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統一前為什麼分裂

德國統一前為什麼分裂

發布時間:2022-11-16 14:54:04

① 近代德國為什麼一直分裂,統一的那麼晚

1、大貴族的勢力相對較為平衡,彼此妥協的結果是形成了坑爹的選帝侯制度,反統一勢力空前強大.
2、處於與教廷勢力斗爭的最前沿,與教廷的斗爭和對義大利的多次遠征大大消耗了皇室的力量.
3、沒有鞏固的長子繼承製度,封建領地越分越小,難以形成統一核心.
4、新教誕生後與北部諸侯迅速結合,藉助反對天主教腐敗的旗幟反對統一,維護自身政治與宗教的獨立地位.
5、外國勢力主要是法國的干涉.
30年戰爭中,主張統一的德意志南部天主教諸侯被法國、瑞典與北部新教諸侯擊敗,德意志統一徹底成為泡影,分裂成了大約360個邦國與1500個騎士領地.

② 東德和西德統一前地圖,揭秘德國為什麼要分裂

二戰結束以後,有三個國家分裂了,第一個是的德國,第二個是朝鮮,第三個是中國。前面兩個是因為盟軍(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集團要准備戰後迎接新的敵人蘇聯而有意分區佔領的,盟軍佔領了柏林以西,蘇聯軍隊佔領柏林以東。分別成立了親西方和親蘇聯的政權,所以分裂了。而朝鮮也一樣。中國則是因為內戰,外加美國對中國未來崛起的遏制。

③ 德國在歷史上曾經分成東德和西德是怎麼回事

東、西德是二戰時根據盟軍和蘇聯各自的佔領區分的,定為美、法、英、蘇四方各佔一份。因為二戰結束是英、法元氣大傷,而美國實力大增,所以實際上等於是美蘇雙方佔領德國的。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按照《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的規定,戰敗的德國將暫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1949 年5 月12 日,西佔區同意德國議會委員會通過的基本法即「波恩憲法」。9月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

同年10月7日,在蘇占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

(3)德國統一前為什麼分裂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90年代,西德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東德就要落後的多。以1988年為例,東德人均GDP僅為西德的1/4,平均月工資只及西德的三分之一,科技水平落後於西德20年。

戰後東歐各國開始採用蘇聯模式:忽視輕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模式,工人工資得不到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到了80年代末期,每年都有數十萬的東德人員逃亡西德。

蘇東劇變的浪潮席捲東歐各國,各國開始進行改革,擺脫蘇聯模式的限制,東德作為蘇聯模式的受害者,也想盡快擺脫這種經濟局面,而加入西德或與西德合並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1990年夏季,在專家們的激烈爭論下,東德引進西德馬克,從而導致雙方的經濟及貨幣大聯盟。1990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並入西德,並於不久後簽署了厚達1100頁的統一合約。

④ 「二戰」後,德國為什麼會被分裂為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德國的分裂是因為2大當時的巨頭的權益分配。

⑤ 德國統一前的德意志分裂為1789個封建邦國和自由市的歷史原因是什麼

我來幫您回答吧,本人精通德國史
德意志的長期分裂要追溯到查理曼帝國時代的分裂以及教權和世俗權利的斗爭

查理曼帝國分裂後,法蘭克這個名稱就此留給西法蘭克人專用,以後叫成法蘭西。東法蘭克王國大致包括今天的西德、荷蘭、瑞士和奧地利,這些地區當時地理上稱日耳曼,中文將其譯為德意志,故德意志王國就是日耳曼王國。

911 年,德意志的加洛林王朝統治告終。 919 年薩克森公爵被選為王,開始了德國的薩克森王朝( 919 ~ 1024 年)。奧托一世( 936 ~ 973 年)時,德意志強盛起來,由於他幫助教皇平定內亂, 962 年被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被認為是查理曼的「羅馬皇帝」的合法繼承人。從此德國在中世紀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其地域也包括到了義大利北部。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時名義上也是西歐國家所有封建主的最高君主,其他封建主至大也不過是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看起來確實崇高偉大,然而它為帝國及其皇帝帶來的不是榮耀,而是麻煩。麻煩來自同教會和教皇的爭執,來自同義大利和羅馬的爭執,也來自同帝國內外王公諸侯的爭執。

八、九世紀以來,教會逐漸形成了一種「世界帝國與世界宗教」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基督教和羅馬帝國都具有世界性,兩者是重和的。羅馬教皇作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世人的靈魂,羅馬皇帝作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塵世事務,而其主要職責是保衛教會。皇帝對這一理論自然不能接受。於是伴隨著理論之爭的便是一系列政治軍事沖突。

11 世紀的形勢有利於教會而不利於皇帝。德意志封建化的完成增強了離心主義的勢力。教會則因克呂尼運動而得到加強。教皇哥里格利七世提出了皇帝之於教皇猶如月光之於日光的理論,指出皇帝必須依賴於教皇。 70 年代發生的主教授職權之爭是教皇與皇帝之間的第一次尖銳沖突。教皇利用諸侯反皇帝勢力的強大,並憑借自己手中的絕罰權力,迫使亨利四世接受卡諾沙的屈辱。這場斗爭一直延續到下一個世紀初,到 1122 年雙方的繼承者締結了沃姆斯宗教協定才告結束。皇帝不但把從來屬於自己的主教授職權丟掉一半,在其他方面損失也甚多。在此期間發生的十字軍東征的領導權,本來應當屬於作為基督教世界捍衛者的皇帝所有,但卻被教皇拔了頭籌。皇帝的臣屬,包括德意志的封建主和義大利的城市,都從教皇身上看到了抵制皇帝的力量。到 13 世紀初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時,教會和教皇的勢力極盛,皇帝只能甘拜下風了。

另一方面,皇帝自認為其承襲羅馬帝國傳統,堅持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舉行加冕禮。他還垂涎義大利城市的富庶,更希望把持羅馬藉以控制教皇。因此羅馬成為許多皇帝登位以後首先要前往的目標,同時也就成為他們喪師鎩羽的陷阱。

從奧托一世起的三個世紀中,幾乎每一位皇帝都親自統兵直趨羅馬。其中,霍亨斯陶芬王朝( 1138 ~ 1254 年)的紅鬍子腓特烈一世( 1152 ~ 1190 年)曾六次攻侵義大利,前後達 30 年。他雖然獲得加冕,但卻是得不償失:皇帝因干預教皇選舉而與後者結下仇恨;軍隊的暴行激起義大利城市的敵視,他們不再依附於皇帝;皇帝長期出征域外,無暇顧及國內,諸侯乘機擴充實力,日益坐大。例如在十字軍東征過程中,德國一些封建諸侯就組建了德意志騎士團,向易北河以東和維斯瓦河下游的西斯拉夫人地區擴張, 1158 年在波羅的海沿岸建立了第一個德意志城市呂貝克,以後又相繼侵佔了勃蘭登堡、西里西亞等地,建麥克倫堡、勃蘭登堡侯國( 1244 年建柏林城)。從 13 世紀初到 80 年代,騎士團又侵佔了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立沃尼亞和普魯士。這樣,由於歷任皇帝都把帝國政策的重點放在義大利,而把對東方的政策交給東部邊區的伯爵負責,其結果,是皇帝分散了統治德國的力量,最終受制於德國各大諸侯。

到了紅鬍子腓特烈的孫子腓特烈二世( 1212 ~ 1250 年)時期,德國的分裂割據狀態就基本確立了。腓特烈二世一生大部分時間住在義大利南部,連德國話都不會說。他對德國大封建諸侯做了許多至關緊要的讓步,把關稅權、開辦集市權、鑄幣權都劃入大封建主的權力之內,使大封建主變成了各邦諸侯,形成合法的獨立國家。

1254 ~ 1273 年,德國歷史上出現了沒有皇帝的大空位時期。此後,德國諸侯在每次選舉皇帝時,總是力圖選舉勢力較小而不損害他們獨立的君主來作皇帝,所以在以後一段時間皇位總是由不同王朝的諸侯前後接替。這些出身「可憐家族」的皇帝上台後都致力於奪地、聯姻,以擴大家業,而每一家族上台都要對大諸侯讓步。當然,皇位又成為在位家族擴張領土的手段,後來逐漸形成三個家族對皇位的爭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四次上台),波希米亞的盧森堡家族(二次上台),巴伐利亞的魏特爾斯巴赫家族(一次上台)。這些爭奪一直延續到 14 世紀上半期。

在這一時期,常常同時有兩個皇帝,兩帝爭斗時,教皇也來參與操縱。為排除教皇干預, 1338 年在倫塞召開選侯會,共有七大選侯,包括三個主教選侯,四個世俗選侯。會議決定,選侯選出的德皇,無須取得教皇同意。 1356 年查理四世( 1347 ~ 1378 年)頒布「黃金詔書」,明確規定皇帝由七大選侯選舉產生,大諸侯在各自領地內有獨立的法律、稅收權和軍隊,而選侯則有絕對君主權力。在這種情況下,帝國的瓦解過程開始。 15 世紀中期,在普魯士的德國騎士團國家歸入波蘭統治,還有一部分地區歸入丹麥,瑞士則成為帝國之外的獨立國家。 1452 年,腓特烈三世( 1452 ~ 1493 年)皇帝最後一次在羅馬加冕,國號也改稱「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表明帝國疆域日縮,只限於德意志一地了。

所以到 16 世紀的德國宗教改革前夕,德國有七大選侯,十幾個大諸侯,二百多個小諸侯,上千個獨立的騎士領地。所以 18 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神聖羅馬帝國:既非神聖,又非羅馬,更非帝國。

而16世紀以後,法國,瑞典,以及俄國先後逐漸完成了中央集權的建立,開始擴大勢力,而德意志處在中央地帶,所以就成為了緩沖地帶.各個大國都不希望德意志統一
所以華倫斯坦試圖統一德國的努力遭到了大國的極力阻止,最終被貴族所害
而七年戰爭中普魯士甚至遭到圍攻

只到拿破崙攪亂歐洲,建立萊因聯邦後,德意志的版圖才被大幅度簡化,剩下39個邦國,而隨後俾斯麥利用克里木戰爭後,奧地利和俄國關系惡化的良機,在確保大國不介入的情況下,先後打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終於在1871年統一德國

回答真累的說-----我的空間里有一篇關於德意志帝國的原創文章,有興趣可以看看

本人建了 以史為鏡 這一歷史知道團,希望您以後能多多支持我團,有歷史方面的疑問可以來咨詢(我團雖新建,高人卻不少)
另外,有數學,物理,天文學的問題均可向在下咨詢,謝謝

⑥ 德國為什麼會長期處於分裂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⑦ 德國為什麼會長期處於分裂

德意志分裂,主要是因為:地理位置和國際環境、民族構成、歷史上的遷移和戰爭、眾多邦國之間的矛盾、以及歐洲封建制度。

一、從地理及國際環境說起。1、地理上德意志王國處於歐洲中部,位於波德平原上,其東西南邊都沒有天然的分界線,沒有明顯的標志,如某條大河,某座山。國際慣例是,國家之間分界多以河流,山脈,湖泊,海洋為標志。又以我國為例,東到大海;東北是鴨綠江,黑龍江,厄爾古納河;西北是阿爾泰山脈,帕米爾高原;西南是喜馬拉雅山脈,這樣,在一個幾乎封閉的環境中,再加上民族沒有強烈的擴張性,中華的主體基本上就定住了。德國沒有這樣的地理條件,疆域想要固定是不容易的。
2、再說國際環境上。德意志具有很大的擴張性,總是試圖殖民。最開始已經說過了,德意志周圍的國家很多。德意志要擴張,主要是向東方擴張,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反對,東邊的斯拉夫國家,西邊的法國。德意志沒統一時各個公國都要擴張,而且如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實力都很強,如果統一之後再擴張,對歐洲其他國家是嚴重的打擊,因而,歐洲各國都強烈反對德意志統一,一開始就從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阻止德意志統一的進程,造成德意志各邦國之間的矛盾,最明顯的是普奧矛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德國中沒有奧地利在,也知道希特勒在大戰之前要吞並奧地利的原因了。

二、民族構成。德國從來是說自己是純粹的德意志民族。實際上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是純粹的。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日耳曼民族,日耳曼人在公元前1世紀已經遍布多瑙河以北和萊茵河以東的廣大地區。分布在這里的日耳曼人大致有五支:
a,溫底爾人,居住在現在德國的西北部,說哥特語。包括哥特人,斯基台人,勃艮人,魯吉人,汪達爾人,巴斯泰爾人。
b,印蓋窩內人,他們是最早進入大日耳曼尼亞德日耳曼支。居住在今德國北部日德蘭半島和北海沿岸,包括弗里斯人(包括著名條頓人和基姆布利人),喬克人,薩克森人,盎格魯人,米特人和舍魯斯奇人。
c,伊斯泰窩內人,居住在萊茵河下游右岸到威悉河。包括巴達維人,布魯克泰人,哈馬維人,卡騰人,哈圖阿里人,馬西佩特人,馬昔人,鄧克泰人,蘇剛布利人以及 後來起巨大作用的法蘭克人。
d,厄爾米諾內人,居住在易北河畔。包括蘇維匯人,馬克曼尼人,誇地人,赫蒙杜利人,塞姆諾人,以及倫巴德人。這是德意志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e,佩夫金人,居住在易北河地區東面,現已絕跡。
不是所有的日耳曼種族都成了德意志人,構成早期德意志人的主要是法蘭克人,阿勒曼尼人,弗里森人,薩克森人,士瓦本人,圖林根人,阿爾卑斯山北的巴伐利亞人,後來才融入了普魯士人,和奧地利人。德意志的統一是由普魯士完成的,普魯士不是純粹的日耳曼人。德意志根本就不是單一民族。德意志人同其他歐洲民族一樣,是不同種族的混合體。就算是希特勒正吹噓純粹的「德意志人」的同時,德國國內也有猶太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後裔。德意志民族的形成是很復雜的,民族思維也不是完全統一的。尼采說:「德意志人的靈魂首先是多重性的,多源頭的,混合重疊的,而不是實實在在建立起來的,這是由於它的起源:德意志民族是多種族民的最特殊混合體……」在中世紀,直到俾斯麥統一之前,德意志民族實際上也是不完全統一的,民族之中的各種族都有自己的邦國,種族邦國之間也僅僅是邦聯關系,鬆散,各邦國與歐洲其他國家有著不同的關系,國際地位也不盡相同。民族成分的復雜,是德意志統一的一個重要阻礙。

三、歷史上的遷移和戰爭。1、遷移。在現在的德國(大日耳曼尼亞)這片土地上,最早遷入的是雅利安人,先是希臘人和拉丁人;然後是以絕種的斯基台人;再後是凱爾特人;接著是日耳曼人;最後是斯拉夫人。這些先後進入波德平原的種族不斷的戰爭和融合。在戰爭中有的種族遷出,有的滅亡,有的壯大了,更多的是融合了。遷移,融合的結果,是造成了更多的民族,這是第二條「民族構成」的原因。多民族,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時代,就是意味著分裂。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 在日耳曼尼亞這片土地上,隨著易北河以東的日耳曼部落西遷,阿蘭人(屬伊朗高加索語族)和斯拉夫人跟進。其次在萊茵河美茵河和多瑙河之間的這片土地上,此時是阿勒曼尼人諸部落在活動,並於西邊的法蘭克人爭奪。阿勒曼尼人中許多部落是條頓人的後代,他們沒有在祖先的土地之外建立自己的王國,而是被當地同化。逐漸形成諸如阿爾薩斯人、士瓦本人、巴伐利亞人等,構成後來南德的居民;最後,在日耳曼人最原始的定居點,美茵河以北,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的這片土地上,外遷的是少數。這里的部族的融合化和地方語言化進程相當快,逐步形成弗里斯人、薩克森人、法蘭克尼亞人、圖林根人等構成的中德和北德的居民。可以說,民族大遷移,使日耳曼民人改變,部分與凱爾特-羅馬居民和斯拉夫人融合,構成了以後的德意志人。這是德意志人大致的形成。有關民族遷徙的具體內容,可以參看12-13世紀的德文偉大的史詩《尼伯龍根之歌》。
2、戰爭。說到德國,我們想到的可能是一戰,二戰。德意志民族似乎是有軍國主義傳統的。德意志人和德意志國家的出現,同古代日耳曼人有著直接的淵源。戰爭,是古代日耳曼民族的生存方式之一。小的掠奪戰不說,單說最早的大型戰爭,即日耳曼與羅馬的戰爭。這一部分內容在愷薩的《高盧戰記》提過。
公元前一世紀,日耳曼人跨過萊茵河入侵高盧人的地域,後來被羅馬帝國征服;
公元前113年左右,條頓人(屬於弗里斯人)攻入羅馬行省諾里庫姆(今天奧地利一帶);
公元前103年,基姆布利人(也是屬於弗里斯人)和條頓人聯合,想進入義大利。但公元前102年,馬略的統帥下的羅馬軍隊,在高盧的普羅旺斯的埃克斯殲滅了條頓人,一年後,在義大利北部的維切利殲滅了基姆布利人。
半世紀後,愷薩又擊敗了日耳曼的蘇維匯人、烏西佩特人和鄧克泰人,這引起了西歐地區的羅馬化。
羅馬對日耳曼的征服一直到公元6年,才將大日耳曼尼亞歸屬羅馬帝國,實際上這種歸附是鬆散的。日耳曼人從開始就激烈的反對羅馬的統治。
公元9年,羅馬征服日耳曼人僅僅3年,發生了條頓堡森林的會戰。日耳曼部落在赫爾曼(羅馬名是阿米尼烏斯)的統帥下,將羅馬軍隊引入條頓堡森林,予以襲擊。四天的激戰後,日耳曼人大勝,三個羅馬軍團,幾個輔助大隊的15000官兵被全殲!羅馬統治者奧古斯都震驚之極,為此幾月不理發不刮須。這使得日耳曼尼亞永遠的獨立於羅馬帝國之外,也是德意志國家/民族形成的開始。僅僅是10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看日耳曼對羅馬的戰爭極多,極慘烈。這樣的戰爭,最後雖然使日耳曼沒有被羅馬化,保持了獨立性,可是戰爭帶來的是國破家亡。德意志德開始就是如此的慘烈和充滿血液。

⑧ 德國分裂為什麼啊

眾所周知,二戰後聯邦德國(指1949—1989年間的西德與1990年後的統一德國)對納粹德國的罪惡歷史作出了徹底的反省,與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970年聯邦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認罪的鏡頭,已成為德國悔過自新的經典象徵。但是,除此以外,國內對德國反思歷史的情況的了解就很少了。在勃蘭特下跪一幕的影響下,人們普遍傾向於過於簡單化的結論:二戰後,德國人徹底反省了。這一結論雖然沒錯,但不可忽視的是,二戰後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反思還是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的。

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沉默與迴避階段
與我們今天的德國形象形成最大反差的要數起聯邦建國後15年裡的歷史態度。在這個階段的西德,反思與清算納粹歷史只是點滴現象,沒有形成規模。相反,我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對納粹歷史的無視、沉默與迴避。

這里我們應該從1945開始講起。二戰後的德國,滿目瘡痍、哀鴻遍地。普通的德國人丟魂失魄,流離失所,每日都在為最基本的生存而奔波。對納粹歷史的清算,是西方佔領當局的事情。惡貫滿盈的納粹頭目在紐倫堡得到了舉世矚目的審判。納粹官員被驅逐出政府機關。對普通德國人,美軍在美佔區以表格登記審查的方式進行了的「非納粹化」措施。但是,因與納粹政權有關的人數太多,德國民眾的抵觸情緒強烈,不得不交由德國地方政府設立的特別法院處理。而地方法院也敷衍了事,讓無數的納粹分子過關,「非納粹化」運動因此半途而廢。

1949年聯邦德國成立後,也沒有積極進行對納粹歷史的清算。相反,1949年12月聯邦眾議院便通過了赦免納粹分子一般犯罪行為的法案(1954年,眾議院再一次赦免了一批納粹罪犯)。1951年,又通過了恢復1945年被撤職的原納粹官員的職位的法律。隨著冷戰的加劇,西方佔領國也失去了徹底清洗納粹分子的興趣,他們更關心的是迅速扶持西德成為西方陣營的實力成員。朝鮮戰爭爆發後,北約鼓勵西德總理阿登納重建軍隊。為了藉助原納粹高級軍官的專業能力,同盟國與西德政府提前釋放了曼斯泰因等納粹高級將領。阿登納又親自前往監獄探望其餘納粹將領,而且還邀請曼斯泰因到總理府座談。阿登納本人屬於保守派,自己也受過納粹政權的迫害。他主張與西方交戰國,特別是與法國和解,也支持與以色列建立友好關系,對猶太人作出賠償。但他最關心的是如何重建德國,盡快從西方戰勝國手裡獲得西德的國家主權。為此他需要許多專業人才,這些人的納粹歷史對他來說無關緊要。在阿登納時期,大批的原納粹高級文武官員因此得以重返政府機關。沒有一個納粹時期的法官受到起訴或丟掉職位。阿登納總理府國務秘書戈羅布克就是當年納粹迫害猶太人的《紐倫堡法》的起草者與評論者。因此,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戈羅布克現象」。東德因此攻擊納粹主義在西德復辟了。納粹主義在西德雖然沒有復辟,但因冷戰的掩護與阿登納本人的保守傾向,許多罪惡累累的納粹分子幸運地逃脫了應有的懲罰。

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轉折與突破階段
在50與60年代初期的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深刻反思與清算無從談起。到60年代中期,情況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此時,西方國家與西德都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他們的共同反對目標是美國的侵越戰爭以及本國的保守勢力。在西德,納粹德國的歷史及其在西德殘余勢力是西德學生運動攻擊的獨特目標。當時離二戰結束只有二十餘年,在政府、軍隊與教育機構佔有要位的保守分子大都有一段不光彩的納粹歷史。這些人相對安穩地度過了50年代。學生運動爆發後,他們的納粹歷史遭到了年輕一代的無情清算。西德對納粹歷史的反思與清算由此正式拉開帷幕。

1968年11月 7日,在大庭廣眾之下,女記者克拉斯菲爾德給了原納粹黨員與高級官員、西德總理基辛格(非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一記響亮的耳光。她說,她是以年輕一代的名義打這個耳光的。在她看來,二戰結束後僅20年,一位原納粹黨員與高官竟然能當上聯邦總理,這是德國的恥辱。1969年初,聯邦總統呂布克因其在納粹時期在一個曾設計過集中營的建築公司的工作經歷受到輿論的攻擊,只得匆匆下台。

1969年秋天,在學生運動的大力推動下,社會民主黨聯合自由民主黨上台執政。社會民主黨主席、當年的反法西斯戰士勃蘭特任聯邦總理。勃蘭特上任後,對內實行民主自由改革,對外謀求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和解(「東方政策」)。1970年12月7日,勃蘭特在華沙代表聯邦德國與波蘭政府簽訂了和平友好條約。就在當天,他弔唁了華沙的猶太人起義紀念碑。就在那裡,他作出了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個舉世聞名的謝罪舉動。在西德國內,他因此受到了右翼的攻擊與非議。但是他偉大的舉措感動了世界輿論。1971年底,諾貝爾委員會授予了勃蘭特諾貝爾和平獎。他贏得的不僅是個人的榮譽,他也為聯邦德國贏得了世界的尊敬。從此以後,世界輿論對德國的態度有了根本的改變。

應該提及的是,西德學生運動對納粹歷史的反思也出現了極左潮流。少數大學生深信「資本主義導致法西斯主義」,組成了所謂的「紅軍團」,試圖以暴力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會制度,因此走上了恐怖主義的歧途。1977年秋天,極左的恐怖主義達到了高峰。在施密特政府的強硬打擊下,「紅軍團」失敗並走入低谷。

但是,學生運動引發的對納粹歷史的反思與對原納粹分子的清洗卻在繼續進行。1978年,原納粹海軍法官、時任巴登——符登堡州州長的漢斯?費賓格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下台。他在二戰結束的最後日子裡還繼續判決士兵死刑。而且在戰後堅持認為,「如果當年是合法的話,那麼現在不可能是非法的」。

1979年,西德各州地方電視台在四個晚上連續轉播了美國電視系列片《大屠殺》。電視片中一個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家庭的悲慘命運深深地震撼了觀眾的心靈。據統計,當時共有僅兩千萬人收看了該節目。對於只有六千萬人口的西德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該節目的成功使得新納粹分子惱羞成怒,他們試圖通過迫害電視設備來進行干擾,但也未成功。

三、80年代:反復與爭論階段
進入80年代以後,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態度又出現了波動。這與在1982年底以科爾為首的保守派的再次上台很有關系。保守派對60年代中期以來左派對納粹歷史以及德國保守傳統的批判一直耿耿於懷。科爾上台之後,宣布要實現「政治與道德上的轉折」。科爾本人並不想給納粹歷史翻案,但其他保守分子卻認為重新評論德國歷史的時候來到了。

1983年,西德出現了所謂的「希特勒日記丑聞」。著名的《明星》雜志推出了所謂的「被發現的」「希特勒日記」。德國輿論一片震撼。保守勢力欣喜若狂,叫囂 「應該改寫納粹德國歷史了」。但是,「希特勒日記」很快被證實是偽造的。「日記」雖然是假的,但是保守派因此暴露出來的篡改歷史的心願卻是真實的。

198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40周年。5月8日是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40周年紀念日。隨著這一歷史日子的逼近,歐美各國都在准備隆重的紀念活動。聯邦德國也因此再次興起了反思納粹歷史的高潮。但這次反思卻變了調。有人認為,5月8日對於戰勝國來說是一個「勝利與解放的日子」,而對於德國人來說,這一天卻意味著戰敗與災難。難道德國人還能與戰勝國一起把它作為「勝利與解放的日子」來慶祝嗎?5月初,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來到西德,要與西德總理科爾一起在紀念二戰結束的同時,表示德美兩國人民的和解。科爾為此安排了到比特堡二戰德國陣亡士兵墓地弔唁。但媒體很快披露,該墓地還埋葬著幾十個納粹黨核心組織「武裝黨衛隊」成員。猶太人組織因此呼籲里根與科爾放棄該弔唁計劃。但科爾還是堅持與里根一起去了比特堡。聯邦德國與納粹歷史一刀兩斷的光輝形象被抹上了一層陰影。

5月8日,聯邦德國在眾議院舉行庄嚴的二戰結束40周年的紀念活動。面對西德輿論中對這一歷史日子的性質的疑惑,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在演講中旗幟鮮明地指出,「5月8日」,對於德國人來說首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解放之日」,因為它把所有德國人都從納粹的暴力統治中解放出來了。德國人不應該把戰爭結束時自己承受的災難與這個日子,而應該與1933年1月30日,即希特勒上台的日子聯系在一起。德國人不應該記恨於當年的戰勝國,而應該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歸結於罪惡的納粹統治。魏茨澤克的精彩演講不僅贏得了德國眾議院的熱烈掌聲,澄清了德國公眾的歷史疑惑,而且受到了西方輿論的一片贊賞,除去了德國國際形象上的陰影。

但是,西德對納粹歷史的爭論並沒有因此終結。1986年又出現了所謂的「歷史學家爭論」。這場爭論源於右翼歷史學家諾爾特。他在一篇報刊文章中抱怨,納粹德國已經滅亡40年了,但這段歷史卻仍然不能「過去」。他認為,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在世界歷史上不是獨一無二的,其他國家也發生過的類似的大屠殺事件。而且,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很有可能是對斯大林「大清洗」以及一種「亞洲式的酷刑」的回應,猶如一種正當防衛。對諾爾特的進攻,著名社會學家哈貝馬斯與左翼歷史學家一起作出了及時而有力的回擊。他們認為,之所以說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是因為納粹國家利用現代工廠化的方式對一個種族不分男女老少地進行了整體性滅絕性大屠殺,而且這種罪行又發生在屬於歐洲文明國家的德國。如果有意尋找,總能找到一個與其他國家的大屠殺的「可比性」。但這種「可比性」並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德國人降低自我道德標準的理由。關鍵要看德國人是否因此沾沾自喜、如釋重負,是否願意把自己與落後國家一樣看待,逃避良心的譴責。至於諾爾特的第二個觀點,則完全屬於無稽之談,是挖空心思為希特勒開脫罪責。

四、90年代以來:深入與多面化階段。
1990年10月,分裂40年之久的東西德國統一了。統一德國沿襲了原西德的國名,也繼承了其反思納粹歷史的優良傳統。統一後,對納粹歷史的反思與清算更加深入了。在以前,清算納粹歷史的矛頭主要對准前納粹政權的重要人物與機構組織或者聯邦德國政界的重要人物的納粹歷史。而現在,進入批判視野的是納粹時期的普通人物與組織。

90年代初期,美國歷史學家格德哈根出版了其題為《希特勒心甘情願的儈子手——大屠殺中的普通德國人》的博士論文。在此書中,格德哈根通過對納粹時期參加大屠殺的德國協助警察的研究,得出了納粹時期普通德國人都是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自願幫凶的結論。該書翻譯成德文後,在德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所謂的「格德哈根辯論」。在這次辯論中,年輕一代大多支持格德哈根的觀點,而他們的父親一代,即那些已經成為大學教授的60年代的大學生卻顯得有些落後了,因為他們過於挑剔格德哈根著作的專業缺陷。

隨著辯論的深入,納粹德國軍隊在二戰與大屠殺中的角色也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在此以前,德國流傳著「國防軍是干凈的」 的粉飾性說法,認為他們只是「服從了命令」,參加了「正常的」戰役,沒有參迦納粹大屠殺等罪惡行為。對此,屬於左翼自由派的德國煙草商富豪林茨瑪及其社會研究所組織了一個題為《滅絕戰爭——國防軍的罪行1941—1945》的歷史攝影展覽,展出了成百上千幅戳穿「國防軍是干凈的」的謊言。展覽在德國各大城市巡迴展出,引起巨大震撼。不過,它也引起了極右翼的攻擊。他們在其中找出了一些技術錯誤,試圖推翻整個展覽的結論,但未能得逞。

進入90年代以後,聯邦德國對納粹歷史的反思形式也逐漸多樣化了,影視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大。如前所述,早在70年代末,美國電視系列劇《大屠殺》就為西德社會反思納粹歷史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90年代,美國影片《辛德勒的名單》也在德國引起很大反響,德國中小學都組織學生集體觀看並舉行討論。在這方面,德國影視界也作出了十分引人矚目的工作。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德國影片都是以納粹歷史及其影響為主題的。早在1980年,以著名作家格拉斯的長篇小說《鐵皮鼓》為腳本的德國同名故事片在好萊塢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非英語故事片獎。2002年,一部敘述一個在納粹時期流亡非洲的猶太家庭的故事片《情陷非洲》又一次獲得了這一殊榮。在90年代中期,諷刺1983年的「希特勒日記丑聞」的德國故事片《施東克》曾獲得該獎項的提名獎。去年,德國電影界又推出了反映希特勒末日的故事片《滅亡》,在德國引起轟動,又於今年在好萊塢獲得了提名獎。另外,德國國家電視二台自90年代中期開始,推出了一系列有關納粹歷史的紀實性電視片,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與正面的歷史教育不同,影視作品能夠使戰後出生的年輕人更為直覺地接觸納粹歷史。以猶太人命運為主題的影片更能使他們對受害者產生同情心,以希特勒為主角的影片則能使他們通過「一場與魔鬼的約會」對其幽靈產生更大的免疫力,後一種影片的成功不僅表現了德國電影界的藝術水平,也反映出了他們在政治上的成熟。

到新舊世紀之交,聯邦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歷程又取得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經過二三十年的反復討論,聯邦眾議院於1999年6月25日通過在柏林建造紀念六百萬納粹大屠殺猶太人受害者的大規模紀念碑的決議。眾議院採用了美國建築師埃森曼的碑林設計。碑林建造在處於柏林統一後中心位置的波茨坦廣場,面積約為150米見方,包括2711個從30厘米至4-5米高低不等的石碑碑林。紀念碑林將告誡世世代代的德國人牢記納粹時期的罪惡,永遠不讓黑暗的歷史重復。今年5月10日,大屠殺紀念碑林正式揭幕。

五、結語
但是,即便進入新世紀後,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過程仍然充滿了波折,2002年,德國歷史學家約格·弗里德里希推出了《大火》一書。該書詳細敘述了二戰期間戰勝國對德國城市的空襲以及德國民眾遭受的災難。作者把戰勝國對德國的狂轟濫炸與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相提並論,又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議。新納粹分子又借機挑撥德國與戰勝國的關系,他們稱戰爭國1945年2月13日對德雷斯頓的大轟炸為「炸彈大屠殺」,並且揚言要在今年5月8日到柏林的象徵建築勃蘭登堡門示威遊行。

那天,全世界人民通過電視看到了來自德國首都的動人一幕:成千上萬的德國人手持火燭默立在勃蘭登堡門周圍的街道上。他們在為永久的和平祈禱,同時他們也以此行動阻擋在周邊街道上挑釁的新納粹分子前往勃蘭登堡大門,不讓他們玷污德國的國際形象。

這一幅畫面可以作為二戰後聯邦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過程與現狀的象徵。德國的反思是徹底的,但它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這一過程已經深入人心,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它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進行。讓我們為它祝福吧!

⑨ 德國分裂怎麼回事簡略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冷戰期間德國分裂為兩個德國的事件。1945 年德國投降後,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及其首都柏林。由於四國尤其是美、蘇之間對德方針分歧嚴重,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形同虛設,各佔領區實際上形成獨立的政治實體,實行不同的佔領政策。蘇占區逐步向社會主義方向發展,西佔區著重於重建資本主義。隨著美、蘇關系的惡化和冷戰的爆發,美國為了稱霸歐洲並利用德國遏制蘇聯,採取扶植和分裂德國的政策。1947 年1 月,美、英合並兩國佔領區。 1948 年2 月至6月,美、英、法、荷、比、盧六國召開倫敦會議,提出西方三個佔領區合並並協調經濟政策,參加馬歇爾計劃,進行貨幣改革,召開制憲會議,盡早成立西德政府。6 月21 日西佔區單方面實行貨幣改革。蘇聯採取措施對美國進行反擊,1947 年6 月在蘇占區成立管理經濟事務的德國經濟委員會(後具有準政府職能),12 月召開第一屆德國人民代表大會。1948 年6 月22 日,蘇聯亦在蘇占區發行新幣,從6 月24 日起「封鎖柏林」。柏林危機爆發。同年11—12 月,東西柏林分別成立市政機構首先分裂。美國利用柏林危機的緊張局勢,加快分裂德國的步伐。1949 年5 月12 日,西方佔領當局批准西佔區德國議會委員會通過的基本法即「波恩憲法」,公布佔領法規。9 月20 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同年10 月7 日,在蘇占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兩個德國形成。

⑩ 德國為什麼會分裂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佔領。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

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牆阻止東德居民向西流動。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10)德國統一前為什麼分裂擴展閱讀

德國統一:

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民主德國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最終統一。

閱讀全文

與德國統一前為什麼分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