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據說二戰德國一支小分隊被食人蟻所滅,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我覺得事情的真相應該是被食人蟻吃了。
我認為這個故事應該是真實的,但是沒有歷史研究,只能由歷史推測來確定。非洲食人蟻,通常稱為宮廷螞蟻,意味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螞蟻。它具有很高的復制率和快速的爬行速度。就像蝗蟲一樣。它成群結隊,可在數十分鍾之內摧毀一個村莊。面對這些食人巨蟻,任何人類抵抗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為了阻止這些食人族的螞蟻,非洲人通常會在村莊和部落周圍燃燒大火,以使火炬得以散發。整個部落都可以被包圍,以避免螞蟻的襲擊。只要螞蟻經過,就沒有生命了。因此,只要巨型螞蟻像蝗蟲一樣出現,非洲人就會變色。我看了西班牙電影。西班牙有一個部落。他們沒有殺死或殺死犯下罪行的人,而是將囚犯與巨型螞蟻綁在樹下。警察走了不到三到五分鍾。 ,囚犯變成了一堆骨頭,速度很快,它的恐怖真的令人震驚。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團隊派往非洲的故事被食者吞噬,我個人認為至少有80%的信息存在,因為我在動物界就已經看到了,確實存在。
2. 螞蟻搬家排隊原理
1.因為下雨時,雨水會因為地球的重力流向低處,可能會淹沒蟻窩,而且下雨時氣壓較低,蟻窩里沒有充足的氧氣,螞蟻必須找一處地勢較高的地方重新安家,才能讓蟻後繼續繁衍後代。由於螞蟻洞與外界通風,因此外界空氣濕度變化對螞蟻的活動有影響。
2.天要下雨的時候,外界空氣濕度一般很大,這會使得螞蟻洞內水汽較多,並出現凝結現象;而螞蟻是喜歡較為乾燥的環境,因此洞內潮濕,螞蟻或用乾燥的土粒堵住洞口,減少潮濕空氣的進入。或者搬家搬到地勢較高的地方以防被淹。
3.關於螞蟻認路,靠算術。科學家一直沒弄清楚螞蟻是如何判斷距離遠近的德國的科學家為此做了個實驗。他們在距螞蟻洞穴10米遠的地方放置了食物,然後將這些螞蟻抓起來,並分成3組,其中一組螞蟻的腿鋸的短了1毫米,另一組螞蟻的腿被接上支柱加長了1毫米,第三組螞蟻的腿則沒有改變。結果顯示,那些被人為改變了腿的長度的螞蟻錯估了家的位置。長腿螞蟻在多走了5米後(即多走了15米)才開始尋找自己的家;而短腿螞蟻則相反,它們只走了5米後就開始找家。這一發現顯示這些螞蟻是依靠步數的計算來估計距離的。
3. 如果說我們對於螞蟻來說是一座山那為什麼螞蟻會爬那麼快
額,螞蟻可是有6條腿的,咱們人類連四條腿的都比不過,更何況6條腿的!!!想想,咱們走一步,螞蟻起碼走了3步,這速度能比嗎?假如一個成年人身高1.8m,也就是1800mm,螞蟻身長2mm,從鞋底到頭頂,也就是900個螞蟻的身長,大概是需要20s左右,也就是一秒45個身位,人走路,按腳來丈量,成年人的腳按照30cm來算,一步按照1m的距離計,按照螞蟻急急忙忙的行走速度來算人1s可以走2.5步,也就是每秒可以走8個多身為,這確實沒法比。
4. 二戰時期德國一支小分隊被非洲食人蟻團滅了,這是真的嗎
食人蟻軍團吃掉德軍,已經是一個很老的故事了,在大約五年前的時候,筆者就從一本書上看到過這個故事。記錄這個故事的那本書好像叫“某某未解之謎”,裡面記載的都是一些死人復生、外星人來襲之類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沒有邏輯依據,只能騙一下小孩子和沒有上過學的人,只要了解一定的科學知識,這些謠言都會不攻自破。
這個故事的漏洞非常多,首先德軍派遣一支沒有裝備重武器的小部隊迂迴作戰,不會對戰爭產生太大的影響。其次德軍的人數有1800人,究竟是多少螞蟻才能把這么多人包圍殲滅,森林裡面為何會突然聚集這么多的螞蟻。況且食人蟻本來就是虛構的動物,阿拉曼戰役中德軍隆美爾也沒有派遣過小股部隊迂迴作戰。從這些方面來看,食人蟻吃掉德軍的故事明顯不是真實歷史故事,而是後人杜撰出來的小故事。
5. 螞蟻的智慧
螞蟻有25萬個腦細胞,在所有的昆蟲中,是最聰明的昆蟲。它們設計的「交通體制」能使整個蟻穴體系有序,成百上千隻螞蟻高效行走自如。根據仿生學的原理,人類可以從螞蟻思維中得到某些啟發。
這就是說,返回的螞蟻向迎面而來的同伴發出信息,告訴對方前面交通情況不好,讓它另選一條路。另一條路的距離雖然遠些,由於避免了可能出現的擁堵,避走近路換行遠道成為最佳選擇。深入研究一下螞蟻們的上述「交通規則」,人類可以採取類似的方法減少車輛擁堵現象。
(5)螞蟻為什麼能一步邁到德國擴展閱讀:
德國德累斯頓理工大學教授、群體智能專家迪爾克·赫爾冰及其同事設計了一個實驗:迪爾克·赫爾冰及其同事造出了一條螞蟻高速路,在蟻穴和糖漿之間有兩條不同的路徑。實驗開始後,較窄的那條路很快出了擁堵跡象,但在這時,一隻從糖漿處取食返回的螞蟻在蟻穴洞口遇到另一隻正要出發的螞蟻,返回的螞蟻便將要出發的螞蟻「推」到另一條路上。
因此,狹窄的那條路上的擁堵現象立即解除。藉助於螞蟻的交通模式,他們在電腦上做了一個更復雜的模擬實驗,設計了多條長度不同的路徑,結果螞蟻們依然能各行其道,忙而不亂,快速高效地到達食物所在地。
6. 螞蟻為什麼能認路
螞蟻都是一窩一窩地生活在一起,每一窩都是幾十萬只,它們是地上活動的動物,活動方式主要是在地上爬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螞蟻搬家的現象,它們沿著一定路線往返,絕對不會迷失方向,並且螞蟻外出尋食,都有一定的路線,當找到食物後,能准確無誤回到家園。那麼螞蟻是怎樣認路的呢?
如果同學們仔細注意一下螞蟻爬行的姿態,就會發現其腹部末端是斷斷續續地接觸地面的。原來螞蟻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種物質,稱為追蹤素,通常螞蟻出洞的時候,一般都是很有秩序地排成一縱隊前進,前邊螞蟻分泌出這種帶有象徵氣味的追蹤素,邊走邊散發在路上,留下痕跡,後邊走的螞蟻聞到這種氣味,就能緊緊地跟上,即使有個別的螞蟻暫時掉隊,也能沿原路前進不會迷路。這種追蹤素的氣味就成了它們前進的路標。回來的時候,仍按此路標返回洞內。
如果某隻工蟻發現食源後,即在回來的路上釋放追蹤素;如果沒找到食物,它爬過的路上就不留下追蹤素。因此食物越豐盛,被吸引的螞蟻越多,而路上留下來的追蹤素越多。當食源即將耗盡,它們在回來的路上就不再留下追蹤素了;追蹤素是易揮發的物質,只要不加強很快會消失。而且追蹤素具有群體特異性,因此不致於與其它巢和其它種類的螞蟻混淆。顯然這是一種生存適應。
如果做個實驗,在螞蟻走的路線上,用手指重復劃幾次,截斷它們的路線標志,這時候,螞蟻們就會亂作一團,到處繞圈子。幾分鍾後,才能重新排成一條整齊的戰線。從這些可看出螞蟻的這些本能的行為完全是追蹤素的氣味在起作用。
憑嗅覺找氣味!
7. 螞蟻的特點和本領
螞蟻的特點和本領
螞蟻的特點和本領,在我們的生活周邊總是可以看見很多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對於我們的生活其實影響忽大忽小,但基本很少人去真正的了解這些小動物們,以下了解螞蟻的特點和本領。
螞蟻特點:不會冬眠、群集而居、靠觸角辨別氣味、壽命長。不會冬眠,在15-40℃之內都可正常生長,冬季低於10℃會進入洞穴,不會冬眠。群集而居,螞蟻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戀巢性很強,且食性雜,工蟻數量最多。靠觸角辨別氣味,通過觸角收集和傳遞信息。
本領為:螞蟻有建巢、分工明確、識路、團隊協作、擁有自己的語言溝通。
螞蟻(ant)是一種昆蟲,別名蟻、玄駒、昆蜉、蚍蜉螞,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境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
螞蟻外形特徵
螞蟻有21亞科283屬〈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ponerine)中分出了若干亞科〉。一般體形小,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且光滑或有微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全觸角分4~13節。
腹部呈結狀,分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螞蟻的外部形態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螞蟻卵約0.5毫米長,呈不規則的橢圓形,乳白色,幼蟲蠕蟲狀半透明。工蟻體形細小,身體長約2.8毫米,全身棕黃,單個螞蟻要細看才易發現。
螞蟻有哪些本領?
螞蟻絕對是建築專家,蟻穴內有許多分室,這些分室各有用處。其中蟻後的分室最大。在沙漠中有一種螞蟻,建的窩遠看就如一座城堡,有4.5米之高。那些窩廢棄之後,就會被一些動物拿來當自己的窩了。蟻穴的底部是給蟻後住的,蟻後的任務就是吃東西,交,生孩子。
蟻窩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達。螞蟻窩外面還有一圈土,還有一些儲備食物的地方,裡面通風、涼快、冬暖夏涼,食物不易壞掉。
螞蟻也是動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築師。它們利用顎部在地面上挖洞,通過一粒一粒搬運沙土,建造它們的蟻穴。蟻穴的「房間」將一直保持建造之初的形態,除非土壤嚴重干化。螞蟻研究專家沃爾特·奇爾蓋爾對蟻穴進行建模。他將液態金屬、石臘或者正畸石膏灌入蟻穴,凝固定型之後挖出。
他說: 「你可以得到一個深入地下的結構。」根據他的觀察,最靠近地表的區域蟻室最多,深度越深,蟻室越少,面積也越小。他說:「為了做到這一點,螞蟻必須了解它 們相對於地面的深度。」但它們如何「施工」仍舊是一個謎。據奇爾蓋爾推測,螞蟻可能通過感知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測量深度。
蟻群分工
一般有蟻後、雌蟻、雄蟻、工蟻和兵蟻5級。有些種生活在其他種的巢內,其幼蟲由宿主的工蟻喂養。
1、蟻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又稱蟻王,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點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
2、雌蟻:交尾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交尾後脫翅成為新的蟻後,俗稱「公主」或「天使」。
3、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
螞蟻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後交,俗稱「王子」或「蚊子」。
4、工蟻:又稱職蟻。無翅,是不發育的雌性,一般為群體中個頭最小,但數量又是最多的。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足都很發達,善於步行奔走。工蟻沒有生殖能力。
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採集食物、飼喂幼蟲及蟻後等。為了冬眠,螞蟻們要在秋天吃大量的食物來儲存體內的脂肪,而在接下來的整個冬天它們是不進食的。正因為如此,蟻群中的工蟻們幾乎每天都在尋找食物,以保證蟻群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吃到足夠的食物來抵禦寒冷的冬季。
5、兵蟻:「兵蟻」是對某些螞蟻種類的大工蟻的俗稱,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群體時即成為戰斗的武器。
螞蟻的特點是什麼
螞蟻不會冬眠,在15-40℃之內都可正常生長,冬季低於10℃會進入洞穴;群集而居,螞蟻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戀巢性很強,且食性雜,工蟻數量最多;頭上一對觸角,靠觸角辨別氣味,通過觸角收集和傳遞信息;壽命偏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10年,蟻後則可存活幾年甚至十年。
1、螞蟻發育為完全變態發育。所有的蟻科都過著社會性群體的生活。一般在一個群體里有四種不同的`蟻型。螞蟻建立群體,也是以通過婚飛方式兩性相識結交為起點。
2、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足,體壁薄且有彈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3、螞蟻所建的蟻巢有各種形式,大多數種類在地下土中築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並將掘出的物質及葉片堆積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狀,起保護作用。
4、螞蟻並沒有用骨骼和肌肉支撐身體,而是用自己的身體力量將物體抗起。
5、蟻後主要職責是產卵與繁殖後代,在蟻群群落較小的時候,還會充當保衛蟻巢、取食、照顧卵幼等職能。
6、螞蟻因食性分為:低等種類,肉食性,以昆蟲、小動物乃至病、死的大動物為食;臭蟻亞種,切葉蟻亞科及蟻亞科中的較高等種類,對動植物均能取食,尤喜蚜、蚧蟲分泌的「蜜露」;其他大部分蟻類為雜食性,多以種子、果實、蟲子等為食。
7、螞蟻是完全變態型的昆蟲,要經過卵、幼蟲、蛹(或繭,看具體品種而定)階段才發展成成蟲,螞蟻的幼蟲階段沒有任何能力,它們也不需要覓食,完全由工蟻喂養,工蟻要先把食物吃進去,然後再吐出來喂養幼蟲。
(7)螞蟻為什麼能一步邁到德國擴展閱讀
據研究數據顯示,螞蟻的大腦只有25萬個細胞,相比之下,蜜蜂的大腦只有96萬個,而在人類大腦中則多達1000億個。在地中海沿岸發現的阿根廷螞蟻,是寬達3,750英里,有人猜想它們可能是靠貨船而來回活動的。
在一群螞蟻中,蟻後具有像「箱子」一樣的儲存物,儲存了它們所需要的所有精子。一般情況下,蟻後一次可以產下30萬個卵。澳大利亞的生物學家發現,一些螞蟻會產生抗生素來控制蟻群中的疾病。螞蟻產生的抗生素專門針對真菌念珠菌。
芬蘭的研究人員發現, 掘穴蟻感染真菌疾病時,他們會吃一些高過氧化氫的食物來「治病」,比如蚜蟲或腐爛的螞蟻。螞蟻們也有自己「救護車」。德國科學家發現,非洲馬比里螞蟻被白蟻捕食時,馬比里螞蟻會在「戰斗」中失去觸角或部分四肢。
螞蟻也有自己的「蟻導航」,是利用太陽和它們的記憶返回巢穴。螞蟻每年可以在一平方英里內移動50噸土。在螞蟻的運動過程中,它們可以使土壤通氣,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所以它們在園林中的作用比蚯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