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如何使用鐵血政策

德國如何使用鐵血政策

發布時間:2022-11-29 23:42:55

⑴ 俾斯麥是怎麼統一德國的

德意志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長期分裂的國家,境內諸侯林立。維也納會議後,德意志分成34個邦國和4個自由市,名義上組成德意志邦聯,實際上依然各自為政。其中奧地利和普魯士是最大的兩個邦國。

1861年,威廉登上普魯士王位,稱威廉一世。1862年,奧托·馮·俾斯麥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他們決心由普魯士來統一德意志。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普魯士議會發表演說中宣稱:「今天的重大問題不是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他主張以普魯士為核心,用武力打敗阻礙德意志統一的一切勢力。俾斯麥推行的這一政策被稱為「鐵血政策」。

俾斯麥先是聯合奧地利打敗丹麥,把原屬丹麥的日耳曼人聚居的什列斯維希和霍爾施坦兩公國並入普、奧。然後聯合義大利,結成反奧聯盟,並利用外交手段穩住了法國。這樣普奧戰爭爆發了。後來在法國的調停下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獲得霍爾施坦、漢諾威和法蘭克福自由市等。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

為了完成德意志統一大業。俾斯麥在經過充分准備後,於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大獲全勝。1871年1月,普魯士軍隊開進巴黎附近的凡爾賽,普法停戰議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兼普魯士國王,俾斯麥為首相。德意志的統一完全實現。

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使德國最終走上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符合德意志歷史發展的潮流和德意志人民的願望。在英、法等歐洲國家都已通過資本主義走向富強後,德國的經濟發展已刻不容緩,它的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統一後的德國逐漸強大起來,但是「鐵血政策」也隨之得到加強,最後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勢力,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進而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⑵ 德國是如何實現鐵血統一的

德國的鐵血統一是歷史上的一段傳奇,不同的人對其有不同的見解,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時代的輝煌,而不得不提的功臣就是德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麥了,他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他使得德國邁向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以上三步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血統一」政策,他採用這種政策終於使德國走上統一。他的步步為營,縝密細致,也正是令我欽佩的地方。

毋庸置疑,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鐵血統一」的政策下德國經濟發展是進步的,但是,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可能是這種「鐵血統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這也正是人們對鐵血政策褒貶不一的根源所在,但單看這次的問題,那麼俾斯麥的「鐵血統一」三步的政策必然是有重大作用的

⑶ 關於普魯士和德國問題

一、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吧,德國是由普魯士主導完成了統一;
二、在十九世紀末期,鐵血宰相俾斯麥率領普魯士完成德國的統一;
三、因該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十世紀。
四、沒有

古代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德意志是第一個戰勝羅馬帝國的民族。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近代歷史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德國)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阿道夫·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突然襲擊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9000多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⑷ 俾斯麥是怎樣用「鐵和血」來解決的這一問題的

他是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統一的問題。
解釋:俾斯麥「鐵血政策」是德意志資產階級改良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部分。鐵血政策,對內主要是改革封建弊端,掃清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礙。對外主要指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包括三場戰爭,即丹麥戰爭(普魯士與丹麥的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通過這些政策,德國完成了統一,並且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但德國的資產階級改良中也保留了一些封建殘余。後來發展為「專制和戰爭」的代名詞。

⑸ 脾斯麥採用了哪些政策統一德國

卑斯麥
普魯士有位名人曾說過:「任何國家的統一和強大都是經過了鐵與血的洗禮。」他就是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魯士一家大貴族地主家庭。他在父親的庄園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後來入大學學習,在學習期間,他強暴蠻橫、兇悍粗野,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斗。大學畢業後,他回到家鄉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1848年,德國爆發革命,俾斯麥在自己的領地上組織起軍隊,准備武力鎮壓革命。1851年—1858年,他擔任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大使,1861年改任駐法大使,1862年他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俾斯麥是一個主張使用武力的頑固分子,而且很了解俄、法統治者的內心想法,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後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議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這就是「鐵血宰相」的由來。那麼他這番演說用意何在呢?原來,許多世紀以前,德國就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這種群龍無首的情況名聞歐洲。1815年,各封建國家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建立了「德意志邦聯」,它包括力量較強的奧地利、普魯士和其他小國共34個國家和4個自由城市。但這個邦聯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各小國仍然具有完全獨立的主權,有各自獨立的政府和軍隊,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關稅政策以及不同的發展水平。實際上,所謂組成邦聯,只不過徒具形式而已。但是,各小國互相主動聯合,說明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分裂不利於經濟發展。為了全體德意志小國的共同利益,他們寧願聯合起來。願望是好的,可以說,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怎樣統一?由誰來統一?這個問題顯然非常難辦。光靠這種鬆鬆垮垮、無任何約束力的「邦聯」是不行的。這樣,到了19世紀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的統一問題就提到了各小國的議事日程。各個封建小國都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形勢顯然對當時具有較強的兩個大國有利,那就是奧地利和普魯士。奧地利想以自己為中心來統一德國,並希望把普魯士與別的小國一樣,包括在內。而普魯士則不同,他們計劃要統一的國家中,排除了奧地利。就這樣,雙方展開了斗爭。50年代初,雙方勢均力敵。1850年春,奧地利主動發起攻勢。5月,奧地利在法蘭克福召集全德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恢復全德議會,並由奧、普輪流擔任主席。但是,普魯士予以斷然拒絕。結果,雙方談判告終。50年代末,普魯士開始反攻。它首先與許多德意志小國發展了經濟聯系。並利用1859年法、意與奧地利打仗的機會,企圖迫使全德議會交出領導權。1960年春,普魯士開始軍事改革,大大加強了軍事力量。1862年9月,俾斯麥擔任首相之職時,正是普魯士軍事力量處於上升時期,這正好為他的鐵血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俾斯麥深知,議會里的資產階級議員只會吵吵嚷嚷,他們懦弱無能,根本沒有實力對抗政府,所以,為了更有效地實行「鐵血政策」,他乾脆一腳踢開議會,在議會指控政府「違背憲法」的情況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開揚言:「沖突在所難免,在沖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獲勝!」一副挑戰者的姿態。同時,他還知道,一旦自己的「鐵血政策」得到最後勝利,取得了全德的統一,那麼,這些嘰嘰喳喳的資產階級議員就會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麥進攻。1863年末,丹麥合並了屬德意志緯聯的施勒斯維希小公國。次年初,俾斯麥聯合奧地利對丹麥作戰。俾斯麥之所以要聯奧抗丹,原因是既解除了後顧之憂,又能共同對外。奧地利馬上同意了普魯士的要求,普奧聯合向丹麥發出最後通牒,隨即開始戰爭。丹麥以4萬士兵對6萬敵人,結果戰敗。普魯士得到了施勒斯維希。奧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國何爾斯泰因。「鐵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打敗丹麥後,俾斯麥調轉槍口,對准了奧地利。但打敗奧地利並不象打敗丹麥那樣容易。於是俾斯麥先聯合義大利,義大利因威尼斯地區一直受奧地利欺凌,所以馬上答應了普魯士的請求,雙方結成反奧聯盟。然後,俾斯麥三次親往法國,假意許諾拿破崙·波拿巴三世,打敗奧地利後,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穩住了法國。做好了這些後,俾斯麥對奧地利一再挑釁,要求奧地利將不久前從丹麥手中得到的小公國何爾泰因讓給普魯士,同時提出改革德意志聯邦法案,以期排除奧地利在整個德意志的影響。奧地利當然不答應,於是就聯合不少德意志小國對普魯士進行「制裁」。於是普奧戰爭爆發。

1866年6月,奧軍28萬人對付普軍25萬人,7月3日,雙方集結於薩多瓦村附近展開決戰,俾斯麥下決心一舉擊潰奧軍,並自帶毒葯,准備一旦失敗就服毒自殺!結果,普軍大獲全勝。10天後,俾斯麥逼近奧地利都城維也納。在有人提議一舉佔領奧地利全境時,狡猾的俾斯麥沒有聽從,他估計到法國會出面干預,另外,他可能還會利用奧地利。果然,拿破崙·波拿巴三世出面進行了調停,雙方達成協議。奧地利宣布退出德意志,並將四個邦國和一個自由市讓歸普魯士。這樣,普魯士就統一了德國整個北部和中部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北德意志聯邦。這時只有德意志南部緊鄰法國的四個小邦國仍舊保持著獨立。俾斯麥想兼並這四個小國,但他知道,法國也有同樣相法,而法國是這樣的強大,不打敗他,德國的統一將不可能實現。同時,俾斯麥對法國境內富裕地區阿爾薩斯和洛林也很感興趣,早已垂涎三尺。所以,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進行普法戰爭,打敗法國。於是,他經過充分准備,於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次年大獲全勝。普魯士軍隊開進巴黎附近的凡爾賽,並在凡爾賽宮,宣布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帝國成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為首相。德意志的統一完全實現。這就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他採用這種政策,終於使德國走上統一。

⑹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他的「鐵血」政策具有什麼樣的影響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在國內,他為了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於1878年頒布了所謂《反社會主義者非常法》。他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到19世紀80年代末,俾斯麥的內外政策連遭失敗,新上台的皇帝威廉二世也不喜歡他。這樣,俾斯麥被迫於1890年3月17日下台,最終成為自己所定製度的犧牲品。

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它有助於德國經濟的發展,是進步的。但是,俾斯麥本人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他的「鐵血」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歷史。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受「鐵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閱讀全文

與德國如何使用鐵血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