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為何沒有像倫敦、巴黎那樣規模的超級都市
德國沒有一座像倫敦和巴黎那樣大規模的超級都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歷史上的分裂。德國我們大家熟悉的之前是分東德和西德的,而這種分裂的歷史源自古羅馬帝國的時代,各個諸侯國各自為政,自由發展經濟,造成了沒有趨於統一的腳步。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特別注重工匠精神,重視小手工業的發展,對原生態的傳統家族式手工作坊一直都很鼓勵的。我們之前看過的很多國產電視劇中,都有提到過德國的一些服裝鞋帽製作非常的精緻和優良,很多產商都努力取得與他們的合作。因此,德國的整體經濟實力不容小覷,只是缺乏一個集中的大規模的有底蘊的大都市而已。
『貳』 德國最大城市柏林,為啥沒有高聳入雲的高樓
德國最大城市柏林其實是座很低調的城市,由於人口數量本身就不多,自然不需要建立高聳入雲的高樓。了解德國文化的人都會知道,柏林雖然為德國的首都但是卻不是經濟強國,它更像是德國裡面活著最簡單的城市;到處都是充滿歷史味道的建築,到處也是旅遊景區,而當地的人口卻真的很少,自然無需要建所謂的高樓大廈了。
柏林雖然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但當地人口密度比較低,而且經濟不好,自然沒有高樓。
『叄』 德國第一高樓
下面是很多高樓的資料,可惜沒德國高樓進入此資料,德國的建築都不怎麼追求高度,柏林就是典型代表,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國的最高樓在法蘭克福。
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重建方案,一組幾何圖形建築,最高達542米,如果建成,將是世界最高。
台灣101金融大廈:位於中國台灣台北,2003年建成,高508米,101層,目前世界最高。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位於中國上海,預計2008年建成,高492米,地上101層,地下3層。
佩爾納斯大廈1號樓: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996年建成,高452米,95層。
佩爾納斯大廈2號樓: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996年建成,高452米,95層。
西爾斯大廈:位於美國芝加哥,1974年建成,高443米,110層。
金茂大廈:位於中國上海,1998年建成,高420米,88層。
原世界貿易中心1號大廈:位於美國紐約,1972年建成,高417米,110層。
原世界貿易中心2號大廈:位於美國紐約,1973年建成,高415米,110層。
帝國大廈:位於美國紐約,1931年建成,高381米,102層。
中環廣場大廈:位於中國香港,1992年建成,高374米,78層。
中國銀行大廈:位於中國香港,1989年建成,高369米,72層。
T/C大廈:位於中國台灣高雄,1997年建成,高347米,85層。
阿摩珂大廈:位於美國芝加哥,1973年建成,高346米,80層。
約翰•漢考克大廈:位於美國芝加哥,1969年建成,高344米,100層。
國貿中心第三期:位於中國北京,2007年建成,高330米,80層。
地王大廈:位於中國廣東深圳,1996年建成,高325米,81層。
中信大廈:位於中國廣東廣州,1996年建成,高322米,80層。
BAIYOKE大廈:位於泰國曼谷,1997年建成,高320米,90層。
克萊斯勒大廈:位於美國紐約,1930年建成,高319米,77層。
國家銀行廣場大廈:位於美國亞特蘭大,1992年建成,高312米,55層。
第一洲際世界中心:位於美國洛衫磯,1990年建成,高310米,75層。
得克薩斯商業大廈:位於美國休斯頓,1982年建成,高305米,75層。
柳京大旅館:位於朝鮮平壤,1995年建成,高300米,105層。
慎行2號大廈:位於美國芝加哥,1990年建成,高298米,64層。
第一洲際銀行廣場大廈:位於美國休斯頓,1983年建成,高296米,70層。
里程碑大廈:位於日本橫濱,1993年建成,高296米,70層。
南瓦克爾大道311號大廈:位於美國芝加哥,1990年建成,高292米,65層。
久別列街王後大道中央大廈:位於中國香港,1997年建成,高292米,65層。
哥倫比亞海上第一中心大廈:位於美國西雅圖,1985年建成,高291米,76層。
第一加拿大廣場大廈:位於加拿大多倫多,1975年建成,高290米,72層。
美國國際建築大廈:位於美國紐約,1932年建成,高290米,66層。
自由廣場1號大廈:位於美國費城,1987年建成,高288米,61層。
華爾街40號(曼哈頓銀行大廈):位於美國紐約,1966年建成,高283米,71層。
『肆』 法蘭克福不是德國的首都嗎為什麼那麼有名比漢堡都有名
德國的首都是柏林。東西德合辦之前,東德首都柏林,西德首都波恩。
法蘭克福是德國的金融業中心,位於德國中心位置,機場規模大,國際間的往來多,讓人聽起來更熟悉。
『伍』 德國那麼有錢為什麼不蓋高樓大廈呢
其實德國還是有不少現代化的建築的,如法蘭克福,科隆,慕尼黑,柏林等
之所以沒有中國那麼多,有這么幾個原因
1. 沒有需求。德國人口少,除了幾個大城市之外(最大的柏林也只有3百多萬人)。對高層建築沒有需求。現有的低矮建築已經能滿足人們上班居住的要求了。蓋出來沒人用的話,是完全的浪費。
2. 對原有建築和城市風格的保護。
『陸』 除了柏林,德國還有這些城市同樣聞名世界
同法國與英國大不相同的是,德國的首都柏林並不享有如巴黎之在法國,倫教之在英國的霸主地位。誠然,柏林是首都,也是全德最重要的城市,但除它外,德國還有許多同樣十分重要的城市。這些城市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獨樹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與城市風貌,在國家生活中有著強大的經濟與治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因此,在德國之旅中,我將帶大家去欣賞些這樣的德國域市,包括 漢堡、法蘭克福、慕尼黑 這三個除首都柏林之外最大最有名的城市,還有哲學之城 弗萊堡 、擁有歐洲最高尖塔的 科隆 以及著名的 魯爾 工業區。
我們要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弗萊堡。弗萊堡位於德國的西南角上,是座邊境小城,西去不遠就是法國,南去不遠是瑞士。
弗萊堡在德語中是自由城堡的意思,它 歷史 悠久,建築精美,城內有不少古跡,例如明斯特大教堂、市政廳,等等。弗萊堡是一座地道的森林城市,四面被黑森林包圍,城內城外森林連綿不斷,遮天蔽曰,加之附近有溫泉和設施良好的療養地,每年都吸引來大批觀光客。不過,我們現在要把弗萊堡提出來講講,倒不是因為它的風景美,而是因為弗萊堡不僅是個 旅遊 城,還是著名的大學城,城內有舉世聞名的弗萊堡大學。
弗萊堡大學由奧地利大公阿爾貝特在15世紀時創辦,現有學生約2人,它有許多著名的系,例如經濟系、法律系和醫學系,現代經濟學中有個弗來堡學派就出自該校,它的理論為二次大戰後德國經濟的騰飛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弗萊堡大學最有名的還是它的哲學系,弗萊堡大學哲學系對於現代西方哲學產生了莫大影響,在這里執教過的有現代西方哲學的兩大宗師——胡塞爾和海德格爾,他們分別創立了現在西方哲學的兩大流派——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弗萊堡大學哲學系直是這兩個流派的中心,也是世界哲學的中心。
慕尼黑是德國第三大城市,列柏林和漢堡之後,又被稱為「秘密的首都」,其在德國 歷史 上的地位之重要可見一斑。墓尼黑位於德國東南部,南距阿爾卑斯山脈近50千米,是巴伐利亞州的首府,現在慕尼黑人口約130萬,市區面積超過300平方千米。
慕尼黑還有一個綽號「超級村莊」,這也是其市容市貌最大的特色。如果您到了慕尼黑,就會發現同其他國際化大都市相比,慕尼黑的形象迥然不同。一個最明顯的標志是在慕尼黑你看不到用鋼筋混凝土堆起來的幢幢摩天大樓,也沒有外面用玻璃幕牆圍起來的現代風格建築。慕尼黑的法律明文規定市內建築高度不得超過36米,這樣規定的結果是,你到了墓尼黑後,好像不是到了德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只是到了人口比較密集的鄉村。但見這里到處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樹林,一個的公園,簡直數都數不清,城外不遠就是大森林。正因為這樣,慕尼黑才嬴得了「超級鄉村」的名號。
墓尼黑的重要不但因為它經濟發達,而且因為它是一個文化之都。它一向被稱為德國的音樂與戲劇之鄉,特別與偉大的瓦格納關系密切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里首演的,在這個一百多萬人口的城市裡,竟然有10多所大學,兩座歌劇院,42座話劇院,45個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更是多達136個,並且還在增加。
慕尼黑的市區分為新城和老城,新城在伊薩爾河東岸,主要是住宅區和商業區,老城在西岸,尼黑的名勝古跡大多在這里。老城的中心是瑪麗廣場,廣場邊上有老市政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中間高聳的尖塔里裝有一個很大的機械木偶報時鍾,木偶有真人那麼大,每天上午11點都會敲鍾報時。廣場另一側有聖母教堂。它是慕尼黑的象徵,建於15世紀,塔頂有兩座圓形的尖塔並列,北塔高達百米,它們的圓形屋頂與一般哥特式建築很不一樣,是巴伐利亞特有的式樣。在伊薩爾河中的一個小島上有座德國博物館,建於20世紀初,分30個館,展示各個時期的自然科學和工業技術成就,展示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 科技 博物館。
去慕尼黑 旅遊 的最佳季節是每年10月,這時要舉行慕尼黑啤酒節它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節日,來自五湖四海的百萬遊客邊喝世界最佳的德國啤酒,邊載歌載舞。
慕尼黑郊區有70多座各具特色的衛星城,其中有一個我們得去一下,就是達豪。這里有一個「名勝」應該一看,就是達豪集中營。據說這是納粹建立的第一座集中營,比起波蘭那屠殺了數以百萬計猶太人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達豪的規模是小巫見大巫了,不過我們也由此可以看出當年的納粹之殘暴。
靠尼黑在德國現代史上之所以居於重要地位也與納粹有關。上世紀20年代,希特勒就是在慕尼黑加入了民族 社會 主義德國工人黨,簡稱納粹黨,並成了黨魁。1923年11月他與同夥在這里發動了反對巴伐利亞當局的叛亂,即「啤酒館政變」。失敗後希特勒被關進牢里,在獄中寫下了《我的奮斗》。1938年9月30日,也是在墓尼黑,英、法、德、意在這里簽定了罪惡的《墓尼黑協定》。與納粹關系密切也稱得上是慕尼黑的「特色」之一,它也因這個特色受到了懲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僅最後兩年城市就受到了盟軍66次大規模轟炸,全城有一半地方被徹底毀,成為一堆瓦礫。
這個法蘭克福的正式名稱叫「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簡稱,此外在奧得河畔還有一個法蘭克福,叫「奧得河畔的法蘭克福」,是座只有8萬多人口的無名小城。法蘭克福大致位於德國的地理中心,美因河與萊茵河相會於它的西邊30千米左右,它現在的城市面積約250平方千米,人口60餘萬。
與其他德國城市比起來,法蘭克福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雖然它也有許多名勝古跡,但它主要不再是一個古都,也不是憑它的古跡吸引人它之所以在德國乃至歐洲與世界有重要地位憑的是它的現代魅力。當我們到達法蘭克福時,還在飛機上,從空中就可以看到城市裡高聳的摩天大樓,與在紐約和上海看到的沒什麼兩樣。這些高樓多半是法蘭克福的各大銀行。法蘭克福市內共有350多家銀行,世界上主要的銀行都在這里設有分行,德國的中央銀行德意志銀行坐落在市中心,它猶如中樞神經影響著德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
也許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是未來歐洲的中央銀行所在地。現在歐盟正加緊其一體化進程,尤其是經濟一體化。經濟一體化後的歐洲需要有個統一的經濟首都,就是這里,因此法蘭克福又被稱為「美因河畔的曼哈頓」,是歐洲主要的金融中心。
除了作為歐洲金融中心外,它還是具有800年 歷史 的著名的博覽會之城。每年這里要舉辦十多次大型國際博覽會,如每年春夏兩季舉行的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兩年一度的國際「衛生、取暖、空調」專業博覽會,國際服裝紡織品專業博覽會, 汽車 展覽會,圖書展覽會,烹飪技術展覽會,等等。每逢展覽季節,法蘭克福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參加博覽會的人數平均每年超過100萬,博覽會已成為德國了解世界及世界了解德國的一個主要窗口。法蘭克福同樣是一座 歷史 文化名城。市內有許多名勝古跡,有著十分厚重的哲學與文學傳統,這個特色主要體現在歌德故居。「1749年8月28日中午,時鍾敲了十二下,我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降生了。」這是歌德在他的傑作之一,也是其自傳的《詩與真》中第一句話,開門見山地道出了他的來歷。
如果您到了法蘭克福,見到最多的不是銀行,而是歌德。這里到處徜徉著歌德的影子,從房子、博物館、圖書館到大學的名字,許多都被冠以歌德的大名,例如法蘭克福大學的正式名稱是約翰·沃爾夫崗·歌德大學,這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大學。至於在商店裡出售的 旅遊 紀念品,則幾乎是歌德的專利了。
歌德故居位於市中心,這是一幢用萊茵河畔特有的紅褐色砂岩建造的豪宅,共分4層:一樓有廚房和客廳等,陳列著精緻的銅制炊具,牆上還掛有油畫:二樓是鋼琴室和宴會廳;三樓有歌德父母的卧室,歌德幼時住過的小房間也在這里。走廊上有一座可顯示日月盈虧的大鍾,至今依然嘀嘀嗒嗒,彷彿自豪地告訴你當年歌德聽的是同一個曲子哩;四樓是歌德的書房,名為「詩人坊」,有一張古老的木桌,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彷彿要模仿歌德創作時的神氣。
除了文學的歌德外,在哲學史上法蘭克福也是名城。例如從1833年到1860年,孤獨的叔本華在法蘭克福生活了整整27年,現代西方哲學有個重要流派「法蘭克福學派」也誕生在這里,它將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際相結合,產生了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哲學思想與哲學著作。
科隆是德國第四大城市,它面積近900平方千米,人口約百萬。在所有德國城市中,科隆的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萊茵河從此流進德國北部的平原,遠洋巨輪可以從北海一直開到這里。它北距德國最大的工業中心魯爾區只有幾十千米,西面不遠就是比利時和盧森堡,南則是從北德平原進入中德山地的要道,交通極為便利。
科隆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到處是花園與綠地,這些我們都不說,只說說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到科隆最好是坐火車去,有六七條鐵路從四面進人科隆。還隔科隆相當遠時,你就會看到兩座高聳人雲的巨型尖塔並扇而立,氣勢磅礴,這就是科隆大教堂了,那對尖塔高近160米是歐洲最高的教堂尖塔。待走到大教堂近處時,你才會更體味到它的壯麗——人感到在它或者上帝面前是何等卑微渺小!
教堂分成上下兩大部分,下面是兩層,每一層都很高,第二層上面那個尖塔凌空而起,直插藍天,高得甚至令人有些窒息。整座教堂全部用磨光的石塊砌成,規模之巨大在西方直古少有。由於它的規模如此巨大,而且每一步的建築與裝飾都極盡精美之能事,加之中間屢受阻礙停工,建築歷時之久也曠世少有:從13世紀起開始修建,到19世紀才全部完工。現在的大教堂東西長140餘米,南北寬近90米,相當於一個大足球場,周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美景令人陶醉。
進入教堂,裡面高達一百餘米的中廳空頂也極高,令人仰之目眩,這里還有著名的基督受難十字架,它是11世紀日耳曼人的作品,十分真實感人。教堂內還有500多級的台階,約有30層樓高,如果你有這個腳力的話,拾級而上可以到達專門的瞭望台,俯瞰萊菌河像一條玉帶自腳下繞過,更遠處是蒼茫的群山,景色如畫。
魯爾區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名的工業區,位於德國西北部略偏中部的地方,行政上屬於北萊茵一威斯特法倫州。魯爾區不是一座城市,而是由許多發達工業城市集聚而成的城市群,最大的是杜伊斯堡還有杜塞爾多夫、埃森、多特蒙德等大城市以及數以十計的小城小鎮,它們共同構成了整個魯爾區,總面積約5000平方千米,有人口約600萬,約佔德國總人口的約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達3000多人,是德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雖然分出了這么多地名,但事實上,當你在魯爾區走時,很難看出這些城市之間的距離,因為它們已經連成一體,使魯爾區成為一個統一的區,一個巨大的「城市帶」。
魯爾區之所以成為巨大的工業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這里有萊菌河、魯爾河、埃姆斯河等流過,構成稠密的水網,提供了便利又便宜的航運手段和眾多人口所需的生產、生活用水;二是這里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而且是質量上乘的硬煤,儲量達200餘億噸。煤田遍布區內各地,是魯爾區工業發展最好的原料和動力。
煤炭和鋼鐵工業是魯爾區工業的主導部門,區內有6個年煉鋼能力在400萬噸以上的超大型鋼鐵企業。機器製造業和化學工業也是這里的大工業部門。由於工業用電巨大,這里的電力工業也十分發達。事實上,由於這里的工業部門齊全,魯爾區業已形成了兩條完整的工業鏈,第一條是:採煤→煉焦→發電→煉鐵→煉鋼→鋼鐵加工→機器製造;第二條是:採煤→煉焦→煤化學工業。由於各個環節的工廠之間距離很近,可以大大降低各種成本,提高效益。
漢堡是德國面向世界的窗口、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有人口160多萬,漢堡也是德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全國之首,交通與貿易之發達冠於全國。它的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干米,其中水面約佔40平方千米,碼頭岸線長約40千米,有數十個極為現代化的先進海輪泊位以及各種專業碼頭。
漢堡的陸路交通很發達,郊區建有歐洲最大的火車調度場,有很長的港區專用鐵路,同全國鐵路網相接後水陸聯運,十分便捷。漢堡還有兩個機場,北部的福爾斯比特爾機場是歐洲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漢堡的地下交通也很發達,它的地鐵四通八達,有好幾條穿過易北河的地下隧道。漢堡的工業也十分發達,它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之一,工業部門齊全。漢堡還有同樣發達的新聞與文教事業,是全國新聞出版業中心,德國最大的新聞機構德新社總部就設在這里:它還有6個大博物館和更多的中小型博物館,其中的漢堡美術館是歐洲最大和最重要的美術館之一;漢堡還有濃厚的音樂傳統,是門德爾松和勃拉姆斯的故鄉。
漢堡的經濟如此發達,但它看上去並不是個時髦的現代化大都市,如果您初來漢堡,第一個感覺是漢堡真像威尼斯,因為漢堡也是一座地道的水城。漢堡的市中心是一個由大壩攔水而成的面積相當大的湖,漂亮的倫巴第大橋橫跨湖上,將它分成內外兩湖,分別叫內、外阿爾斯特湖。漢堡的河岔縱橫,蜿蜒不絕,那橋也就特別的多,比義大利的水城威尼斯還要多得多。這里也有像威尼斯一樣的小船,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坐上小舟,穿梭在大街小巷,撲面而來的有時是現代化的摩天大樓,有時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那感覺彷彿是駕著時空穿梭機,往來於 歷史 與現實之間呢。
『柒』 同樣是經濟強國,為何中國城市高樓林立,而德國卻偏愛低矮樓房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過著農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一般的田園生活令現代很多人們都十分嚮往。因為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們國家開始了工業化發展,不斷地推進城市化建設,很多農村轉身就變成了現代化大都市,好比說深圳,在改革開放以前就是一個小漁村,如今已經是我們國內數一數二的一線大城市了,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對於德國人來說,重要的是一個城鎮整體是否協調一致,內部基礎設施是否足夠完善便民,重要的是生活的品質,是人民的滿意。只要當地人們覺得住的舒適,生活條件也好又何必在意是否有高樓呢?
『捌』 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第一強國,為何沒有像倫敦、巴黎那樣的超級都市
德國發展的方向和其他國家不一樣,德國每座城市發展的都比較均衡,可以說每一座城市拿出來都不算差,但就是沒有一個所謂的經濟中心城市,這也是和法國,英國不同的地方。
不過就算這樣發展,德國依然發展成了一座非常發達富裕的國家,德國的製造業和科技在世界上遙遙領先,所以一個國家沒有特大城市,並不能說明這個國家的經濟不行,反而體現出了一種專注精緻細節,而不專注面積的精神理念,這樣的發展理念還是很先進成熟的。
『玖』 為什麼德國的金融中心是法蘭克福而不是柏林
柏林是政治中心,聯邦政府所在地。通常政治中心不會是經濟中心,而且由於東西德分裂的原因,柏林一直沒有很好地發展。
而法蘭克福自二戰以後在西德開始逐步發展,從一個小村莊發展成為現在的經濟金融中心,很多歐洲、國際金融機構都選擇在此。
這類似於北京政治性強,上海經濟強一樣。另外更為明顯的是美國華盛頓和紐約,都是同樣的道理!
『拾』 當今世界上的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為何沒有世界級大城市
德國經濟位於歐洲第一,但由於當地都是分散型的小城市管理模式,導致這個國家是完全沒有世界級大城市的出現。我們都知道德國經濟的強大,但是會發現原來這里真的沒有任何世界大城市的出現,更多的都是聞名的中小型城市,畢竟曾經的德國是自由邦國模式存在,因此發展到現在就成為很多中城市的模式,而沒有特別的大城市。
歷史的有影響,導致德國都是中小城市相互發展模式,沒有存在超級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