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庫班空戰中德軍究竟損失了多少飛機有人說網上說的德軍損失1100架飛機數量似乎不對
德國空軍參戰的為5個大隊2個中隊:II/JG3,III/JG3,I/JG52,II/JG52,III/JG52,13(Slow)/JG52(斯洛
伐克中隊),15(Kroat)/JG52(克羅埃西亞中隊)。所有部隊都裝備了Bf109G2或Bf109G4,總數約180架。
蘇聯空
軍參戰的為第201(4月18日參戰)、第216、第236、第265(4月19日參戰)、第278(4月20日參戰)、第287戰斗機師(4月20日參
戰)。其中第201師包括第13、第236、第247團(裝備最新款的LAGG-5);第216師包括第16和第42近衛戰斗機團、第45和第298戰斗
機團(裝備YAK-1、P-39和P-40);第236師包括第267、第611和第975戰斗機團;第265師包括第12、第402、第812戰斗機
團;第278師包括第15、第43、第274戰斗機團;第287師包括第4、第148、第293戰斗機團。5月,第229戰斗機師參戰,另外還有第105
戰斗機師、近衛第6、第11戰斗機團和第7、第9戰斗機團等一部參與。蘇軍飛機型號較雜,除了YAK、LAGG和西方盟軍援助的P-39、P-40等外,
還有少量已經過時的I-16和I-153。在飛機數量蘇軍上佔有絕對優勢,其中僅第201、第265、第278、第287這四個戰斗機師就裝備了至少
360架戰斗機。
4月17日:
蘇軍宣稱擊落16架德機(包括戰斗機12架),另有1架德軍戰斗機在戰斗中失控墜毀;其中第298
戰斗機團宣稱擊落7架,第16近衛戰斗機團宣稱擊落4架。然而,德軍資料顯示,當天只有II/JG3的一架Bf109G2(w/n
13763)在空戰中被擊傷在德軍機場迫降,受損程度為40%;另有一架II/JG52的Bf109G4(w/n
19235)在戰斗中由於機械故障在德軍機場迫降,受損30%。
德軍宣稱擊落30架蘇機,其中戰斗機28架。其中II/JG3宣稱擊落14架戰斗
機(9架LAGG-3,2架YAK-1,1架I-16,1架I-153,1架P-39);III/JG3宣稱擊落2架IL-2;I/JG52宣稱擊落11
架戰斗機(7架LAGG-3,4架P-39);II/JG52宣稱擊落2架LAGG-3,III/JG52宣稱擊落1架P-40。由於蘇軍資料缺失,目前
只知道第16近衛團和第611團的損失——2架P-39和1架LAGG-3。
4月20日:
蘇軍宣稱擊落50架德機(包括戰斗機
30架),其中第16近衛團和第45戰斗機團宣稱共擊落10架Bf109,第812戰斗機團宣稱擊落4架。但是,德軍資料顯示當天只損失了3架戰斗機,其
中III/JG3損失2架Bf109G4,1架(w/n 14946)在攻擊IL-2時被擊落,飛行員Adolf von
Gordon陣亡,另一架(w/n 14955)在作戰中失蹤;II/JG52損失1架Bf09G4(w/n
14309),該機與一架被擊落的蘇軍P-40殘骸相撞後墜毀,飛行員Johann
Glyayssner少校(已有37個擊墜戰果)陣亡。另外,II/JG3的1架Bf109G2(w/n
13884)在蘇軍轟炸德軍機場時受損50%,III/JG3的1架Bf109G2 (w/n 14842)在降落時傾覆,受損80%。
德軍宣稱
擊落91架蘇機。其中II/JG3宣稱擊落32架(包括14架戰斗機:8架LAGG-3,3架LAGG-5和3架YAK-1),II/JG52宣稱擊落
32架(包括19架戰斗機:9架LAGG-3,2架LAGG-5,6架YAK-1,1架MIG-1和1架P-40),III/JG3宣稱擊落11架,I
/JG52宣稱擊落4架,III/JG52宣稱擊落5架,斯洛伐克和克羅埃西亞中隊宣稱擊落5架LAGG-3(其中2架有紅星標識)。根據蘇軍官方戰報,此
戰一共損失39架飛機,絕大多數都是戰斗機。
4月21日:
蘇軍宣稱擊落30架德軍戰斗機。但德軍資料顯示當天只有1架Bf109(w/n 10334)沒有能夠返航,另有2架Bf109(w/n 14966和14801)分別受損50%和25%。
4月24日:
蘇軍宣稱擊落13架德軍戰斗機,另外還觀察到有2架Bf109在空炸相撞墜毀。但是,德軍資料顯示該日沒有戰斗機損失,只有1架Bf109(w/n 14719)在機場上受損35%。
4月28日:
蘇軍宣稱擊落25架德機,其中約一半是戰斗機。但德軍資料顯示當天沒有損失。
此時,德軍的Stab/JG3和III/JG3前往其他戰區,剩下的德軍部隊大約有150架戰斗機,其中部分需要維修。
4月29日:
蘇
軍宣稱擊落德機74架,一半以上是戰斗機。德軍資料顯示只有1架III/JG52的Bf109(編號不詳)在戰斗中受損,但有1架II/JG3的
Bf109G2(w/n 14705)由於發動機故障墜毀,另有2架II/JG52的Bf109(w/n 13469和14729)在德軍機場附近墜毀。
德
軍宣稱擊落63架蘇機,其中II/JG3宣稱擊落23架(包括16架戰斗機:10架LAGG-3和6架YAK-1),II/JG52宣稱擊落19架(包括
18架戰斗機:6架LAGG-3,8架YAK-1,1架I-16,2架P-39和1架P-40),III/JG52宣稱擊落21架(包括19架戰斗
機:14架LAGG-3,1架LAGG-5,3架噴火,1架P-39)。根據蘇軍官方數據,共損失27架飛機。
4月29日同日,I/JG52調往其他戰區,5月初,II/JG3也被調走。這樣,在庫班地區一度只剩下JG52的兩個大隊和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中隊。5月16日,I/JG52重新返回庫班。
5月26日:
蘇
軍宣稱擊落德機67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戰斗機,另外在對德軍機場的攻擊中摧毀和擊傷了9架德機。但德軍資料顯示在空戰中只有1架I/JG52的
Bf109G2(w/n 14850)被擊落,飛行員Ulrich Stark失蹤;該大隊另一架Bf109G2(w/n
13934)在機場降落時發生事故受損40%。II/JG52有2架Bf109受損,其中1架(w/n
19922)由於發動機故障受損25%,另一架(w/n
19769)在降落時受損20%。III/JG52有1架Bf109G4由於機械故障受損20%。
德軍宣稱擊落蘇機35架,其中I/JG52宣稱
擊落11架(包括7架戰斗機:1架LAGG-3,2架YAK-1,2架P-39和2架P-40),II/JG52宣稱擊落11架(包括10架戰斗機:2架
LAGG-3,5架YAK-1,2架噴火,1架P-39),III/JG52宣稱擊落13架(包括9架戰斗機:7架LAGG-3,1架P-39,1架噴
火),另外斯洛伐克中隊宣稱擊落6架。根據蘇軍官方報告,蘇軍損失20架飛機,戰死者中有2位蘇聯英雄——M.M.
Osipov和N.D.Kudrya。
庫班空戰於6月7日結束。多年來蘇聯人認為此戰重創了德軍,擊毀了800架德機,其中500架是戰
斗機;其中僅第812戰斗機團就擊落了大約50架Bf109。累計投入庫班空戰的共有25個蘇軍戰斗機團,有一大批飛行員成為了王牌飛行員,如擊落17架
的Lavrenov,擊落15架的Fadeev,擊落10架的Pokryshkin和Glinka等等,戰果基本都是Bf109。然而,根據德軍記錄,在
庫班德軍實際只有42架Bf109被擊毀(各種原因),58架受傷(各種原因),在空戰中更是只有28架被擊落、20架受傷。從1943年4月17日至6
月7日,在庫班德軍一共只有27名戰斗機飛行員陣亡、被俘或失蹤(包括3名駕機潛逃並投降蘇軍的克羅埃西亞人)。
德軍在庫班空戰中宣稱共擊落蘇軍飛
機780架,估計是蘇軍實際損失的2.5倍。蘇軍的精確損失數據已經不得而知,但從現有的數據看,比起德軍的損失要大得多。僅僅第812戰斗機團就損失了
16名飛行員,包括全部3名中隊長;第16近衛戰斗團損失了10名飛行員。也就是說,僅僅這2個戰斗機團損失的飛行員就和德國空軍同期的總損失數差不多。
陣亡者中包括了2名團長、1名副團長、7名中隊長和7名蘇聯英雄:V.Fadeev(陣亡時共有20個擊墜記錄),S.S.Azarov(15
個),D.L.Koval(13個),I.P.Rybin(12個),M.Z.Teleshevsky(12個),M.M.Osipov(10
個),N.D.Kudrya(10個)
⑵ 二戰,德國的海陸空各有多少人
1、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1940年的匯率],但美國這時依然享受著大西洋天然壁壘的優越,陸軍只有可憐的10萬人,遍為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和1個後備預師,坦克的數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蘭後面,勉強做個世界第七.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具體武器生產狀況如下].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進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2、 蘇聯是二戰時期軍事實力最強盛的國家,蘇聯是世界第二工業國,蘇德戰爭初期其GDP達433億美圓,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這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軍隊了,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萬輛在戰爭中被擊毀,蘇聯強大的生產能力及時的補充了這些損失.
3、 德國在希特勒的嚴抓下,大搞經濟。1940經濟總量達到561億美圓,基本度過了經濟危機,軍火工業生產開始全面的運轉,其軍火產量在193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之和,以坦克生產為例,1940年生產坦克2500餘輛[3型為主],1943年達到了頂峰7600餘輛,隨即就有3000多輛開往庫爾斯克,包括200輛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後來多生產虎 豹坦克,數量有所下降,質量卻在上升,由於盟軍的轟炸和資源短缺,德國經濟在1945年開始出現崩潰.
4、英國在歐洲孤掌難鳴,國內經濟不景氣,其經濟和資源的維持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和美國的支援;法國已經戰敗,其勢力范圍退縮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義大利早在1940年時就已經爆發的經濟危機,在加上義大利軍隊的接連失利,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台.
6、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7、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軍事實力相當弱後,具體的經濟總量狀況無從考證。開戰時屬於國民政府的陸軍,其編制為49個軍,182個步兵師,46個獨立步兵旅,9個騎兵師,6個獨立騎兵旅,20個獨立騎兵團,總兵力高達170餘萬人。抗日戰爭開始後,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地方軍閥部隊紛紛接受國民政府改編,開赴抗日戰場,蔣介石嫡系部隊也擴大編制,很快,總兵力達到200萬人。 中國空軍共有偵察機251架,戰斗機212架,轟炸機257架,此外,直屬軍政部的還有炮兵旅4個,坦克、裝甲車600輛,軍艦只有能夠在內河與沿岸活動、小型、陳舊的艦艇57艘,總噸位五萬九千噸。二戰後期共產黨發展到91萬人,民兵近百萬,解放國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裝備大多是繳獲的日本武器:國民黨兵力有460萬人[其中蔣介石嫡系只有100多萬人],繳獲了大量日軍的裝備,還有美國的4億美圓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⑶ 二戰德國飛機損失有多少
1.德國從1939年至1944年的飛機產量為 111,787架,包括大約18,000架教練機和混雜類型。大約80,890 架德國飛機生產於1942年1月至1944年12月,如果只計算戰斗機和轟炸機的話,數量就降至67,473架。德軍1941年後在東線損失了58,900 架。
2.蘇軍損失飛機數量要1.5倍於德軍,達到88300架。
3.美英在二戰中至少損失飛機122177架飛機
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共損失65164架飛機,其中海外損失43581架,本土損失了21583架。海外損失的43581架飛機中,作戰損失為22948架,其中與德國交戰時,戰斗損失了18418架,與日本交戰時,戰斗損失了4530架。美國海軍航空隊損失了35000多架。
美國重型轟炸機在二戰中作戰損失和非作戰損失共計15052架.,英國僅在歐洲就損失了8747架重型轟炸機,這樣美英重型轟炸機在作戰和非作戰中損失超過了23799架。
⑷ 德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是哪一家有多少架飛機
德國漢莎航空股份公司(德語:Deutsche Lufthansa AG)是德國國家航空公司。按照載客量和機隊規模計算,為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截至2015年3月,漢莎航空的機隊平均機齡11.2年,擁有以下飛機:
⑸ 英美聯合轟炸德國時,共有多少飛機
1943年1月,英軍共有各型轟炸機近840架,其中「蘭開斯特」式四發重型轟炸機只有270多架,而對戰略空中進攻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價值的「波士頓」和「冒險」式轟炸機卻佔1/3,還有老式的「惠靈頓」和「斯特林」式轟炸機也佔了1/3。加上美軍第8航空隊和第15航空隊的150餘架轟炸機,盟軍用於進攻德國的轟炸機總數不超過千架。而一年以後的1944年1月,美英戰略航空兵已擁有轟炸機2893架,其中英軍的「蘭開斯特」式四發重型轟炸機有594架,佔英軍轟炸機總數的一半;第一線部隊中已不再有「惠靈頓」一類的老式轟炸機。美軍戰略航空兵則全部裝備B—17型「空中堡壘」式和B—24型「解放者」式重型轟炸機。經過一年多的作戰,美英戰略空中力量得到壯大。
⑹ 二戰對英登陸戰之前,德國空軍有幾個航空隊每個航空隊有多少飛機
二戰對英登陸戰之前,德軍空軍有3支龐大的航空隊:
第2航空隊由凱瑟林將軍指揮,駐在荷蘭、比利時和法國東北部,指揮部設在布魯塞爾,前沿指揮部設在灰鼻角。第3航空隊在斯比埃爾將軍指揮之下,駐在法國北部和西北部,指揮部設在巴黎,前沿指揮部設在多維爾。這兩個航空隊是主力,總共有戰斗機929架,轟炸機875架,俯沖轟炸機316架。
第5航空隊在施登夫將軍指揮下,駐在挪威和丹麥。第5航空隊只有部分兵力參加,它要比第2、第3航空隊小,只有轟炸機123架,Me-110戰斗機34架。
這3支航空隊可對英國形成半月形攻擊的態勢。而當時英國本土防空只有戰斗機約800架,高炮2000餘門。德國無疑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
⑺ 德國空軍在二戰中有哪些飛機
FW-190戰斗機
作為BF109的後繼機種,德國的福克_烏爾夫飛機廠(FockeWulfFlugzeugbauGmbH)於30年代未研計成功新一代單座單發活塞戰斗機FW190,該機最終成為大戰中、後期性能超群的主戰機種。
FW190是一種全金屬構造的懸臂上反下單翼白晝用戰斗機,在諸多德國戰斗機中,獨樹一幟地選用一台14缸的星形空冷活塞發動機,因此機頭顯得有些粗壯,而機尾十分尖細,機身背部拱起部分是個透明的滑動開啟的座艙蓋,其後方機身背脊向下傾斜,向下向後視界良好。電動收放後三點起落架著地穩定,主輪柱向前向內傾斜,構成了FW190的一些外觀特徵。
一]起因
Fw190計劃來自兩方面的需求。首先是德國空軍加速擴大和德國空軍部對今後戰爭的預測:在未來戰爭中需要不僅一種戰斗機,僅依靠現有的Bf109,將不能保證在可預見的將來德國空軍將具有領先的優勢。其次,根據情報分析,潛在對手的空軍至少預研和裝備了兩種以上的現代化戰斗機。所以,德國空軍部擬定了新型戰斗機研發的戰技要求說明書,在1937年底下發到各飛機製造商。
在Kurt.Tank和Rudolf.Blaser領導下,一架使用星型氣冷發動機、結構緊湊的小型戰斗機設計完成。但是,在德國空軍部中使用直列液冷發動機為戰斗機最佳動力選擇的觀點占統治地位。官員們認為:裝星型氣冷發動機將使飛機的迎風面積加大而使飛行阻力加大;由於機頭截面積大而使駕駛員在起飛和降落時視線不佳;當時世界上已研製成功和正在研發的現代戰斗機一般都是液冷發動機。由於這種偏見,Fw190計劃被束之高閣,直到發生2個偶然的原因:
1、He100和He112飛機計劃的受挫。He112Bs和He100D曾少量裝備德國和羅馬尼亞空軍,He100D在裝備時被重新命名為He113。不知道什麼原因,德國試飛員中廣泛流傳著He113是「飛行員殺手」的說法,使He113的正式生產計劃受挫。
2、生產直列液冷發動機的主要供應商Junkers和Daimler-Benz生產量無法滿足所有飛機裝備的要求。Daimler-Benz的發動機滿足Bf109.Bf110飛機的需要已是問題。Junkers公司的Jumo-211發動機又必須首先保證生產He111.
[二]試飛
庫爾特_坦刻(Kurt.Tank)主持設計的FW190綽號「百舌鳥」。Fw190最初的型號安裝的是BMW13914缸星形活塞空冷發動機,1939年春,原型機Fw190V1出廠,裝一台1550hp的BMW13918缸雙排星型氣冷發動機,比DB601或Jumo211大1/4。1939年6月1日福克公司的首席試飛員Hans.Sander進行了首次試飛。試飛證明飛機的速度在 4000M高度時達595KM/h,操縱性能優異。但發動機有過熱傾向,即使在座艙里溫度也達到55度;座艙密封有問題,發動機廢氣漏進艙里,使 Sander不得不代上氧氣面罩已免窒息。隨即,對飛機進行了改進,在發動機前增加了一個十葉片的冷卻風扇,並加大發動機整流罩開口後問題基本解決。原型機除飛行速度外,其他性能指標均優於BF109,特別是加速度性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9年秋天,第二架原型機Fw190V2出廠,10月31日進行試飛。1940年1月25 日,Fw190V2為戈林進行了飛行表演,給戈林留下深刻印象,隨即下令生產40架Fw190A-0。在此期間,BMW公司發展了更高級的14缸氣冷雙排星型發動機BMW801,重量增加了91kg,新發動機的直徑和老發動機的直徑相似,只是較長較重。為使用新發動機,驗證了原型機的結構可以承受;並把座艙後移,避免發動機高溫和容納偵查設備;座艙後移後容積減少,又不得不優化座艙設計等等。該進後的飛機即Fw190V5,於1940年初春試飛。
試飛後又發現,更換發動機引起的增重,影響飛機的飛行特性。所以重新設計機翼,將機翼翼展加大到10.506M,機翼面積加大到18.30平方米。翼面積的增大,僅使飛機最大飛行速度降低了10KM/h,而飛行特性,尤其是爬升率有了長足進步。在 Fw190V5的基礎上,定型為Fw190A-0預生產型,從1940年10月開始生產。在此之後,Fw190邊生產邊改型,形成了Fw190系列飛機這時RLM(德意志航空部)不能相信一架裝有星形空冷發動機的單座戰斗機會很成功,打算最終要給Fw190裝上直列式液冷發動機。但是空冷式的Fw190在實戰中證明了它與同時代英國戰斗機相比毫不遜色。盡管遭受質疑,Fw190A仍然是一種使用極廣泛的戰斗機,Fw190為了適應新的任務需求一直在持續改進直到德國戰敗。FW190在前機身上方安裝2挺7.92毫米或13毫米機槍,在機翼內安裝4門20毫米機炮,另在翼下或機身下還可懸掛各種炸彈或300公升副油箱,其火力之強,為當時戰斗機所少見。動力增強裝置和新型的重型機炮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它的性能。
戰後盟軍在試飛了所繳獲的FW190D9後作出了如下評價:該機巧妙地平衡了各項戰術、技術性能,是德國戰時最好的活塞式飛機。
三]改型
FW190總產量為20001架,先後派生出從A到S等許多改型。FW190A是生產和使用最多的改型,從1941年9月開始,主要用於與英國皇家空軍進行空戰及對地戰術支援(對地攻擊)。其中又分成A—0至A—10共十一種亞改型和一百多種更細的改裝型。在眾多改進中:
Fw190A-1:一具BMW801C14缸星形活塞空冷發動機,1194kW(1600馬力)。翼展10.37m。與原型機翼比較,A-1可在外翼段安裝MGFF或MG17。軍械:4門7.9mmMG17機槍,兩門安裝在機頭發動機罩上方(與 Bf109相似),另外兩門在機翼根部,還可選裝兩門MGFF20mm機炮,固定在主起落架減震支柱外側的機翼下。機腹中心線掛架可裝一枚250kg或 500kg炸彈或是可拋式副油箱。
Fw190A-2:翼展增加到10.5m,新設計了著陸輪連桿。翼根處換成了20mmMG151/20機炮。其他方面與A-1相同。
A—3第一次將2槍2炮調整為2槍4炮,加裝了防彈鋼板,發動機功率增至1700馬力,而A—3AU成為可取代Ju87的對地攻擊機。
A—4換裝1567kW的BMW801D-2噴水加力發動機,功率竟高達2100馬力。垂尾有細微修改,並改裝了無線電設備。A-4/U1和A-4/U8是其中的戰斗轟炸型,可裝載500kg的炸彈。A-4/U4是偵察型。A-4/Trop是使用在熱帶地區的對地攻擊機。
A—5重新設計了發動機托架以避免發動機過熱,結果是發動機向前移動了152.5mm。他方面與A-4相同。A-5/R6轟炸型在機翼下可以掛載21cm的WfrGr21火箭彈發射裝置。A-5/U2可以在攜帶一枚炸彈的同時掛載兩個300升的可拋式副油箱,另外A-5/U3的外掛能力擴大到了1000kg。AU3可掛一噸炸彈,是一種優良的戰斗轟炸機,於1943年9月用於薩米爾諾反登陸作戰以及地中海戰線。
A—6外翼段可選裝20mmMG151/20機炮。A-6/R1在翼下可以掛裝額外的兩具20MM機炮吊艙。A-6/R2外翼段能裝30mm的MK108加農炮。A-6/R6則可掛載21mmWfrGr21火箭彈發射裝置。
A—7是A—5的武器改裝型,從A—7開始,機頭2挺機槍口徑改成13毫米,背部蒙皮為之隆起,成為識別特徵。
Fw190A-8:於1944年問世,翼內機炮被翼下的雙聯20毫米炮吊艙或30毫米炮吊艙所取代,成為FW190各型中火力最強的基本改型,機身加裝了104升的油箱,另外,FuG16ZY無線電設備和GM-1緊急動力增強裝置也是第一次安裝在 Fw190上。軍械包括機頭的兩門13mmMG131機槍,左右翼根各兩門20mmMG151/20機炮。主起落架外翼段可選裝20mmMG151/20 或30mmMK108機炮。A-8大多數的子變型配置都與A-6相似,但是A-8/R7裝備了裝甲座艙;A-8/U1是雙座教練型;A-8/R11則是全天候戰斗型,裝備了特殊的無線電天線和自動駕駛儀;A-8/U11是魚雷轟炸機。
Fw190A-9:換裝1490kW(2000馬力)的BMW801F發動機。其他方面與A- 7相似,只是在機翼前緣副加了裝甲。大多數的子變型配置都與A-6相似,只不過A-9/R11安裝的是帶渦輪增壓的801TS發動機……A—9改良了A— 8的高空特性,A—10可外掛1.7噸炸彈,為此構造作了加固。
FW190B、C試裝DB603液冷發動機,但未投產。
⑻ 德國有哪幾大航空公司分別是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Lufthansa):總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和慕尼黑國際機場.目前漢莎航空公司擁有大約80架飛機,其中包括波音747-400型客機、以及空中客車A340和A330客機。
求採納
⑼ 德國二戰是一個航空團多少架飛機
航空團Geschwader:也叫聯隊,最大的戰術編制,一般下轄團本部和3-4個大隊,第4大隊通常為訓練大隊(Ergänzungsgruppe),而在1941年開始有的航空團第4大隊也也為正式作戰部隊。
團本部擁有作戰飛機4架左右,每個大隊擁有作戰飛機40架左右。
全團作戰飛機在戰爭初期約為112架,戰爭中期約為164架,戰爭末期約為276架
⑽ 二戰時。德國共製造了多少艘潛艇。多少架飛機、多少輛坦克、參戰部隊又是多少呀
這個不好說,前後這么久,很難統計。不過這個答案你應該能滿意的。希特勒上台初期: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只能保留10萬的陸軍,沒有海空軍,沒有重型裝備.蘇德戰爭爆發時期: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德國當時的統計如下:控制領土面積達904萬平方公里,(為二戰德國領土的三倍),人口1.17億,總兵力為723.4萬,坦克5639輛,飛機萬余架,火炮與迫擊炮6萬余門,艦艇217艘,其中陸軍總兵力約500萬人,共214個師又2個旅,(其中有19個坦克師和14個摩托化步兵師),空軍168萬人,由五個航空隊、國土防空軍和空降兵組成。海軍兵力為40.4萬人,編成三個聯合編隊。此外還有黨衛隊15萬人。 德軍(含黨衛隊)在蘇德戰爭中損失累計近1200萬。其中死亡320多萬人、被俘160萬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後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萬德軍)、傷病累計約700萬人次。最終死亡人數為380萬(含死亡的俘虜)。以上數據包括奧地利、蘇台德 、阿爾薩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後大量參戰的人民沖鋒隊之類的民兵組織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