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有較為發達的基礎設施系統,適合養老嗎
一提到養老服務,腦中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歐洲,歐洲地域基礎建設相對性健全,地域經濟發達,社會發展可靠性安全度都比北美、南亞部分地區高,是絕佳的養老服務佛山,實際提到哪一個國家得話,綜合性養老生活成本費,地域氣侯,生態環境保護,移民投資難易度等各方面充分考慮。
而慈善機構的養老院價錢處於二者之間,其機器設備和服務處在中等偏上。因為公辦養老院醫院病床比較有限,並且入住的標准有嚴格限制,因此大多數人只能委屈求全,挑選慈善組織或社會團體舉行的養老院。不管是哪一種養老院,政府部門均給予對應的補貼,每一個醫院病床給與16000歐的一次性政府補貼。
『貳』 年紀大了,去歐洲養老怎麼樣
西班牙:老年幼兒園
西班牙不僅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也是歐洲叔叔們養老的首選。有優美的居住環境、舒適的氣溫條件、舒緩的文化環境、性價比高、自然環境好、社會關系和諧、名副其實的高福利和完善的社會保障(包括醫療保險、疾病撫恤金、殘疾保障、社會救助等)。
在西班牙,收入最低的老年人可以從政府那裡得到一些補貼,以保持最低的生活水平。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可以選擇入住老人公寓,政府會給予他們相應的照顧。例如,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西班牙政府充分利用其大腦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感,例如為老年人設立老人幼兒園,幫助他們安全度過晚年。
西班牙有各種各樣的老年幼兒園。最常見的是老年人之家,有私營、公私合營。大多數進入養老院的人是那些無法照顧自己的人。對於尚未進入這一年齡組的老人,政府設立了一所類似於老人文化中心的老人幼兒園,園內有專門的保健醫生負責免費咨詢,以確保老人的基本健康。老人每天都有固定的課程,包括文學課程和保健知識課程。
英國:自主創業,精力更加旺盛
英國老年人喜歡獨處,他們的孩子長大後離開家自立。他們不僅與父母分居,而且經常搬到其他地方去找工作。老人膝下沒有孫子孫女,也可以與妻子、鰥寡、鰥寡互相照顧,都要照顧自己。也有英國老年人,其中許多人富有創新精神。除了參與志願慈善機構外,他們當中很多人在退休後,亦會開辦創新的事業,盡他們所能,例如開設咖啡廳、小食肆或顧問公司等。
盡管老人缺乏「天倫之樂」,但退休老人很少發生「退休綜合征」。他們不是在家種花養草,就是到處旅遊,早晚總是牽著寵物(狗)散步,過著「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生活。
希臘:長壽養老棲息地
希臘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5歲,女性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1歲,男性為61.6歲,女性為60.5歲。2010年,希臘新生兒的預期壽命為79.7歲,養老金支付總額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1.9%。希臘在養老金支付方面是歐盟最慷慨的國家,希臘人支付的平均養老金甚至高於他們退休時的工資。對於服務40年並領取平均工資的雇員,退休金是退休時的105英鎊。
希臘也可以享受到完善的醫療保障服務,這里的醫療保障達到了歐洲的最高水平。如果你像希臘當地公民一樣獲得希臘永久居留權,你就可以享受免費的公共醫療。值得一提的是,希臘仍然是一個長壽的國家,其預期壽命很高,這意味著希臘是最適合養老和享受天堂幸福的國家。
『叄』 德國養老品牌約翰尼塔怎麼樣
德國約翰尼塔(養老品牌)Die Johanniter-Unfall-Hilfe e.V. (JUH)。
急救培訓
服務設施
1、養老院(關懷)
2、活動場地
3、休閑和會議設施
4、臨終關懷場所
5、醫院和康復診所
志願服務
老人服務、臨終關懷、救援服務、醫療服務、民事保護
繼續教育
示範性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機會是:
專業培訓
衛生和消毒
姑息治療疼痛管理(疼痛護理)
籌款
營銷和溝通
EDP(Word,Excel等)
動態患者模擬
護理人員考試課程
營養和傷口管理
教育培訓
培訓師資格,執業指導員(m / w)在護理或救援服務
日托中心的男女同校教育
兒童語言教育
等等
管理改進
領導力發展(例如,住宅區經理,護理服務,醫院管理,救援服務,區域董事會成員)
質量管理和變革管理
等等
示範學位課程:
BA國際緊急和災難援助
BA健康與護理管理
BA醫療保健教育學
BA社會和非營利管理
學士醫務/ -in
學士腫瘤治療
等等
所獲榮譽
2016年,431000人從約翰尼塔獲得了急救,175000名客戶使用了其提供家庭緊急服務。
在內陸,約哈尼塔救援人員部署了641,000次, 4450000次我們將行動不便的人員安全地運送到目的地。
2017年,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援助。與266名國際和本地員工完成了78個項目。
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肯亞等地,與當地合作夥伴在寮國的一所小學設立了衛生培訓。 272000名婦女和兒童受益於產前護理,定期接種疫苗或補充營養。
公司文化
平等、自由、博愛、無私奉獻
『肆』 歐洲的老人是怎樣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的
1、法國:完全型社會養老
法國成為老年型國家已有136年的歷史。相對其他西歐國家法國老年人口比重高,總供養系數大,人口預期壽命長,法定領取退體金年齡低。
法國由於人口老齡化帶來退休人員增加,公共退休金支出加大。法國政府採取以下措施:
1、增加用於老年人的支出;
2、鼓勵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
3、鼓勵生育減緩人口老齡化速度;
4、吸收外籍年輕工人入境,彌補國內勞動力的不足;
5、建立和完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
在養老設施上,法國人忌稱養老院,而稱公共機構.這種為老年提供居住方便的福利設施,大體上可分為四類,即收容所、老年公寓,護理院和中、長期醫療醫院.
對低收入的老年人國家還給予福利費用予以補貼.收容所設在社區,使老年人不脫離社會.
2、瑞典:福利型養老
瑞典是「斯堪的納維亞福利模式」的國家,又稱「北歐福利模式」的創始者。該模式有六原則:
1、普遍性的福利原則;
2、有一個強大的公共執行部門;
3、以國家稅收作福利基金的來源;
4、公民和居民享受福利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5、待遇人人平等;
6、有較高的社會津貼水平。
養老保障是瑞典福利政策的重點之一.瑞典老年福利政策的基本目標,就是使老年人有可靠的經濟收入來源、良好的住房條件和必要的社會服務,並有機會參加各種有意義的社會活動.
3、愛爾蘭:各種津貼領不停,養老福利超健全
愛爾蘭的養老排名位列全球前列,這也跟愛爾蘭不斷提升的養老福利有莫大的關系。在愛爾蘭退休後,老人就有資格領取各種各樣的養老金。
不僅如此,還有各種交通補貼、水電費生活費減免、租金補助和獨居津貼等等超多福利,加上全年舒適的宜人氣候、全國高達90%綠色覆蓋率、有保障的食物安全和熱情友好的當地人,這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養老天堂」。
(4)德國老人公寓在哪裡擴展閱讀
歐洲老年人不乏退休後再就業的。德國柏林泰格爾機場出站口,71歲的計程車司機米勒略顯費力地把旅客手中的行李箱放到後備箱內。「我是退休後才做這一行的,五六年前開始開計程車。」米勒曾是一名公司出納,退休後原本想過段清閑日子。
無奈子女不在身邊,老伴兒去世得早,公立養老院遲遲排不上隊,私立養老院又去不起,只得重新上崗。「工作了大半輩子,還是沒有閑錢能滿足周遊世界的夢想。因為年紀大,退休後再上崗遇到了各種'閉門羹',開計程車是我最後的機會。」
在德國,像米勒這類高齡從業人員並不鮮見。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15年8月公布的退休老人生活現狀報告,需要領取救濟金度日的退休老人是10年前的兩倍。
總體來說,歐洲的老人退休後,去公立醫院就診基本免費,重大疾病也不需要子女掏錢。養老方面,每個人都會有養老金,哪怕從來沒有工作過,到了退休年齡。
也會拿到一定的生活補助金,雖然可能金額不會很高,但基本可以滿足生活需要。所以歐洲的年輕人無需為退休後的父母擔負太多的養老負擔。
『伍』 世上最奇特的10大建築是什麼
我們去旅遊經常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現象,比如當地的文化習俗讓人難以費解,或者飲食習慣讓人難以接受,當然,也有遊客遇到奇怪的現象是被當地其中的建築物所驚嘆。今天我們來看下全球最奇特危險的10大建築有哪些。
有很多網友看到這些都表示很神奇,你們有沒有其他奇特的建築介紹呢?
『陸』 墨爾本老年公寓最小是多少平方米
23平方米。截至2022年11月5日,設計師MichaelRoper將位於墨爾本的一間23平方米的微型公寓,打造成了一個簡潔舒適的完美單人空間,一進門,完美通透的落地窗和陽台外的綠植,讓人心曠神怡,是墨爾本老年公寓最小的。老年公寓是專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體能心態特徵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
『柒』 德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優缺點
人口老齡化社會沒有優點。
德國是歐洲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在65歲以上。在世界范圍內,其人口老齡化程度僅次於日本。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德國人口約為8180萬,其中只有不到七分之一的人口年齡小於15歲,該比例為歐洲最低,全球也只有日本的這一比例低於德國。按照目前的人口出生率,德國未來的人口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40年之後人口數量將減少1200萬,低至7010萬人。
人口老齡化對德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影響不斷加深,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德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削弱;公共財政負擔加重;社會保障資金將面臨空前危機;並由此導致城鄉差距拉大、失業率上升、社會心理問題等不良後果。2009年,230萬德國人需要護理,而這一數字在2030年將增至330萬人左右。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系統應對老齡化的國家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福利國家典範;2012年生效的法律規定,退休者的年齡將由過去的65周歲逐步過渡到67歲;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執政黨還起草了一份議案,擬向25歲以上有收入的人群徵收一份額外的「年齡稅」,讓這些年輕的工作者幫助國家應對迫在眉睫的養老壓力。
德國重度老齡化
德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統計數據表明,1980年德國人平均年齡為37.1歲,比1970年增加了2.2歲(增6.3%)。而1970年的平均年齡34.9歲與1960年的平均年齡34.8歲相比之下幾乎沒有變化。1990年比1980年增加了1.7歲(增4.6%),2000年又比1990年增加了1.4歲。1980年至2000年平均年齡相對緩慢的增長原因,來源於外來人口和東西德統一。在這兩個因素消化之後,2010年比2000年再猛增了2.6歲。
德國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10年德國人平均壽命達79.80歲,其中男性達77.70歲,女性達82.74歲。據聯邦統計局2010年數字,60歲以上人口達2.17千萬,占總人口的26.6%,其中65歲以上人口為1.60千萬,占總人口的19.6%。2030年德國60歲以上的人口預測將達36.2%,2050年甚至將超過40.9%。現在德國人口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21%,預計到2030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由目前約1600萬人增加到2400萬人;到206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約34%。當前德國每5個人中有1個是超過65歲退休年齡的老年人,到2030年每4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到2060年上升到每3個人中有1個。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德國采訪期間,曾在法蘭克福街頭看見一對中年夫婦帶著5個孩子過馬路的溫馨場景,大的有10多歲,最小的還躺在手推車里。但德國同行苦笑搖了搖頭,他告訴筆者一句格言——「You can imagine the opposite 」,用來說明眼前的情景只是特例。事實上,在德國,看到的也確實是「相反的情形」:漢莎航空的空姐是「大嫂」;酒店裡的服務生是耄耋長者;租來車輛的駕駛員也多數是老年人。
德國人口自2003年以來就不斷減少,人口結構變遷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低下。據統計,現在德國婦女平均只生育1.4個孩子,2006年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14.4萬人,預計到2030年,德國總人口將由目前的8250萬人下降到7800萬人。伴隨著人口數量的下降,德國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聯邦統計局負責人索美指出,19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德國婦女不再做母親。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德西的托兒所數量不足,很多小學午後就關門。2008年,60歲以上婦女中11%沒有孩子,而這個比例在40到44歲年齡層的女性中是21%。據聯邦統計局稱,從現在起到2060年,德國人口將減少到6500萬—7000萬。老年社會越來越嚴重的同時,出生率又不斷下降,德國社會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由於自然余額(出生人數與死亡人數的差額)呈負值,德國經濟面臨來自勞動力市場的巨大挑戰,未來十年增幅可能出現明顯回落。經合組織發布的《2012年德國經濟報告》指出,長期來看,德國經濟平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5%的較低水平,10年後甚至可能降到1%,主要原因是人口迅速老齡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潛在勞動力數量下降。
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在報告發布會上說,德國未來要保持富足,需要在勞動力市場、稅制系統和能源政策上進行結構改革。
研究人員預計,2016年至2025年期間,經合組織每年就業人口平均增加0.5%,而德國同期就業人口將明顯減少。到本世紀30年代中期,德國15歲以下和64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從目前的51%上升到74%。
經合組織經濟學家要求德國政府進行改革,提高就業人員數量,通過讓更多婦女從事全職工作和延長退休年齡等方式獲得專業人才。為此,德國需要在稅收和社會保障體繫上進行改革。例如,減少對單職工家庭的稅收優惠,同時投資建立服務好而價格低廉的幼兒園。
古里亞說,2012年德國經濟增長率預計僅為0.4%。未來德國經濟增長的支柱是加強內需和提高勞動力潛力。經合組織建議德國放鬆建築師和律師等一些服務行業的苛刻規定,不僅直接資助而且通過減免稅等方式推動科研開發。
勞動力也將形成缺口。盡管目前人口老化的有害效應因越來越多的婦女和老齡勞工參加工作而得到抵消,但德國六大經濟研究所之一的基爾研究所(IFW)研究員科思預言:「就業人數的減少從長期看將削弱德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增長率今後每年應在1.2%上下,而2000年是1.5%。」聯邦勞工局預計,德國到2025年的勞動力缺口將達到700萬,必須大規模引入外來人才。
退休的老人日益增多,將對公共財政產生影響。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10年,德國大多數時候都處於人口負增長狀態。照此發展,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需要負擔更多的老人。目前德國需護理的老人約230萬人,其中150萬人以居家養老為主,另80萬人選擇機構養老。針對德國老齡化迅速的發展,世界著名的審計師機構Enrst&Young2011年9月的調查結論是,至2020年德國將有90萬人選擇機構養老。換句話說十年後需增加10萬個機構養老的床位,單獨此項投資就需177億歐元。
人口老齡化造成社保支出增加,社會保險體系的資金保障將面臨重大挑戰。位於柏林的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科林霍爾茨表示:「隨著德國嬰兒潮一代步入退休年齡,德國的社會保障資金將面臨空前危機,如今的社會保障體系將因為缺少資金而無以為繼。即使出生率能有所提高,但新生兒的絕對數量還是會持續下降,因為育齡婦女的人數正變得越來越少。」
德國聯邦議會工作組最近提出一項「年齡稅」建議,即每個年滿25周歲的德國人按照收入比例繳納一定金額以建立儲備金,保障未來不斷上升的養老金支出。工作組的理由是,出生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嬰兒潮時期的一代人將在2030年左右退休,屆時所需醫療和護理支出將大幅增加。
「年齡稅」的誕生來自於對老齡化社會社保支出不堪重負的擔憂,由於涉及復雜而敏感的政治和經濟公平問題,其可行性還有待論證。該提議還受到了來自執政黨和反對派的多重批評。
德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人口的老齡化不僅會導致國民經濟生產力下降,稅收負擔加重,帶來年輕人負擔加重、勞動力短缺等一系列問題,而且會加深社會代溝,出現更多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影響社會和諧。德國專業人才緊缺、養老院護理人員不足等現實問題表明,以老齡化為主要特徵的人口結構變遷已經開始對德國的社會經濟產生影響。有分析認為,德國今後幾年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歐債危機和能源短缺,而是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德國各部委正聯手制定一項「人口政策」方案,對德國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進行長遠規劃。默克爾為此主持召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專家會議,邀請各界代表共同商討對策。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接受《商報》采訪時提出「2030議程」,指出要及時應對社會老齡化帶來的挑戰。他堅持將退休年齡延至67歲,提高女性在領導層的比例,並支持外來移民政策。提出「年齡稅」的工作組不僅強調社保基金的穩定,還提出了創造家庭友好型社會氛圍、倡導外來移民、僱傭更多女性和老齡職工等多方面措施。同時,提高出生率及女性在家庭和職業之間的平衡等根本問題,需要政府制定家庭友好和鼓勵生育的政策。據認為,法國的生育率好於德國的原因就在於其家庭政策的鼓勵與配合。
有人口專家認為,人口發展從多子的農業社會到老齡的工業社會一般經歷五個階段,在最後階段應該重新達到平衡。從當前的情況看,全球的工業國家仍在朝著老齡化社會發展,是否能夠達到理論中的新平衡,還有待事實檢驗。
在新加坡的一個會議上德國綠色環保城市弗萊堡市市長迪爾特·薩羅門(Dieter Salomon)談起了城市的未來。當被問及未來30年德國城市將會如何之時,他微笑著說:「不會有未來」。
市長先生並沒有誇張。幾十年以來,歐洲的人口增長是全球最緩慢的,生育率遠遠低於人口替換率,且比美國低了50%左右。假以時日,這種人口趨勢將造成災難性的經濟後果。到2050年,歐洲現擁有的7.3億人口將減少7500萬至1億人,其勞動力人口也將比2000年時減少25%。
德國是歐洲大陸的超級經濟體,逃脫人口「寒冬」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到2030年,德國每100個人中就有53個退休者,相比之下美國為30人。如此,德國將面臨巨大的債務危機——老年人的社會福利成本將蠶食其現行節約/產出型經濟的成果。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尼克·愛波施塔特(Nick Eberstadt)稱,到2020年,德國債務本息佔GDP比重將會是目前希臘的兩倍。
政府的對策
德國是世界上最先建立公共養老體系的國家。早在19世紀末,當時的宰相畢斯麥就設立了養老保險,在整個20世紀的過程中先後誕生了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1995年的護理保險。總的來說,養老主要是由社會來承擔,公共養老金待遇也十分豐厚。自從護理保險問世以來,養老產業給社會提供了幾十萬的就業機會。
為了應對老齡化,德國在單一公共養老體系基礎上增加了積累性養老計劃。德國公共養老體系(GRV)採用現收現付制,所需資金來源於工薪稅和財政補貼,工薪稅稅率為19.5%,負擔約70%的公共養老支出。上世紀80年代後期,政府認識到老齡化將嚴重影響公共養老計劃的可持續性。德國於1992年啟動養老改革,主要政策包括修改養老待遇調整機制,避免養老待遇過快增長,控制提前退休,這些方法在減少養老支出的同時也降低了養老待遇。為了彌補養老待遇下降,德國建立了自願性質的完全積累養老計劃,個人繳費率為4%,政府給予稅收優惠。積累計劃的覆蓋面目前還有限。2004年,德國進一步修改確定公共養老金待遇的公式,新公式根據退休人口與繳費人口比例的變化自動調整公共養老金的待遇,在老齡人口比例上升時,公共養老金待遇會自動減少。
德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三部分,後兩者又被稱為「補充養老保險」。隨著德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政府的養老負擔也在逐步增加。為此,德國政府在維持法定養老保險主導地位的同時,也採取措施鼓勵人們更多地參加「補充養老保險」。
在德國,法定養老保險的覆蓋面較廣,既包括一般的養老金,也包括職業康復待遇、職業能力或就業能力喪失後的養老金等。原則上,所有雇員都是法定養老保險的義務參保人,自由職業者如醫生、律師、藝術工作者等一般參加私人養老保險。
法定養老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繳費,費率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整,目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的19.5%,由僱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當雇員月收入低於某一限額時,則由僱主單獨支付。此外,法定養老保險每年還獲得國家補貼,總額約占當年養老保險總支出的五分之一。養老金根據退休者退休時的工資和工齡長短計算,但最高不超過退休前最後一個月工資的75%。
此外,德國還大力鼓勵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與法定養老保險不同的是,企業養老保險採取「直接支付原則」,即職工在工作期間積攢了多少企業養老保險,退休後他就能得到相應數額的養老金。職工繳納的企業養老保險占工資的比例每年由行業勞資部門和政府協商決定,且這部分養老保險可以享受稅收優惠。企業養老保險最初是作為福利向職工發放的。
從2002年起,德國頒布新法律,規定企業職工有權利要求僱主將一部分工資或者節假日獎金變成企業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的籌資方式、組織形式及受保人等均可自由選擇。目前,德國的企業養老保險對勞動力的覆蓋率已經高達65%,成為養老保險制度中最重要的補充部分。
盡管德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屬於自願性養老保險,並由私人公司經營,但政府並非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對其進行宏觀調控。為了防止僱主因宣布破產而無法支付養老金的風險,德國設立了僱主組織的養老保險基金會作為擔保機構,規定開辦企業養老保險的僱主有義務向擔保機構投保,如果企業破產導致無法支付本企業的補充養老金,則由該基金會支付。
私人養老保險也是自願的,並且也能得到國家補貼。目前,德國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所支付養老金的比例大約分別為70%、20%和10%。德國政府希望,私人養老保險支付的養老金近期能提高到整個養老金的15%,中遠期達到25%至30%。這樣,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將有望從現在的補充地位逐步提升到與法定養老保險相近的支柱地位。
生育率降低和人口老齡化,給德國19世紀創建的養老保險體制帶來極大沖擊。德國的退休保險體制實行的是「轉攤方法」,也稱「代際合同」。具體說,就是由當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用其所繳納的退休保險金來支付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按照一般規律,最合理和有效的比例應該是每三個在職員工養活一個退休人員。而德國目前是每100個在職人員為44個退休者提供退休金。按照現在人口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進程,再過20年,每100名在職員工要養活78個退休者。到那時,想靠在職員工交納保險金來保障退休者的生活已不可能。
當德國19世紀初推行養老保險體制時,法定的退休年齡是70歲,而那時的平均壽命只有45歲。1956年德國政府進行養老金改革時,把退休年齡定為65歲。這幾年,德國人的平均退休年齡是65歲,但平均壽命已達到80歲。因此德國政府決定從2012年開始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
歐洲社會已對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習以為常,一些福利國家更被視為歐洲大陸退休人士的樂園。盡管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現行制度即將破產,但老百姓關心的往往是眼前利益,反對延長退休時間。記者的一位德國朋友就認為,這個決定不符合實際因為在德國企業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在65歲之前就已經因身體等原因被迫離開了工作崗位。
另有一些學者認為,推遲退休年齡會擠壓年輕人的就業和晉升空間,延遲退休就是延長國家的新陳代謝周期。德國工會也批評說,該項改革措施無益於德國的老年保障體系,是變相的「縮減養老金計劃」。不管老百姓如何反對這一措施,但人們必須認識到,對現有福利體制進行改革是德國必須面臨的「痛苦現實」。
為了解決老齡化的問題,德國聯邦教育和科研部制訂了一項專門資助有關人口老齡化各領域研究的綜合科研計劃。德國教育和科研部部長安妮特·沙范在介紹這項名為「德國政府人口變遷研究日程」的計劃時說,這是德國首次專門就人口老齡化制訂跨學科研究計劃。德國政府計劃到2016年總共為該計劃投入4億多歐元。這項計劃涉及的課題既有社會科學領域的原則性問題,也包括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的通訊、交通、建築新概念以及培訓、衛生保健等方面的具體技術問題。
沙范說:「我們要通過科研,推動有利於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的新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項目的開發。我們要為全社會的福祉去發掘至今仍潛藏的長壽社會的寶藏。」
德國教育和科研部在一份聲明中強調,德國未來不僅要妥善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還應善於充分利用老齡化的機遇。比如面對未來年輕就業者逐步減少的現實,如何更好地發揮年長就業者的作用。研究計劃的一個資助方向就是促進企業界和教育界為類似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福利國家的養老楷模
德國實行的是社會市場經濟。和其它經濟領域一樣,德國聯邦政府原則上不直接介入「銀發經濟」的市場開發,但政策上給予充分支持:財政上支持需要護理的老人,稅務上支持護理企業。德國社會福利法共有十二卷,是名副其實的福利國家。
護理費用首先來源於護理保險,牽頭單位是衛生部。標准分別是:
居家養老:護理級別1,每月450歐元;護理級別2,每月1100歐元;護理級別3,每月1550歐元;
日間或夜間照料中心:護理級別1,每月450歐元;護理級別2,每月1100歐元;護理級別3,每月1550歐元;
短期托老所:護理級別1至3,每月1550歐元;
機構養老養老院:護理級別1,每月1023歐元;護理級別2,每月1279歐元;護理級別3,每月1550歐元;
老年痴呆症:每月2400歐元;
需要說明的是,護理保險的金額是建立在非全保基礎上。比如柏林的養老院對於護理級別2需每月3000千歐元費用,除去護理保險每月所付的1279歐元,自己必需交付剩餘的1721歐元。
如果個人無法交付如上所述的1721歐元,則國家根據個人收入的底線而作出相應的財政補貼。德國社會福利法第十二卷作出了財政補貼的規定,牽頭單位是民政福利部。
對於護理企業給予稅務優惠政策。德國目前企業征稅主要有兩項:銷售稅目前19%和贏利稅。企業贏利稅又分企業所得稅15%和企業營業稅約13%。對於護理企業則免銷售稅和營業稅,只交企業所得稅。
地方政府對於老年住區也會給予支持。由於德國聯邦制的特點,地方政府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政策上或財政上的支持。如慕尼黑地方政府針對地價極高的現狀,對建立小型老年住區給於政策上有力的支持,即所謂的慕尼黑模式——以建築指標換取相對便宜的地價用於公共事業。「慕尼黑圖得林老年住區」包含居家服務監護式公寓49套及108個床位的護理式托老公寓養老院,地方政府另給予每個床位16000歐元的一次性財政補貼。
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在德國是一個互補的關系。「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這一原則在德國基本上已實現。目前德國需護理的老人約230萬人,其中150萬人以居家養老為主,得到親戚朋友鄰居的幫助,他們的年齡平均在80歲以下。另80萬人選擇機構養老,通常在養老院生活的老人年齡一般在80歲以上。需護理老人的第一階段以居家養老結合社區服務為主,第二階段進入機構養老。
居家養老主要是以傳統居家上門護理為主,日間照料中心和短期托老所為輔所組成;居家上門護理,護理保險則按護理級別以固定的金額支持上門護理的服務。例如蕾娜范集團在德國許多地點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目前共服務顧客1600人。
通過上門護理服務的幫助,在洗漱早點完畢後,老人可去日間照料中心。在那兒通常有針對老年人的不同活動,如朗誦、剪紙、記憶訓練、下棋打牌和製作蛋糕等。回到家後的晚飯洗漱及上床,又由上門護理服務來完成。
在親戚朋友鄰居不在的情況下或自己剛從醫院回家需康復階段,老人可進入短期托老所。根據護理保險規定每年最多兩個月。
德國2010年有80萬人選擇機構養老,即進入養老院,十年後的2020年,預計有更多人進入養老院。老人普遍和子女分居,子女工作的壓力和對個人生活的追求以及出生率下降等,是機構養老在德國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據統計5年前平均每人在養老院的時間約2年,目前的停留期大大縮短了,估計在1年左右。換句話說,老齡化的發展對床位的需求應比預測的更大,只是周期性的縮短及上門護理服務業的發展才緩解了這一問題。
目前在德國共約12000養老機構,80萬個床位,也就是說每個養老機構不到70個床位。這與德國的人口密度和他們的生活品味有關。但出於競爭和成本壓力,現在新建的養老機構通常都在120床位以上,並且大多都建在城市。
養老院與居家養老的不同,在於24小時可以享受全包位服務:護理,日間生活和起居。例如蕾娜范集團把專業護理和酒店服務結合起來,在許多城市設立了以機構養老為主的「生活服務中心」。
近幾年來在德國又興起一種新型的居家養老模式——監護式公寓。因老人行動不便,新建的公寓無障礙,另附加一些服務老人的硬體設施,如電子信號器或電視監控器等,如需要護理則可預訂上門護理服務。
經驗表明,監護式公寓和養老院結合後,它受歡迎的程度更高,推廣也更快。老人們不僅所得到的服務項目大量增多,而且一旦卧床不起可直接進入鄰近的養老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開業的蕾娜范生活服務中心「柏林布赫」。其服務內容有護理式托老公寓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短期托老所,老年痴呆症護理中心及醫務精心護理中心。
由於人口老化和出生率降低的原因,據預測從2012年至2020年德國共需外加22萬護理人員。目前在護理行業工作人員約97萬人,專業人才極為缺乏的情形已有多年。針對廣泛的服務項目如老年護理、痴呆症護理、醫務精心護理等,通過舉辦專業講座,和保險公司或醫院進行交流,對護理人員不斷培訓和再培訓非常必要。
『捌』 高端養老院有哪些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自願居住養老機構,一方面是他們不願意去讓工作繁忙的子女分心照顧他們自己,另一方面是現在這個社會養老機構的服務越來越完善,在這里還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可以擺脫老年孤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養老機構。
中國十大養老機構排行榜
1.泰康之家(北京)投資有限公司
2.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3.無錫九如城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4.遠洋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5.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
6.綠城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7.北京誠和敬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8.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9.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
10.上海佰仁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玖』 德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德國留學生應該怎麼找房
德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所以很多留學生選擇去德國留學,但是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去德國留學之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要解決住宿宿舍問題就是很大的問題,說的在學校住宿之外,很多學生希望能夠有自己的房間和空間,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找到自己的房屋,而且還不用花太多的價錢呢?
如果您需要尋找公寓,又想和其他學生住在一起,同時又不能花很多錢,那麼學生宿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學生宿舍直接位於校園內或至少在附近也很實用,通常您可以聯系您的大學管理人員,通常可以幫助您找到宿舍。和老年人之間的互助夥伴關系,這是一種更為省錢並鍛煉自我的方式如果作為一名學生,您用於租金支出的每月預算可能是有限的。因此,廉價或免費的生活替代品也可能是您的選擇。
與老年人合租。在德國有很多老人把房間出租給學生,因為他們覺得身邊有人在緊急情況下求助會更自在或者有些老年人更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他們通常會在報紙或城市公共場所的通知欄中廣告,當然也會一部分在公寓門戶網站上,在這些地方您可以找到養老金領取者轉租給學生的房間或奶奶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