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工業怎麼轉型

德國工業怎麼轉型

發布時間:2022-11-25 22:43:22

① 德國「工業4.0」的實質就是憑借製造業根基,藉助互聯網升級製造業嗎

沒有那麼簡單,工業4.0的實質其實是賦予機器「思考」的能力

德國製造業和學界對工業4.0比較統一的闡釋是:「工業4.0是繼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技術之後,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有個比較深度的解釋:「工業4.0是指通過信息通信技術和信息物理系統的結合,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實現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以最終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

關鍵詞有三個,信息通信技術、信息物理系統和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這里主要對信息物理系統進行解讀,信息物理系統(CPS,Cyber-Physical Systems)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強大的後台運算能力和模擬能力,將現實世界中的每一個物體、每一個事件轉化為數字信息並進行存儲、分析、控制,比如淘寶的交易平台就是一個簡單的CPS模型,平台將每一次事件、每一件商品、每一個客戶、每一個商家等都轉化為數據存儲、分析,達到了定向廣告投放、商家品質篩選等等功能;京東更是將交易平台與物流平台整合,走向全面的虛實互聯。可以想像,一旦這項技術可以成熟的運用在工業生產中,管理者可以實時了解生產現場發生的一切事件,以及查看每一台設備的狀態,設備甚至可以根據自身的生產狀態進行自行參數調整,那麼製造行業的收益將是不可限量的。

② 德國商報汽車峰會召開,汽車巨頭紛紛介紹轉型計劃

目前,德國正在經歷著 最重要的工業分支之一的最大轉型 : 汽車 行業正在從汽油車轉向電動 汽車 ,從柴油驅動轉向電力、氫氣驅動,而這恰巧發生在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之際。

德國媒體雜志Handelsblatt於11月5日至6日舉辦了 2020 Handelsblatt 汽車 峰會 ,與德國多家 汽車 製造商的CEO就行業轉型問題進行了探討。其中 大眾,寶馬和戴姆勒將其未來視為電動 汽車 製造商和軟體公司 。在此次 汽車 峰會上,CEO們都介紹了他們的計劃。

PART 01

可持續發展是未來新趨勢

寶馬,大眾,戴姆勒,這三大德國 汽車 公司的負責人目前必須面對的是行業 歷史 上最大的變化。在過去, 汽車 行業內普遍認為功能更強大、速度更快、空間更寬敞的 汽車 的銷量會更好。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寶馬CEO Oliver Zipse周五在 汽車 峰會上表示:「現在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可持續性不是人們購買 汽車 的理由,但是缺乏可持續性是他們不購買的理由。」「從歐洲開始,然後在世界其他地方,人們將不再購買源自不可持續的企業文化和不可持續的生產流程的 汽車 。」

「可持續發展」多年來一直是 汽車 行業的一大議題,如今在寶馬內部已被提升到最高的位置。Zipse強調,他們並沒有在寶馬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而是在推動寶馬進行可持續發展。戴姆勒的CEO Ola Källenius也希望將這家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 汽車 製造商引向與寶馬相同的發展方向。「我們不需要單獨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需要的是具有可持續性的業務戰略。」

大眾集團的CEO Herbert Diess也深信 汽車 行業的新趨勢。Diess表示,氣候目標是他們的主要重點,他們現在正在將實現氣候目標所必需的電動 汽車 投入市場。


PART 02

戴姆勒加強軟體平台研發

很顯然,在這三位CEO們看來,德國三大 汽車 製造商寶馬、戴姆勒和大眾集團的未來是 轉型成為電動 汽車 製造商和軟體公司 。更加嚴格的歐盟氣候保護目標以及 特斯拉或谷歌的機器人 汽車 子公司Waymo等創新競爭對手 ,讓他們別無選擇。

戴姆勒的CEO Källenius相信,只有當戴姆勒重返其核心業務後,這一變革才能成功。戴姆勒將 不再與批量生產商競爭 。「我們從根本上缺乏適當的成本結構。」

取而代之的是,該斯圖加特 汽車 製造商將專注於其原有優勢,也就是 將美學與高 科技 相結合 。換句話說:戴姆勒正在成為一家綠色豪華 汽車 公司。Källenius表示:「我們的客戶期望,我們生產的 汽車 能夠像我們在家中或在工作時那樣具有 智能網聯和嵌入式 的特點。我們希望朝這個方向做更多的內部工作。」

具體而言,戴姆勒多年來已經在這一領域 僱用了數百名軟體開發人員 。他們的目標是:到2024年底,這家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 汽車 製造商希望為梅賽德斯車隊編寫自己的 操作系統MB.OS 。Källenius解釋道:「該系統是 汽車 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將來,該公司自己的軟體平台將應用於 引擎,空調和信息 娛樂 中。藉助MB.OS,戴姆勒不僅希望 與特斯拉進行技術競爭 ,而且還希望阻止像Google這樣的企業將其數據進一步滲透到車輛軟體中。

除了數字化之外,Källenius將剩下的精力 完全投入到電動 汽車 上 ,他表示:「我們將採取許多新模式進行大規模的電氣化攻勢。」他計劃,到2030年底, 完全或部分電動的新車比例預計將增長至戴姆勒總銷量的50%以上


PART 03

"特斯拉是重要的基準」

特斯拉就是這方面的典範。大眾集團的CEO Diess在該美國電動 汽車 製造商那裡發現了最大的自動駕駛神經網路,它不斷學習如何駕駛,並且具有自我批評性。然而到目前為止,德國的 汽車 製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幾乎沒有什麼應對方法,他們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已經落後於特斯拉。

大眾集團的CEO Herbert Diess始終認為:「我們行業的真正變革不是通過電動 汽車 實現的,而是隨著 汽車 成為最智能,同時最有價值的互聯網設備而發生的。」

大眾正試圖通過雄心勃勃的計劃在軟體領域與特斯拉展開競爭。這家總部位於沃爾夫斯堡的公司正在其軟體部門Car.Software.Org中開發與戴姆勒類似的自己的軟體平台,此前還收購了海拉駕駛輔助軟體的前置攝像頭業務,在此基礎上,大眾 汽車 集團未來的所有車輛操作系統都將由該部門自主開發。

大眾 汽車 和福特 汽車 公司正在共同努力,通過「Argo AI」與Waymo建立嚴肅的競爭對手關系。大眾將他們所有的軟體和電子專業知識都集成到Car.Software.Org中,不斷購買新技能和新功能,以便最遲在2024年開始使用他們自己的軟體堆棧。這就是大眾確保獨立的方式。大眾將在整個車隊中推廣該操作系統,在車輛運行期間收集大量數據,並不斷改善駕駛功能。

Diess強調:「大眾 汽車 將發生變化,從一系列有價值的品牌的集合轉變為一個提供移動設備的數字公司,並以此與客戶不斷保持聯系。」


PART 04

Diess對供應商施加壓力

大眾在電動 汽車 領域也走了大膽的道路。這家歐洲最大的 汽車 製造商正在與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一起建立自己的電池生產設施。從2024年開始,首批自主生產的電池將在薩爾茨吉特下線。

Diess對德國 汽車 零部件供應商的猶豫感到失望,他認為電池生產本應該是德國供應商行業的一個業務活動的領域。他的這一番話可謂是向博世和大陸集團發出了明確的信號。

德國最大的兩家零部件供應商已決定不生產電池。但Diess表示:「電池生產對其他零部件供應商而言仍然是個機會。我們正處於電池生產急劇增長的開始階段。」從2025年起,僅大眾 汽車 就需要另外兩個千兆電池工廠。這是為了實現《歐盟綠色新政》(Green Deal),大眾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最終在2030年使交付電動 汽車 數量達到總量的一半以上。此外,擴大整個電動 汽車 價值鏈的產能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是供應商行業重組的又一絕佳機會。

但是,要使電動 汽車 最終得以普及,僅僅延長提供購車補貼的時間是不夠的。正如巴伐利亞州州長Markus Söder在 汽車 峰會的第一天所提議的那樣,如果電動 汽車 的數量增加,還必須提供相應的充電基礎設施。

三位 汽車 製造商的CEO都發現,他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寶馬CEO Zipse表示:「我非常贊成將注意力從車輛轉移到必要的基礎設施上。」雖然電動 汽車 有許多的優勢,但足夠的充電設施仍然是用戶選擇電動 汽車 的必要條件之一。另外,為這些 汽車 「加油」的電力必須以二氧化碳中和的方式產生,這也是Diess所特別強調的。

因此,最近受到廣泛批評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其實是一項明智的技術。Diess認為正確使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是一個很好的方案,尤其是在尚未實現二氧化碳中和發電的階段。戴姆勒CEO Källenius也認同在 汽車 行業轉型過程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將發揮重要作用。Källenius解釋說,尤其是在未來幾年充電基礎設施仍存在差距的地區,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是一種低排放的替代方案。


PART 05

加強與中國投資者的合作

在此次Handelsblatt 汽車 峰會上,戴姆勒CEO Källenius還宣布了將與中國投資者進行進一步合作。

從各方面而言,中國對戴姆勒都是極為重要。一方面,中國是賓士的最大銷售市場。另一方面,戴姆勒的兩個主要投資者來自中國,即北汽集團和吉利創始人李書福。Källenius在峰會上強調,戴姆勒計劃鞏固與兩家主要股東的聯盟,並進行深入合作,兩大中國股東共持有戴姆勒近15%的股份。

戴姆勒與北京國有公司北汽集團共建合資企業,多年來一直在中國製造和銷售賓士的原型車。Källenius解釋道:「目前為止我們的合作非常成功,我們希望進一步發展這種合作夥伴關系。」同時,戴姆勒還希望與北汽的競爭對手,私人企業吉利進行更加緊密地合作。

Källenius 表示:「吉利創始人李書福是我們來自中國的第二個股東,他非常有遠見和進取心,也看到了戴姆勒 汽車 的未來。」「吉利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夥伴,我們正在與之合作,進一步開發Smart。我認為這其中還有更多的潛力有待挖掘。」

對於在哪些領域尤其考慮與吉利建立更緊密合作的話題,Källenius在峰會上並沒有具體說明,但他表示會盡快提出。

目前已經很清楚的是:戴姆勒和吉利未來將在中國共同開發和製造兩款Smart的小型 汽車 模型。此外,雙方還將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提供豪華乘車共享服務。

汽車 行業的轉型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造車新勢力不斷涌現,但是老牌 汽車 巨頭們也沒有固步自封,他們也在努力轉型,並且已經制定了詳細的計劃與目標。至於轉型的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③ 補貼20億歐元 德國將助企業技術轉型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根據外媒報道,德國已經通過了一項總價值20億歐元(約合156億人民幣)的扶持項目,旨在幫助德國的汽車廠商與供應商研發更環保的發動機與更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

該文件還指出,向新產品轉型需要調整生產方式,尤其是在電動移動出行領域。更快的革新周期需要更靈活的生產設備,因此生產行業的成本壓力是非常高的。據悉,此次對汽車及相關行業的扶持是德國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德國經濟部還撥出了5億歐元(約合39億人民幣)在德國境內建設充電站,計劃將在2035年時將德國境內的充電樁數提升至100萬個。

編輯點評:

官方補貼這一招在德國已經不算新鮮,此前德國為購買4萬歐元以下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6000歐元補貼。再加上廠家提供的3000歐元補貼,德國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可享受的補貼額度將達到9000歐元。配合上此次的經濟刺激計劃,確實可以為疫情下遭受重創的德國經濟帶來一些積極影響。(文/汽車之家丁伯駿)

④ 德國工業化道路特點

德國議會衰敗,皇權強大!走上了國家資本主義道路!從修鐵路開始,充分利用了政府的強大管控智能!集中力量辦大事,鐵路建設取得了顯著發展,然後帶動了鋼鐵、煤炭在魯爾工業區的發展!

⑤ 專家解析寶馬2019財報:德國工業如何應對轉型中的危與機

3月18日,寶馬集團召開業績發布會,2019年,寶馬集團面對多種內外波動的影響,通過及時調整長期與短期規劃,利用德國穩健的金融體系等外部政策,積極挖掘企業技術儲備能力,通過優勢產品抹平非正常損益,實現歷史最高收益,並取得不錯的現金流與股東分紅,有效保障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的資金與戰略穩定性。

作為具有德國工業典型基因的企業代表,寶馬集團從誕生到壯大,一直是全球輿論研究德國的案例之一。不誇張地說,這家企業的一舉一動背後,都隱含著德國經濟對未來的思考。

汽車預言家通過采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原副主任連玉如、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副院長厲克奧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殷承良、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李萬里六位跨界專家,嘗試解讀寶馬集團2019年財報數據之外引人深思的內容。在他們看來,作為依靠製造業發展的國家,德國形成了一套長期有利於工業體系發展的政策,這有效保證寶馬等企業在發展中免受外界不穩定因素沖擊。同時,寶馬集團圍繞全球化快速發展作出的調整,展現了德國工業企業面對機遇和挑戰時的發展智慧

1

梅新育:寶馬2019年表現反映了德國工業在轉型升級中的韌性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原副巡視員李萬里

德國汽車工業是「縱向深入、橫向協同」發展的代表,寶馬就是一個最大的典型。寶馬在傳統汽車領域已經走到了最前沿,後續的投入都是圍繞新技術來布局,累計投入很多,研究得也很深入。但現在汽車動力與電子技術路線在調整,對於德國車企而言,這是重資本的投入,展現到業績上,波動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像寶馬來說,能夠快速恢復階段性財務壓力,說明他們一方面具備深厚的技術儲備,通過推出新車型抹平盈利風險;另一方面是來自橫向的企業協同作用。另外,德國企業在轉型期利潤交割時都會進行充分的論證,這也是德國車企穩健發展的特點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為實現工業4.0 德國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獲得了哪些成效

一、是推動製造企業向智能化轉型。


二、是注重標准化建設。


三、是打造樣板工廠。


四、是加強「雙元制」人才培養。

五、是注重應用技術研究。


六、是大力進行宣傳推廣。



科普下,『雙元制』人才培養。

在「雙元制」職業教育中,職業學校的學生同時也是企業中的學徒,企業培訓和職業學校學習交替進行,而且以企業培訓為主導。

同時,「雙元制」職業教育充分發揮經濟界自治組織的作用,將商會納入到職業教育的全過程之中,包括培訓標準的制訂、培訓過程的實施以及職業能力的考核等。

需要指出的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重企業實踐和校企合作的理念也在向高等教育層面滲透。一方面,在研究導向型綜合性大學以外,德國還存在著大量以企業實踐為導向的應用科學大學。



⑦ 德國工業4.0的三個設想是什麼

德國工業4.0的三個設想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

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德國所謂的工業4.0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自2013年4月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以來,工業4.0迅速成為德國的另一個標簽,並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

⑧ 德國實施工業4.0戰略主要目的是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信息技術領域從來不缺乏新概念和新理念,但真正能夠被各界廣泛認可並快速傳播的發展理念屈指可數。在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正在廣泛普及並推進生產方式變革時,各國紛紛提出數字化製造、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等製造業發展新理念時,德國作為歐洲傳統的工業強國,需要一個既能繼承傳統工業發展思想、又能啟發未來工業趨勢的新理念,搶占發展理念的制高點,並引領德國工業繼續保持全球領導地位。

「工業4.0」這一概念的提出,寓意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路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所謂「工業4.0」是通過虛擬生產結合現實的一種生產途徑,未來製造業將實現更高的工程效率、靈活性以及更短的上市時間,工業1.0~4.0發展歷程及復雜程度如圖6-1所示。在「工業4.0」時代,虛擬全球將與現實全球相融合。通過計算、自主控制和聯網,人、機器和信息能夠互相聯接,融為一體,這正是「工業4.0」所描繪的工業願景。

⑨ 德國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的原因

德國迅速發展的原因:
國家統一的完成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普法戰爭法國的賠款增加了資本;來自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補充了資源;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易於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統治階級改革措施:
1、鐵路建設和全德鐵路網的形成成為德國工業化強大拉力。
2、關稅同盟的建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經濟上的統一。
從19世紀40年代起,關稅同盟為保護自己年輕的工業,對內部採取自由貿易,對外部和外國採取一定的關稅保護,這種政策受到大部分資產階級的歡迎,也使普魯士容克階級大受其利。在資本主義強有力
的影響、滲入下,容克階級也被捲入現代化——工業化的浪潮,並不自覺地參加了德國民族統一運動。
簡單答述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德國工業怎麼轉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