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閃電戰為什麼快

德國閃電戰為什麼快

發布時間:2022-12-25 03:46:58

❶ 解碼二戰之德國閃電戰為什麼開始那麼牛,後來卻越來越慫

lz你好。我是復旦大學附屬高中的文科生。我來幫;你分析一下。當時的局勢是這樣的:二戰初期,德國依靠閃電戰迅速襲擊被侵略國的交通站等重要樞紐,造成了被侵略國的交通癱瘓,從而迅速打下來一個國家,這種戰術確實很厲害。但是並不是無敵的,在當初,德國之所以能夠屢屢得手,最主要的原因是慕尼黑會議上綏靖政策的影響,英法等國家對於德國公然違反《凡爾賽合約》大肆擴軍備戰的行為採取了綏靖政策,綏靖政策其實說白了就是縱容政策,本質就是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維護他們這些大國的利益,,所以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答應了希特勒「規定在10天之內讓捷克斯洛伐克把蘇台德等重要地方割讓給德國」的要求。這種綏靖政策助長了德國的囂張氣焰,他們的野心永遠也無法得到滿足,於是很快吞並了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並在1939年9月1日,全民侵略波蘭,英法再也不能和後退了,被迫向德國宣戰。二戰也就徹底爆發了。可是,雖然說英法宣戰了,但還是想自保,並沒有做出任何戰斗措施,只不過是喊了一聲宣戰了而已。依然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而且當時波蘭實在是太過於落後,盪德國的飛機大炮坦克進攻波蘭的時候,波蘭軍隊還騎著馬拿著劍打呢。。當然是被很快攻下。英法依然沒有什麼措施。直到德國悍然發動對法國的襲擊,法國毫無准備倉促作戰,雖然法國被譽為是整個最強的陸戰隊,但是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還是很難抵抗德國的閃電戰,很快被攻下,英國也遭到了猛烈的空襲。這里還有太多地細節。就不一一贅述了。至於為什麼德國的閃擊戰在後期會頻頻失利 那是因為他們千不該萬不該進攻蘇聯,在蘇聯戰場發生了兩大重要戰役,第一個是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帶領蘇聯紅軍頑強的抵抗使得德國的閃電戰第一次失敗,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國天下無敵的神話,後來在二戰後期,日本偷襲珍珠港,惹惱了美國,美國參戰,194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改變了法西斯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的對比,成為消滅法西斯的有利因素,加速了法西斯的消亡。終於在1945年6月6日,英國,法國,美國,蘇聯發動了諾曼底登陸,直取德國首都柏林。希特勒見大勢已去,在地下室里飲彈自盡。德國法西斯消亡。二戰歐洲戰場結束。

lz碼子不易,望採納

❷ 二戰德軍閃電戰有多快,非常震撼

二戰初期德軍的閃電戰還是很成功的,擊敗波蘭僅用了不到一個月,入侵挪威僅耗時兩個月,使法國投降僅消耗一個月多幾天。包括在北非戰場的登陸戰,以及德蘇戰爭早期橫掃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根本沒有花上幾個月。

但是德軍的閃擊戰有缺陷,其勝利的條件就是在對方無法全部反應過來之時全力突破敵人,使敵人被分割包圍,喪失支援能力而失敗。面對蘇聯這樣的人力資源極其豐富、地域縱深極大同時道路條件還不好的國家就會受到限制,這也是德國無法擊敗蘇聯的原因之一。面對嚴防死守的敵軍通常也難以奏效,這也是德國為什麼不進攻馬奇諾防線的原因。

❸ 二戰期間 德國閃電戰的特點

閃擊戰——由古德里安創建的戰爭模式(英譯Blitzkrieg或lightning war。但是是由希特勒提出的,很合古德里安的口味),也叫閃電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首先並且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是以裝甲部隊為決定性力量,制空權為前提,不顧側翼暴露的危險,向敵人後方做快速,大膽的襲擊。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 古德里安
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通訊中心,並把敵人的飛機炸毀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然後使用大規模坦克集群快速沖鋒,徹底摧毀敵軍由空軍轟炸而混亂的陣地。閃電戰就是將奇襲、快襲集中一起,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閃擊戰理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事戰略的基礎。這理論要求在敵人未來得及完成動員和展開本國武裝力量之前,用幾個月或者幾個星期的極短時間內奪取戰爭的勝利……[1]閃擊戰理論是德國帝國主義毫無限制的擴張目的同達到這些目的的現實能力之間不能相適應的表現。德國力求以閃電形式的突擊逐個粉碎敵對同盟各國,竭力避免持久戰。[1]閃電戰理論最重要的原則是:先於敵軍迅速集中和展開作戰部隊,保障戰略的突然性。實施最強大的首次突擊,以便在初期交戰中即取得決定戰爭結局的決定性勝利,集中優勢兵力於主要進攻方向,以包圍與合圍的方法殲滅敵人武裝力量(「卡恩」學說)。[1]編輯本段理論根據1、德國軍事家A.von施里芬關於採取戰略迂迴和包圍, 實施速決殲敵的觀點;2、義大利軍事理論家G.杜黑關於集中空軍力量打擊對方的重要政治、經濟和軍事目標而取勝的觀點;3、英國軍事理論家J.F.C.富勒關於組織幾路強大的快速坦克縱隊,在航空兵強有力的掩護下,深入敵軍縱深,直搗敵軍司令部,使敵陷於癱瘓的觀點。編輯本段閃擊理論戰略層面運用包含裝甲部隊、機械化步兵與炮兵,以及空軍優勢火力,於作戰層面進行高度協同攻擊。擾亂敵人的部署,迫使對方改變正面武力,甚至達到使敵軍在兵力組織與分配上自亂陣腳。以側面迂迴方式,隔開並切斷他們的兵力。阻擾他們的後路。威脅他們的後路,使其與基地之間喪失聯系與補給。講求速度。閃電戰的基礎是機械化,前提是制空權,在於空,坦,步的協同配合,戰術在於一點兩面。找到突破點,由炮兵打開缺口,裝甲集群進入缺口並發展戰果,機動步兵跟進。找到突破口的兩翼,空軍打開缺口5-10分鍾後,裝甲集群隨後攻擊,後面緊隨機動步兵。迅速破壞掉敵指揮中心,通訊樞紐,交通樞紐。陷敵於瞎子、聾子的局面,並配合正面部隊迅速合圍敵主力步兵集團。飛機、坦克和機動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夠。但前提是 要保有制空權,然而德國後期遇到了擁有空中優勢的美國空軍,無法使用閃擊戰。另外此戰術對後勤依賴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彈葯糧食供應不上, 就會被殲滅。(例如戰爭後期,德軍發起的「突出部戰役」就遭遇了這種情況。使得德軍無功而返,並沒有更多的裝甲部隊去抵抗盟軍的攻擊)戰術層面由於閃電戰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無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戰結束之後即受英美等軍事學者熱烈研究,在戰術上勾勒出一個詳細的面貌現已不是難事。關於戰術上的細節,根據各家的說法,綜合整理一個對閃電戰的全貌概述。「閃擊戰」大略可略分以下幾個階段:集結意即在攻擊發起前夕,將兵力徹底集中於一個狹窄的正面上。 由於該戰術需「形成重點」(Schwerpunktbilng)之故,真正的攻擊正面還會比集結面更窄。展開為了突破後維持必須的沖力,機械化部隊將會成梯次縱深部署。突破使用形成重點後所造成的壓倒性優勢武力,以決定性的沖擊力突穿敵人戰線。 突破的任務一般交給戰車部隊擔任,戰車部隊將以營或連級單位組成「寬椎型」(Breitkeil 倒三角形,德軍戰車部隊最常使用的攻擊隊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進行突破。不過若想保留裝甲兵的實力以供往後作戰計,亦有將突破任務交由步兵擔任,待步兵突穿後裝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著機動向敵後挺進以擴張戰果的事例。突穿此階段是突破之延續。在完成突破之後,裝甲部隊主力以及其他機械化支援單位會穿越打開的缺口,並進入敵人戰線開始向敵後深入。 此時各部隊指揮官會在部隊先頭,以其自身之觀察掌握全局並隨時將敵情向後回報。突進縱隊中除了戰車外,尚會編入戰斗工兵、裝甲步兵以在任何情況下對前進中的戰車單位提供支援,他們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帶裝甲人員車輛上,戰斗工兵則攜帶各種器材甚至架橋裝備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礙物。擊虛與鑽隙突破時期結束,開始全速向敵後方做大縱深的突進。這樣的做法揚棄了傳統的向兩翼席捲的戰法,不過這算是法國人所創的較快捷的方法。一旦通過突破口後,各縱隊即成扇形展開,沿著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進,以避免交通壅塞現象發生。先頭通常由偵蒐部隊組成的前衛尖兵,他們在前方或側翼上搜索前進,進行尋找開放道路、偵測敵情,並提供預警並搶占如制高點、橋梁等重要戰術要點。突進縱隊便會依照他們的情報,選擇適當、無敵方顧慮的路線前進。面對敵人時,如無須做戰斗時則盡量避免,選擇繞開,盡可能採取迂迴滲透的手段,只有在沒有辦法的情況才實施戰斗。至於繞過的敵人則由後續部隊趕上肅清之。由於持續不斷的運動,戰斗時將以機動炮兵或申請戰術空軍火力支援攻擊。這支深入敵後的機械化大軍並不顧慮逐漸延長的暴露側翼,因為快速的機動將提供他們足夠的保護。如非得已,突進部隊將不會離開道路做越野運動,因為這會產生不必要的延誤。在領先挺進的裝甲部隊後面則是機械化步兵部隊,以填補裝甲部隊推進後產生的空隙,後面才是徒步運動的一般步兵師。機械化部隊的補給車隊也沿著同一條交通網以追趕戰斗部隊。為了要在少數可用的道路上運動上千輛的車輛以維持其攻勢的高度動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將格外重要,工作也極端復雜。席捲這是「閃電戰」最後一個階段。整個突進部隊將以敵人的交通線為目標,進行分割並包圍遭孤立的敵軍主力。 除了1940的敦克爾克包圍戰是利用英倫海峽進行單翼包圍外,幾乎二戰所有的「閃電戰」皆是以兩翼進行包圍作戰。待雙鉗合圍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圍殲包圍網內的敵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隊擔任,裝甲部隊則從前線補給整合戰力後再繼續往下一個目標推進。

❹ 德國發明了閃電戰,這個戰術究竟多麼強大

我在二戰時期,曾經以閃電戰雷鳴時,同時也瞬間消滅了波蘭,閃電戰的戰術主要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速度至上!

速度至上

閃電戰之所以成為閃電,就是說它的速度極快,就像閃電速度一樣,換句話說——聲與光能夠同時傳播,但是聲和光的速度誰快誰慢,我們一目瞭然,在下雨的時候我們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打雷,意思就是說光速要遠勝過聲音的速度,因此閃電戰就是利用了這個特點,在進攻他人的時候,其實槍炮的響聲遠遠不及他們奔向敵營的速度!波蘭之所以迅速覆亡,主要是在他們聽到德軍的槍炮之聲的時候還以為有機會撤退,但是事實上德軍早就已經距離很近了!

❺ 請問為什麼德國二戰用閃電戰

這個問題幾句話解決不完,首先你要明白閃電戰的指導思想,是短時間(區別於持久戰)集中優勢兵力快速瓦解對方,可運用集群飛機坦克(不含步兵,但包括機械化部隊),體現奇襲,集中,速度,是永遠機動,永遠進攻,永不防禦的戰術(當然德國後來沒做好)。那麼閃電戰需要的是大量的進攻兵器(坦克),它的優勢就體現在集群的坦克上(機動,火力和防護),因為德國是一個中歐國家,若不採取閃電戰這樣的快速戰略,在政治格局瞬息萬變的歐洲,很容易陷入曾經的持久戰(一戰中崩潰的進攻法國的「施利芬計劃」),何況德國已經吃過一戰兩線作戰的虧了,它必須快速徹底擊敗對手。

所以德國需要的是閃電戰這樣能快速癱瘓對手的戰術,而不是持久戰。但追溯到1933年小希上台搞了個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整個國家團結了起來,在經濟蕭條時,美英法的就業率和德國的失業率都成了百分之二十,1935年重整軍備,戰爭機器開動,而這正是只有德國具備發動閃電戰的條件:強大的物質保證,這是閃電戰必須倚仗的優勢。

但在進攻蘇聯時,這點反而成了軟肋。閃電戰是傾盡過力發動的快速戰略,比如28天幹掉波蘭,6周掠下法國(跟一戰持久戰是不能比的),但小希有些問題欠考慮,他忘了廣闊的的蘇聯和丁點大的法國是有本質區別的,當閃電戰陷入了蘇德戰爭的泥潭,德國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閃電戰的進攻能力和戰線推進的距離是呈負相關的,進攻能力隨著戰線的逐漸變遠而逐漸將降低,當達到一個進攻頂點時,閃電戰就失去了進攻銳力,庫爾斯克戰役以後,就再也沒能力發動閃電戰了(日後的阿登反擊也稱不上閃電戰),在德國人眼裡,閃電戰是一種快速瓦解敵人的利器,但估計德國人只看著它的優勢,卻被閃電戰巨大的物資消耗拖垮了。

還有些小希個人原因,他在一戰是個預備役步兵下士,深知塹壕拉鋸戰的持久之苦,他是一個自認為有歐洲傳統騎士思想的人,他對勇敢,沖鋒和突擊這類的詞語非常有好感,閃電戰這樣的快速戰略很合他的進攻進攻再進攻的思想。

以後有二戰,德國的閃電戰方面的問題別忘了喊我哦。

❻ 從地理的角度回答,德國的閃電戰為什麼在前期能取得成功

地理的話,西歐地形以平原為主,有利於機械化部隊快速行進,從而達到閃電戰速戰速決的目的

❼ 德國二戰時閃電戰的優勢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軍事家打造的閃擊戰,攻勢凌厲,似乎無往而不利,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閃擊戰確實曾輝煌一時,堪稱戰爭史的一大經典。閃擊戰挾最新高技術兵器以最小的損失,突然、迅速地達成戰爭目的,其理論魅力至今依然不減。研究「信息+閃擊戰」可能演變的「信息化閃擊戰」,利於我們在未來戰爭中防範新的閃擊戰,並在作戰中尋找更多的制勝之機。

剝開閃擊戰侵略的外衣,剖析一下閃擊戰,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理論,閃爍著跨越歷史時空的啟迪。以盡可能短的時間「折疊」空間

「時間就是軍隊」,「時間就是勝利」,爭取時間和奪取空間是軍事對抗的重要內容。在時間上先敵一步,可以得先機之利。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僅3個星期即在蘇聯境內推進縱深達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適時」;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點;

(3)欺騙活動;

(4)新的坦克「戰術」。

德軍閃擊戰應用軍事科技的新的優勢,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擊,以及飛機的空中火力和縱深機降、傘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現代「撞城錘」。由於時空關系的改變創造的新的作戰理論,產生了時人難以想像的作戰效能。


以盡可能快的機動獲得最大限度的沖擊力

《孫子兵法》進攻戰的一個重要思路是——以極快的速度突襲敵軍。書中寫道:「進而不可御者,速也。」並對快速產生的沖擊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根據戰爭力學理論,軍隊戰鬥力取決於兵力、機動力和沖擊力,而機動力和沖擊力的大小都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快,沖擊力也就越大。二戰初的閃擊戰依靠裝甲集團高速度、大縱深的突襲,產生的沖擊力在軍事史上堪稱空前的。
將精神之力轉化為戰鬥力

在閃擊戰理論中,精神對作戰的勝利可謂是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從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到東方的毛澤東,許多傑出的軍事家都十分關注作戰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彌補兵力的不足。其二為震懾。美軍在伊拉克戰爭的作戰計劃之一名為「震懾」行動,其實在閃擊戰的設計中,「震懾」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戰時德國發起閃擊戰時其坦克數遠不如英法聯軍,甚至被稱為「窮人的戰爭」,然而「窮人」打敗了富人。在西線閃擊戰中,法軍大批部隊被震懾住,喪失了作戰意志,被俘人員竟多達150萬。


對付閃擊戰的鑰匙
為什麼閃擊戰在二戰初期產生了巨大威力?為什麼二戰中的閃擊戰又均以失敗而告終?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頂點理論認為:「勝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一個頂點」。這個「頂點」,主要指的是作戰強度和作戰限度。由於頂點的存在,發起進攻的強者,到達頂點後,便會逐漸由強變弱,防禦的弱者,若注意積聚力量的話,將可能逐漸由弱變強。閃擊戰盡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力,但畢竟這個沖擊力有個極限,終究有個頂點。戰爭的最終勝負並不是單單取決於沖擊力,還包括許多其他方面的要素。當德軍深入蘇聯腹地,兵臨斯大林格勒時,由於戰爭的非正義性、自然條件的惡劣、後勤補給線的困難,特別是蘇聯軍民高漲的愛國熱情、強大的國力、正確的戰略指揮、先進的軍事理論和現代化軍隊,以及美英和中國的支持等,使得閃擊蘇聯的侵略戰爭在斯大林格勒到達了「頂點」,從而開始走向失敗。
二戰後,雖然再沒有像二戰那樣大規模的閃擊戰發生,閃擊戰其實在現代局部戰爭中處處可見其影子。特別是當現代戰爭插上信息技術翅膀後,突如其來的閃擊戰變得更加可怕。在計算機技術的武裝下,空中力量的機動力、火力、防護力,已經遠遠超出二戰時地面的裝甲集團,體現出諸多的新優勢:速度之快、機動能力之強,使地面防禦力量幾無還手之力;遠程精確打擊與火、力、快速機動能力的完美結合,達到了「動如雷震」、「斬首」、「震懾」的效能;空中力量在C4ISR指揮、控制、偵察等系統作用下,能量發生空前躍升,形成超視距攻、防一體的作戰系統,對戰爭命運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現代戰爭中「戰爭頂點」已在高技術下變得難以利用,戰爭的「非接觸式」、「非線式」、「非對稱」,讓弱小的一方「以劣勝優」的餘地越來越小。那麼防範閃擊戰的出路在哪裡?唯有加速新軍事變革,在軍事思想上斷不可輸給對手,在編制體制、武器裝備、教育訓練等上,也勵精圖治,形成對手不敢輕舉妄動的優勢,使敵無機可乘。

當閃擊戰插上信息的翅膀後,需要我們給軍事思維插上信息的翅膀,不僅僅是貼著「信息」標簽的名詞的變化,必須有全新、敏銳而不保守的哲學頭腦,需要居安思危而不是歌舞昇平的危機意識。★

❽ 二戰德軍能夠閃電襲擊歐洲獲勝最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能力抵禦的國家消極怠工,大多數國家沒有相對的軍事能力,甚至用騎兵對付坦克。不得不說,當時單兵作戰能力第一第二的英法兩國的戰術的確要落後於德國。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閃電突襲在當時是非常新穎的戰術,英法兩國並沒有見識過,其實如果英國換到波蘭的位置,在閃電突襲面前恐怕也無能為力!這就是戰術與戰略的作用,不是單純的放縱或者不抵抗就行的。
英法當時的軍官們大多太守舊了,甚至不認可裝甲部隊的作用,認為大炮製勝……所以德國的成果是有原因的,當時的德國在戰術上裝備上也的確是領先於其他歐洲國家的!
希望我的回答讓您滿意~謝謝

❾ 二戰時,為何德軍能夠採用「閃電戰術」,而其他國家做不到

因為閃電戰依靠的是裝甲部隊,而其他國家並沒有那麼多的裝甲部隊,同時在二戰後期,閃電戰對於德國來說也沒有那麼大的作用了。德國在二戰初期發動的閃電戰,是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出其不意的攻打對方,在經歷過一戰後,英法等國沒想到德國會再次發動二戰,同時德國在佔領挪威、丹麥後,後來又突襲了法國,都是以閃電戰的模式從背後奇襲,讓對方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佔領了對方,令對方潰不成軍。

縱使閃電戰再厲害,但是因為蘇聯是公路國家,並沒有大量的使用裝甲車,所以對於德國閃電戰最重要的裝備裝甲車來說,是不適用的。所以德國最後放棄了閃電戰,選擇直接進攻,雖然蘇聯最後保住了莫斯科,但是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❿ 希特勒的閃電戰為什麼那麼厲害

閃電戰,是一種起源於二十世紀初期,由德國創造的進攻型戰術,並且在三,四十年代成為德國軍隊的主導戰術思想。閃電戰的主旨是以高機動性火力進攻為原則,是一種對裝甲部隊,空中火力掩護要求級高的戰術,而正是由於這種戰術,引導了德國軍隊在二戰前展開大規模軍備競賽,使之後來無論是裝甲部隊和空軍部隊的裝備,還是該方面的人員素質,都要優於盟軍部隊,從而使得在北非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盟軍都要以數量上占優勢的裝甲部隊來與德軍抗衡。
閃電戰對於後勤補給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說其嚴格,是因為其主旨為高機動性,在前線部隊運用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對方防線,襲擊主要軍事設施以及有生力量之時,後勤補給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將補給物資送到前線部隊手中,我覺得這也要求後勤部隊具備高機動性持續補給這一素質。但閃電戰講究兵貴神速,有別於持久戰,對於後勤要求並不是高強度長時間補給,因此其補給要相對於其它戰術思想要有一定區別。綜上所述,對應閃電戰的補給措施要相對特殊,是一種主要要求機動性的補給方法。
1939年,德國軍隊率先以閃電戰侵略波蘭,並在短短幾周內佔領了波蘭全境,從而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也使閃電戰真正應用到了實際。該戰術思想隨後被帶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尤其是在歐洲戰場上,閃電戰的身影屢見不鮮。1941年,德軍集結300萬部隊,3000輛坦克,2000架飛機,實施了震驚世界的「巴巴羅薩」計劃,在蘇聯境內長驅直入,使得蘇聯紅軍退而再退,損失慘重。但在這個過程中,德軍犯了致命的錯誤,就是把戰線拉得過於長,在嚴寒下補給物資供應不上,尤其到了斯大林格勒會戰,這一場本由閃電戰主導的突襲戰就真正變成了持久性的消耗戰,從而打破了閃電戰的所有原則,使得德軍部隊的優勢越變越小,最後盪然無存。
二戰以後,閃電戰這種戰術思想被流傳下來,並且對於現代戰術思想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近幾年的局部戰爭中,比如美軍在海灣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中運用的戰術都還能隱約看到閃電戰的身影,其高機動性持續火力的主旨還將被今後的戰術思想吸取與採納。

閱讀全文

與德國閃電戰為什麼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