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的第一個飛艇叫什麼

德國的第一個飛艇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1 13:51:36

⑴ 最早的飛艇是什麼樣的

最早的飛艇是亨利·吉法德(HenriGiffa)從巴黎駕駛起飛的硬式飛艇。1852年9月24日,他駕駛了一艘蒸汽驅動的43.89立方米的飛艇,該艇能充人2500.38立方米的瓦斯氣體。

最大的軟式飛艇是美國海軍建造的ZPC,-3W型飛艇。其體積為42936.79立方米,長122.96米,直徑25.94米。艇上有工作人員21人。1958年7月21日首次飛行,1960年6月失事墜海。

最大的硬式飛艇是德國236噸的「格拉夫·齊伯林」(GrafZeppdin)號(LZI30),長245米,容積為199976.2立方米。1938年9月14日,該艇作處女航行,1939年5月和8月在英國領空內執行雷達偵察任務。1940年4月,該艇被拆散。它的姊妹艇「興登堡」號(Hindenburg)比它長1.71米。

載人最多的飛艇是美國海軍的「阿克隆」號(Akroll),1931年它曾一次搭載了207人。1937年德國「興登堡」號搭載了117人,飛越大西洋。國際航空聯合會承認的飛艇最遠飛行距離是984.25千米。1928年10月蟹日至11月1日,胡戈·埃克納(HugoEckeaer)博士駕駛著「格拉夫·齊伯林」號飛艇,創下此紀錄。1917年11月21~25日,德國「齊伯林」159號飛艇從保加利亞的楊博爾飛到蘇丹的南喀士穆,然後返回,至少飛行了7241.85千米。

軟式飛艇不加燃料的最長飛行時間是246小時12分鍾。1957年3月4日美國海軍中校m.亨利駕駛美國海軍一艘固特異公司製造的2PG-2級飛艇,從南韋茅斯的馬斯海軍航空站起飛,3月15日飛到佛羅里達州的基韋斯特,全程15204.67千米。

熱氣飛艇飛行高度的世界紀錄是3159.25米,飛行時間的世界紀錄是1小時26分X秒,飛行距離的世界紀錄是37.06千米。1982年8月27日,澳大利亞人RW.塔弗駕駛一艘卡梅倫1)-38熱氣飛艇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坎德丁創下的這三項世界紀錄。

⑵ 德國實用飛艇創造者

齊柏林──硬式飛艇的創造者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動力技術和鋁合金冶煉技術的發展,德國人齊伯林(F.Zepplin,1838-1917)發明了硬式飛艇,這直到20世紀30年代後期一直被認為是飛艇技術水平的標志。
1887年開始,齊伯林就計劃建造一隻不同以往的、能夠完成長途運輸和空中作戰等多種任務的大型飛艇。1896年,齊伯林建立了「飛艇飛行推進協會」,籌集了一筆資金,相繼建造了LZ-1號、
LZ-2號、LZ-3號飛艇。LZ-3號飛艇在試飛中取得了完全成功,性能十分穩定。
齊伯林開創的是一種全新的硬式結構:艇身全部採用鋁制框架製成,框架外部有織物蒙皮,隔框把整個艇身分為十幾個艙室,每個艙室中放置一個氣囊。硬式飛艇得到了德國政府的支持,1909年齊柏林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民用航空公司,德萊格(Delag)飛艇公司,從而完成了飛艇從發明階段到實用階段的過渡,開始了航空史上的飛艇時代。
一戰期間,各國建造了幾百艘飛艇,用於執行轟炸和偵察任務。但戰爭中的實踐證明,飛艇由於自身的弱點,不適於作為一種攻擊性武器。戰後,飛艇開始用於長途旅客運輸和郵政運輸等民用事業。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以英、美、德三國硬式飛艇為代表的飛艇技術達到了全盛時期。但三國製造的大型飛艇後來大多相繼失事,從此輝煌的飛艇時代結束了。

⑶ 世界上第一艘飛艇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艘飛艇是法國工程師H·吉法爾於1852年發明的。橄欖型的飛艇長44米,直徑12米,在軟式氣囊下有一三角型風帆用來操縱飛行方向,在吊籃內裝有一台僅3馬力的蒸汽發動機驅動一副三葉螺旋槳。

1852年9月24日,吉法爾從巴黎馬戲場起飛,以大約8公里的時速飛行到28公里外的德拉普。此後內燃機的問世,使飛艇有了重量更輕、效率更高、也更安全的動力裝置。

早期軟式飛艇的氣囊要靠充氣的壓力才能保持外形。它飛得又慢又低。1890年,德國陸軍中將F·齊伯林伯爵一退役就研製新型飛艇的工作。他使用鋁材作飛艇的骨架使氣囊始終保持一定的形狀,氣囊內還有許多個分隔的小氣囊,這使飛艇的安全性有了提高。

⑷ 飛艇的歷史

在生產發明了氣球之後,人們馬上就想方設法推進和駕駛氣球。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製造了一艘人力飛艇,長15.6米,最大直徑9. 6米,充氫氣後可產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羅伯特兄弟認為,飛艇在空中飛行和魚在水中游動差不多,因此,把它製成魚形,艇上裝上了槳,這槳是用綢子綳在直徑2米的框子上製成的。
1784年7月6日進行試飛,當氣囊充滿氫氣後,飛艇冉冉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逐漸降低,囊內氫氣膨脹,氣囊越脹越大,眼看就要脹破,這可把羅伯特兄弟嚇壞了,他們趕緊用小刀把氣囊刺了一個小孔,才使飛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這次試驗啟示人們,應當在氣囊上留一個放氣閥門。2個月後,兄弟倆又對飛艇進行了改裝,做了第二次飛行。這次飛行由7個人劃槳作動力,飛行了7個小時,但只飛了幾公里。雖然飛行速度很慢,但它畢竟是人類第一艘有動力的飛艇。
1872年,法國人特·羅姆製成了一艘用螺旋槳代替劃槳的人力飛艇。飛艇長36米,最大直徑15米。加上吊艙,高達29米,可載8人。螺旋槳直徑9米,幾個人輪流轉動螺旋槳,使其產生拉力,牽引飛艇前進,速度達每小時10公里,比劃槳的飛艇好多了。
不久之後,另一個法國人卡奴·米亞從自行車受到啟發,設計了一種腳踏式螺旋槳飛艇。這種單人飛艇在無風時可以短時間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6公里,比起手轉螺旋槳飛艇又快了許多。
但這時飛艇飛行中有一個難題還沒解決,就是飛艇一升高,就要通過閥門放氣,以防止氣囊膨脹爆裂。但氣放掉之後,就再也無法升高了。
為解決這一問題,法國的查理教授和羅伯特兄弟於1874年製成了一種裝有空氣房的氣球。它的形狀像紡錘,與現代飛艇很相似。這種氣球,外面是一個大的絲質膠囊,裡面有一個小氣囊,小氣囊上面有一個氣體閥門。外囊充氫氣,使氣球產生浮力升到空中,內囊用來充空氣。這個小氣囊就叫「空氣房」。
氣球在升空之前,先將「空氣房」充進空氣。當氣球升到一定高度後,就將「空氣房」打開,放出一部分空氣。這樣,外囊膨脹後,「空氣房」就因受擠壓而縮小,使外囊膨脹的壓力有所減小,以保證氣囊不致脹破。這一發明,解決了氣球升空的一大難題,是飛艇發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後,「空氣房」很快便在所有飛艇上使用了,並一直使用至今。
19世紀60年代,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相繼發明,為飛艇動力的改進創造了條件。1851年,一台重160公斤,功率為2.2千瓦的蒸汽機製造成功,並很快被應用於飛艇上。1852年,法國的齊菲爾德創造了一艘橢圓形的飛艇,長44米,最大直徑13米,總升力2噸多。飛艇上安裝了螺旋槳,並用這台蒸汽機作動力。
9月24日,這艘以蒸汽機作動力的飛艇在巴黎郊區試飛。那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飛艇升空後,蒸汽機以每分鍾110轉的速度,帶動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放置前進速度達到每小時9.4公里。但由於沒有考慮操縱問題。因此飛艇起飛後不能返回起飛地點著陸。
1884年,法國的軍官路納德和克裡布又製造了一艘「法蘭西」號飛艇,長51米,前部最大直徑8.4米,用蓄電池供電的電動機作動力。8月9日凌晨4點,在法國科學院觀察員的陪同下解纜試航。飛艇先向南飛行,然後向凡爾賽宮飛去在離開出發點4公里處返航。在高度300米處打開放氣閥門排氫降落,在降落中多次前後轉動,以對准著陸點。飛艇到達80米高度時,丟下纜繩由地面拉降固定。試飛歷時25分鍾,飛行速度最高達每小時24公里。這是人類第一艘能操縱的飛艇。
在飛艇發展史上,德國的退役將軍菲迪南德·格拉夫·齊柏林是一個重要人物,他是硬式飛艇的發明者,被後人稱為「飛艇之父」。
1900年,齊柏林製造了第一架硬式飛艇。它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個硬的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縱向大梁和24根長杵及16個框架構成,並使用了大量縱向和橫向拉線,以增強結構強度。艇體構架外面蒙上防水布製成的蒙皮。艇體內有17個氣囊,總容積達到1.2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噸。比當時軟式飛艇大5至6倍。由於多氣囊還能起到類似船上隔水艙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飛行的安全度。
1908年,齊柏林又用自己的全部財產設計製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飛艇——「Lz-4」號。齊柏林對這艘飛艇的性能非常滿意,他曾親自駕駛這艘飛艇作了一次遠航試驗。飛艇從德國起飛,飛過阿爾卑斯山,到達瑞士後返航。這一成就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重視,他們宣布,如果飛艇續航時間能超過24小時,政府就購買它,並願意支付發展硬式飛艇所用的全部研製費用。
這年8月4日,是「Lz-4」號飛艇正式接受檢驗的日子。政府官員和許多觀眾都來到了現場。齊柏林親自駕駛飛艇升空。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幾小時後,發動機就出了毛病,飛艇只好迫降地面,進行維修,准備再次升空。誰知禍不單行,偏偏在這個時候又起了一陣狂風,將飛艇的錨繩吹斷。飛艇朝一片樹叢撞擊,當場毀壞了。
正當齊柏林走投無路時,一位法蘭克福時代報的記者富果·艾肯納博士幫助了他,艾肯納將飛艇的現場客觀地作了報導,又把齊柏林為發展飛艇而奮斗的事跡作了一番宣揚。全德國的報紙都轉載了艾肯納的文章。齊柏林的事跡深深打動了人們的心,德國人民發動了一場捐款活動,在很短時間內就籌集了600萬馬克,足夠齊柏林再造一艘新飛艇。
齊柏林總結了過去失敗的教訓,重新設計製造了「Lz--5」號、「Lz--6」號飛艇,經過試飛都獲得了成功,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都超過了24小時。後來他又製造了三架飛艇,性能都不錯,完全可以進行運輸。這樣,齊柏林與艾肯納決定成立航空公司,起名叫德拉格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
1910年6月22日,第一艘飛艇正式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杜賽爾多夫,建立了第一條定期空中航線,擔任首航運輸任務的就是「Lz--7」號飛艇,它一次可載24名旅客,有12名乘務員,飛行速度為每小時69--77公里。
齊柏林逝世後,他的繼承人艾肯納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建造一艘環球飛艇,開辟洲際長途客運。艾肯納設計的環球飛艇確實很大,這艘飛艇和茂密237米,最大直徑30.5米,可充10.47萬立方米的氫氣,本身重量為118噸,載重53噸,用5台柴油發動機作動力,最大速度每小時193公里,於1927年7月建成。為紀念齊柏林,特地將這艘飛艇命名為「格拉夫·齊柏林」號,由他的女兒主持了建成典禮。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環球飛行,從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發,經過德國、蘇聯、中國、日本,於8月26日回到洛杉磯市。整個航程歷時21天7小時34分。
齊柏林號飛艇環球飛行的成功大大促進了飛艇的發展。據統計,在20世紀20至30年代,美國建造了86艘,英國建造了72艘,德國建造了188艘,法國建造了100艘,義大利建造了38艘,蘇聯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這是飛艇的鼎盛時期,所以人們把這期間稱作飛艇的「黃金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是飛艇發展較快的時期,英國和法國使用小型軟式飛艇執行反潛巡邏任務。德國則建立了齊析林飛艇隊,用於海上巡邏、遠程轟炸和空運等軍事活動。飛艇體積大、速度低、不靈活、易受攻擊,同時由於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因而軍用飛艇逐漸被飛機所取代。但飛艇的商業飛行仍有發展。1929年德國製成的大型飛艇興登堡號,長245米,直徑超過41米,總重206噸,曾10次往返飛行於美國和德國之間,運送旅客1000多人。英國和法國也先後參照齊伯林式飛艇製造了本國的大型飛艇R─100號和阿克隆號。這時的飛艇大都使用氫氣作為浮升氣體,易燃易爆,很不安全。1937年, 「興登堡」號在著陸時因靜電火花引起氫氣爆炸,35人遇難。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飛艇大都相繼失事,此後飛艇的發展陷於停滯狀態。
70年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飛艇改用安全的氦氣,其發展又呈活躍。採用多種新技術的新型飛艇被 用於空中攝影攝像、巡邏等方面,洛杉磯、漢城和巴塞羅那奧運會和北京亞運會都可在會場上空看見它的身影。
在戰爭時期,作為新技術之一的飛艇不可避免地被應用於軍事用途,它主要用於軍事偵察,炮火定位,海岸巡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戰後,相對於飛機性能的飛速發展,飛艇卻進步不大,缺點也越來越突出,逐漸被擠出了空中舞台。
然而近些年,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飛艇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盡管同飛機相比,飛艇顯得大而笨,操縱不便,速度也較慢,易受風力影響;但飛艇也有其突出的優點,如垂直起降,留空時間長,可長時間懸停或緩慢行進,且不因此消耗燃料,噪音小,污染小,經濟性好,而且隨著飛艇廣泛使用了氦氣填充,安全性也大大改善。根據計算,用飛艇運送一噸貨物的費用,要比飛機少68%,比直升機少94%,比火車少一半。因此,世界各國紛紛又重新開始研製飛艇,集中了90年代先進技術的現代飛艇新型號不斷涌現,如英國的「哨兵」系列,德國的LZ-07,俄羅斯的「科學靜力」系列以及中國的「中華號」,「上海達天CA-80型系列軟式載人飛艇」等等。現代飛艇在現代空中勘測、攝影、廣告、救生以及航空運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012年8月8日星期二,美國陸軍新一代長航時多情報載具(LEMV)成功完成 了首飛,美國陸軍空間與導彈防禦司令部/陸軍戰略司令部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紅石兵工廠表示,有一個足球場大的飛艇在新澤西州進行的首次飛行測試中實現 了所有預定目標,本次飛行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

⑸ 世界上第一台硬式飛艇是在哪一年誕生的

齊柏林飛艇(Zeppelin)是一種或一系列硬式飛艇(Rigid airship)的總稱,是著名的德國飛船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Count Ferdinand von Zeppelin)在20世紀初期以大衛·舒瓦茲(David Schwarz)所設計的飛艇為藍本,進一步發展而來。由於硬式飛艇技術的成熟,使大型化成為可能。因為能力較同時期飛機優秀,可裝載大型貨物在航空事業早期具有輝煌成績。 「齊柏林飛艇」是硬式飛艇所用的代名詞。

⑹ 飛艇的發展歷史

飛艇的歷史

飛艇與氣球、飛機:飛行器家族「三劍客」 要說飛艇與氣球是近親你也許不信。對於氣球,很多人會不屑一顧,然而它卻是人類實現升天夢想的一個重要台階。氣球是阿基米德水浮力定理在空氣學上的應用。18世紀初,巴西出生的神父巴托洛穆發明了第一個熱氣球模型。1785年,一個充滿氫氣的氣球飛越了英吉利海峽,從此實用氣球誕生並得到了廣泛應用 然而,氣球比之飛艇卻有著先天的缺陷。一方面,高度有很大的限制。到目前為止,熱氣球的最高高度只有16,805米,氫氣球和氦氣球的最高記錄為34,668米。另一方面,氣球飛行路線飄忽不定,受風力影響很大。而飛艇與飛機雖說都是靠發動機在空氣中飛行,但其升空原理卻大不相同。飛艇都有一個龐大的流線型氣囊,裡面充滿了比重比空氣小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等。氣囊所受到的空氣浮力大於氣囊內氣體的重量,這個差就是飛艇的升力。而飛機的升空是藉助於運動機翼產生的升力,根據伯努利定理,機翼上表面的壓力小於下表面的壓力,這個壓力差就是飛機升力的來源。

根據飛艇、飛機升空原理的不同,人們將利用升力原理升空的航空飛行器,包括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等稱為「重於空氣的飛行器」,而將利用浮力原理的飛艇、氣球等稱為「輕於空氣的飛行器」。此外,飛機要依靠機翼上下表面的氣流速差,因此必須要達到一定速度才可以起飛,在空氣中低於一定速度就會失速墜落。而飛艇則不然,藉助於浮力它可以隨意在空中懸停,真正起到了一個操控自如的浮空平台的作用。由於使用了比空氣輕的氦氣作為內充氣體,飛艇的安全性能比半個世紀前有了質的飛躍。它比之直升機,不會因螺旋槳產生下降氣流對地面造成不良影響。它出現重大故障的風險異常低,有效負荷能力高,同時還有良好的操作環境,因此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現今鈦合金、鋁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紛紛應用到飛艇上,使飛艇質量更輕、載重量更大、使用壽命更長。未來的飛艇,將會設計成扁平型以提高速度,為了減少發動機攜帶燃料造成的不便,核動力飛艇將可能出現,那時它的航程會飛得更遠。

早在幾十年前,國外就把一種獨特的戶外廣告媒體展示在人們眼前,那巨大的體形,優美的線條,優雅的飛行姿態,頃刻間已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它就是超大型戶外廣告媒體——飛艇。 它那五六十米身長,十幾米的身高以及艇身兩側兩幅巨大的廣告,緩慢而穩重的飛行,像一個廣告巨人漫步在空中,與眾多的戶外廣告相比,傲立群雄,獨領風騷。這一新穎獨特的巨型戶外廣告載體一經出現,立即得到了眾多商家的一致看好,成為了戶外廣告的巨無霸,摩托羅拉、諾基亞、固特異、富士、柯達、阿迪達斯、可口可樂等國外知名品牌都無一例外的在飛艇上做過廣告,足見廣告飛艇在戶外廣告媒體界的霸主地位。

巨型廣告飛艇能夠成為戶外廣告的巨無霸,它有著其它戶外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

一:廣告面積大,每個飛艇兩側都有著兩百多平米的廣告面積。

二:時效性強,能隨時隨地的出現在比賽、晚會、禮儀慶典、盛大遊行等重要場合。

三:移動性能好,廣告飛艇既能在賽場,廣場,賽車場上空定點飛行,也可根據客戶要求在海濱,鄉村,公路及城市上空移動飛行。

這些優勢是其他戶外媒體所不能同時具備的。

在世界各地,每一場橄欖球賽,每一次大型的賽車比賽,都會在賽場上空看到廣告飛艇的身影,一邊做著廣告,一邊還會實況轉播賽況,艇身上巨大的廣告標語,離很遠都能清晰的看到。國內飛艇的歷史和現狀 我國在1995年曾經引進過一條美國產的載人飛艇並為諾基亞進行過商業廣告飛行,並到過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飛行,參加過香港回歸、天津世乒賽、北京世婦會、昆明世博會等重要活動,至1998年因損壞而停飛,從而結束了它輝煌卻短暫的使命。 大型商業載人廣告飛艇在國內停飛除技術原因外,飛行手序的申報,航線申報等一系列繁瑣的程序,昂貴的飛行費用,專業的飛艇維護,眾多的場地租賃都限制了它的大眾化。每飛行日1.2萬美元合10萬元人民幣,最少飛行15日,非一般企業所能接受。因飛艇是進口的且只有一條,如有損壞或配件不全,決非像修汽車那麼簡單,搞不好就要停飛,使客戶蒙受不必要的損失。而且載人飛艇的起飛、降落、存放都離不開機場,國內小型機場並不多,而租用大型的民用機場又非易事,綜合以上原因不難看出,目前我國的國情還不太適合大型載人廣告飛艇的市場發展。難道廣告飛艇這么好的廣告載體就這樣輕易的退出戶外廣告媒體的大舞台了嗎? 大型戶外廣告搖控飛艇 雖然大型載人廣告飛艇停飛了,卻有一支新生力量在取代它,完善它。它取載人飛艇之長,避載人艇之短,就國情的現狀和國內廣告業的行情,量體裁衣,降低飛行費用,簡化維護工序,縮小飛行場地,運用現代化的遙控技術,製造出了最新穎的廣告載體,它就是高科技與現代廣告的完美結合——大型戶外廣告遙控飛艇。 早在九十年代初,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就已經開始收集國外資料,探索著開發了早期的遙控飛艇,技術雖不是很成熟但終究是我們自己的產品,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創新,逐漸的掌握了這門技術並於1993年正式進入商業廣告飛行,取得了非常好的廣告效果。多年來,它曾翱翔於祖國的大江南北,也參加過許多的重要活動,1995年天津世乒賽的開幕式,全國每年的春秋季糖業煙酒定貨會,啤酒節、服裝節、旅遊節、昆明世博會及國內外的一些知名企業和品牌,如衫衫西服、廬州老窖、孔府家酒、燕京啤酒、青島啤酒、雪花啤酒、摩托羅拉、愛普生、阿迪達斯等數不勝數,遙控廣告飛艇在全國各地大有遍地開花之勢,尤其在沿海省份經濟繁榮地區,海南、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大連廣告飛行更是頻繁。

中國飛艇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回顧飛艇的發展歷史,人們可以看到,當年飛艇誕生,是戰爭的牽引和軍事的需要。與此相反,中國飛艇從誕生到應用,卻一直是出於民用的目的。

據權威部門介紹,目前,中國航空科研人員研製的多種飛艇,尚未列入軍事領域,至於今後能否在軍事領域里應用,至少目前是未知數。不過,隨著中國國防建設的需要,飛艇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會走入中國軍隊的行列,成為新的航空裝備,發揮其應有的軍事作用。

據軍事專家介紹,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人類武器的不斷發展,飛艇在作戰中遇到了新的威脅,容易受到飛機、導彈、高射炮的有效攻擊。盡管這樣,飛艇作為航空武器從未退出歷史的戰爭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飛艇主要被一些國家用於運載防空防火箭彈系統遠程警戒雷達、偵察和攻擊潛艇,向無機場的地方運送大型裝備等。美國曾將飛艇作為遠程預警雷達的運載器使用,並創造了留空時間過300小時的世界新紀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國家將飛艇列入民用。經過多年探索,飛艇已在和平時期發揮了較大作用。這些民用領域包括:空中廣告、交通指揮、集會宣傳、電視轉播、空中巡邏、搖桿探測、航空攝影、探尋魚群、森林防火、材積測定、旅遊觀光等。

有人注意到,前不久,中國自行研製的"哨兵3"系留飛艇成功完成了1000米升空試驗。據悉,這是中國研製的首台系留飛艇。系留飛艇是一種浮空飛行器,它依靠多功能纜繩實現在空中定點停留。

"哨兵3"系留飛艇長30米、高15米,載重150公斤,可長時間在空中滯留,搭載有多種通訊設備,有人認為,它實際上是一個空中網路化、信息化的平台。有人期待類似的"哨兵"更多的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有人甚至期待它走入軍營,成為真正的哨兵,在保衛祖國邊疆中發揮作用。

飛艇曾為"空中航母"

飛艇是一種可操縱的輕於空氣的飛行器,依靠氣囊內封閉的氫氣或氦氣產生的浮力在空中浮起,依靠發動機產生平行拉力在空中行進。

專家認為,人類製造飛艇的歷史可追溯到18世紀,當時有人嘗試通過操縱氣球實現在空中飛行;有專家認為,1852年,法國人吉法爾試飛成功人類社會第一艘具有動力設備的實驗氫氣載人飛艇。1900年,德國退役騎兵軍官齊柏林設計和研製的飛艇是全世界第一艘可實用的硬式軍用飛艇。

第一架飛艇面世後,德國人很快將其用於軍事領域。據載,在10年中,德國總共製造出129架各式飛艇,德國軍隊的空中力量得到明顯加強。 此外,俄羅斯、義大利先後自行設計和製造了飛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類出現了首次飛艇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艇曾被一些國家投入作戰。當時德國曾試圖以飛艇為核心組建"空中航空母艦艦隊",但由於後來戰事緊迫未果。

外篇 齊伯林飛艇

作者:天空之承

伯林伯爵(全名:費迪南德-馮-齊伯林)1838年7月8日生於德國的康斯坦茨,1917年3月8日於柏林逝世。齊伯林伯爵為德國航空界的先驅,大型實用硬式飛艇的發明人。他於1957年畢業於路易斯堡陸軍士官學校,1858年進入土賓根大學進修工程學課程。以後歷任瓦敦堡國王侍衛官、王國駐柏林使節、騎兵旅長,1890年以陸軍中將軍銜退伍。他很早就步入航空界,早在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期間,齊伯林曾作為北方聯邦軍的軍事觀察員,在明尼蘇達洲的聖保羅完成了他的第一次氣球升空。退伍後,他於1900年製造成第一艘雪茄形鋁制硬式飛艇LZ-1型。飛艇長128米,直徑11.7米,氫氣囊總容積約11300立方米。艇身下有兩個外掛吊艙,艙內各裝一台16馬力發動機。1900年7月2日,該飛艇從德國康斯坦茨湖出發作了首次飛行。1906年,他又製成了兩艘飛艇並成功地進行了兩次時速57.6公里的試飛。為此,德累斯頓工程學院授予他名譽工程博士學位。齊伯林致力於航空,他於1908年創辦了「齊伯林飛艇公司」,他們製造的飛艇不僅用於商業,而且用於軍事。他們在飛艇上裝上火炮、機槍和炸彈等武器,用其轟擊敵方的軍事設施、攻擊潛艇、探測雷場和進行海上偵察等,僅在最初的十年中這個公司就製造了113艘軍用飛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顯神威。齊伯林伯爵還在1909年開辦了「德國航空運輸有限公司」,簡稱Delag,經營國內航線和漢堡-美國之間的航線。他們的齊伯林硬式飛艇是世界上最早用於正式空運旅客的商用運輸工具。1917年,德國的齊伯林飛艇有兩次曾達到將近100小時的續航時間。「齊伯林伯爵號」首次創造了橫越大西洋的飛行業務,直到它1937年停用之前,共飛行590次,包括144次越洋飛行,里程在160萬公里以上,1929年,這艘飛艇用了約21天的時間作環球航行,航程約35000公里。

齊伯林公司製造的另一艘有名的飛艇是「興登堡」號。「興登堡」號是以當時德國總統的名字命名的。該飛艇長245米,最大直徑41.4米,總重量為195.15噸,載重量為19.06噸,氣囊總體積達20萬立方米。裝4台11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巡航速度為121公里/小時,續航時間可達200小時。艇上還裝有無線電台和電報系統。艇內設有豪華的旅客卧室、餐廳、休息廳、吸煙室以及可供散步的走廊,堪稱當時飛艇製造技術的頂峰。雖然該飛艇於1937年5月6日在美國新澤西洲起火焚毀,造成36人死亡的震驚世界的大慘劇,但是它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興登堡」號問世一年多,共飛行3088小時,總航程達332571公里,運送旅客3059人次,在63次商業飛行中橫跨大西洋飛行有37次

⑺ 1928年,德國製造了第一艘氫氣飛艇,實現了空中飛渡大西洋的航程對嗎

對的
1928年,德國齊柏林公司利用氫的巨大浮力,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艘「LZ—127齊柏林」號飛艇,首次把人們從德國運送到南美洲,實現了空中飛渡大西洋的航程。

⑻ 歷史上的飛艇時代是什麼樣子的

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飛艇是1900年由德國人費迪南德·馮·齊伯林製造的「齊伯林」LZ-l號,它是一個長128米、直徑11.73米、形狀為雪茄形的硬式飛艇,由鋁制框架製成,分為17個艙室,每個艙室中都有一個充滿氫氣的氣囊,容積達11327立方米,總升力可達127千牛,其動力是兩台功率為11.8千瓦的活塞式發動機。
1900年7月2日LZ-1飛艇首飛,齊伯林等5人乘艇飛行,但由於舵面損壞,只飛行18分鍾就降落了。後來幾經改進並不斷得到完善。1909年齊伯林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民用航空公司—德來格公司,飛艇正式進入航空運輸市場,譜寫了飛艇時代的新篇章。

1910年齊伯林又製造了以「德國號」命名的LZ-7型飛艇(圖1-10),裝有3台功率為88千瓦的發動機,可載24名乘客和12名空勤人員,航速為60公里/小時。

1910年6月22日,LZ-7飛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商業營運的定期空中航線,往返飛行於法蘭克福、杜塞爾多夫等地,航程193公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從1910-1914年的四年中,齊伯林製造的多種型號飛艇共飛行了274萬公里,運送旅客35000人次而無一傷亡,使其風光一時,名聲大振,並迅速向全世界蔓延開來,在各國興起了飛艇熱。當時歐洲就有5個國家造了近40艘各式飛艇,並用來建立各自國家的飛艇部隊,其中法國12艘,德國11艘,俄國4艘,英國和義大利各6艘。

當1914年7月28日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飛艇作為一種新式武器很快就投入了戰斗。德國最先在飛艇上配備了火炮、機炮和炸彈,用來對敵方進行攻擊和轟炸,也可執行偵察和預警任務。

1914-1918年期間,齊伯林公司共製造各型軍用飛艇88艘,生產速度最快可達每兩周製造一艘,共參與空襲倫敦51次,空襲巴黎3次,尤其在一戰初期和前期,德國飛艇囂張一時,曾給英、法等國造成了重大損失和威脅。

但自1916年以後,隨著協約國戰斗機和高射炮的不斷改進和發展,軍用飛艇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如1917-1918年齊伯林公司又製造了4艘LZ-112型容積為68000立方米、飛行高度達6500米的巨型飛艇,在1918年首次出戰時就被擊落了。

在整個一戰期間,德國飛艇共被擊落或自行墜毀38艘,「飛艇不可戰勝」的神話,隨同德國的投降一起破滅了。但是,一戰期間德國飛艇的快速發展,其巨大的運載潛力還是為戰後的飛艇向空運方向發展打下了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硬式飛艇概念被許多國家所接受,德國剩餘的齊伯林飛艇又被英、法、日等國所瓜分,各國飛艇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飛艇的速度越來越快、高度越來越高、載重越來越大、航程也越來越遠。

從1919年起,英國從仿製被擊傷後迫降在英國的LZ-76型飛艇開始,先後建造了R33、R34、R38、R100、R101等多種巨型飛艇;

美國後來居上,它先仿製英國的R33而研製了ZR1號,隨後於1928年又製造了兩艘超巨大型的ZR4和ZR5號,其氣囊容積高達194000立方米,動力為8台418千瓦的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128公里/小時,最大飛行距離為10000公里,飛艇內可裝5架冠蒂斯-霍克飛機。

戰後的德國在飛艇的發展上經短暫停頓後又東山再起。1928年由齊伯林的繼承人埃克馬博士設計製造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齊伯林伯爵」號飛艇(圖1-11),其長度236米、最大直徑30米、氣囊總容積105000立方米,足有近十層樓房高,中間設兩層,可容納62人和15噸貨物,最大速度為128公里/小時,最大航程可達17000公里。

「齊伯林伯爵」號總計飛行約580次、行程170萬公里、運送旅客34000多人次,先後橫渡大西洋,並150次飛越北極和南極。在1929年8月8日~29日,「齊伯林伯爵」號首次完成了載客飛艇環球飛行的壯舉。

這艘著名飛艇從美國新澤西州出發,歷時21天7小時34分鍾,航行35000公里,繞地球一周後,又回到出發地。齊伯林飛艇代表著飛艇時代的先進技術水平,創造了飛艇發展的輝煌歷史。

在環球飛行成功的鼓舞下,從1931-1936年埃克馬博士用了五年多時間,建造了世界上最先進、最豪華的巨型飛艇一「興登堡」(LZ-129)號,全長245米、直徑46.8米、氣囊容積200000立方米、重約230噸,裝4台610千瓦的發動機,續航時間長達200小時。

與現代最大客機波音-747相比,「興登堡」號的長度是其3.5倍、直徑是其6.5倍,投影面積有幾個足球場那麼大,可載旅客75名,其豪華度和舒適度都不亞於當年的「泰坦尼克」號客輪,堪稱世界之最。

但遺憾的是就在1937年5月6日飛達美國新澤西洲斯特湖著陸時,尾部突然起火爆炸,36人遇難,這艘被稱為「空中巨鯨」的飛艇也在一片火海中化成了灰燼(圖1-12)。德國政府下令立即停止所有飛艇的飛行和製造工作,給飛艇事業以致命的打擊,航空史上曾輝煌一時的飛艇時代也就宣告結束了

⑼ 飛艇之父有哪些貢獻

在飛艇發展史上,德國的退役將軍菲迪南德·格拉夫·齊柏林是一個重要人物,他是硬式飛艇的發明者,被後人稱為「飛艇之父」。

1900年,齊柏林製造了第一架硬式飛艇。它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個硬的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縱向大梁和24根長杵及16個框架構成,並使用了大量縱向和橫向拉線,以增強結構強度。艇體構架外面蒙上防水布製成的蒙皮。

艇體內有17個氣囊,總容積達到1.2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噸。比當時軟式飛艇大5至6倍。由於多氣囊還能起到類似船上隔水艙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飛行的安全度。

1908年,齊柏林又用自己的全部財產設計製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飛艇——「Lz-4」號。齊柏林對這艘飛艇的性能非常滿意,他曾親自駕駛這艘飛艇作了一次遠航試驗。

飛艇從德國起飛,飛過阿爾卑斯山,到達瑞士後返航。這一成就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重視,他們宣布,如果飛艇續航時間能超過24小時,政府就購買它,並願意支付發展硬式飛艇所用的全部研製費用。

這年8月4日,是「Lz-4」號飛艇正式接受檢驗的日子。政府官員和許多觀眾都來到了現場。齊柏林親自駕駛飛艇升空。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幾小時後,發動機就出了毛病,飛艇只好迫降地面,進行維修,准備再次升空。誰知禍不單行,偏偏在這個時候又起了一陣狂風,將飛艇的錨繩吹斷。飛艇朝一片樹叢撞擊,當場毀壞了。

正當齊柏林走投無路時,一位法蘭克福時代報的記者富果·艾肯納博士幫助了他,艾肯納將飛艇的現場客觀地作了報導,又把齊柏林為發展飛艇而奮斗的事跡作了一番宣揚。

全德國的報紙都轉載了艾肯納的文章。齊柏林的事跡深深打動了人們的心,德國人民發動了一場捐款活動,在很短時間內就籌集了600萬馬克,足夠齊柏林再造一艘新飛艇。

齊柏林總結了過去失敗的教訓,重新設計製造了「Lz——5」號、「Lz——6」號飛艇,經過試飛都獲得了成功,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都超過了24小時。

後來他又製造了三架飛艇,性能都不錯,完全可以進行運輸。這樣,齊柏林與艾肯納決定成立航空公司,起名叫德拉格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

1910年6月22日,第一艘飛艇正式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杜賽爾,建立了第一條定期空中航線,擔任首航運輸任務的就是「Lz——7」號飛艇,它一次可載24名旅客,有12名乘務員,飛行速度為每小時69——77公里。

齊柏林逝世後,他的繼承人艾肯納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建造一艘環球飛艇,開辟洲際長途客運。艾肯納設計的環球飛艇確實很大,這艘飛艇和茂密237米,最大直徑30.5米,可充10.47萬立方米的氫氣,本身重量為118噸,載重53噸,用5台柴油發動機作動力,最大速度每小時193公里,於1927年7月建成。為紀念齊柏林,特地將這艘飛艇命名為「格拉夫·齊柏林」號,由他的女兒主持了建成典禮。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環球飛行,從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發,經過德國、蘇聯、中國、日本,於8月26日回到洛杉磯市。整個航程歷時21天7小時34分。

齊柏林號飛艇環球飛行的成功大大促進了飛艇的發展。據統計,在20世紀20至30年代,美國建造了86艘,英國建造了72艘,德國建造了188艘,法國建造了100艘,義大利建造了38艘,蘇聯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這是飛艇的鼎盛時期,所以人們把這期間稱作飛艇的「黃金時代」。

⑽ 興登堡號的簡介

在『R101號』飛艇墜毀以及1933年美國飛艇『阿克倫號』失事以後,只有德國繼續建造載客飛艇。1936年,德國飛艇『興登堡』號進行了其數次橫越大西洋飛行中的第一次。這架飛艇長二百四十多米,是當時所造的最大飛艇。乘客坐在非常舒適和設備豪華的機艙內,以每小時135千米的速度飛行。
興登堡號有著杜拉鋁製成的骨骼,其中包括了15個摩天輪似的隔艙,裡面被放置了16個巨型棉製氣囊。這些隔艙被水平的大梁連在一起。飛艇有著棉質的蒙皮,上面塗有混合反射材料以防氣囊收到各種輻射的危害,其中包括了紫外線(可能會破壞袋體)和紅外線(可能會造成袋中氣體過熱)。這些氣囊使用了由固特異輪胎公司發明的新方法來製造,該方法使用了多層糊狀乳膠塗層,而不是之前使用的腸膜。1937年,齊柏林公司購買了5,000kg(11,000lb)從1930年10月失事的英國飛艇R101上拆解下來的杜拉鋁,這些杜拉鋁可能被重新加熱並用於興登堡號的修建中。
興登堡號的內部裝潢是由Fritz August Breuhaus設計的,他同時還設計過普爾曼車廂,遠洋客輪以及德國海軍的戰艦。位於上層的甲板A包括給乘客居住的小房間,兩側則是面積巨大的公用艙室:包括一個位於左舷的餐廳,一個休息室以及一個位於右舷的寫作室。牆上的畫作描繪了齊柏林伯爵的南非旅行。而休息室的牆上則印有一幅世界地圖。在兩個甲板的兩側分布有長方形的傾斜窗戶。設計師預計乘客們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公共區域而不是他們狹窄的房間內。
位於下層的甲板B有著洗手間,一個工作人員使用的餐廳以及一個吸煙室。Goodyear Zeppelin公司的美國代表Harold G. Dick回憶道「通往吸煙室的通道經過加壓處理,以防止氫氣由酒吧進入吸煙室,通道的門上還有一個旋轉式空氣鎖。所有離開吸煙室的乘客都會經過酒吧工作人員的詳細檢查以防止他們將香煙或煙斗帶離吸煙室。
用氫氣取代氦氣
一開始,氦氣被選取為飛艇提供浮力,這種氣體不會燃燒,因此,它是能夠用在飛艇上的最為安全的氣體。但是,在建造興登堡號飛艇的時候,這種氣體非常稀有並且極其昂貴,因為它只是美國開發天然氣時產生的副產品。 與其相比,氫氣能夠被任何工業國家很便宜的大量生產,而且因為它比氦氣更加輕,因此能夠提供更大的浮力。由於氦氣極其稀有以及昂貴,美國政府規定使用氦氣的飛艇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來保護艙體中的氦氣,而這項規定抑制了美國氦氣飛艇的運營。
盡管美國通過了1927氦氣控製法令禁止了氦氣的出口,德國人仍然在設計飛艇時考慮到的是利用氦氣來提供升空力,因為他們認為他們能夠說服美國政府以讓其出口氦氣。當工程師們意識到國家軍需品控制委員會(National Munitions Control Board)不會放開出口控制的時候,他們重新設計興登堡號以讓其能夠用氫氣升空。盡管氫氣能夠著火,但除氫氣外,沒有其他任何一種氣體能夠提供足夠的升力並且能被大量的生產。使用氫氣的另一個好處是工程師們能增加興登堡號的乘客房間來搭載更多的旅客。德國長時間運營客用氫氣飛艇而沒有出現過受傷或死亡的經驗讓德國人普遍認為他們已經掌握了安全使用氫氣的方法,而興登堡號在它第一個飛行季的表現似乎證實了這一點。

閱讀全文

與德國的第一個飛艇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