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二戰時,德軍坦克的自衛機槍多為MG34為何不用MG42
主要受制於換槍管方式
MG34可以從側面拉開,換槍管,對空間要求低,可以在坦克這種狹小空間內快速更換
MG42必須向上拉開機匣,然後換槍管,在坦克里很難操作,
因此,坦克自衛機槍一般用MG34
㈡ 軍博中陳列有MP40、MG34這些德式武器,請問它們在中國曾被使用過嗎
樓上的你練MG34是哪裡的槍都沒搞清楚。MG34是德國產通用機槍。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導致德國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諸如坦克、飛機、戰列艦、潛艇、重機槍!等武器裝備不能研製和生產,為了避開協約國的監督,德國軍工部門研製了MG34型通用機槍。該槍使用兩腳架的時候作為輕型機槍使用,而是用大型固定支架的時候可以作為重機槍使用,這也是美國m60通用機槍的設計理念來源。
在中國現有的德式武器裡面,一般都以毛瑟步槍居多,30年代的時候中國和德國的關系十分的友好,德國需要從中國進口一些工業原料,如礦石等,而中國則進口了包括步槍、大炮等武器裝備在內的各類槍械。然後在國民黨整軍中裝備了幾個德械師。士兵的全副裝備都是德式的,包括毛瑟步槍,頭盔等。但是由於淞滬會戰中央軍的德械師損失慘重,所以就算中國有進口MP40等武器,也是在抗戰的時候使用的,至於效果、不好做評價。
實話說中國在二戰中使用的大多是捷克造的ZB26型以及改進型機槍。就是電影上經常看見的那種彈夾從上方插入的機槍作為半排級輕火力支援單位。但是一般都是連才有- -......
㈢ 二戰中德軍用MG34與MG42,到底哪個更牛逼一些
MG34和MG42都是德國軍隊在二戰中主要使用的通用機槍。也是世界上通用機槍的鼻祖。其實實際上MG42就是MG34的簡化改進版本,在保證本身威力的情況下,減輕了重量,所以MG42更偏向於輕機槍,而MG34更偏向於重機槍。
所以MG42在戰爭的中後期成為了德軍步兵班重最強大的火力支撐,能夠有效壓制敵方的輕重機槍。完全能夠滿足德軍基層部隊的戰術需要,同時具備相當強大的火力壓制能力。而且由於生產簡便,MG42最終成為了德軍手中最可靠的機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MG42也成為了後來所有國家設計通用機槍的參考對象,畢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通用機槍之一。
㈣ 德軍的機槍世界聞名,但MG34、MG42、MG3這幾個型號把我弄得很糊塗,誰能幫我講解一下它們的區分
MG42是MG34簡化版~~~34的主要問題是結構復雜容易出問題~~42使用了沖壓技術在簡化了結構後還保持了34的高射速~~使得MG42維修簡便~功能可靠~的世界明槍~~MG42和MG34的外觀區別在MG42槍管外有散熱條~圓形的槍管包在方形的散熱條裡面~~而MG34的話槍管外沒散熱條從而成圓形~~MG3的話是因為MG42都快成了納粹德國的代名詞了~~~為了和納粹德國劃清界限才改成了MG3(現在的德軍還在用著呢)但它實際上就是MG42~~~~~~~~~~~~~~~~~~~~~謝謝回答完畢~~~~~~~~~
㈤ MG34兩用機槍有什麼特點
MG34兩用機槍是根據瑞士蘇羅通機槍改進而成的。這種機槍射速高、火力強,是聯邦德國7.62毫米通用機槍的主要特點。這種槍在高速射擊時更換槍管方便,藉助一種特殊機構,6分鍾即可將槍管更換完畢。
㈥ MG34兩用機槍是德軍在哪一次戰爭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
德國的MG34兩用機槍於1936年正式裝備德軍,它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它是根據瑞士蘇羅通機槍改進而成的。
㈦ MG34式機槍是第一種大批量生產的現代通用機槍嗎
MG34式7.92毫米通用機槍是最早出現的一種兩用機槍,是德國毛瑟公司設計的。它綜合了以前許多機槍的特點,同時自身也有不少特點。
它是第一種大批量生產的現代通用機槍。作3使用時兩腳架固定在機槍槍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機槍使用時,機槍安裝在輕型1943年式高射三腳架或1936年式高射雙聯托架式槍座以及折疊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與1934年式專用高射支柱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生產了許多MG34S式和MG34/41式等改良型機槍。改良型機槍比原型機槍尺寸短,槍管也短;發射機構只能連發;具有更好的緩沖效果和槍管助退作用。
MG34式機槍曾大量作為德軍地面使用的制式機槍,現已撤裝。
結構特點
MG34式機槍結構復雜,不便加工,槍體太重。槍
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有膛口助退器和消焰器;閉鎖機構為槍機頭回轉式,開鎖時通過槍機頭上兩側滾輪與槍管節套開鎖加速凸輪凹槽相互作用加速槍機體後坐;供彈機構有彈鏈和鞍形彈鼓供彈兩種方式。
供彈方式的改變採用更換兩種形式的機匣蓋完成。彈鏈為開式金屬彈鏈,作輕機槍使用時彈鏈容彈量為50發;作重機槍使用時用50發彈鏈彼此聯接,容彈量250發。輸彈機構為撥彈滑板式,用槍機帶動,可從機匣左右兩面輸送彈鏈,靠調換受彈器零件和供彈桿改變輸彈方向。鞍形彈鼓的容彈量為75發。
擊發機構為利用擊發簧能量擊發的擊針式擊發機構,發射機構具有單發和連發功能,扣壓扳機上凹槽時為單發射擊,扣壓扳機下凹槽或用二個手指扣壓扳機時為連發射擊。退殼挺為圓柱形,安裝在機頭內,槍機後退時,退殼挺後端撞擊機匣內的退殼挺襯軸而向前移動將彈殼拋出。
瞄準裝置
該槍的準星為折疊式,表尺為帶高射瞄準具的折疊、立式後照準器。重機槍上有光學瞄準鏡。作高射機槍用時,有簡單的高射瞄準環。
彈葯
該槍發射德國或波蘭毛瑟98式7.92mm槍彈。
㈧ 7.92毫米mG34機槍有結構有什麼特點
7.92毫米mG34機槍是1934年由德國毛瑟兵工廠設計師施坦格研製的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該槍設計時參照了瑞士m30蘇羅通機槍的構造原理,可做輕機槍或重機槍用,還可改裝成高射機槍、坦克機槍或機載機槍用。其口徑為7.92毫米。
發射7.92毫米毛瑟槍彈。槍身重12千克。槍身長1224毫米。可單、連發轉換射擊。使用50發不散彈鏈或75發彈鼓供彈。戰斗射速連發時為200發/分。有效射程為800米或1000米。該槍可左右兩側供彈,故可以並聯成雙管或多管機槍使用。而且槍管可以迅速更換,各部件間用銷釘結合。
m34機槍對世界通用機槍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世界許多機槍都是在此基礎上或參照該機槍的設計思想設計出來的。
㈨ 二戰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中華民國國軍德械師有沒有準備德國MG34通用機槍
芬蘭的輕武器和蘇聯基本一致,為7.62mm口徑。主要是M28步槍,莫辛納甘翻版,以及拉蒂LS26輕機槍。
㈩ MG-34通用機槍的歷史及設計
MG34是1930年代德軍步兵的主要機槍,亦是其坦克及車輛等的主要防空武器。MG34開發原意是為了替代MG13等的老式機槍,但因為德軍的戰線太多,直至整個二戰完結都沒有完全取代,更衍生出更為著名的MG42,而其他老式機槍在二戰中仍然同時服役。MG34由毛瑟公司的海因里希·沃爾默(Heinrich Vollmer)所設計,以萊茵金屬推出的MG30機槍(Solothurn 1930)改良而成,將原有的彈匣供彈改為彈鏈供彈、加入槍管套及提高射速到每分鍾800至900發。MG34在推出後立即成為德軍部隊的主要武器,在西班牙內戰中,德軍士兵協助佛朗哥部隊作戰時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MG34亦開始成為通用機槍的初型。MG34的生產需時很長,成本亦很高,每把須用49公斤(108磅)的鋼鐵以鑽削方式才能製造出重12.1公斤的MG34,而由於射速高,槍管較易過熱,也較易出現故障。
MG34可用彈鏈直接供彈,亦可用50發彈鏈裝入的單室彈鼓或75發非彈鏈的雙室彈鼓掛於機匣左面作供彈,但改裝成75發雙室彈鼓後無法直接改回彈鏈供彈。MG34的槍管可以快速更換,只須將機匣與槍管套間的固定鎖打開,再將整個機匣旋轉即可取出槍管套內的槍管。MG34的扳機設計獨特,扳機護環內有一個雙半圓型扳機,上半圓型為半自動模式(印有「E」字),而下半圓型設有按壓式保險的扳機則為全自動模式(印有「D」字)。
輕機槍模式時的MG34連兩腳架重12.1公斤,而中型及重機槍模式時可選重6.75公斤的三腳架或較大型、重23.6公斤名為MG34 Laffette的三腳架,除了一個可調式照門外,機匣左面有另一個翻開式的長程照門,亦可加望遠式瞄準鏡作長程射擊用途,甚至加裝潛望鏡以令射手保持在戰壕中射擊而無須暴露在火線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