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和哪個國家矛盾大

德國和哪個國家矛盾大

發布時間:2022-12-17 01:34:23

❶ 一戰前德國與哪個國家矛盾最尖銳

英國

一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表現為英德之間的矛盾。德國統治集團自19世紀90年代開始,從爭取稱霸歐洲的「大陸政策」轉向奪取全球霸權的「世界政策」,這對於已經掌握世界霸權的「大英帝國」是一個嚴重的挑戰。英德之間最尖銳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殖民地之爭
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德國充分利用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到20世紀初,德國工業總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但德國海外市場狹小,尤其是殖民地面積少,這是制約德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1900年任宰相的皮洛夫曾宣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只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陽光下的地盤。」而當時英國殖民地面積最大,直接受到來自德國的威脅。英德殖民地之爭尤為突出。
一是在中近東地區。德國帝國主義野心勃勃,揚言要開足馬力,開到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裡去。「巴格達鐵路將替我們開辟到伊朗和阿富汗的道路,而成為架在英屬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劍。」德國修建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損害了英國在中東的利益,並威脅到英屬印度。二是在非洲,德國想沿赤道一線向兩邊擴張,從東非到西南非建立一個斜斷非洲大陸的「赤道非洲帝國」。而同時英國想從埃及南下和由好望角北上,建立一個縱貫非洲的帝國,並計劃修建一條鐵路,把英屬亞洲和非洲殖民地連接起來。
商品市場之爭
1870-1913年間,德國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工業生產增長了4.6倍,而英國只增長了1.9倍;英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所佔比重,從1870年的31.8%下降到1913年的14%,而德國從13.2%上升為15.7%;英國的工業壟斷地位喪失,從佔世界第一位降到第三位,德國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1870-1913年德國對外貿易額分別增加了1.8倍,而英國只增加了89%;英國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從22%降到15%;德國的輕重工業產品在世界范圍暢銷,尤其是在歐洲,這對以傳統輕工業為主的英國造成巨大沖擊。
歐洲霸權、世界霸權之爭
18世紀的英國不僅是歐洲霸主,而且還是世界霸主。但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英國的歐洲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出現動搖。一是美國的迅速崛起;二是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使歐洲大陸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俾斯麥在對外政策上的戰略目標首先是建立起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隨著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急速提高,從90年代起,德國已明顯突破了大陸政策的界限,更多地著眼於爭奪世界霸權。這一切是與它的經濟發展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分不開的。
海上霸權之爭
英國自18世紀已來就是海上霸主。德國加緊擴充海軍,准備與英國爭奪海洋霸權。德國為奪取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增加海軍軍費。1898年德國議會通過了龐大的海軍建設計劃,兩年後又把計劃擴大一倍。德皇威廉二世說:「德國的未來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掌握在我們手中」。德國海軍力量很快增長到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英國。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總之,一戰前夕,在帝國主義間出現的三對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這一矛盾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帝國主義間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所致。

❷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與哪個國家矛盾最尖銳

英國,一戰的爆發就是英德矛盾的激化所致——————。

一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表現為英德之間的矛盾。德國統治集團自19世紀90年代開始,從爭取稱霸歐洲的「大陸政策」轉向奪取全球霸權的「世界政策」,這對於已經掌握世界霸權的「大英帝國」是一個嚴重的挑戰。英德之間最尖銳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殖民地之爭】

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德國充分利用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到20世紀初,德國工業總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但德國海外市場狹小,尤其是殖民地面積少,這是制約德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1900年任宰相的皮洛夫曾宣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只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陽光下的地盤。」而當時英國殖民地面積最大,直接受到來自德國的威脅。英德殖民地之爭尤為突出。

一是在中近東地區。德國帝國主義野心勃勃,揚言要開足馬力,開到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河裡去。「巴格達鐵路將替我們開辟到伊朗和阿富汗的道路,而成為架在英屬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劍。」德國修建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損害了英國在中東的利益,並威脅到英屬印度。二是在非洲,德國想沿赤道一線向兩邊擴張,從東非到西南非建立一個斜斷非洲大陸的「赤道非洲帝國」。而同時英國想從埃及南下和由好望角北上,建立一個縱貫非洲的帝國,並計劃修建一條鐵路,把英屬亞洲和非洲殖民地連接起來。

【商品市場之爭】

1870-1913年間,德國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工業生產增長了4.6倍,而英國只增長了1.9倍;英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所佔比重,從1870年的31.8%下降到1913年的14%,而德國從13.2%上升為15.7%;英國的工業壟斷地位喪失,從佔世界第一位降到第三位,德國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1870-1913年德國對外貿易額分別增加了1.8倍,而英國只增加了89%;英國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從22%降到15%;德國的輕重工業產品在世界范圍暢銷,尤其是在歐洲,這對以傳統輕工業為主的英國造成巨大沖擊。

【【歐洲霸權、世界霸權之爭】】

18世紀的英國不僅是歐洲霸主,而且還是世界霸主。但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英國的歐洲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出現動搖。一是美國的迅速崛起;二是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使歐洲大陸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俾斯麥在對外政策上的戰略目標首先是建立起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隨著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急速提高,從90年代起,德國已明顯突破了大陸政策的界限,更多地著眼於爭奪世界霸權。這一切是與它的經濟發展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分不開的。

【海上霸權之爭】

英國自18世紀已來就是海上霸主。德國加緊擴充海軍,准備與英國爭奪海洋霸權。德國為奪取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增加海軍軍費。1898年德國議會通過了龐大的海軍建設計劃,兩年後又把計劃擴大一倍。德皇威廉二世說:「德國的未來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掌握在我們手中」。德國海軍力量很快增長到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英國。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總之,一戰前夕,在帝國主義間出現的三對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這一矛盾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帝國主義間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所致。

❸ 法國和德國有過什麼恩怨為何至今都是死敵

法國和德國都是歐洲地區的強國,但是雙方卻非常不對付,我們其實都認為英國和德國之間苦大仇深,但是世界上英德之間發生的沖突數量遠遠沒有德法之間發生的多。其實法國和德國之所以成為死敵的原因也非常簡單。首先就是雙方都是歐陸大國,陸軍力量強大,所以雙方對對方的警惕性都非常高,自然容易發生摩擦。其次就是法國和德國總共打過三次重大戰爭,互有傷亡。最後就是隨著歐洲一體化的進展,歐盟的建立,法國和德國的矛盾逐漸開始進行了化解,而且雙方也在各個領域開始了合作。

最後就是隨著歐洲一體化的進展,歐盟的建立,法國和德國的矛盾逐漸開始進行了化解,而且雙方也在各個領域開始了合作。由於二戰之後,歐洲各個國家元氣大傷,最終導致了歐洲開始選擇抱團取暖,放下原來的仇恨和恩怨。所以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啟,法國和德國這對綿延了多年的冤家也終於重歸於好。

❹ 一戰前,歐洲大陸的主要矛盾,德國和法國的矛盾是什麼德國和俄國的矛盾是什麼

德國和法國之間的矛盾不就是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嘛,英國隔海相望,他們對歐洲大陸沒有興趣,就算有他們也知道得不到,而德法之間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必須只能有一個國家是歐洲的王者。法國跟以前的普魯士啊他們都打了幾百年了,一直沒有分出勝負,所以一戰德國又想來啰。一戰前德國和俄國的矛盾木有那麼尖銳,而且俄國不是德國的對手,一戰中俄國遇到了十月革命,列寧為了上台對德國做了很多賣國的事情,答應了許多給德國的好處,就為了讓德國幫忙推翻沙俄。一戰後德國輸了當然列寧肯定也不會給了。

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與那個國家矛盾最為激烈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與之矛盾最為激烈的無疑是法國。正是以法德矛盾為基礎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兩國的矛盾從普法戰爭開始,到一戰時升級,兩國在法國東北部與德國接壤的凡爾登大打出手,雙方勢均力敵,不斷有士兵被投入戰場,又不斷地有士兵陣亡,戰況慘烈,死傷無數,因此凡爾登戰役又稱"凡爾登絞肉機"。一戰以德國戰敗告終,然而法德矛盾並沒有因此緩解反而進一步升級,後來二戰的爆發與這兩個國家仍有很大關系.....

❻ 當前德國與哪個國家矛盾大

一個是俄羅斯,另一個是土耳其~~

德國跟俄羅斯的矛盾目前主要是集中在當前西方(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的經濟制裁上。

德國跟土耳其的矛盾則是個「歷史問題」:因為土人是德國最大的少數民族,很多德國人最討厭土人,由此在(德國國內)引起的種❤族歧❤視爭議也從未停止。另外,德、土兩國還經常因種種移民方面的問題相互指責,甚至是對罵。這也算是雙方關系一直都不太「融洽」的表現吧~~

❼ 德國與義大利有哪些矛盾

在法西斯軸心國,德國除與日本貌合神離外,與義大利的矛盾也由來已久,盡管兩國在對外擴張方面存在共同點,但利益上的差異仍使兩國間不斷產生分歧,乃至明爭暗鬥。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背著義大利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使墨索里尼深感不悅。尤其當墨索里尼於8月26日從英國得悉,德國向倫敦提出要與英國結盟的文本內容後,更是大為惱怒。更有甚者,德國進攻波蘭的計劃事先也未通知義大利。因此,當德國於9月1日向波蘭發動進攻後,墨索里尼當即宣布採取「非交戰」立場。這引起了希特勒的不滿,他認為,英法之所以敢在9月3日對德國宣戰,與義大利的隔岸觀火有很大關系。希特勒曾正式要求義大利參戰,但義大利以缺少戰略物資為由加以拒絕。希特勒對此懷恨在心。9月中旬,他唆使住在上阿迪傑的南蒂羅爾人脫離義大利,歸順德國控制的奧地利,從而使德、意矛盾公開化。

當然,義大利不可能長期保持「非交戰」立場。墨索里尼本人就表示:「義大利不能無限期地保持中立。」這是因為義大利稱霸地中海和巴爾乾的野心,以及德軍正在取得的勝利等等,都誘使義大利急於參戰分贓。1939年12月7日,墨索里尼親自主持召開會議,決定義大利將站在德國一邊參戰。

盡管義大利已表明要與德國「並肩作戰」,但兩國間的矛盾並未因此而消除,義大利的反德勢力還很強大。以總參謀長巴多里奧為首的多數高級將領,一直對德國持仇視態度。他們不願與德國為伍,更不甘心受其約束。因此,直到墨索里尼下令制訂作戰計劃時,巴多里奧還說:「由於他們(德國人)擺老資格和傲慢成性,我們絕不能同他們採取統一行動。」

閱讀全文

與德國和哪個國家矛盾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