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打仗是什麼模式

德國打仗是什麼模式

發布時間:2022-12-15 00:56:57

Ⅰ 二戰中德軍閃擊戰初期橫掃歐洲,其戰法精髓是什麼

二戰初期德軍為何能迅速橫掃歐洲,其戰法精髓當然無非就三個字「快、准、狠」,因為德軍首次運用了「閃擊戰」,其次在這里我個人認為還有兩個原因。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希特勒在發動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准備以及進攻路線。並且在戰爭初期德軍武器裝備精良、後勤補給充足以及首次將「閃擊戰」這種新戰術代入了歐洲戰場中,以至於第一個面對「閃擊戰」的國家波蘭,在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德國與蘇聯雙方夾擊,並在很短時間之內就亡國了。正是因為德國名將古德里安首次創建了「閃擊戰」這種戰爭模式,才能使得德軍迅速橫掃東歐,從而兵臨蘇聯城下。

第三德國不管是在國土、資源以及人口方面都遠不及蘇聯,再加上前期希特勒的指揮失誤已經損耗了大量兵力、坦克以及武器裝備。在蘇德戰爭後期,再加上德國東西雙線遭受打擊,戰時武器裝備不能很好的開赴前線也沒有更多的資源、人力去生產建造,而此時蘇聯的武器裝備生產速度要遠高於德國,這也是德國在蘇聯戰場受阻的一個最為直接的原因。

Ⅱ 求德國閃電戰全過程

概述
閃擊戰----由古德里安創建的戰爭模式(英譯Blitzkrieg或lightening war),也叫閃電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首先並且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的通訊中心,把敵人的飛機炸毀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 閃電戰就是奇襲、快襲集中加在一起,將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
[編輯本段]理論根據
1、德國軍事家A.von施利芬關於採取戰略迂迴和包圍, 實施速決殲敵的觀點; 2、義大利軍事理論家G.杜黑關於集中空軍力量打擊對方的重要政治、經濟和軍事目標而取勝的觀點; 3、英國軍事理論家J.F.C.富勒關於組織幾路強大的快速坦克縱隊,在航空兵強有力的掩護下,深入敵軍縱深,直搗敵軍司令部,使敵陷於癱瘓的觀點。
[編輯本段]戰例
最初用於波蘭。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陳舊龐大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至10月 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6.6萬人陣亡,20萬人受傷,69.4萬人被俘,而德軍僅傷亡 3萬餘人。 二戰初期,A.希特勒基於上述理論,主張先發制人,集中陸軍和空軍,象漆黑的夜裡突然閃電一樣地打擊敵人,攻勢凌厲,似乎無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閃擊戰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蘭西等國。具體是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1941年他再次用閃擊戰進攻蘇聯,但在蘇聯人民的堅決抵抗下,最終遭到了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隨著導彈核武器的發展,閃擊戰仍被超級大國視為一種有效的戰爭樣式。
歷史淵源
一戰中與德軍步兵戰術
很多人談論二戰德軍的閃擊戰的時候,往往和坦克聯系在一起,似乎是機械化戰爭理論的出現和發展導致了「閃電戰」理論的形成,然而,實際上閃電戰的出現早於任何機械化戰爭理論,現代意義上的閃擊戰,是在20世紀初,由德國軍事家馮。施利芬提出的。 「閃擊戰」是由「閃電」和「戰爭」兩個片語合而成,是形容行動猶如閃電一樣迅速,給敵以措手不及的迅猛打擊。其實質是利用攻擊的突然性、兵力兵器優勢等因素,從戰爭剛開始時就給敵戰略第一梯隊(掩護部隊)以決定性殺傷,然後向敵國腹地迅猛進攻。在敵人動員和使用其軍事和經濟潛力之前,將其粉碎。 德軍根據此理論,在一戰前就制定了大名鼎鼎的「施立芬計劃」。按照施立芬計劃,在戰時出動5個集團軍穿過比利時,5支大軍齊頭並進,其右翼進攻速度要快,左翼速度比較慢,這樣當右翼包圍巴黎的時候,左翼部隊就可以對試圖救援的法軍主力以逸待勞。而預計法軍主力在開戰後將全力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在這里僅僅有第六和第七兩個集團軍,施立芬的目的是利用右翼的快速戰略迂迴,就像一閃旋轉門一樣把法軍主力消滅在野戰中。因此,在行動中,德軍作戰的核心思想是包圍戰,既不斷向敵軍側翼迂迴,遇到不易攻擊的目標便繞過。這樣可以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攪亂敵軍的防禦體系。在這一階段,騎兵是德皇威廉二世最給予厚望的部隊,因為在普法戰爭中,騎兵的迂迴作戰就為殲滅法軍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德皇很希望能把那次戰爭簡單的重演。但是,此時的歐洲畢竟不同於1870年的普法戰爭。新式火炮和機槍的大量應用導致進攻方面對的阻力大為增加,而此時德國仍習慣用增強進攻兵力的密度提高進攻效率。在第一次伊普雷運河戰役中,德軍士兵在協約國軍隊的機槍和訓練有素的英軍步兵射擊下屍積如山,很多英國戰地記者對德軍士兵的印象就是他們是機器人,在戰場上毫無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對於德國來說,如此慘重的傷亡使得他們稱此次戰役為:無辜者的大屠殺。 事實上,德軍士兵的戰術素養很高,只不過對於那些作為旋轉門門板的士兵,除了向前沖擊毫無選擇,對於資源匱乏的德國而言,停下就代表著坐以待斃。而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同法軍主力周旋的第六軍和第七軍的戰士,卻表現了很大的靈活性。他們不斷派出連排級別的小部隊向敵軍側翼滲透,並且通過這種滲透襲擾敵軍的進攻節奏。下面的一個小戰例就很能說明問題。 1914年8曰20日,一個法軍步兵連參加了對阿爾薩斯的一個山脊的攻擊。進攻路線是一個曲線,在法軍向進攻發起線前進的時候,德軍小部隊利用樹木的掩護,向兩側滲透。當法軍跨過曲線的底端。德軍的交叉火力就開火了,此時一個法軍排長命令手下人以散兵線向山頂沖鋒。由於越向山頂接近,隊形越密集,法軍的傷亡也越來越大,更多的法軍士兵也就暴露在德軍火力下。根據平時的訓練,法軍開始蹲姿進行還擊。但是在短短幾分鍾後,法軍的凝聚力就盪然無存。他們發現敵人的火力來自四面八方,因此不少人認為保命成了更實際的問題,因此一些士兵開始不聽命令後退,隨後變成了全線潰退。那個年輕的連長很快發現只有他一個人在交叉火力中。在戰斗結束後,他沮喪地對自己說:「1870年又開始了。」然而,盡管德軍左翼拖住了法軍主力,但右翼的進攻還是被遏制了,雙方開始了塹壕對峙。在那個時代,勤奮的防守者很容易取得上風。由於日復一日地增強防禦體系。一戰西線的塹壕體系往往達到3條主壕之多。在第一道主壕之前,還包括掩體,碉堡,等火力支撐點。更外則是鐵絲網,鹿砦和chevaux aux frises(好像是法軍特有的障礙物)。數百門大炮和機槍組成的火力形成了數公里縱深的「無人區」,而且隨著更多機槍火炮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無人區日復一日變得幾乎不可能突破。
德軍步兵戰術思想的變化
在最血腥的塹壕戰--凡爾登戰役結束後,德軍內部開始反思以前對堅固塹壕體系的突破造成的傷亡太大。首先,部隊在突破無人區的時候,要遭受敵人非常密集的火力,而既便到達敵軍塹壕,筋疲力盡的部隊還要同敵人進行白刃戰,就算部隊很幸運地攻佔了敵人的陣地,一旦後繼部隊未能跟進,則前方部隊很難有自主作戰的能力,很容易被敵軍預備隊趕出所佔陣地。另一方面,步炮的協同也有很大問題,之前的炮火准備,是在嚴格按照時間表和作戰計劃實施的,(二戰蘇軍也還是如此)一旦步兵進攻節奏跟不上時間表,炮火的准備很難對步兵提供有效的掩護。 針對這些缺點,德軍改進了它的步兵裝備。這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裝備是火焰噴射器的出現,在 1915年冬季,德軍的單兵裝備還基本是步槍和刺刀。這種武器在塹壕戰中顯得笨重且效率不高,而火焰噴射器則可以讓小部隊獲得相當的面殺傷手段,在打掃戰壕的時候,使守方很容易處於不利地位。另一種新式武器是克虜伯開發的37MM炮,這種炮很輕便,突擊部隊可以利用它近距對付敵軍的火力點。戰術的改進首先是來自炮兵,炮兵彈幕徐進射擊 的發明,使得敵軍不容易向被進攻的陣地投入增援兵力。其次是迫擊炮大量應用,直射火力打擊不到的塹壕變得不再安全。 以上這些對「突擊群戰術」奠定了基礎,不過,最終這種創新還是來源於實戰中的下級軍官。在 Argonne 和 Vosges(凡爾登戰役結束後的戰斗)的戰斗,對 Rohr上尉的戰術思想影響很大,後來此人提出了滲透戰術的原則,並得到了德軍高層的重視,當然很多下級軍官都在考慮類似的戰術,其中比較有名的是124 步兵團的埃爾溫,隆美爾中尉。「突擊群戰術」又稱「滲透戰術」(Stormtroop tactics),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戰單位,利用對方防禦的間隙和接合部,滲透到對方的防禦體系當中,打擊重要目標,切斷交通線,割裂防禦部署之間的關系,為正面的攻擊創造條件。根據這個思想,在進攻發起前,先經過密集的炮火覆蓋,接著在彈幕徐進的掩護下,德國派出數支精良的小分隊,即所謂「強擊部隊」或者有人譯為「突擊部隊」或者「風暴部隊」的。這些部隊在突破無人區的時候可以交替掩護,並繞過敵軍火力支撐點,迅速通過敵軍防禦部隊的間歇突破到敵軍縱深,切斷敵軍通訊。而後大部隊才發起攻擊。 由於在這種戰術中,強擊部隊要突破敵軍防線並在缺乏支援的情況下作戰,因此他們的裝備和戰術都與之前的德軍步兵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強擊部隊里有前進控制官,他的作用是利用電話(用無線電的很少)同本方炮兵進行密切聯絡,不再按照既定時間表而是實際需要為強擊部隊提供炮火支援,當然電話的作用距離是很有限的,因此他們更多的是使用信號彈和信號火箭指示目標。此外,強擊部隊除了戰斗部隊和協調官以外,還有工兵,基本的後勤醫療單位,以及通訊部隊。實質上他們是一支袖珍的合成部隊。其次,強擊部隊的武器已經不在是一律的步槍加刺刀了。他們裝備了手榴彈,手槍,短刀,還有尖形鏟。如果是軍士,還有輕重機槍,一個榴彈發射器,一個輕迫擊炮,一具火焰噴射器。此時,強擊部隊的體制也變成了分隊,分隊的士兵基本裝備不再是步槍而是伯克曼MP-18沖鋒槍,一個分隊就擁有完整的步兵火力配系,可以堅持獨立作戰。
胡蒂爾與突擊群戰術
對於英法等西方軍史學家而言,突擊群戰術又被他們稱為「胡蒂爾戰術」。這是奧斯卡·馮·胡蒂爾(Oskar von Hutier)將軍(1857-1934)在一戰中對突擊群戰術的應用最為成功,盡管他對這種理論的發展沒有任何直接貢獻。胡蒂爾生於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祖父曾經和拿破崙戰斗過,而且他的父親也在1870-1871年間參加了普法戰爭。埃利希·馮·魯登道夫,德國軍隊的第一軍需總監則是他的表兄弟。在里奇特費爾德士官學校受訓時,胡蒂爾即被保羅·馮·興登堡視為一位非常有前途德軍官,這是他軍事生涯中最早的亮點。在士官學校畢業後,他進入總參謀部並隨後交替擔任參謀和前線指揮官兩種職務。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行,胡蒂爾首先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中於馮·布洛的第二集團軍中擔任職務,負責指揮第一近衛步兵師。1915年4月,他調往東線在艾克豪恩的第十集團軍中指揮第二十一軍。1917年1月,胡蒂爾被指派指揮位於里加以南多瑙河一帶的D集團軍,以便在三個月後指揮第八集團軍。正是在指揮第八集團軍期間,胡蒂爾建立了使其留名戰史的聲望。 在里加戰役中,胡蒂爾面對的是俄國帕爾斯基將軍指揮的第12集團軍,編有161,000人、火炮1149門,機槍1943挺。而第8集團軍下屬3個軍,約6萬人,火炮2000門,機槍2000挺。1917年9月3日,胡蒂爾的軍隊佔領了里加。到3天後戰役結束,第八集團軍以4000多人的損失造成俄第12集團軍2.5萬人的損失,並推進到里加灣海岸。9月6日,胡蒂爾因其傑出成就榮獲著名的「藍馬克斯」勛章。不過,這種突擊群戰爭登峰造極的要數德軍在1918年在西線發動的春季攻勢,西方軍史學者稱為「和平攻勢」。在這次戰役中,胡蒂爾指揮新編第十八集團軍,充當於1918年3月由魯登道夫發動的德國大規模春季攻勢的先鋒部隊。參加攻勢行動的部隊有三個集團軍,北面是馮·貝洛將軍的第17集團軍,中間是馮德爾馬維茨將軍的第2集團軍,胡蒂爾的第18集團軍位於最南側。3月21日,胡蒂爾指揮5個軍、27個師沿著索姆河兩岸向海岸進擊,同時向北和向南展開,獲得了蔚為壯觀的初期成果。他所直接面對的敵人是英國將軍休伯特·高夫指揮的由12個師組成的第5集團軍。通過再次充分使用滲透技巧,他的軍隊捕獲了 50,000俘虜並非凡地推進了60公里。他的軍隊移動的如此迅速以至於負責側翼的其他部隊被遠遠的拋在後面。兩天後,他被皇帝迅速授予橡葉獎章。不過這時胡蒂爾的推進已經開始減緩並最後在日益增強的英法軍隊的抵抗面前停頓下來,這主要是因為難以通過古老的索姆河戰場保證補給。3月27日,胡蒂爾向法國首都進行了一次最深入的挺進,他部下的幾個師攻佔了距離巴黎約32英里的蒙迪迪埃鎮。4月4日,他被迫停止於蒙迪迪埃和莫勒伊以西。胡蒂爾進攻的停止暴露了「突擊群戰術」的一大弱點,就是對後勤補給要求比較嚴格,由於強擊部隊實質上是小規模合成部隊,它對於後勤的物資也不是單一的步兵為主的傳統部隊所能比擬的。而此時的德國,他們不可能繼續維持攻勢所必須的後勤補給。
突擊群戰術對機械化閃擊戰的影響
突擊部隊的存在源於對進攻速度的渴望,由於強擊部隊的進攻速度總是快於友軍,因此他們需要自己的突擊和掩護部隊。在古德里安組建裝甲軍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裝備兩種坦克,一種是突擊用的,另一種則是支援型的,前者成了III式坦克,而後者成為IV式。 在坦克等機械化戰爭裝備的推動下,戰場上的機動不再局限於人和馬的速度,因此突擊行動的突然性大大提高,以坦克為主構成的裝甲機械化部隊不僅具有猛烈的火力,而且,能實施快速深遠的縱深機動作戰。這種將強大的打擊力迅速作用於敵,使其抵抗和防護都變得無能為力的「坦克戰」,是以往戰爭所無法比擬的。飛機呼嘯而至,象冰雹般連續投彈,摧毀、殺傷、破壞敵工事、設備及有生力量;在這咄咄逼人的火力攻擊之後,裝甲機械化部隊突然出現,在敵尚未從巨大的心理震撼中恢復之時,以催枯拉朽之勢,掃盪敵陣地,直插敵縱深,物質的摧毀與精神的威懾雙管齊下,成倍地增加了打擊強度,迅速地贏得戰役勝利。實際上,坦克集群和風暴部隊的作用是一樣的,只不過它的機動性,火力,和防禦力遠非步兵可比。因此二戰初期對法作戰中,幾乎同樣的戰略,德軍就得到了和一戰完全不同的效果。
[編輯本段]閃擊戰三個重要要素
1奇襲 2集中 3速度
實施過程
1、集中使用裝甲部隊——高度集中的強大火力,快速機動能力,還有迅速推進時的強大生存能力都使裝甲部隊遠超過以前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中出現過的任何部隊。它使得騎兵顯得完全過時,使步兵在開闊地上顯得萬分無助,除非他們大量裝備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炮正是作為對閃電戰的回應才發展起來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尾才逐漸成熟。德國的坦克部隊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他們被認為是精英部隊而被配以最優秀的士兵和指揮官。德國的坦克是第一款能真正有效投入戰斗的坦克。除了坦克,機械化步兵能夠與坦克一起推進,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以遠離來自敵人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脅。當步兵的戰斗車輛不能得到滿足時,步兵經常會搭乘在坦克上前進。 2、大規模精準的空中支援——空中轟炸的高效准確和毀滅性把炮兵遠遠甩在了後面。同時炮兵也無法跟上坦克的推進速度。所以除了普通的炮兵外,德國軍隊還裝備了大量的斯圖卡式俯沖轟炸機,它能夠迅速有效的消滅坦克推進道路上的障礙(如炮兵,防禦工事,步兵集團,橋梁和護衛車隊等)。 傘兵是另一種形式的空中支援,他能夠快速佔領指定目標而不是破壞。在閃電戰中他們的常見任務是搶占重要橋梁,以防止敵人破壞他們,並使坦克能夠不受拖延的快速抵達並通過橋梁。 3、無線電——當法國在1940年時甚至還沒有裝備無線電時,德國就已經在每輛坦克,每架飛機,甚至每個作戰單位上都配備了無線電。這使得德國的指揮官們能夠高效率地掌控他們的部隊,並使得他們的空中力量更具效率和破壞性。無線電使得德國的閃電戰指揮官們能夠與他們的部隊一起快速推進,並親眼觀察戰場,充分掌握戰場形勢的瞬息萬變從而更好地運用他們的部隊,而不是站在地圖前坐失良機。無線電也讓德國的高級指揮官能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有效地掌控龐大的機動部隊,使大規模的協同作戰和高效率的統一指揮成為可能。 4、靈活性——德國裝甲指揮官不用去死搬命令按照特定的路線行軍。他們高度的機動能力和反應快速的空中支援賦予他們足夠的戰術自由,這使得他們能夠猶如洪水瀉地般選擇抵抗力量最薄弱的路線推進,或者通過他們強大的坦克炮火力和空中支援來打開一條通道。這同樣能夠使他們遭受盡量少的傷亡,從而保持他們高效迅猛的穿插並向更深處推進。 5、主動權和突然性——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快速推進部隊的驚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對敵領土的狂轟濫炸能夠輕易地使敵人陷於休克狀態。持續的突然襲擊會帶來更大的毀滅性破壞,正如德國人在戰爭中做的那樣。他們快速包圍大規模的敵軍,切斷他們的補給線,使敵軍瓦解和失去鬥志。 6、簡單明了——閃電戰沒有任何復雜晦澀的東西。它是一個簡單的戰術,現代武器的革M——坦克,飛機,無線電,使得它的實行成為可能。正是由於其他武器和戰術的融入,使它有了質的飛躍。也正是因為有了擁有騎士精神的指揮官像古德里安和隆美爾,有了經過嚴格訓練擁有戰斗經驗的士兵,有了出色的武器如四號坦克和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德國才能夠通過閃電戰取得驚人的勝利。 在以後的戰爭中德國終於遇到了棋逢對手的裝甲指揮官,例如巴頓和朱可夫。他們的坦克也在可能是二戰中最好的坦克的蘇聯T-34面前相形見絀。斯圖卡俯沖轟炸機也遇到了超級戰術支援機,像二戰中裝甲防護最佳的伊爾-2對地攻擊機,還有再往後的美英新型的多用途戰斗轟炸機。 7、空中優勢——這個因素處於從屬地位,但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敵人擁有空中優勢,那閃電戰就不可能實行了。就如隆美爾和其他德國指揮官在戰爭後期所面對的局面。 8、後勤——這是另一個關鍵的從屬因素。德國正是由於忽視了這個因素,而最終使部隊陷入癱瘓。德國人善於在相對較小的范圍,較短的時間和良好的天氣條件下發動閃電戰,如入侵波蘭,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但是當1941年他們進攻蘇聯時,蘇聯巨大的縱深,糟糕的道路情況和惡劣的天氣使他們在後勤上的缺陷顯露無遺。由於缺乏足夠的卡車,德國人還在大量使用騾馬作為運輸工具,這使得他們的步兵和補給跟不上坦克的推進速度。運輸機本來也能對部隊的後勤保障起到幫助,但是在對克里特島的空降作戰中德國損失了很多運輸機,後來為避免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整支部隊投降而進行的自負且無益的空投援助的行動中更多的運輸機白白損失。 除了傳統的對行進中的部隊的食物,水和彈葯的補給,坦克還需要大量的燃料和零部件。這個問題隨著戰爭的進展不斷加深,並使德國的裝甲部隊陷入癱瘓。德國後期的坦克,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在技術上非常復雜,比早期的坦克需要更多的燃料。很多重型坦克的損失都是由於機械故障和燃料不足,而非敵人的炮火。所以閃電戰需要的不只是坦克,還需要它們有極高的可靠性,足夠長的行程,並且伴隨有各種輔助卡車。德國忽視了戰爭華麗舞台背後所需要的幕後支持,因此遭受了慘重的懲罰。在戰爭後期蘇聯軍隊改進了他們的後勤補給系統使他們的坦克能夠不停頓地連續推進數百英里,有時甚至能夠在行進中加油,這當然要歸功於他們車輛的技術上可靠和簡潔。
剖析
以盡可能短的時間「折疊」空間
「時間就是軍隊」,「時間就是勝利」,爭取時間和奪取空間是軍事對抗的重要內容。在時間上先敵一步,可以得先機之利。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僅3個星期即在蘇聯境內推進縱深達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適時」;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點; (3)欺騙活動; (4)新的坦克「戰術」。(5)陸軍擁有優勢空中支援 德軍閃擊戰應用軍事科技的新的優勢,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擊,以及飛機的空中火力和縱深機降、傘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現代「撞城錘」。由於時空關系的改變創造的新的作戰理論,產生了時人難以想像的作戰效能。
以盡可能快的機動獲得最大限度的沖擊力
《孫子兵法》進攻戰的一個重要思路是——以極快的速度突襲敵軍,致使敵軍未反應過來就以取得約半數的勝利。書中寫道:「進而不可御者,速也。」並對快速產生的沖擊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根據戰爭力學理論,軍隊戰鬥力取決於兵力、機動力和沖擊力,而機動力和沖擊力的大小都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快,沖擊力也就越大。二戰初的閃擊戰依靠裝甲集團高速度、大縱深的突襲,產生的沖擊力在軍事史上堪稱空前的。
將精神之力轉化為戰鬥力
在閃擊戰理論中,精神對作戰的勝利可謂是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從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到東方的毛澤東,許多傑出的軍事家都十分關注作戰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彌補兵力的不足。其二為震懾。美軍在伊拉克戰爭的作戰計劃之一名為「震懾」行動,其實在閃擊戰的設計中,「震懾」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戰時德國發起閃擊戰時其坦克數遠不如英法聯軍,甚至被稱為「窮人的戰爭」,然而「窮人」打敗了富人。在西線閃擊戰中,法軍大批部隊被震懾住,法國戰士喪失了作戰意志,被俘人員竟多達150萬。
[編輯本段]對付閃擊戰的「鑰匙」
為什麼閃擊戰在二戰初期產生了巨大威力?為什麼二戰中的閃擊戰又均以失敗而告終?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頂點理論認為:「勝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一個頂點」。這個「頂點」,主要指的是作戰強度和作戰限度。由於頂點的存在,發起進攻的強者,到達頂點後,便會逐漸由強變弱,防禦的弱者,若注意積聚力量的話,將可能逐漸由弱變強。閃擊戰盡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力,但畢竟這個沖擊力有個極限,終究有個頂點。戰爭的最終勝負並不是單單取決於沖擊力,還包括許多其他方面的要素。當德軍深入蘇聯腹地,兵臨斯大林格勒時,由於戰爭的非正義性(主要是暴行導致的抵抗)、自然條件的惡劣、後勤補給線的困難,特別是蘇聯軍民高漲的愛國熱情、強大的工業能力、正確的戰略部署、經過調整並適應德軍戰術的新型軍事理論和逐步裝備先進武器的軍隊,以及美英和中國的支持等,使得閃擊蘇聯的侵略戰爭在斯大林格勒由「頂點」跌落,從而開始走向失敗。 二戰後,雖然再沒有像二戰那樣大規模的閃擊戰發生,閃擊戰其實在現代局部戰爭中處處可見其影子。特別是當現代戰爭插上信息技術翅膀後,突如其來的閃擊戰變得更加可怕。在計算機技術的武裝下,空中力量的機動力、火力、防護力,已經遠遠超出二戰時地面的裝甲集團,體現出諸多的新優勢:速度之快、機動能力之強,使地面防禦力量幾無還手之力;遠程精確打擊與火、力、快速機動能力的完美結合,達到了「動如雷震」、「斬首」、「震懾」的效能;空中力量在c4isr指揮、控制、偵察等系統作用下,能量發生空前躍升,形成超視距攻、防一體的作戰系統,對戰爭命運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現代戰爭中「戰爭頂點」已在高技術下變得難以利用,戰爭的「非接觸式」、「非線式」、「非對稱」,讓弱小的一方「以劣勝優」的餘地越來越小。那麼防範閃擊戰的出路在哪裡?唯有加速新軍事現代化,未來化,在軍事思想上斷不可輸給對手,在編制體制、武器裝備、教育訓練等上,也勵精圖治,形成對手不敢輕舉妄動的優勢,使敵無機可乘。 當閃擊戰插上信息的翅膀後,需要我們給軍事思維插上信息的翅膀,不僅僅是貼著「信息」標簽的名詞的變化,必須有全新、敏銳而不保守的哲學頭腦,需要居安思危而不是歌舞昇平的危機意識。但是閃擊戰靠的是速度,如果不能個一鼓作氣勝利解決,那麼後果嚴重!

Ⅲ 德國統一的模式是什麼

伴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德國分裂是二戰的產物。在德國問題上,二戰勝利國都有自己的權益。然而兩種制度造成了東西德發展不平衡。東德大批移民湧入西德,尋求富裕生活。柏林牆的開放沒有減緩東德人自東向西的移民運動。1990年,每天都有2000名東德人遷往西德,西德的接收能力已達極限。「引進西德馬克,我們就留下來;不引進西德馬克,我們就找它去!」東德人在街上高聲喊道。在波恩的政治家十分清楚,阻止東部人流向西德的唯一方法,就是盡快用西德模式同化東德。但也就在7月,德國統一的最後障礙也被掃除。兩個德國與四個同盟國經過數月「2+4」會談達成了協議。赫爾穆特·科爾成功安撫了英法兩國對一個重新崛起的德國的恐懼,並以承擔蘇聯紅軍撤軍費用的方式,換得了內外交困的戈爾巴喬夫對統一後的德國加入北約的首肯。東德人和西德政府實現了願望。1990年10月3日零時,聯邦德國國旗在柏林國會大廈上冉冉升起,國會大廈周圍的街道與廣場上,百萬民眾在歡慶。

Ⅳ 二戰初德國進攻法國的戰術是什麼

二戰德國對所有被襲擊的國家都使用閃擊戰,大規模機械化陸軍再配合空軍出動。所有的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一起出動形成當時很難抵禦的沖擊波。本人感覺更像北方游牧民族大規模彪悍的騎兵一起出動一樣。但是到二戰後期東西方的力量也都學會了這個作戰模式!
德國突然對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機場、鐵路樞紐、重兵集結地區和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在北海到馬奇諾防線之間的300多公里的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向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納粹德國從而繞開馬奇諾防線!
二戰中法軍的坦克和火炮從水平和數量一點不差於納粹德國,不過仍然採用跟隨步兵作戰的落後戰法。加之二戰中法軍的戰斗機數量偏少,而且很快被納粹德國偷襲中摧毀!制空權不存在的情況下。二戰中法軍很快作戰失利!法國也不存在多少戰略縱深!

Ⅳ 德國為什麼一定要發動二戰默默發展實力不行嗎

因為當時的德國在一戰之後,簽訂了凡爾賽條約的德國經濟處於停滯階段,國內的經濟一直都處於蕭條的狀態。而德國當時還欠下了很多的巨款,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當時的德國只好通過發動戰爭來獲取利益。只不過德國發動二戰的最根本原因是為了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和資源,希望通過戰爭的方式來緩解德國經濟帶來的壓力。德國在二戰中的經濟發展的很快,不過因為戰爭的影響,當時的德國遭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反對。

雖說二戰帶動了德國的國內經濟,讓德國的經濟在二戰中高速發展。但是這場戰爭畢竟是不正義的,是要受到譴責的,因此等到德國因為戰爭在不斷消耗之後,德國的後勤出了問題之後,導致德國在工大蘇聯的時候,直接被蘇聯擊敗了。等到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在軍事法庭上承認了自己在二戰中的行為,並且還對受害國進行了賠償以及道歉,甚至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諒解。

Ⅵ 希特勒發動閃電戰

閃電戰是不可能消滅所有國家的。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頂點理論認為:「勝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一個頂點」。這個「頂點」,主要指的是作戰強度和作戰限度。由於頂點的存在,發起進攻的強者,到達頂點後,便會逐漸由強變弱。防禦的弱者,若注意積聚力量的話,將可能逐漸由弱變強。閃擊戰盡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力,但畢竟這個沖擊力有個極限,終究有個頂點。戰爭的最終勝負並不是單單取決於沖擊力,還包括許多其它方面的要素。當德軍深入蘇聯腹地,兵臨斯大林格勒時,由於戰爭的非正義性、自然條件的惡劣、後勤補給線的困難,特別是蘇聯軍民高漲的愛國熱情、強大的國力、正確的戰略指揮、先進的軍事理論和現代化軍隊,以及美、英的支持等,使得閃擊蘇聯的侵略戰爭在斯大林格勒到達了「頂點」,從而開始走向失敗。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閃電戰的兩大缺陷:第一,隨著裝甲機械化兵團的快速突擊和推進,完成主要的穿插合圍殲滅敵人的任務。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自己的補給線過長和兵力的分散。如果在形成合圍之時,包圍圈內有一支同樣強大的裝甲機械化兵團對你進行反突擊作戰,就會不可避免的突破其包圍圈。在進攻法國的「曼施坦因」計劃後期,英法聯軍曾經根據法國新任西線盟軍總司令馬克西姆·魏剛的指揮下發動的一次反突擊作戰,雖然結果是失敗的,但是魏剛恰恰抓住了閃電戰的一大缺陷。第二,就是如果對方擁有大的戰略縱深,有足夠的能力來吸收和消化閃電戰發動者的進攻動能,根據《戰爭論》的頂點理論,後者的頂點會提前到達。這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的中後期,蘇聯的廣袤領土對德國的閃電戰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吸收、消化的效果。

Ⅶ 二戰時德軍靠什麼和蘇聯抗衡的

據樓主所問的內容,您應該是軍事歷史常識較為薄弱。
那麼請聽我講給您聽。(請您看完)

我先回答你的第一疑問:
蘇軍的炮兵遠沒有德軍的炮兵強,您所看的紀錄片不是客觀來講述歷史的,具有很明顯的偏向。
蘇軍火炮質量和炮兵的素質遠不及德軍,自戰爭開始至結束一直就沒有超越德軍,就以蘇軍的122毫米榴彈炮為例。它的性能一般精準度和炮彈威力只及德軍的105毫米榴彈炮。
那為什麼很多戰史資料和紀錄片都在宣傳蘇軍的炮火威力兇猛呢?
這是因為蘇軍每次火力覆蓋都會聚集數十個炮兵團,數百門的火炮。
例如:白俄羅斯方面軍在1945年1月30日進攻柯尼斯堡時一次就動用1000多門火炮發射了350萬發炮彈。我們想一想,就算M-30 型122毫米火炮再孬。1000多門同時發射,怎麼也能彌補威力和精準度的缺陷了。。。(蘇聯一直在走這種路線——以數量取勝)
不過按照歷史的眼光來說,蘇軍的火炮還是有一定的水平的。

第二,士兵的素質。
我們都知道,德國在戰爭末期病原嚴重枯竭,小孩子和老人都上了戰場,組成了人民沖鋒隊。但是,我們客觀的看,人民沖鋒隊在德軍作戰部隊中並不佔很大的比例。從戰爭初期存活下來的老兵成為了部隊中的骨幹。
在蘇德戰場上,軍事史學家一致認為一個德軍訓練有素的士兵可以換得3個蘇軍戰士。連蘇聯自己也承認二個蘇軍士兵在戰場上可以換一個德軍。不過在現實中,蘇軍的傷亡比例和德軍嚴重的不成比例。德軍的戰斗小組給與了蘇軍巨大的殺傷。(800:2000)在戰場,見到戰斗形勢不利於己方時,掉頭逃跑的大部分都是蘇軍,所以在蘇軍中政治委員的作用相當大,(逃跑就槍斃,當然,德軍也有類似於這樣的事)所以說,差距還是相當大的。不要輕信那些正史,那都是勝利者編寫的,歷史,還是要客觀的去看待。

第三,關於坦克的問題。
蘇軍的坦克的確是戰鬥力強悍,T系列的性能的確可圈可點。不過,你只要好好看看蘇德戰史就明白了。
關於蘇德的坦克戰史,是最具有傳奇性的。也是人們談論最多的。
T-34或者T-34|85,在德軍眼裡(戰爭末期)已經沒什麼大不了的了,虎式的神話我就不深談了,您自己也可查閱。就連四號H型坦克,也有許多坦克王牌。(魯道夫·馮·里賓特洛甫 等)斯大林自己都承認,兩輛IS-2踩能摧毀一輛豹式,更別提虎式了。德軍裝甲部隊一直都是以1:10對蘇軍保持優勢。

綜上所述,德軍為什麼可以挺那麼久,是靠德軍士兵的頑強鬥志、極高的戰鬥技術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德軍當時保持的空戰王牌,坦克王牌,海戰王牌。都是至今別人無法企及的...

Ⅷ 二戰時期德國打仗是什麼風格日本是什麼風格它倆誰厲害

看你的意思是指作戰的整體指導思想,這個比較復雜了。
簡單地說,德國的在戰爭的早期奉行閃擊戰,一切以快為准,不追求大量殺傷,達到政治目的即可。中後期由於在東線被拖住,實際上就回歸了老普魯士傳統的穩中求進的戰略,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德國整體指揮調度的特長。但是很可惜碰到了蘇聯,被活活拖死。
日本實際上初期就是德國的翻版,追求速勝,只不過德國體現在空地一體,日本體現在海軍。日本的戰術和戰區的指揮能力和德國差一大截,後期基本上就是精神制勝法,再加上美國短暫西顧,所以比德國多活了幾個月。
日本的整體戰爭勢力相對德國差距非常大,只是德國由於政治和國際環境的原因,最終沒有下定決心發展海軍。日本可以說是潛心發展了海軍,但勢單力孤,且後勁不足,難成大器。

Ⅸ 現今世界上是不是有兩種大的模式,即德國模式和美國模式

這是在過去,德國代表了後發的資本主義國家,而美國代表了資本主義領跑者的形象:資本主義在剛開始的時候的各個國家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先發的國家在競爭中獲得了巨大的資源得到了發展,而後發的國家卻被壓制了,後發的國家不甘落敗以軍事斗爭的形式挑戰先發國家的不公平同時為了獲得更大生存發展的空間,因此才有了以德國為首(日本可以說是德國的克隆)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最終歷史證明了德國模式的失敗,同時確立了美國的發展。

Ⅹ 歐陸戰爭3爭霸模式德國怎麼

先說句,歐陸戰爭爭霸沒什麼打不過的,而且還是德國這么強的國家,不談三星國家,用什麼保加利亞,希臘等一星國家都能統一歐陸
德國的話,西線就先防守,多用炮轟不能反擊的步兵騎兵什麼的(裝甲車也不能反擊),造步兵做炮灰,(可以造個戰壕啊什麼的防禦工事)守住幾個重要城市和工業區就好了
主要先進攻東線,造騎兵搶地方,俄羅斯地方大,兵少,先用騎兵進入,遇到防守的不要交戰,就占點地方,繞過去,能搶幾個城市或者工業區那是最好。如果再被反搶也不要打。然後用後面的炮兵,步兵慢慢推進過去殲滅敵軍。然後先前的騎兵再回來一起打。等東線差不多能慢慢推了再把注意力放到西線上。然後就隨意了。
記住,炮兵是戰爭之神,用好了非常強大。
步兵便宜又好用,作為炮灰非常好。
記得兵都沒血了,堆到一個格子上用補給線。(最好留給一些升了級的兵,比較強大的那種,或者是指揮官的)
德國是個很強大的國家,開局就是位置差了點,德國各個地方的價值都很高。真不懂為什麼樓上的那麼多人會說打不過。
如果還不懂的繼續問,我去再打一遍,然後講的更詳細點。

閱讀全文

與德國打仗是什麼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