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艦隊偷襲北極航線的影響是什麼
這一事件在英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朝野上下紛紛指責英國海軍的無能,因為自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國以來,數百年間還沒有任何力量敢於如此挑戰大英帝國的制海權!但是從戰略上而言,這一使英國海軍蒙受奇恥大辱的行動,卻是一次糟糕的行動,因為德國海軍碩果僅存的大型水面艦艇調往挪威,離開了大西洋這一主要戰場,在天寒地凍的挪威海,即使盡顯神威,對整個戰爭的影響和作用也大為降低。盡管德國海空軍在此次作戰行動中,表現出了少有的足智多謀。
❷ 德國戰敗,明明找到證據,為何還有人說希特勒跑到北極
希特勒是二戰時期罪大惡極的罪犯,他發動法西斯戰爭,不僅如此還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計劃。
在德國境內大部分的猶太人都被希特勒殘忍的殺害,希特勒雖然是一個戰爭販子,但他的確是一個值得認可的軍事天才。德國自一戰之後,國民經濟迅速下滑,不過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在希特勒的執政下,德國經濟飛速上漲,這讓希特勒有了走法西斯道路的想法。對於中國人來說,反倒並沒有對德國反感,原因就是在侵華戰爭時期,很多德國人都為中國提供過幫助。
這也解釋為什麼希特勒會在即將滅亡之時,和情人愛娃舉行婚禮,那是因為這些年他因為國家而對不起愛娃,在臨死之際他決定要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一個名分,這也解釋為何希特勒會在最後一刻舉行婚禮,如果希特勒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恐怕他不會讓愛娃嫁給自己。
❸ 世界的一戰和二戰為什麼德國總要兩線作戰
北非並不是德國的主戰場,不被統帥部重視,隆美爾元帥手下只有一個不滿編的輕裝甲師和一群廢物的義大利兵
沒有制空權,有限的補給也大部分損失在運輸的途中
打到最後,德國坦克沒油了
大英日不落帝國在一戰後就一直在衰弱,不考慮其他因素,在實力相當或者略有優勢的情況下,英軍面對德軍,所能展現的戰鬥力其實比法國還不了多少
可惜戰場不能假設,德國在北非的困境,歸根到底還是兩線作戰造成的,同時和美蘇PK,德軍在利害,也要被蘇聯的人海和美國的美元鋼鐵砸死
現在有很多事後諸葛,說什麼不要兩線作戰,德國專心打蘇聯,意識形態主導的世界其他國家會支持德國打蘇聯,呵呵,老毛子不是波蘭,不好打,德國人拚命和蘇聯人死掐。。。。最後其他國家漁利,那處境和一戰戰敗後的德國又有什麼大分別,替他人流血
反過來,不大蘇聯,只打歐洲各國,美國不可能坐視德國獨霸歐洲,肯定還是要來「主持正義」,以北極熊的無恥作風,早晚也會背後來上一刀
從元首領導第三帝國那天起,就註定要面對一個不死不休的結局。當德國人民打算奮起砸爛舊有的殖民主義壓迫體系那天起,就註定了悲壯的結尾
❹ 是什麼原因導致2戰德國為什麼去打蘇聯打蘇聯不是找死啊!蘇聯要比德國厲害
是因為一戰戰敗、戰勝國對德國的制裁有點過於狠了,但沒有狠到頭。如果不狠的話,德國就不會積怨,沒有積怨就不會去策劃報復。如果狠到頭、把德國徹底搞垮了,德國就再也無法恢復了,雖然會恨、但是已經沒有能力報復了。正是因為這種當不當、正不正的來了一下,狠也不算太狠,才使得德國對這些制裁它的國家產生了仇恨、也使得德國有能力去恢復,然後進行報復。當時、美國、英國、法國雖然是在同一立場上制裁德國,但又各懷鬼胎,一個會開了小半年,各種矛盾,各種談不攏。
蘇聯的軍事技術不比德國強、而且斯大林搞大清洗,把很多優秀的將領都給處決了。德國打蘇聯,敗就敗在蘇聯地大、人多,還有老天幫忙。蘇聯快比整個歐洲都大了,換成打法國,都能打五次了。結果德國兵一進蘇聯,叫苦不迭,發現這地兒有種走不到頭的感覺,冬季一到,蘇聯人一點事兒都沒有,因為世代就在那生活,習慣了,可是德國兵受不了了,第一次去沒發棉襖。而且由於二戰時的軍備都還是機械化裝備,天寒地凍,那麼冷,好多東西都凍上了,發動不起來。
❺ 二戰德國為什麼要在北極設立氣象站
氣象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是很多人根本無法理解的。德國的能力其實已經算是很有限的了,不象美國能預報全球天氣,預測全球氣候。建立北極氣象站的目的也在於此,任何軍事行動其實都是靠天吃飯的,更何況德國海軍,尤其是潛艇的很多行動都在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甚至就在北極圈內。
❻ 二戰時德國那麼強大,為何打不過蘇聯
二戰時德國那麼強大,為何打不過蘇聯呢?
翻開二戰的歷史就能夠看出,蘇德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的德國號稱世界頭等軍事強國,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德國不僅是軍事強國,更是工業強國,雖然當時的德國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事實上,德國早就為蘇德戰爭做好了准備,甚至可以用勢在必得來形容,為此,他們早就策劃了巴巴羅薩行動,據了解,這個行動計劃最初是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的,1940年8月底就制定完成了,為了完成這個計劃,德國還將自己的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也牽涉其中。
除此之外,由於蘇聯的大部分領土靠近北極區域,每年冬季的氣溫極其嚴寒,而德國軍隊當時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極端嚴寒,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遲滯了德軍的進攻步伐為蘇聯方面爭取到了時間,這樣一來,等到蘇軍手中的武器裝備和兵員得到了極大補充之後,就開始對德軍展開了全面的反擊,而由於德國的戰略縱深較小,很快,蘇軍就攻打到了德國的首都柏林,並最終戰勝了德國。
❼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打北非
義大利先要插手北非,墨索里尼叫囂要恢復羅馬帝國的光榮,希特勒表示願意支援他1個裝甲師,義大利怕請神容易送神難,沒有答應,希特勒大怒,發誓永遠不發兵北非,後來義大利抵擋不住盟軍的進攻,墨索里尼被迫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為保障德國南部和義大利本土的安全,而不是要控制蘇伊士運河,派隆美爾到北非,隆美爾在北非發動昔蘭尼加戰役,擊敗英國奧金萊克的第8集團軍,打到阿拉曼,迫使英國重視北非戰場並增兵北非,同時參戰的美國陸軍登陸摩洛哥王國,使北非戰場全面展開。
❽ 二戰時候,德國在東線為什麼輸的那麼徹底
第一,斯大林格勒戰役對德國的主要損失在於打破了南俄戰場的戰線連貫性;烏克蘭方向德軍被切分成幾塊:深入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位於哈爾科夫區域的頓河集團軍群;位於克里米亞區域的守備部隊。由於聯系被切割開,戰線形成多個突出部,為了防禦,部隊的機動性受到消弱。你不妨看一下曼帥的回憶錄,當時A集團軍群的大部隊是渡過海峽轉移到克里米亞的,造成他這邊的兵力不足
第二,第六集團軍當時得到了第四坦克集團軍的其他部隊的支援,兵力不止20萬,而且當時第六集團軍是烏克蘭戰線最大的一支機動兵力,他完蛋以後,直到哈爾科夫會戰之前,德國的機動兵力始終不足
第三,斯大林格勒戰役對德國的戰鬥力影響並非之前吹的那麼大。德國總參謀部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評價是:回到原點的一次旅行。德國的戰鬥力衰竭是庫爾斯克戰役,此戰之後,蘇聯人獲得了戰略主動權,可以自主地發動攻擊,消耗德國武裝力量,到了10次打擊的時候,德國人的精兵逐步被消耗,局勢變得無法挽回
第四,德國的確掌握了歐洲的資源,但缺少統籌,你可以去看一下相關數據,知道施佩爾擔任生產部長之後一年,德國國內還沒有實現滿負荷生產,相當一部分設備在生產奢侈品。對歐洲各國工業設備的運用也很不充分,浪費和效率低下現象很嚴重。後期美國人有意加強了對油田、煉油廠、軸承加工廠的攻擊。影響了德國人的生產
第五,德國的兵器生產過於強調精密化,生產工時太多,難度太大,自然不善於暴兵
第六,關於後勤問題,東線戰場雙方都缺乏足夠的汽車,戰場主要圍繞鐵路等樞紐進行。部隊的機動性不足,而德國的汽車工業能力不足。毛子是靠老美輸血
第六,43、44年,德國人作戰時處於一種搖擺狀態,小鬍子過於強調死守,使部隊失去機動力,而毛子可以自由選擇攻擊方向,適當繞過圍而不打。結果就是德國的老兵不斷損失,失去骨乾的部隊戰鬥力一落千丈
第七,請不要忽視毛子的戰鬥力提升,以春醒行動為例分析,最精銳的黨衛隊裝甲師居然不能突破第三烏克蘭方面軍的防禦線。毛子在後期摸索出了大縱深進攻和防禦坦克進攻的有效方式。而德國人的步兵損失太大,到了後期,協同攻擊的強度不足
❾ 德國偷襲北極航線的結果是什麼
中午過後,德艦從距比利時海岸18海里處通過多佛爾海峽,進入開闊的荷蘭海域,三艦航速恢復到27節,勝利在望!
但英軍仍不放過最後機會,正在多佛爾以北60海里哈里奇港進行戰備訓練的驅逐艦編隊是英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中唯一來得及截擊德艦的部隊,編隊指揮員皮茲海軍上校明知荷蘭海域密布水雷,而且德艦主炮火力比英艦強得多,仍毫不猶豫地率領編隊出海,並成功趕上了德艦,畢竟德艦火力要比英艦強得多,在德艦猛烈火力反擊下,英艦的最後攻擊還是以失敗告終,英軍「伍斯特」號驅逐艦遭重創,艱難返回哈里奇港。
正當德軍3艘主力艦安全突出英軍封鎖,眼看大功告成之際,沙艦突然觸雷,喪失動力,西里西阿科斯只得率領其指揮部人員轉移至Z—29號驅逐艦。轉至Z—29號驅逐艦上不多時,驅逐艦的主機卻因長期高速行駛而損壞,速度逐漸慢下來,直至完全停車。急不可待的西里西阿科斯換乘汽艇追趕艦隊,不料沙艦卻經過搶修恢復了正常航行,從汽艇旁駛過,令西里西阿科斯哭笑不得,經過這番折騰,西里西阿科斯再次回到沙艦。
19∶55時,艦隊行駛到荷蘭西北西弗西亞得群島海域,沙艦和格艦相繼觸雷,沙艦已經是第二次觸雷了,傷勢相當嚴重,好在經過搶修,兩艦又很快恢復了航行。
1944年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艦艇在執行戰斗任務。
2月13日凌晨,德艦駛入德國海域,沙艦和格艦前往傑得灣船廠修理,只有福星高照的歐艦毫發無損,經基爾運河前往挪威。
❿ 北極行動英國所得到的教訓,以及這次行動對德國的意義.
二戰中,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的反間諜戰空前激烈,而且花樣百出。其中最為普遍的便是以各種方式誘使間諜反戈,這一方式在二戰各交戰國情報戰中可以說屢試不爽。
同盟國的反諜報戰最成功的一次是在1944年。那一次美軍的反間諜特種部隊成功地使一名義大利間諜阿爾法倒戈,指使他向自己的老主子發去了一封極為重要的假情報。電報稱,英國第八軍正在集結,准備從義大利東海岸向軸心國部隊發動進攻。這一假情報致使德國人把後備部隊的主力拉到東海岸加強防禦。幾天之後,美國第五軍在英軍的增援下,出其不意地從義大利西海岸地區發動進攻,將軸心國的防禦部署打亂,英美聯進一路揮戈,最後直搗羅馬,使墨索里尼政府倒台。
這一次反間諜戰是二戰中十分輝煌的成功範例,但就其反諜報戰本身而言,還遠比不上德國反間諜機關精心策劃的「北極行動。」
「RLS」在活動
1941年秋天,納粹德國秘密軍事情報機關的少校吉斯克司到德國軍事佔領區荷蘭指揮反間諜活動。在其後的二年時間里,由他策劃的「北極行動」反間諜戰使英國情報機關遭到沉重的打擊。
吉斯克司指揮的反間諜機構首先是四處尋找與倫敦有地下無線電聯系的敵方諜報人員。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們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一名打入荷蘭地下抵抗組織的德國情報人員報告,兩名英國間諜正要在海牙組織一個新的諜報網。德國人馬上組織力量全力搜捕這兩名英國諜報員。
不久,德國反間諜機構的電訊截獲室收聽到一個新的秘密電台呼號,使用的是RLS呼號,發射地點就在海牙。德國人立即密切注視RLS電台的活動,對它播送技術的每一細節都加以記載並仔細研究分析。很快,德國人從無線電探測方位儀上查明了RLS電台的位置,並迅速出動,一舉將這一電台的操作者,英國人勞威爾斯捕獲,並在2個小時內,將這個英國間諜網的其他成員一網打盡。這次行動,為德國人下一步行動開了一個良好的頭。
德國人在這次大搜捕中獲取了勞威爾斯所有的密碼材料,依靠高效率的德國情報部門很快將這些密碼破譯,接下來,便是設法使這位英國間諜為他們工作。德國人並沒有急於由自己的發報員發報,而是耐心地等待勞威爾斯動搖。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一個諜報員在發報的細微技術上都與其總部有某種默契。後來的事實證明,德國人的這一著棋是十分高明的。
在勞威爾斯被捕的第三周後,德國反間諜機構頭目吉斯克司親自提審了他。吉斯克司只向他提出一個簡單的條件,只要勞威爾斯向倫敦方面發出他在被捕時未能按時發出的三則電訊,要麼他和他那些被捕的同伴都可以免除一死。
勞威爾斯仍保持沉默,但心已有所動。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爭斗,他終於站起身來,走向了發報機。德國人安排了一個人緊坐在他身旁負責監聽,他的手緊張地按在發報機的干擾鍵上,萬一勞威爾斯在發報中發生可疑行為,他可以馬上對其實施干擾,中斷電訊。
一切都順利地進行著,沒有發生任何可疑的現象。德國人的意圖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實現了。應當說,勞威爾斯也的確盡到了他的責任。按照他與倫敦總部的約定,在他發出每一則電訊時,應該在每項電文的第16個字母上製造一個錯誤,這是一種倫敦用以核查身分的暗記,如果沒有這一暗記,那就表明,他已經出事。他在發出這三則電訊時,已經向倫敦總部發出了這樣的警示。但是,倫敦總部方面居然沒有注意到。
這樣的忽視,令人不可思議!
由於這樣的陰差陽錯,德國人命名的「北極行動」開始了它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次發報時,勞威爾斯接到倫敦方面的一個緊急指示:為一個新到的間諜人員以及大量的破壞物資准備一個降落地點。勞威爾斯收到這一指示後十分苦惱,他不願意再幹了,他不能眼睜睜地將他的同胞推入德國人的陷阱。虛偽的德國人向他許諾,他們會向最高當局要求,保證每一位被俘的間諜人員不會被處死,並威脅說,如果他不合作,後果是嚴重的。在德國人的威脅利誘下,勞威爾斯又一次回到了發報機旁,對他的同胞、戰友繼續造成巨大的災難。事實上,陷入德國人「北極行動」陷阱中的同盟國諜報人員絕大部分都在集中營里被殘酷地槍殺了。這也是勞威爾斯在德國人的威脅利誘下對自己國家人民犯下的罪行,是他無法洗脫的恥辱。
倫敦方面的第一次空降正如德國人安排好了的計劃加以實施。德國人按照約定的地點,對飛臨荷蘭夜空的英國飛機發出空投信號。四口沉重的武器箱和一名諜報員剛一落地,就被德國人悉數收領。德國人彈冠相慶,並立即向倫敦發報,空降成功。
緊接著,倫敦方面又加緊了對荷蘭的空投。在隨後的一個月內,他們連續派出了3對間諜,降落在荷蘭,這幾次空降都不成功,三個電台毀壞了兩部,另一部電台的操作員在降落時因為抵抗而被殺死。德國人立即將這一批間諜連同他們的電台一並收繳,並很快利用這一諜報網建立起與倫敦直接聯絡的第二渠道與第三渠道,這樣,倫敦與在荷蘭的間諜網路的聯系被德國人控制下來。
倫敦方面對發生在荷蘭的一切毫無察覺。其間,勞威爾斯在他與倫敦的發報中出現過幾次不正常的行動,他或許是一再向倫敦暗示自己的處境,這一切始終沒有引起倫敦方面的警覺,反而引起了德國人的注意。德國人終止了勞威爾斯的發報,並通過其它渠道向倫敦請示,由另一名「後備」發報員取代勞威爾斯。這一請示居然被倫敦方面批准。
在隨後的幾個月里,更多的來自倫敦的間諜人員被捕。一段時間里,德國人利用他們所破獲的英國方面的電台與倫敦建立了14條聯系渠道,而操作這14條無線電台的德國發報員只有六人。按照常理,每一個發報員與總部的電訊聯系都有他自己才能掌握的特殊辨認方式,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倫敦居然未能從中發現任何足以引起他們警覺的東西!
倫敦方面的這一重大失誤還在繼續。他們繼續擴大對荷蘭的滲透。空投像輸送帶運轉一般,一個接一個地發生。而倫敦方面所犯的最低級的錯誤在於,他們所有的空投都依賴於那個業已被德國人牢牢控制的諜報網。實際上,他們所空投的諜報員中只要有一個獨立地進入到荷蘭,就會輕而易舉地發現德國人的陰謀。形勢在德國人的精心組織和倫敦的失誤中一步步惡化。
在確信自己在荷蘭已經取得重大成功後,倫敦向在荷蘭的間諜組織RLS小組發出一個特別重要的命令:設法炸掉位於科特維克電台的天線塔。這是德國海軍艦隊用來同德國在大西洋的潛艇進行電訊聯絡的中心。德國開始精心策劃這次行動,既要保全天線塔的安全,又要使倫敦方面不生疑。
德國人向倫敦報告了准備的情報,並建議實施襲擊計劃。倫敦方面很快發來命令:立即進行。一切都按照德國人精心策劃的方式在「演出」。
兩天以後,在荷蘭的RLS向倫敦發了一則電報:「科特維克行動失敗。襲擊隊的隊員誤入地雷區,五個人失蹤,其餘的人已安全撤退。」第二天,RLS 又向倫敦報告,「五名失蹤人員中有兩人脫險,其餘三人在行動中喪生。德軍已在科特維克及其它地區的電台加強了警戒。」
倫敦方面回電:「所遭傷亡,極表哀痛,敵防衛方法新穎,且難以預見。」二星期之後,倫敦方面又來電,對此次行動再度表示嘉勉。
英國人的影子部隊
德國人的「北極行動」繼續擴大它的戰果,並在英國方面策劃的「馬羅行動」中取得成功。「馬羅行動」計劃是要在荷蘭建立16個抵抗組織,進行破壞活動,總人數為1600人左右。負責這項行動的是一位叫江布羅斯的英國間諜,他來到荷蘭的主要任務首先便是與當地的地下抵抗組織取得聯系。江布羅斯一到荷蘭就與德國人組織的「地下組織」發生了聯系。德國人控制的RLS組織向倫敦報告說,荷蘭原有的抵抗組織出現上層領導之間的爭斗,開始敗壞,不足以信賴,建議江布羅斯與另外一些更為可靠的組織取得聯系。
在德國人的操縱下,「馬羅行動」取得迅速的「進展」。16個「抵抗」組織得以建立,並開始訓練。倫敦方面對這一陰謀毫無知覺,立即派出前後多達34名間諜參與這些組織的活動,其中包括12部電台及其操作人員。不用說,這批間諜一到荷蘭便成瓮中之鱉。德國人還通過RLS向倫敦報告說,目前他們已經組織起了1500多人的龐大地下抵抗隊伍,需要物質上的援助。倫敦接到電報的當天夜裡,便出動飛機空投了達五噸之重的物資供德國人享用。
隨著倫敦不斷地增強對荷蘭的空投力量,德國人感到越來越難以招架,特別是它的六名電台操作人員難以應付與倫敦不斷增多的聯系,況且德國人也難以向倫敦方面不斷編造有關他們已經被關押在集中營的50餘名諜報人員活動的假情報。所幸的是,他們以「為了更大的安全的理由」要求關閉掉部分「馬羅行動」電台的報告得到了倫敦方面的批准。德國人又獲得一次寶貴的喘息機會。
「北極行動」也曾經歷過幾次有驚無險的緊急情況,其中最緊張的一次當屬「阿里哀」之死事件。「阿里哀」是英國間諜瓊格里的代號,當他降落到荷蘭時,立即被早已守候在那裡的德國情報機構人員逮捕。在審訊時,瓊格里聲稱,他必須立即向倫敦發一條內容為「快車按時出發」的電報,使倫敦方面確認他已安全抵達。德國方面的審訊員們陷入猶豫不決的境地,他們對瓊格里的話的真實性捉摸不定。德軍反間諜頭子吉斯克司被叫到了審訊室。
老奸巨猾的吉斯克司經過一番詢問之後,佯裝出對瓊格里的話深信不疑的樣子。埋頭沉思片刻,然後決定,按瓊格里的話發報。就在他作出上述決定的那一瞬間,吉斯克司突然舉目,在瓊格里眼神中窺見出一絲短暫的喜悅神光。他斷定,瓊格里想向德國人使詐。
在接下的正常發報時刻里,德國人向倫敦發出了如下的電訊:「發生意外事故。阿里哀降落時嚴重撞傷,失去知覺。」三天之後,又發一報,「阿里哀昨已短時恢復知覺,大夫盼病情好轉。」隨後,又電告倫敦,「阿里哀突然死亡。望勝利後厚葬之。」
這一事故也使倫敦發生警覺,很快,他們發來指示,速將「馬羅組織」的頭目江布羅斯送回倫敦總部進行緊急磋商。德國人陷入了困境,他們不能放走江布羅斯,但這樣又要冒「北極行動」失敗的風險。德國人編造了許多借口來推委,主要的借口是,進入西班牙的信使路線極不安全,並向倫敦舉出許多事實來證明。倫敦方面要求RLS組織尋找飛機可以安全降落的地點。德國人總是找出許多理由來搪塞。最後,被逼於無奈的德國反間諜組織只好電告,在「鹿特丹,遭到一次德國警察的襲擊之後,江布羅斯下落不明。」
「高爾夫」迷失了方向
倫敦方面肯定發覺了事態的嚴重性,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它在荷蘭的處境有多麼糟糕。所有的電訊聯絡網和所有的諜報員全部落入德國人手中。他們只是決定,再派一個取名為「高爾夫」的間諜小組到荷蘭,開辟一條從荷蘭經由比利時、法國到達西班牙和瑞士的信使路線,用這條路線組織逃跑。
「高爾夫」空降到荷蘭後,平安地度過了六個星期,確信荷蘭方面一切正常,並向倫敦報告了這一切。緊接著,「高爾夫」小組按照倫敦的指示開始開辟通向法國巴黎的信使通道。而他們依靠幫助開辟這一通道的人「阿諾德」也是偽裝成法國難民的一名德國方面的反間諜機構成員。在他的幫助下,「高爾夫」小組成功地將兩名潛伏在荷蘭的英國空軍軍官安全送回了倫敦。這樣,「高爾夫」小組的成功,使倫敦對自己在荷蘭情報網路的安全可靠性的懷疑煙消雲散。
荷蘭的德國反間諜組織有意識地為「高爾夫」組織在荷蘭的行動提供了不少幫助。許多在荷蘭和比利時被擊落下來的飛機駕駛員經過德國方面的「配合」最終安全回到倫敦。當然,德國人付出的這點代價比起他們的收獲是微不足道的。他們從倫敦方面得到了有關在巴黎的三個英國特工組織的詳細情況。同時,還維持著倫敦方面對自己的高度信賴。
近兩年的時間,英國情報部門一直陷入德國反間諜機構為他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中。
說來奇怪,在這兩年的時間里,由德國人操作的RLS電台網路與倫敦無數的電訊往來中,英國方面居然未有一絲警覺,近兩百次的空投全部由德國人截獲,五十幾名諜報人員全部落網,倫敦方面也一無所知。倫敦方面一直陶醉在德國人為他們編造的所有發生在荷蘭的抵抗活動的神話之中,並想入非非地盤算著如何利用他們那支並不存在的擁有1500人之眾的「影子部隊」與德國人開展武裝斗爭。在德國與同盟國之間的那場史無前例的「秘密戰爭」中,「北極行動」是英國方面輸得最慘的一盤棋。
「北極行動」的正式結束是在1944年4月1日。在這之前,被德國人關在集中營里的50餘名英國諜報人員中的兩名在頭一年的8月里設法越獄逃走。他們歷盡艱辛,終於返回英國。接下來的日子,倫敦方面向荷蘭的RLS發來的電訊越來越沒有價值。德國人顯然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便決定中止對英國人這場長達兩年的愚弄。他們在1944年4月1日那天,通過他們掌握的RLS電訊網中的十條渠道發出了同一內容的電文,並就此宣告,「北極行動」勝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