東德則是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組織--華約組織。1989年民主德國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聯邦德國。10月初,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間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國總統昂納克宣布辭職。11月9日,「柏林牆」開放。11月28日,聯邦德國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十點計劃。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國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聯邦德國。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實行自由選舉,德梅齊埃任總理後,兩德統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asrepublik Deutschland,BDR)為存續單位,東德遂成為一個不再存在的國家。 1970年的一個蕭瑟冬日,剛剛上任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了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二戰中,波蘭有250萬猶太人在集中營里飽經痛苦、絕望的折磨,最終無助地死去。在冰涼的風中,勃蘭特一步步走到死難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這位二戰中反納粹的英勇鬥士,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不已的動作:他跪倒在地。 一位記者寫道:「不必這樣做的他,替所有必須跪而沒有跪的人跪下了。」 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二戰後,聯邦德國開始陸續向遭受德國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遺屬支付巨額賠款,教育部門則將法西斯暴行列為歷史教科書的中心內容,強調「關鍵的任務是教育下一代」,要「將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的職責視為己任」。 勇於承擔歷史責任的德國回到了歐洲的懷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東西柏林問題 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根據二戰時盟國的有關協定,柏林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東柏林為蘇聯佔領,西柏林為美英法共同佔領。1948年,東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蘇聯從水陸兩路封鎖西柏林,後解除封鎖。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東柏林成為民主德國的首都。但西柏林實際上依然為美英法三國共同控制,雖然聯邦德國基本法和西柏林憲法規定西柏林隸屬於聯邦德國的一個州,但是,西方三國認為該規定同柏林的現實地位不符,宣布該條款暫不生效,但認為西柏林與聯邦德國間有著「特殊關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1961年,為阻隔東德人遷往西德,東德政府在東柏林自己的一側修建了聞名的柏林牆,直至柏林牆倒塌,東德合並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勃蘭登堡門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見證了國家命運,分裂了41年的德國再次統一。這一天,被確定為德國的國慶日。
F. 三次柏林危機
柏林危機
BerlinCrises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美、英、法4國因對西柏林法律地位的爭執而引起的兩次國際危機。根據1945年《蘇英美三國克里木(雅爾塔)會議公報》、《蘇美英三國柏林(波茨坦)會議議定書》及其他有關文件規定,在德國投降後,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和柏林。上述文件還規定了處置戰後德國政治、經濟的基本原則,以防止其再發動戰爭,危害世界和平。
1948年柏林危機1947年美國推行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加緊對西歐的控制,合並英、美佔領區,阻撓就德國統一問題和締結對德和約問題達成協議。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盧六國外長會議,籌劃在西方佔領區成立德意志國家,6月21日宣布實行幣制改革,加深德國的分裂。蘇聯對上述活動一再提出抗議和反對,於1948年退出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在蘇占區和整個柏林發行新貨幣,並拒絕美國提出的西方三國參加管理柏林貨幣的要求。對此,美國在英、法兩國同意下將其貨幣改革擴大到西柏林。同年6月24日蘇聯對西柏林實行封鎖,切斷西柏林與西方佔領區之間的水陸交通。美、英則對蘇占區實施交通和貿易限制,向西柏林空運物資。柏林局勢一時十分緊張。由於雙方都不願訴諸武力,經過談判,終於達成妥協,1949年5月12日解除對柏林的封鎖。但柏林在1948年底正式分裂為兩個城市。
1961年8月柏 林 危 機
二戰以前,柏林是德國的首都。1945年法西斯德國戰敗投降後,蘇、美、英、法四國在分區佔領德國的同時,也分區佔領了柏林。後來美、英、法三個佔領區合並為西柏林,蘇聯佔領的東柏林則成為東德的首都。西柏林地處東德的領土范圍內,距西德的東部邊界有170公里,西方國家靠三條空中走廊、三條鐵路線和兩條公路同西柏林聯系。由於東、西兩個德國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東德有技術專長的工作人員不斷通過西柏林逃往西德,從1949年至1961年約有200萬東德人逃到西德。這就給東德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影響,也為蘇聯的外交關系造成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赫魯曉夫在1958年曾向西方國家發動了一次和平攻勢,要求對德和約,結束西方國家對西柏林的佔領狀態,使西柏林變為自由城市,實際上要把西柏林交給東德政府管理。這一建議遭到西方國家的拒絕。1961年,赫魯曉夫又提出了建立邊境控制的主張。在這年的8月3~5日,在莫斯科召開了華沙條約國家領導人會議,討論這一主張。會後,從8月13日開始,東德政府便建築了歷史上有名的柏林牆。18日,美國派遣1500名士兵通過民主德國檢查站增援西柏林。接著,雙方互相以核武器試驗進行威脅。當危機達到高峰時,赫魯曉夫態度軟化。10月28日宣稱如果西方國家准備解決德國問題,蘇聯將不再堅持要在12月31日前締結和約,撤銷了6個月的期限,從而結束了這次持續3年多的柏林危機。
《西柏林協定》70年代初蘇聯推行緩和政策,爭取西方國家承認歐洲現狀,在與聯邦德國改善關系的同時建議就柏林問題舉行談判,為西方國家所接受。1970年3月6日,蘇、美、英、法四國開始談判。1971年9月3日簽署了《西柏林協定》,並於1972年6月3日生效。主要內容有:①重申美、英、法在西柏林的「權利和責任」。②西方國家的平民和貨物沿西柏林通道的過境交通,將「暢通無阻」。③「維持和發展」西柏林與聯邦德國之間的「聯系」,但西柏林仍然不是聯邦德國的組成部分,今後也不屬於它管轄。④西柏林人民可因人道、家庭、宗教和商業等理由或以旅行者身分到民主德國進行訪問。⑤聯邦德國可在國際組織中和國際會議上代表西柏林利益,等等。《西柏林協定》簽訂後,柏林局勢趨於穩定,兩個德國之間的關系有很大發展。
G. 德國為什麼會在二戰後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規定,戰敗的德國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沒有出現以前,德國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目的和利益不同,對各項協議都作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就德國的統一和柏林問題等,四國及其佔領區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激烈復雜的斗爭。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並於1949年5月23日單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兩個德國均是主權國家,都獲得了許多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系;1973年又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雙方又都參加了不同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集團。近年來,兩國之間的關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簽訂了《關系基礎條約》,各自承認對方為主權國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就兩國關系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兩個德國要不要統一,在什麼基礎上實現統一,應由兩國人民自己決定。
「西柏林問題」是怎麼回事?
柏林原稱「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德國的首都。戰後,根據有關國際協定,柏林同整個德國一樣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初期還設有統一的反法西斯市政府。1948年,美、英、法佔領區合並,成立了「三聯占區」;同年,蘇聯佔領的東部地區成立了大柏林臨時民主政府;1949年,西方三國又在西部搞市議會選舉,組成西柏林市政府。至此,一個完整的柏林分裂成東、西柏林兩部分。西柏林座落在民主德國境內,成了「孤島城市」;東柏林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
西柏林面積為480平方公里,占整個柏林的54%,1981年有人口190萬,是全柏林人口的62%。西柏林是一個不獨立立的特殊政治單位。它遠距離聯邦德國,最近距離也有180公里。它與西德的交通聯系,有航空線三條(稱為空中走廊)、鐵路三條、公路三條和二條水路。它雖然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組成部分;盡管它也成立了市政府,但仍處於西方三國軍事佔領之下,美、英、法三國還是西柏林的最高當局。四國的軍事車輛仍可以在整個柏林市巡邏。
由於蘇、美、英、法四國及兩個德國的立場、利益不同,東西方就有關西柏林的主權及其重大問題展開了激烈斗爭,兩個柏林也同兩個德國一樣在六十年代初以前關系非常緊張,特別是1961年8月民主德國在西柏林周圍修築「柏林牆」後,柏林的緊張局勢達到了頂峰。後來隨著兩個德國關系的不斷改善,特別是1971年9月四國簽訂了「四方協定」後,柏林局勢有所緩和。但由於各方對關協定條文均作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因此,雙方圍繞柏林的地位等問題仍不時發生爭執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800292.html
H.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
提問者你好,由於我打的字數超過了字數限制,所以請你告訴我你的郵箱,我會給你發過去的。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公元前一直是高寒針葉林地貌,居住者是高大強壯的、高鼻樑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平均壽命在40歲左右。偶爾會有凱爾特人出現,但是日耳曼人才是原住民。
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人開始進入南德和萊茵河流域,擴張的步伐止於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屋大維手下的將軍瓦倫斯率領四個精銳的羅馬軍團進入了易北河流域,在條頓森林中遭到伏擊,全軍覆沒。不久之後屋大維鬱郁而終,羅馬人退回了萊茵河左岸,沿河布防,在德國西部和南部留下了不少的羅馬式建築。公元5世紀,蠻族大舉入侵,分割佔領了西羅馬帝國的疆土,建立了蠻族王國,其中最強大的當屬法蘭克王國。他的疆域南至比利牛斯山脈,西接布列塔尼,北鄰丹麥,東至易北河。由於當時易北河以東是非日耳曼人的領土,所以當時的德國屬於法蘭克王國的管轄。
查理曼大帝死後,法蘭克分裂為三部分,東法蘭克王國便是今天德國的雛形。10世紀,日耳曼人大舉越過易北河,入侵了當時的波蘭。在這批征服者當中,條頓騎士團獲得了立窩尼亞(今天的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並不斷騷擾著諾夫哥羅德公國;普魯士則沿著波羅的海建立政權,阻斷了波蘭的出海口;還有一部分人從南德出發,進入了波希米亞(今捷克)和潘諾尼亞平原(今天的奧地利境內),為後來的哈布斯堡家族奠定了基礎。公元962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正式加冕為羅馬帝國皇帝,正式宣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公元1155年,綽號「巴巴羅薩」的腓特烈一世在羅馬帝國的國號中又添加了「神聖」兩個字,意味著國號完整了,這個名字——神聖羅馬帝國——將會被永遠載入德國歷史。
隨著時間的流逝,公元16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對德國的統治達到了頂峰:查理五世(又稱卡洛斯一世),是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1500—1558年),尼德蘭君主(1506—1555年在位),西班牙國王(1516—1556年在位),德意志國王(1519—1556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20—1556年在位),這個處於大航海時代和宗教改革運動啟動階段的帝王,統治的領域包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奧地利、尼德蘭、盧森堡、名義上的整個德意志邦聯,還有非洲的突尼西亞、奧蘭等,加上美洲正在不斷擴大的、數倍於歐洲本土面積的殖民地。他的帝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比維多利亞的大英帝國早了三百多年。但與此同時,天主教帝國已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宗教危機。1517年,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德國修道士將「九十五條論綱」貼到維滕堡教堂的大門上,揭開了風起雲涌的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他就是新教的發起者馬丁·路德。此事件發生在卡洛斯「天主教帝國」的土地上,是對卡洛斯的巨大挑戰和考驗。卡洛斯決心還擊,他在1521年召集了沃姆斯宗教會議,把路德押出會場,宣布路德及其追隨者違法,但路德在同情新教的薩克森選侯庇護之下安然無恙。接著,投向新教的德意志諸侯組成了施馬爾卡登聯盟,忍無可忍的卡洛斯在1545年召開特倫特公會議,對新教諸侯宣戰,但先勝後敗,在1555年因斯布魯斯之戰中差點成為階下囚。對天主教無比虔誠的卡洛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新教之火在他的地盤上越燒越旺。經歷了因斯布魯斯之敗後,戎馬一生的卡洛斯終於心灰意冷,將德意志交給弟弟斐迪南,將西班牙和尼德蘭交給兒子菲利普二世之後,獨自回到尤斯特修道院履行與亡妻多年前的約定,安度完了生命最後的日子。
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對歐陸的控制逐漸衰弱,普魯士取代了維也納方面在德國的統治。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其子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在1740年繼承王位,即位7個月之後即進攻西里西亞,從而引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通過戰爭,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軍事國家。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裡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先後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並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即後來的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邦聯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但1848年歐洲革命結束後,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歸專制統治。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從此向德意志第二帝國過渡。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稱帝,帝國建立(另有記在是1870年9月2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稱帝,建立德意志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4月16日,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德意志帝國憲法,即:1871年憲法。憲法第五條規定:「帝國立法權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行使之。帝國法律應取得兩個議會必要的多數同意」。第十一條規定:「聯邦的主席職位屬於普魯士王國,普魯士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稱。皇帝在國際關繫上為帝國的代表,以帝國名義宣戰,同外國締結同盟及條約,委派並接受使節。以帝國名義宣戰,必須取得聯邦議會的同意,除非聯邦的領域已遭受攻擊……」。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德國1871年憲法確立的是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體。因為憲法規定立法權屬於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正常的情況下,皇帝以帝國的名義對外宣戰,必須徵得聯邦議會的同意,皇帝的權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由於憲法同時又賦予了皇帝極大的權力,如:規定帝國皇帝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任免官吏等權力,帝國宰相只對皇帝負責,皇帝有對宰相的任免權。十九世紀末,帝國權傾朝野,名重一時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因為新繼位的皇帝威廉二世不能忍受他功高震主,他不得不乖乖辭職,含淚引退,隱居於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庄園直至去世。於是威廉二世開始圖謀建立大日耳曼帝國: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作風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強大的軍隊和殖民帝國,此導致與英國關系惡化。1890年7月英德簽定赫爾果蘭—桑給巴爾條約,解決了英德殖民地之爭的問題,暫時改善兩國關系。威廉二世早在19世紀末積極擴軍,尤其是海軍,介入外國殖民地事務,引起了英國的關注。1895英國進攻德蘭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議,最後英國行動失敗,威廉二世祝賀德蘭士瓦,結果英國派艦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示威。1897年德國佔領中國山東半島。1898年英德簽定秘密協定,瓜分葡屬非洲,以防德國干預即將進行的第二次波耳戰爭,而德國亦答應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戰爭的機會,出資購買關島、加羅林群島和帛琉。然而當時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遠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多是資源貧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這些收獲,便與英法兩國直接競爭。德國決定建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艦隊,這無疑會引起英國的不滿,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使英德關系惡化。1903年得到巴格達鐵路建築權後,推出3B計劃,連接柏林和巴格達,中途經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國勢力滲入鄂圖曼帝國。英國提出要德國把連接波斯灣沿岸鐵路最後一段建築權讓給英國,但德國拒絕。於是英印總督在英軍艦隊護航下,在波斯灣進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關系越來越緊張。1905年在摩洛哥與法國發生爭執,引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威廉二世出透摩洛哥並表示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最後摩洛哥獨立。1911年引發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德國派出艦艇往摩洛哥,英國介入,最後德國獲得部份剛果領土,並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1914年6月28日發生薩拉熱窩事件,德國向奧國表示無條件支持,結果俄國向奧國宣戰,德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後,德國是以速戰速決方式擊敗法俄兩國,可是戰事持續,由於德國沒有作打長期戰爭的准備,1915年糧食出現短缺,主要是英國封鎖所造成,許多糧食無法入口至德國,在6月政府實施麵包配額管制。1916年至1917年情況更嚴重,麵包嚴重短缺,城裡出現搶糧、搶店、示威的情況,許多農家不再帶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搶去,約70萬人在大戰期間活活餓死,戰後營養不良現象普遍,許多年輕人因營養不足而被認為無法勝任工作。不單糧食出現短缺,軍需也一樣,所有彈葯在1914年10月用盡,工廠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補。1918年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國,魏瑪共和國建立了。
I. 幾個歷史問題
1.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重要歷史貢獻。
中國人民最早舉起反日本法西斯的義旗,並最先開創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場,單獨和日本侵略者作戰。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開始參加對日本法西斯作戰。東方反法西斯戰爭出現兩個戰場,即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太平洋戰場以海軍為主。中國牽制和抗擊了日本陸軍三分之二以上、海軍三分之一的總兵力,消耗了絕大部分日本精銳部隊,因此,中國戰場始終是對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中國軍隊進行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斗20多萬次,殲滅日軍150餘萬人,殲滅偽軍118萬人,擊落擊毀敵機1226架,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失敗和投降起了決定作用。英美盟軍陸軍,沒有直接到中國戰場參與對日作戰,相反,中國遠征軍卻以10-20餘師先後入緬,參加印緬戰區,對日本南下軍和緬甸方面軍作戰。緬北、滇西反攻勝利,殲滅和消耗了侵緬日軍的重要力量,使日軍的印緬戰線開始崩潰,為收復全緬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盟軍在印緬戰區和太平洋地區作戰。
蘇德戰爭期間,德芬聯軍同蘇軍於1941年7月10日~1944年8月9日在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地區實施的一系列大規模攻防戰役。
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為W.R.von勒布元帥)進至韋利卡亞河地區後,企圖在中央集團軍群一部和芬軍(總司令為CG.E.曼納海姆元帥)主力協同下,從列寧格勒西南接近地和芬蘭東南部實施南北對進,奪取列寧格勒和喀琅施塔得,爾後向莫斯科方向轉移兵力。蘇軍西北方向部隊(總司令為蘇聯元帥KY.伏羅希洛夫)奉命堅守列寧格勒,鉗制和消耗德軍兵力,以減輕莫斯科方向的壓力,待機轉入反攻。德芬聯軍的參戰兵力有4個集團軍、1個裝甲集群和部分空軍,分編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南部突擊集團編有德軍31個師,由德軍第1航空隊的760架飛機支援;北部突擊集團編有芬軍14個師又3個旅和德軍1個師,由芬蘭空軍和德軍第5航空隊一部共547架飛機支援。蘇軍先後參戰的有:北方面軍、西北方面軍、列寧格勒方面軍、沃爾霍夫方面軍、卡累利阿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共計39個師又2個旅)、紅旗波羅的海艦隊、拉多加湖區艦隊、奧涅加湖區艦隊、遠程航空兵和國土防空軍的兵團,以及大量民兵。會戰中,蘇聯軍民在城市內外建立了完整的防禦體系。會戰長達三年零一個月,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德芬聯軍實施南北對進,蘇軍在列寧格勒接近地進行防禦(1941.7~9)1941年7月10日,德軍主力開始從韋利卡亞河地區向盧加和諾夫哥羅德方向實施主要突擊,部分兵力從拉脫維亞向愛沙尼亞實施輔助突擊;同日,芬軍從拉多加湖以北向蘇軍卡累利阿防線發起進攻。至7月底,德軍前出至納爾瓦河、盧加河、姆沙加河一線,芬軍在拉多加湖東北進至1939年的蘇芬邊界附近,並向卡累利阿地峽東北部發起進攻。爾後,德芬聯軍進攻受阻,變更部署。8月8~10日,德軍在赤衛軍城、盧加和諾夫哥羅德方向先後轉入進攻。16~20日,德軍佔領金吉謝普、諾夫哥羅德和丘多沃,切斷莫斯科至列寧格勒的鐵路和公路。21日,德軍從赤衛軍城築壘地域東南向列寧格勒方向迂迴,為蘇軍所阻。28日,德軍佔領塔林海軍基地。29日,蘇軍撤銷西北方向總指揮部,將其所轄各方面軍直接隸屬於最高統帥部。30日,芬軍佔領維堡,9月初在卡累利阿地峽進至1939年的蘇芬邊界一線。7日,芬軍在拉多加湖以東切斷摩爾曼斯克鐵路,爾後沿斯維里河一線轉入防禦。8日,德軍佔領施呂瑟爾堡,切斷列寧格勒的陸上聯系。11日,德軍從赤衛軍城以西進至烏里茨克地域,直接威脅列寧格勒。同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任命GK.朱可夫大將為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以卡累利阿地峽一部兵力增援最受威脅的地段,從海軍抽調大量人員上陸作戰,並以民兵補充各級預備隊。9月底,德軍裝甲兵力調往莫斯科方向,在列寧格勒方向的突擊力明顯下降;蘇軍以頑強防禦阻止了德軍進攻,列寧格勒西南和南接近地戰線趨於穩定。
第二階段,德軍封鎖列寧格勒,蘇聯軍民進行反圍困鬥爭(1941.10~1943.1)1941年10月2日,芬軍佔領彼得羅扎沃茨克,爾後沿摩爾曼斯克鐵路北上。16日,德軍向季赫溫、基里希和小維舍拉方向發起進攻。22日,德軍佔領蒙海峽群島,蘇聯守軍一部撤往漢科半島。11月8日,德軍佔領季赫溫,切斷蘇聯向拉多加湖運送物資的唯一鐵路干線,使列寧格勒不能經該湖得到補給。11月10日~12月30日,蘇軍在諾夫哥羅德、小維舍拉、季赫溫和沃爾霍大地域轉入反攻。11月22日,蘇聯在拉多加湖開辟了一條被稱為「生命之路」的冰上運輸線。當年冬季,經該線向列寧格勒輸送物資36萬余噸、兵力6個師又1個旅,後送居民近54萬人、工業設備約3700節車皮。至12月2日,駐漢科半島的蘇軍2.2萬餘人從海路分批撤到列寧格勒。3日,芬軍進占漢科半島。9日,蘇軍收復季赫溫,至12月底將德軍逐至沃爾霍夫河左岸,恢復了季赫溫至沃伊博卡洛的鐵路交通,粉碎了德軍前出斯維里河與芬軍會合的企圖。1942年1~4月和8~10月,蘇軍以2個方面軍先後向柳班方向和錫尼亞維諾方向實施東西夾擊,但未能解除德軍的封鎖。
第三階段,蘇軍突破德軍封鎖(1943.1~12)1月12日,蘇軍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與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協同,在約900架飛機支援下,開始向施呂瑟爾堡—錫尼亞維諾突出部實施相向突擊。18日,兩路蘇軍在第五和第一工人新村地域會合,一部兵力收復施呂瑟爾堡,並沿拉多加湖南岸打通一條8~11公里寬的走廊。隨後,用17個晝夜在此搶修鐵路、公路各一條,初步恢復了列寧格勒的陸上聯系。夏秋兩季,蘇軍以積極行動挫敗德軍重新封鎖列寧格勒的企圖,攻佔德軍的堅固防禦樞紐錫尼亞維諾,改善了已方態勢。
第四階段,蘇軍完全解除德軍封鎖(1944.1~8)蘇軍在取得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和第聶伯河會戰勝利後,至1944年初已具備在西北方向實施進攻、徹底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封鎖的有利條件。1~3月,蘇軍列寧格勒方面軍、沃爾霍夫方面軍和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在海空軍協同下實施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解放列寧格勒州大部、加里寧州一部,爾後轉入防禦。6~8月,列寧格勒方面軍右翼和卡累利阿方面軍左翼發起卡累利阿戰役,先後攻佔維堡,收復彼得羅扎沃茨克,前出至倫貢瓦拉以東地域蘇芬邊界。芬蘭從內地和北線緊急調兵遣將支援南卡累利阿。8月9日,戰線穩定在庫達姆占巴、庫奧利斯馬、皮特基亞蘭塔一線,會戰至此結束。
莫斯科保衛戰是德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蘇聯的秋天,道路泥濘,給德軍摩托化部隊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德軍在「閃電戰」計劃破產後,被迫縮短戰線,妄圖集中力量,迅速攻佔莫斯科。莫斯科是蘇聯首都,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鐵路交通樞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希特勒認為,一旦攻佔莫斯科,就能擊敗蘇軍主力,達到結束對蘇戰爭的目的。
9月30日,德軍對莫斯科發動了代號「台風」的大規模攻勢,妄圖在十天之內攻佔它。
德軍投入的兵力有七十四個半師,一百八十萬人,一千七百輛坦克,一千三百九十架飛機,一萬四千多門大炮和迫擊炮。德軍集中了最精銳的部隊。蘇軍方面總共有九十五個師,一百二十五萬人,九百九十輛坦克,六百七十七架飛機,七千六百門大炮和迫擊炮。希特勒揚言要在莫斯科紅場上檢閱他的法西斯軍隊。10月2日,德軍從中部突破了蘇軍防線,到10中旬的兩周之內,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完成了三個大包圍圈,兩個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個在維亞茲馬以西。在這三個包圍圈作戰中,德軍共俘虜六十六萬三千俄國人。面對這危急關頭,蘇軍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約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組織了防線,阻止德軍推進。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將為西方和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個集團軍,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開了激烈的戰斗。10月15日,蘇聯政府的部分機構和外國使節遷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親自指揮保衛成,10月19日,國防委員會宣布莫斯科戒嚴,號召首都人民誓死保衛莫斯科。三天之內,全市組織了二十五個工人營,十二萬人的民兵師,一百六十九個巷戰小組。有四十五萬人參加修築防禦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婦女。在首都和全國軍民支援下,前線軍民英勇抗敵,浴血奮戰。
到10月底,德軍被阻止在加里寧——土耳基諾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羅霍沃——納羅——佛敏斯克——謝爾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線。希特勒妄圖在10月佔領莫斯科的計劃破產了。
1941年11月7日,蘇軍在英勇保衛莫斯科的同時,紅場依然進行著閱兵式。斯大林向全國軍民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11月15日,德軍向莫斯科發動第二次瘋狂進攻。11月23日,德軍佔領克林,27日,又佔領了離莫斯科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臘。莫斯科處於德軍大炮射程之內,德軍用望遠鏡幾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頂尖,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莫斯科軍民誓死保衛首都,蘇軍第316步兵師(後改名為潘菲洛夫第8近衛師),表現了蘇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在阻擊德軍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續戰斗四個小時,擊毀敵人十八輛坦克,為保衛莫斯科,英雄們全部壯烈犧牲。從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軍損失官兵十五萬五千,坦克七百七十七輛,而莫斯科巋然不動。
12月初,莫斯科的氣溫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軍沒有棉衣,飛機和坦克的馬達無法發動,坦克上的光學窺鏡失去作用。而蘇軍,他們習慣寒帶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僅英、美根據莫斯科議定書就給蘇聯運送了一百五十萬雙軍靴,一萬零五百噸制靴皮革。隨後又運去七百萬雙軍靴。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開大反攻。1942年初,蘇軍擊潰了進攻莫斯科的德軍,斃傷十六萬八千人,把德軍趕離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在1941年德蘇戰場的整個冬季戰役中,德軍被擊潰五十個師,陸軍傷亡八十三萬多人。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志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蘇軍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信心。
J. 疫情不「降溫」,德國5月底前可以「解封」嗎
疫情不「降溫」,德國5月底前難「解封」。
4月26日消息,德國政府強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後,感染率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不降反升。德國財政部長奧拉夫·肖爾茨認為,德國5月底之前恐難放鬆疫情防控舉措。
據路透社25日報道,由於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更強,加上德國的新冠疫苗接種啟動較晚,德國應對第三波疫情難度相當大。
德國聯邦議院剛通過了《傳染病防治法》修正案:
由於多州拒絕執行更嚴格防控措施,德國聯邦議院上周通過了《傳染病防治法》修正案,賦予政府更多權力應對疫情。
根據這項修正案,當某一地區的7天感染率連續三天超過100時,該地區將從第4天起實施全國統一的「緊急剎車」機制,包括限制私人接觸范圍、關閉文體休閑設施等。當7天感染率超過200時,學校應停止畢業班以外的面授課程。
德國聯邦政府和州領導人定於26日討論是否放寬甚至取消按年齡安排接種順序的規定。一些州已經把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年齡門檻降低到30歲。
以上內容參考 新華社-疫情不「降溫」 德國5月底前難「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