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可以控制杠桿率

德國為什麼可以控制杠桿率

發布時間:2022-11-27 17:53:25

Ⅰ 股票中杠桿率的意思是什麼杠桿率的優缺點有哪些

杠桿率一般是指權益資本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杠桿率的倒數為杠桿倍數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倍數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為33倍。
1.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保護和抵禦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潤)。
2.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股票套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新資本協議框架下如果商業銀行利用新資本協議的復雜性進行監管套利將會嚴重影響銀行的資本水平。有關數據顯示一些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杠桿比率出現背離。2008年年末瑞士信貸(CreditSuisse)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3.1%但杠桿比率只有2.9%;UBS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5%杠桿比率卻只有2.6%。通過引入杠桿率能夠避免過於復雜的計量問題控制風險計量的風險。
3.有利於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通過引入杠桿率使得資本擴張的規模控制在銀行有形資本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控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
1.對不同風險的資產不加以區分對所有資產都要求同樣的資本難以起到鼓勵銀行有效控制資產風險的目的。但炒股不一樣無論是炒短線股、還是炒中長線股票買賣股票都是有風險。
2.商業銀行可能通過將資產表外化等方式規避杠桿率的監管要求。
3.杠桿率缺乏統一的標准和定義同時對會計准則有很強的依賴性。

Ⅱ 股票中杠桿率的意思是什麼杠桿率的優缺點有哪些

杠桿率一般是指權益本錢與財物負債表中總財物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負債風險的目標,從旁邊面反映出的還款才能。
杠桿率的優點:

引入杠桿率作為資本監管的補充手段,其主要優點為:

一是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保護和抵禦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潤)。

二是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資本套利空間。
三是有利於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通過引入杠桿率,使得資本擴張的規模控制在銀行有形資本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控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

Ⅲ 引入杠桿率有什麼好處

你好,引入杠桿率作為資本監管的補充手段,其主要優點為:

1.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保護和抵禦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潤)。

2.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股票套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新資本協議框架下,如果商業銀行利用新資本協議的復雜性進行監管套利,將會嚴重影響銀行的資本水平。有關數據顯示,一些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杠桿比率出現背離。2008年年末,瑞士信貸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3.1%,但杠桿比率只有2.9%;UBS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5%,杠桿比率卻只有2.6%。通過引入杠桿率,能夠避免過於復雜的計量問題,控制風險計量的風險。

3.有利於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通過引入杠桿率,使得資本擴張的規模控制在銀行有形資本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控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

Ⅳ 如今的德意志銀行面臨什麼困境,其原因是什麼

德意志銀行目前仍面臨多個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杠桿率過高。以我們的衡量標准來看,德意志銀行的杠桿率已經高達40倍。德意志銀行可通過減少風險資產或增加資本來降低杠桿率。當前形勢下,市場規模和定價方式都不允許其採取減少風險資產的方式。第二種方式,即增加資本量,似乎也是行不通的,因為這會降低核心盈利能力。當管理層發現新增資本的很難獲得收益的時候,他們就不願意尋求外部融資(增股)的方式降低杠桿率。
換句話說,德意志銀行已經想盡了一切辦法也未能解決這個問題,與此同時,更多的問題撲面而來。正如貝倫貝格銀行提到的那樣,「整個銀行業業績都在面臨結構性下調」

Ⅳ 杠桿率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

杠桿率一般是指權益本錢與財物負債表中總財物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目標,從旁邊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才能。杠桿率的倒數為杠桿倍數,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倍數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為33倍。那麼杠桿率的長處和缺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下資金杠桿原理吧。


炒股時添加杠桿能夠讓收益添加許多,許多炒股的朋友都會選擇添加杠桿,可是杠桿有一定的杠桿率。


杠桿率一般是指權益本錢與財物負債表中總財物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目標,從旁邊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才能。杠桿率的倒數為杠桿倍數,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倍數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為33倍。


杠桿率的長處和缺點:


1、杠桿率的長處

引進杠桿率作為本錢監管的彌補方法,其首先長處為:


一是反映股民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維護和抵擋風險的效果,有利於保持銀行的最低本錢滿足水平,保證銀行具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本錢(普通股和留存贏利)。


二是能夠防止加權風險本錢滿足率的雜亂性問題,削減本錢套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經驗標明,在新本錢協議框架下,假如商業銀行使用新本錢協議的雜亂性進行監管套利, 將會嚴重影響銀行的本錢水平。有關數據顯現,一些銀行的中心本錢滿足率和杠桿比率呈現違背。2008年年底,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中心本錢滿足率為13.1% ,但杠桿比率只有2.9%;UBS中心本錢滿足率為11.5%,杠桿比率卻只有2.6%。經過引進杠桿率,能夠防止過於雜亂的計量問題,操控風險計量的風險。


三是有利於操控銀行財物負債表的過快增加。經過引進杠桿率,使得本錢擴張的規模操控在銀行有形本錢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操控商業銀行財物負債表的過快增加。


2、杠桿率的缺點


杠桿率也有其內涵缺點:


一是對不同風險的財物不加以區別,對所有財物都要求相同的本錢,難以起到鼓舞銀行有用操控財物風險的意圖。


二是商業銀行或許經過將財物表外化等方法躲避杠桿率的監管要求。


三是杠桿率缺少一致的規范和界說, 一起對管帳准則有很強的依賴性。


因為杠桿率的相關項目首先來源於財物負債表,受管帳並表和管帳確認規矩的影響很大,在各國管帳准則有較大差異的情況下,該目標難以在不同國家進行比較。因為杠桿率具有以上內涵缺點,不可能容易代替加權風險本錢滿足率作為獨立的本錢監管方法,但其作為加權風險本錢滿足率的彌補方法,能夠從另一視點反映銀行本錢滿足情況和財物擴張規模。


運用杠桿買賣容易虧,虧得快和虧得多。你能半響賺1萬,也能半響虧一萬。總歸,風險永久和收益成正比。要想從出資市場,比方外匯市場掙錢,首先要有滿足豐厚和厚實的金融常識,再加上純熟的操盤方法,才有可能從中掙錢!

Ⅵ 美國、德國、日本經濟模式比較研究與擇優借鑒

【內容提要】經濟模式是世界經齊學所研究的重要課題,公司治理模式又是當今學術界的熱點問題。經濟模式是以經濟發展為核心,基於一定的環境條件和文化傳統而形成的經濟運行的相對定式。本文對經濟模式進行了界定,論述了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種經濟模式的不同特點,並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對這三大模式進行比較研究。這對建立中國式市場經濟運行模式具有重要的啟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企業行為理性化。
【關 鍵 詞】經濟模式/三大模式特點/企業理性化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某一經濟運行主體如果在一定時間,並在國際經濟領域能夠取得突出的經濟成就,占據顯赫的競爭地位,其發展方法就必然引起人們的重視,措致處於競爭弱勢各個不同的主體,予以研究甚至學習模仿。如戰後,日本、德國的迅猛發展,導致人們對於日本、德國模式的重視。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因為學習日本模式並取得成功,並統稱為東亞模式。歐洲的一些國家因為崇尚德國模式而紛紛要求加入歐洲經濟聯合矩陣。20世紀90年代,美國取得「新經濟」創記錄的繁榮,美國模式再度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美國高科技企業進入調整,股票市值大幅度縮水,又出現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造假事件的沖擊,一些人開始懷疑,甚至指責美國模式的弊端。由此引發了學術界關於經濟發展模式優劣之爭。
經濟模式作為世界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需要予以重視並加強研究。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確立適宜的發展道路和運行方式。有必要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利用後發優勢,有選擇地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模式中成功的運作方式。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有效的,新的發展模式。
一、經濟模式概念辨析及層面確定
孔夫子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為使我們的研究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我們需要「正名」,即對於文章所探討的概念的本質特點、范圍和層面,進行明確的闡述和規范。
1.概念辨析
為了清楚地認識和科學地把握經濟模式的本質特徵,我們把與經濟模式概念相近的幾個概念加以分析。
(1)經濟制度:又稱「社會經濟結構」,是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即一定社會形態的經濟基礎。例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總和。
(2)經濟體制:在特定的地理區域內進行決策並執行有關生產、收入和消費決策的一組機制和制度,任何經濟體制都是由決策結構、經營結構和動力結構組成的。[6]
(3)經濟模型:對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各樣關系進行抽象的、簡化的表達。表達方式可以是一張圖、一個統計表或數學方程式。因為所採用的基本上是數學方法,所以常稱為「經濟數學模型」。
(4)經濟模式:各種經濟成份的構成形式和調節經濟運行機制的一定式樣,是撇開經濟活動中的次要因素和細節,對現實經濟活動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框架和原則所作的抽象;也可以是對國民經濟基本運行規則、增長類型以及主要經濟政策在理論上的一種設計和構造。前者屬於實證研究范疇的經濟模式,後者是規范研究范疇的經濟模式。
根據以上定義可以看出,經濟制度決定一國的性質,是社會經濟深層次的東西,與政治關系較為緊密,具有穩定性。因此,西方經濟學家往往把經濟制度看作象太陽系、河流系統、生物系統、機器系統等等一樣的自然物質系統。[1]經濟體制屬於操作層次,是在一定社會制度下,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以及組織、管理、調節國民經濟的體系、方式、方法的總稱。經濟體制受基本經濟制度的決定和制約,是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體現,因不同國情及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而異。經濟模型是用數學方法對經濟現象的解釋。經濟模式是建立在經濟制度基礎之上的,介於經濟體制與經濟模型之間的一種經濟發展定式,經濟模式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對現行經濟進行抽象而得到的比較特色的東西。
經濟模式的本質特徵是形成於一定時空之中的,不斷發展變化的,形成鮮明特點的經濟發展方式,常常稱之為經濟發展模式。如國外許多文獻中,經濟發展模式甚至被視為經濟發展道路的同義詞,如development model,development pattern,development path或form of development,反映一國發展的軌跡。因此,經濟發展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條件下,以經濟增長為前提和基礎的經濟發展基本特點,反映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發展狀況。經濟發展模式的中心內容就是分析人均gdp的發展趨勢和gnp內部的各種組成部分的發展趨勢之間的關系,及其收入分配關系;經濟發展模式也注重探索市場運作方式和手段;研究政府與企業及市場的關系。
2.分類方法
根據不同的標准,經濟模式有不同的分類。按經濟制度進行劃分: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和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按地理位置進行劃分:斯堪的納維亞模式和亞洲模式;按制度差別進行劃分:銀行體制和信用體制、個人主義和共產主義、勞動市場調節的聯合方式和非聯合方式等;按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發達國家市場經濟模式、發展中國家(地區)市場經濟模式和轉軌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法國人阿爾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模式主要分為兩種:美國模式和萊茵模式(包括法國、荷蘭甚至日本在內);根據「新制度學派」的觀點,資本主義的模式劃分為:市場導向資本主義、政府導向資本主義和談判或協商資本主義。還有劃分為國家需求管理型、福利國家型、社會市場型、強調公共管理的指示性計劃型和國家發展導向型等等。
我們在本文所採用的分類方法,就是新制度經濟學的三分法。這樣分類研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模式,有利於認識和把握各種模式的特點,形成既定模式的歷史文化原因,針對國際市場狀況而取得的特定功效。
3.層面確定
模式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范疇,根據作者選擇角度的差別,根據研究對象的狀況,經濟模式往往具有不同層面的具體意義。在經濟學領域,可以指具體企業以及產品,如ge模式、戴爾模式等;也有的指產業或部門以及地區的發展模式,如信息網路模式,矽谷模式等等;還有的指國家、地區或者合作體模式,如美國模式、東亞模式、萊茵模式等等;還有更廣泛地從經濟制度層面來論述模式的,如資本主義模式等等。
關於經濟發展模式,我們認為:首先是對於經濟運行實踐中,取得顯著經濟績效的主體的成功運作方式的總結。市場經濟發展歷史表明,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總是在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中,取得了突出的競爭力後,其模式才引起重視和模仿,也正是為了有效地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們才重視研究、總結各個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其次,既然是模式,勢必要著眼經濟發展中已經成型的一些特點和方法,表現為一定的發展定式,具有相對穩定性。但是,經濟發展模式最本質特點則是其動態性特點,它是對經濟發展有效方式的總結,並且要對現行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具有示範和推動作用,如果不從發展的動態角度予以研究,模式趨於剛性,或者僵化,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再次,經濟發展模式主要的是一個經濟學范疇,它是對於經濟過程某一主體成功運作方式的總結,但是該主體的構成,背後是人的設計和推導,任何一個經濟模式都深深地打上文化的印記,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經濟表現,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歷史文化的背景中分析,才能夠透視該模式的本質特點和深層結構。最後,經濟發展模式是一個比較的范疇,無論是處於同樣的經濟制度下,還是立足不同的制度背景,通過比較,才能更加顯示出該模式的本質特徵。當前,我們把經濟發展模式都置於開放的全球經濟的狀態下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其在全球市場經濟運行過程的成功方法,以便於我們在市場運行和國際競爭中,擇優借鑒。
我們在本文所使用的經濟模式,主要是以國家宏觀層面為主體內容,也包含著國家關系方面的區域合作體。從這個角度出發,德國模式,也可稱為萊茵模式,擴展出來,也可以指以德國發展模式為核心的歐盟模式。 二、三大經濟模式的比較
當今的多極世界中有美國、日本、歐洲三大經濟為中心,它們的經濟模式有較強的代表性。其中歐洲的發展已經有以德國經濟為師的趨勢,德國模式已經明顯地成為新歐洲的典範。本文將德國模式作為歐洲的代表。
1.三大模式的不同特點
美國模式是商品經濟發展模式的總結。有利於投資、高效和生產力與經濟的發展,它起源於英國,在美國達到頂峰。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戴維·柯茨認為:[4]這種模式中「積累的決策權主要在私人公司,它們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潤目標,通過金融市場獲得資本;勞動者只能享有有限的和法律明文規定的勞動所得和社會權利;人們對社會政治和道德的總體認識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美國模式的主要優點有:彈性很強的勞動力和產品市場,低稅,激烈的競爭和股東資本主義——股東對管理者施加壓力,要求使他們利潤最大化。缺點:收入差距懸殊,低福利救濟,「公共物品」——例如初籌、中等教育——質量差,公共服務與其社會財富不成比例,低投資率和很低的儲蓄率。這種模式又被稱為「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或「自由資本主義」模式。
日本模式是20世紀60-70年代形成的,取得了震憾歐美的「世界奇跡」。日本模式的主要特點:第一,核心是「追趕」歐美,成為重工業化的先進工業國。第二,關鍵是「後發效益」。第三,加強政府幹預。第四,引進技術。第五,出口主導、「貿易立國」。第六,實行統制金融。戴維·柯茨認為:日本模式在「積累決策方面依靠私人公司,但決策最終採用與否,還必須要同公共機構進行緊密磋商之後才能決定下來,並且政府部門和銀行在決策過程中起著間接的影響作用;傾向於削弱勞工的政治和社會權力,但對勞資關系的形式留有餘地,主張通過公司的福利措施將勞工和私人公司的關系融洽起來;主流文化在內容上似乎是保守主義與國家主義」;日本政府具有遠見的指導,日本企業與政府密切合作,日本銀行與公司交叉持股,日本的股民力量相對較弱。日本模式曾經是「追趕型現代化」取得成功的經濟模式,優點有:終身僱傭制促進了忠誠和高熟練度;公共服務(尤其是教育)質量高;銀行與其他工商業企業關系密切;公司交叉持股使管理者受到保護,免遭失去耐心的股東影響,從而使之得以對投資採取長期觀點。缺點:受到保護、沒有完全暴露在市場力量之下的公司受到的促使其高效率地利用資本的壓力很小。這種模式又被稱為政府導向資本主義、「亞洲資本主義」或「開發政府」。
德國是所有發達國家中公開宜稱實行「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國家,主要特徵是銀行和公司間關系密切,銀行以股東和放款人的雙重身份對公司實行監督。德國模式追求的是三個目標:創造高利潤、利益分配平衡和較高的收入水平。戴維·柯茨認為:在這種模式下,「國家對資本的積累的直接干預程度可能比較小,但政治體制嚴格地確立了一整套勞工權利和福利措施,使得有組織的勞工擁有了一個頗有影響的市場和直接參與勞資談判的能力;主流文化是社會民主和基督教民主」[4]。德國模式的優點是:出色的教育和培訓;慷慨的福利國家和工資差距較小,培養了社會的和諧;公司和銀行的密切關系助長了高投資。缺點:勞務市場和產品市場的限制較多,權利過大的工會、高稅率、過分慷慨的失業救濟和對勞動力市場及產品市場的廣泛限制等導致了失業率居高不下。這種模式又被稱為談判或協商資本主義「歐洲福利資本主義」,甚至是「萊茵模式」。
2.三大經濟模式比較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經濟學探討的永恆課題之一,三大經濟模式對政府作為一個經濟因素有不同的態度。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是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的主體,其發展水平可以作為一國經濟發展的衡量標准,因而在經濟模式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應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對這三大模式進行比較。
第一,三大經濟模式中的政府因素:美國模式強調個人成功和短期金融利益,其市場模式就是自由開放;日本模式和德國模式強調集體成功與長期利益,其模式就是政府幹預。
美國模式中,美國政府對市場干預手段是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進行間接調控。政府在決定資本和勞動相互作用方式上僅起到極其有限的作用:政府的任務是創造優良的貨幣,防止壟斷扭曲要素市場、產品市場和危及自由開放的貿易,從而保證和便於市場充分發揮其功能;此外,政府的經濟行為還包括提供公共產品(比如防務和社會基礎設施);政府(尤其在聯邦水平上)對消費品製造業的政策帶有濃重的自由主義思想,長期以來一直而且將繼續是在有限的范圍內,以塑造市場為中心。德國模式實質是國家調節下的市場經濟模式,政府採取直接干預(對價格形成控制、各項政策規定和參與企業投資等)和間接干預兩種手段調節市場運行中的偏差。作為後工業化國家(這里指19世紀英國和美國之後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德國政府充當經濟現代化的實施者:德國政府在「推行各階級合作主義模式的勞工法則中起了重要作用,實行了積極的勞動力市場和福利政策;德國政府以一系列關鍵方式直接影響了當地的產業積累率」。但德國政府在經濟中公共部門的介入和指導沒有日本那麼廣泛。戰後日本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國家計劃和指導所發揮的開發性作用。關於日本模式中的「開發政府」理論是指日本是一個建立在國家官僚和私人企業、產業界緊密細致合作關系之上的,是「國家指導的高速增長體系」。日本通產省及其作用是日本模式的鮮明特色和創舉,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和經濟計劃指導經濟活動。特別是對企業決策進行強有力的干預和誘導,依靠財政、金融、稅收等經濟杠桿對經濟活動進行宏觀間接有效的調控,並一直管到微觀,落實到企業。
總之,戰後各國政府幹預經濟的活動不僅是種類和效果不同,實際上就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隨著時間流逝也有所不同:現在各國所實行的政策重點之間的差別與五六十年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都在不斷地總結和學習其他模式的有效方式,調整和改革經濟發展模式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第二,三大經濟模式中的企業因素。美國模式中企業格局是:核心500家大公司,周圍是一大批中型企業,邊緣是數以萬計的小企業。私營工商企業是市場活動的主體。企業制度的典型是公司制。大公司依靠龐大多變的證券市場生存;由於股東對公司管理層施壓,要求利潤最大化,因而也有人稱之為「股東資本主義」;強調個人作用,贊揚企業家的主動和創新精神;認為企業中股東出錢,企業家和經理出腦力,工人出勞力,三者平等結合,其中股東在企業管理方面有較大發言權,執行業務的經理績效最為關鍵,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經營管理人員年薪視利潤的多少而定。企業籌措資金的辦法,不外是靠自身積累,向銀行貸款,向社會發行股票、債券集資等三種方式。美國企業籌措資金,比較側重於發行股票、債券方式。美國模式中金融市場發育比較成熟,大多數居民手中都握有公司的股票債券,表現出較強的風險意識,追求獲得豐厚的分紅收益。美國證券公司種類很多,股票價格的升降,反映企業經營的好壞,推動企業必須講究經濟效益。
日本模式中日本企業形成以大企業(母企業)為頂點,中堅企業(一般為子企業)為骨幹,廣大中小企業為基礎的「垂直型」企業群體結構。公司和銀行集團關系緊密,通過復雜的互相持股網聯系在一起;由於銀行和其它工商企業關系密切,公司管理者受到保護,從而使之能夠不受股東影響進行長線投資;日本模式側重企業的利益,它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佔有市場份額和獲得盡量多的利潤;日本企業強調集體作用,集體決策,一般先由下而上提出經營管理中的問題,然後請有關人員參加討論,再由領導層集體做出決策,不強調個人的作用;提倡大家庭情感,勞資協調矛盾,工會不起作用,不允許獨立活動,也無全國性統一工會組織。在日本企業股東只提供資本,董事會作用不大,實際管理公司者為經理階層,因此有人稱日本為法人資本主義。日本企業籌集資金,主要依靠儲蓄和銀行,據有關資料統計,戰後日本企業資金籌措大約有60%以上是商業銀行提供,25%產生於利潤留存及資產折舊,只有10%-12%來自於股票和債券的發行。企業不急於追求短期利潤而著眼於長期佔有市場份額。日本公司之間競爭激烈,同時它們之間也很重視合作關系,尤其在國際市場上是「競爭加合作」關系。日本企業集團內部結構嚴密,大致包括綜合商社—銀行—生產廠家三部分,也就是說集信息、銷售、資金周轉和生產開發為一體。
德國模式中企業組織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類:個人業主制企業、合夥制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公司的股權結構主要以法人持股為主。公司實行共同決策制度,吸收工人參與經營管理。德國與日本同樣重視儲蓄,企業普遍實行監事會制度,其職權是:選舉董事會成員、決定企業方針、投資方向,審查預決算、討論工資制度;銀行在吸收居民存款和對企業放款中起關鍵作用,而對股票、債券市場、社會集資方面比較薄弱。德國銀行對企業大力支持。作為中央銀行的德意志聯邦銀行的獨立性很強、執行嚴格的貨幣政策和監督商業銀行的業務。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製造部門經歷了空前的失業水平和低效益狀態,在90年代的後5年gdp增長維持在每年2%的水平;日本企業在遭遇1990年東京股市崩潰後增勢也不好,事實證明「日本企業系統」模式沒有很強的適用性。同樣,美國企業管理模式也是同本國內完善的市場機制和完備的市場體系分不開的。
http://lunwen.cnkjz.com/lunwen/72/137/lunwen_222544.html詳情

Ⅶ 什麼是國有企業杠桿率

杠桿率一般是指權益資本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

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7)德國為什麼可以控制杠桿率擴展閱讀:

杠桿率的優點

引入杠桿率作為資本監管的補充手段,其主要優點為:

1、是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保護和抵禦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潤)。

2、是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資本套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新資本協議框架下,如果商業銀行利用新資本協議的復雜性進行監管套利, 將會嚴重影響銀行的資本水平。

3、是有利於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通過引入杠桿率,使得資本擴張的規模控制在銀行有形資本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控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

Ⅷ 二戰時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有什麼特點啊

第六章民主德國的興亡 1949年10月,當歐洲大陸依然滿目瘡痍,世界人民尚未從戰爭的災難中解放出來的時候,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這個滿帶著希望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德國的蘇占區上誕生了。此後的四十餘年,它迎接了風風雨雨的挑戰,經歷了興衰歷程,曾經崛起於世界,躋身於十大發達工業國家的行列。然而,41年後同是10月,民主德國卻走到了它生命的盡頭。回顧這40年來的道路,雖然短暫,卻依然有它的壯闊、悲涼與滄桑。
一、社會主義在馬克思的故鄉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為民主德國,位於歐洲大陸的中部,北臨波羅的海,南與捷克斯洛伐克接壤,西和西南部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相鄰,東部與波蘭以奧得--尼斯河為界。
民主德國的國土面積為108333平方公里,約為聯邦德國831不要忘記德國的38%;人口為1662萬,約為聯邦德國的30%,其中農業人口約佔四分之一。人口中絕大多數為德意志人,只有索布族一 個少數民族。首都為柏林,人口約100萬人。全國劃分為15個專區,包括首都柏林特別行政區,另外還劃有219個縣,共1095座城市和6549個鄉鎮。
1945年德意志帝國在盟軍的勝利中破滅,從而結束了德國法西斯1933年開始的12年的血腥統治,結束了德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從1945年至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五個時期:民主改革時期(1945-1949);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基礎時期(1952-1961);經濟改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61-1971);建設發達社會主義時期(1971-1989)。
○民主改革
1945年7月的波茨坦三國首腦會議確定了對德國及首都柏林進行分區佔領及對德國的政治經濟政策問題。蘇聯在其東占區內行使最高權力,同時對東占區進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1945年4月,軍管會下達了第一號命令,沒收一切銀行財產;9月開始進行了農村土地改革;10月沒收了納粹黨、納粹組織及戰犯的所有企業,解散了卡特等壟斷組織,對大企業實行國有化。
同時根據波茨坦協議,採取了一些措施清除法西斯的殘余勢力和納粹意識形態,實行民主化,為新制度的建立進行准931第二篇柏林牆興衰錄備。
1945年的6月,軍管會允許在蘇占區建立反法西斯政黨與群眾組織,此後相繼重建了德國共產黨、社會主義民主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和自由民主黨。許多群眾團體也相繼誕生。
1946年4月21日,德國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公開成立了德國統一社會黨,由皮克任黨的主席,統一社會黨在蘇聯軍政府的影響下參與重建德國蘇占區的工作,在行政管理機構和各級地方自治機構中占據了領導地位。
1945年7月,軍管會批准成立了州管理委員會。作為臨時的州政府、州管理委員會具有頒布法律的權力。同年,在柏林設立了十一個總管理局,並於1947年發展成為「德國經濟委員會」,負責制定整個佔領區的經濟規劃。1948年5月又成立了國營企業聯合公司,改進對國營企業的領導。
在進行經濟管理的同時,德國統一黨也為德國統一展開政治活動。1947年7月召開第一次德國人民代表大會,1948年3月又召開第二次德國人民代表大會,從主張建立統一的德意志民主國家到號召民族自救,反對分裂德國。但面對西方佔領區中進行的分裂活動,蘇占區也轉而實行了相應的經濟改革,籌建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1945年5月,召開了第三屆德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了民主德國的第一部憲法。10月,德國人民委員會柏林會議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生效,民主德國從此誕生。
○經濟恢復
民主德國誕生後,首先面臨的任務就是醫治戰爭留下的創傷,克服戰前資本主義生產造成的,戰後德國分裂時期又進一步加劇了的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後果,保障對人民的供給同時還要繼續償還戰爭賠款。
德國東部地區主要以精良儀器、機器製造、光學、化學等加工工業為主,但是缺乏自然資源,60%以上的原料與燃料都需進口。
戰爭中,民主德國的工業設施遭到了嚴重破壞,同時蘇聯佔領軍又拆走大批工業設備作為賠款,使得戰後民主德國的工業裝備能力只及戰前的60%,而工業生產力則下降了80%以上。
針對這種情況,民主德國新生的政府制定了一個兩年經濟恢復計劃,它的主要指標就是要把生產恢復到戰前1936年水平的81%。到1950年底,這個計劃已經超額完成了,工業水平達到了1936年的103%,農業耕地面積提高到1938年的102.6%,而勞動生產率也回復到1936年水平。
經濟恢復時期堅持了1945年以來的民主改革,對生產資料所有制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0年,社會主義所有制企業的產值佔了國民經濟凈產值的56%以上。
1950年7月20日至24日在柏林召開的德國統一社會黨第三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1951年至1955年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目標是要到1955年底將工業產值翻一 141第二篇柏林牆興衰錄番,同時興建鋼鐵工業,出口機械設備,對陳舊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重點加速重工業。
農業方面要使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平均提高25%,國民收入提高到1950年的16%以上。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過程中,興建了大批工業項目,同時實行了技術革新,進行了教育制度的相應改革。
民主德國這一時期的經濟體制是完全模仿了蘇聯模式建立的,以行政為主進行集中計劃管理,這種體制尚有利於當時國家經濟的發展。
○社會主義改造
1952年7月,德國統一社會黨召開了第二次代表大會。
會議認為民主德國較1945年以來各方面都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此應把社會主義建設作為基本任務。會議指出,民主德國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完成五年計劃,為社會主義奠定經濟基矗大會號召展開經濟競賽,培養新型的知識分子,提出改革行政區劃。
會後即頒布了關於國家機關的建設和工作方式,民主化的法律,規定各州劃分州內專區,將州政府擔負的責任移交到劃分的專區機關。
1954年與1958年專區議會兩次選舉了州議員。12月頒布了一個關於解散州議院的法律,此後州議院便結束了活動。
民主德國的行政體制由聯邦制性質轉變為有著中央--專區--縣--鄉結構的民主集中制體制。新成立的15個專區代241不要忘記德國替了原來的5個州,新成立的219個縣市代替了舊的132個區。
1952年的7月,根據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政治局的建議,部長會議決定開始全面地、有計劃地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從這一年起,民主德國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也發展了起來,農業、手工業生產得到了合理的規劃與組織。
這一時期里,民主德國社會主義建設困難很大。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下。政府需要大量資金,同時民德政府還背負著沉重的賠款負擔。1952年初,鑒於國防形勢緊張,德國統一黨決定加快發展重工業。但更加惡化了供應,加劇了經濟困難,日用消費品生產受到嚴重影響。這種情況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
同時由於政府在對待私營工商業者、個體農民和知識分子的政策上有所失誤,使得大批人員逃往國外。1953年5月,部長會議為了增加生產,降低成本,以應付國內外日益尖銳的階級斗爭形勢,決定把勞動定額提高10%,結果引起了全國工人的抗議。6月17日柏林發生了數千名工人的遊行示威行動。全國約30萬人先後捲入了此次罷工斗爭。最後被蘇聯駐軍鎮壓。這就是「六·一七」柏林事件。
這次事件後,蘇聯減輕了民主德國的經濟負擔,德國統一 社會黨也開始檢討過去工作中的錯誤。6月21日舉行了第十 四次全體會議。25日,部長會議又作出了關於改善居民生活狀況的一系列決議,例如改變工資結算、改善居民供應、減輕義務交售、提高退休金等。
7月24到26日召開了黨的十五次中央全會,主要討論341第二篇柏林牆興衰錄了民主德國經濟發展的建設和比例問題,通過了《黨的新方針和任務》的決議。要求德國統一黨的「德國統一、保衛歐洲和平和提高德國人民福利」為己任,堅決貫徹6月9日政治局通過的「新方針」,認真改善政治關系和經濟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食品、民用品和輕工業產品的生產,相對減少重工業比重,發揮私營工商業的積極性,增進農業生產,以此改善人民物質生活水平。
在「新方針」的指導下,民主德國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5年工業生產比1950年增長了91%,平均增長率達到13.7%。農業生產增長了44%,社會主義成分在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已上升到87.6%,占農業生產中的比重為27.4%。社會主義成分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從1950年的56.8%上升到1955年的69.9%。國民經濟中比例失調的現象已有所改善,民主德國已有了較為穩固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但仍保留著多種經濟成分,過渡任務還未完成。
1956年3月24日至30日,德國統一黨在柏林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大會分析了新形勢,討論了關於和平政策,鞏固工農政權社會主義建設以及與聯邦德國建立新關系等方面的問題,最後制訂了第二個五年計劃,通過了關於鞏固國家法制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決議。這次會議對於德國統一社會黨的順利執政,以及指引民主德國社會主義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此後,民主德國便開始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設,同時國家機關也實行了第一次重大改革。
1957年1月17日人民議院根據黨代表會議的建議通過了《地方國家政權機構法》和《人民議院對地方人民代表機構441不要忘記德國的權利義務法》。這兩個法律從根本上擴大了地方國家政權機關的權力,提高了人民議院對地方機構的責任,有助於吸收勞動人民參與國家和經濟的領導與管理。1958年2月2日通過了關於完善和簡化國家機關工作法。這些法律都突出了德國統一社會黨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作用。
1958年7月10日至16日,德國統一社會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大會提出要在幾年內使國民經濟的發展充分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要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對於工業和小型資本主義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次大會還系統地總結了德國統一社會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以來的內政與外交政策的執行情況,同時提出了新的任務和完成任務的途徑。在民主德國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已初步奠定的形勢下,這次大會制訂了第三個五年計劃,把化學工業作為發展重點。
此後一年,全面的生產合作化運動開始,到1960年,全國基本實現了合作化改革。第五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是民主德國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最後階段的開始。
1959年,由於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制訂了七年計劃,民主德國為與其它國進行更好地合作;中斷了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七年計劃。計劃中提出要在1961年使人均消費水平「趕上」和「越過」聯邦德國,還提供了其他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由於長期以來實行蘇聯模式的經濟體制,民主德國的經濟發展受到了集中式管理的嚴重束縛,且輕重工業比例上的傾斜政策,使消費品生產大大落後,與聯邦德國相比起來,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差還很遠。因此到60年代初,這個七年計劃被迫停止,同時著手進行經濟改革。
○經濟改革與全國社會主義建設
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開始自1961年柏林牆的修建。
由於七年計劃半途而廢,且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出現一些冒進現象,同時西方國家不斷通過新聞媒介,對民主德國的居民進行煽動和誘惑,從民主德國逃往聯邦德國和西方國家的人數日益增多。從1949年到1961年,自邊境外逃的民主德國居民約有260萬人,其中大部分是科學家、醫生、工程師、熟練工人等,造成了嚴重的智力外流,給民主德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據官方估計約達1000億馬克。
面對這種形勢,政府決定採取必要措施,首先是加強了國防力量。1961年8月,民主德國部長會議通過決議,把歐洲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尚處於開放狀態的邊界有效地控制起來。13日民主德國人民軍和警察預備隊封鎖了西柏林邊界,16日起開始修築水泥牆。這堵牆名為「和平防衛牆」的柏林牆,歷經四年時間築成,它割斷了東、西柏林人員的往來,在社會主義德國與資本主義德國之間架起了一道有形的屏障。
在當時,它控制了民主德國勞動力外流,維護了柏林局勢的穩定,有利於民主德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而30年後,它卻成為東西德國人民沖破割裂,實現統一而要拆除的第一道屏障,成為人們紀念德國分裂歷史與兩德統一的珍藏。
到60年代初期,民主德國已基本上完成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階段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國民經濟已初具規模。國民經濟總產值已達到建國初期的3倍,勞動生產641不要忘記德國年提高了2.5倍。
1963年1月在柏林召開了德國統一社會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定為全黨全國的戰略任務。大會決定在全國實行經濟改革,並於7月在黨中央委員會通過了《國民經濟計劃和管理的新經濟體制准則》,強調科學技術的決定作用和專家對經濟的領導作用,強調經濟管理機構要用經濟方式管理經濟等原則。
1964年1月起在全國推廣了「高新經濟體制」,即通過改革經濟組織和計劃方法,廢除一些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利用經濟杠桿調動生產積極性。
通過改革,民主德國的經濟得得了較大發展。1966年至1970年,工業生產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0.5%,勞動率增長率達到6%。1970年的國民收入突破了1000億大關,達到了1174億,人均收入也增長了22%。
為使民主德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變化獲得法律上的保障,1968年1月頒布了新憲法草案。新憲法於4月的全民投票中獲得通過。新憲法堅持了和平統一德意志民族的立場,確定民主德國是社會主義的工農國家。
1974年人民議院對1968年憲法又進行了重大補充與修改,主要是刪掉了原憲法中關於「德意志民族」和「德國統一」的提法。1972年,兩德簽訂了基礎條約,到1973年雙方同時加入聯合國,這部憲法實際是把民族和國家的分裂以法律形式予以了肯定。
○建設發達的社會主義
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提出始於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八 大和九大。
1971年6月,德國統一社會黨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成為民主德國發展史上最有成效的建設時期的開端。埃利希·昂納克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會議主要政策之一,就是要把「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相統一」,以「集體化」、「合理化」為建設中心。大會確定了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的必須任務,根據新的社會要求,提出了新的前進目標;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立發達社會主義社會,並為逐步向共產主義過渡創造基本前提。
1976年,統一社會黨召開了九大會議。會議通過了新五 年計劃,確立黨的工作目標為,繼續建設發達的社會主義,從而為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創造最基本的先決條件。實行社會主義的集體化是民主德國發展經濟的主要途徑。
70年代,民主德國即逐步發展成一個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工業國。由於貫徹集體化方針,它在國民經濟各方面都有很明顯的進步。國民經濟的投資額從1971年至1975年並為1830億馬克,而1976年到1980年達到2500億馬克。10年中生產率增長了53.6%,國民收入增長了53%。1980年的工業產值為2,689.5億馬克,比1970年的1,508億馬克增加了近一 倍。機械、能源、化學、冶金等部門發展成績非常突出。工業總產值占國民收入的60%。
進入80年代以後,民主德國繼續貫徹經濟改革,根據本841不要忘記德國國的具體條件,建立了大量聯合企業。大型聯合企業是適應民主德國經濟發展特點的有效生產模式,利於集中調配人力物力,便於國家經濟杠桿的調節。這段時期,民主德國國民收入更有大幅度提高,1980年至1985年增長率為30.7%,國民收入平均遞增4.4%,工業勞動生產率平均遞增7.6%。國民生產總值已居世界第十位,國民收入總額居世界第十二位。直至統一前,民主德國的社會發展水平都居於社會主義國家中的領先地位。
二、故國輝煌
民主德國象一顆流星劃跡星空,一剎那輝煌之後,隕落入歷史長河之中。
曾幾何時,它也一度輝煌燦爛,舉世矚目。
○「一個中心」
民主德國不論從人口數量還是從國土面積來說,都只是一個小國。然而盡管它的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的0.4%,工業生產總值卻達到了世界工業生產值的2.5%。在前蘇聯與東歐國家中,民主德國人均國民產值最高。40年來,民主德國經濟基本保持了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戰結束後,蘇占區實行了基本生產資料的國有化,到1950年,民主德國的農業生產已達到了戰前的水平。1951年941第二篇柏林牆興衰錄民主德國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到此計劃結束,1953年民主德國全民經濟成分就佔了工業總產值(不包括建築業)的78.9%。1960年民主德國又實現了農業生產公作化。1963年民主德國提出了「新經濟體制」的指導方針。到60年代末,民主德國生產總值比建國初提高了4倍,國民收入已達到1000億馬克。1971年德國統一社會黨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提高效益、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針。此後10年,民主德國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5%,國民收入平均增長4.6%,1980年工業總產值為2689.5億馬克,其中電子、電器和儀器製造業的產值達到了300億馬克,占工業總產值的11.2%。
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094億美元,按人均計算為7180美元,居同期世界第28位,在前蘇聯東歐國家中居於首位。
80年代以後,民主德國國民生活水平又有了明顯提高。
80年代前半期,國民收入年均遞增4.4%,工業勞動生產率平均遞增7.6%,其國民生產總值已居世界第十位。國民收入總額居世界第12位。1988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11873美元,1989年,生產性國民收入達到了2735億馬克,比建國初期增長了10倍多,其中工業生產增長了18倍,農業生產增長了1倍,畜牧業生產增長了8倍,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0.5倍,人民的純收入從1970年的794億馬克增加到了1988年的1620億馬克,人民生活水平約居世界第24位。
從民主德國建國後經濟發展的道路中可以看出,民主德國40年來的經濟進步是巨大的。取得如此成就,即使是在世界范圍來講都是極為不易。德國歷來在工業生產與勞動率水051不要忘記德國平上存在較大的東西部差距。德國傳統的重工業、原料材料工業都集中西部地區,而東部工業產量只佔戰前德國工業總產量的17.9%。戰爭中東部地區遭受的破壞也遠高於西部地區,幾乎喪失了45%的工業生產力。
此外東部還承受了重於西部的戰爭賠款的負擔。在西部地區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的大量援助時,東部地區還在遭受西方經濟封鎖。民主德國的經濟發展建設就是從此基礎上起步的,但建國後,它很快就從二戰的廢墟中站了起來,恢復了生產。
○優越性
從戰後的一片瓦礫,到80年代後躍居世界發達工業國行列,分析民主德國的發展歷程可以總結出幾條重要的經驗:1.重視經濟建設,確保社會政治生活的安定和方針政策的連續性。
民主德國處於二戰後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對峙的最前沿,直接受到聯幫德國的危脅,因此,從一開始,它就把經濟建設作為黨和國家發展的首要工作,以雄厚的物質基礎保障社會制度的穩定。民主德國從50年代起即把經濟建設作為黨的首要任務和指導方針。40年來,用於生產的投資增長了19倍多。按1985年的可比價格計算,1949年的投資為38億馬克,1970年上升為437億馬克,到1988年則增加了770億馬克。民主德國制定了適合於本國國情的國民經濟發展五 年計劃,同時還對未來長期經濟發展作出了規劃。
在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民主德國還非常注重政治生活方面的安定。40年中,民主德國從未發生過大規模波及廣泛的政治運動,領導層內部的分歧與斗爭基本上不曾波及黨外,在有關黨的建設與國家發展道路等重大問題方面的斗爭也未擴散至經濟領域,經濟建設得到了穩定的環境保障。民主德國的歷屆領導人也堅持了經濟政策與政治路線的連貫和穩定。
2.不斷完善與改革經濟管理和計劃體制。
民主德國建國初期,參照蘇聯的經濟模式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生產資料國有化,國家依靠行政機關,層層下達指標,對生產流通的一切細枝未節都進行嚴格的統一領導與管理。財政上統收統支,物資上統一調拔,企業的一 切權力集中在國家手中。同時,民主德國還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強制實行農業合作化與特別征購等。這種體制在民主德國建國頭幾年恢復經濟與穩定政治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於這套蘇聯模式並不適用於民主德國已相對較高的工業化發展水平,隨著經濟的恢復,其弊端越來越明顯地顯現出來。
50年代,民主德國開始探討對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的改革問題,認識到必須擴大地方與企業的自主權,更多運用價值規律。1958年,民主德國首先改革了工業和建築業的管理體制,強調地區管理的原則,取消了七個工業部,將職能分劃給國家計劃委員會與聯合公司。1961年,針對新出現的地方主義與長期存在的官僚主義作風,民主德國又成立了經濟委員會,統一領導工業、建築業。
1963年,民主德國提出要改革經濟管理體制,實行「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的新經濟體制,它的主要內容就是:擴大聯合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對公司、企業及地方經濟管理機構權力下放,自主決定生產和銷售,更廣泛地應用成本、價格、利潤、信貸和稅收等經濟杠桿來實現企業的經濟核算。
把利潤作為主要核算指標;改革舊的工業品價格體系,對重要原材料大幅度提價;通過自籌資金或銀行貸款對企業投資,企業可保留部分利潤;採用新的銀行體制,將國家銀行與商業銀行的業務分開,設立工商銀行,取消了國家投資銀行;規范了經濟合同制度,嚴格了企業執行經濟合同的責任,獎優罰劣;實行新的農產品價格制度,對全國穀物實行統一定價,後又對畜產品實行了統一定價。
這些經濟改革的新措施打破了原先高度集中式的舊經濟體制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制約,使得民主德國的生產力得到了自由的發展空間。
1971年,昂納克當選為民主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經濟管理與體制改革。首先,統一社會黨實行了行業管理,減少管理和計劃層次。1953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工業企業實行改組,按行業建立聯合企業,實行托拉斯式的企業管理體制。
1979年,民主德國正式頒布聯合企業及其所屬企業條例,確定了聯合企業獨立經濟核算實體的地位,實行經理負責制。這樣原來的中央--聯合公司--企業的三級管理體制改為中央--企業兩級體制,大大提高了效率,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其次,講究計劃的科學性和效益性。70年代以來,民主德國政府計劃工作著重強調了計劃的科學性與效益性。計劃科學性,表現在每個發展計劃必經專家認真分析,仔細論證其可行性,且計劃中必須包括詳細的生產指標以及生產平衡表。計劃的效益性表現在強調生產質量,要求降低成本和保障實物指標與財政指標的統一,同時還要通過科技發展狀況,投資計劃完成情況等指標對企業成果進行考核。
第二,就是計劃調節機制的多樣化與系列化。雖然民主德國一向注重指令性計劃的調節作用,但同時也重視各種經濟杠桿的重要性。1982年,民主德國在舊經濟合同法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新合同法要求國家各企事業單位簽訂經濟合同,確定彼此的權利、義務。以法律責任來強化合同的執行。同時民主德國也注意發揮稅收、利潤、信貸、利息、價格等經濟機制的作用,實行工資基金付費制度,充分利用企業的獎勵基金與成果基金,這樣就把經濟核算中的大部分經濟指標同各種物質獎勵聯系了起來,鼓勵了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改進技術,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從而促進了企業及社會總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3.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職工的文化水平。
要發展國民經濟,建設現代化的工業企業,高水平高素質的現代管理者隊伍是關鍵。民主德國因為提高管理幹部的素質,制定了整套幹部定期培訓制度,將經濟管理幹部分成高、中基層之級,分別在中央、專區和聯合企業開辦的業務培訓機構接受輪訓。
1989年為止,民主德國中央到基層的管理幹部中,90%451不要忘記德國以上具有大專文化水平。高素質的管理幹部隊伍保證了民主德國經濟穩定與持續地發展。同時,民主德國也很重視職工文化水平的提高。
民主德國的全部職工都接受過10年制義務教育與二年制職工培訓。企業還開辦各種函授、夜校、知識講座。這支高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工人隊伍為民主德國的現代化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
4.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根本源泉--集體化道路。
由於民主德國建立於德意志東部地區,歷來缺少勞動力,缺了資源。成立後,由於西方國家的封鎖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力水平與資金有限,因此在工業發展中,需要大量進口能源與原材料,進口比例約占需求的60%。這種狀況,使得民主德國在進入70年代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以後,以生產集約化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路線。
1976年德國統一社會黨召開的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德國統一社會黨綱領》和黨的章程,黨章中強調了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統一,指出了黨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要建立在自覺運用社會主義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之上,實行社會主義生產集約化是民主德國發展經濟的主要途徑。
由於貫徹「把生產集約化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這一 方針,民主德國在90年代的經濟建設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步。尤其是生產效率不斷提高,10年中增長了53.6%,平均每年增長5%。
民主德國重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同時不斷提高的勞動生產率也成為民主德國40年來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
1971-1980年的國民經濟增長部分有90%是通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的。到1981-1985年,上升為95%的比率。
1986-1989比重達到了100%。
為提高勞動生產率,民主德國非常重視發展科學技術,更新設備。他們認為,要提高生產質量,保障社會主義全面合理化,

Ⅸ 需要一些事例 快幫忙啊!!!

這樣的例子很多,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去讀海倫·凱勒;想成為仕途上的不倒翁,去讀鮑威爾;從懷揣五千港幣,成就為億萬富翁,去讀李嘉誠;幻想用暴力統治世界,你只有去參考阿道夫·希特勒的《我的奮斗》了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環境對人的成長是有一定影響的。逆境中的人因更能正視自我,挖掘自己的勇氣和巨大潛力,奮勇拼搏,而最終成材。

就成材而言,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都是外因,是要靠內因來起作用的。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自古英豪出貧賤,紈絝子弟少偉男」了,因為順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他們往往貪圖享受,不知奮進,不知道苦難為何物。而沒有志向,沒有進取心的人,又怎麼能成材呢?逆境中的人則不同,他們飽受磨難,一次次與命運和困難作斗爭,為走出逆境,大多都樹立了遠大志向和堅定目標。人沒有壓力不抬頭,沒有動力不奮進,一旦二者兼備,就會發揮出令人吃驚的潛力。這正是順境中的人一般不具備的。

當然,既然環境是外因,所以不是所有身處順境的人都不能成材,更不是所有逆境中的人都會成材,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順境中的人如果能不圖安逸,立下壯志,奮力拚搏,又何愁不能成材呢?相反,逆境中的人如果經不起磨難,就會消沉下去乃至被吞噬。

古往今來,有許多名人都是經過逆境奮進成功的。像司馬遷,他由於李陵一案身受宮刑,蒙受大辱,但他終於頂過磨難,發憤寫完了輝煌巨著——《史記》。再如現代的華人張士柏,他經歷了從游泳健將到高位截瘓的巨大變更,卻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將它化為動力,勤奮學習,完成了許多健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有張海迪、李政道……逆境中成材的名人不勝枚舉。北京「宏志班」的學生們,個個在困境中長大,學會了用勇氣、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困難。他們像是野外的小草,飽經風雨蹂躪卻不倒伏,而那些溫室里的「花朵」的生命力又怎麼能與他們相比呢?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看來,不經過風浪,就不能達到勝利的彼岸;不經歷風雨,就不能看到彩虹;不經受磨難,就不能成大事。所以,青年們,如果你身處順境,請走出「溫室」,拿出勇氣迎接困難的挑戰;如果你身處逆境,也不要氣餒,要勇敢地克服困難。正如人說:「苦難是所學校。」而學得好壞要看自己。
還有司馬遷 臏腿以成史記
孫子 臏腿以成兵法
毛澤東向去北大教書卻分到北大圖書管理員,結果結識了當時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
蘇武 牧羊而得封侯
岳飛 抗旨才有風波亭一幕
20世紀6 7十年代的下放青年個個都是現在的人才

曾在中國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領導中國勞動人民推翻壓在他們身上的三座大山、埋葬剝削制度的一代偉人毛澤東,小時候因無錢買書,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親戚朋友家去借書讀。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黃的豆油燈下苦讀。就是這種追求知識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使他有著宏大的理想和抱負,才使他後來成為中國傑出的人民領袖。著名作家高爾基從小就飽嘗人間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棄一刻時間去看書,還常常在老闆的皮鞭下偷學寫作,終於成為著名的作家。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家裡買不起書,買不起做實驗用的器材,他就到處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車長甩了他一記耳光,他的一隻耳朵就這樣被打聾了。生活上的困苦,身體上的缺陷,並沒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奮地學習,終於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逆境
清初,大清子弟僅十二萬人對抗明朝的300多萬各種武裝,可謂逆境,但是,他們卻成功擊敗了明朝軍隊,還包括曾經代表人民意志的李自成,實際上,大清就是在逆境中成長的,可以用《易經》的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來形容,而大清一旦得到天下,立即進入順境,自鳴不凡起來,失去原來的謙虛與自強精神,八旗子弟竟在安逸的生活學會了做寄生蟲,喪失了大清子弟的本色,最後滅亡,給我國留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我們再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史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也正是在歷史的逆境中產生、成長的,他們的逆境可謂艱苦卓絕的,如長征和抗日期間的許多艱苦日,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像的,但是,偉大、智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奮戰,建立了新中國;歷史如斯,人亦如是,所以,逆境更利於人的成長,漫長的中國歷史,各朝各代此起彼伏,興起的多是逆境中成長的.
值得人們欣喜的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國共產黨人,真正居安思危,以史為鑒,正以他們親民、愛民、為民、務實、勤儉的作風,以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踐「三個代表」,並深刻地影響著所有的中國共產黨人,而且,他們已經真正徹底地贏得全黨全國人民的黨心民心,並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最廣泛支持和擁護,他們是新世紀中國人民的希望,他們正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領著偉大的中國人民向前進!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還有英國前首相希斯,他們都來自於單親的家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單親的家庭或者家庭暴力就有利於成長.

就人才成長的境遇而言,可分為順境成才和逆境成才。順境所提供的種種便利條件固然有利於人才成長,但逆境也往往是人才成長中經常遭遇而又必須正確面對的境沮。我國古代不少思想家都認為「多難興才」,魏派甚至說:「逆則生,順則夭矣;逆則聖,順則狂矣;草木不霜雪,則生意不固;人不憂患,則智慧不成。」他認為只有逆境才能成才,這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逆境成才現象所體現的某種愈義上的規律性,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一、人才成長逆築的成因分析

(一)特定歷史條件與社會政治制度使然

時勢可以造英雄,也可以扼殺和阻滯某些特定人才的進步與出現,造成人才成長的逆境。太平盛世對軍事人才需求不足,便不利於人們軍事才能的發揮,這是軍事人才成長的社會「逆境」;而在社會革命、武裝斗爭或天下分崩離亂之時,具有軍事才能的人應運而生,一展抱負,但這種時代,對於具有科學技術才能和文學藝術特長的人才來說,往往面臨求學無路、報國無門的不利境遇。可見,「時勢」對特定人才的成長也有逆境的一面。

從人類經歷的五種社會形態看,封建制度和神權統治最不利於人才成長,對人才摧殘最嚴重。在歐洲中世紀,軍隊人事制度以封建門第為核心,軍官身份是少數貴族的世襲特權,這就堵塞了大量平民及其子弟成為軍官並展現和發揮其軍事才能的渠道。我國隋唐後實行.的科舉制,實際上是限制人們發揮才能的一個圈套,廣大勞動者因生活所迫失去了學習的機會,根本不可能參加科舉走人仕途。明清時期以八股文取士,應考者只能依葫蘆畫瓢,替古人立言,不得有獨立之思想,科舉製成為束縛人們成才的一道枷鎖。這種制度性逆境不知埋沒了多少人才。

(二)落後的陳腐觀念和舊習慣勢力使然

我國歷史上的一些陳腐觀念和舊習慣勢力已經製造了種種逆境,至今仍然束縛著人才的成長進步。一是論資排輩的習慣性逆境。德高才隆之士能不能進身其位,要在資歷上排次序,「愚賢一概,必與格合」,晉職晉級都要「按照資歷往下排,一茬一茬順著來」。.資歷淺者只好服從安排,苦熬年頭,甚至長埋土中。二是嫉賢妒能的人際逆境。充滿嫉妒的環境,人才難以出頭,即使有成就,也不會有成就感,反而感到「窩心」受制。有的人容不得人才脫穎而出,甚至個別領導也缺乏應有的雅量,,寧可有才之士徒然荒廢,也不能讓他「冒尖」、「露臉」,以至造成潛人才「是龍得盤著,是虎得卧著」。三是封閉保守的社會文化心理逆境。中國傳統文化把保守、內向的心理品格作為一種自尊的美德,「弄巧不如藏拙」、「切莫班門弄斧」等處世哲學,就是.出於所謂「自尊」的需要。比如,青年才俊對工作有建議、有點子,在學術上有研究、有見地,甚至對一些權威定論產生懷疑,但是不露半點痕跡,因為一旦「班門弄斧」鬧出笑話,豈不丟人現眼,遭人輕薄,失掉「自尊」……。如此這般,使多少真知灼見化為烏有,又有多少創造才能胎死腹中?不適當地強調自尊,無異於為自己製造精神桎梏與心理逆境。

(三)人才發展中的不平衡使然

長跑比賽中,沖在前面的人往往承受更大的風阻力,或逆風力。人才的發展進步有著同樣的道理,某人一旦功成名就,甚至由此成了公眾人物,社會和周圍的人們對其關注就比較多,對其期望也-比較高,對其要求就會更加苛刻,這無形中就形成一種壓力,也可稱為一種「幸福的逆境」。

還有一種「馬太效應」造成的逆境:由於人才成長的進度不同,走在前面的顯人才,容易得到組織和社會承認,獲得榮譽和獎勵;那些未出名的潛人才,則難以得到承認,常常陷於「馬太效應」的困擾和逆境中。「馬太效應」往往以犧牲潛人才的發展為代價,來促進顯人才的發展,從而剝奪了潛人才的發展機會與發展可能。「馬太效應」通過這種「剝奪」機制對潛人才成長製造人為的逆境,起到障礙作用,這不僅壓制人才,而且埋沒人才。

(四)人才個性特質使然

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在《論自由》中說:「有天才的人,在字義的命定下就是比任何人有較多個性的,唯其如此,也就比任何他人都更不能適應社會為了省去其成員形成個人性格之麻煩而准備下的那些少數模子而不感到有傷害的壓束。」人才的這種鮮明個性常常為舊的傳統觀念、腐朽社會制度和落後習慣勢力所不容,越是卓越的人才越要承受更多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阻力。所以,個性鮮明的人才常常要面臨社會逆境的嚴峻考驗,尤其那些立志破壞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更是如此,他們要反叛於腐朽的社會制度,其個性必然為當時的社會所不容。而假若歷史上的思想巨人和政治巨人都那麼安分守己,順時聽命,那麼其所處的社會制度環境對他們就不構成逆境,但如果那樣的話,他們也就不成其為歷史巨人了。同時,那些個性鮮明、鋒芒畢露的人才,有時難免會在有意無意之間傷害與其發生聯系的一些人,容易樹敵積怨,加之自身才華出眾,樹大招風,又常遭人嫉恨,如果再有一些執拗和倔強,就會與周圍環境難以協調。人才獨特的個性往往在自身所處的逆境形成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五)客觀條件和人才所處地位使然

逆境常常是由社會客觀條件、人才自身條件、人才在其成長中所處的地位等共同決定的。家庭出身貧寒,生存生活條件惡劣,是父輩的社會地位造成的,不可更改;天災人禍,突如其來,令人束手無策,非人力可抗拒;重大疾病、意外傷殘、先天不足,生理缺陷,是人生的一種不幸,誰也無能為力;人微言輕,懷才不遇,只能默等時機;初來乍到,環境不利,人際生疏,工作尚不能打開局面,只能從頭做起……。種種險、災、窮、困、厄造成的逆境,絕非人的意志可以使之轉移,有時人們確實無法選擇自己的地位處境。這正是人在客觀世界中的受動性的體現。

二、全面認識和辯證分折逆境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逆境確實對某些人才的成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但並非任何人都能在逆境中成才,也不能以逆境成才現象來否定順境對人才成長的積極作用。因此,對逆境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有必要進行全面客觀的認識和辯證具體的分析。

(一)逆境充滿荊棘但也蘊藏著成才成功的機遇

逆境對人才成長的確有諸多不利,然而如培根所說,「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的」。逆境中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奇跡和成才成功的機遇。

古人說,禍兮福之所倚。有犀利眼光和創新意識的智者,總能打破常規,在危機中窺見機遇,找到轉危為安、反敗為勝的對策。1791年深秋法軍進兵荷蘭,荷蘭掘開運河,以為退兵之計。猶豫之間,拿破崙得知樹上蜘蛛大量吐出結網,根據知識和經驗,他判斷馬上將有寒潮來臨,於是發出停止撤退、准備進攻的命令。不久果然寒風勁吹,一夜之間河水冰封,法軍踏過瓦爾河,一舉攻佔荷蘭要塞烏得勒支城,避免了功虧一簣。這正是拿破崙在形勢不利的逆境中發現機遇的成功範例。黎明前特別黑,成功前格外難。人才成長過程中,只要在危機時刻再堅持一下,挺過最難熬的一段,那麼緊接著可能就是機遇的光顧,奇跡的出現。

(二)逆境壓抑人才但也激發人才成長的強勁動力

逆境給人才成長製造困難,形成壓力和壓抑,使人才成長備受挫折。但是,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居逆境.中,周身皆針貶葯石,石氏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時,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糜骨而不知。」久處順境,易生驕奢淫逸和惰性。而人在身陷逆境時,資源匾乏,精神壓抑,成功慾望迫切,成才動機強烈,因此常常能夠取得在順境中難以取得的巨大成功。事實正是如此,豪門子弟多不成器。而出身貧寒者始終處於憂患之中,逆境使人別無選擇,逆境給人很大壓力,而壓力能激發出強勁動力。當然,這種動力作用,主要還取決於身處其中的成才者所採取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逆境磨難人才但也磨礪人才的優良個性

樹木受過傷的部位,往往變得最硬。人才成長也一樣,經歷逆境的傷痛和苦難之後,能磨礪出優良的個性。立志成才的青年如果能經歷一段逆境的磨難為自己的人生「墊底」,那麼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意外和困苦之境遇,都能應對和承受。

少時苦難磨礪性情,可抑濁揚清成大業。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年輕時因反對種族隔離制度被捕人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小島上整整27年,3名看守總是尋找借口欺侮他。1991年曼德拉出獄並當選南非總統,當年在監獄看管他的3名看守也應邀參加他的就職典禮,曼德拉還恭敬地向他們致敬。如此博大的胸襟讓所有到場的各國政要和貴賓肅然起敬。後來,曼德拉解釋說,他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漫長牢獄歲月的悲慘遭遇給了他思考的時間,讓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的痛苦。磨難使他清醒,使他克服了個性的弱點,也成就了他最後的輝煌。

傅雷曾經說:「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這句話至為深刻。逆境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使人學會駕馭自己的個性,適度地張揚自己的個性,而不淪為個性的奴隸,並消除個性中的不良傾向,成為一個自身發展和諧的、與社會相融的有用之才。

(四)逆境由不幸造成但也使人才獲得升華性補償

生理學中的「補償功能」認為,人身的某一器官如果發生病變或殘缺,另一些器官的功能就會相應加強,以補不足。如盲人的耳朵特別靈敏,手和足的觸覺也特別精銳,他甚至可以通過聲音、觸覺去辨別人的面貌和形象。

補償原理同樣適用於身處逆境者。斯蒂芬·霍金二十多歲就癱瘓,後來連話都說不成,但他創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史鐵生患嚴重腎病,但最後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楊小凱飽受十年牢獄之苦,但他也因此而成為聞名海內外的經濟學家。貝弗里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人們把這種現象總結為:因禍得以成功,因福歸於平庸。

三、逆境成才現象的現實啟示

(一)對青少年人才進行有益的逆境培養

人才成長初期,少年得志,未必是好事。宋朝神童方仲永,5歲就能作詩,傳為奇聞,但12歲時卻變得「泯然眾人矣」,就是因為優裕的環境害了他。有時,環境太好並不利於人才的成長。「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明朝宰相張居正,從小聰明過人,13歲參加鄉試的試卷令考官拍案叫絕,時任湖廣巡撫的顧玉麟卻建議讓張居正落第。他解釋說:「居正年少好學,吾觀其文才志向,是個將相之才,如過早讓他發達,易叫他自滿,斷送了他的上進心。如果讓他落第,雖則遲了三年,但能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更加清醒,促其發奮圖強。」這位巡撫的遠見的確令人折服。後來張居正果然成為中興明朝的傑出政治家,他在險惡的環境中堅持革新政治,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韌精神,這不能不說與他少年「落第」的逆境有關。

對青年人才進行逆境培養,並不是刻意製造「逆境」,而是讓青年人到條件艱苦的環境中去磨煉,實際上是給青年人創造鍛煉成長的更多機會和條件。

(二)提高人才在逆境中奮進搏擊的逆境商數

同樣面臨逆境,有的人跨了過去,功成名就;有的人乃至有些高智商人才,卻陷了進去,被淘汰出局。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缺少應對逆境、解決現實難題的能力。換言之,他們的逆境商數AQ比較低。

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也就是將不利局面轉化為有利條件的能力。如果-逆境無法避免,危局不可挽回,那麼面對現實就是惟一正確的選擇。初陷逆境,人的腦海里會出現一連串的惱怒,也會產生驚慌,這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AQ低的人容易陷人其中不能自拔,反復抱怨,憤憤不平,卻忘記了去尋求解決辦法。而AQ高的人稍事之後則會冷靜下來,審時度勢,理智分析和判斷,從逆境中走出。這就是應對逆境的能力。逆商之所以為人推崇,是因為它體現了一種積極的價值取向。

逆境(AQ)跟情商(IQ)一樣,並非先天帶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AQ 。按照AQ的發明人保羅·斯托茨博士的觀點,應對逆境的能力可分解為四個關系因素—控制、歸屬、延伸和忍耐。控制就是認清自己改變局面的能力;歸屬是指承擔後果的能力;延伸是對問題嚴重程度及對工作、生活影響的評估;忍耐是指意識到問題可能會長久存在,需要堅持一段時間。培養逆商,主要應當在這幾個方面提高應對逆境的能力。

(三)講究逆境成才的策略

一是在等待和忍耐中轉逆為順。身處逆境要忍耐,沉得住氣,受得起委屈,坐得住冷板凳。這時,沒有機會,需要冷靜觀察,韜光養晦。如果在逆境中錯判情勢,急於求進,就可能招致更大災難和禍患。在逆境中只要坦然自處,奮發有為,就有可能在時機成熟時,化不利為有利,成其大才。

二是以樂觀心態超越逆境。這心態來自於對事業的沉迷和追求所產生的快樂,這種快樂不為任何逆境所掠奪、所壓制。因為逆境已經存在,不必急於改變現實,但可以在精神上超然現實,繼續在對事業的執著中尋找最大快樂。只有這樣,逆境消除之日,可能就是功成業就之時。

三是積蓄力量待機突圍。面對逆境,還應當注意運用頑強而靈活的反「埋沒」策略,要為破障突圍進行長期艱苦的力量積累和精神准備,待條件基本具備時,以沖天之勢突破逆境的羈絆,成就一番事業。比如當自己確已獲得突破性成就和創新成果,而又身處逆境的壓制和封殺時,要有「突圍」的勇氣,披發盤腸,大膽一搏—或跳出圈子爭取外界權威的支持,或爭取有效的「組織保護」,或跳槽流動、遠走高飛。

(四)對人為逆境進行組織干預

逆境能夠使人成才,但並不必然使人成才。逆境本身不賜於人們任何成就,在通常情況下,常常會摧殘、扼殺、毀滅人才。
對於組織一方來講,斷不可以逆境成才為名,置人才於逆境或陷人才於困境而不顧。不能把「逆境成才」當教條,搞盲目的「逆境崇拜」。畢竟,逆境中的成才是壓制性的,它不利於人才認知系統和身心性情的健康發展。任何組織和領導者都應對人才成長中的各種人為逆境進行必要的行政干預和思想教育工作,以消除產生逆境的不利因素,通過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諧的內部環境與適當的物質待遇,為人才的社會角色成熟和德識才學體全面發展提供更良性的空間,使人才遠離逆境的折磨與推殘。這也是社會和諧、民主、進步和發展的客觀要求。

Ⅹ 什麼是杠桿率

杠桿率一般是指資產負債表中權益資本與總資產的比率。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杠桿率的倒數為杠桿倍數,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倍數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倍數在2007年為33倍。
杠桿率的優點
引入杠桿率作為資本監管的補充手段,其主要優點為:一是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對存款人的保護和抵禦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潤)。二是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資本套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新資本協議框架下,如果商業銀行利用新資本協議的復雜性進行監管套利, 將會嚴重影響銀行的資本水平。有關數據顯示,一些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杠桿比率出現背離。2008年年末,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3.1% ,但杠桿比率只有2.9%;UBS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5%,杠桿比率卻只有2.6%。
通過引入杠桿率,能夠避免過於復雜的計量問題,控制風險計量的風險。三是有利於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通過引入杠桿率,使得資本擴張的規模控制在銀行有形資本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控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
杠桿率的缺點
杠桿率也有其內在缺陷:一是對不同風險的資產不加以區分,對所有資產都要求同樣的資本,難以起到鼓勵銀行有效控制資產風險的目的。二是商業銀行可能通過將資產表外化等方式規避杠桿率的監管要求。三是杠桿率缺乏統一的標准和定義, 同時對會計准則有很強的依賴性。由於杠桿率的相關項目主要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受會計並表和會計確認規則的影響很大,在各國會計准則有較大差異的情況下,該指標難以在不同國家進行比較。由於杠桿率具有以上內在缺陷,不可能簡單替代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作為獨立的資本監管手段,但其作為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補充手段,可以從另一角度反映銀行資本充足狀況和資產擴張規模。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可以控制杠桿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