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德國為什麼沒亡

二戰德國為什麼沒亡

發布時間:2022-11-21 00:33:41

㈠ 德國二戰失敗原因是什麼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役上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戰略上不能失敗一次。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㈡ 二戰德軍為何會敗

原因有很多,簡單來說1.德軍閃電戰在蘇聯受挫,蘇聯的幾次保衛戰強有力的消耗了德軍的戰鬥力,蘇聯的極寒氣溫也強有力的消耗了德軍的意志 2.義大利的投降背叛與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3.日本在中國陷入泥沼,日本本來計劃以朝鮮東三省為跳板2個月攻陷中國,但中國的幅員遼闊與抗戰意識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導致日本大部分軍力軍資的投入卻收獲沒有達到預期 4.美軍的加入,美國在二戰初期以販賣軍火等一系列操作使得自身勢力日益雄厚,並從借債國成功變為債務國,珍珠港戰役後美國發瘋一樣的攻擊日本,引發太平洋海戰使日本收尾不顧,據統計太平洋一座小島日軍死亡率高達百分之99,這也使得德國幾乎喪失了最後一個軸心國盟友 5.希特勒的血腥政策引發各地的反法西斯思想興起,甚至在德國內部出現了動搖 6.希特勒妄圖施行的恐怖計劃導致德國資金虛耗,比如不死戰士計劃之類的 7.豬隊友日本投入了化學武器加劇了全球對法西斯主義的抵抗

㈢ 二戰德國為何會戰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對於德國戰敗的緣故原由許多,然則有兩個原由是不得不提的。希特勒上台之後,就視蘇聯為最大敵人,千方百計地准備攻打蘇聯,甚至不惜和當時關系不錯的中國翻臉,直接與日本成為同盟。

換句話說,日本人用自私的心,打了德國兩個耳光,將希特勒的美夢完全打破了,將德國徹底拉進失敗的泥潭。希特勒原本以為選擇了德,意,日三國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軍事同盟,但他帶上的兩個小弟完全不按他的意思出牌,根本沒有戰略配合,不但沒能幫上忙,還反而處處掣肘,成為了二戰中德軍可能最嚴重的戰略錯誤。

㈣ 二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希特勒對一線指揮太過干涉,還有因素不是單一的,涉及多個領域,如德軍拉長了陣線、低估英美實力、日軍愚蠢到偷襲夏威夷軍事基地、沒有擊敗英國就貿然入侵蘇聯、德國盟友的義大利實力不濟等眾多因素,造成二戰德國的失敗,德國軍隊在碾壓歐洲各國時,忽略了武器研發和更新,這是指航母和雷達等多個方面。

結語:二戰德軍戰敗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並不是單一問題,如二戰科技跟不上德軍長的陣線。

㈤ 德國二戰為什麼會戰敗

主要原因:

1、德國的短板天下皆知:絕不能兩線作戰(一戰的教訓已經足夠深刻了)。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深諳此道,為避免兩線接敵,從一開戰就全力猛攻英法,企圖在與蘇俄動手前先解決西線,但他們的努力沒能成功,只能在西線轉攻為守,靜候盟軍登陸。

2、海軍沒有做好准備,開戰後德國海軍既沒有能取得制海權,也沒能切斷英國的運輸線,導致1944年6月盟軍從英國出發攻打諾曼底,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兩線作戰變成了現實。

3、日本襲擊美國並拖著德國與美國開戰,這等於是替德國樹了個大敵,大大加速了德國的敗亡。

4、對蘇作戰時過於自信,准備不充分,如果先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區(另外兩路德軍負責牽制住紅軍主力),再調頭攻擊莫斯科,或者先力攻莫斯科,迫使斯大林同志簽下城下之盟,再北上攻打列寧格勒與芬蘭連成一體,東方戰場就算大局已定!

5、派隆美爾去非洲支援義大利也是敗筆,北非之戰對德國意義不大,卻使大量物資和軍隊填到了非洲這個無底洞中,實在是得不償失。

以上幾條主要是從戰略上來分析德國的敗因,其實技術上和物資上的短板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比如原子彈研發的滯後,人少國小,缺乏戰略縱深,石油,橡膠,有色金屬等戰略物資匱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德國納粹的敗亡。

㈥ 二戰德國為什麼會戰敗!

戰線拉得太長了,如果不開辟東線戰場,而是把英國滅掉,德國肯定會主宰歐洲.還好,沒有發生.

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㈧ 德國在二戰中戰敗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就是日本這樣的舉動讓美國徹底加入二戰,當初德國在一戰中原本是可以戰勝的,但就是美國的介入才會戰敗。所以德國得知美國加入二戰以後整個心都是拔涼拔涼的,不出所料德國還是在二戰中戰敗了,因此德國經常說日本簡直就是一個豬隊友。

㈨ 德國為何在二戰走向滅亡

根本原因:1929-1933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給予德國嚴重打擊,納粹分子希特勒趁機大肆宣傳種族主義,認為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世間的一切都應該由日耳曼民族支配,在物質生活十分困難的經濟危機時代,希特勒此舉自然贏得了人心,隨後被擁戴為國家元首,掌握政權,這也就決定了希特勒政府的實質是依靠對外侵略擴張,掠奪殖民地和海外巨大的財富,滿足國內人民的需要,轉移人民的視線,以應付這場大危機,這種掠奪式戰爭是永無止境的,永遠不被滿足的,就像是個無底洞,吸住了德國,所以德國必須一直堅持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作戰,戰線越拉越長,反彈越來越大,這就註定了德國必定敗亡的命運。
主要原因:德國在沒有徹底將北歐和西歐國家特別是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擊敗的情況下對蘇聯宣戰,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囧境。二戰爆發前,希特勒害怕戰事挑起,斯大林會參戰對德國不利,於是蘇德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當德國閃擊波蘭時,蘇聯坐視不理,對德國大大有利,所以德國橫掃歐洲,荷蘭,比利時等一大批歐洲國家(除了瑞典)相繼戰敗投降,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也很快被擊敗,國破家亡,可是這種輕而易舉的戰果是在蘇聯這個擁有廣袤土地和眾多人口以及強大軍事的國家的作壁上觀下取得的,希特勒沒認識這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昏聵的認為天下就要是德國的了,於是貿然對蘇宣戰,抽調大批歐洲戰場的精銳部隊進入蘇聯境內,從此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在西歐戰場上,法國戴高爾將軍領導法國殘餘力量繼續抗擊德國,丘吉爾為首的英國發動猛烈攻勢,其他淪陷區的反抗越來越大,德軍的戰略優勢不復存在,在蘇聯戰場上,盡管強悍的德軍初期取得了勝利,但很快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蘇聯擊敗,蘇聯戰場的形式向蘇方逆轉,此後蘇聯轉入攻勢,德國節節敗退。兩線作戰是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
備註:二戰後德國沒有滅亡,只是被刮分了,蘇聯的佔領區建立了民主德國,加入了華約軍事集團,美英法佔領區建立了聯邦德國,加入了北約軍事集團,二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後來東歐劇變,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實現了兩德的統一。

㈩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

二戰中德國戰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吧!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一、屍骨堆出的勝利

俄羅斯國防部已於近日把蘇軍在二次大戰中的絕大多數檔案資料解密,斯大林時代公布的蘇聯在二次大戰中的死亡人數是1000萬人,但到了戈爾巴喬夫時代,這個數字已經改為2700萬人。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蘇聯當時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4200萬人。

許多蘇軍士兵死亡後,被蘇方專門派人摘去軍牌軍徽。還有許多是沒入軍籍就死亡了的。連德國人也不理解蘇聯人的沖鋒為什麼會如此愚蠢,拿人群迎接子彈的沖鋒,但是還是給德國人製造了麻煩。其實德意志士兵的戰鬥力和戰斗勇氣非常高,遠在蘇軍之上,但實在是蘇聯政府把大量的平民半強迫地變成士兵送上戰場,用人海和血肉擋住了德國強大的戰爭機器。1億人口的蘇聯卻擁有幾千萬士兵,這相當與現在我國有6億軍隊一樣,蘇聯的動員程度和傾力程度可見一斑。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二、戰爭成敗的根源是工業

德國的人口和工業原本均不如蘇聯,但在進攻蘇聯之前,隨著擴張,德國占據了歐洲大量的土地和工業區,也招納了很多盟國,此時工業能力已經略在蘇聯之上,武器和軍隊的戰鬥力則佔有一定優勢。但由於德國參謀部低估了蘇聯的預備役體制(上千萬預備役士兵和較為完善的機制)和共產主義集權國家所能煽惑起的民眾的抵抗意志,所以在初期的巨大勝利後產生輕敵,希特勒和部分將軍因此戰略決策失誤,分兵三路去打高加索油田和列寧格勒,造成力量分散,三路(尤其是進攻莫斯科的中路)都未能形成迅速突進,讓蘇聯失去將一批批百姓變為士兵的大後方,並及時奪取蘇聯的武器工廠、礦山等戰爭資源。

日本拒絕立即夾擊蘇聯後,遠東地區的五十萬精銳軍隊被調回西線,加上瘋狂徵召的幾千萬士兵用人海戰術,終於擋住了分兵後的中路德軍。由於蘇聯得到了美國和英國的巨量經濟和武器援助,相當於武器製造工業能力翻了幾番,加上蘇聯大部分工業東撤及時,武器製造能力已經遠遠強於第三帝國,兵力總數也遠勝。雖然即使是戰前在役的正規士兵也遠不如德軍精銳,新征的士兵更是遠遜,但憑借十倍的傷亡,不僅能頂住德軍的進攻,還折耗了德軍大量的精銳士兵和戰略儲備。隨著新兵在戰火中淘汰練習,戰鬥力逐漸與德軍拉近,武器也越換越好,後期雖然蘇軍仍然不及德軍精銳,但二打一已經可操勝券。雖然戰斗素質優秀很多的德軍用較少的兵力和坦克也能擊敗蘇軍,但每當擊毀三輛蘇軍坦克,自己也會折損一輛,而在德軍得到100台坦克補充的同時,蘇軍卻能得到英美援助的一千台,甚至更多坦克的補充。當蘇軍武器的優勢達到一定程度後,德軍擁有再高明的戰斗能力和戰斗意志,也已經無力回天,差距被越拉越大。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三、歷史真相的 總結 與剖析

1、德軍曾經有機會取勝,什麼“正義必勝”的說法不過是勝利者對自己的美化罷了,世界遵循的是叢林法則,狼吃掉羊沒有什麼正義地, 愛好 和平的正義的羊也並非必勝。如果德軍取勝,希特勒就將是與亞歷山大、凱撒齊名的大帝國的開創者,德意志也將成為能與羅馬帝國一爭短長的強大帝國,就如主流輿論不會去譴責羅馬帝國的擴張一樣,大部分人也會對德國的擴張表示寬容,甚至是欽佩和贊嘆。然而希特勒失敗了,所以他成了第二個拿破崙。由於他屠殺猶太人,所以他的口碑還不如拿破崙。

2、德國優秀的統帥曼施坦因曾寫過一本叫做《失去的勝利》的書,也認為如果當初如果德軍不分兵,有很大機會徹底擊垮蘇聯,失去後方的蘇聯將無法把大批平民變為士兵送上戰場,流亡政府和國際援助的效果也將微不足道,屆時德國將建立起牢固的統治。既然五十萬人的滿清都能穩穩統治有九千萬人口的漢族人,那三千萬人口的德國為何就不能成功統治一億蘇聯人?

3、如果蘇聯垮了,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能在陸地上阻擋幾百萬精銳德軍的腳步?除了美國能靠海軍自保外,全世界恐怕都會落入軸心國之手。而海軍的關鍵是制空權,德國的空軍本就非常強大,軸心國再擁有了全世界的資源,美國的淪陷也只是時間問題,整個世界的格局將會改寫。也許到最後德日內哄,德國一統全球,早一步形成全球大融合,消除國界也未可知,如此倒是像秦統六國般,徹底消弭了戰亂、國與國之間的無謂競爭,反倒有了積極意義了。

4、都說“歷史是不能假設地”,其實這純粹是一句屁話。只能說歷史不能由事後假設而改變,但不表示我們不可以去假設歷史,不表示假設歷史就是蠢人愚行,毫無意義。以史為鏡而明得失,說得本來就是一種對歷史的假設:如果不那麼干,那就不會像某昏君一樣亡國。於是我們在假設歷史,並將真正的歷史與假設後的歷史對比後,總結了有指導意義的 經驗 教訓,這便是假設歷史的正面價值。於是,讓我們大膽地去假設歷史吧。

5、很多人把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作為蘇德戰爭,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其實沒有捕捉到歷史的本質。早在1941年底,德軍分兵三路,中路集群在莫斯科前無法繼續形成勢如破竹的優勢,從而讓蘇聯得到喘息時間後,德國的戰敗就已經成為註定的事實了。畢竟在英美兩個工業大國的支援下,同盟國的工業能力遠遠勝過軸心國,而蘇聯的人口又能輕易產生足夠的兵源。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其實是莫斯科保衛戰前德軍兵分三路的那一刻,是希特勒的戰略決策錯誤造就了同盟國的勝利與輝煌。

6、我國的歷史書在提到蘇德戰爭時,不僅竭力鼓吹什麼“正義必勝”之類的荒誕言論,更對美英等國對蘇聯龐大的武器和財政援助隻字不提,將勝利一味歸結於紅軍保家衛國的戰斗熱忱,這是不公正地。外因未必不如內因重要,現代戰爭打的不是勇氣和人口,而是工業製造能力。美英的武器援助是蘇聯能頂住壓力的重要因素,說重要性占據四五成也不為過。

7、蘇聯紅軍與德國軍隊合作滅亡波蘭後,在卡廷進行大屠殺,處死了兩萬多名波蘭戰俘。在攻佔柏林,德國投降前後,蘇聯紅軍共強奸了兩百萬德國婦女。二戰後蘇聯統治的東德人口失蹤近千萬,很多人至今懷疑是蘇聯進行了報復性人口滅殺。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四、尾聲

寫這篇 文章 ,並不是要為軸心國翻案。只是看不慣很多不客觀的歷史學家和主流媒體所用的那種,用“正義”、“民心”這些飄渺東西去牽強解釋歷史的做法,把一切都泛政治化,好像主觀意志可以超越客觀現實占據主導地位一樣。筆者希望能夠盡量客觀持正地去分析這場戰爭勝敗的真正原因,讓更多的人能了解那場戰爭的真相,能從偏頗的政治誤導中掙脫出來,形成一種踏實秉正的歷史觀。誠然,這種說法對宣揚反戰,倡導和平有一定負面的效果,可卻同時又對一個社會形成務實、客觀、誠信、實事求是的作風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筆者水平有限,見識難免有局限偏頗之處,若有錯謬,還望方家看在筆者秉心公正,有勇氣去用客觀的態度分析問題的份上,加以寬宥,且能不吝指正。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五、蘇聯人力優勢體現的關鍵

這段是轉引來地,思路側重與筆者有所不同,卻又有異曲同工之處。結合起來看,能對蘇德戰爭的勝負本質有更深入的認知。

蘇聯在人力方面真正的優勢,其實不是總量優勢,而是效率優勢。在總量方面,蘇聯確實對德國佔到2:1以上的優勢,但是加上仆從國的抵消和戰損比的劣勢,蘇聯在42年下半年的時候,實際在人力總量方面的優勢,實際曾一度消失但實際不是這樣算的,問題沒那麼簡單當時蘇聯人力—被佔領土人力乘以戰損比,實際小於德國+仆從國人力。但這時蘇聯的另一個人力優勢顯現了出來——效率。由於蘇聯在人力動員效率上占優,使他可以比德國先一步達到人力利用的峰值。簡單來看,這就好比兩支等長的蠟燭,蘇聯這支燒的旺,一時之間會佔得明亮,而德國那支旺起來比較的慢,一段時間內會顯得暗淡,但卻可以燒的更久。

但問題比這略微復雜一些:此時的蘇聯的一部分人力就像被鎖進了箱子,但總量尚在。而一旦另一部分人力(尚存的大部分)一旦率先旺盛起來,就應該努力去解放被鎖住的那部分人力,使旺盛期延長,甚至增長。反之,一旦旺盛的燃燒達不到解放被困人力的作用,那麼蘇聯的人力就會盛極而衰,在綻放出一抹燦爛的輝煌之後,最終黯淡下去。

看來,在動員率上處於劣勢的德國,只要能夠阻止住蘇聯的這一抹輝煌,就可以將蘇聯的人力優勢耗盡。可惜,德國原本曾有機會做到這一點,卻沒有這么去做。他在明知自身的動員速率低於對手的情況下,在自身尚未達到峰值之前,迫於西線形勢的壓力,草率的發動了庫爾斯克會戰。這就為蘇聯發揮其效率優勢提供了變利,這一戰,是在德軍尚未達到動員峰值的情況下發動的(德國的動員峰值是43年下-44年中,此時尚未完成後備軍的編練,只是在東線達到了歷史最高點而已);而蘇軍則憑借效率優勢,達到了戰爭期間的峰值(這個峰值一直到戰爭結束前,才被佔領了整個歐洲東部的蘇軍所超於,即使是44-45年初大獲全勝的蘇軍,也無法在規模上和43年中的蘇軍相比)。

於是,一個尚處在動員途中的德軍就被一個已達到動員峰值的蘇軍大敗了,雖然蘇軍在會戰中付出了遠比德軍更大的代價,但他隨即就獲得了解放領土上龐大人力的補充——蘇聯龐大的人力優勢終於被松綁了。至43年末,這個數字達到430萬,略等於同期蘇軍的損失總數,使其可以繼續維持其強大(加上其中的可恢復損失,優勢還將擴大)——現在,蘇軍這支蠟燭不僅可以明亮的燃燒,而且可以持續的燃燒了。

而反觀德軍,雖然他的人力尚未徹底利用,卻已經喪失了徹底利用的機會了——他將來不及達到自己的動員峰值,更不可能和可持續獲得補充的蘇軍相比較,只能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添油,來盡可能的維持軍隊實力。這時候,唯一可以支撐德國的,是他尚有數百萬人力可供利用,尚有龐大的軍工潛力可供開發——但是,這一切都來不及了。盟軍的登陸徹底斷送了德國細水長流式的人力模式,現在,德國這支蠟燭不僅沒有對手明亮,而且也不可能比對手燒的長久了,因為他將被迫在另一頭再點起一個火苗。這兩團火苗將同時燃燒這支並不明亮的蠟燭,並將其徹底耗盡。

雪上加霜的是,在西邊另點燃一頭之後,原先東線一頭的蠟燭開始被蘇軍一截一截的大塊剪掉,一進步縮短了蠟燭的壽命,如此往復,不足一年——這支新點起一頭的蠟燭,就被徹底熬幹了。假如說,德國這支蠟燭曾有過一次比東線那個對手燃燒更久的機會的話,那隻能是在42年-43年之間這段時間,可是,這兩次機會最終被德國人自己給斷送了,一次是在冬季的伏爾加河畔,另一次是在夏季的俄羅斯西部草原。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德國為什麼沒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