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跟俄羅斯什麼沖突

德國跟俄羅斯什麼沖突

發布時間:2022-11-14 02:32:49

① 軍援武器都達到極限了,還是被烏克蘭狂批,德國到底圖個啥

德國的行為只是為了在俄烏沖突當中找存在感,同時也是為了給美國一個滿意的答復,除此之外,也是為了報復俄羅斯中斷能源供應。

雖然德國並沒有直接參與俄烏沖突,但是德國在俄烏沖突當中卻頻頻找尋存在感,這也使得很多人覺得德國的行為有些讓人迷惑,因為德國在這場沖突當中並沒有獲得任何利益,反而得罪了俄羅斯。

一、德國的行為只是為了找尋存在感。

由於德國二戰戰敗國的身份,這使得德國的國際影響力始終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為了找尋存在感,也為了擴大自身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德國才會選擇多次援助烏克蘭軍隊,因為只有這么做,德國才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最大化。

只不過令德國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多次援助烏克蘭軍隊後,烏克蘭的局勢並沒有朝著自己想像的方向發展,同時德國也捲入到了輿論漩渦之中。如果德國不停止對於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那麼德國的口碑形象必然會徹底崩塌。

② 德國與俄羅斯關系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德國在默克爾的帶領下與俄羅斯的關系向好。但隨著朔爾茨的上台和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的施壓,俄德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經過幾個月的博弈與周旋,德國最終選擇了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選擇當好「美國盟友」,具體來說有兩個表現。
一是堅定對俄制裁的決心。9月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發表講話,稱普京應該為「歐盟、北約與俄羅斯的敵對」做好准備。
我們可以發現,伴隨著烏克蘭發起的大反攻,德國的態度也逐漸轉向強硬。這代表歐洲願意「再賭一把」,賭烏軍可以在冬季之前,扭轉戰局。這個多事之秋,註定不安穩啊。

③ 俄駐德大使:德國已越過紅線,俄羅斯會如何應對此事

俄羅斯用能源進行了反擊,這難道不是正常的國際博弈嗎?

按照朔爾茨的邏輯,不論德國如何制裁,如何支持如克蘭!俄羅斯都應該老老實實、穩穩當當為德國提供一部分天然氣,這才是可靠的能源供應商?朔爾茨指責俄羅斯之前,應該反思一下德國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俄羅斯天然氣可靠的買家。

俄烏沖突爆發以後,德國積極參與、推動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以及武器支持給烏克蘭,這才是俄羅斯將能源停止供應的最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

④ 從戀愛到互懟,德國與俄羅斯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冷戰期間,西方陣營中的歐洲國家總是把俄羅斯視為公敵。然而,在所有西方國家中,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另一個選擇,它敢於冒險受到美國的制裁,並與蘇聯調情。一個典型的例子是1955年9月西德第一任總理阿登納及其龐大的代表團訪問俄羅斯。此後,西德和蘇聯的關系升溫。蘇聯解體後,德國仍與俄羅斯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系,並享有廣泛的經貿合作。德國和了羅斯發生了德國想佔主導權。

德國現處於尷尬的境地,如果它不小心選錯了團隊,它不僅將面臨美國的制裁,還將面臨其他歐洲國家的敵意。德國的名字是歐盟的老大,但實際上它是由美國控制的,其地位非常尷尬。這可能是第二個孩子的無助。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只能順應美國和西方的大潮流,放棄與俄羅斯的合作關系並對其實施制裁,這樣G8集團才能再次回到G7集團。

⑤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和轉折點是什麼呢

由於同盟國和同盟國的兩個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矛盾日益尖銳。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四年多。戰爭期間,800多萬人死亡,2000多萬人受傷,直接軍費開支達到3000多億美元。這場戰爭還有另一個最大的後果。俄羅斯工人階級贏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⑥ 一戰期間俄國和德國有什麼矛盾

1890年,德國拒絕延長「俄德再保險條約」,這等於是把德國對外關系的一根支軸給抽走了,德俄奧三國間之所以能長時期保持和平,靠的就是德國既和奧匈有軍事同盟,又和俄國有秘密協約的曖昧關系所導致的外交制衡。俄德兩國在兩百年來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雖然俄國對普魯士從一個受俄國庇護的弱國成長為歐洲大陸首屈一指的強國抱有一絲嫉妒和不快,但總的來說,俄德兩國並無根本的利害沖突。相反,俄國與奧匈帝國倒是不共戴天,奧匈帝國對巴爾干斯拉夫地區的擴張,挑戰了俄國泛斯拉夫主義旗手和斯拉夫人保護者的虛榮心,而俄國鼓動的泛斯拉夫主義浪潮則使得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民族人心思變,危及奧匈帝國的生存。因此,俄奧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俾斯麥之後的德國外交決策者,輕率地採取了對奧一邊倒政策,迫使俄國與法國接近,而德法之間的矛盾又是不可調和的。這樣,雖然俄德兩國並無重大的地緣政治、經濟和殖民地沖突,卻均受制於本國的盟國而互相對立。

俄國和法國作為歐洲大陸兩端的強國,一般是很少能夠發生地緣政治上的直接沖突。除了在兩個拿破崙時期,由於第一個拿破崙的野心和第二個拿破崙的記仇,才導致了兩國之間爆發戰爭。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法俄兩國既然在歐洲已經不再發生直接沖突,殖民地競爭方面也沒有矛盾,那麼面對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咄咄逼人之勢,法俄接近是不可阻擋的。在1879年以後俄德之間爆發經濟戰,導致俄國的農產品出口受阻,財政狀況惡化。這時來自法國的巨額資本源源不斷的投入,給了俄國經濟以復甦的機會,這樣法俄接近已經可以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1891年法俄之間締結了外交協定,1893年,法俄軍事協定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大國間結盟與敵對的對象已經固定,歐洲大國協調外交走入了死胡同。

和奧匈帝國一樣,俄國也屬於那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東方專制君主國家,而且在這方面比奧匈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俄國在巴爾干勢力擴張上屢屢在外交上遭受德奧的遏制,在所謂的斯拉夫兄弟面前大丟面子,而法國對俄國在巴爾乾的野心也不積極支持,俄國最終喪失了一切耐心,外交界和軍方根本不打算在小規模的、可控的外交沖突中耗費精力,只打算準備進行全面戰爭,把所有的大小盟國和對手全部拖進來,進行「最後的審判」。這一轉變最終導致了一個奇特的外交格局,奧地利的外交被塞爾維亞牽制,德國的外交被奧地利牽制,俄國的外交被德國牽制,法國的外交被俄國牽制,英國的外交被法國牽制,最終歐洲的各大國統統被巴爾干局勢所左右,印證了俾斯麥的預言,歐洲大國「總有一天會為了幾個巴爾乾的蠢貨打一場歐洲大戰的。」

⑦ 德國議員痛批朔爾茨反俄政策,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德議員宣稱與俄對抗很愚蠢,美國議員要求停止對烏援助,英法意等國也開始出現官員明確反對介入沖突,盡管烏軍最近反攻犀利,但是西方在俄烏沖突上的立場已經發生改變了。烏克蘭最近開始了犀利的反攻,並且奪取了很多城鎮,甚至還有哈爾科夫方向的大城鎮,這確實超乎了西方的預期。烏克蘭用實際行動讓西方國家見識了他們援助武器的重要性,但是這種勝利並不能改變西方的困境,也很難根本上改變俄烏沖突局勢的走向。烏克蘭那暫時反擊的勝利不等於最終的勝利,決定沖突勝負的還是綜合實力的較量。

總結:確實對於大部分西方國家而言,介入俄烏沖突就是一種自殺的行為,除了給自己國家和民眾帶來傷害之外,不會帶來任何的好處。可以說,整個西方都陷入分裂之中,隨著冬季的到來,西方的分裂只能進一步加劇。

⑧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什麼事件開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開始。

一戰起因

1、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2、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

3、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國。

4、原屬同盟國的義大利,考慮到利害的關系,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范圍。

(8)德國跟俄羅斯什麼沖突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對矛盾

1、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對,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2、法德矛盾十分尖銳。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

3、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上。多年來,俄羅斯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干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展,地處中歐的政合國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干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4、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干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沖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國同盟

1、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羅斯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

2、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3、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羅斯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羅斯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羅斯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⑨ 俄烏沖突直擊歐洲經濟「心臟」:德工業巨頭搖搖欲墜

在過去兩年,德國工業領域就一直努力掙扎著想要擺脫疫情大流行和前所未有的供應鏈挑戰,而如今,「隧道盡頭的曙光」仍未出現,突如其來的俄烏沖突卻可能帶來更為致命的打擊:這場危機正迅速威脅到德國昔日引以為傲的 汽車 、化學和精密機械製造商,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很可能因此面臨「脫軌」的風險。

據悉,隨著這場地緣沖突將能源成本推至新高,並引發新一波高通脹,包括寶馬(BMW AG)、巴斯夫(BASF SE)和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AG)在內的數十家德國工業巨頭都已警告稱,它們的業績將因此下滑,而其他公司甚至拒絕給出預測。許多經濟學家已經大幅下調了德國經濟增長預期。

大眾 汽車 公司(Volkswagen AG)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本月在公司年度業績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這場戰爭繼續下去,將嚴重威脅到過去幾十年來為世界許多地區帶來自由和繁榮的世界秩序,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將遭受最大的損失。」

在柏林,德國政府已經承認了經濟可能面臨困境的嚴重性,其在經濟和政治上的選擇都受到著數十年能源政策的限制——這些政策使德國成為歐洲最嚴重依賴於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的國家之一。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在這場地緣風暴颳起之前,德國的能源密集型工業基礎就面臨著重大轉變,德國計劃退出核能和煤炭行業,同時電力成本也處於歐洲最高水平。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已經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從工業界收集有關天然氣和電力的使用和價格、生產計劃、供應瓶頸以及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度等行業數據。

一直在努力鎖定其他能源來源的哈貝克上周五表示,德國希望在2024年年中能夠基本上實現獨立於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上周,哈貝克帶領著來自巴斯夫、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和萊茵集團等公司高管組成的團隊造訪了卡達和阿聯酋,以確保液化天然氣的進口。

哈貝克上周六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稱,「我們每天都在不斷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以便能給自己爭取更多一點的迴旋餘地。」

但這些舉措顯然無法提供德國企業所急需的立竿見影的援助,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這場可能會給德國出口驅動型製造商帶來持久的經濟痛苦。這些製造商多年來在中國強勁的需求和高效的供應鏈上高歌猛進,但眼下卻可能面臨空前的危機。

德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警告稱,德國面臨滯脹的危險——即在經濟放緩的同時持續存在高通脹。

德國工業巨頭搖搖欲墜

在這個依靠製造業維持經濟增長的國家,一系列的經濟指標都可能因此蒙上陰影。製造業約佔德國經濟比重的22%,而在其鄰國法國這一比例僅為11%。

基爾研究所(Kiel Institute)目前已將德國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近一半,至2.1%,原因是俄烏危機的沖擊波抵消了疫情後需求的復甦,同時通脹將加速攀升至5.8%,為1990年東西德統一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3月份,一項德國製造業指數已進一步下滑,同時一項關鍵的商業環境調查也創下了新低。但即便如此,不少德國企業仍主動或被迫地執行著對俄的制裁措施。

德國政府上周四就第二輪救助計劃達成協議,以減輕能源成本負擔,使救助總開支達到約300億歐元(330億美元)。但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目前仍沒有一個統一的計劃來阻止這場將影響到經濟諸多層面的危機。

德國有機硅生產商BIW Isolierstoffe GmbH負責人Ralf Stoffels表示,「在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飛漲的情況下,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生存和維持就業,而已不再盈利,」該公司位於德國前工業中心——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

Stoffels顯然並不孤獨。根據商業游說團體德國工商總會(DIHK)對3700家公司的調查,78%的公司表示,俄烏沖突傷及了它們的業務,超過一半的公司抱怨價格上漲或供應鏈中斷。

「對我們傷害最大的是電價,」年銷售額約為4000萬歐元的精密銑床製造商Kern Microtechnik GmbH董事總經理Simon Eickholt表示。

他介紹稱,該公司的能源成本大約翻了一番,供應鏈中斷和原材料成本也令其承壓。Eickholt指出,該公司的機械工程業務每周都會收到幾份延長交貨時間和提價15%的通知。

鋼鐵貿易商Schwarzwald Eisenhandel GmbH &; Co KG的董事總經理Steffen Auer則表示,價格「完全瘋了」,每噸金屬薄板的價格在一周內幾乎翻倍式上漲了2200歐元,迫使該公司幾乎每天提價。Auer說,「我們的一些客戶付不起這樣的價格。

俄羅斯供應德國約三分之二的天然氣、一半的煤炭和大約三分之一的石油。目前,德國企業最擔心的是俄羅斯能源供應徹底關閉——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歐盟最終作出這一決定。

哈貝克上周五的講話中也強調了德國的困境。哈貝克表示,「即使我們減少對俄羅斯進口的依賴,現在實施能源禁運還為時過早。經濟和 社會 後果仍將非常嚴重。」

到目前為止,歐盟一直沒有切斷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供應,因為其認識到此舉將在歐洲大陸將引發沖擊波。而如果歐盟真的這樣做,BIW Isolierstoffe GmbH的Ralf Stoffels預計他的公司將不得不關閉,並波及到依賴其硅材料的製造商,如 汽車 製造商。

Stoffels表示,「我們面臨的危險是沒有足夠的能源來維持我們的生產,盡管我們生產的是各行業都需要的東西。」

本文源自智通 財經

⑩ 德國對俄羅斯展開多輪制裁遭「反噬」,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你怎麼看

對於這樣一個情況,讓我看到了經濟全球化今天,一個國家所做任何一個決定,所帶來影響都很深遠。對抗、制裁沒有贏家,雙方都會因此受到影響;想要讓國家和經濟平穩發展,人民生活過得幸福,唯有堅定維持和平與穩定,才能夠長治久安。

俄烏沖突爆發後,歐洲很多國家,都對俄羅斯展開了多倫制裁。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歐洲國家,也正在受到制裁“反噬”。俄羅斯限量供應能源,使得歐洲很多國家,國內民眾苦不堪言。以至於多國群眾,都罷工走上街頭遊行抗議。面對這樣一個現狀,個人有著下面兩個看法存在。

希望沖突能夠早日結束,也希望全球其他國家,能夠看清現實汲取教訓,不讓此類情況再現。

與德國跟俄羅斯什麼沖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