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年輕的默克爾:32歲成物理學博士,西裝短發不化妝,眼神堅定有光
提到德國總理默克爾,人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 短頭發,不化妝,永遠的三粒扣小翻領西裝 形象。
為此,很多人對這位國家領導人的衣著有看法,就連Karl Lagerfeld這位「時裝界的凱撒大帝」都忍不住吐槽了:
可這又怎麼樣呢?
默克爾的個人色彩就註定了這個結果,就如同她的傳說中說的那樣:
事實上,這不只是默克爾的執政模式,幾乎也是她為人的基本模式。
在她還沒有走進政壇的時候,她已經是這樣沉默、堅定的女強人形象了。
默克爾原名安格拉·卡斯納,她出生於1954年,父親是名牧師。
她從小就知道,生存依靠的是能力而不是語言,父親對她的要求是:
在這樣的要求下,默克爾始終占據學校學霸的首位,她的中學俄語老師對她記憶深刻:
默克爾當年高中畢業的成績是1.0分,它相當於我們國家的滿分100分。 只這個成績就足可以看出來,默克爾的沉默背後是實力的積聚。
所以,當人們打開默克爾年輕時候的照片時, 會驚訝地發現,那時的她雖然並沒有走進政壇,可眼神中的霸氣與堅定早已經寫就了。
這是一張被拍攝於1991年2月的照片,當時默克爾37歲,任職聯邦婦女和青年部部長。
那時的她還是單身,在第一段婚姻結束十幾年的時間里,她一直保持著單身生活。
這一時期的默克爾就已經是短頭發了,而且非常短, 穿著白襯衣,黑褲子,墨綠色格子大西裝 。 身材相對現在是瘦很多的,皮膚一如既往地白凈。
這張照片與今天的默克爾相對比,似乎一切都變了,可真的要仔細看,又似乎什麼都沒有變。
你看她那堅定而沉默的眼神,那是屬於默克爾獨有的: 堅定但不冷峻,有溫度卻不張揚。
多年以來,默克爾都是如此,她在政治場上有著男人一般的魄力與策略, 可在她的心裡,似乎一直是那個「科爾的小女孩」。
所有人都知道, 默克爾於1986年32歲時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這時的她早已經和前夫烏爾里希·默克爾離婚4年。
孤獨是默克爾生存的常態,她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學習與研究中去了。
有人認為,這是不同的成長經歷造就了默克爾的個性, 在她7歲的時候,一道牆堵住了她自由、開朗的思想。 所以她在內心塑造了完全的實用主義以及對更改的堅持。
這樣的個性也表現在她後來的婚姻中, 她1998年與自己的導師洪堡大學教授阿希姆·紹爾結婚,他們在此之前同居了十年的時間。
有人曾這樣問默克爾:你們為什麼沒有生育孩子?
事實上,不是不想生,而是沒有辦法生。對這個問題,默克爾這樣回答:
通過這句話,再看一眼照片中年輕時候的默克爾形象,我們似乎就可以理解, 有著那樣堅定眼神的女性,她的理性思維應該早已經主宰了現實。
孩子、工作、人生,其實不過都是她眼中一個物理符號,它們可以是不同的分子、量子,可以有不同的成分、應用,但它們始終只能為她所用。
默克爾真的是「科爾的小女孩」嗎?
那恐怕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當年赫爾穆特·科爾被爆出政治獻金的丑聞,默克爾是怎麼做的?
默克爾非常激進,她幾乎是抱著被政治打壓的勇氣,發表了自己的專欄文章: 請基民盟和科爾保持一定的距離。
有一個詞叫「語不驚人死不休」,默克爾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如此。
她看上去普普通通,看上去不值一提,可是,她堅定的眼神卻告訴人們: 這是一個惹不起的鐵娘子。
也就是經過這場與科爾的決裂之戰,默克爾成為了基民盟的主席,而她在政治上的聲望一天比一天高漲。
後來,默克爾有了一個新的綽號:德國母親(德語「Mutti der Nation」) 。
想來赫爾穆特·科爾也沒有想到, 當年在他眼裡,默克爾就是個「小姑娘」,可假以時日,堅定、執著、沉默的「小姑娘」就這樣走上了政治巔峰,成為了一位國家的「主母」。
如果只靠著一張嘴,如果只靠著一份僥幸,或者只靠著一點迎合,一點聰明,默克爾會有今天嗎?永遠不會。
相反,她堅定的目光才是讓其走上總理一職的重要基礎。
在這眼神中,太多德國人看到了務實,看到了嚴謹,看到了堅定,看到了未來。 所以,他們願意把自己的信任投給這位政治場上的女性,並讓她成為連任三屆的女總理。
如今,默克爾的任期已經滿了,她的人生或許會進入另外一個狀態,就像是她的老朋友 邁克爾·辛德海姆說的那樣:
歲月如斯,默克爾可能也沒有想到, 35歲之前,她的世界裡都是物理元素及各種符號,可35歲之後,她竟一路過關斬將,走向了政治之巔。
一位曾經的物理女博士固然很了不起,可一位曾經的國家女總理是不是更加讓人望而生嘆?默克爾恐怕自己也沒有想過,她有幸在總理之位一呆就是這么多年。
但是,默克爾對自己的個性了如指掌,就如同她所講的那樣:
這就是默克爾,她衣著品味一般,她從不化妝,她的頭發永遠那麼短。
可是,她眼神中的堅定和光芒一直不變,她有著對自己的認知,有著對未來的坦然: 不需要做最好,只要做到盡力,那就是最合格的人生。
如今默克爾已經老了,據說身體 健康 也出了一定的問題,但還是祝願這位鐵娘子:人生新篇章繼續精彩!
B. 列舉現在世界上正在執政的女領導人 要圖文都有如題 謝謝了
安格拉·默克爾簡歷 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漢堡的一個牧師家庭 1973年—1978年在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 1986年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1989年秋參加民主覺醒組織 1990年12月2日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 1991年當選為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 1991年1月—1994年11月17日任婦女和青年部長 1994年11月17日—1998年9月任環境部長 1998年11月7日當選為基民盟秘書長 2000年4月10日當選基民盟主席 2005年5月30日被正式提名為總理候選人 從小愛學習 默克爾1954年7月出生於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原名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父親是一名路德教會牧師。 母親曾經是位英語和拉丁語教師。出生6星期後,她隨父親遷往東德小鎮滕普林,並在那裡長大。默克爾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大的。 默克爾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過。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學院的青青校園里。校園里還有一個智障人教會學校。默克爾的爸爸是神學院院長。 默克爾的父母對她期望頗高,總希望她出類拔萃。默克爾沒辜負父母厚望。她是個非常勤奮的學生。她會利用等校車的時候學俄語,如今已能說得一口流利的俄語。 默克爾小時候就顯露出科學方面的天才。1973年憑著數學、科學和語言幾門功課的優異成績,默克爾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物理學。那時的默克爾已經是原東德「自由德國青年」組織的地區領導,該組織鼎盛時期一度有300萬名成員。因此,有人說這個組織是默克爾的第一個政治舞台,是她成為組織者和戰略家的訓練場。 1986年她獲得萊比錫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她的論文是關於碳氫化合物反應的速度常數計算。畢業後,她在原東德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中心從事科研工作。 默克爾經歷過兩次婚姻。第一次結婚是在1977年,但婚姻僅維持了5年。1998年,她與現任丈夫、55歲的化學教授約阿希姆·紹爾結為伉儷。 兩人當初都在科學院工作,如今紹爾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默克爾卻成為叱吒德國政壇的人物,兩人一年也見不上幾面。盡管如此,夫婦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外界能看見他倆公開露面的機會,大多是一年一度的拜羅伊特音樂節。 有時人們也見到夫妻倆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飯館相會。這是家以煎肉排為招牌菜的餐館,不少知名人士經常光顧。兩人相聚時,多是默克爾滔滔不絕地講,紹爾默不作聲地傾聽。每到周末,夫婦倆則喜歡去他們在滕普林的寓所度假。在那裡,她做飯,他講述他的科研。這是他們二人世界的一部分。 平步青雲路 1989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90年,她隨該黨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在時任基民盟領袖、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提攜下,默克爾先後出任德國青年婦女部長、環境部長、基民盟秘書長和副主席等職。同僚眼中,默克爾女士沉穩、務實、工作勤奮。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丑聞,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黨領袖的女性,也成為德國戰後首位女性大黨領袖。當時就有人猜測,默克爾可能會顯露鋒芒,爭奪總理職務。但2002年總理選舉,默克爾主動「讓路」,由基民盟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主席施托伊貝爾出面挑戰施羅德,未能成功。但是,此舉鞏固了默克爾在聯盟黨(基民盟與基社盟兩黨合稱聯盟黨)內的絕對領導地位。從2002年9月起,她兼任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 之後,她率領基民盟在地方選舉接連獲得勝利,特別是今年5月20日在北威州的選舉中,一舉拿下施羅德所在社民黨執政39年的大本營,引發德國政治地震。 立鴻鵠之志 今年5月底施羅德被迫宣布提前舉行全國大選後,51歲的默克爾在聯盟黨聯席會議上未經投票表決即被正式提名為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克爾會後表示,德國大選是為了德國未來,「我願意為德國效力」。默克爾將作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候選人,在今年9月的大選中與施羅德一決高下。 兩個月後,默克爾迅速推出自己的經濟改革方案,應對當前德國經濟持續低迷狀況。她承諾實施改革,創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環境,採取措施降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維持高社會福利開支等。 同時,默克爾還可能對對外政策作出相應調整,這一點將與施羅德的對外政策有所不同。分析家指出,施羅德強烈反對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默克爾可能會在處理與英美兩國關系方面有所變化,逐漸改善與這兩個國家的關系。而在土耳其加入歐盟問題上,她持反對態度。 許多人批評默克爾過於渴望權勢,對此,默克爾表示,這種批評並沒有對她造成任何困擾。 「也許這是因為目前政治地位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將這種批評看作是說我對權力有著較強判斷力的一種恭維。如果對權力判斷力差的話,我將無法勝任總理的工作。」 「科爾的女孩」 德國前總理科爾任職期間,對來自東德的默克爾頗為重視。德國媒體甚至將受寵的默克爾稱為「科爾的女孩」。但是,堅持原則的默克爾用能力證明,自己絕不是政治花瓶。 2000年科爾和時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布勒先後捲入政治獻金丑聞後,默克爾立即公開表示反對科爾。在朔伊布勒被迫辭職之後,默克爾當選主席,開始統帥基民盟。此後幾年中,默克爾不僅迅速領導基民盟克服危機,並且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成功應對挑戰,穩坐主席一職。她的政治領導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逐漸顯露。堅強自信的默克爾,名副其實地榮膺德國政壇「鐵娘子」稱號。 法新社援引最近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默克爾的民眾支持率更勝一籌。這也意味著她極有可能在9月大選中刷新政壇紀錄,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因此,人們更是將這位「鐵娘子」與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相提並論,而她們之間也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撒切爾夫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英國唯一的女首相。對於這位女強人,默克爾表示欽佩,但她也坦率講述了自己對「鐵娘子」的看法。 「我們都是女人……都是科學家,這些相似之處很有趣。」默克爾接受德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說:「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她並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 默克爾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自己與美國前第一夫人、現任聯邦參議員希拉里(專題,圖庫)·柯林頓(專題,圖庫)的相似之處。她說,當她翻閱希拉里的回憶錄《親歷歷史》時,發現她們兩人之間有著「有趣的」相似之處,例如,媒體都曾高度關注她們發型的改變。 默克爾說:「它(《親歷歷史》)使我想起我的外形也曾引起許多討論。」 自決定競選總理以來,一向自嘲缺乏魅力的默克爾幾乎與希拉里作出了同樣多的改變。同時,她們的改變也都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為了一展女性領導人特有的魅力,默克爾選擇了較為柔和的發型,更注意化妝,著裝的顏色也艷麗起來。 默克爾12歲在游泳課上練跳板時,她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鍾才鼓足勇氣起跳。她幾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說:「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她說自己是那種「需要很多准備時間,盡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默克爾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眼裡從來不是個做領袖的材料,甚至讓人覺得平淡乏味。 美國《時代》周刊指出,默克爾是個強硬並善於在機會出現時抓住機會的人,而施羅德剛好給默克爾獻上了機會。雖然經常有人批評默克爾膽小和不夠鼓舞人,但是默克爾得到的勝利已經超過了她應得的份額。她已經從一個普通物理學家變身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她正在精心計劃,並會毫不留情地出擊。 兩黨瓜分內閣 根據權力分配協議,社民黨將獲得內閣外交、財政、勞工、司法、衛生、運輸、環境和發展部部長職位。而聯盟黨成員將入主國防、內政、農業、家庭和教育等部門。 現任經濟和勞工部長沃爾夫岡·克萊門特說,基社盟主席、德國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巴伐利亞州州總理施托伊貝爾將取代他出任經濟部長。達成權力分配協議後,社民黨將在制定預算和勞動力市場政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將繼續影響德國的外交政策。 總部設在慕尼黑的德國裕寶銀行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雷斯說:「為了換得總理職位,保守黨人(聯盟黨)不得不在人事上作出妥協。具有改革頭腦的政治家(社民黨)將不可能在新政府中擁有許多發言權。」 分析:改革存有隱患 組成「大聯合政府」並非完美方案。聯合方案給默克爾帶來了聯邦議院票數,也給她帶來了權力的約束。 根據兩黨權力分配協議,社民黨將獲得下屆政府中外交、財政、勞工、司法、衛生、運輸、環境和發展部部長職位。這可能使默克爾此前一直宣稱的大刀闊斧改革在付諸實施時大大縮水。 作為經濟改革的重要方面,默克爾一直希望放寬僱傭、解聘勞動力的要求,降低勞動力成本。但這一主張遭到社民黨的強烈反對。 路透社10日援引兩黨高層官員的話說,下屆聯邦政府將不會在上述改革方面有太大動作,這更加印證了分析人士的擔憂。 「很明顯,勞動力市場和社會安全體系這些重要體制改革已經不可能實現,」德國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雷斯評價說,「默克爾將不得不作出我們幾周前還想像不到的讓步。」 反應:市場抱有希望 分析人士認為,由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穩定而有力的聯邦政府,將有利於推動一些關鍵改革問題。「只有在大聯合的情況下,聯邦制改革才可能發生,稅收和預算等方面的改革也將得以實行。」法新社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克勞斯·齊默曼斯的話說。 德國市場也在這方面顯示出樂觀態度。雖然在聯邦議院選舉結果出來後的第一天,股市及歐元曾應聲下跌,但3周以後,看好「大聯合」前景的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已回升至下跌以來的最高水平。 歐盟男性首腦一統天下被打破 默克爾是10多年來,歐洲大國首位女性領導人。 歐洲大國上位女性領導人是法國前總理埃迪特·克勒松,但她執政時間非常短暫,從1991年5月到1992年4月。法新社駐德國首都柏林記者揚妮克·帕凱認為,默克爾成功登上德國總理寶座,不僅打破德國政壇男性主導的傳統,也將使歐洲國家領導人的性別天秤稍向女性傾斜。默克爾與英國前首相、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相似,她的上台將打破歐洲聯盟首腦會議上男性一統天下的局面。 默克爾認為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即將出任新一屆德國政府總理的默克爾10日在基民盟主席團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德國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默克爾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說,在她領導下的新一屆德國大聯合政府將繼續保持德國政府對華政策的連續性。她說,在科爾和施羅德擔任德國總理的任期內,德國對華關系都得到了進一步的良好發展。 個性應答 ■1989年,時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原東德地區的「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時任德國總理的科爾把她納入翼下。大塊頭的科爾把嚴肅的默克爾稱為「我的小姑娘」。當有人問她當初怎麼能吸引科爾的目光時,默克爾回答:「我來自東邊(東德),是個女人,年紀又輕,我代表了黨內三種少數群體。」 ■許多人批評默克爾過於熱衷權勢,對此,默克爾表示:「也許這是因為目前政治地位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將這種批評看做是說我對權力有著較強判斷力的一種恭維。如果對權力判斷力差的話,我將無法勝任總理的工作。」 ■成為總理候選人之後,人們開始把默克爾稱為德國的「鐵娘子」,而默克爾似乎並不太喜歡別人把她和撒切爾夫人相提並論:「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她並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 ■默克爾幾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回憶起童年一段小插曲:12歲的默克爾在游泳課上練習跳水時,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鍾才鼓足勇氣起跳。她說:「我是那種需要很多准備時間,盡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女總理背後的男人 在德國大選期間,關於安格拉·默克爾的話題空前地火了起來。這位「鐵娘子」本人早已為公眾所熟知,此時人們似乎對站在她背後的那個男人―――她的丈夫約阿希姆·紹爾更有興趣。「他是一名化學教授,學術權威,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躲避媒體采訪、總是沉默寡言」,這就是人們通過報章對紹爾得出的少得可憐但也是全部的印象。 紹爾和默克爾都曾在原東德科學院工作。但事實上在此之前,兩人就已經相識。當時默克爾還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年37歲的紹爾正是她的指導老師。但默克爾和紹爾的浪漫史究竟始於何時卻無從考究。人們只知道,默克爾與前夫烏爾里希·默克爾在1981年結束了維持5年的婚姻。之後幾年,默克爾和紹爾開始在一起生活。 盡管紹爾和默克爾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但是外界公認這對夫婦相處得非常默契和融洽。有時,人們見到夫妻倆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飯館相會。兩人相聚時,多半是默克爾滔滔不絕地講,紹爾默不作聲地傾聽。
C. 默克爾如果下台,德國那些難民的命運如何
難民危機愈演愈烈,對於德國的默克爾而言這也是她的執政危機。默克爾因為難民問題支持率大大下降,很有可能會面對下台的危機。如果默克爾下台,這些難民可能會被逐出德國,繼續過著無家可歸的生活。
默克爾在德國建立開放邊境,廣泛的接收難民的政策。在這一點上德國的民眾們對於默克爾的信任度大大下降,因為在德國的居民看來,難民湧入德國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並且,在默克爾任職期間就已經發生了多次當地民眾的極端行為,比如毆打難民,焚燒難民營,他們的這些行為都可以表現出難民的生活現狀,如果默克爾下台這些難民的生活想必不用說大家也都能猜到。
D. 默克爾或將開啟第四任期嗎
9月24日消息,當地時間24日,德國大選將開始投票。由於其所領導的基民盟選情領先,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被認為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正「坐等」連任。如果成功連任,這將是她作為總理的第四個任期,追平前總理科爾創下的在任16年的紀錄。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見女子足球聯賽的選手,並收獲簽名足球。
積極接觸青年文化的「鐵娘子」
2005年,51歲的默克爾第一次當選時,頂著「德國首位女總理」、「現代德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等頭銜上任。
12年過去了,西方大國領導人幾乎如走馬燈一般換了一遍。這12年間,經歷了三位美國總統、四位英國首相和四位法國總統,而默克爾仍巋然不動,甚至有望創下新的「紀錄」。
2017年的大選民調,默克爾依然支持率穩居前列。分析人士指出,默克爾是個非常成熟、有政治手腕的政客。她擅長吸收各派政策精髓而形成自己的主張,寬容和開放的態度能夠吸引左右兩派對她的支持。
雖然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成員平均年齡已經達到60歲,但默克爾從不忘與年輕一代拉近距離。在2015年及本次2017年的競選期間,她都主動接受年輕「網紅」的采訪,積極接觸青年文化。
此外,在歐洲各國遭受恐怖襲擊、難民危機之時,德國社會總體平穩,安全問題相對較好,經濟也蒸蒸日上。多數德國人認為在默克爾的穩步領導下,德國成為「幸福的孤島」,認准默克爾就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
真不愧是鐵娘子啊!
E. 德國歷任首相
德國歷屆總理
魏瑪共和國總理菲利浦·謝德曼 古斯塔夫·鮑威爾 赫爾曼·米勒 康斯坦丁·費倫巴赫 約瑟夫·維爾特 維爾海姆·古諾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維爾海姆·馬克思 漢斯·路德 海因里希·布呂寧 弗朗茲·帕本 庫特·施萊歇爾 國家社會主義(納粹)時期總理阿道夫·希特勒 戰後聯邦德國及統一後的德國康納德·阿登納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49年9月12日—1963年10月11日 路德維希·艾哈德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63年10月—1966年11月30日 庫爾特·喬治·基辛格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66年12月1日—1969年10月 維利·勃蘭特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1969年10月21日—1974年5月6日 赫爾穆特·施密特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1974年5月16日—1982年10月1日赫爾穆特·科爾 /////////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82年10月27日—1998年 格哈特·施羅德 ///////// 德國社會民主黨 /// 1998年—2005年安格拉·多蘿西婭·默克爾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2005年 民主德國總理我只知道首代總理奧格·格羅提渥和末代總理戴麥哲爾
1966-1969 Kurt Georg Kiesinger (CDU) 庫爾特.格奧爾格.基辛格 (06.04.1904 - 08.03.1988)
1969-1974 Willy Brandt (SPD) 維利.勃蘭特 (18.12.1913 - 08.10.1992)
1974-1982 Helmut Schmidt ( SPD) 赫爾穆特.施密特 (23.12.1918 - )
1982-1998 Helmut Kohl (CDU) 赫爾穆特.科爾 (03.04.1930 - )
1998- 2005 Gerhard Schröder (SPD) 格哈德.施羅德 (07.04.1944 - )
2005- Angela Merkel (CDU) 安格拉. 莫克爾 (17.07.1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