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原子彈為什麼爆炸
最簡單的原子連鎖反應,是在原子彈中發生的反應。那麼,原子彈是如何爆炸的呢?
在原子彈中,有兩塊或更多的同位素微塊。每一塊的重量小於臨界質量,但是,如果把它們加起來則大於臨界質量。它們又相處在一個安全的距離。
在它們的背面放著微小的普通炸葯塊,在規定的時刻,炸葯塊爆炸。這使同位素微塊彼此間互相射擊。於是,形成了臨界質量,原子彈就爆炸了!
實際上,這里發生著劇烈的裂變,速度是相當快的。
首先,出現1個裂變。
其次,兩個中子引起了2個裂變。
繼而,每個引起2個裂變,因此,出現4個、8個、16個、32個、64個……
看起來這個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如果連續地以2來乘的話,那增長的速度是十分驚人!
例如,在第10「代」裂變時就有512個。到了第20「代」則為524288個裂變。第80「代」,超過了1,2089×1024。所有這一切都是發生在不到1秒鍾的極短時間內。
這樣,原子彈就爆炸了。
B. 納粹原子彈是怎麼回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納粹德國就已經開始了原子彈的開發研製。隨著局勢的發展,更多國家介入這場大戰,也開辟了更多的戰場。形勢對德國越來越不利,德國更加快了原子彈的研製過程。而盟軍也毫不鬆懈,他們決定徹底摧毀德國的原子彈原料生產基地。1943年,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命令美國駐歐洲的空軍轟炸維蒙克工廠,使維蒙克工廠幾乎完全喪失了生產能力。德國對此迅速做出決斷,把秘密儲藏的重水和生產設備運回德國繼續工作。盟軍通過情報部門很快便獲悉了這一消息,他們很快就搞到了運輸重水和設備所行的路線,並派出特工在運輸輪船所經過的深水區放好了定時炸彈。當德國的運輸船載著重水和生產設備經過時,炸彈准時爆炸了,那些「寶貝」全部葬身水底。幾經波折,盟軍最終還是將德軍的原子彈研發行動扼殺在搖籃中。然而還是有人擔憂地說,或許德國戰時另有研製基地沒被發現,甚至至今猶存。此言也不全為空穴來風,實力強勁的德國或許早就擁有了威力無比的原子彈,也不是沒有可能。
C. 二戰時,德國的核工廠是被碰巧炸掉的還是故意炸掉的
被一個挪威小女孩炸(ಡωಡ)hiahiahia(戰地五劇情)
D. 第一顆原子彈是怎麼出現的
1942年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1939年,物理學家西拉德等人獲悉納粹德國正在著手研製核武器,便立即致意美國總統羅斯福。1942年美國政府下令實施「曼哈頓計劃」,要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經過4年的日夜奮戰,美國終於在1945年研製成功了3顆原子彈。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其巨大的破壞力震驚了全世界,這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核武器的誕生,自此世界各國開始了核軍備競賽,人類社會開始被籠罩在核威脅的陰影之下。
1945年7月16日凌晨,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上,一件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情發生了。一朵包含著烈焰的蘑菇雲,滾動著、咆哮著升上天空,幾分之一秒鍾內便升到1萬英尺的高度。在最初的比一千個太陽還亮的炫目閃光出現的一瞬間,死一般的沉寂籠罩著大地,連長在沙地上的荒野植物也驚呆了,一動也不動。接著,迅雷不及掩耳的沖擊波襲來,像狂風掀起一小片紙那樣,把地面上的東西掀翻;目睹這一景象的人,都有天崩地裂和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緊接著,從寂靜中發出可怕而低沉的轟鳴,像最沉重的雷聲滾滾而來,在群山中回盪震響,地動山搖,方圓200公里以內,都能聽到核爆炸的巨大響聲。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核惡魔出世時的情景。原子彈的出世,拉開了核軍備競賽的序幕,紿人類帶來了巨大威脅。然而,製造出聞所未聞的核妖怪,不失為20世紀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甚至可以說是科技史上悲壯的一幕。
1942年8月,美國政府決定動員15萬科技人員,耗資20億美元,趕在納粹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這就是著名的「曼哈頓計劃」。由陸軍工程兵團建設部副主任格羅夫斯准將領導實施。
50萬人(其中15萬科技人員)日夜奮戰了4年時間,耗資220億美元,消耗全國1/3的電力,終於在1945年7月15日,製造出兩種類型的3顆原子彈。
倒數計時繼續在進行著,5點25分,一支綠色的火箭升空了,這個信號引起了大本營警笛的一聲短鳴。
兩分鍾前的預警火箭嘶嘶作響了。大本營警笛一聲長鳴,發出了信號。一分鍾前的預警火箭在5點29分點燃了。
5時29分45秒,點火的線路合攏了;X—單元放電了;起爆器在32個起爆點上,同時點燃了B組合的透鏡型外殼;爆炸波各自暴增起來,碰到了「巴拉托爾」裡面的物質,慢了下來,捲曲起來,裡面翻到外面來了,合並成為一種共同的內驅動的球體;球形的爆炸波穿入堅實的B組合的第二層外殼,並加速撞擊了密集鈾反射器的壁,變成一個震動波並壓擠、液化而穿了過去;擊中了鈈彈芯的鎳鈹層,又壓擠,小球體縮小了,向內塌陷,變成了像眼球似的;震波到達了中心的小小引爆器,在它的設計不規則的內部旋轉來攪拌鈹及釙的。粒子把中子從稀少的鈹原子中打出來:1個,2個,7個,9個,有這么多的中子鑽進圍繞的鈈而啟動了鏈式反應。然後裂變成倍地增加它的異常龐大的能量釋放,在百萬分之一秒內產生裂變,溫度達幾千萬度,壓力達幾百萬磅。
然後是膨脹,輻射向外泄漏。鏈式反應所釋放的耀眼的能量是非常熾熱的,在它冷卻到50萬度時,約在萬分之一秒的時間,產生一個震動波,並從中心最熱的地方向外傳播,震動波隨著輻射增多而緩慢地增長著。
爆炸瞬間,原子彈產生明亮的閃光,照亮了附近的山脈,萬里晴空,蘑菇雲騰空而起,鋼塔被氣化成一堆扭曲的廢物落在塔座腳下。投影點周圍700米內的沙漠表面,燒化成玻璃體,綠色透明像翡翠一樣,年輕的物理學家安德森用杯子收集了碎片,他以後做的放射化學測量事實是1.86萬噸梯恩梯爆炸強度,是預期的4倍。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它標志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進入一個新階段。
E. 聽說二戰時期的德國差一點就研究出了原子彈,這是真的嗎當時的德國和美國的技術 差距大不大
據說是德國開始時的研究方向錯了,其將原子彈理解為一個能爆炸的原子鍋爐。後來盟軍又在原料上卡死了德國,包括轟炸它的相關設施,爆破它的重水工廠等等。另外據說其原子彈研究中用於中子減速是石墨是西門子生產的,但關鍵崗位的是投靠了盟軍的間諜,結果就是石墨的純度不夠。種種原因造成了德國的原子彈研究一直沒有成果。與美國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F.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是怎麼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下的兩顆原子彈,給日本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最後導致約30萬人的死亡。這是教科書上明確告訴我們的。此後,日本藉助這兩顆原子彈的「威力」來裝飾自己「受害者」的面目,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都有紀念活動,所謂揭開傷口,教育下一代。
日本廣島被炸遺址但是,從1995年以來,世界各地,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歷史學家和科學家,以及原來的政治家和軍人,經過單獨或是聯合研究,發現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歷史記載存在許多的疑問,無論是在文字還是圖像資料上都有諸多的困惑。
一、美國怎樣運送原子彈
從美國本土運送兩顆原子彈到原子彈的投放飛機的起飛地點提尼安島的美國空軍基地,步驟是先運送到夏威夷,然後在運送到提尼安島,由於當時美國的B—29飛機的航程和安全性的限制,這兩步過程使用的只能是軍艦。這兩段路卻有很大的危險性,因為雖然日本海軍在美軍的打擊下幾乎已經沒有了戰鬥力,但是,日本海軍卻仍然相當數量的潛艇,即使在戰爭末期這些潛艇仍然偷襲美軍的軍艦,即運送原子彈的軍艦隨時有可能被日本潛艇偷襲,美國怎麼會冒那麼大的風險用軍艦運送原子彈?
二、是否有這個必要
當時美國製造出的第一批原子彈只有三顆,其中一顆已經在1945年7月16日的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彈實驗廠實驗,美國怎麼敢用僅剩的兩顆原子彈去攻擊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還手之力的日本,而且還是以平民為主的城市呢?而且,美國在未來幾個月內不可能馬上再造出原子彈,美國難道沒有想到會有可能出現的突然事件嗎?
三、科學家的反對
當時,主要的原子物理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費米甚至是奧本海默本人都極力反對使用這種威力過大的武器。美國政府難道一點也不尊重這些為他們研製核武器以後還得依賴的科學家的意見嗎?
四、資料的可信度
電影和照片資料的問題。有很多人看過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電影和照片資料,但是,你只要有少許的常識和一些思考,你就會發現這些電影和照片資料中有著諸多的問題。原子彈爆炸過後誰有能力在強烈的核輻射區進行攝影或攝像,日本當時沒有任何一種防輻射的裝備。即使是少得可憐的電影資料還是有問題,你會發現一些「倖存者」在爆炸後從廢墟中出來後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經過訓練的。另外,能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倖存這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事。
五、「倖存者」的迷惑
從戰爭結束到今天,從未發現過一個可以直接證明在廣島和長崎有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有些「倖存者」只看到有大火產生,另一些「倖存者」以自己所謂「受到輻射燒傷的」傷痕,實際上只是火燒傷的痕跡。沒有一個日本人能自身經歷的證據證明在廣島和長崎曾爆炸過原子彈。
六、數字的困惑
當時由於日本的個大城市都受到美國飛機的整天狂轟濫炸,大多數市民都跑到鄉下躲避,廣島和長崎也是如此,實際上,據一個在廣島的日本老人介紹,1945年3月以後,在廣島市的市民已經不足五萬人了。當他在四月離開廣島到鄉下時,廣島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當然長崎也是如此,而日本政府最後卻稱兩顆原子彈最後造成近30萬人死亡,著實在令人費解。
七、科學證據
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廣島和長崎兩地進行了土樣品的秘密採集,拿回國後經化驗發現這些土的土質與普通土幾乎沒有區別,輻射計量並非超常。根本無法與在核實驗基地所採集的土樣品的輻射劑量相比。實際上,在受到嚴重輻射的土地上在幾百年內不可能可以生長植物,人在該地區生活也相當危險,這與今天廣島的事實相悖。這更使人們困惑。
八、最有力的證據
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運用巨型計算機的有限元分析法,對在新墨西哥州、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的電影圖像資料進行分析後,其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三份圖像是同一顆原子彈的,也就是三份電影資料是在同一顆原子彈爆炸的不同角度拍攝的,當然應該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顆原子彈。
種種令人不解的疑問和新的發現令許多科學家(特別是核物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十分困惑,但是,由於這種關於核武器的事件的極其特殊性以及對事實的謹慎態度,另外很多科學家和歷史學家都是獨立研究,使這種疑問沒有通過新聞媒體公布於眾。
但是,仍然有許多的學術人士要求知道事實真相,從1995年開始,他們通過些秘密的方式與美國政府交涉,要求美國政府解密一些文件,然而卻沒有得到任何答復。有些美國政府官員說這是些「瘋子的行為」。
直到1999年末,一位參加過「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和一位當年美軍的上級軍官卻聯合披露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歷史——美國從來沒有在日本本土投放過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的事件是一場騙局,那隻是美軍進行的一場非同尋常的信息站和心理站,一次非常成功的「軟戰爭」。
這是由一個不知名的下層軍官提出的方案。就是使用信息迷惑戰來迫使日本投降。即用假信息的方法讓全日本相信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給日本國民以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震撼,造成恐慌,喪失其鬥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這個方案提出時,受到了大量的譏笑和嘲諷。有些人甚至說他是美國軍方內的白痴。但是,當使用與不使用原子彈的爭論沒有結果時,科學家和軍方人士又想到了這個方案。並且經過一系列研究討論和可行性分析,認為這個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為當時的日本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孤島,與外界聯系的途徑已經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訊已經被美軍完全監聽。各個地區的通訊的損害程度也相當大,可以說,美軍完全有能力控制日本各地間的通訊和消息以及新聞系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美軍已經控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朵了。美軍有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國民發布大量的虛假恐嚇消息而日本卻難以辨別其真偽,絕大多數的日本人會認為是真實的消息。
經過充分的探討和論證,大多數科學家接受了這個建議,軍方人士最後也勉強同意這個計劃,但是,軍方與科學家達成的協議是,如果計劃失敗,那麼最後還是會使用原子彈。這個前所未有的信息戰計劃被命名為「曼哈頓2」計劃。
研究組對「攻擊」的城市進行了相當嚴格的篩選,把廣島和長崎作為信息迷惑戰的目標應該是最合適的了。
1945年7月31日,「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大量的科學家、技術人員以及大批的先進設備被運往關島和提尼安島。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轟炸機在提尼安島起飛,當然,它所攜帶的不是原子彈,而是幾顆美軍的新型——凝固汽油彈,這種威力與原子彈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殺傷半徑不到100米,沒有任何輻射。
8月6日早上,這架B-29到達了廣島上空並投下了幾顆凝固汽油彈,凝固汽油彈爆炸後引起了些大火,因為廣島仍有較多的木製建築。但是引起的傷亡不是很嚴重。大概只有不到三百人喪生。
隨後「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美軍馬上用電子干擾的方法切斷了廣島與外界的無線電聯系。並偽裝為日本在廣島的機構向日本全國各地發送無線電消息,用日語向日本政府和國民求救,「廣島被一顆巨型轟炸,威力極大」,同時,美軍在日本的間諜網也開始工作(這些間諜大多數是美籍華人)。特別是把信息傳給日本的幾個特別重要的物理學家,因為這些人會認為這種巨型是原子彈,只有這些日本利學家真正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從而能對軍方和政府建議投降。
可以說「曼哈頓2」行動是比較成功的,在技術上沒有任何漏洞。廣島與東京、大阪以及京都的通訊被中斷,就連廣播也因為美軍的電波干擾而無法接聽。甚至廣島市內的人也不知道廣島「被原子彈轟炸了」。但是由於沒有確實的資料,只有大量的消息,雖然日本人相信廣島被轟炸了,但是只認為是一顆非常大的常規,知道美軍的假消息「廣島已經被毀滅」通過其控制的信息網發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才被這一消息驚嚇住了。當然,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廣島被毀滅」的消息,甚至有些距離廣島不遠的地方的人知道這是個假消息,但是他們卻不清楚為什麼他們的政府會發出這樣的消息,他們對此只能無奈。不過令美軍哭笑不得的是,因為他們對日本通信系統的破壞性打擊,日本很多地方,特別是在離大城市較遠的地區卻沒有收到他們發出的消息,因此日本並沒有想像中的「陷於一片混亂」。
一些日本的物理學家也對美軍使用「核裂變彈」懷疑,因為他們不相信美國擁有核裂變武器。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物理學家之一西名吉尾卻知道美國已經完全有可能掌握了原子彈,他相信日本已經遭受到美國的原子武器的攻擊,對此他憂心忡忡。
正當「曼哈頓2」行動還在進行時,6日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全世界發布了令人吃驚的消息,美軍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並向人們介紹了這種最新武器的強大威力,「相當於1.5萬噸TNT」,「廣島已經消失了,」這個消息迅速的傳到世界各地,包括傳到日本以及所佔領的地區。世界一片沸騰,很少人知道這顆「原子彈」是信息戰的結果。
但是,日本在這時卻沒有顯露出任何將要投降的跡象,這令美國軍方十分惱火,甚至著手准備使用真正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這當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應該實行第二步計劃。
1945年8月9日,日本還被一片恐怖籠罩時,又一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了——美軍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的信息迷惑,這次更加猛烈,因為長崎已經被美軍的軍艦給完全封鎖了,聯人與人的直接通訊的條件都沒有,美軍又給日本各地傳送信息「長崎被原子彈轟炸」,「長崎消失了」。日本國民真正的開始陷入混亂局面。
當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又向外界宣布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這次,他向大家展示了更令人吃驚的新聞——在長崎和廣島原子彈爆炸電影資料,當然,實際上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原子彈的電影資料,只是角度不同,另外還有美軍用模型製作的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後的電影資料,在黑白電影中很難分辨真假。
電影資料被展示後,全世界為之震驚,各大報都在頭版刊登了原子彈爆炸的照片和廣島、長崎被「毀滅」的照片。
日本國內已經陷入完全混亂。
同時,幾位原子科學家,包括阿爾瓦雷斯、阿格紐、羅伯特·瑟伯爾等人通過他們的日本朋友給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詳細的講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並勸日本政府馬上投降。
「曼哈頓2」計劃一直被嚴格的保密。連參加行動的絕大多數軍人也不知道他們行動的全部過程。他們只知道把信息傳到日本各地,他們也認為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美軍的信息迷惑甚至迷惑了大多數美軍,實際上是迷惑了全世界。
日本投降以後,美軍完全而且是單獨的佔領了日本,並且控制了日本的新聞和通訊等信息機構,完全控制了日本官方。日本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廣島和長崎仍然存在,甚至是平安無事。而知道真相的人卻沒法傳送消息,如果那時你是說廣島和長崎平安無事的話,肯定被認為是瘋子。
幾個月後,在美軍的操縱下,日本政府公布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造成共30萬人死亡。
為了防止日本和德國的軍國主義復活,主要是為了威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美國沒有公布事件真相。美國銷毀了所有「曼哈頓2」計劃資料,從而無法再讓人知道事實和真相。
日本政府也對此有過懷疑,但是因為美國的壓力和自身利益,沒有追究下去。
戰後不久,日本政府發現這了「兩顆原子彈」卻有巨大的利用價值,可以掩蓋日本「害人國」的地位,突出其「被害國」的地位,所以日本不願再懷疑那兩顆「原子彈」。
歷史上就認可了美軍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的謊言。
G. 德國有原子彈嗎什麼時候擁有是世界上第幾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德國是沒有原子彈的,因為是二戰時期的戰敗國,是有武器限制的。
國際承認的國家有五個是,美國,俄,中國,法國,英國。
印度與巴基斯坦也已經成功製造了核武器。以色列同樣是公認的有核國家。這八個國家的第一次核爆時間如下:
1、美國
1945年7月。
2、俄
1949年8月。
3、中國
1964年10月。
4、法國
1960年2月。
5、英國
1952年10月。
6、印度
1974年。
7、巴基斯坦
1972年。
8、以色列
60年代末。
美國是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中國是第五個。
(7)德國的原子彈爆炸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原子彈的原理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
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
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H. 廣島原子彈事件的原因
廣島原子彈事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其原因少不了幾個美國為了自己榮譽而復仇大事件:
一、為珍珠港事件的美國利益、榮譽大損而報復日本軍國主義: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倉促應戰的美軍損失慘重,8艘戰列艦中,4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其餘都受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官兵傷亡。這次襲擊激怒了美國民眾,美國從此宣布加入反法西斯聯盟,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利益、榮譽大損,美國軍隊除了局部的空、海戰予以報復日本軍國主義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戰場沒有重大的進展;對於已經試驗成功的原子彈,提供了大規模報復的機會。
二、為塞班島戰役傷亡軍人復仇:
塞班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於1944年6月15日至7月9日發生在馬里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上對日本軍隊進行的艱苦卓越的戰役。在塞班島戰役結果就是美軍戰勝了日本軍隊,日軍傷亡4.1萬餘人,被俘近2000人;但是美軍也在武器優良的條件下,受到較大的損傷,最為美國民眾看重的就是傷亡1.6萬余軍人。
這么大的傷亡,是美國歷史上少有的事件,也是美國榮譽的損失,所以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也是挽回美國國家、軍隊榮譽的舉措之一;
三、原蘇聯攻克德國柏林和宣布對日開戰的影響: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西方主戰場,原蘇聯軍隊實施的戰略性進攻,以3個方面軍250萬人的兵力進入德國,德軍調集軍隊約100萬人死守柏林。經激烈巷戰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開始強攻國會大廈。5月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在柏林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蘇軍共殲滅德軍48萬人,繳獲火炮600門、飛機500架。柏林戰役結局標志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戰場勝利。原蘇聯軍隊在攻克柏林後,立即宣布在亞洲東方戰場上對日開戰,並且開進我國東北戰場,取得相當的勝利。
而美國軍隊為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東戰場,經過上述的戰役後,日本軍隊在敗勢已定的局面下,還是不接受反法西斯聯盟的《波斯坦公告》,嚴重危害了美國老大的競爭地位(主要與原蘇聯的競爭),所以要由一個重大的突破,逼使日本接受《波斯坦公告》,挽回美國世界老大的面子,所以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也是挽回美國國家、軍隊榮譽的舉措之一。
四、美國搶先試驗已經完成的原子彈,在日本本土測試原子彈的威力:
20年代的20-30年代,德國在原子彈方面取得的相當進展,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擔憂:一旦納粹首先取得原子彈的試爆成功的,那麼世界老大那勢必有納粹德國所有,以致美國的決策者們也深知納粹德國一旦首先擁有原子彈的嚴重後果。而二戰開始後德國納粹對於科學獎的迫害,使得一大批涉核科學家而逃亡到尚未宣戰的美國,與此美國就利用自己、和逃亡到美國的科學家抓緊原子彈的製作試驗,二戰開始後羅斯福總統下令成立一個鈾委員會,專門進行原子彈的研製工作,終於40年代初完成了原子彈的製作。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原子彈試爆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先於納粹德國試驗原子彈,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在日本廣島、長崎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一是迫使日本接受波斯坦宣言,二是繼續保持世界老大地位,三是為美國發展原子彈技術和裝備留存了寶貴的資源。
I. 長崎原子彈爆炸是怎麼回事
陰差陽錯長崎遭劫
在原子彈轟炸廣島16小時之後,杜魯門總統向全世界發表聲明,宣稱美國已對日本使用了原子彈,其爆炸威力相當於2萬噸TNT炸葯。如果日本仍不接受美國的條件,一股從未見過的破壞性激流將會從天而降,地球上從未有過的毀滅性打擊將要降臨到日本頭上。第2天,日本各大城市都見到了美國飛機撒下的印有杜魯門講話的《告日本人民書》。
廣島的毀滅給日本朝野帶來極大震動,以東鄉外相為首的幾名內閣成員,建議日本停戰,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這一意見遭到了日本軍方的激烈反對,他們辯解說:日本軍隊士氣高昂,數百萬軍隊渴望打仗,即使政府宣布停戰,他們也可能拒絕投降。兩派意見相持不下。
就在日本內閣一次次開會就是否停戰問題進行爭論的時候,美國已准備投擲第2顆原子彈了。美國政府擔心廣島原子彈爆炸會激起日本人的抵抗意志,同時害怕這次轟炸會被看作是黔驢技窮,於是決定使用"胖子"。目標定為小倉。
第2次空投任務落到了第509混成大隊斯威尼機組身上。斯威尼曾率領他的機組駕駛"藝術大師"號觀測飛機在廣島轟炸中擔任轟炸效果觀測任務。由於這次"藝術大師"號上仍保留著科學儀表,將再次當作觀察機使用。斯威尼只好用另1架B-29飛機--"博克之車"作為原子彈載機。8月9日凌晨3點39分,"博克之車"裝載著"胖子"從提尼安機場起飛向日本飛去。斯威尼一次次地禱告,希望自己和保羅·蒂貝茨一樣幸運。
然而,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飛機剛起飛不久便發現有一隻油箱出了故障,600加侖燃料可能無法使用。斯威尼粗略估計了一下航程,認為燃料基本夠用,決定繼續飛行。
當"博克之車"飛到硫黃島上空匯合點時,另外2架提前起飛的觀測和照相飛機本應在那裡等候與他匯合,可他只遇到了其中1架。斯威尼在那裡等候了30分鍾仍不見另外1架的蹤影,於是毅然朝小倉飛去。9點5分,"博克之車"飛抵小倉上空。這天小倉上空氣象條件很差,空中布滿厚厚的雲層,地面也是濃煙滾滾,能見度極低。"博克之車"在小倉上空盤旋了3周,始終未能找到瞄準點--5號軍火庫。這時小倉的地面防空部隊發射了密集的高射炮火,斯威尼只得提高飛行高度。
當斯威尼決定再一次進入小倉上空搜尋目標時,接到無線電報務員報告:從截獲的日本截擊航空兵使用的頻率看,可能會有戰斗機升空攔截。機上一陣慌亂。斯威尼來不及與基地聯系便調轉機頭向西南方向飛去。他決定改為轟炸長崎。離開小倉後他命令向基地發報:小倉上空無法投彈,改炸長崎。10點28分,飛機抵達長崎上空。恰巧這天長崎也是多雲天氣,第1次進入長崎上空也未能找到目標。燃料表的指針在急驟地下降,斯威尼心情異常緊張,他決定第2次進入時無論如何也要把"胖子"投下去,於是向機上人員宣布:"改用雷達瞄準,准備投彈,返航。"
投彈手克米特·比漢像菲阿比一樣也是一位老手。當他正准備換用雷達儀器瞄準時,突然發現身下兩塊雲團之間有一大段空隙,透過空隙可以清楚地看到瞄準點,他立即通知斯威尼,可進行目視轟炸。10點58分,"胖子"脫離"博克之車"飛向長崎。
投彈後"博克之車"油料已嚴重不足,在返航途中不得不在沖繩島緊急著陸,補充油料。"博克之車"經過了20個小時飛行,很晚才返回提尼安島。"胖子"的爆炸當量比"小男孩"大,但長崎地形三面環山,所以損失小於廣島。據日方統計死亡近7萬人,傷6萬餘人。
J. <h1>德國的原子彈計劃怎樣開始啟動的
英國安全協調局首腦斯蒂文森一直關注著德國的原子彈研究。1939年,他在一項有關法本財團的研究中發現,這家德國化學聯合企業已悄悄地向挪威維莫克化工廠投資,條件是法本財團擁有無限期的專利購買權和化工廠的年產量增加10倍。1939年12月,即在法本財團正式提這項重要要求的一個月之後,法國諜報機關派遣斯蒂文森的朋友——銀行家雅克•阿利爾去了挪威維莫克化工廠,要求該廠為約里奧•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正在主持試驗的一個原子反應堆提供重水。1940年2月,維莫克化工廠向巴黎供應了第一批重水。
隨著1940年4月9日德國人佔領維莫克化工廠,德國的原子彈計劃開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