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為什麼不吃螃蟹

德國人為什麼不吃螃蟹

發布時間:2022-02-07 00:21:33

Ⅰ 德國人為什麼不吃大閘蟹

他們認為這東西臟,德國人喜歡追根溯源,大閘蟹也好,小龍蝦也罷,都喜歡又淡水中的腐殖質為食,確實是有點惡心的。

Ⅱ 外國人怎麼吃螃蟹

藉此機會,我們就來聊一聊美國人吃螃蟹的那些事兒。互聯網上曾有「歐美人不吃螃蟹」的傳言,並引用《聖經》稱西方人認為「所有用腹部或四足行走的爬物都是可憎而污穢的」。這顯然是不正確的。已有資料表明,在歐洲文明中心位於地中海沿岸的遙遠時代,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對螃蟹這種甲殼水生動物就有記載,只是正如食物歷史學家安德魯·多爾比(Andrew Dalby)所言:「他們似乎還不吃螃蟹。」然而沒過多久,當羅馬人統治了大不列顛島以後,他們就開始食用螃蟹。歷史學家安妮·威爾森(Anne Wilson)在《不列顛的食物與飲品:從石器時代到十九世紀》(Food and Drink in Britain: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19th Century)一書中表示:「抵達大不列顛的羅馬人愛上了當地的海鮮,因此不列顛人能在市集上把海產買個好價錢,包括近海捕撈的螃蟹和龍蝦。」到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魚商開始圍繞行業公會活動,此時市集上能買到的海鮮品種已經非常繁多,吃蟹肉也成為沿海人的風尚。
說歐美人不吃螃蟹的謠言在充足的證據面前不攻自破。他們不僅吃螃蟹,而且吃螃蟹的傳統由來已久。現如今,美國已成全球最大螃蟹消費國之一。那麼美國人通常怎麼吃蟹呢?我們不妨回到上文提到的德賴斯代爾工作的那間海鮮餐廳,從他們的菜單說起。

蟹肉餅(Crab Cakes)
菜單上最貴的頭盤是一份供兩個人食用的「三件套」:炸魷魚(Calamari Fritti)、培根卷扇貝(Bacon Wrapped Scallops)和蟹肉餅(Crab Cakes)。這最後一樣蟹肉餅就是美國最常見的蟹肉吃法。1660年,英國廚師羅伯特·梅(Robert May)在《廚藝精修:或烹飪的技巧與秘訣》(The Accomplisht Cook:Or the Art and Mystery of Cooking)一書中詳細記錄了蟹肉餅的早期做法:「首先,將蟹肉從蟹腿和蟹殼中取出,在沸水中焯熟。然後,將蟹肉連同碎麵包、杏仁醬、肉蔻、鹽、蛋黃、麵粉、清牛油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備用。其次,將酒醋和黃油(或橙汁和肉蔻屑)同少許蟹肉混合製成醬汁,稍微加熱後放到一個干凈的盤子里備用。再次,將稍早攪拌好的麵糊以一次一勺的規格放入熱油煎炸。最後,將炸熟的蟹肉餅放到盛有醬汁的盤子中,配上削好的橙子,四周撒上煎過的香菜。」一道蟹肉餅就這樣做好了。

《廚藝精修:或烹飪的技巧與秘訣》(The Accomplisht Cook:Or the Art and Mystery of Cooking)
1792年,理查德·布里格斯(Richard Briggs)出版了一本名為《最新烹飪技術》(The New Art of Cookery According to Present Practice)的烹飪指導書。書中記載的蟹肉餅做法和羅伯特·梅的做法相差無幾,只調整了幾種輔料,比如新方法增加了胡椒和芥末,醬汁的製法較之前簡單。這本書率先在費城出版發行,於是不難推測初到美國的英國人依然保留著殖民時代早期蟹肉餅的做法。布里格斯記載的做法一直沿用到1932年,弗里德里克·斯蒂夫(Frederick Stieff)著述《吃喝玩樂在馬里蘭:一本偉大傳統的選集》(Eat, Drink & Be Merry in Maryland: An Anthology From a Great Tradition)時依然沿用了一個半世紀前的做法。不過,斯蒂夫在這本著作中還記錄了另一種來自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蟹肉餅做法,最顯著的不同便是配料中多了一杯牛奶和大量鮮奶油。

《最新烹飪技術》(The New Art of Cookery According to Present Practice)

《吃喝玩樂在馬里蘭:一本偉大傳統的選集》(Eat, Drink & Be Merry in Maryland: An Anthology From a Great Tradition)
可能因為隨著工業革命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巴氏消毒法的商業化應用,罐裝牛奶和保鮮奶油的產銷量在十九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猛增,二者成為城鎮居民日常消費的一部分。在這一時期,許多食物中多了牛奶和奶油的身影,蟹肉餅就是其中之一。蟹肉餅發展今天,各家餐廳的做法大同小異,各地都不乏它的忠實粉絲。數個世紀以來,這一發端於英國又流行於美國的蟹肉食物歷經了不大的變化,也歷經了從東向西的漸進傳播過程——先隨英國殖民者到達新英格蘭地區,再向馬里蘭州等周邊地區擴散,又隨著西進運動和西部淘金熱傳向南部和西海岸。
除了作為開胃小菜的蟹肉餅,德賴斯代爾工作的這家餐廳還有一道經典主食里有蟹肉,那便是意式海鮮湯(Cioppino)。如果說中國東北的亂燉是素菜大雜燴的話,意式海鮮湯就是海鮮大雜燴了。意式海鮮湯通常以濃厚的番茄高湯為底,將蟹、蝦、扇貝、蚌、牡蠣、魷魚和新鮮的海魚一股腦兒地倒入鍋中,亂燉至熟而不老的程度方可食用。喜歡這道菜的食客一般鍾愛被那高湯襯托的濃郁鮮味,這也是選材和烹調時的難處,一不小心番茄的味道就會產生喧賓奪主的副作用。當然也有另一些喜歡這道菜的人在乎的是其豐富的海鮮品類,因為在一道主食里就能品嘗到多達六七樣海鮮,難怪這家餐廳把他們的意式海鮮湯稱作「『懶人』意式海鮮湯」(Lazy Man』s Cioppino)呢!
實際上這道貌似義大利菜的海鮮主食是一種綜合了多種義大利海鮮湯做法的意式美國菜(Italian-American Cuisine),而這家餐廳正好位於這道菜的誕生地舊金山的北灘(North Beach)。十九世紀晚期,初來乍到的義大利裔漁民為了方便,將不同種類的海鮮以義大利人的傳統做法燉成一鍋。沒想到這樣一道「漁民菜」、「碼頭菜」,現如今竟成為美國海鮮餐廳的名片,甚至被一些高檔餐廳模仿和改進。同樣是受移民影響,另一道以蟹肉為原料的美國菜——炸蟹角(crab Rangoon)就顯得稀鬆平常許多,它不過是一種以蟹肉、芝士、奶油和蔥花為原料的煎餃形油炸食物。有趣的是,雖然炸蟹角的名字里帶有「仰光」(Rangoon)一詞,且據說它的靈感也來自一道緬甸菜,但這道菜卻因形似餃子而被視為中式美國菜(Chinese-American Cuisine)。更有趣的是,據說最初發明這道菜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家波利尼西亞餐廳,一時間竟讓人從炸蟹角彎彎曲曲的輪廓聯想到夏威夷提基文化(Tiki culture)里的草裙舞。
基於種種原因,美國人對中國人酷愛的蟹黃敬而遠之,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文化沖突的最好例證便是坊間曾流傳著美國政府將以有毒物質過高為由禁食蟹黃的說法,此類傳言一時間激起愛吃蟹的華人們強烈的反應。在美國的餐飲文化中,螃蟹占據著毫不特殊的位置,它身上只有蟹肉被作為原料,去滿足不同類別菜品的形式。我們很難從蟹肉餅和蟹糕(crab dip)上看出螃蟹的影子,也很難從自己因襲的對食物的傳統認識中跳脫出來,也許來自不同文化的中國食客會把土豆餅一般的蟹肉餅和奶油千層面一般的蟹糕視作暴殄天物吧。美國人對待螃蟹,就跟對待其他食材一樣,沒有審美的文化屬性。與之相反的是在中國,有句關於吃蟹的老話:「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說的是每年農歷九十月份正值吃蟹飲酒賞菊的好辰光,九月吃圓臍雌蟹,十月吃尖臍雄蟹,好不快樂。再經歷代文人一生發,發明出諸如蟹橙釀、洗手蟹之類的吃法,吃蟹就成了一件有趣味性的事。這樣一來,果腹反倒不是吃蟹的主要目的了。

Ⅲ 哪些國家吃螃蟹,哪些國家不吃

亞洲國家吃的比較多啊,好像

Ⅳ 德國大閘蟹泛濫成災失敗的教訓

歐美的人基本不吃這種很費勁才能吃的東西,小龍蝦和螃蟹類的基本都不吃。
可能主要是覺得麻煩。
我們這邊養這個東西,主要是在湖的,進入河裡面了。大閘蟹因為要吃魚,容易破壞生態平衡。

不過,在我們國內。大閘蟹很多人都喜歡吃。
光是我們一個基地,每天就發 千斤以上的蟹到全國各地,你想想嘛。

Ⅳ 德國大閘蟹是怎麼回事

德國大閘蟹也很難上中國餐桌。

一是口感原因。定居德國的杭州人蔣宇強說,跟中國的大閘蟹比,德國大閘蟹個頭偏小、口味差一點,但在可接受范圍內,而在中國從事大閘蟹貿易多年、現轉行做生鮮物流的張先生在德國科隆吃過當地的大閘蟹,「口感像東北蟹,殼硬,鮮而不香,老外不吃,如果進口到中國,習慣了大閘蟹那種溫潤鮮美口感的江浙滬人可能也接受不了」。

二是成本和價格原因。蔣宇強說,德國當地大閘蟹已從去年的33元/斤漲至今年50元/斤(主要是華人購買)。張先生說,大閘蟹從德國進口到中國,需要空運十多個小時、入境檢驗檢疫短則2-3天長則一個星期,「按國內的大閘蟹空運經驗,損耗率12小時為3%,24小時為10%,36小時為30%。到中國消費者手中時,價格將是原產地價格的10倍左右(約500元人民幣/斤),損耗高、利潤低,註定失敗」。

Ⅵ 歐洲人為什麼不愛吃螃蟹

世界上最愛大閘蟹的當數咱中國人了。但有趣的是,同樣是大閘蟹,在歐洲許多國家卻被視作「可惡的入侵生物」而被恨得咬牙切齒。
對大閘蟹(歐洲人亦稱中華絨螯蟹)最為深惡痛絕的首推英國人。原來,這種原本生活在長江下游的淡水蟹苗是從往返於中國和英國的遠洋貨輪的壓艙水中,經漂洋過海最先來到英倫三島的,繼而便漸漸深入倫敦的泰晤士河主河道以及英國北部及東北部的亨伯河和泰恩河安家落戶。
身處異國他鄉的大閘蟹的生命力極強,不僅很快就適應了英倫江河湖海的生存環境,而且積極搶佔英國本土水生物的領地。大閘蟹在英國水土的滋養下,個頭可以長到比在原生地更大,體質也更強健,其強大的戰鬥力很快使得英國本地的紅蟹甘拜下風而逃之夭夭,令英國水域的生態環境遭到致命破壞。
對大閘蟹恨之入骨的在歐洲還有德國人。早在上個世紀初葉,大閘蟹也曾一度橫行德國內陸,當時德國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斬盡殺絕。而時下,大閘蟹在德國已死灰復燃、東山再起,而且儼然已經占「江」為王,甚至成為德國境內唯一的淡水蟹種。
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里的成熟的大閘蟹開始展開「地毯式」的大遷徙。它們絕非文明之旅,不僅沿途瘋狂地實施「三光政策」,還玷污了原先一塵不染的草坪、花園和樹林,甚至在高速路上橫行霸道。

Ⅶ 為什麼歐美人不怎麼吃螃蟹和龍蝦

歐美長久以來都是以田園生活為主。

從古至今,歐美人基本都是以農場生活為主流,大家在農場裡面養牲畜,做農活。

很少有人在海邊或者海洋中生活······

畢竟歐美的陸地資源很多,並沒有必要為了食物向海洋探索。

久而久之,歐美人基本都以牛肉為主要食物,海鮮很少有人吃······

Ⅷ 德國人是如何吃螃蟹的

過年吃螃蟹的習俗有哪些

1、吃螃蟹的習俗來源於什麼

《周禮》中載有「蟹胥」,據說就是一種螃蟹醬,可見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為食物出現在我們祖先的筵席上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介紹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後來陸龜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譜》,高似孫的《蟹略》,都是有關蟹的專著,中國人對蟹的知識更豐富了。

4、往蟹殼里淋一些姜醋汁,把蟹黃吃掉。記住哦,蟹嘴的下方有一個三角錐形的部位,那個是蟹胃,不能食用。

5、在蟹身中間有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那是蟹心,大寒,不能食用。

6、用剪刀將多餘的蟹嘴和蟹肺(蟹身兩邊呈眉毛狀的部位)剪掉。

7、用小勺舀點姜醋淋在蟹身上,然後把蟹身的蟹黃蟹膏吃干凈,再將蟹身掰成兩半。

8、將蟹身上的肉拆出吃掉,吃干凈的蟹殼是呈半透明狀。

9.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節蟹腳尖可充當工具。

10、用蟹腳尖粗的那一頭把蟹腿前段的肉頂出來。至於蟹鉗,用剪子將兩邊剪開,再向相反的方向掰兩只鉗腳就可以將蟹鉗分開。

Ⅸ 德國大閘蟹泛濫成災,為什麼,德國人不吃大閘蟹

歐洲人是不吃河蟹的,在蟹王宮大閘蟹關於我國的《大閘蟹文化》一文中講了好多,包括歐洲宗教因素,歐洲人對生鮮的講究等幾個方面闡述過。在德國,他們把大閘蟹看作「蟲」而非「生鮮」來看待。

Ⅹ 西方人為什麼不吃螃蟹

他們也很有講究,比如他們視大閘蟹這種用腹部爬向的動物為污穢的食物;
國外外國人雖然吃螃蟹,卻都吃的是個肥體大的海蟹,如帝王蟹等。吃的方法雖然沒有我們豐富也能讓人產生食慾,他們只吃海蟹的腿兒和鉗子,不吃蟹黃和蟹膏和我們有很大區別;
這點和外國人海魚不吃河魚很相似,在外國人的文化里他們在評價淡水蟹總是有負面的情緒,如覺得太臟不幹凈、長得像貓臉、像蜘蛛等等;
外國人吃飯不喜歡用到手接觸食物當然吃漢堡除外,在正式場合外國人吃飯有一套嚴謹制度,必須符合紳士風度,所以吃大閘蟹需要用手剝蟹殼我們看似平常,在外國人眼裡就是很粗俗的行為;
還有一些外國人覺得我們吃大閘蟹太殘忍,他們覺得吃大閘蟹必須先殺死了再蒸,而我們喜歡活蒸,這樣可以盡量保持大閘蟹的鮮美度;
還有他們的用餐工具,我們也都知道外國人吃飯習慣用刀叉,如果用刀叉來吃一隻大閘蟹幾乎不可能;
在飲食文化上外國人總是對陸地野生動物抱有偏見,這並不是說他們有多麼環保,只是大部分外國人覺得野外的動物,都是來歷不明的食物,它們有可能是遭受污染或者自傷患病的危險源。他們只能接受人工飼養的動物,如小龍蝦外國人也和我們一樣都吃,但是他們吃的小龍蝦必須是人工飼養,對野外泛濫的小龍蝦不是冷凍處死就是一腳踩死。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為什麼不吃螃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