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戰德國為什麼投降
第一,德國的十一月革命,動搖了統治基礎;
第二,戰爭形勢不利於德國,美國的參戰,帶動了大批國家參戰,大大增加了協約國的實力;
第三,國內經濟崩潰,無力支撐長期戰爭;
第四,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產
2.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選擇投降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首先:德奧聯盟實力不行!我一般是這樣評價德國,如果論單打獨斗,那德國世界無敵!但是如果論外交、結盟水平,在俾斯麥以後基本就是個「白痴」水平!一戰、二戰都是如此!別是強強聯合、它總是強弱聯合.結果一加一減等於沒了!
其次:小毛奇明顯沒有其叔叔老毛奇老道,在進攻法國時候,更改了作戰計劃,削弱了迂迴包抄的兵力,結果對法國不能速勝,才引發了後期的持久戰!這一點還與當時歐洲各國戰術有關系,基本上市拼消耗,鐵絲網一欄,機槍壓制,一夫當關即可!不像以後二戰,裝甲兵的出現則大大改變了戰爭態勢!
再次,德國海軍太年輕了,基本海軍對於德國就是一」花瓶「,而不像英國那樣是」傳統「(看看英國王子大婚穿的就是海軍軍服就可見海軍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所以制海權喪失是必然的! 最後,樓上提到了美國參戰,這一點嘛!其實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德國前期取得的優勢,美國估計依然會「隔岸觀火"甚至幫助德國也說不定!
3. 1945年德國還有二百多萬兵力,為何要無條件投降
1945年5月,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成為戰敗國。當時投降時德國還有多少兵力?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1、都被打散在各處,無法集中突擊。就算集中了,美英的轟炸機群也不會放過這么好的目標。
2、後勤都沒了,石油等物資匱乏。
3、打一次少一次,不想亡了國家,還是留著人口復興最實際。
4.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700萬大軍,為什麼會選擇投降
二戰結束之後,德國雖然有700萬大軍,但是後勤補給無法供應,而且在戰爭中德國的傷亡人數非常的慘重,所以才會選擇投降。雖然還有700萬的士兵,但是德國不可能把這些士兵全部都放在這個場戰爭。而且德國也不會孤注一擲,把700萬士兵全部都用在一個地方。因為這700萬人如果回到戰場的話,那麼德國最後就會被滅國。
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德國當時的700萬大軍也很難保證,是否能夠取得勝利也未可知。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領導人在那個時候自殺了,而且也造成德國軍隊沒有非常強大的凝聚力。並且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合作,同時德國的軍事實力也慢慢的走向了崩潰的邊緣,這也讓美國和蘇聯抓住了機會,所以這才是德國會投降的原因。
5. 二戰後期德軍損失未過半,為何選擇了投降閃電戰還能不能打
德國在二戰期間曾經橫掃歐洲,打敗了好幾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如此勇猛的德軍在戰場上肆無忌憚,結果卻敗在了蘇聯的手下,最終無奈投降。二戰結束之前,德國的兵力損失未過半,為何卻選擇投降,他們的閃電戰還能不能再打?
也就是說,在二戰後期,德國已經到了既沒有兵力,也沒有武器的地步,如果堅持不肯投降,繼續頑強抵抗的話,德國肯定會被世界各國聯合反撲,結局會慘不忍睹。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高層宣布投降,也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跟德國比起來,日本這個傢伙就顯得愚蠢了許多,因為堅持不肯投降的緣故,逼迫美國動用了核武器,直接炸毀了日本的兩個大城市。
6.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七百萬大軍,可為何要選擇投降
我先吹毛求疵一下,對這個題目提點兒意見。
首先,時間概念的先後順序反了,柏林戰役結束後,德國在1945年5月9日投降,而二戰結束的時間一般按照日本投降的時間來計算為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其次,對於德國這七百萬大軍很多人可能覺得比較誇張
二戰時期德國動員的兵力超過1700餘萬人。
閃擊波蘭德軍出動了88萬人,算上預備役,兵力超過160萬人。
「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德軍出動了大約500萬人。
結合各個戰線投入的兵力德軍總數超過1000萬應該是靠譜的。
二戰後期,德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希特勒之所以堅持不投降,恐怕依仗的還是數百萬德軍有生力量。
既然有這么多軍隊,那麼德軍為什麼要投降呢,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一、這些所謂的700萬軍隊恐怕只是紙面上的數據,能實際參加戰斗的遠達不到這個數字,而且精銳兵力在戰斗中損失慘重,現存部隊的戰鬥力是個大問題。
二、隨著德軍的節節敗退,德軍內部也出現了厭戰情緒,將帥意見不統一,甚至有些部隊秘密和盟軍接觸,軍隊中反對希特勒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隊伍不好帶啊。
三、柏林戰役德軍最後的精銳被蘇軍殲滅,首都被攻陷,元首自殺,德軍失去了繼續戰斗下去了理由。
四、大勢已去,隨著德軍在東線戰場的節節敗退,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北非戰場的潰敗,德軍的失敗已經是註定的。
綜合上述原因,當蘇聯攻陷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象徵帝國大廈時,希特勒選擇了自盡,而德國也只能選擇投降。
7.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700萬大軍,可他們為什麼選擇投降
二戰結束時,德國還有700萬大軍,他們選擇投降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德軍後勤補給不足,無法和其他國家持久作戰。
2.德國首領希特勒自盡,群龍無首無心作戰。
3.盟軍過於強大,德軍很難對抗。
二戰時期,德軍一直出於很強勢的地位,但是隨著德軍在莫斯科戰場的失敗,英美和蘇聯結為同盟,共同對付德國。導致德國受到攻擊柏林被盟軍佔領,德國首領希特勒飲彈自盡,剩下的德國軍隊,不得不選擇投降。
三、盟軍過於強大,德軍很難對抗,只能選擇投降。日本和德國是盟友關系,日本偷襲了珍足港之後,等於日本對美國宣戰,作為日本的盟友,德國不得不對美國宣戰,同時德國還要和蘇聯戰斗,面對兩個超級大國聯手對抗,德軍有心無力,只能選擇投降。
德國雖然有700萬大軍,但是實力無法和盟軍相比,因此選擇了投降。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8.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七百萬大軍,可為何要選擇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美空軍對德國本土及其佔領區進行了為期5年的戰略轟炸。這是軍事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空中進攻。1939年9月德國侵佔波蘭,英國於1940年1月開始對德進行試探性戰略轟炸,但規模很小。1942年8月美國第8航空隊進駐英國後,開始了英美聯合實施轟炸。英美對德戰略轟炸可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最後的戰略轟炸階段。在此期間,集中轟炸了德國的石油工業,交通運輸系統和兵工廠。同時也對大城市進行了猛烈轟炸。歷時5年的對德戰略轟炸中,迫使德國必須降低在東線的作戰飛機數量,終至將整個西線與部分東線的制空權拱手讓出。
德國到了二戰後期雖然有很強的軍力,但是這並不是正義的戰爭,德國的投降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