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日本向德國購買什麼技術

二戰日本向德國購買什麼技術

發布時間:2022-12-22 01:31:14

1. 二戰時日軍有沒有用到一些德國裝備呢

有,不過很少,日軍特務機關中訓練的特種部隊有成批的德國造。正規的大部隊基本沒有德國造,主要是太高昂了,日軍為了節約成本,一般將特種部隊的德國造做參考製造一些仿造貨。
就如當年,日本早期與美國建交時,美國送了幾架破飛機給日本,但是日本經過二十年的摸索,戰斗機的技術迅速超越美國。二戰日軍的飛機技術一直是世界領先水平,直到日軍突襲珍珠港,美國才開始重視飛機技術的提高,幾年之後就馬上超越日本。

2. 日本是向德國學習的技術嗎

日本在技術上只承認德國人的。東西就是好。
日本現在引以為傲的汽車,摩托車,照相機等,最早都是抄襲德國的技術。
後來改進,完善了,就成他們自己的了。

3. 二戰口日本快要輸的時候,日本為什麼不從德國引進導彈技術研發自己的彈攻擊美國戰艦

第一,德國導彈技術不是非常成熟,第二即使成熟也不可能引進日本和別的國家,這就是技術,第三,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第四日本那時經濟已經快要崩潰了,(飯都沒得吃了,哪來的錢玩導彈?)

4. 德國和日本在二戰誰的冶金技術

德國整體冶金技術比日本高一個層次。
因為瓜島爭奪戰的巨大消耗,日本在1943年開始希望從德國獲得特殊鋼材的技術和50萬噸的特鋼實物支援,但最終只得到1萬噸特鋼。
而日本方面在輕質金屬研究上有所突破,比如零式戰機的材料,然而基本上都有嚴重缺陷

5. 二戰期間日本與德國有什麼戰略性的合作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宣告結束。在戰爭硝煙逐漸散去的六十年中,同為戰爭發動者的日本和德國在許多方面走過相似的道路,但在反思戰爭罪責問題上,兩國政府卻表現出了極為明顯的不同。

戰後,聯邦德國政府利用各種機會對納粹德國的罪行進行真誠懺悔和謝罪。1970年12月,勃蘭特總理在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驚人一跪,被譽為「歐洲約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更為可貴的是,德國政府對二戰的反思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認罪、懺悔和道歉上,它在戰爭賠償、戰爭紀念和歷史教育等實際問題上也顯示了極大的誠意:幾十年來認真履行賠償義務,向受害國及受害者個人支付了巨額賠償;1994年德國議會通過《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嚴禁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並對新納粹分子進行嚴厲追究;近十幾年來,每年都在集中營舊址、主要戰場、博物館、西方盟軍和蘇軍墓地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以警示世人;在教育方面,規定歷史教科書必須包含足夠的有關納粹行為的內容,教師必須對有關納粹專制特別是集中營和大屠殺的歷史進行充分講解。

日本方面,盡管也有不少二戰老兵對當年的罪行進行深深的懺悔,但日本政府卻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日本教育部門一再修改歷史教科書,不願承認也不願反思當年侵略東亞各國的史實;日本法院一再判決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的東亞各國受害者敗訴;日本首相不斷參拜靖國神社,並為遠東國際法庭判處死刑的七個甲級戰犯樹立「七士之碑」。

日本和德國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也都承受過戰敗國家的經濟和精神上的痛苦,但為什麼在反思戰爭方面卻表現出如此鮮明的態度對比呢?

首先,戰後對兩國法西斯的清算程度不同。戰後初期,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實行分區佔領。為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再起,四大國採取了嚴厲的制裁措施:召開紐倫堡審判,對納粹戰犯進行嚴懲;大規模清洗納粹分子,取締納粹領導機構和秘密警察、黨衛隊等特務機構;重新劃分德國疆界;強制德國償付巨額戰爭賠款。1949年,又將其分裂成兩個國家。四大國的武裝佔領,領土面積的減少,巨額的賠款負擔,國家的長期分裂,迫使德國不得不反思發動戰爭的沉重代價。而日本則是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有條件投降的。控制日本的美國雖然主持了對法西斯分子的審判和制裁,但並不徹底,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天皇根本沒被起訴,許多重要戰犯因「罪證不足」被釋放。在戰爭賠償方面,美國擬訂的賠款數額與受害國所遭受的損失和所要求的數額相差甚遠。後來,出於反共的戰略考慮,美國更加放鬆了對日本的懲處。天皇制政體被保留,大批戰犯免於懲罰,只償付象徵性的戰爭賠款,這種處理使日本無法感受到德國所承受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戰爭痛苦。

其次,戰後兩國政權建立的基礎不同。德國戰敗後,納粹元兇希特勒自殺身亡,納粹德國的政府機構和武裝力量全部解散。無論是聯邦德國還是民主德國政府,都與納粹勢力沒有直接聯系,許多政府首腦甚至就是納粹的受害者。因此,他們在對待戰爭責任等問題上,能夠比較超脫、客觀地進行反省。而在日本,作為國家主義和軍國主義象徵的天皇沒有被推翻,政權長期控制在被釋放的戰犯和軍國主義分子手中,讓這樣的政府來反省戰爭罪責,無異於緣木求魚。

再次,兩國所處的地緣環境不同。在歐洲,受德國侵略的周邊國家如英、法、蘇、波、比等在戰後經濟發展很快,且占據世界輿論要津,從實力和聲勢上對德國形成了巨大威懾。德國要謀求發展,就必須改善與周圍國家的關系,要想實現這種和解,就要求它必須和以前的納粹勢力一刀兩斷,對以前的戰爭罪行進行徹底謝罪,樹立嶄新的國家形象。與此同時,深受納粹迫害的猶太民族緊盯德國政治動態,組織專門機構長期從事對納粹罪行的調查取證和起訴活動,不斷將納粹殘殺猶太人的罪行公布於眾。德國政府面對來自強勢鄰邦的監督和輿論壓力,也需要深刻反省戰爭。而在遠東地區,受到日本侵略的大都是剛剛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本身國內問題紛雜,經濟實力不強,故對日本的監督和威懾相對較弱。同時,出於各種原因,各受害國之間沒有精誠團結,共同譴責日本的戰爭罪行,而是分別對日本採取了寬大為懷的政策。這種寬容不但沒使日本心存感激,反而助長了其傲慢自大的意識。

最後,兩國的宗教和文化不同。從宗教方面來說,德國人多信奉基督教,內心中存在較深的 「罪感意識」,故能夠真誠地懺悔自己的罪行。而日本人大都信奉神道教,缺乏基督教的「罪過文化」,也沒有佛教的「因果報應」思想,故在反思歷史方面較為遲鈍。從文化淵源方面來說,盡管德國具有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傳統,一度助長和滋生了法西斯主義,但從根本上說,德國文化是歐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與歐洲文化相一致的自由、理性和科學精神。這些精神有助於德國克服法西斯主義,認識到前人犯下的嚴重錯誤。而日本人大都崇尚武士道精神,崇尚絕對忠誠、弱肉強食和優勝劣汰,對強者恭順,對弱者強硬,不服輸,不認罪。「他們寧願用一百個錯誤來遮蓋一個錯誤,而不願誠心誠意地承認和改正這個錯誤。」這種宗教和文化的傾向,將日本不認罪、不懺悔的態度推向了極端。

事實上,對二戰德軍的討論要正面得多,鮮有對二戰日軍的純軍事討論,我認為原因有

1、最重要也是最廣為人知的是,德國已經從法理上徹底認罪,德國已經獲得了包括以色列在內的所有國家的原諒;反觀日本,發動戰爭的天皇得以善終,至今日本仍然對二戰的罪行不承認。

2、30年代的德國已經是工業化的強國,相比之下,處於亞洲的日本的工業化剛剛起步,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仍然是一個農業國家。德國的對手,從蘇聯、美國、英國、法國來看,無一不是工業國家,因此歐洲戰場更多地具有了機械化、工業化的特徵。知道今日,整個世界尚且仍然處於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的階段,二戰歐洲戰場的機械化戰爭經驗至今仍然有借鑒價值。而亞洲戰場,戰爭更多地表現為步兵戰斗、游擊戰、叢林戰等形式,而且日本的對手,無論中國還是美英在亞洲的駐軍都比較弱小,因此戰爭形式幾乎表現為一面倒的格局。這種一方佔有絕對優勢的戰爭,相比歐洲那種勢均力敵的戰爭,可借鑒的較少

3、二戰日軍是狂熱的、種族主義的皇家私人軍隊,日軍從上到下,都必須為種種駭人聽聞、令人發指的罪行負責,而不僅僅是少數高級軍官。即使沒有高級軍官的教唆,從日軍的本質來看,南京大屠殺仍然會發生,就像當年的旅順大屠殺一樣。這是日本對中國的仇視本質決定的。反觀德軍,除了蓋世太保這樣的特務機構,當年的德軍是純粹的職業軍人,從高級將領到普通士兵,這就決定了德軍的戰斗是純粹的戰斗,而不是像日軍那樣的種族屠殺。至於集中營,那是特務機構的所為,和國防軍應該沒有太大的關系。事實上,很多的資料都披露了,大量的德軍將領都是極端反感種族屠殺的。要知道,德軍的大多數將領,都是深受普魯士傳統影響,從小在軍校成長起來的。他們就是純粹的職業軍人。也因為這樣,德軍更多地被對手所尊重,無論巴頓對隆美爾的惺惺相惜還是蘇軍對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的推崇,都表明,真正的軍人搏殺在戰場,而不是對弱者的屠殺。

因此,今天,無論是歐美還是國內,還在談論二戰德軍的種種,談論一些經典戰役、戰斗,那是軍人對軍人的尊重。但是日軍,就永遠被釘在人類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6. 二戰日本買了多少架德國飛機

關於二戰中德國和日本的交流,請參見「竹行動」。
日本空軍山寨或者說借鑒、購買德制裝備和機型均較多,並且在戰爭中引進過德制梅塞施密特戰斗機採用的早期版戴姆勒-賓士發動機DB601,裝備於自研的Ki-61飛燕戰斗機,屬於拼湊武器,據說故障率較高,故而裝備數量少且影響較小,但是性能優於德制德制梅塞施密特戰斗機Me109E型及盟軍P-40戰機。德國還曾用潛艇給日本送來了一架福克伍爾夫Fw190A-5。戰爭末期,日本通過潛艇帶回了德國Me-163彗星火箭推進戰斗機和Me-262噴氣戰斗機圖紙,由於時間緊迫,被迫簡化原設計,製成了粗仿彗星的「秋水」火箭式戰機和粗仿Me-262的中島火龍(無武裝,計劃用於神風攻擊)限於工藝水平,日本產的噴氣發動機的功率只不過是德國產品的二分之一,可靠性也差很多,最終沒能大規模投產。由於航炮技術拙計,日本空軍在戰爭中大量采購和仿製德制航炮,比如隨同Fw190A-5進口的MG151/20機炮就達到800門,而仿製德國MG-FF 20航炮的「恵式二〇粍機銃」更是日本空軍大量裝備的救命稻草。
戰爭末期,德國向日本輸出了:子母轟炸機 、V-1飛彈、BH滑翔炸彈、亨舍爾無線滑翔炸彈 等等(個人分析應該是圖紙非實物,因為潛艇裝不下,海路船運基本無可能)
詳細資料可以參見鐵血社區《二戰中德國與日本的軍事交流清單》一文。

7. 二戰德國和日本都有哪些軍事合作

第二:技術援助。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就一直積極學習西方技術,但在核心部分,歐洲諸國選擇了技術封鎖,日本的技術也進入了瓶頸期,無法繼續提升,二戰時,利用身為德國盟友的身份,日本從德國獲得了少量精密零件製造技術,不然你以為零式戰斗機怎麼來的。

第三:「希特勒的東方灰狼」。與美國徹底撕破臉皮後希特勒派遣至太平洋作戰的潛艇部隊,協助日本海軍攻擊盟軍運輸線。

希特勒本人和國防軍的大部都對日本十分的冷淡,甚至可以說是厭惡,所以德國對於日本的援助也非常之少,以上就幾乎為全部

8. 二戰日本的武器那麼先進,從哪裡弄來的德國呢

二戰時日本的武器有不少是從德國和美國進口的,再加上自己的軍工勢力也很強,自研了不少武器。德國的武器是自研自產的

9. 為什麼二戰中期日本使用大量德國武器

筆者認為,如果僅僅拿德國和日本都缺乏金屬資源這一點為依據的話,顯然是不準確的,首先,這兩個國家的地理環境以及所要面對的作戰對象實力,還有就是他們各自的軍工技術水平都不一樣,所以,即使德國在二戰期間能夠大量裝備沖鋒槍,日本也未必能夠實現大量裝備,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要知道,二戰時期德國的工業化程度和基礎可視要遠遠強於日本的,別看德國在第1次世界大戰當中戰敗,甚至導致其經濟一度出現凋零,但即使是這樣,德國當時的工業基礎也要遠遠強於日本。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德國的工業底子依舊還在,只要當時的德國政府向其軍工企業大量注資的話就可以隨時恢復軍工生產,再加上,德國當時完全可以從非洲獲得大量鐵礦,所以,更准確的講,德國當時並不缺乏金屬資源。話又說回來,二戰時期,日本陸軍使用的任何一款武器裝備都無法與德軍的裝備相媲美,什麼歪把子、南部十四手槍、九二式重機槍等等武器裝備就算送給德國軍人用恐怕他們都不會要,也就是說,當時德國軍隊當中的所有制式裝備都不是日本能夠比的,就拿德國二戰時期的虎王坦克來說,日本完全沒有類似的裝備與其相提並論。


從地理環境來進行對比的話,日本也無法與德國相比較,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島國,而德國則處在歐洲大陸中心,又是工業革命的發祥地,包括法國,捷克,英國,義大利等國都屬於工業化強國,也都是軍工生產大國,而步兵武器的機槍、沖鋒槍更是歐洲軍工強國普遍追求目標。這樣的地理環境以及對手實力的壓力之下,德國要發動戰爭就必須要裝備性能更好的武器裝備,某種程度上講,歐洲當時各軍工強國之間軍備競賽逼著德國軍工不得不研發出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只有這樣德國才有放手一搏打一個翻身仗的機會。

而從日本所處的地理環境來講的話,二戰之前,整個亞洲范圍之內根本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向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那樣的軍工實力,就算日本當時在亞洲地區很先進,但是也完全無法與歐洲這些軍工強國相提並論。雖然日本能夠獨立設計和生產出部分槍械以及其他軍工裝備,但是,以當時日本的軍工技術還是與歐洲軍工強國存在著代差,當然,以日本當時的軍工實力,放眼亞洲地區已經非常先進了,所以,日本當時也沒有必要像

畢竟,德國的作戰對象,可要比日本的作戰對象強太多了,再加上日本的本身屬於島國,自身的資源是非常匱乏的,所以,當時的日本還想著佔領更多的地盤,以此來掠奪亞洲其他國家的自然資源,綜上所述,日本當時無法大量裝備沖鋒槍,主要有3個因素所致,分別是金屬資源匱乏,軍工技術儲備有限,以及作戰對象相對落後,當然,也正是由於日本當時的作戰對象相對落後,才使得日本當時並沒有大量裝備沖鋒槍的迫切需求。

閱讀全文

與二戰日本向德國購買什麼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