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淺談德國基礎教育模式改革
到底什麼是正確的基礎教育模式?在德國,這一爭論不僅涉及教改本身,其本質上則是一場文化層面的紛爭。發表上述看法的是德國教育史學家艾爾瑪·藤諾思(Elmar Tenorth),在德國《時代周報》記者的一次采訪中,他回溯了這一爭論的歷史緣由,並對未來做了展望。
在現代社會,學校是最直接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場所。這一現象聽起來非常普遍,但德國卻有它特別的歷史原因。德國的學校一直是一個社會階層分分合合的地方,極端的講也是個階層斗爭的場所。
直至1918年,德國的中產階級還在將他們的子女送往私立小學就讀,之後進入文理高中(Gymnasium),將來的職業定位是學術專才。而其他平民階層的孩子則去普通學校(Volksschule,直譯人民學校),目的是將來找一份比較實際的工作。直到魏瑪共和國時期,政府才將這兩類學校合並起來,不過改變的並不徹底。統一後的小學教育體制中,中產階級的孩子和平民的孩子一起接受相同的四年小學教育,之後又回到分離的老路。前者進入9年制的文理高中,而普通孩子則分流到實科中學(Realschule)和普通中學的高級階段(Volksschuloberstufe)。這後兩種類型的學校在社會民主人士、共產主義份子和進步教師隊伍里被認為「低人一等」。
由此看來,所謂的魏瑪教育共識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意識形態上的沖突。盡管當時的中產階級已經允諾接受四年的共同學習體制,卻又向當局提交了由教授、專家或醫生提請的一次性的索賠要求,原因是他們的孩子要和那些愚笨、粗魯、傳染疾病的草民的孩子擠一張書桌。
對比一下美國人在1945年以後參照高級中學(Highschool)的模式建立的綜合學校(Gesamtschule)體系,盡管這樣做放棄了一些老的教學傳統,卻也因此具有了廣泛的推廣價值。同一時期原東德也實施了這樣的教學體系,雖然這被保守的西部精英分子冠以共產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標簽。
在德國歷史上,接受良好教育的公民要具備典型的、德國式的某種社會階層的公民特徵,對他們而言教育不僅意味著傳授知識和培養良好的行為舉止,而且還被當作某種私有財富,只能在文理高中得以享用。其標准不僅僅是理想的人文和科學教學規范,還直接體現在具體的教育資格證明上——文理中學的畢業考試成績(Abitur)。憑著這個畢業考試成績文理中學的學生可以申請任何想進的大學,因此也為將來從事國家公務員、教師或律師等受人尊敬的職業打好了基礎。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高考才是最重要的大學敲門磚,中學畢業成績或是畢業的學校只是起到很有限的作用。
同樣,德國上個世紀70年代的教學改革也沒有成功。當時,激進的左派改革人士不僅想取消文理高中,還打算把整個中產階級的一套教學規范拋進故紙堆。他們打出的口號是「漫畫取代歌德」(Comics statt Goethe),以及把歷史課從專業課的名單中剔除等等。
這種革命式的改革主張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保守派陣營卻開始陷入瓦解的頹勢。當前,文理中學的學生比例佔30%到40%,在許多大城市超過50%。畢業考試成績也不再是什麼特權,這意味著傳統的通過學校進行社會階層分化的基礎機器盡管還在起作用,但其影響日漸微弱。今天要保持領先優勢得通過其他的途經,比如送子女去國外就學,或是進入私立學校,讓學生學習鋼琴或加入門檻很高的曲棍球俱樂部等等。
另一方面,70年代提出並部分實施的綜合學校制度也有其問題,這類學校在現實的運行中沒有履行其承諾,在機會平等和學業成績方面均沒有什麼建樹,甚至在生源的.社會包容度上還不及一些文理高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文理高中自身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高年級階段的學生表現尤其優異。在那裡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在社會和學習的相互交往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
再參考一下國際經驗。其實沒有哪個國家是完全不考慮學生的背景和學業成績,而把他們聚在一起共同學習的。盡管不少國家有了統一的教學體系,但還是存在選擇性的就學途經。比如在法國是天主教學校,英國則是面向王公貴族和政經界精英子弟的貴族私立中學,美國既有昂貴的私立學校,又有位於富人區的公立學校。即便是前東德也不是什麼典範,那裡只有14%的學生可以進入優秀的高級中學,而且這些學校的入學條件具有極強的社會排他性。
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有著另外的實踐。那裡學生入學不僅根據居住地,還要考慮學生的精神氣質,人們特別注意保護自由天性和共同的社會認知。在瑞典人們常談到「人民之家」(Volksheim),丹麥則有「全民的丹麥」(Dnischheit)這樣的概念。學校與社區關系密切,教師是極為受尊重的職業。這些與德國文理中學存在不同,畢竟文理中學學制深深地根植於社會階層分化的意識,人們不能忽視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教育和社會環境的結合。
盡管教學體制和其傳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進行改革卻也還是可能的,只不過須假以時日。同時改革也要謹慎行事,首先要自問一下設立的目標是什麼和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結構性的改革必然帶來巨大的沖力和教學體繫上的不穩定。另外如何保障改革後的教學成果會更好,實現更多的平等和更少的教育失敗,並且保持優良的傳統教學環境,這些都要求改革者三思而後行。
B. 移民德國,小孩的教育怎麼樣
德國的教育體制主要是從中古世紀以後開始發展,起初,受教權只屬於貴族以及神職人員,隨後才逐漸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體系的發展興盛起來。而義務教育的傳統則是建構在馬丁·路德思想的影響下,普魯士王國是世界上最早設立國民教育系統的國家之一。
德國基礎教育層級的學校為小學,凡是在當年六月30日前滿七歲的兒童皆須進入小學就讀,此為義務性教育不可拒絕。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項措施。 某些地方,小學為四年制,只有柏林與勃蘭登堡為六年。
第二級初階也可稱為「中級」,主要有幾個分類: 職業預校、實科中學、文理中學初階,還有綜合中學。 其畢業學位為綜合中學畢業證書,或是中級文憑,而這也是文理中學進階的必要條件之一。
第二級進階也可稱為「高級」,其中主要包含職業教育體系的雙元制度 以及文理中學的高年級,也愈來愈多文理中學畢業生想要接受職業教育的訓練,所以有許多職業領域的學科也逐漸移轉至高等教育的范疇中。
德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大概含括了340所高等學校,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約有160所的大學、神學院、教育學院以及藝術學院,每年約有3/4的大學生都是集中在這里學習;其餘的學生則分屬於應用技術大學、職業技術學校,等相關領域。
成功移民德國以後,隨行子女即可免費享受德國義務教育以及與當地居民同等的教育資源哦!
想了解更多最新移民資訊,盡在www.yimin11.com
C. 德國真正強大的是教育
中國的教育、美國的教育、芬蘭的教育,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有著代表著這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特點和追求,在這些特點和追求的熏陶下成長的孩子也各具特色。
一向以嚴謹出名的德國人,對於學前教育也有著自己的堅持。比起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他們更願意陪伴孩子閱讀。德國的學前教育理念:品德、人格、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訓導的,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才能收獲獲得的果。
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從德國出差回來,帶回來一個八音盒。這個小玩意兒放在我手上的那一刻,我驚呆了——比我的小手指甲蓋兒還小的齒輪,緊緊地咬合在一起,每個邊緣都無比光滑整齊,就像一個微縮的精密儀器。扭動發條,流水般的音樂淙淙地流了出來,天籟一般。從那一刻開始,德國,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國家的名字,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十多年後,我考入了北大德語系,再後來,我真的踏上了這片孕育了無數奇跡的土地——璀璨群星般的哲學家與科學家,質量一流的產品和設計,引領整個歐洲的強大經濟實力。但在德留學三年,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由德國而起,而事後德國人依然在全球受到普遍尊重,為什麼全球各國似乎對德國人過於「寬容」?而留學的後期,我和一個德國家庭生活在一起,而通過與他們的接觸,我也終於找到讓我醍醐灌頂的答案。
當時我還沒有結婚,對怎麼帶孩子也沒有概念。剛開始,在我眼裡德國人帶孩子特別隨意,孩子愛爬哪爬哪,愛吃土吃土,完全不管。但這些都是表面的,後來我對德國的家庭教育改變了看法。
德國人極為重視家庭教育,也是唯一把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明文寫入憲法的國家。比起傳授知識,德國人更注重傳授技能,注重培養孩子一生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育在德國家庭教育中體現在很多方面。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到德國的國民素質普遍較高的原因:好的教育培養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
閱讀塑造了強大的民族
全世界圖書中有12%的語種是德語,而德國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1.2%。德國也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在柏林,每平均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而這么密集的書店裡卻永遠不缺讀者。
去過德國的,你會發現,在機場候機、在地鐵上,玩手機的德國人很少,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手裡經常拿著本書看,還通常是有一定厚度的大部頭。就算是五六歲的孩子,通常手裡也會拿著繪本,安安靜靜地閱讀。德國人很少看電子書,電子書的佔有率至今仍然很低。他們的書店裡和家裡都有大量的印刷書籍,給孩子看的書更是品種豐富。
在德國的公共場所,你看不到喧鬧、喊叫的孩子,安靜讀書的是大多數。在德國,從家庭到學校甚至到整個 社會 ,都很鼓勵孩子閱讀,那裡的公共場所,包括大型活動場所,都會辟出一個安靜的角落提供書給孩子讀。
德國不主張「學前教育」,不準教孩子學數學、認字母,但卻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們閱讀。我的房東先生說,他從幾個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他還經常把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用他的話說: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愛書的孩子永遠不會寂寞。
健全的人格鍛造邏輯
德國人的很多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嚴謹、守規則、守信用、有公德。在德國,有一大套和兒童教育有關的繪本,書店裡到處都是,德國孩子幾乎都看過。它用一個個暖暖的故事,來教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培養好的習慣和好的品德,也來教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承諾:A Promise Is a Promise
德國有句諺語——Ein Mann, ein Wort(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承諾」被德國人看的很重,人不能輕易許諾,許諾後就要遵守約定,答應過的事,就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在德國生活,恐怕遇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Termin(預約)了,看醫生要Termin,約老師見面要Termin,去管理部門辦事也要Termin,而Termin定下的日期,雙方都會嚴格遵守,即使有更改,也會提前告知。這種重視承諾的品質,就是德國文化中的「契約精神」。對父母、對同伴,對同事、朋友,哪怕是陌生人,都是如此,這成就了全球對德國品牌的信任。
合作:One for all-All for one
在德國留學期間我發現,德國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真的非常強大,這也是許多中國學生來德之後,感到不大習慣的原因之一——中國留學生更習慣自己躲進小樓成一統,德國學生則不是這樣,他們非常習慣並善於團隊合作。研讀一本小說的時候,老師會布置讀書報告,而這個報告,常常是要求幾個學生一起完成的。比如一個人負責查找作家生平,另一個人則負責梳理小說的脈絡,這樣幾個人一起,互相幫助磨合,做出一份體例完整的報告。我想,這種團隊精神,應該也是德國足球與德國製造「戰無不勝」的原因吧,綠茵場上的德國隊,分工明晰的德國工廠,每個人都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崗位,團隊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公德心:A ball for all
德國對公德心的教育是從孩子抓起的,為的就是培養「與 社會 和諧相處」「有公德」「能幫助他人」的人。在德國,除了家庭教育層面,還有 社會 教育層面的作用,每個公民都有義務為下一代的 健康 成長負一份責任,這個下一代不只指自己的孩子,而是 社會 所有的孩子。
在德國,你絕對看不到車輛橫沖直撞、雜物佔領走廊的情況,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恪守 社會 公德,在做自己事情的時候,努力不去打擾別人。每個人的家門口都收拾得乾乾凈凈,到了下雪的時候,鄰里之間輪班掃雪,為大家開辟道路,彷彿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車輛上路後,見到行人總是提前減速,偶爾還會停下來,伸手示意讓行人先走。每個人自覺規劃好自己的疆界,相互之間都有100%的安全感。
同情心:Sharing is fun!
德國有很多繪本,裡面出現的小動物或者主人公以及配角,並不是完整 健康 的,他們中的很多,或多或少地有點問題或是殘疾,這種人物設定在國產繪本中是沒有的。而事實上在德國,老人摔倒一定會有人來幫忙,遇到殘疾人時,會有人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遇到困難時,也一定會有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一個凌晨,下著雨,我一個人從柏林到海德堡,和當地的同學失去了聯系,就是在路上的一位年近60歲的老先生,給我傘,幫我找酒店,還默默地幫我付了房錢。如果問我德國最讓我贊賞之處是什麼,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這裡面泛出的無差別的同情心。
此外,比如規則、比如擔當、比如給予、比如嚴謹、比如禮儀、比如堅持、比如見解獨立、比如自我認知,也是德國家庭教育的各個要點。
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教育
網上經常看到「德國禁止學前教育」這種說法。其實,德國不是沒有學前教育,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學」的內容與我們不同。德國當然也有幼兒園,幼兒園通常每天只上半天課,當然了,這也是在德國「教育假」的支持下才得以實現。
幼兒園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會對他們進行如何做垃圾分類等遵守 社會 秩序的教育。
德國人認為,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的 情感 關系是孩子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的基礎。
在德國人的心中,家庭的地位很高。大多數德國家庭都有家庭日,父母會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他們陪孩子散步、玩耍,一起騎著車去野外。而德國父母的陪伴並不只是陪孩子玩,教孩子規則,教孩子整理房間,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是陪伴的一部分。所以6歲的孩子就已經有很強的自理能力了。
「一個國家的繁榮,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對一個國家而言如此,對每個孩子而言,這段話同樣適用。
精良的工業製造、美輪美奐的藝術設計、首屈一指的現代醫療,愛因斯坦、倫琴、馬克思、黑格爾、尼采、歌德,德國的世界名人群星璀璨,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德國人多達102人。在德國人看來,品德、人格、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訓導的,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才能收獲獲得的果。「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每個德國家庭教育的第一課。
D. 德國人性化的幼兒教育,具體是怎樣的
我研究少兒心智教育多年了,我認為孩子在七歲以前智力被過度的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應該給孩子的大腦留下一些想像的空間!過早的灌輸過多的死背硬記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像計算機的硬碟儲存器,強硬灌輸過度後,孩子就不會主動思考了,那樣的後果我想不是母親們想要的吧?後果是可怕的!我曾經還專門請教過德國教育界的朋友,與他們溝通交流!在中國,如果說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我認為,僅僅三個方面的教育引導就足夠了。
E. 德國教育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
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專業,重視孩子的特質,承認孩子的不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和定位相比。但實際上我們更多的還是按照社會上所謂的「成功」「成才」標准去培養孩子,什麼專業吃香掙錢多,就讓孩子學什麼,什麼特長可能會對升學有加分有幫助,就逼著孩子去學,這種現象比較普遍。
同國內的孩子相比,德國的孩子要輕松得多,快樂得多,這跟民族傳統和歷史背景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在德國他們比較注重順其自然,100個孩子中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就很滿足了。
如果孩子沒練好琴,家長就會直接告訴老師:"同孩子聊聊天就可以了,孩子這周沒練琴。"這樣家長很輕松,孩子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可以說甚至有些是很懶惰的。
而國內的孩子就完全不同了,中國的孩子都很聰明,也很勤奮,家長也很配合老師,很重視孩子的一舉一動,自古到今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一直潛意識地存在著,為了給孩子的前程鋪路,有些家長就強制性地讓自己的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不管孩子的興趣怎樣,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樣家長和孩子的壓力都很大。所以讓孩子學鋼琴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興趣,以培養興趣為出發點,讓他們覺得鋼琴是朋友而不是敵人,這樣孩子坐在琴邊就不會眼困,不會煩躁,就不會只盯著時鍾而是真正地樂在其中了。
可以說,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發掘孩子的創造力、發揮想像力,是德國鋼琴啟蒙教育最顯著突出的特點之一。
F. 關於德國人的教育問題,請不要復制,謝謝。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中等教育的國家。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艾伯特總統就頒布了義務教育法。目前德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制(巴伐利亞州為13年,因為德國是聯邦制國家,除了外交和國防歸聯邦政府統轄,每個州在社會事務領域享有相當大的自治權)。德國的義務教育制內容龐雜,其中有三項重要規定最引人注目:1.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必須上學,殘障兒童則上為他們開設的特殊學校,並進行職業培訓。否則家長要承擔法律責任,輕則罰款,重則入獄。2.從1960年起德國的公立中小學不僅不收學費(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大學也是免費的),而且還免費提供部分課本、文具等。在偏僻的鄉村,學校必須免費提供接送車輛,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若要住校,則享受學校的困難補助。私立中小學,在允許學校收費的同時,國家也給予一定的資金援助。3.德國的小學一律實行四年制,小學畢業時,根據孩子多年的學習狀況來決定孩子進入什麼樣的中學。
中等教育並無初中高中之分
第一類學校(有點像我國的普通高中,我們的聯系學校寧芬堡中學屬於這一類),接納小學四年成績最好的學生。這類學校的學生在完成8-9年(除巴伐利亞外其他各州均為8年)的學業、高中會考合格並拿到畢業證書後,無需參加「高考 」,根據自己的意願可以直接上大學,至於上什麼樣的大學,主要依據是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的成績。需要說明的是,德國中學生的「成績」與我們的「成績」有很大差別,除了每學期1-2次知識考試,主要科目結業時有會考外,還要計入學生課堂討論、社會實踐、完成作業情況等因素,可以說是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在較長時段中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你若要就讀如慕尼黑大學、慕尼黑理工學院、柏林自由大學、科隆大學、洪堡大學、波恩大學、
漢堡大學這樣的名牌大學,那好,除了意願外,你得拿出整個中學階段的「成績」來。光有「意願」而「成績」不夠,那就只能申請其他大學。假如你申請的大學當年沒有位置,可以等到第二年、第三年。總之,只要想讀書,總有大學上。
第二類學校(有點像我國的職業高中)接納的是小學四年成績中等的學生。這類學校的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則進入高等技術學校(相當於我國的職業技術學院)讀書。
第三類學校(有點像前些年我國的初中中專)接納小學四年成績靠後的學生。這類學校的學生中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當然,聘用單位的老闆必須出資送你參加相關的職業培訓。德國的相關法律規定,無論干什麼工作都必須經過職業培訓。當售貨員,須到商業學校培訓;當個建築工人吧,要經過建築學校培訓;連子承父業的年輕農民在家種地也得有農校畢業證書,否則,銀行不予貸款,也不能享受歐盟的農業補貼,而缺了這兩者,農民就無法維持最基本的生產。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學生要到初中畢業(16歲左右)才實行分流,要麼進入普通高中,要麼進入職業高中,要麼就讀初中中專。相比之下,德國小學畢業的學生只有10歲左右,這么小的孩子因為其小學4年的學業表現,就必須在少不更事的年齡選擇讀什麼樣的中學,粗一看,這樣的規定近乎違反人道原則。
入門難而要求高
在德國,我了解到,中小學教師的職業有非常不錯的收入。據政府的相關統計,德國政府支付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為人均國民收入的2倍多。德國中學教師人均年稅前收入超過45,000歐元,與德國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職員的人均年稅前收入相當,與其他一些行業相比,中小學教師屬於名副其實的「中高收入階層」。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教師的收入也有一定差異,但不會很大,至多為30%左右,因為德國社會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這種價值取向已滲入他們的血脈,積淀成為一種民族文化。放眼整個世界,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高於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業化國家而高居全球第二。
在德國,中小學校教師不像我國那樣存在職稱差別。如果你工作已有年月,且深孚眾望,那麼,你和一般教師的差別在於你有一個「資深教師」的頭銜。對於一所有100來名教師的中學來說,每學科「資深教師」至多那麼一、兩個而已—有些學科甚至沒有。由於沒有職稱和其他名目繁多的榮譽稱號,更沒有荒唐的「主科」和「副科」的門戶偏見,因此,決定德國中學教師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教師的年齡及婚姻家庭狀況。結婚、生孩子會使老師的收入增加,年齡越大,工資也越高,如果是「資深教師」,收入也會比其他教師高一點。譬如庫茨先生(一位令人尊敬的虔誠的天主教徒,當初,寧芬堡中學代表團來我校訪問,庫茨先生是德方的主要發言人。這次作為我們此行的全程陪同),符合上面所列的三項條件,他的月收入是70 00歐元,每年拿14個月,年收入是98000歐元,納稅和交完各種保險後,年實際收入是56000歐元。在職業屬性上,德國的中小學教師屬於國家的公務人員,受不解僱的保護,無失業之虞,而且每年還有兩個很長的假期。
這么好的收入待遇,使得德國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也隨之提高。在我國,大學本科生或碩士生、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學應聘任教。在德國,情況要復雜得多。你若想成為一名中小學教師,至少要過三道「關口」。首先,你得拿到大學本科或者更高的學歷。其次,你得一本正經地接受心理學、教育學的專業訓練,參加權威機構組織的相關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最後,你必須參加國家組織的教師資格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
據庫茨先生說,這三關都不是輕而易舉能闖過去的。與我們國家正相反,「上大學容易畢業難」,這是西方國家高等教育的常規。在德國,大學學制一般為理工科4年,人文科5年,醫科8年。大學前兩年學基礎課,考試不及格不能進入第二階段的學習。第二階段是專業課學習,考試及格才能拿到學分,只有積累了足夠的學分,才能拿到大學畢業文憑。由於大學學習要求很高,加上許多學生要一邊打工補貼生活,一邊又要隨「不懂變通」的教授們認真讀書,因此,無論是基礎課考試,還是專業課學分,都難以一帆風順。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據了解,目前德國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平均需要7年, 4-5年能畢業的人是少數。如果想當教師,好不容易拿到畢業文憑後,還要應付心理學、教育學考試,尤其是難度最大的國家教師資格考試,這大約要花3年左右時間,而且,即便你花了那麼多時間培訓應考,也不一定能夠通過教師資格考試。再加上自20世紀80年代起,德國的出生率呈下降趨勢,中小學校學生人數減少,教師職位空缺主要靠自然減員,而德國的制度設置又基本杜絕了「走後門」的陋習,單純的德國人要想成為中小學教師,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而一旦實現當教師的夢想時,年齡已在30歲上下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職業備受尊重,基礎教育界人才薈萃。
正是在上述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加上德國中等教育的寬松環境,德國的中學就有條件實行一種在我們看來有點匪夷所思的教師任課制度。聯邦教育法規明確規定,凡中學教師必須同時勝任兩門以上學科教學任務。我熟悉的庫茨先生,既是英語學科資深教師,又教拉丁語,同時還擔任高年級學生的就業輔導課。在寧芬堡中學,多數教師要上三門課。庫茨先生告訴我,他的一位同事UlrichKretzinger(尤里查·克里辛格爾)老師同時兼任德語、德國文學、宗教、經濟、心理五科的教學任務。除了多科任教,德國中學教師的課時數初看也讓人嚇一跳。在巴伐利亞,每位教師每周任課不得低於2 4課時(據說在德國其他州乃至許多西方國家大抵如此),寧芬堡中學的老師通常為26課時上下,平均每天授課5節左右。當然,如果將他們日常的教學過程這一決定因素考慮進去,這樣的課時數,就其對教師的生理和心理壓力而言,恐怕還不如我國高三年段每周10課時的工作量。
G. 德國的教育體系是怎樣的
德國的教育體制是其以人為本、終生學習。德國教育體制不屬於英美所謂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全民通識教育。只要完成12年或者13年中學教育,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就可以選擇進入應用科學大學(Fachhochschule,Hochschule,簡稱FH)或者大學(Universität,簡稱Uni)繼續學習。
德國作為一個由16個州(邦)組成的聯邦制的國家,每個聯邦州都享有所謂的「文化主權」(Kulturhoheit),負責各自的教育政策。盡管存在差異,但所有的聯邦州的教育體系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結構。
Primarstufe基礎教育
德國基礎教育的第一階段為小學Grundschule,凡是滿6歲的兒童就必須入學,這是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德國多數地區實行四年制,柏林與勃蘭登堡是六年制。
大部分州的德國小學生在四年級以後就要面臨人生的第一個拐點,分流到不同中學,能上哪種中學很大程度要看老師的推薦信,而老師的推薦信則會依據學生的成績。所以可以說,德國的競爭從小學就開始了。
SekundarbereichI中學初級
小學畢業後的教育階段,主要分為四個類別:
職業預校(Hauptschule)這個方向以職業教育為主,強調實務性與方法操作;
實科中學(Realschule)此方向以高等的職業需求為主,可選擇繼續升學;
文理中學(Gymnasium)通過高中畢業Abitur,可以直接進入所有高等教育學校類型,不論是職業教育體系、技術學院或是大學。
綜合中學(Gesamtschule)在一些州也有綜合中學,將以上三種形式歸集在一起,畢業後通過獲得不同的文憑進行升學。
SekundarbereichII中學進階
這部分主要包括文理中學高年級和雙元制的職業教育。在文理中學高年級中,除了升入高等院校的要求的Abitur文憑,也因應社會工作需求,提供各種相關於職業的重點科目培養。
如:以科技教育為主軸的高中Technischesgymnasium、以經濟領域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還有高級專業學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畢業的高中生領取高中畢業文憑Hochschulreife。
Tertiar bereich高等教育
德國高等教育我們的中國家長就比較熟悉了,即便在國內,也有不少學生在高中就准備到德國留學。這些大學主要分三類:
綜合性大學(Universitet)這類大學以教學和科研為主,強調系統的理論知識。此類院校可授予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學位。
高等專業學院(Fachhoch schule)這類大學偏重於實踐應用教育,學生通過4至5年的專業學習,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
藝術院校(Kunsthoch schule)這類大學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其中包括音樂學院、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等。
德國教育體系嚴謹且多樣化,盡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機會均等也是德國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國完善的社會保障和嚴格的稅收制度使得受教育的機會遍及德國社會各個階層。無論是一名工廠員工,還是大型企業高管,子女都可以在德國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
另一方面的平等體現在德國教學的均質化,在各類高校排名中,德國高校雖說不在前列,但集中扎堆在前500名。將教育資源進行平均分配,在中小學也是如此,在同類型的學校間沒有巨大的優劣差別。
高質量的學術水平、均質化的教育理念、先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等特點讓德國的教育體系為世界所承認,也是使德國成為目前全球的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家的重要原因。
H. 德國中小學教育引發的思考
德國中小學教育引發的思考
德國中小學教育和中國存在驚人的一致性,這引發了我們對國內教師培訓的一系列深度思考。
一、德國各級教育的培養目標
1.德國教育界將學生應具備的“關鍵能力”劃分為個人能力、社會能力、專業能力以及方法能力四個方面。
在德國的參觀考察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在中小學、職業學校,還是教師培訓機構,德國教育面對不同教育對象有著一致的培養目標,即圍繞“關鍵能力”組織教育教學活動。
從小學生行為表現看其培養目標巴登- 符騰堡州的安娜弗蘭克小學分設四個年級,共12 個教學班,其中有3 個班是混齡組班,即將1~3 年級的學生混合組班。我們在觀察中發現孩子們從其他孩子,特別是比自己年齡大的孩子那裡獲取知識;而大孩子在照顧小孩子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教師並不是唯一的知識傳遞渠道。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方式十分多元化。在四年級的課堂上,學生分小組利用海報向全班匯報關於冬季動物的一個小型探究項目,教師引導其他學生傾聽、提問並與匯報者交流。匯報結束後,學生按照任務清單上的要求自主選擇練習作業,在學校走廊里的任意區域獨立完成,教師在旁邊提供指導。小學生還不能適應長時間的集中學習,必須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幫助孩子們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
進入三樓的教學區域,我們驚訝地發現除了教室以外,包括樓道等區域都被布置成了十分舒適、溫馨的學習區。這樣學習便可以隨時隨地發生。課堂上,孩子們三三兩兩,或站或坐,在這些區域進行討論和學習。氣氛熱烈但又互不打擾,營造出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安娜弗蘭克小學的校園並不大,除了一座教學樓外,還有一個游戲場,裡面有鞦韆架、攀爬架以及游戲屋等,都是由木料和沙土鋪建的。游戲場旁邊還有一個小農場,裡面養著綿羊。到了秋天,學生還要幫助綿羊修剪羊毛,體驗牧民的生活。學校有意通過這些場所來模擬自然環境,為孩子創造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和體驗。
從這所小學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的表現與學校培養目標的一致性,即在認真學習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發展個人獨立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2.從中學生行為表現看其培養目標
德國的中學主要包括文理中學、實科中學和職業學校三種類型。各類中學的培養目標雖各有側重,但總體上都包含各項“關鍵能力”的培養。
開普勒中學是弗羅伊登市最大的全日制文理中學,以理科見長,不僅注重傳授知識,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完整人格及全面的社會能力。
我們分別觀摩了十年級的英語課、數學課,十一年級的德語課、音樂課、體育課和十二年級的英語課。文理中學的課堂教學時間為90 分鍾,教學內容與國內相比偏難,如十年級( 高一) 數學已經涉及“函數在某點的左右極限值”的知識。
以十年級英語會話課為例,課堂分為主題會話練習與語音強化訓練兩部分。學生先根據教師提供的主題積極進行個人准備、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接下來,學生分組強化練習字母組合的發音,遇到問題查字典解決;最後,全班集中,各組分別展示練習效果,教師輔導糾正。整堂課活潑而有序,學生與教師積極互動,共同解決問題。
除了上課之外,學校還安排了項目日、項目周等活動。項目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意識、小組合作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項目周活動一般安排在戶外,讓學生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完成各項任務,培養勇氣,發展能力,為將來的生活做好准備。
鷹隼實科中學是一所實科中學,學生從七年級開始,可以依據個性特點分別選修“人文或環境科”與“技術科”兩類“實科”。
“人文或環境科”主要學習縫紉和烹飪,縫紉課上主要學習不同服裝面料對環境的影響,手工製作玩具和衣物等;烹飪課上主要學習營養學、健康學、材料學和衛生學等方面知識。
“技術科”分為木材加工、金屬加工和電氣工程三類。我們在參觀時看到一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電路,通過不同開關控制燈光,其中有物理知識的學習,有操作技能的訓練,也滲透著學生間的溝通與合作。這里的學生都非常好學,也很懂禮貌。我們走在校園里,經常會遇到學生主動與我們打招呼。
我們還參觀了施瓦本機械公司(SW)實訓中心和那格爾德職業培訓中心,學生在這里學習機械製造、汽車修理、市場營銷、家政服務、醫葯實驗等專業,大部分時間在做實操練習。
他們或在機床上操作,或在檢查汽車的發動機,或在討論什麼,或在為“新生兒”洗澡,神情都很專注,一絲不苟。我們的到來完全沒有影響到他們,沒有人停下手中的活兒,沒有人注目觀望,大家都專心致志地忙著手裡的工作。我們特意向培訓學校的校長詢問,職業學校的教學是否只關注職業技能的培養?校長解釋說,職業學校的學習分兩部分,一是在學校的基礎知識學習,二是在企業或培訓中心的技能實操學習,其中的知識技能學習與個人獨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是融合在一起的。
二、德國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一致性
1.德國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職業行動能力
卡爾斯魯厄教師培訓學院的德波教授向我們解讀了德國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具備職業行動能力,具體包括專業能力、個人能力、社會能力。
德國各州普遍重視對教師的職前培養。在德國,成為一名教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為一名學生,必須在大學本科階段學習2~3 個專業的系統知識及專業的教學法、教育法。學校還安排了3 個月的見習期以及各種講座,這些講座主要幫助學生了解教師需面對的人事和社交問題。學生在結束了4~6 年的大學學習後,還須接受為期18 個月的見習培訓,並盡可能地完成實習任務以及通過見習期的各種考試。
見習期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期6 個月,主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聽課並撰寫課堂觀察筆記。第二,在指導教師的陪同和指導下,執教2~3 節課。每節課都要准備完整的教案和學情分析等。第三,課後與指導教師共同討論授課情況。指導教師將提供書面意見,建議見習教師繼續聽課、試教,或者參加相關內容的培訓。
6 個月的見習期結束後,指導教師或所在學校校長決定見習教師是否通過。據統計,一般會有5% ~10%的見習教師不能通過考核,必須再進行6 個月的見習;還有50% 的人無法通過第二次考核,被認為不具備教師資格,無法從事教師職業。
在第7 個月到第18 個月之間,見習教師每周要獨立授課12 節。同時要學完105課時的專業教學法和105 課時的教育學課程,並參加各種不同的模塊培訓,自然科學學科還要單獨增加培訓模塊。在此期間,州政府教育委員會的專家每3 個月會到見習教師的學校聽一次課。
見習期的考試包括畢業論文和四次口試(兩次專業教學法口試,一次教育學口試,一次學校法口試),最後由見習學校書面鑒定該見習教師是否通過考核。通過考核的見習教師可以在國家層面申請教師崗位,也可以根據具體學校的要求和自己的考試成績獲得教師職位。
2. 德國教師培訓師應具備的資質
關於培訓師的資質,指導大學生的企業培訓師需要獲取工程碩士學位,指導協會參訓人員的培訓師需要獲取行業協會頒發的師傅或工匠職業證書。
SW公司的培訓師一致認為,影響參訓人員考試成績的最主要因素是個人從事該行業的意願。如此看來,雙元制教育中的企業培訓師非常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與興趣愛好,這樣的教育觀已經成為德國社會的共同認識。
像德波教授一樣,在職業學校當教師的培訓指導教師一般都具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歷。任何層級的教育體系之間,都有可以相互轉化和發展的空間。
要成為培訓師,需要具有相應學歷並在職業學校執教3 年(含)及以上。教育學院對應聘教師的簡歷進行篩選,簡歷中除了個人情況以外,最重要的是任職所在學校的校長的評價和推薦。
簡歷篩選通過的應聘教師要進行試講,由評委們進行評價;之後評委與應聘教師共同聽一節課,應聘教師評課並提出教學建議,評委對應聘教師的`評課表現進行評價;最後應聘教師進行一小時左右的自由發言與演講,內容可以是自我介紹、自己的教育觀點以及教學經驗等。
從職業學校的教師轉變為培訓師,職稱和工資不會有所變化,更多的是一種榮譽的體現。成為培訓師的教師,每周仍然要在實習學校上4 節課,加上在教師教育學院的授課,合計每周25 節課。這樣的課時分配比例與前面介紹的培訓師師資選拔制度,都充分體現了德國人對教育教學實踐的高度重視。
三、對我國教師培養培訓的啟示
1.加強教師入職前的培養
嚴把教師入口關,對有志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進行嚴格的職前培養,理論與實踐結合,特別要注重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改革現行的師范生培養制度,加大實踐環節的要求與培養。
對四年制的師範本科生,畢業前至少要參加6 個月有指導的教學實習;對於擁有綜合大學畢業證書並有志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在學習並通過相關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考試後,也要參加6 個月有指導的教育教學實習,考試合格後方能取得教師資格證書。
2.加強幹部教師培訓師制度建設
我們很難想像,沒有在中小學任教的經歷就能做好教師培訓;沒有在中小學任校長或中層領導的經歷就能做好高端幹部培訓。現有的培訓師應定期採取適當的方式到中小學任教,真正站到課堂上,零距離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調查研究一線教師面臨的實際問題。對新入職的培訓師要嚴格把關,須有1 年以上的中小學任教經歷才能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從事幹部培訓的培訓師要有相應崗位的任職經歷或掛職鍛煉。新入職培訓師要經過嚴格考核才能上崗。
3.為在職教師提供可選擇的培訓課程
在職教師的工作相對繁忙,工學矛盾較為突出,但他們也面臨一些棘手的問題,也需要學習相關的解決辦法,進行相關的專業提升。作為培訓機構,要全面系統梳理各學段各階段教師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便於教師理解和接受的課程;採用網路學習和面對面研討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問題的大小決定研修的時長;開發並公布供在職教師選擇的培訓課程,靈活安排培訓形式。
;I. 德國的教育有什麼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嗎
德國,世界上唯一一個把教養兒童寫進憲法的國家。不是我們崇洋媚外,而是德國的教育確實值得推崇。
結語
贏在起跑線,真的就是勝利嗎?看起來並不是,多少早早被沉重課業壓垮了笑臉的孩子最後厭倦了學習?為什麼不嘗試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呢?讓孩子在無憂無慮中自己探索學習,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J. 德國教育優勢
德國留學具有以下五大優勢:
一、幾乎免費的大學教育:這一點在發達國家獨一無二。德國全國所有高等院校,免費向中國學生開放,無須考試,直接申請,自選專業。學分制設置,自己掌握學習時間,從容完成學業。這無疑為留學生們免去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雖然各聯邦州從2005年相繼開始收學費,但每學期僅300~700歐元,而且對國際學生和德國學生收取的費用是一樣的,這與英聯邦國家動輒數十萬元的學費相比,德國留學是經濟的選擇。
二、生活費用低:德國政府允許大學生免稅打工,並規定了保護性的最低報酬標准(每小時不低於7.5歐元),所以留學德國除了自備自保金約7716歐元外,剩下的所有學年的生活費用可憑打工解決。
三、大學縮短學制:德國許多大學已經開設了非常適合國際學生選擇的國際課程:三年取得學士學位,兩年取得碩士學位;傳統課程不設立學士學位,畢業後直接頒發碩士學位。近幾年,德國一些著名的大學:德國基爾大學等每年3、4月份都派教授來中國選拔學生,本科生赴德留學可省去國內考研這一大麻煩,直接實現了「本升碩」。
四、學位和學歷的含金量首屈一指:德國在戰後廢墟上用了短短的幾十年時間,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成為了世界第一,靠的就是傳統強大的科技和教育實力。德國人的科技教育質量之高素來為全世界所公認。
五、學成前景光明,發展空間廣闊:中國與德國之間良好而穩健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關系,使德國企業對投資中國充滿信心。近年來,除了西門子、賓士、大眾等公司外,每年都有眾多的德國企業湧入中國。他們最頭痛的事就是不了解中國文化,缺乏相應的人才,於是德國中文報刊上指定招收中國留學生的廣告比比皆是。最近畢業的留學生任職德國公司駐華或東南亞代表已是就業定勢,進入跨國公司高級管理層的留學生也是屢見不鮮。至於回國的就業前景更不用說。
法國留學優勢:
一、法國人非常熱情,從來不會對外來留學生漠不關心。
二、法國政府對外國學生的政策和法國學生是一視同仁的。只要是學生,不管是法國還是哪個國家都是平等的,平等是表現在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學習方面、學業方面。在錄取和考試發畢業證書這方面,是和法國學生一起上課的,不是弄一個中國班,發一個中國文憑,或者是弄一個什麼北非班,全部是混在一起的,沒有任何特殊的待遇。
三、法國學習和生活的費用還是比較低廉的(這個優勢和德國差不多)。低廉不僅僅是由於有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故意的低廉,是說法國大多數的院校都是公立的,公立的就是表現在學費上非常低廉。公立學校大概是一年的學費、注冊費人民幣5000,私立的也不會高到哪兒去,一般比如工商管理學院也是5萬、6萬、7萬人民幣一年,這是學業上,由於是公立的,國家財政直接撥款的,所以法國人都是5000,中國學生也都是5000一年。生活上學生身份有很多優待,首先住房,住房有國家補貼,國家補貼最高可以補貼到你房租的50%,當然最高要峰頂,不能說租一個兩萬,補貼50%,交10000。封頂是一個月可以拿到1000多房補,我用的全是人民幣,租一個3000人民幣的房子的話,只交1500人民幣,另外1500人民幣是國家補貼給你的。有一些學生宿舍,才1500人民幣一個月。它是租金越少,補的越少,也可以拿到60歐元(600人民幣)的補貼,實際支出就是900元人民幣,費用就比較低了。除了國家的房租補貼之外,還有其它的,比如公共交通,學生基本上是半價,地鐵、火車、公交。還有學生食堂,實際上也是半價的。學生食堂吃的東西另外一半錢是國家給的。看電影也有補貼,不是每天。 (補貼超級多額)
四、採用教育一體化。三年學士學位,五年碩士學位,八年可獲得博士學位。學分是全歐洲通用。
五、法國高校特別注重職業化。職業化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教學的內容經常是由企業界的人士參與制訂的,很多學校,特別是專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工程師學院這樣職業性比較強的學院,他們的老師基本上90%都是由企業界的經理、總裁擔任的。學習期間實習要求比較高,都是學制的一部分,起碼是半年的實習。這個實習是真的,不是象徵性的實習,真的要到企業里去實習。而且有的學生在實習期間拿的工資都是比較高了,很多學生把實習作為找工作的跳板,在實習的過程中如果表現得好,自己也覺得滿意,就跟那個老闆已經講好了,畢業以就可以在實習的地方參加工作,職業性非常強。
六、能夠了解到法國的一些文化特性和思想(也算一個優勢吧)。通過幾年留學的生活,通過和當地居民的接觸,通過和同學之間的接觸,應該會了解到這個國家的一些文化特性的,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世界觀。一個大學實際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和它的思想價值觀的一個縮影,你通過在那兒念書、學習,實際上是了解到那邊的文化、歷史、世界觀、價值觀,還有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法國還是有它比較獨特的特點的。法國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