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有哪些風俗

德國有哪些風俗

發布時間:2022-02-05 07:11:10

㈠ 德國有哪些愛花的風俗

德國與花有關的風俗:

風俗一:德國養花都養在窗外,讓別人看,自己走在街上也可以看別人的花。正所謂他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風俗二:德國人到朋友家做客,要送一束鮮花給女主人。

國花:矢車菊,又名藍芙蓉。
寓意:
頭狀花序生在纖細莖稈的頂端,彷彿一位雋秀的少女,向著「生命之光」——太陽,祈禱幸福和歡樂。矢車菊是德國的名花,德國人用她象徵日耳曼民族愛國、樂觀、頑強、儉朴的特徵,並認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譽為「國花」。

㈡ 德國有什麼習俗

德國的習俗及禮儀:
德國位於歐洲的中部,面積35.69萬平方公里,人口7860萬。德語是公用語,英語只在旅館行得通。
德國還是世界四大食品出口國之一,其中酒遠銷140多個國家。德國人喝酒也是世界有名的,他們有個規矩,吃飯時應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要是反過來就認為是有損健康的。世界上喝酒最多的是歐洲人,而在歐洲人中又首推德國人。
德國人一般早晨起得比較早,早晨7點左右,大街上就已熙熙攘攘,人們忙著購買食品。他們還比較注意購置傢俱、布置家以及衣著的享受。他們平時還是較節約的,但在一年一度的旅行期間,則希望盡可能地享受一番。
德國商人的禮俗,宜穿著背心三件式西。往訪北部,戴帽子更佳。當地可快印英、德文對照名。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後,不宜訂約約會。營業時間,每周5天工作日,通常早晨9時至下午5時,中間有1小時午餐時間,一些商店星期六開業,銀行周未都休息。8月份是多數工、企業的夏季休時間。
交談時盡量說德語,或攜同譯員同往。商人多半會說一些英語,但使用德語會令對方高興,盡量以握手為禮,絕不多。握手要用右手,伸手動作要大方。稱呼對方多多合用「先生」、「女士」等關。如果對方身份高,須得他先伸手,在於之握手。對方多半為你穿、脫外套,不妨接受,再說聲「謝謝」(Danke)。有機會,也替他或其他人穿脫外套。
德國商人不願浪費時間,所以宜先熟悉問題,單刀直入。如果你就邀到德國人家中作客,通常宜帶鮮花去,鮮花是送女主人的最好禮物,但必須要單數,5朵或7朵可。送就送鮮花。據德國花卉進口批發商分會統計,該國花卉市場每年內銷總額達60億馬克,每人平均支出110馬克。而全世界花卉年消費總值約300億馬克,德國佔了20%多,堪稱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場。在五彩繽紛的萬花叢中,德國人尤其喜歡矢車菊,視它為國花。白鸛是德國的國鳥。白鸛是候鳥,喜歡在屋頂或高大的樹上築巢。當地人把白鸛築巢看成吉祥之兆

㈢ 在德國送禮方面都有哪些習俗

按照德國送禮的習俗,若送劍、餐具,則請對方拿出一個硬幣給你。以免所送的禮物傷害你們之間的友誼。送高質量的物品,即使禮物很小,對方也會喜歡。烈性威士忌比低度威士忌受歡迎。德國人對禮品的包裝紙很講究,但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裝紙裝禮品,更不要使用絲帶作外包裝。此外,在德國,送上一束包好的花,是不禮貌的。

㈣ 德國的習俗有哪些

都是想像 幻境罷了

㈤ 德國有什麼習俗

色彩紛呈的德國節日

色彩紛呈的德國節日 節日慶典的時候,德國人表現出生氣勃勃、熱情洋溢的另一面,和工作中的形象截然相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德國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全國大約有5500多萬人信奉兩個教派中的一個, 其中約2760萬人信福音新教,2750萬人信羅馬天主教,還有一小部分人屬於其他的基督教團體。所以,宗教節日特別是基督教節日:如復活節、聖誕節、感恩節等還是最隆重的節日項目。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教的人正在減少,和新的文化項目的誕生,一些具有德國特色而且為德國帶來了國際聲譽的節日也是非常熱鬧和精彩的。比如說:狂歡節、啤酒節、文化節等。 復活節 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傳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升天。後來教會規定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3月21日-4月25日之間)為紀念日。德國政府規定復活節休息兩天。在節日里,家人團聚,品嘗各種傳統食品,親戚朋友見面要互相祝賀。 象徵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復活節的吉祥物。雞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興旺發達的象徵。雞 蛋的本色象徵太陽,把雞蛋染成紅色則象徵生活幸福。在復活節中,父母要特地為孩子們准備製成雞蛋、兔形狀的巧克力糖。親友間要互贈彩蛋。在萊茵河中游和黑森東部的一些城鎮,至今保留著「彩蛋樹」這一古老習俗。人們把成百的蛋殼塗上彩畫,串成蛋鏈,在復活節這天掛在松樹上,製成彩蛋樹,大人孩子圍著彩蛋樹唱歌、跳舞,慶祝復活節。而阿爾卑斯山的姑娘們則通過贈送紅雞蛋來表達自己的愛情。在復活節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夥子贈送三個紅雞蛋,表示姑娘向小夥子求愛。 火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也使大地獲得了新生。作為耶穌再生的象徵,復活節的許多活動都與火相關。復活節這一天,人們在教堂前點燭以示聖化,並將聖燭迎進千家萬戶。這一天,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是把聖火送到各家。他們在教堂前用聖火點燃樹枝,然後奔跑著送到各家各戶,其間充滿著歡快的節日氣氛。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地區,每年的復活節居民們都要舉行火炬賽跑,以慶祝耶穌的再生。而北萊茵上威斯特法倫州的呂克台復活節滾火輪更是遠近聞名。六個巨型大木輪被火點燃滾下山谷,就像六個火球從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輪照得通明,它與五彩繽紛的焰火交相輝映,再次顯示了火給人類帶來了新生。 作為德國惟一的少數民族索布族人則是用百騎大合唱的形式來慶祝耶穌的復活。一個個身穿黑色上衣、頭戴黑色禮帽的索布族人,騎在用綵帶、鮮花和白色貝殼裝飾的駿馬上,浩浩盪盪地行進在林間小路上。他們邊走邊用粗獷雄厚的嗓音高唱贊歌,場面十分壯觀。

狂歡節 狂歡節是德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有關節日的來歷眾說不一。一種說法認為狂歡節是德國農民的春節,農民們通過各種活動來表達他們抵禦惡魔、驅逐嚴冬、迎接春天、慶祝豐收的喜悅心情。另一種說法則是根據天主教的習俗,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後的第三天復活,這一天為復活節。復活節前的40天是耶穌開始傳教前,在曠野守齋祈禱的40個晝夜,天主教稱為封齋節。在整個封齋節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娛樂、婚配等一切喜慶活動。為此人們趁封齋節到來之前盡情地歡宴、暢飲、狂歌漫舞、化裝遊行,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今,狂歡節已成為以天主教為主的國家和地區的一個世界性大節日,就其內容而言,它大概已不單單是農民的節日或是宗教的節日,其間還包含了豐富的歷史內涵與民族特色。 在德國,從每年11月11日11時起狂歡節就算開始了,一直到第二年復活節前40天為止,前後要持續兩三個月。但它的高潮是在最後一個星期,特別是這周的星期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在這"發狂的"三天里,德國的狂歡節達到了頂峰。 在德國,各地區慶祝狂歡節的形式是不盡相同的,但有幾項活動形式是一樣的,這就是選舉狂歡節的「王子」和「公主」、「星期四女人節」、化裝大遊行與大型狂歡集會和舞會。 狂歡節一開始,許多城市、村鎮都要建立各種組織來籌劃狂歡節中高潮期的活動。首先,是推舉「王子」和選出「公主」,因為狂歡節的主要活動要由他們來主持。當選為「王子」和「公主」是一件很風光的事,為此,社會名流爭相競選,最終以經濟實力定奪。 狂歡節結束前的星期四被稱為「女人節」,它是狂歡節進入高潮期的標志。在「女人節」中,往往要表演婦女奪權的喜劇。她們成群結隊地沖進市政大廳,闖入市長辦公室,坐在市長辦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權,這一喜劇即表演得惟妙惟肖,又大快人心,充滿了浪漫的色彩。這一天最讓男人們提心吊膽的是怕女人們剪去自己的領帶,剪來的領帶被女士們作為戰利品釘在牆上自我欣賞。 狂歡節結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這一天是整個狂歡節的頂點,被稱為「瘋狂星期一」或「玫瑰星期一」。這一天有兩項活動:一是化裝大遊行,二是大型狂歡集會和舞會。遊行一開始,人們便紛紛湧上街頭,觀看遊行盛況。身穿色彩斑斕服裝的樂隊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列,緊隨其後的是大型彩車。其中金碧輝煌、艷麗奪目的王子、公主彩車尤為引人奪目。妖魔鬼怪、被打扮得荒誕不經的小丑、代表各階層各歷史時期人物的化裝隊伍緊隨其後。彩車上滿載的糖果、花束和小玩具像雨點般地撒向沿途的人群,天真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捧著帽子,撩起衣裙,爭相盛接飛來的節日禮物。狂歡節是糖果商最歡迎的節日。"瘋狂星期一"的最後一個項目是夜晚的狂歡舞會。人們身著奇裝異服,臉戴誇張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狂人走上街頭,盡情歡樂。在狂歡節歌曲的伴隨之下,只見到處"群魔亂舞"、一片歡騰,一直持續到午夜。 在「瘋狂星期一」的晚上,家家都敞開窗戶,為的是將天使迎進家門。在這天晚上人人都要在大齋前美美地飽餐一頓,以此慶祝金秋季節的大豐收。由此不難總結出狂歡節的三大要素,那就是吃喝、喧鬧和化裝。人們盡一切力量創造歡慶氣氛,這一點在德國西部、南部尤為突出。 在德國,各地區的狂歡節也各具特色,科隆狂歡節是德國最為熱鬧的狂歡節,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們怪誕的裝扮、無所顧忌的舉止令眾人叫絕。

聖誕節 聖誕節在每年的12月25日,這是耶穌基督誕生的日子。有關耶穌的確切生年已無從考證,12月25日這個日子是羅馬天主教會在公元354年規定的。聖誕節是德國一年一度最大的、也是最熱鬧的節日,同時它也是歐美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最盛大的節日。 德國人過聖誕節如同中國人過春節一樣,在節日前幾周就開始准備了。市場上各種聖誕禮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德國許多城市的聖誕市場都有著數百年的歷史。聖誕市場不僅使人們可在此選購聖誕節所需的各種禮品,而且它還為現代化的城市及人們帶來許多浪漫的節日情調。(左圖為杜塞爾多夫的聖誕夜市) 聖誕樹是聖誕之夜的必需之物,在德國95%的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准備聖誕樹。聖誕節擺設聖誕樹是一個古老的聖誕習俗,早在古代,日爾曼人就有在隆冬時節用冷杉樹的樹枝樹葉裝飾住宅和牲口棚以驅冬迎春的習俗。不過關於聖誕樹,宗教界另有一種說法。據說,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有一次在一個聖誕之夜從一個小城回家,為了讓人們能領略山村美麗的夜景,他在一棵小松樹上點綴了一些燭光,以此來代表星星。從這以後,每逢聖誕之夜,信徒們便學他的樣子,在屋中布置一棵聖誕樹,後來這一風俗由德國傳遍歐美各國,聖誕樹成為歐美基督教國家最具廣泛性的聖誕節必需品。 如同中國人在除夕之夜吃餃子一樣,鯉魚和肥鵝是德國人聖誕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鯉魚和肥鵝之所以成為聖誕節的佳餚,那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德國人認為水是生命之源,鯉魚就生活在水中,而且它的繁殖能力為魚中之冠,一條雌鯉魚可下幾百萬粒魚子,為此人們在過節時,喜歡買一條雌鯉魚,並由一家之主品嘗第一口鯉魚子,以象徵家庭的興旺發達。同時德國人還認為鯉魚也是財富的象徵,鱗片如金市,人們習慣在節前把鯉魚鱗片裝人錢包中,以此預示來年財源茂盛。 德國人把鵝看作是土地神對人類的恩賜,鵝有著很強的繁殖力,是家畜肥壯、糧食滿倉的象徵,同時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德國人在做聖誕鵝時,習慣把蘋果和葡萄乾填入肥鵝肚中。德國人認為圓圓的蘋果預示著豐收,葡萄乾則表示上帝的寵愛。南德人習慣把青蒿葉和花填入鵝肚中,據說它對治療胃痙攣病有顯著效果。 在聖誕夜的子夜時分,教堂要舉行隆重庄嚴的「子夜彌撒」,在聖誕節的黎明和上午還要舉行兩次隆重的彌撒,人們高唱聖歌,以慶祝那穌的降生和聖誕節的來臨。 聖誕節從12月24日聖誕夜一直持續到來年的1月6日,它是全世界持續時間最長、流傳最為廣泛、慶祝最為隆重的節日之一。德國所有公共場所都被布置得五光十色,各家各戶也都准備了豐富的節日禮物。聖誕之夜是家庭團聚之夜,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旁共進聖誕晚餐,餐桌上往往要多設一個座位,據說這是為「主的使者」或是為需要幫助的過路人准備的,餐後全家人在聖誕樹前唱歌跳舞。在娛樂場所也有各種藝術表演。第二天,人們訪親問友,共敘友情。整個節日充滿了歡慶、祥和的氣氛。

慕尼黑啤酒節 說起德國的民間節日,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慕尼黑啤酒節了。 慕尼黑啤酒節源於1810年,為慶賀巴伐利亞儲君盧德親王與薩克森·希爾登豪森的黛麗絲公主共結百年之好而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德國的10月正值大麥和啤酒花豐收的時節,人們在辛勤勞動之餘,也樂得歡聚在一起,飲酒、唱歌、跳舞、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這一傳統節日一直延續至今。近年來,隨著德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慕尼黑啤酒節的規模也越辦越大。慕尼黑市政府對啤酒節也十分重視。這個節日的影響已遠遠超出慕尼黑,而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節日。 慕尼黑十月啤酒節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間狂歡節,而且也因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亞的民間風采和習俗。人們用華麗的馬車運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帳篷開懷暢飲,欣賞巴伐利亞銅管樂隊演奏的民歌樂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調。人們在啤酒節上品嘗美味佳餚的同時,還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擊、雜耍、各種游藝活動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人們在為節日增添喜慶歡樂氣氛的同時,也充分表現出自己民族的熱情、豪放、充滿活力的性格。 節日的第一天上午,來自巴伐利亞、德國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瑞士、法國的遊行隊伍聚集在一起,人們身穿艷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及傳統古裝在慕尼黑市長及酒廠老闆乘坐的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的馬車引領下,浩浩盪盪、威武雄壯地湧向黛麗絲草場。中午12時,隨著禮炮12響,頓時鼓樂齊奏、彩旗飛揚、人聲沸騰。市長在作簡短致辭後,打開第一桶啤酒,啤酒節便在沸騰的歡呼聲中揭開了序幕。這時身穿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用單耳大酒杯將新鮮啤酒不斷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飲客面前。許多身穿鹿皮短褲、背心等民族服裝的巴伐利亞人手舉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們逢人便高喊「乾杯」,氣氛十分熱鬧。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涼,整個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燈光裝飾得五彩繽紛。節日的廣場,數百頂各種各樣的大小帳篷鱗次櫛比。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人們背靠背坐在一起,開懷暢飲,並在樂曲的伴奏下,即興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賀。 節日期間,規定每晚啤酒供應到10時30分,10時45分樂隊演奏流行樂曲,催促人們離去。這時,萬千酒興未盡的遊客會齊聲抗議,清潔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對那些久久不肯離去的遊客,保安人員也不得不把他們推向出口,強行讓其離開。 平日,德國人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態度認真、嚴謹,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和原則性強,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熱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節上,人們可以發現德國人生氣勃勃、熱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亞人對於自身的文化和傳統所表現出的執著與自豪感,給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㈥ 德國的元旦習俗或趣事有哪些

過了聖誕節就是新年。德國人對除夕之夜極為重視,他們認為新年過得好壞直接關繫到一年的命運。除夕之夜,人們用煙火、燈光、響聲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德國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春節十分相似。12月31日午夜,絢爛的焰火照亮夜空,有如中國的大年除夕,就連放焰火傳統的由來也與中國「年」的故事如出一轍。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在德國黑森林山區的一些村莊,有除夕之夜全村出動舉行除夕遊行的習俗。村民們在做完除夕彌撒之後,喜氣洋洋地開始遊行。午夜12時整,再敲響鍾樓的大鍾,悅耳的鍾聲表示新年的到來。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在邊境地區,人們在元旦那一天的黎明時刻在花園里鳴槍。而阿爾卑斯山地區的人們則用甩鞭子的方式宣布新年的來臨。這一風俗令人回想起用聲音驅邪的日爾曼風俗。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在北德,元旦那一天,孩子們手持「響盆」走街串巷,吟唱歌曲。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在巴登,孩子們按響鄰居的門鈴,然後朗誦簡短的、廣為流傳的詩歌,用來表達對新年的祝福,同時,詩歌的內容往往還是一個謎語。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上面那些都是各地區的,而全國范圍的慶祝方式,首先,少不得的就是一段大餐。元旦吃鯉魚的理念基本和咱們除夕吃餃子有一拼了。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再有就是各種游戲,比如「倒鉛」游戲在除夕夜的聚會上非常普及。(通過蠟燭將勺子里的鉛融化,迅速倒進冷水,根據鉛塊凝固的形狀來預測新年運勢。)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德國人迎新年還有穿新衣的習俗。洗洗澡,換新衣,攘災祈福慶新年。這一風俗與我國過春節的習慣相似。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德國人新年中的吉祥物有「吉祥豬」、「魚鱗魚子」、「馬蹄鐵」等。「吉祥豬」令人回憶起日爾曼諸神中的圖騰野公豬,它是神聖與吉利的象徵。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魚鱗魚子」表示招財進寶,把幾片魚鱗放入錢包中,預示在新的一年中財源茂盛。新年裡,人們還習慣把馬蹄鐵釘在門上,據說有驅邪鎮妖的作用。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帶你了解下德國人的元旦

歐洲各大城市都流行新年守夜,德國的也不例外,無數人聚集在一起倒數新年。(德國今年因反恐原因會在新年期間增派警力,配備槍械進行安保與檢查,遊玩的感官會略有下降,但不會取消)

㈦ 德國有什麼特殊的習俗

德國禮俗

德國人勤勉矜持,講究效率,崇尚理性思維,時間觀念強。他們不喜歡暮氣沉沉、拖拖拉拉、不守紀律和不講衛生的壞習氣。多數德國商人都具有上述性格。在商務活動中,德國商人講究穿著打扮。一般男士穿深色的三件套西裝,打領帶,並穿深色的鞋襪。女士穿長過膝蓋的套裙或連衣裙,並配以高統襪,化淡妝。不允許女士在商務場合穿低胸、緊身、透明的性感上裝和超短裙,也不允許她們佩戴過多的首飾(最多不超過三件)。我們與德國人打交道時,如在這些方面加以注意,則有助於贏得好感和信任。反之,則會被視為待人無禮和不自重。

在公關談判中,德國商人不僅講效率,而且准備周詳,瞧不起「臨陣磨槍」缺乏准備的對手;喜歡在商談前即准確地做好談判議程安排;在談判中他們倔犟好勝,表現得較為固執,難以妥協,因而交易中很少讓步。但他們重合同,講信譽,對合同條文研究得極為仔細與透徹,合同一旦簽訂,任何對合同的更改要求都不會得到他們的理會,他們執行合同也十分嚴格。德國人在交談中很講究禮貌。他們比較看重身份,特別是看重法官、律師、醫生、博士、教授一類有社會地位的頭銜。對於一般的德國人,應多以「先生」、「小姐」、「夫人」等稱呼相稱。但德國人沒有被稱為「閣下」的習慣。

德國人愛吃油膩食品,且口味偏重,香腸、火腿、土豆是他們最愛吃的東西。他們還愛飲啤酒,但在吃飯、穿衣、待客方面都崇尚節儉。給德國人贈送禮品,務須審慎,應盡量選擇有民族特色、帶文化味的東西。不要給德國女士送玫瑰、香水和內衣。因為它們都有特殊的意思,玫瑰表示「愛」,香水與內衣表示「親近」,即使女性之間,也不宜互贈這類物品。用刀、剪和餐刀、餐叉等西餐餐具送人,有「斷交」之嫌,也是德國人所忌諱的。在服飾和其他商品包裝上禁用於或類似符號,忌諱茶色、黑色、紅色和深藍色。

㈧ 德國人有什麼習俗

德國人習俗
在德國,忌諱「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個星期五,人們會特別小心謹慎。
此外,德國人祝賀生日的習慣也是不同於中國人。在中國,友人生日臨近,方便時,送他生日禮物並祝他生日快樂,他一定會為你的關心及熱情而感激不盡。但如果這事發生在德國,則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是因為按德國的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 結得起,離不起:德國法定結婚年齡為16歲,而且男女平等。但有一條:若 未滿18歲,必須有家長同意方可結婚。如果家長不同意,則不能結婚。年滿18 歲後擁有公民權,自己有權決定,無需征的父母同意,就可登記結婚。 登記時,必須出示有效個人身份證以證明年齡,及未(離)婚證明。一旦登記 就受法律保護。特別是對婦女。若是離婚,不論是男方還是女方主動提出,一律由男方 承擔費用。若是離婚後,女方無工作或是未再婚,男方將一直承擔女方的生活費用 。
同時自然還得承擔子女的費用。若是婚後女方未再工作,不論離婚與否,男方的 退休金及養老金中,法律明文規定有一定比例歸女方,即使男方去世,只要女方活 著,就可得到這一部分。除非女方聲明放棄。因此德國男子一旦結婚後,對離婚特 別慎重,離不起。因此,現在許多德國人不去登記結婚,但是在一起生活,按中國 的法律叫事實婚姻,但德國無此法律。因而也不受法律保護。 許多德國人信奉基督,因此他們要進行三次結婚儀式。

㈨ 請問如果去德國旅遊,有什麼風俗習慣需注意的嗎

德國通常沒有特別的風俗禁忌需要注意,遊客在德國遊玩時,比較輕松自在,能夠很好地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中去。但是在涉及到宗教、政治、歷史的時候,還是要相對謹慎些。作為遊客,在遊玩時,必須要考慮當地的公序良俗,尤其在教堂等宗教場所、歷史事件發生地、地標性建築地等

㈩ 德國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1.橡樹月老

在德國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有一棵遠近聞名的老橡樹,人們稱它"橡樹月老"。關於這棵老橡樹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與敵人遭遇中遇險,被一位美麗的姑娘救起,王子與姑娘一見傾心,結成良緣。為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種下了這棵橡樹。後人羨慕王子的奇遇,紛紛到此觀賞,並希望巧識意中人。還真有一些男女通過橡樹傳遞情波,並在樹下舉行了婚禮。久而久之,老橡樹充當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的橡樹"的情書被郵遞員投進老橡樹的樹洞中。這些信是公開的,人人都可以拆閱,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過閱讀來信,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聯系,約期相會。據說通過橡樹月老已使五千多對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現在老橡樹的故事越傳越遠,以致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為尋找配偶也把情書投寄給這位橡樹月老,這種情書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藝定終身

在柏林西南有個小鎮叫希喬貝克,這里的入幾百年來都非常熱衷於國際象棋活動,並且到了痴迷的程度,連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設計成棋盤圖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裝了一個棋盤來表示風向。人們一早起來,就可以看到用棋盤夾著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員。這里的人從小學習下象棋,學校里設有"棋課",以輔導孩子們從小學習下棋。正是由於這一棋俗的緣故,姑娘們在選擇配偶時,小夥子棋藝的高低成為一個主要條件,一個小夥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須先同姑娘的父親對奔一盤。如果小夥子贏了,會受到姑娘全家的熱情款待,至於婚事也就十拿九穩了;如果小夥子輸了,那麼對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藝長進以後再說了。

3.白樺樹寄深情

在德國波恩,小夥子向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慕之情,是通過贈送白撣樹這一富有詩意的形式來實現的。每逢春暖花開的季節,小夥子要砍伐一株嫩葉滿枝的小白樺樹在4月30日或5月1日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陽台或庭院中,借翠綠的小樹來表達自己深深的愛意。每到這一季節,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陽台都可以看到綠油油的小白柳樹。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會同時放著好幾棵白樺樹。遇此情況,姑娘自會喜不自禁,而送白樺樹的小夥子們則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迴音,不能操之過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迴音,小夥子就可再贈送給姑娘一枚寶石戒指,姑娘以親吻表示謝意並接受這枚求愛戒指。過一段時間,當雙方深信彼此間情投意合時,便互贈銀戒指,表示訂婚。到結婚時再互贈金戒指,表示雙方的愛情像金子般純潔。

4.電影擇偶

在德國,婚姻管理部門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年輕人解決婚姻問題,其中有一種方法是以拍電影廣告的形式幫助一些"待字閨中"的姑娘解決婚姻大事。姑娘們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現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調、縫紉、清潔房間等家政方面的特長。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過攝影師和導演技巧高超的處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愛、非常完美的姑娘。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組成的"寂寞的心協會"去放映,單身男子可從影片中選擇自己可心的配偶。美麗的電影往往能給人們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許多人在與真人相見後,會覺得並不像電影中的人物那麼理想。
德國風俗習慣:德國人出生的風俗習慣
德國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終是世界最低的,戰後人口的增長主要靠外來移民。在這樣一個低出生率的國家,一個家庭的添丁進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實早在婦女懷孕之時,她便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保護,有許多風俗習慣都是為了保護孕婦的身體健康及胎兒的茁壯成長。在德國符滕堡地區的農村,孕婦是倍受敬重的貴客,她可以進入別人家的果園摘果品嘗,可到鄰家就席用餐。那裡的人認為孕婦的光臨象徵著新生和豐收。此外,還有這樣一些習俗:孕婦晚上不可出門,怕黑夜裡的巫婆鬼怪傷及胎兒;孕婦不能看醜陋的東西,怕嬰兒日後長得難看;孕婦不能走十字門、不能從晾衣繩下穿行,否則會造成難產、傷害胎兒。這些風俗雖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從中也可看出人們對孕婦的關心。 在以基督教為主的德國,新生兒出生前,父母已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約定時間,由牧師或神甫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國,新生兒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會在親友中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於教父教母與孩子的一生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嬰兒的父母在選擇時是很審慎的。孩子的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教父教母時不一定要選一對夫婦,但他們要由正直可靠、行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聲較好的人擔任。當然首先要取得他們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請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會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信任,是一種榮譽,而樂意承擔這份責任。 認教父教母的原意是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幫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責任已不僅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們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後就有多位長輩關心他的成長,在他有困難時給予照顧,萬一在孩子未成年時父母雙雙早逝,那麼教父教母還要擔負起撫養他成人的義務。

(二)新生兒洗禮

洗禮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時舉行的一個重要儀式。基督教認為:人生而有罪,須經過洗禮除去污垢,變得純潔,方能被接受為基督教的人,日後才有資格進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嬰兒,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後接受"施洗者約翰"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國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嬰兒時由家長抱到教堂受洗的。 嬰兒正式起名與洗禮同時進行,所以洗禮也叫"命名禮"。嬰兒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後,即發請帖邀請親友參加,一般只請至親近友,人數不會太多。 施洗禮時,嬰兒由教母抱著站在教堂內聖壇前的"聖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圍攏過來,由牧師或神甫宣讀《聖經》中的有關章節,口誦規定的禮文,並接過孩子,用手蘸聖水滴在孩子頭上,口稱:"我奉聖父、聖子、聖靈之名給你施洗。"然後,再說幾句願孩子長大後要博愛人類、侍奉上帝之類的話,洗禮遂告完畢。 洗禮之後自然是要慶祝一番,嬰兒的父母要舉行一次午宴或茶會,邀請施禮的牧師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親朋好友參加。被邀請者要給孩子帶一些禮物,如玩具、衣服、兒童畫冊等等。教父教母的禮物照例要貴重些。在巴伐利亞地區,在洗禮日那天,教父不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還要把迷迭香放在嬰兒的搖籃里。據這說這種香氣濃郁的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同時,他還會在教子尿布或枕頭下塞點兒錢,作為孩子日後操辦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書和筆,希望孩子聰明勤奮。如今,時髦的禮物是送男孩一個小巧玲瓏的銀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條項鏈或一隻銀制咖啡杯,上面刻著孩子的姓名和洗禮日期。 在巴伐利亞農村,孩子的洗禮聚餐有個習慣,那就是餐後餐桌上要有剩餘的麵包,飯後要給賓客包裝點兒吃的東西帶走。給男客帶點兒香腸、烈酒,給女客帶點兒糕點、糖果,對教父則更是要厚禮相贈,以此來表示生活富裕、綽綽有餘。 在德國,洗禮用的蠟燭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對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義。據說點燃洗禮燭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國的一些農村,至今仍虔誠地遵循著這一古老的習俗。 在德國婦女生孩子可獲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雙方各休假六個月,共同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
德國風俗習慣:德國人的臨終慰藉和葬禮安排
在德國萊茵河地區,至今仍遵循著一個自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古老習俗:喝臨終酒。人在臨終之時,必須喝一口陳年老酒。據說這種酒是聖酒,可喚醒死者亡靈,驅散圍繞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臨終者得到安寧。 人在臨終前,家人會將洗禮燭、聖餐燭、聖光燭點燃,並同時點燃一支紅色大蠟燭,把它們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燭光為亡靈祝福;二是為亡靈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國的民間傳說中,鏡子被視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隱蔽的場所,妖魔利用鏡子的反照能力,擾得人不得安寧。因此,人在臨終前要將鏡子用布蒙住,以使亡靈能安詳地解脫塵世罪孽,升入西方極樂世界。 在德國南部山區,人在3臨終時,家人要打開窗戶,揭開樓頂磚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給死者敞開一條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通道,因為他們相信人在脫離凡塵之後,將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人們通過這些臨終慰藉,使亡者能安詳地離去。

葬禮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葬禮一般都在教堂舉行。家裡如有人去世,先要與教堂商定舉喪日期,並要用適當的方式通知親友。此外,屍體要用清水洗凈,他們認為水有著無限的神力。它能凈化人的軀體、凈化人的心靈和靈魂,並能祛邪鎮妖。人降臨塵世要洗禮,離開塵世也要洗屍,洗刷塵世間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舉行葬禮的這一天,親朋好友手持鮮花或花圈陸續來到教堂。首先由牧師或神甫主持追思禮拜,參加葬禮者按事先的安排唱聖詩贊詩、奏哀樂、禱告、宣讀由喪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禮只是整個葬禮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是在墓地舉行,只有死者的家屬、近親和親密的朋友參加,-般好友在參加完教堂葬禮後即可離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國,葬禮多以土葬為主,親朋目送靈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們圍繞在墓穴周圍,為死者禱告,願他安息、靈魂升入天堂。 應邀參加親友家的葬禮,惟一可送的禮物就是鮮花。可送成束的鮮花,也可送用鮮花做成的花圈(德國人不用紙花做花圈)。在鮮花的飾帶上要寫上死者、弔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別了"之類的題詞。

在德國(以至整個西方國家)出席葬禮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盡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無花圖案的領帶,如果沒有黑衣服就穿顏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鮮麗的服裝。同時,在葬禮上要保持肅穆、安靜,切不可大聲談笑,否則就被視為對喪家的不尊重,也顯得自己缺乏教養。整個葬禮自始至終都沉浸在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氛中,沒有捶胸頓足、嚎陶痛哭的場面。除了小聲的抽泣聲,多數人都在沉思默禱,默默地為死者送行。 與人們肅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裝相反,德目的墓地是萬紫千紅、鮮花盛開的。墓地四周是鬱郁蔥蔥的樹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蒼松翠柏。在和暖的季節,百花齊放,鮮花既代表了人們對死者的追思,也是對生者的慰藉。每當想起死者,人們會到墓地去掃墓、獻花,靜靜地呆上一會兒,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葬禮舉行後,喪家還有一個喪期。雖然近些年對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麼嚴格,但作為一名新寡的婦女在丈夫剛死之後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頻繁應酬,難免不招來非議。一般要求新寡的婦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顏色為主,除小型聚會外不要參加舞會、宴會及場面熱鬧的大型應酬,親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請她參加喜慶的聚會,以一段寧靜的生活度過喪期。對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婦嚴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時期內穿著要規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際。

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無所知,到時免不了會鬧出笑話,或者給自己帶來不便。所謂 入鄉隨俗 ,就是這個道理。但怎麼才能 隨 得好呢?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閱讀全文

與德國有哪些風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