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魯士與德國的關系
德國和普魯士是一個國家,德國是由普魯士統一的,詳細內容如下:
1、德國也可以稱其為德意志,是法蘭克帝國分出的一個國家。法蘭克帝國分為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三個國家,其中法蘭西後來發展為法國,而義大利和德意志國家長期是分裂狀態。德意志境內由許多各自獨立的公國和城邦組成,它們各自有自已的國王和領地,互為獨立,在形式上共同組成德意志邦聯,並且選舉一個共同的皇帝。
2、當然只是形式上的,皇帝對各地割據勢力並沒有實際的約束能力。隨著德意志國家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人民要求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漲。隨著形勢的發展,普魯士逐漸成為德意志中最有實力的國家,而成為有可能實現德國統一的領導者。
3、經過多次外交努力和戰爭,在擊敗了德意志中另一強國奧地利,和歐洲大陸霸主法國後,德國最終由普魯士實現了統一。
(1)普魯士為什麼沒有德國統一擴展閱讀:
德國
1、德意志統一:18世紀初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了艱苦卓絕的軍事和外交斗爭,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德意志完成了以普魯士為主體的統一。
2、位置: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3、世界大戰
(1)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同盟國打擊下,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
(2)德軍於1939年9月1日對波蘭展開入侵,後協同蘇軍迅速佔領波蘭全境,英國及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隨著戰爭進行,德國及其盟國迅速控制歐洲大陸及北非,但迫使英國投降或停戰的計劃未能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入侵蘇聯。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使德國向美國宣戰。
⑵ 德意志的統一為什麼最終要由普魯士來完成
這個問題屬於歷史選擇了:
自三十年戰爭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基本就只是一個名號(盡管還是很有用),當時的奧地利既是名義上的宗主國(類似於春秋時的周王畿),而且實力也是各神聖羅馬帝國分封地中最強的。
但是這個局面在腓特烈二世那裡開始轉變,他通過七年戰爭等一系列對外兼並的過程使得普魯士後來居上,其力量與奧地利並駕齊驅。盡管在拿破崙戰爭中普魯士遭遇重創,但是這段歷史也讓普魯士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當時法國只是軍官教育做得一流,而普魯士直接開始全面教育,腓特烈三世對此的說法是「正是由於貧窮,所以我們要辦教育.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國家,是因為辦教育辦窮了,最後辦亡國的.在我看來,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手段。」因此在半個世紀里,德國完成了全世界最早的全民普及的義務教育,現代大學制度也在此誕生。
在教育問題解決後,德國的經濟實力也逐步增強——比如西門子公司的誕生。然後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等一排能人的推動下,德國最終統一。
⑶ 為什麼是普魯士統一德國而不是其他的公國或者王國
因為俾斯麥。普魯士能統一德意志,全是俾斯麥的功勞。俾斯麥執行「鐵血政治」,希望用王朝戰爭解決問題,他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睿智的外交,僅僅七年就統一了德意志。而其他諸侯國都沒有這樣做。
俾斯麥看到普魯士想統一德意志有三個問題:1、丹麥干涉德意志內部事務。2、奧地利的影響。3、法蘭西對南德意志的干涉。
所以外交上俾斯麥與英國和俄國交好,軍事上拉攏奧地利打丹麥。丹麥戰敗,普魯士拿回了兩個省,把石勒蘇益格交給奧地利管轄,為日後製造領地沖突做准備。
俾斯麥借口上述丹麥領地問題,准備著手把奧地利排擠出德意志邦聯。外交上大力游說孤立奧地利,贊成英國光榮孤立,提出給予法國領地以換取法國中立,並與義大利建立同盟關系,然後奧地利不滿,俾斯麥指責奧地利毀約,所以普魯士對奧地利宣戰。軍事上,因為沒有國家幫奧地利,奧地利對普魯士肯定是沒戲的。奧利地戰敗,但是俾斯麥卻寬容對待奧利地,換取奧地利的好感。此時普魯士王國已經是北德意志邦聯中公認的「領袖」了。
但是,法蘭西支持南德意志的邦國。所以法蘭西成了最大的阻礙。外交上俾斯麥在西班牙王位問題上,以挑釁和刺激的口吻回電法皇,法皇果然大怒。軍事上,俾斯麥號稱團結德意志民族,使得北德意志邦聯加入普魯士陣營。法蘭西率先對普宣戰。英國孤立,俄國觀望。法軍獨木難支,乃敗退相持。
俾斯麥見巴伐利亞都來到凡爾賽了,便著手德意志統一。俾斯麥在倫敦召開會議,給英國以臉面,給俄國以利益,從而便沒有國家干涉普法事務。普魯士在帝國議會的投票下,統一法案以壓倒式的優勢獲勝,德意志邦聯以普魯士為主體核心,成了德意志帝國(德語民族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
一切都是因為這位鐵血首相,俾斯麥的外交戰略大獲成功。普魯士的軍事實力大放異彩。
⑷ 為什麼統一德國的是普魯士
普魯士在中世紀的時候就是德意志諸侯中領土最廣、力量最強的邦國之一,按照馬克思的分析來說的話,就是「靠著賄賂的神權、公開的購買、另行的盜竊、對遺產的獵取和分贓的叛賣性條約」,在不斷地領土擴張中發展起來的。在霍亨索倫家族的帶領下,普魯士逐漸建立起了獨樹一幟的軍事官僚制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進入近代的時候,普魯士的德意志可以說是建立在早期工業化為內容和高度發達的國家經濟的基礎上的政治。
從俾斯麥擔任宰相以來,普魯士就開始通過一系列的王朝戰爭進行德意志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的戰爭以及1866年普奧戰爭對於普魯士的統一之路至關重要,尤其是後者。普魯士的勝利確定了在德意志這個未來的民族國家中的領導權問題,奧地利也被成功的排擠出德意志聯邦。
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戰爭標志著德意志統一的完成,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⑸ 普魯士只是眾多德意志邦國中的一個,為什麼說普魯士統一德國,而不叫普魯士吞並德國
因為普魯士是德意志民族中的一員阿,當然叫統一了。
難道秦統一中國不叫統一,叫吞並?
吞並是吞並別人,統一是統一自己。
原來和自己不是一個圈子,民族的,叫吞並。比如德國吞並波蘭,蒙古吞並中國。
⑹ 為什麼統一德國的是普魯士
上天曾經給過奧地利機會,但是奧地利沒有珍惜,當上天再次把機會擺到普魯士面前時,普魯士抓住了機會,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而那個曾經很牛的奧地利卻被排除在德國之外,這就是命。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普魯士和奧地利成為德意志邦國裡面最有實力的兩個邦國。不過就當時的實力來看,奧地利明顯占優,因此德意志民族統一的大業的重任極有可能會落到奧地利頭上,然而歷史的發展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最終普魯士逆襲奧地利,扛起了德意志統一的大旗,並且把奧地利排除在德國以外。偏距東北地區的普魯士為何能夠逆襲實力強大的奧地利呢?銘蘇先生今天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普魯士王國具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在普魯士統一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人物-俾斯麥。在俾斯麥推動下,普魯士主要靠三場軍事勝利—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
而最初普奧兩個邦國都有統一德意志的雄心,但兩國卻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方案:普魯士提出了小德意志方案,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志;奧地利提出了大德意志方案,一個包含普魯士的德意志。對於這兩種方案,顯然普魯士的小德意志方案更具有可行性。
雖然普魯士和奧地利同為日耳曼人,並且都說德語,但是在德意志統一之前,包括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在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解散以後,奧地利牽頭組建了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聯邦,也把普魯士作為其中一員。
而作為新崛起的普魯士明顯沒有得到奧地利的認可和照顧,並且這只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各邦國還是各自為政,這顯然不符合普魯士的利益。因此,普魯士只有另起爐灶,如果把奧地利吸納進來,那誰做國王這就會成為難題,所以乾脆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聯邦以外。最終,普魯士通過普奧戰爭打敗了奧地利,成功地將奧地利排除在外,普魯士帶領周邊邦國於1871年建立起沒有奧地利的統一的德意志。
綜上,雖然奧地利具有先天優勢,但是奧地利並沒有把握住機會,反而普魯士這個後天崛起的邦國在脾斯麥的帶領下,一舉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希特勒時期曾經將奧地利也納入德國的版圖,但是二戰德國戰敗,奧地利再次與德國分離。
⑺ 普魯士:原本並非德意志民族,為什麼卻最終統一了德國
1866年,普魯士擊敗德意志民族內部的主要競爭對手奧地利。1870年,又擊敗了企圖阻撓德意志統一的法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終於在1871年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
跟英、法等老牌歐洲強國相比,德意志的統一顯得姍姍來遲,可誰也沒想到,此後的70年裡,這個年輕的帝國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深刻改變人類的 歷史 進程。
普奧戰爭前的歐洲局勢,兩個德意志兄弟對德國的統一都有著各自的打算
然而,主導德意志統一的普魯士王國,其祖先卻並非德意志民族,在血緣上,古代普魯士人與立陶宛等波羅的海民族更為接近。古代普魯士的起源地也不在如今的德國境內,而是在以波蘭的格但斯克(但澤),和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為核心的地區。
普魯士的發源地如今已經成為波蘭的格但斯克市和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
既然如此,普魯士又是如何能夠統一德意志呢?從13世紀開始,由德意志貴族組成的條頓騎士團用武力征服古普魯士人,再通過聯姻方式成為德意志的一個邦國,進而統一了德意志。
條頓騎士團的徽章和團旗,最終演變為德國軍隊的「鐵十字」徽章
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的凱撒遠征高盧時,發現阿爾卑斯山以北、萊茵河以東地區居住著很多蠻族,他們處於原始的氏族 社會 ,勇猛好鬥,很難征服。凱撒把這些蠻族稱為「日耳曼人」。
公元前1世紀,日耳曼人的居住地區(黑色框線),紅色部分為後來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版圖
據現代考證,日耳曼人起源於北歐的南部地區,由於天氣轉冷而遷入中歐。古羅馬人沒有能力征服日耳曼人,便僱傭他們為自己打仗,日耳曼人則趁機吸收古羅馬文化,並大舉向帝國境內移民。
條頓森林之戰,日耳曼人頂住了羅馬軍團的進攻,因而沒有被征服
公元476年,日耳曼僱傭軍輕松滅亡了腐朽的西羅馬帝國,在其廢墟上建立起法蘭克王國。這個王國在鼎盛時期囊括了今天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領土。歐洲 社會 也由此進入了中世紀。
相對於古羅馬帝國,日耳曼人初始的文明發展水平較低。但通過數百年的融合和學習,日耳曼人逐漸歸皈了基督教,並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的軍事采邑制度,取代了古羅馬的行省制。
可好景不長,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分裂成東、中、西三個部分,其中的東法蘭克王國便是德意志民族的前身。經過三百年的努力,東法蘭克王國得到羅馬基督教廷的認可,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在名義上繼承了西羅馬帝國的余暉。
法蘭克王國分成三部分,東法蘭克將演變成德意志
從國王開始的各級貴族領主,從上級領主獲取土地的使用權,並為上級領主服兵役,從而構成整個國家的統治秩序。這套封建制度非常類似於中國周朝的諸侯分封制,一直沿用到近代。
而為了保證貴族爵位和財產能夠得到完整傳承,封建領主採用了長子繼承製,其他兒子只能自謀生路,或給其他領主當兵、或參加各種軍事團體,這就使得中世紀歐洲 社會 的軍事化色彩十分濃重。
中世紀歐洲最重大的事情是十字軍東征,1095年,羅馬教廷號召歐洲的基督教徒發動東征,目的是從穆斯林手裡奪回聖城耶路撒冷。由於基督教軍隊以十字徽章為自己的標志,因而被稱為「十字軍」。
在此後的兩百年時間里,十字軍先後十三次東征,總兵力超過三百萬。從貴族到農民的歐洲各個階層都深度參與其中,英國、法國、德意志等國的國王都曾親自領兵前往中東征戰。
十字軍先後發動十三次東征,總兵力達300萬,但只有第一次東征的戰果較大
對於那些無法繼承爵位和土地的貴族子弟來說,參加十字軍東征是攫取財富和榮譽的好機會。德意志的貴族子弟對此也非常熱衷,他們在前幾次東征的十字軍中,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比例。
十字軍在初期取得很大的戰果,一度奪取耶路撒冷,建立了若干個十字軍國家,但也暴露出一個嚴重的問題。留守在中東的十字軍太少,遭到攻擊時,很難堅持到歐洲援軍趕來,也無法保護前來朝聖的基督徒。於是,武裝修士會應運而生。
武裝修士會既是基督教修士,又是全副武裝的騎士。在十字軍東征期間,最有名的三個武裝修士會分別是「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
1241年,條頓騎士團與波蘭、德意志聯軍慘敗於蒙古軍隊
12世紀末的第三次東征中,來自德意志的十字軍戰士們在中東遭遇到敵軍和酷熱的雙重打擊,損失慘重,很多人返回了德意志。而留在聖地的一部分人仿效其他騎士團的模式,在1198年建立起條頓騎士團。在遙遠的東亞,蒙古帝國差不多與此同時開始了崛起的進程。
條頓騎士團一開始以救治前往聖地的德意志人為主要使命,隨著規模的擴大,軍事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變成一支強大的武裝團隊,其首領的名稱叫「大團長」或「總團長」。他們以白底黑十字徽章為自己的標志,在中東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條頓騎士團的驍勇善戰很快引起了一些歐洲國家的注意。1211年,匈牙利請他們去鎮壓庫曼雷人的反抗,並封給他們一片土地作為報酬。當條頓騎士團完成任務後,想在封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家時,卻發現自己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自然不能建國。
20世紀60年代重建的馬爾堡,條頓騎士團征戰普魯士之前,以此堡為總部
吸取教訓後的條頓騎士團在接到下一個任務時,要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頒布黃金詔書,將即將征服的這片土地賜給自己,並享有一切權利。這片土地的名字叫作「普魯士」。
古代普魯士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在維斯瓦河與涅曼河之間,距離神聖羅馬帝國的東部邊境約三百公里遠。古普魯士人與拉脫維亞、立陶宛人同屬於波羅的海民族。
古普魯士人的早期 歷史 到現在仍無法完全考證,他們沒有文字,有自己的語言,處於部落 社會 時期,以原始農業為生。由於土地貧瘠、缺乏海港和海貿,生活較為艱苦,也造就了古普魯士人的剽悍作風,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外來者的反抗。
1300年條頓騎士團在歐洲的分布,藍色區域為普魯士和立窩尼亞
正因為如此,波蘭雖然將該地區劃入自己的版圖,卻沒有實施過有效的統治。波蘭通過神聖羅馬帝國請條頓騎士團來征服古普魯士人,並答應將這片土地的所有權益送給條頓騎士團。
從1230年起的五十年前里,條頓騎士團源源不斷地從德意志派來軍隊,鎮壓了古普魯士人的三次大規模叛亂,才征服整個普魯士地區,逼迫他們皈依基督教。
條頓騎士團一邊忙著征服,一邊還要排除周邊強國的干擾。波蘭和立陶宛雖然較為強大,但對該地區的興趣不大。俄羅斯當時還無力向這里擴張,波羅的海對面的強國瑞典則只能以侵襲為主。
普魯士處在多個強國之間,但這片土地不夠肥沃、也沒有良港,吸引力不強
1285年,條頓騎士團終於征服整個普魯士地區,並根據神聖羅馬帝國的黃金詔書,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騎士團國。波蘭雖然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允許條頓騎士團建國,但此後一直與他們處於敵對狀態。
條頓騎士團國由上層的騎士和被統治的古普魯士人共同構成,據現代學者考證,古普魯士的人口在被入侵前應該有17萬左右。騎士團國鼎盛時期的疆土范圍包括東普魯士、西普魯士(今波蘭格但斯克市及附近地區)、愛窩尼亞(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大部分地區)。
1400年波羅的海周邊的局勢
條頓騎士團的成員既是戰士,也是修士,因此,他們建立的國家與傳統國家有著很大的不同。騎士團的大團長兼任國家元首,各級行政長官同樣是騎士團成員。他們沒有私產、不能結婚、只能從騎士團內部選擇接替者。
為了幫助騎士團成員戰勝人性之中的私慾,騎士團著力宣揚「勇敢、紀律、節儉」等美德,使這個與眾不同的國家能夠長期維系下去,這些美德日後將成為普魯士精神的一部分。
來源於德意志的條頓騎士們積極從德意志吸收移民,占據當地的經濟命脈,推行德語和德意志化。而周邊的斯拉夫人、立陶宛人等等也大批湧入進來,與當地人混居在一起。
條頓騎士團的鼎盛時期,占據著波羅的海沿岸很大一片區域
在這個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古普魯士人漸漸失去自己的語言和習俗,開始與各地移民一起形成新的普魯士人,德語成為當地的通行語言,古普魯士語言徹底消亡。
經過長時間的開發,普魯士土地變得肥沃起來,加上相對寬松的統治,使得普魯士在隨後的兩、三百年裡,得到很快的發展,超出了周邊地區。畢竟條頓騎士不能擁有私產和窮奢極欲,對民眾橫征暴斂等情況比其他貴族領地要少得多。
經濟大發展的同時,條頓騎士團的統治卻走上了下坡路,不斷地與波蘭發生戰爭。1410年的坦能堡會戰中,條頓騎士團慘敗於波蘭。1466年,西普魯士被割讓給波蘭,東普魯士淪為波蘭的采邑,騎士團國喪失了獨立。
最後一任大團長阿爾布雷希特(左)和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右)
面對騎士團國江河日下的形勢,第37任大團長、來自霍亨索倫家族的阿爾布雷希特拒絕承認波蘭的宗主國地位。武力反抗失敗後,他逃到德意志,認識了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1525年,在馬丁·路德的影響下,阿爾布雷希特宣布改信新教,辭去大團長職任,自立為普魯士公爵,東普魯士因而變成霍亨索倫家族名下的普魯士公國。
深黃色區域是普魯士公國,該時期的疆域面積最小
條頓騎士團失去了自己的國家,分崩離析。一部分不願意改信新教的條頓騎士團成員,回到德意志繼續征戰了三百年。直到1809年,法國皇帝拿破崙迫使德意志臣服,條頓騎士團才被宣布解散。
拿破崙失敗後,條頓騎士團得到重建,但不再具有軍事職能,只是一個宗教團體,從事醫院等慈善事業。1929年,條頓騎士團改名為德意志騎士團。目前,德意志騎士團仍然有約一千名成員,總部設在奧地利的維也納,五個國家有其分部。
條頓騎士團沒落了,普魯士公國依然存在,但它臣服於波蘭王國,甚至沒有與德意志地區接壤。按照正常的軌跡發展下去,這個公國很有可能變成今天波蘭的一部分。而這個趨勢在1618年被打破了。
由於第二任普魯士公爵死後無子,他的女婿繼承了普魯士公國。這個女婿同時又是霍亨索倫家族勃蘭登堡的繼承人,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這個時代的德意志正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邦國多達上百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也是由七個「大選侯」選舉出來的,勃蘭登堡侯爵便是「大選侯」之一。
霍亨索倫城堡,位於今天的德國巴登-符騰堡州
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的成立,是普魯士歸屬德意志的開始,但此時兩者的聯系還不是很緊密,普魯士仍然是波蘭的采邑。1660年,霍亨索倫家族通過幫波蘭打仗,換取了普魯士公國脫離波蘭,完全成為德意志的屬國。
1701年,霍亨索倫家族的腓特烈三世,又趁著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向法國開戰,得到了普魯士國王的稱號。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加冕稱王。
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的疆域,德國首都柏林就位於其領土上
15至18世紀的歐洲一直動盪不安,各國之間頻繁發生戰爭,德意志各邦國紛紛捲入其中。普魯士卻因為處於德意志的邊緣地帶,而長時間免遭戰火的侵襲。再加上他們信奉新教,使得這里成為新教徒和戰爭難民的避難所。
由於普魯士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民族,對各國移民都保持著開放態度,也不強迫任何人改變自己的信仰和習俗,因而受到全歐洲難民的青睞,使得普魯士人口和經濟得到了快速增長。
在普魯士王國的內部,各等級領主基本上都是條頓騎士團成員的後代,不但享有自己的封地,還延續著騎士團尚武和遵守紀律的精神,年輕的貴族子弟都會上軍校,成為普魯士的軍官。他們有一個特定的稱謂——容克貴族。
從1230年起,普魯士人口和領土面積的增長情況
跟傳統的歐洲貴族相比,容克貴族節儉得讓人感到寒酸,有一些甚至還會自己參加勞動。他們像當年的騎士團那樣,信奉「勇敢、紀律、節儉」等美德,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只效忠於國王和軍隊本身。
普魯士軍隊按照地域進行徵兵,既能組建一支龐大的軍隊,又加速了來源於各地移民的德意志化。18世紀是普魯士不斷擴張的時代,吞並多個德意志邦國,普魯士已經完全融入了德意志。
正是憑藉由容克貴族組成的軍官團,以及竭盡全國之力供養的龐大軍隊,小小的普魯士王國才能在歐洲政治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到18世紀末,這個充滿「鐵和血」精神的普魯士已經躋身於歐洲強國之一。
直到普魯士王國成立時,勃蘭登和普魯士之間只有波羅的海沿岸一狹長地帶相連,這種局面顯然很難讓人滿意的。1772年,普魯士聯合俄國、奧地利瓜分了波蘭,將西普魯士重新歸於治下,勃蘭登和普魯士終於連成了一體。
經過數百年持之以恆的擴張,尤其是1815年打敗拿破崙後,普魯士王國擴張到德意志的西部和北部,成為德意志地區兩個最大的強國之一。另一個是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稱號的奧地利。
藍色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後的疆域,面積遠遠超過現在的德國
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在普魯士傳統的「鐵和血」精神下,俾斯麥和國王威廉一世拉開了統一德意志的進程。他們首先排除了與奧地利合並的可能性,選擇成立一個相對較小的德意志國家。
1864年,普魯士擊敗丹麥,確定了德意志的北部疆域。1866年,又擊敗奧地利,迫使其退出德意志。次年,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成立,包括有22個德意志邦國和3個自由市。
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中,普魯士王國的領土(綠色)
1870年,法國向普魯士宣戰,企圖阻撓德意志的統一進程。由條頓騎士團傳襲而來的,歷經無數次改革提升的高效軍事體制,使普魯士比法國更早完成動員,迸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不但一舉擊敗法軍,還俘虜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
1871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1871年1月18日,也就是普魯士王國成立的170周年紀念日,威廉二世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加冕成為德意志皇帝。如果上溯到條頓騎士團1230年首次進入普魯士,這個稱帝的過程花費了642年。
這個本非德意志的普魯士,經過五個世紀的同化,完全成為德意志的一員,乃至兩強之一,最後終於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德國」正式登上了 歷史 舞台。
德國空軍戰機上的「條頓鐵十字」
長期作者 霈霖
歷史 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 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 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⑻ 普魯士怎麼統一德意志的
德意志要統一原因很多,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是政治上的原因,被佔領、賠款、徵集軍稅刺激的德意志人民是情緒上的原因,拿破崙戰爭期間哈布斯堡、霍亨佐倫對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的號召和許諾是政策上的原因,而跟這些相比德意志的中世紀以來的政治結構:「小邦分治、關卡林立、稅收、貨幣體系紛繁復雜、」對德國乃至中歐貿易都成了絆腳石,是德意志統一的經濟上的原因。
基於上述這些原因人人都意識到德意志統一勢在必行,上到各國宮廷、政府首腦、高級官僚、貴族精英、文化精英、下到資產階級、市民、乃至於農民。都期待著德意志的統一,但是1815年合約把哈布斯堡的西部領土都剝奪了,轉而授予普魯士,這種處理是出於俄國的利己政策,原因也很簡單,俄國從1812年戰爭中奪取的最大好處就是拿破崙建立的華沙大公國,俄國不可能還把其中最好的部分還給普魯士,所以只能在西歐作出調整。這樣一來奧地利的領土就偏處德意志一隅,而普魯士則成了橫跨北德意志的重要勢力,同時也客觀上被推到了德意志統一問題的風口浪尖。
在普魯士走上德意志舞台的時候,德意志統一這個事業牽扯到很多復雜的問題
第一是列強怎麼看待德意志統一,列強就是英法俄三國,因為神聖同盟五強力的普奧已經是統一問題的主角了,所以不考慮在內。在英法俄三國里,俄國其實對德意志問題是不太關心的,因為第一俄國沒有跨過波蘭進一步向西擴張的想法,天主教波蘭已經讓沙皇頭疼了,如果再進一步擴張到普魯士-勃蘭登堡,難度和收益都不成比例。而且俄國的工業還很原始,俄國在德意志的經濟利益也很小,英國客觀上是支持德意志統一的,因為這一階段德意志是英國工業品的重要市場,而德意志的混亂局面導致從海上運往德意志的英國工業品賣到萊比錫要過幾十道關卡,繳幾十次稅,還要適用將近十種不同的稅法,兌換十幾次貨幣,如果德意志統一,至少是經濟上統一,英國商人是樂見其成的,而英國王室又不一定,因為英國國王兼任漢諾威國王,這個問題在威廉四世死後因為英國承認女性繼承權,而漢諾威不承認,導致威廉的侄女維多利亞登上英國王位,弟弟恩斯特奧古斯特登上漢諾威王位才在某種程度上得到解決。然後就是法國,法國實際上對德意志沒有過多的領土野心,但是法國追求整個歐洲的霸權,而德意志是法國推行歐洲霸權政策的交通線,所以掌握著斯特拉斯堡的法國就握著德意志的大門鑰匙,俾斯麥在1866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還沒有建立德意志帝國以前已經在謀求奪去斯特拉斯堡了,可見法國在德意志的利益雖然缺乏經濟基礎,卻勢必導致它被捲入。
第二勢在必行的德意志統一將以怎樣的形式實現,這就是歷史人物起作用的地方。時勢造英雄體現在德意志勢必在19世紀之內趨於統一,而英雄之改邊時勢就體現為德意志究竟以一個什麼樣的方式、統一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討論
第一是誰來統一這也有兩個方面:
1、邦國層面上的誰來統一德意志,大家都知道1848年有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之爭,其實還有第三德意志,大德意志毋庸置疑就是奧地利來統一德意志,小德意志就是普魯士把奧地利趕出去統一德意志,而第三德意志就比較曖昧,往小里說可能是排除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其它各邦統一在一起,往大里說則可以誇張成一個革命的德意志共和國,在波蘭、匈牙利、斯拉夫各國獨立之後,推翻各邦君主包括哈布斯堡和霍亨佐倫以後,建立一個人民的德意志。這種第三條道路根據立場不同,實際意義也不同,對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來說第三德意志或者純德意志是捍衛小邦獨立的工具,對1848年的自由主義者兼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來說則是普遍解放的德意志共和國。這就牽扯到第二個問題。
2、階級或者等級意義上的誰來統一德意志,同樣也有兩條道路,第一是君主、貴族的德意志統一、第二是平民、知識分子、資產階級的德意志統一。這兩者在極端情形下存在著完全對立的解決方式,1815年到1848年實際上是後者在推動者德意志的進步和統一,1848年革命平民、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德意志運動達到最高點,這一年哈布斯堡王朝被趕出維也納、普魯士軍隊退出柏林,德意志的國民代表在法蘭克福起草德意志憲法,德意志各邦也紛紛爆發革命,人民的德意志國家幾乎出現在了地平線上,但是君主和貴族的反革命也隨之開始,反革命最嚴重的是奧地利,溫迪施格雷茨在布拉格、維也納大開殺戒,施瓦岑貝格的執政完全廢除了哈布斯堡之前的所有讓步,恢復了君主專制制度,而普魯士的反革命是漸進的,腓特烈-威廉四世雖然鎮壓了革命,但是保留了國會和憲法,在1848年以後的反革命潮流當中普魯士表現出了相當的進步和寬容,所以失望的自由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紛紛倒向普魯士,小德意志之占上風也大大受惠於這種情緒。
第二是德意志怎麼統一
這個問題也要從階級和邦國兩個角度上去看
首先是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們希望怎麼統一,對他們來說最高目標無遺是推翻各邦君主,拋棄普魯士和奧地利領土上非德意志的部分來實現統一,建立一個德意志人的中歐共和國。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中間同情波蘭、匈牙利、斯拉夫人的情緒也是基於這個理想。因為這些地方的獨立對德意志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者來說無關緊要甚至是打擊普魯士和奧地利君主的有力工具。這些地方的起義者還能成為德意志統一運動的盟友。但這種理想太過於遠大,脫離實際在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中間也不是優勢。
比較實際一些的民族主義者自然希望聯合某個邦國和它的君主來實現德意志統一,摧毀德意志各邦的君主和宮廷,實現一種英國式的立憲民主政治,通過政治的民主實踐,在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之內追求民主和民族統一。1848年以後這一派大多傾向普魯士因為普魯士是相對最民主的邦國。
另一種激進的自由主義則是在統一與自由不可兼得的時候,捍衛承認民主權利的小邦的獨立,來抵制強大的君主制大邦的統一,巴登知識分子所謂「寧要自由的不統一,不要統一的不自由」就是這種立場的代表。
然後就是君主和貴族對德意志統一的態度。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跟各個邦國的對德意志統一的態度一起談論,因為除了「自由主義的巴登」之外德意志各邦的政府幾乎都把握在君主和貴族的手裡,君主和貴族的態度就是邦國的態度。過於小的邦國比如薩克森-柯堡-哥達、或者奧爾登堡這種可以忽略不計,只去觀察一下大邦和中等的邦國的態度就可以。
首先是奧地利,奧地利的態度從1815年到1848年幾乎是一以貫之的就是拖延,德意志問題也好義大利問題也好,都要拖延維持現狀,直到奧地利恢復元氣有餘力解決為止。在此以前如果迫不得已就作出一些調整,德意志邦聯就是這種態度的體現,它有一個宏遠的目標,但是毫無實現的時間表。而且可悲的是奧地利一直到它滅亡也沒有能夠恢復元氣,沒有真正在歐洲的反革命問題上充當它的旗手的角色,它有那麼多的領土和人民,而且幾乎天然是歐洲反動派的領袖,從教會到君主都支持維也納期待維也納,但是維也納無可奈何,幾次迫不得已的投入戰爭除了拉德茨基時代勝利了一次之外全盤皆輸。
其次是普魯士,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者執政期間希望追求德意志的經濟統一,而且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在政治統一到來以前德意志各邦之間的關稅已經基本上被摧毀,1832年普魯士已經把三分之二的德意志領土都覆蓋在共同關稅同盟之下,到1852年普魯士關稅區已經基本上覆蓋了整個德意志,共同的經濟政策、共同的貨幣、德意志鐵路的鋪設和聯運,都在俾斯麥上台以前很久就實現了,1848年為了聯絡軍隊鎮壓革命,俾斯麥憂心忡忡的第一次乘坐了火車,但到1860年代開始的時候,德意志各邦的鐵路總長度已經超過了法國,遠遠超過了奧地利。德意志各邦在讓渡自己政治主權之前三十多年已經向關稅同盟大會讓渡了自己的經濟主權。實際上未來的自由主義德意志也是普魯士自由主義大臣的理想。但是這種理想因為1861年的憲法危機而告結束。
普魯士貴族和君主在1848年以後在革命半途而廢而腓特烈-威廉四世也不進行堅決的反革命,真是頒布了一部滿足自由派要求的憲法之後達成了妥協,之後的普魯士維持了十幾年的自由主義政治,俾斯麥上台以前的普魯士是沿著自由主義者雖然更多的是「普魯士的輝哥黨貴族」所設想的道路前進的,但是俾斯麥的執政結束了普魯士的自由主義時期,這時考察一下「俾斯麥的德意志理想」是很有意思的,俾斯麥的德意志理想總結起來就是「根本沒有什麼德意志理想」,相比俾斯麥腓特烈-威廉四世和威廉一世這兩位國王反而是有德意志理想的,甚至威廉一世曾經怒喝俾斯麥「說到底你還是一個德意志人」。但是俾斯麥和他所屬的保守派容克貴族階級都沒有自己是德意志人的自覺。他們的德意志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大普魯士」。最直接的體現這一點的是1866年戰爭之後北德意志聯邦憲法問題,按照俾斯麥的憲法草案,北德意志聯邦,將和梅特涅的德意志邦聯沒兩樣,這個聯邦沒有力量沒有政府沒有價值,普魯士王國是聯邦的「非人格化」的「主席」,北德意志邦聯議會將只有一個由普魯士總理也就是俾斯麥,派遣負責傳遞消息並使之作用於聯邦的代表。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掩蓋普魯士吞並漢諾威、法蘭克福、和其它幾個小邦,從而實現建立東西兩部分領土之間的陸地聯系,其它都無足輕重,北德意志邦聯總理的設置是違背了俾斯麥意願的,是普魯士和德意志自由主義者以及民族主義者強加給俾斯麥的,從此俾斯麥才被迫從純粹的普魯士總理變成「聯邦」總理。但即便如此,俾斯麥在德意志統一的進一步發展中扮演的還是一個開倒車的角色,如果說這樣是誇張,那麼至少俾斯麥扮演了一個在下坡路上踩剎車的角色。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的時候,俾斯麥慷慨的滿足了一切南德意志各邦提出來的維護自己國家獨立性和主權的要求,因為所有這些慷慨的讓與都同等的被授予普魯士王國,俾斯麥不想要一個統一的德意志,為此他的德意志帝國甚至除了帝國宰相府辦公廳之外沒有常設官廳,後來的帝國政府各部門都是從為俾斯麥一人服務的帝國宰相辦公廳和辦公廳的各個專任國務秘書發展來的。甚至在帝國建立之後,俾斯麥依然不願意推動帝國的統一,按照德意志帝國的陸海軍相關法律,帝國陸軍屬於各邦,只在戰爭爆發的情況下才由皇帝統一指揮,所以俾斯麥喜歡擴充普魯士自己的陸軍,但是帝國海軍法規定海軍屬於整個德意志帝國,所以俾斯麥對海軍毫無情趣,真正推動德意志海軍建設的反而是威廉二世。
然後是小邦的德意志理想,小邦的第一要務就求得生存,因此它們首選的支持對象是奧地利,因為奧地利不願意在德意志問題上採取積極政策,但是當奧地利表現的軟弱無力,而普魯士卻咄咄逼人的時候,他們不得不在經濟上對普魯士妥協,否則它們將喪失必要的貿易路線,尤其是在普魯士與黑森-卡塞爾在1831年簽署協定,把卡塞爾納入普魯士關稅區從而把東西兩部分連成一片而截斷了德意志南北方向的貿易通道之後,就更是如此。但是在政治上小邦也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爭取第三條道路,擺脫普魯士和奧地利建立一個純德意志,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尤其是南德意志的巴登、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對政治上的自由主義作出了讓步,巴登是德意志各邦里最自由民主的邦,而巴伐利亞宮廷則對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和藝術大加扶持,路德維西二世國王之推崇瓦格納,建造新天鵝堡都是這種德意志民族主義政策的體現。一個天主教的、正統君主統治的、但卻有憲法和國會的德意志帝國,是南德意志君主在德意志統一問題上的理想。
綜合所有上述各種因素之後,我們可以清楚的把德意志統一運動和俾斯麥的王朝戰爭區分開。
德意志統一運動是從1806年帝國解體到1871年皇帝宣言之間持續65年的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其中從1806年到1848年間,德意志統一的大部分成就已經取得,其中的功績應該歸功於馮-施泰因、馮-哈登堡、馮-洪堡、李斯特、以及其它德意志自由主義者、民族主義者、普魯士的輝格派貴族和高級官僚,在他們不屑的努力之下德意志在關稅、交通上、貨幣上已經統一在一起,這種統一如此牢不可破以至於1866年戰爭中薩克森王國作為奧地利的盟友一起對普魯士作戰,但是薩克森的稅卡還在按照普魯士稅則向奧地利商品徵收過境稅。
德意志的統一運動與民主運動一起發展到1848年第一次出現裂隙,但是在普魯士仍然維持著表面上的憲政,直到俾斯麥1861年拋開憲法和議會開始執行公開的反動政策,因為他拋開議會,所以他無法開征新稅也無法舉借新債,而解散議會選舉也無濟於事,所以俾斯麥除了依靠戰爭改變國內輿論之外別無選擇,所以原本健康發展的德意志統一運動的主導權,被病急亂投醫的普魯士貴族把持到了手中,1861年到1871年之間,俾斯麥連續發動了三場王朝戰爭,從而把德意志統一的發展打上了君主和貴族派的烙印。德意志統一的產物沒能成為一個中歐民主共和國也沒能成為歐洲聯邦的重要一環,反而成了之後的歐洲戰爭策源地,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1848年以後的德意志貴族的反革命運動,以及政府的反動政策。
如果僅就狹義的王朝戰爭而論,則在軍事上普魯士的軍事改革和參謀體系、以及大膽使用當時在歐洲領先的普魯士鐵路運輸軍隊是普奧、普法戰爭勝利的根本,這些都應該感謝普魯士軍事改革家們和威廉一世國王,在戰爭指揮上俾斯麥沒有發揮什麼特殊的影響,戰爭的勝利應該歸功於老毛奇這樣的總參謀長,和王太子這樣的前線指揮官。
俾斯麥對德意志統一的最大貢獻是在外交上,讓普魯士始終沒有遇到一個以上的大國作為敵人,始終避免挑戰兩個強國,但是與這一貢獻相比俾斯麥在德意志帝國憲法問題上的保守,以及在普魯士地位上的利己主義同樣給德意志的歷史帶來了深刻的損害。
要討論德意志統一我覺得首先要談談德意志帝國是怎麼瓦解的,
一、德意志帝國的瓦解
德意志帝國的瓦解是封建制普世性發展的結果。這句話看起來挺復雜其實如果採取簡單粗暴的態度解釋也不難理解,中世紀的歐洲地廣人稀,道路破敗,森林密布,一隻鳥從莫斯科出發從這棵樹飛到另一棵樹可以一直飛到巴黎。而且交通工具稀少,只有少數人才騎的起馬,而且馬還要仔細的分成三六九等,一個體面的騎士老爺要有好幾匹馬,打仗的戰馬平時可捨不得騎、賽馬的競馬更捨不得騎,馱盔甲的馬是比較便宜的不過也走不快,還有一匹才是自己平時騎的馬,而普通人里的富戶可以騎驢,更多的人則乾脆憑腳走,所以中世紀歐洲大部分人一輩子的活動半徑不超過一個人步行半天的距離,因為天黑就不安全,所以如果沒有可靠的落腳點,必須在天黑之前打個來回。
這樣的歐洲實際上是被森林、荒野、河流、沼澤分隔開的一個一個的孤立的小天地,他們的語言雖然不同,但是他們彼此之間也沒有什麼需要溝通,這個人來當老爺那個人來當老爺,反正也就交那麼多的租子,服那麼幾天的役,如果老爺不在其實更好因為可以占點老爺的便宜,比如跑到公共土地上放放自家的牲口啊,去老爺的林子里砍點木柴啊,甚至去偷獵啊。
在這些孤立的小天地之上,說著統一的語言——拉丁語、有著統一的組織基督教會,而且有統一的發型、服飾、教養的教士階級建立起一種普世性,國家、民族、都分解為一個一個的領地,這些領地的收入和義務都是長期博弈之後平衡點,與其花心思去跟那些已經被壓榨的很厲害的臣民較勁,還不如出去搶鄰居或者去打鄰國,所以領主們也滿足於獲得自己的那一份,於是愛國心什麼的都淡化了,一切都是權利和義務,付出和收益,而且因為是古代社會,這種權力和義務通常還都是不對等的,於是沒有人愛國,也沒有人在乎什麼國家,只是希望我們的老爺離我們遠一點,要是他從來都不會來就更好了。
這種封建制度導致的社會的離散在德意志和波蘭表現的最明顯,恆定的收益實在無法支撐國家,於是君主就向各等級要求例外的效勞和奉獻,但是奉獻不能白給,於是特權就越賜越多,有些是為了國家有些是為了君主個人,國家的權力被越來越的特許和赦免分解,最後連帝國騎士、修道院都得到了直屬帝國實際上是誰也不屬於的獨立地位。這就是德意志帝國的瓦解。
二、德意志各邦的重整
這種瓦解到了最嚴重的時候實際上已經不符合人們的需要了,因為社會分解到了最低的層次,關卡林立,每走幾步都要進入一個新國家,社會生活幾乎不能進行了,於是德意志出現了重整的現象,也就是封建制發展到了極致的時候,社會自發的重新整合,這就是德意志大邦國和中小邦國的內部重建。這種重建的趨勢因為戰爭而進一步推進,所以到18世紀末也就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候,實際上德國已經開始重新凝聚,形成了一系列的小邦,和奧地利這個超級大邦還有一個雖然比奧地利小得多,但是比小邦又大的大邦就是普魯士。
勃蘭登堡-普魯士總是被人和條頓騎士團聯系在一起,實際上這種聯系微乎其微,除了自吹自擂成分之外,勃蘭登堡-普魯士跟騎士團沒有什麼更直接關系。勃蘭登堡-普魯士在18世紀的表現和奧地利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它也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服從於霍亨佐倫王室的領地的集合體。只不過哈布斯堡王朝集合的是一系列的王國、公國,而勃蘭登堡-普魯士集合的是一系列的公爵、伯爵領地甚至騎士領地,這個國家到18世紀才建立,1701年勃蘭登堡藩侯-普魯士公爵被皇帝承認為在普魯士的國王,這個頭銜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腓特烈您個人從公爵+邊疆伯爵變成國王了,但是你的王國在哪呢?哪裡是你的王國?你自己去想辦法吧。君主個人成了國王不等於他所擁有的各邦就都自然的加入到他的王國里,憑什麼?中世紀的所謂法理思想最愛問的就是憑什麼,霍亨佐倫家族作為公爵掌握的權力,作為邊區伯爵掌握的權力,作為伯爵掌握的權力都是不一樣的,如今你打算憑皇帝的一句話,就用一個統一的王權代替你過去掌握的各邦的領主權,搞一刀切?對那些王權比領主權力小的領地自然是好事,對那些王權比領主權力大的地方就是要擴大領主權,霍亨佐倫家族從「在普魯士的國王」到「普魯士國王」,和哈布斯堡的約瑟夫二世皇帝想要用一個統一的皇權替代所屬各邦的王權其實沒有什麼兩樣,所幸的是霍亨佐倫王朝的領地比較少,領土也比較小,所以他們遇到的阻力比約瑟夫皇帝要小。
三、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對德意志的影響
之後在這種重新凝聚的過程中,法國革命爆發了,德意志各邦隨後先後捲入反革命戰爭,這種反革命戰爭從一開始的德意志軍隊入侵法國干涉革命,倒後來的德意志各邦抱團兒抵抗法國的入侵,持續了二十多年,從18世紀的最後幾年一直到拿破崙最終在滑鐵盧戰敗。
在這個過程中對德意志影響最深遠的反而是馬倫哥會戰和呂內維爾合約,這個合約對德意志帝國的打擊或者說影響是天翻地覆式的遠超1648年合約,因為1648年合約是交戰雙方精疲力竭之後的妥協,而呂內維爾合約是拿破崙一邊倒的無情宰割。合約要求帝國割讓全部萊茵河左岸領土,而因此涉及到對帝國體制的根本性改革,因為萊茵河左岸的領土不是屬於皇帝一個人的,還有諸侯和帝國騎士領地,主教、修道院長、自由市、帝國騎士,在這個背景下帝國等級會議在1803年通過了帝國等級會議總決議,也被叫做帝國根本法。
這個法令終結了德意志帝國持續幾百年的離散化,用異常簡單粗暴的方式把它扭轉到邦國道路上去,或者說拿破崙在彼此競爭的兩條道路即德意志社會的瓦解基礎上的小共同體會和邦國化之間選擇了邦國會。1800年帝國的1789個組成部分經過根本法的不流血的革命絕大部分被消滅,帝國騎士、教會諸侯和領地被一掃而空,並入大邦國,只剩下美因茨選侯和條頓騎士團倖免於難。自由市也被邦國吞並,只剩下少數倖存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拿破崙戰爭和帝國根本法完成了統一德意志的大業里的大頭,把近兩千個組成帝國的實體縮減了90%,拿破崙是德意志國父也不為過。
在這個過程中德意志人痛感國家之虛弱,中世紀的普世性現在遭到了無情的打擊,皇帝1806年退位,宣布帝國解體,拿破崙掃盪了德意志帝國,把已經碎片化的老德意志地區的領地重組,還組織了萊茵聯邦,作為法國的衛星國,最初德意志人是喜憂參半,因為似乎有某種新國家的趨勢出現在地平線,但最後人們發現還是不能指望法國人,於是德國的有識之士開始呼籲民族統一,這種呼籲與哈布斯堡和霍亨佐倫兩個大王朝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他們先後起來號召德意志人民反抗拿破崙統一德意志,哈布斯堡先行動,結果是1809年的再次戰敗,1812年以後普魯士也站出來反對拿破崙,號召德意志民族起來抗爭,結果就是德意志各邦在萊比錫打敗拿破崙的輝煌勝利,這場戰爭被叫做「德意志民族解放戰爭」。
四、維也納會議和德意志邦聯
在反對拿破崙的過程中哈布斯堡和霍亨佐倫都號召民族統一,還都許諾頒布憲法,但是真得結束了戰爭,各邦君主雲集維也納的時候,他們卻退縮了。
1815年終於戰勝拿破崙之後,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沒有被恢復,原因是帝國如果恢復那麼之前賜予的各種特權和帝國法將繼續束縛統治者,拿破崙已經開始了對德意志的改造,這一改造為德意志統一鋪平了道路,沒有理由在這個問題上開倒車。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邦聯,按照號召民族解放的君主的許諾,這個邦聯將具備國家實體的地位,而且在國家機構和軍隊上具備國家的實際能力。
1816年11月5日德意志邦聯議會在法蘭克福召開,組成它的代表卻不是德意志人民選舉出來的而是德意志各邦君主派往法蘭克福的代表,盡管如此這個機構還是開始制定德意志邦聯憲法,甚至德意志邦聯戰爭法(1821年)。1820年簽署的維也納最後議定書重申了君主們的許諾,德意志邦聯應該具有國家實體,「通過政治統一而結合起來的完整政權」,但是之後的政治實踐證明這一切只是一場空。德意志邦聯的運作依賴於德意志大邦的協調一致、或者大邦中的奧地利或者普魯士與中小邦的協調一致,但是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利益各不相同,中小邦和大邦之間也各不相同,德意志邦聯沒有在對內和對外的政策上作出什麼真正的貢獻,德意志民族統一問題也沒有在這個庄嚴的許諾中得到什麼實質性的進步。所以從1815年開始德意志統一就註定了必然在德意志邦聯體系之外採取行動。
⑼ 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時為什麼將奧地利排除在外,而不將其一起統一
奧地利曾經名以上是德意志地區的霸主.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奧地利和現在的德國同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曾經長期占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寶座.當然這只是明義上的統一,實際上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組織鬆散,奧地利並不能完全控制德意志地區,
大德意志地區崛起的普魯士使得奧地利無法輕易獲得整個德意志地區,普奧在拿破崙失敗後長期爭霸德意志的主導權.
雖然奧地利一度占據主動並且幾乎將普魯士排擠出德意志聯邦,但因為奧地利最初向南擴張時吸收了太多的民族,諸如匈牙利的馬扎爾人和巴爾乾地區的斯拉夫人等等,使得當時奧地利叛亂四起,很難專顧於和普魯士爭霸德意志.
在俾斯麥上台後,政策之一是將整個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聯邦之外.這和俾斯麥長期以來反奧親俄的情緒有很大關系.在這種政策的引導下奧地利最終在普奧戰爭中失敗,不久後被迫退出德意志聯邦.自然也就和日後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無緣.
當然俾斯麥在晚年開始修復同奧地利之間的關系,並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二戰前希特勒促成了德奧合並,兩個日爾曼國家才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融合.
現在奧地利怎麼"比較牛"了?.. 奧地利帝國自從1848年歐洲自由主義革命開始就逐漸走下坡路了..普奧戰爭失敗以後維也納再也沒有成為歐洲政治的中心.. 柏林可以說現代無論是從政治影響力還是經濟實力都遠遠超過維也納..
順便說一句,凡爾賽條約明令禁止德國和奧地利以任何形式進行合並.之後的雅爾塔體系也對德奧合並有不成文的禁止.
一個國家實力強大與否和首都沒關,奧地利的衰落已經是很明顯的了,德國現在貴為歐洲第一經濟體,還有強大的科學技術,遠遠超過奧地利了..
再者說,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也不完全取決於他經濟實力.德國在政治,外交上都是歐洲乃至世界的大國,奧地利則在歐盟都沒有什麼發言權,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了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681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