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參加克里米亞戰爭

德國為什麼參加克里米亞戰爭

發布時間:2022-11-13 06:33:59

① 克里米亞為什麼不選擇徹底獨立,而是選擇加入俄羅斯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搞了一次全民公投,結果顯示,96%的投票者贊成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





三、物是人非的克里米亞。當年沙俄吞並克里米亞後,對於當地蒙古人血統的韃靼人,採取了血腥的民族同化政策,大量的當地韃靼人遭到迫害。因此,二戰德國人佔領克里米亞時,韃靼人主動投降德國,幫助德國進攻蘇俄,意圖藉助德國人脫離沙俄的殘酷統治。二戰結束後,蘇俄對於世代居住在克里米亞的韃靼人,進行了嚴厲的報復。將整個韃靼民族定為叛國罪,全部流放到中亞苦寒之地。流放路上,餓死凍死的韃靼人不計其數。同時受到這種迫害的還有車臣人。蘇俄又將大量俄羅斯人,遷居克里米亞,填補韃靼人的缺失。在當地徹底清除韃靼數百年的民族印記,換上俄羅斯人的印記。使得原本由韃靼人控制的領土,變成了俄羅斯人的家園。

② 什麼叫克里米亞戰爭

這場戰爭本身並不復雜,但影響深遠
起因就是當時奧斯曼土耳其衰弱,而興起的俄羅斯試圖進一步把勢力范圍擴張到巴爾乾地區。當時英國的基本國策就是維持一個均勢的歐洲,把俄國困在歐洲邊緣,不讓他染指出海口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開始琢磨限制俄國擴張。而法國當時的執政者是拿破崙三世,此人以巴爾乾的守護者自居,希望重現其叔叔——拿破崙波拿巴的光輝戰績
於是英國、法國一拍即合,拉上了奧地利,一起給土耳其撐腰,要求俄國撤軍。俄國自然不肯,於是大戰爆發,但主戰場就在克里米亞
此戰之後,俄國最終失敗,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自殺。俄國黑海艦隊毀滅
此戰對今後幾十年的世界局勢影響非常大,俄國發現向西擴張受到阻礙,遂將眼光投向東方,倒霉的自然是大清國,中國大片土地被割讓
奧地利對俄宣戰,而普魯士保持中立,日後,在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戰爭中,俄國持支持態度
拿破崙三世皇帝的虛榮心得到滿足,此後愈加喜歡干涉別國。先是錯誤支持普魯士,讓普魯士打敗了奧地利,最後在普法戰中徹底失敗。德國登上歷史舞台

③ 英國發動第二次葯片戰爭.參與克里米亞戰爭鎮壓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目的是什麼

是鴉片戰爭。
主要是為了鎮壓當地的起義力量,進一步控制當地的原材料,打開當地的商品市場大門,進行殖民統治,從而得到更多的好處

④ 德軍為什麼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戰鬥力如此之強

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德國作為後起之秀,在兩次大戰前,國家的整體國力都是世界數一數二強,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一戰,確切來說克里米亞戰爭,就開啟了現代化戰爭的大門,戰爭不僅僅是靠人力,更重要就是物力。而德國有這方面優勢。

再者德國最早實行了義務教育,和某些制度上的先進,例如總參謀部制度,還有因為拿破崙戰爭失敗痛定思痛的建立了後來有名的普魯士軍事學院(好像也有翻譯成柏林軍官學校),還有其一直比較出色的預備役制度,還有國民因為國家環境(群雄環繞)所以有危機感。這些都是原因。

其二是戰術思想,閃電戰和空地一體化,的確超凡脫俗,讓諸多還側面在一戰中的老將大跌眼鏡

其三是信仰之力,德國的灌輸的確幹得好,大家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戰鬥力自然爆表

⑤ 克里米亞戰爭是侵略性的嗎

不是的,是列強爭奪之戰

⑥ 什麼叫克里米亞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英文:Crimean War,法文:Guerre de Crimée,俄文:Крымская война ,義大利文:Guerra di Crimea.,土耳其文:Kırım Savaşı,又名克里木戰爭、東方戰爭、第九次俄土戰爭),在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大陸爆發的一場戰爭,是拿破崙帝國崩潰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斗爭。

⑦ 什麼是克里米亞戰爭

1853~1856年發生的克里米亞戰爭,是沙皇俄國為獲取出海口,擴展在歐霸權而同同盟國(英、法、土和撒丁王國)爭奪近東統治權的戰爭。俄國的戰敗顯示了其農奴制的腐朽性,自此,沙俄農奴制日趨崩潰,而俄國則向資產階級君主制道路上前進了一步。

19世紀上半期,奧斯曼帝國日趨衰落,中央政權不斷削弱,處於奧斯曼帝國長期統治下的地區此時已是四分五裂或名存實亡,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的「遺產」。這其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兩海峽(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對各列強最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是溝通黑海與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聯結歐、亞、非三大洲的「金橋」,只有一個港口作為出海口的沙俄極力想開辟一條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為獲取出海口,同時挽救走向死亡的農奴制度,沙皇政府於1853年10月向土耳其開戰,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英、法為保持和擴大在土耳其的勢力,參加了土耳其方面對俄作戰,所以,這一場戰爭實際上是俄國與同盟國(英、法、土和撒丁王國)爭奪近東統治權的戰爭。

1853年2月,俄沙皇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科施科夫海軍上將前往伊斯坦布爾,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認俄皇對蘇丹統治下的東正教臣民有特別保護權。土耳其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牒。俄國遂與土耳其斷交,並於1853年7月3日派兵進駐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這兩個多瑙河公國。1853年10月16日,土耳其蘇丹阿卜杜—麥吉德在大不列顛和法國的支持下對俄國宣戰。揭開戰爭序幕的是錫諾普海戰。

俄國艦隊比土耳其艦隊強大得多,不僅可以利用它來對付土耳其的海上力量,而且還可以利用它來協助陸軍的行動。11月,在高加索戰區,雙方陸上作戰均無成效。但從戰爭一開始,俄國黑海艦隊就卓有成效地活動在敵海上交通線上,將土耳其艦隊封鎖於各港口之內。1853年11月30日,在錫諾普港灣全殲土分艦隊和俘虜其指揮官奧斯曼一帕夏。錫諾普海戰的勝利,是俄國在戰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俄國的勝利就意味英國和法國在地中海地區利益的損失,因此兩國很快參戰。俄國政府遂於1854年2月21日宣布與英國和法國處於戰爭狀態。

俄國被迫以70萬兵力與擁有約100萬軍隊的同盟國進行戰爭,在軍事技術裝備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歐諸國。戰斗在幾個戰區同時展開。1854年9月14~18日,盟國艦隊以強大的兵力支援和掩護一支遠征部隊在克里米亞半島耶夫帕托里亞以南實施登陸。9月20日與防守在阿利馬河地區的緬施科夫軍遭遇,俄軍慘遭失敗,被迫向塞瓦斯托波爾退卻。聯軍統帥部採取了迂迴機動的方法,從南面抵近塞瓦斯托波爾城。1854年9月25日,塞瓦斯托波爾城內宣布戒嚴,由此開始了歷時349天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1854~1855年)。聯軍指望以海陸兩面的猛烈炮火摧毀要塞的陸上工事,爾後一舉攻佔塞瓦斯托波爾。但是,俄軍海岸炮台的還擊使聯軍圍城火炮和艦只受到較大損失。緬施科夫也曾組織兵力進行反擊,使戰爭處於膠著狀態。

1854年,交戰雙方在奧地利的調停下開始進行停戰談判。俄國認為同盟國所提條件無法接受,和談於1855年4月中斷。1855年1月26日,撒丁王國參戰,向克里米亞派去了一支1.5萬人的軍隊。1855年,戰事在所有戰區持續未斷,在波羅的海交戰的雙方艦隊均未取得實際成效。

在高加索戰區,聯軍採取一系列積極行動,最後於9月8日對塞瓦斯托波爾發起總強攻,結果奪取了塞瓦斯托波爾防禦配系中的關鍵陣地馬拉霍夫崗。俄軍統帥部決定放棄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爾港灣北岸,將棄置的艦船全部沉沒。

1855年底,雙方在維也納恢復談判,俄國政府被迫做出讓步。1856年3月30日在巴黎簽訂和約,俄國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條件。在整個戰爭中,俄軍損失52.2萬餘人,土軍損失近40萬人,法軍損失9.5萬人、英軍損失2.2萬人。俄國為這場戰爭大約耗資約8億盧布,同盟國耗資約6億盧布。

⑧ 克里米亞戰爭是怎麼回事

克里米亞戰爭是1853年至1856年間在歐洲爆發的一場戰爭,作戰的一方是俄羅斯,另一方是鄂圖曼帝國、法國、英國,後來皮德蒙特-薩丁尼亞也加入了這一方.一開始它被稱為第七次俄土戰爭,但因為其最長和最重要的戰役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爆發後來被稱為克里米亞戰爭.戰爭的起因
這場戰爭的表面起因是宗教問題.俄羅斯向鄂圖曼帝國提出為保護鄂圖曼帝國境內的東正教徒在「聖地」建立俄羅斯的保護地的要求,這個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蘇丹否決.法國的天主教徒和英國的新教徒也反對俄羅斯在巴勒斯坦建立據點的企圖.俄羅斯在蘇丹拒絕後決定以此作為採取軍事行動的理由.1853年俄羅斯與鄂圖曼帝國斷交並開始佔領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屬國.
戰爭的真正原因是鄂圖曼帝國逐漸的、內部的瓦解,俄羅斯認為這是它將它在歐洲的勢力不斷擴大的好機會,尤其是它獲得一個通向地中海和佔領巴爾干半島的好機會.鄂圖曼帝國在巴爾干半島上的統治此時顯然搖搖欲墜,而俄羅斯則爭取獲得對恰納卡萊海峽和伊斯坦布爾海峽的控制.英國和法國反對俄羅斯的擴張,它們不希望俄羅斯獲得這些戰略要地以維持它們自己在東南歐的勢力和興趣.
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1855年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加入這個同盟.奧地利迫使俄羅斯從多瑙河撤軍,但並沒有幫助英法圍攻克里米亞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艦隊.因此奧地利在這場戰爭中起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雖然它並沒有主動參加這場戰爭.塞瓦斯托波爾被圍攻近一年後英法聯軍佔領了一個重要的堡壘,此後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
戰爭時間表
1853年7月3日:俄軍開入多瑙國家.
1853年10月16日:鄂圖曼帝國向俄羅斯宣戰.
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國和法國向俄羅斯宣戰.
1854年4月20日: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防禦聯盟協議,這個協議在這場戰爭內有效.
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奧地利的壓力下俄羅斯撤出多瑙國家.
1854年8月16日:俄羅斯在波羅地海奧蘭的一個要塞被佔領.
1854年9月14日:英法聯軍在克里米亞登陸並開始圍攻塞瓦斯托波爾.
1854年12月2日:英國、法國和奧地利在維也娜簽署反俄同盟.
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加入戰爭.
1855年5月22日:英法艦隊進入亞速海,但沒有獲得任何成果.
1855年9月8日:英法聯軍在圍攻349日後佔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戰敗.
1856年3月30日:鄂圖曼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巴黎和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放棄所有佔領地區,鄂圖曼帝國的領域被保證,黑海內不得駐軍.
戰爭後果
克里米亞戰爭的後果之一是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神聖聯盟終止.普魯士在這場戰爭中持中立,戰後普魯士與俄羅斯的關系變好,與奧地利的關系變壞,而俄奧之間的關系惡化.英國與法國在戰後也開始與俄羅斯修好,因此奧地利日趨孤立.到此為止奧地利在德意志聯邦中取支配地位,但這個地位日益減弱,而普魯士的地位則日益增高.由此歐洲各強國之間的勢力均衡開始對奧地利不利地變化.奧地利的削弱同時也使皮德蒙特-薩丁尼亞不斷增強.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起了一個支配性的地位.1861年在法國的支持下皮德蒙特-薩丁尼亞達到了建立一個義大利王國的目的.
戰爭的意義
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今天大多數人已經將這場戰爭遺忘了,但它從軍事上和從政治上改變了歐洲列強之間的地位和關系.它與巴黎和約是19世紀既1815年的維也娜會議後的第二次重大事件.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鐵甲船和現代的爆炸性的炮彈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壕溝戰和靜止戰.電報首次在戰爭中被使用,火車首次被用來運送補給和增援.
隨軍記者首次參加並可以在同日將戰況報告給家鄉的報紙.由於一個英國軍官的錯誤在一次攻擊中在20分鍾內900名英國騎兵喪身,當晚《倫敦時報》就報道了這個損失,在英國掀起了一場危機.此外在這場戰爭中記者還第一次使用了攝影術來記載戰爭的殘暴和英雄事跡.
損失和英軍對其野戰醫院的改革
在這場戰爭中共約50萬人死亡,其中英軍的損失最高.大多數士兵不是陣亡,而是因飢餓、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和野戰醫院的條件差而死於其戰傷.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改善了野戰醫院的衛生條件,僅此一項改革就大大地提高了受傷戰士的生存率.戰後南丁格爾在倫敦創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

⑨ 德意志是如何在普丹戰爭統一然後走上戰爭之路的

回首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爆發的源頭都指向了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名字——德意志。在歷史上,這個國家其實還有另一個別稱——普魯士。

普奧聯軍初期戰斗頗順,但進入4月以後,由於丹麥軍退守迪波爾堡壘、弗雷德里西亞要塞等防禦工事,普、奧兩軍不得不面對可能需付出重大減員代價的攻堅戰。4月18日,普奧聯軍以傷亡1201人的代價,取得了迪波爾堡壘攻襲戰的勝利,這為戰事的後續進展撕開了缺口。4月28日,面對奧軍的連日圍攻,戰力不支的丹麥軍棄守弗雷德里西亞要塞,至此,陸上戰事基本結束。

在海上,丹麥擁有強於普、奧兩國的海上戰力,因而丹麥一度寄望其海軍能夠扭轉戰局。5月9日,丹麥海軍以優勢兵力,在黑爾戈蘭島以南的海域對正在航行、由3艘戰艦組成的普奧聯合艦隊發動攻擊。一艘奧地利軍艦中彈起火,但在激烈的交火過後,丹麥艦隊也被迫撤退,因此從戰果來看,這場海戰沒有贏家。

▲(油畫)1864年5月9日,丹麥艦隊(遠處)對普奧聯合艦隊發動攻擊,一艘奧地利軍艦中彈起火

普、奧、丹三國間進行的戰爭,是繼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又一場發生在歐洲的多邊混戰。鑒於戰事的擴大會動搖英國治下和平(英、拉丁:Pax Britannica)的穩定性,英國決定出面調停,促使交戰雙方早日停戰。5月12日,在英國的斡旋下,普、奧、丹三國派代表坐到了談判桌旁,開始進行停戰談判。丹麥方面一度推出數個妥協方案,但由於普、奧兩國堅持丹麥必須無條件放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談判無果而終。

為此,普奧聯軍於6月26日重開攻勢,這一次,兩國攻打的重點是日德蘭半島東南部對出的阿爾斯島。7月1日,阿爾斯島淪陷,丹麥方面深知再戰不利,遂提出全盤接受普、奧兩國此前提出的停戰條件。見開戰時的既定目標已經達到,同時也由於擔心擴大戰爭會引發英、法、俄或者瑞典等的干涉,因此,普魯士和奧地利決定見好就收。

▲1864年6月末,丹麥阿爾斯島,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一處高地發動圍攻

10月30日,丹麥與普魯士、奧地利簽訂《維也納和約》,在這份和約里,丹麥聲明將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以及勞恩堡三地永久讓予普、奧。德意志統一通過這場戰爭邁出了實踐的第一步,然而,"戰利品"分配的不均以及長期圍繞德意志事務主導權的明爭暗鬥,又使普魯士、奧地利間出現新的摩擦。摩擦的持續激化,將這對在德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同種裔盟友帶到了分道揚鑣的路口,並最終讓它們在促統一的戰場上重新相遇。

普丹戰爭7年後,普魯士陸續在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法國,最終主導德國北方邦聯獨當一面,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規模。而這,則成為了德國在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統一。自此之後,德意志帝國在數度明主的帶領下走向強國之路,甚至在20世紀上半葉以一國之力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堪稱歷史上一個鮮明的小國逆襲之旅。

只可惜,依靠武統取得的統一誤導了這個民族,讓他們又再度以武力的方式回饋了昔日的強鄰,燃起遍地戰火,生靈塗炭。如今,世界的秩序雖不再總需要以戰爭的形式來做最後的交流,但歷史的悲痛回憶卻時刻鞭策著我們昔日那慘烈的一面。惟願和平的曙光照耀世間每一個角落,讓世間的人們都能生活得和平與安詳。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