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暢通無阻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暢通無阻

發布時間:2022-12-26 05:37:28

Ⅰ 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什麼要迅速擴張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要迅速擴張?

1939年9月曾經的落榜美術生希特勒,帶來狂熱的德軍進攻波蘭,從此開始了德國快速擴張之路。希特勒一開始在擴張的路上是如履平地,沒有人能擋住日耳曼閃電戰的進攻。但是隨著戰爭場面越打越大,又因為希特勒的一系列錯誤指揮和估計,導致二戰德軍慘敗收場!

結語:

只是希特勒一開始也沒有想到歐洲國家,會如此的縱容他,讓他輕易的就佔領了萊茵蘭,奧地利等!可以說希特勒有後來如此瘋狂肆無忌憚的擴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些老牌歐洲國家的綏靖政策在推波助瀾!

Ⅱ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可以橫掃歐洲大半個國家和地區

二戰時期德國橫掃大半個歐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德軍採用新式的閃擊戰加重裝甲部隊的先進進攻方式,也就是著名的「閃電戰」。重裝甲部隊甩開機動性能差的步兵,打亂敵軍部署,配合空軍則集中力量對敵作戰,並突襲指揮中心、交通樞紐、機場、港口等力求速度消滅敵國戰爭潛力。法國這樣的軍事強國都難以招架,何況波蘭這樣的小國。
第二,德軍都進行過良好的軍事訓練且裝備精良,德軍輕武器在世界輕武器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戰場上德軍輕武器火力分配合理,配合密契,經常壓制住數量超過自己的敵軍部隊。
第三,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滿足於經濟發展的利益需求,對德國的軍國主義、納粹主義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重視,而是任由發展。希特勒主動與各國簽定一系列白紙條約來麻痹英、法、蘇等國,英、法、蘇對德國的強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使得捷克、奧地利、丹麥、挪威、波蘭、比利時相繼淪陷後才如夢初醒,這些地區擁有1億多人口,是歐洲的心臟,也是歐洲工業集中的地區。
第四、德國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有歐洲頂尖的軍工技術,並且有300萬的海陸空軍,歐洲各國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打的落花流水,一點也不意外。

Ⅲ 德國人為什麼在二戰時可以戰勝那麼多的國家

我個人認為是這么幾點,總結一下,不知道對不對:
1 德國在戰前有其經濟為其軍事行動做後盾,一戰後德國已經用最短的時間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打仗就是打經濟,所以德國在開戰後這方面已經在歐洲處於優勢。
2 歷史遺留問題導致民眾的抱怨心理,一戰後德國受到不公正待遇,從那時起德國國內的民眾就開始憋著一股怨氣,這也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一種動力,因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是不會有這么大成績的。
3 希粹(簡稱)的宣傳攻勢,將其塑造成了民意的代表者,這種心理上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成為了德國在開戰後能迅速在國內動員數百萬軍隊的原因。
4 過早准備,而別國卻一直鬆懈,德國從退出一戰協定後就開始擴軍備戰,其准備的充分和計劃的周詳是別國無法比擬的。反觀周邊國家,英法一直觀望希望引火向東,而蘇卻抱有德國不取得歐洲就不會對自己有所想法的觀念,別的小國則看著這幾個國家沒有動作,以為德國會受制於他們,所以也不防備。所以到開戰時這些沒有防備的國家就迅速淪陷。
5 綏靖政策,這個書上有,我就不說了,這是德國前期無所顧及的主要原因。
6 德國軍事裝備的先進性,一戰後德國就已經認識到自己戰爭觀念的落後和裝備的落後,所以戰後他們用最先進的科技和最強大的人力投入到了軍工上,這是他們成為一戰後第一個將坦克部隊作為一支對立作戰力量的國家,而法國到了開戰後還在將坦克作為配合步兵作戰的一個兵種,這種軍事觀念上的差別,在戰前天平就已經傾斜了。
7 德國軍人的素質,德國的軍人選拔是相當挑剔的,這也是一戰後德國加強軍隊建設的主要發面,他們加強了質量上的建設,德國的軍人可以說是二戰時期個人素質最強的,即使到了後期德國已經出現力量匱乏的時候,其軍人還是非常重視素質鍛煉。德國軍人在戰前的戰爭觀念要求是:每一個軍人都必須具有自己完成一次小規模戰爭的能力。這種要求就相當於現在的特種兵,如果樓主懷疑的話,可以看看德國的坦克部隊,在閃電戰的時候一天奇襲這么遠,如果不是個人作戰能力強的話,軍隊早就因為散亂而崩潰了。
8 德國軍事將領的優秀,可以說德國在一戰後保留了其主要作戰幹部,並在這基礎上提拔了很多很有天賦的少壯派,所以他們的戰爭天賦和先進的作戰理論使德軍處於世界軍事力量的尖端。綜觀二戰所有國家,誰有德國的優秀將領多?曼因施坦、窿梅爾等等。反觀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的將領還是老一代,傳統的作戰思想大大落後於時代。而蘇聯的將領在大清洗後還剩下多少?
9 很好的利用了各國的矛盾,戰前歐洲和蘇聯的矛盾是很明顯的,所以德國為了先近後遠,先與蘇簽定了互不侵犯,然後集中力量對付英法,而蘇聯也上當了,以為德國不會先攻擊自己,於是很大膽的不在爭取任何盟友,只去擴大自己的防禦地帶,芬蘭、波蘭等等成了他首先的靶子,這也大大激怒了英法,導致戰前他們之間不和諧的因素。直到歐洲基本淪陷後他們才又走到了一起。
10 作戰通訊的現代化,德國也許是最先進入通訊戰爭的國家,那時他們便大打通訊戰,利用自己先進的通訊力量使敵人癱瘓,而自己卻行動迅速,這也是他能大量閃擊對手的原因。
先就這些了,我再想想再總結吧,呵呵,歡迎點評~~

Ⅳ 二戰中的德國在經歷了一戰過後,為什麼經濟,軍事,實力都恢復得那麼強,一戰的條約沒能約束住德國嗎

德國二戰後為何發展那麼快?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德意志民族屬於深林游牧民族,天生堅強,從不恐懼任何人
第二,德國雖在二戰大敗,但誰知道它在二戰時搶了多少東西,二戰前的經濟保留多少,無論如何,本還在
第三,德國和日本一樣,二戰後並不是開始就恢復很快,還處於多國分治。但這期間德國戰略性地討好眾國,得到主動之勢,蓄了幾年再將保留下來的技術,產業,老本用上,大力走資本主義大賺一筆。
第四,德國地處西歐中心,是商業要道並有利於發展商業,四周都可進行交易,吞吐量大
第五,德國老產業可大賺一筆,並其重工業也很發達,專進行加工出口
第六,之後加入歐盟也使政治地位提升。

一戰的條約為什麼沒能約束住德國?原因如下:賠款問題:賠款使用德國金馬克計算的,但是從1920年開始,德國馬克瘋狂貶值,賠款即使全部償還,其實際價值也沒多少。

國際政治平衡問題:法國希望削弱德國,甚至讓德國一蹶不振最好,可是英國美國等不希望歐洲大陸法國一家獨大,暗中默許德國崛起。

共產主義運動:一戰之後歐洲各國對風起雲涌的共產主義運動非常恐懼,德國由於戰爭失敗、德皇倒台、經濟崩潰所以共產主義運動風起雲涌。歐洲各國不希望一個共產主義德國出現,所以暗中扶持希特勒上台,打擊共產主義,進一步向東遏制蘇聯。

基礎問題:一戰沒有傷害德國工業基礎,相反刺激了重工業的發展。大量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沒有在戰爭中受到損失。一戰、二戰中間這段時間,英法沒有在技術上獲得超越德國的明顯優勢。

軍事問題:一戰之後德國建軍思想先進,訓練嚴格,軍隊戰術指導思想遠遠超越了英法各國。

經濟問題:由於超級恐怖的通貨膨脹讓德國人民的財產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全部變成了無產者,一張白紙好作畫。財產的急劇損失客觀上也刺激了德國人民艱苦創業的精神。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寡頭為遏制德國國內共產主義的發展,並攫取巨額利益,在早期也給了希特勒政權大量財政支持。

反過來看,如果德國沒有發生巨額通貨膨脹,並且全額支付了戰爭賠款,從此一蹶不振,淪為波蘭、捷克一類的二流國家,那最大的收益者是法國,同時最大的受損者就是英國。別忘了,在德國崛起之前,英法可是世仇。所以,德國的崛起是符合當時世界第一列強英國的最高利益的,進而,綏靖政策也就可以理解了。

Ⅳ 二戰時期德國為何如此強大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用短短兩年的時間相續佔領波蘭,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丹麥,挪威,到1941年12月,蘇聯的大部分東部領土也落入德軍之手。號稱世界第一的法國陸軍被他20多年前的手下敗將,打的無還手之力,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陸軍的蘇聯紅軍,被他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成千上萬的俘虜走進了德軍的戰俘營。德軍在經歷了改革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軍隊,其優越的領導,訓練,戰術水平都毫無爭議的成為世界第一。也許很多人都把這歸功於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其實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國軍隊的改革已逐漸成型,這為希特勒擴軍備戰已經打下來堅實的基礎,希特勒做的,只是讓軍隊更加的成熟和強大,擁有更大的摧毀力。

改革的序幕

一次大戰結束後,德國軍隊處在凡爾賽條約的束縛下,凡爾賽條約第一部分規定德國只能保留一支10萬人的軍隊,確保德國職業軍隊保持最小規模。第二部部分,德國軍隊成為服役年限最長的軍隊,軍官的服役年限為25年,士兵為12年,防止德國建立起一支經過訓練的預備役軍官隊伍。第三,禁止德國生產重炮,坦克,飛機,潛艇等一些進攻性武器,並對德國武器的進口進行限制。第四,取消德國總參某部,讓德國無法制定作戰計劃和大規模軍事演習。除了條約的限制外,德國軍隊和社會都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問題,戰爭後德國國內通貨膨脹失業人口居增,艱難的經濟環境又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動盪,以德國皇帝為軍隊最高統帥的國家一下變成了共和國,軍隊失去了已往的支持,新政府已不信任的眼光看待軍隊。軍隊中許多官兵都開了小差,一些軍隊高級軍官和一些政治叛亂分子牽連,造成了1920年的政變。總之,此時的德國軍隊是一支雜亂無章,支離破碎的軍隊,德國軍隊在束縛,恐懼,哄亂中開始了艱難的改革。

馮•西克特

德國軍隊的改革和一個人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這個人,希特勒在1939年發動全面戰爭是不可能的,德軍橫掃歐洲成為世界第一的強大軍隊也只是痴人說夢。也許1941年的東線戰爭就不是德國發動的了,就像論壇上很多戰友說得那樣:也許蘇聯紅軍的T34坦克早就開進柏林了!

德軍元帥曼史坦因在回憶錄中這樣評價馮•西克特: 「每個人都已經感到他的內在激情和他成為軍隊領導者的鋼鐵般的意志,他有使哄亂恢復秩序的驅動力和智慧,憑借這這股動力和智慧,他將使德國和德國軍隊變得強大,他將最終實現他的目的」。漢斯•馮•西克特(1856-1938年)是一位普魯士將軍的兒子,青年時曾獲得學士學位,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學位不是軍事方面的,而是體育方面的。他曾經擔任過營級參謀,軍參謀,集團軍參謀,一戰中擔任集團軍參謀長,戰爭結束擔任後擔任「和平時期軍隊組織委員會」主席。 1920年,馮•西克特被任命為德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德國軍隊的改革也就正式起步。馮•西克特在許多軍事領域具有前瞻性的觀點,他主張一支職業軍隊必須滿足四點要求:1,必須是高度運動的,能夠利用交通工具快速運輸。2,必須是有效裝備的,具有可以使用的現代化武器。3,必需有一個完整的軍隊後勤體系,能夠不間斷的為前線部隊提供所需的一切。4,後備軍事力量可以不經過預備役訓練就可以全面動員和部署。西克特還認為軍隊應該有兩個最基本的方面構成:人和技術。他認為每一種現代技術都應該首先用於軍隊,軍官要受過良好軍事教育和訓練,這樣才能駕馭武器。才能指揮作戰。他在1923年撰寫了《領導和使用合成武器戰斗》,這本書一直是德軍訓練的基礎。這些軍事觀點在當時都是很先進的。但是,他的視野依然停留在步兵和騎兵身上,他對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配合空中力量進行突襲的戰法從來沒有贊同過,這也是後人指責他的視野狹隘的一個方面。但是他為德國軍隊作出的貢獻是勿庸置疑的。西克特的改革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人員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只能保留一支10萬人的軍隊,所以軍隊人員的改革必然是放在第一位的。馮•西克特要求這10萬軍隊不是一支普通的軍隊,他應該是一支具有職業化軍事水平的軍官隊伍。這10萬軍隊是德國軍隊的精英,是德國軍隊的希望。所以德國軍隊在追求質量的進程中是無情的。一大批參加過一戰的軍官和士兵因為達不到西克特的考核標准,而被提前退出現役。西克特的參謀部把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新兵的招募和訓練上,每一名士兵都由基層單位的指揮官招募,入伍前,指揮官要通過詢問當地警察,教師,地方官員等手段仔細考察入伍新兵的品格,學歷,身體素質等,基層軍官還決定入伍新兵的兵種――步槍手,機槍手,炮兵,阻擊手等等。軍官的篩選更為嚴格,德軍每年只招收250名軍官,軍官的最低文化程度是高中畢業,高中畢業是當時相對較高的院校教育水平。西克特要求所有現役軍官都必須在業余時間拿到高中畢業證,否則不論有多大戰功,都會被提前退役。德國軍隊的軍官降級率也是最高的,1923年為4%,1928年為8%。軍官如果不勝任領導崗位,很快就會被替換,並被降級或撤職。軍官的提拔和晉升也非常嚴格,軍官晉升靠的不是資歷,而是優良的表現。1923年每一個現役軍官崗位有15名申請著,到1928年達到20 個。這些申請著大多數都來自預備役軍官隊伍,他們和普通軍官一樣接受訓練,到1926年有40000名合格的預備役軍官等待加入現役,這些軍官將是希特勒發動戰爭的中流砥柱。

軍官的訓練

從1920年開始,嚴格的軍事訓練就成了每一個德國軍官的必修課。一名少尉軍銜的軍官在獲得軍銜前需要2年的時間進行訓練。首先作為士兵進行訓練,隨後是預備役軍官訓練,然後是軍校學習,最後是集中學習領導和合成作戰的的藝術。既便是對軍官進行嚴格的篩選後,這樣的軍事訓練還要淘汰50%的達不到訓練標準的人員。當軍官被委任後,訓練仍未停止,除了訓練部隊以外,軍官還要參加包括講座,參謀輪訓,技術武器學習等。軍官作為士兵的訓練(單兵訓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完成,4月至10月的時間用來集體訓練,這種訓練到1923年升級為團級,1926年升級為軍級。1926年後每年都有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已經違反了凡爾賽條約的規定,看來希特勒不是第一個沖破凡爾賽枷鎖的人)。西克特強調在集體訓練中磨煉軍官的意志,讓軍官樹立起敢於取勝的信心。軍隊還成了了專門的兵種訓練學校,這些學校提供軍官各種訓練,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工兵。還有秘密進行的訓練,包括裝甲兵,空軍,潛艇。軍校任用有實戰經驗的軍官擔任教官,隆美爾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現役軍官必須參加每年一次的考試,考試以《領導與合成武器戰斗》手冊為基礎,除基本戰術知識外,重點考察軍官的應用性戰術,還要加上口試。考試除了淘汰不合格的軍官外,還要選拔年輕的軍官到柏林接受專業參謀訓練。被選拔的人員年齡通常在25-35歲,有3-9年的服役經歷,通過參謀訓練後有3-5人將進入團級以上的單位任職。二戰中希特勒的統帥部有很多人都是這樣被選拔進去的,約德爾,蔡茨勒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總之,通過各種訓練,考核,德軍軍官的戰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軍官的意志得到了磨煉,他們能在各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始終保持旺盛的戰鬥力和服從命令的意識,軍隊的凝聚力也進一步加強,這為戰爭中成功的運用各種戰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些受過特殊訓練的大部分軍人包括部隊參謀,指揮官,軍校畢業生在作戰水平上表現的都非常出色。

組織和編制

德國軍隊是依據1919年3月的《武裝部隊法律》組建起來的。最上層是總統,任總司令。議會控制是通過國防部實施的,國防部監管陸軍和海軍。國防部長之下是軍隊司令部。西克特上任後將德國的7個步兵師和 3個騎兵師編成為2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設指揮部。西克特讓每一個師來委任一個地域性的用於招募和管理的地區,用來訓練和招募新兵。軍隊的最高司令部也進一步化分為一系列的「辦公室」,包括人員辦公室(負責人事),管理辦公室(負責文職人員),武器辦公室(管理部隊武器裝備),部隊辦公室(也稱「和平時期軍隊組織委員會」)所有軍隊的重要決定都由部隊辦公室作出。部隊辦公室又分為四個部門:T1-陸軍部門,負責作戰和計劃,T2-組織編制部門,包括海軍和空軍,T3-數據統計(情報)部門,T4-訓練部門。後來又組建了T7-後勤運輸部門。這樣軍隊最上層的組織機構被合理的利用,工作效率自然就高,軍隊的作戰潛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德國軍隊的心臟「總參某部」在凡爾賽條約中是被禁止組建的,西克特上任後暗地組織了總參某部,名義上稱為「和平時期軍隊委員會」(也稱「部隊辦公室」TROOP OFFICE),「和平時期軍隊委員會」成為軍隊制定決策的心臟,一大批年輕而有作為的軍官加入委員會,成為德國統帥部的生力軍,也為20年後希特勒發動戰爭充當了最得力助手。1926年第一個非法的擴軍計劃被制定出來,計劃中將現有的10個師擴充的21個,到1930年有21個精銳師被編入德國國防軍。到希特勒上台前,又有36個師加入國防軍。空軍和裝甲部隊的組建也被提上日程,每年都有從4000名優秀軍官中挑選出的180名軍官加入西克特的所謂的 「影子空軍」,每年有30名軍官在蘇聯專門設立的空軍訓練基地接受訓練。在西克特的授意下,1929年古得里安組建了德國第一個裝甲營,這是德國裝甲部隊的雛形,但是西克特對古得里安所謂的坦克與摩托化步兵,野戰炮兵,防禦炮兵和地面工程兵聯合使用,由空軍密切支援的觀點不屑一顧,他關注的是騎兵,他的這一觀點阻礙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快速發展,直到1935,由維赫斯,菲斯曼和古得里安任師長的德軍裝甲師才組建完畢。

正是以上得力的軍隊改革措施,才有德軍1個月滅亡波蘭,7周打敗法國,以及後來德軍在北非,巴爾干,俄羅斯得進一步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盟軍指揮官佛瑞多•馮•森格將軍這樣評價德軍一戰後得改革:「我對馮•西克特得遠見感到驚訝……他預見到了未來得戰爭是專業化軍隊之間得戰爭……德軍在二戰初期得成功證明他的改革是成功和正確得。」

Ⅵ 二戰德國為什麼如此強大

1、納粹上台後建立了一種統制經濟的體制,在這一體制下,德國可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集中用於戰爭,但值得說明的是,至1939年,德國大部分戰略儲備仍不及預期。
2、德國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軍隊高度團結,且德國本身軍國主義濃重,大量名將涌現,且復仇情緒極重。
3、德國的閃電戰是德國在戰爭初期傲視歐洲的資本,准確地來說,是德國用飛機、坦克等新式武器和快速的陸軍和空軍兵團協同作戰打蒙了整個歐洲。且德軍裝甲化水平頗高。
4、美蘇初期的不幹預。蘇聯當初想禍水西引,因此在初期未太過防備突襲。美國則不願干預歐洲事務,一直在幕後,兩國參戰後,德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但在此之前,德國真正的對手只有英法。

Ⅶ 為什麼德國能夠在二戰時期橫掃歐洲實力怎麼發展起來的

二戰時期德國能夠擁有橫掃歐洲的實力,一方面是由於德國的工業基礎雄厚,另一方面是由於德國採用了先進的作戰方式。德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之後,德國的總體工業實力領先於歐洲的其他老牌工業強國,僅次於同時期的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被限制發展軍事實力,但是德國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仍然十分的強大,這也是德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軍事實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Ⅷ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很強大,德軍為什麼戰無

1,德國是一戰戰敗國,英法,尤其是法國,通過《凡爾賽合約》對德國進行了嚴酷的剝削和打擊,造成德國全民對凡爾賽合約的痛恨,所以這時候希特勒的上台是以救世主身份出現的,是他帶領德國民眾反抗凡爾賽暴政,這個時候德國空前團結,希特勒在德國的支持率空前高漲,萬眾一心可不是假的。民心所向是德國前期的強大的主要原因。等到中後期,德國侵略的事實越來越明顯,德國民眾才開始從復仇的狂熱中蘇醒,但是戰車已經開動,個人哪裡那麼容易能讓整個國家停下來?
2,一戰德國的失敗並沒有傷及根本。德國的工業能力和科研能力仍然是世界前三。且全民對英法復仇的情緒催生了一批狂熱付出不求回報的科學狂人,德國的科技能力井噴式發展。這個時期德國在發動機、飛機、槍炮等軍工業上都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這種領先很快轉換成了戰鬥力,並使德軍在裝備上碾壓了絕大部分歐洲二流國家。德國在二戰期間有很多超越時代的黑科技,這些科技的採用為德國的實力增加提供了巨大保障。
3.傳承自普魯士時期的軍官團制度為德國的軍事力量帶來極大的紅利。普魯士軍官團制度為德軍提供了大量具有極高軍事素養的中高級軍官,這些人員思維開闊,不拘泥,勇於創造新戰術。德國空軍的「近地支援」理論以及斯圖卡俯沖轟炸機改變了飛機在戰場上的作用;鄧尼茨的「海狼戰術」讓早就被發明卻上不了檯面的潛水艇一度成為大西洋的主宰;至於名滿天下的陸軍「閃電戰」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的格局,戰爭從一戰時代雙方挖壕溝一耗就是幾年變成了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滅亡一個大國,讓原本一戰的老將軍們感覺這個世界簡直瘋了。法國被瞬殺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國戰術思想停留在一戰,裝備比德軍並不差的法軍完全被打得沒有還手能力。
4德國早期的外交非常有成效。德國利用英法敵視蘇聯的心理,自稱成立柏林-羅馬-東京軸心,這個軸心的名義是「反共產主義」,藉助這個手段成功地讓英法以為德國要打蘇聯,然後英法對德國各種縱容,甚至在德國以外交手段吞並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區時英法完全沒有阻止。德國對波蘭發出「但澤或者戰爭」最後通牒的時候英法甚至還在要求波蘭配合。波蘭被德國攻擊時英法也只是宣而不戰,靜坐戰爭。而實際上德國早和蘇聯秘密簽訂了瓜分波蘭的協議,德國根本沒打算打蘇聯,反倒是一直無所作為自以為安全的法國才是下一個目標!早期德國的成功外交和英法的愚蠢外交態度為德國贏得了巨大的優勢,而後期德國悍然入侵蘇聯破壞了自己苦心營造的外交態勢,這時候德國就已經走下坡路了。
5.德國准備戰爭比較充分,所以有心算無心在早期贏得了巨大的優勢。而戰爭中捷克、法國等快速失敗的國家工業力量和資源都被德國所用,也促成了德國早期的以戰養戰,越戰越強。但關鍵時刻英國海軍打了德國一記悶棍,他們成功地挫敗了德國海軍對制海權的爭奪。這使德國失去了對歐洲大陸以外地區的威脅能力,像英國這樣的殖民大國可以用殖民地來為自己造血,硬生生耗盡了德國最初的無敵光環。而得不到英法殖民地資源卻自己耗費巨大的德國難以為繼,只好出下策去打蘇聯搶奪巴庫油田和烏克蘭平原產糧區,兩線作戰導致戰略態勢更加惡化,最終失敗。如果德國海軍擊敗了英國海軍奪得了制海權,德國就可以痛打落水狗去佔領英國幾乎不設防的印度和法國的非洲殖民地,英法會失去造血能力徹底失敗,美國會因為參戰啃硬骨頭無利可圖而繼續保持孤立主義,內憂不斷的蘇聯也不會主動攻擊德國,那德國就真有可能會勝利。

閱讀全文

與二戰時德國為什麼暢通無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