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歷史開端什麼時候

德國歷史開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12-27 18:28:33

A. 敬求德國簡史

德國簡史
光榮的開端
上個世紀中人們還確信,西元9年是德國歷史開始之時。這一年日爾曼族舍魯斯克部落的一位首領阿米紐斯在托伊托堡森林戰勝了3個羅馬軍團。阿米紐斯被認為是第一位民族英雄。關於他生平的更詳細情況,人們卻不得而知。1838-1875年間,人們在德特莫爾德附近為他建立了一座巨大的紀念碑。
今天人們不再這樣簡單地看待事情了。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德意志"一詞大約始見於西元8世紀,開始時僅表示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語言。這個在卡爾大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的帝國,包括許多部族,其語言或屬日爾曼語族,或屬羅馬語族。卡爾大帝死後(814),帝國未幾即分崩離析。在分配遺產過程中出現了西部帝國與東部帝國,兩者之間的政治界限大致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德意志"這個名稱從語言轉為講這種語言的人,最後才用以稱謂他們的居住地區("德意志國")。
德國西部邊界較早就已確定並始終保持穩定,而東部邊界則相反,它在許多世紀中一直變化不定。西元900年前後,它大體上以易北河及薩勒河為界。在後來的幾百年中,德意志居民墾殖區向東方縱深擴張,直至14世紀中葉方告停止。當時形成的德意志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之間的國界一直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世紀全盛時期
人們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絕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的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德意志帝國過渡的開始。康拉德一世被視為第一位德意志國王(當時的正式稱號是"法蘭克國王",後稱"羅馬國王";11世紀開始帝國的稱號是"羅馬帝國",13世紀後稱為"神聖羅馬帝國";15世紀時又附加"德意志民族"於前)。帝國是選舉制的君主國;國王由高級貴族選出,同時奉行"血統法",即:新國王應同其前任有血緣關系。但是,該原則時遭夭折;重復選舉的情況屢見不鮮。中世紀時帝國不設都城,國王以巡遊為治。帝國無賦稅,國王收入主要來自託付他管理的"帝國財產"。他的權威並不理所應當地得到承認:只有靠軍事實力和巧妙的聯盟政策,他才能獲得部族中強大的公爵們的尊敬。康拉德的繼承者,薩克森公爵亨利希一世(919-936)做到了這一點,他的兒子奧托一世(936-973)更是青出於藍。奧托使自己成為帝國的實際統治者。962年他在羅馬加冕為皇帝一事就顯示了他的權勢之盛。
從此,德意志國王就有登基為帝的資格。觀念中的皇權是無所不包的,它賦予擁有者以統治整個西方世界的權力。然而,這種觀念從未完全在政治上成為現實。為了接受教皇加冕,國王非親自前往羅馬不可。這就開始了德意志國王的義大利政策。他們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統治維持了300年之久,從而在德國的大計上不能遇事親躬。奧托的繼承者們統治期間為此經受了嚴重的挫折。繼任的薩利爾王朝再次出現繁榮。亨利希三世時(1039-1056)德意志王室和帝位均達權力的最高峰;主要是堅決保持了它們對教皇的優先地位。亨利希四世(1056-1106)卻無法維持這一局面。在關於主教任命權的斗爭中(授職之爭),他雖然表面上對教皇格裏哥裏七世取得了勝利,但是他赴卡諾薩的贖罪之行(1077)對皇位來說不啻是一次不可挽回的喪失聲望之舉。從此以後,皇帝和教皇就平起平坐了。
1138年開始了施陶芬王朝的百年統治。弗裏德裏希一世巴巴洛薩(1152-1190)在同教皇、義大利北部諸城市以及同他在德國的主要對手-薩克森公爵雄獅亨利希的斗爭中重新振興了皇室。然而,在他統治期間,領土開始四分五裂,最後削弱了中央權力。巴巴洛薩的繼承人亨利希六世(1190-1197)和弗裏德裏希二世(1212-1250)時期盡管皇室權力強大,這一發展仍在繼續。宗教的和世俗諸侯成了擁有半主權的"邦君"。
隨著施陶芬王朝的衰亡(1268),西方的無所不包的皇權實際上已然終結。德國內部各種紛爭的力量使它無法成為民族國家,而當時這一過程卻正在西歐其他國家中進行。這是德國人成為"後起民族"的根源之一。

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
哈布斯堡王室中第一個登上皇位的是魯道夫一世(1273-1291)。皇權的物質基礎如今不再是已失去的帝國財產,而是各王朝的王族財產;王族領地權政策成為每個皇帝的主要利益所在。
卡爾四世於1356年頒布的黃金詔書是一種帝國基本法,它賦予7位地位顯赫的侯爵(選帝侯)以選舉國王的特權以及其他大邦諸侯沒有的另外一些優先權。在那些小伯爵、領主和騎士逐漸失去作用的時候,城市的影響因其經濟力量而不斷擴大。城市同盟的締結使城市進一步強大。這些同盟中最重要的漢薩同盟成為14世紀時波羅的海地區舉足輕重的力量。
1438年開始,帝國雖然表面上仍為選舉制的君主國,而王權卻實際上由那時已成為最強大地區勢力的哈布斯堡王族掌握。15世紀時,要求帝國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第一個不經過教皇加冕而即位的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試圖實現這一改革,但無成效。由他創建或改組的帝國議會、帝國專區、帝國法院等機構雖然一直存在到帝國結束(1806),卻未能阻止其繼續分裂。出現了"皇帝與帝國"的二元制:一方面是帝國首腦,另一方面是選帝侯、各邦侯爵和諸城市。皇帝的權力由於他們在選舉時同各選帝侯達成的"屈從"協定而受到限制並越來越有名無實。各邦侯爵,尤其是大邦侯爵以削弱帝國權力來大張旗鼓地擴充自己的權力。然而帝國繼續存在:皇冠的光輝尚未消失,帝國的思想仍然生氣勃勃。帝國大聯合為中小各邦提供保護,使之免受強鄰的侵犯。
城市成為經濟力量的中心,它們首先從不斷發展的貿易中得到好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中出現了超越手工業者行會系統,和遠途貿易一樣帶有早期資本主義特色的經濟形式。與此同時,在思想方面發生了以文藝復興和和人文主義為標志的變化。這種新覺醒的批判精神的矛頭所向首先是教會的諸種弊端。

宗教分裂的時代
1517年以來,主要在馬丁•路德的活動影響下,郁積的對教會的不滿在迅速展開的宗教改革中爆發了,其後果遠遠超出了宗教的范圍。整個社會結構陷於動盪之中。1522/23年爆發帝國騎士起義,1525年發生的農民戰爭是德國歷史上政治與社會要求相結合的第一次較大的革命運動。兩次起義都遭到失敗或血腥鎮壓。宗教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各邦侯爵。經過曲折的斗爭,他們在1555年的奧格斯堡宗教和約中獲得決定自己的臣民信奉何種宗教的權利。新教被承認為同天主教平等的教會。德國的宗教分裂從此成為定局。斯時在位的皇帝是卡爾五世(1519-1556),他通過繼承成為卡爾大帝以來最大的世界帝國的君主。他殫思極慮謀求世界政治的利益,卻在德國難酬壯志。他退位後帝國分裂,德意志各侯國和西歐各民族國家構成了新的歐洲國家體系。
奧格斯堡宗教和約時期,德國五分之四為新教勢力范圍,然而教會之爭並未就此結束。後來的幾十年中,天主教又奪回了許多地區(所謂的"反宗教改革")。教派對立因而加劇,導致了宗教黨派的出現:新教聯盟(1608)和天主教同盟(1609)。波希米亞的一次地方性沖突竟至引起了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後來擴大為政治矛盾和宗教對立迎頭撞擊的全歐性爭斗。1618-1648年間,德國的大片地區田野荒蕪,人煙斷絕。
1648年威斯特法倫和約將德國部分領土割讓給法國和瑞典,並確認瑞士和荷蘭退出帝國聯合。和約賦予帝國各階層在處理宗教和世俗事務方面的一切重大主權並允許它們與外國夥伴結盟。

專制主義時代
近於獨立自主的各邦國效法法國的政體,選擇專制主義制度。它賦予君主以至高無上的權力,採用嚴格的行政管理制度,實行有條不紊的財政制度和建立常備軍。許多侯爵雄心勃勃地想使自己的國都成為文化中心。他們中間的"開明專制主義"代表人物促進科學和批判性的思考-當然是在他們的政權利益范圍之內。重商主義的經濟政策使專制統治的國家在經濟上也強大起來,例如巴伐利亞、勃蘭登堡(後來的普魯士)、薩克森和漢諾威都成為獨立的權力中心。奧地利擊退了土耳其的進攻,取得了匈牙利和迄今為止的土耳其巴爾干國家的一部分,上升為強國。18世紀時,它遇到了對手-在弗裏德裏希大帝(1740-1786)統治下成為頭等軍事強國的普魯士。兩國的部分領土均不屬於帝國,都推行歐洲大國政策。

法國大革命時代
沖塌德意志帝國大廈的力量來自西方。1789年法國爆發了革命。在資產階級的壓力下,從中世紀早期延續至今的封建社會制度被盪滌。三權分立和人權保證了所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普魯士和奧地利企圖以武力對這個鄰國的事務進行干涉,結果慘遭失敗,引起了革命軍的反攻。在繼承了法國大革命遺產的拿破崙軍隊的沖擊下,德意志帝國最終土崩瓦解。法國佔領了萊茵河左岸。為了賠償這些地區前主人的損失,進行了犧牲較小的,尤其是宗教的侯爵領地的大規模"土地重劃":根據1803年的"帝國代表聯席會議"的決定,大約400萬臣民換了君主。中等邦國坐享其成。它們中間的大多數於1806年在法國的庇護下結成"萊茵邦聯"。同年,法蘭茨二世皇帝退位,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就此壽終正寢。
法國大革命並未蔓延至德國。雖然在過去的年月裏這裏一再有個別人士試圖消除貴族和市民階層之間的界線,也有重要人物將西邊的變革當作新時代的開始來歡迎,但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卻無法躍至德國,因為同中央集權的法國相反,帝國的聯邦制結構阻礙著新思想的傳播。除此之外,革命的發源地法國對德國人來說,乃是敵人和佔領國。同拿破崙的斗爭實際上變成了一場新的民族運動,最後上升為解放戰爭。社會變革的力量對德國不無影響。首先在萊茵邦聯諸國,然後是普魯士開始進行改革(同施泰因、哈登貝格、沙恩霍斯特、威廉•馮•洪堡等人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其目的是最終拆除封建障礙,建立一個自由的、擔負起責任的資產階級社會:廢除農奴制、實現營業自由、城市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普遍服役義務。但是,許多改革方興未艾就半途而廢。公民在大多數情況下仍不得參與立法;只有幾個主要在德國南部的邦君遲疑地制定了憲法。

德意志邦聯
對拿破崙的戰爭獲勝後,1814/15年的維也納會議建立了歐洲的新秩序。許多德國人想建立一個自由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希望落了空。取老帝國而代之的是各主權國家的鬆散聯合。法蘭克福的邦聯議會是唯一的機構,卻並非選舉產生的議會,而是一個使者會議。只有當普魯士和奧地利這兩個大國意見一致時,邦聯方能有所作為。在後來的幾十年中,邦聯認為其主要任務是壓制一切爭取統一與自由的努力。新聞和出版受到嚴格的審查,大學被監視,政治活動幾乎無任何可能。
在此期間,與這種反動傾向相對抗的現代化經濟開始發展。1834年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從而創造了統一的國內市場。1835年德國第一條鐵路通車。工業化開始了。隨著工廠的出現,產生了新的產業工人階級。開始時,他們在工廠中經濟境遇較好,但是人口的急劇增長很快導致勞動力過剩。此外由於無任何福利方面的立法,產業工人群眾飢寒交迫。社會緊張狀態引起了暴力行動,例如遭到普魯士軍隊鎮壓的1844年西里西亞織工起義。最初的工人運動只能緩慢地形成。

1848年革命
與1789年革命不同,1848年法國2月革命在德國立即引起了反響。3月,在邦聯的各國中都發生了人民起義,並強使驚慌失措的邦君們作出某些讓步。5月,在法蘭克福保羅教堂召開了國民大會。大會選舉奧地利公爵約翰為帝國攝政王,並設立了一個既無權力,也無威信的帝國部。在國民大會上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爭取實現有限選舉權的君主立憲制的自由中間派。國民大會從保守派到激進民主派的分崩離析,已略具後來黨派紛爭的雛形,給立憲帶來了困難。即使自由中間派也無法解決在"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的擁護者,即主張或反對德意志帝國包括奧地利在內的人們之間的涉及一切黨派的矛盾。經過堅韌不拔的斗爭制定了一部民主憲法,它試圖將新、舊事物結合起來並規定成立一個對國會負責的政府。但是,當奧地利堅持要將它的包括幾十個民族的全部國土並入未來的帝國時,小德意志方案獲勝。國民大會建議普魯士國王弗裏德裏希•威廉四世繼承德國皇位。國王拒絕了這個建議,他不想以九五之尊向一場革命感恩戴德。1849年5月,想"自下而上"地強行實施憲法的人民起義在薩克森、法耳茨和巴登遭到失敗。這樣,德意志革命敗局已定。絕大多數成果得而復失,各國的憲法都作了反動的修改。1850年德意志邦聯重新建立。

普魯士的興起,俾斯麥
50年代是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德國成為工業國家。它的生產規模雖然還遠遠落後於英國,但是在增長速度方面已超過了它。帶頭發展的是重工業和機械製造業。普魯士也在德國的經濟中占優勢地位。經濟力量增強了自由資產階級的政治自信心。1861年成立的德國進步黨在普魯士成為議會中最強大的政黨。當政府打算使軍隊結構變得反動時,該黨拒絕向政府提供資金。新任命的宰相奧托•馮•俾斯麥(1862)接受這個較量,在執政的多年內預算均未按憲法規定經議會批准。進步黨的反對不敢超出議會反對黨的范圍。
俾斯麥通過外交方面的成功加強了他在內政方面的不利地位。在德-丹戰爭中(1864),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先由普奧兩國共管。然而,俾斯麥一開始就蓄意吞並這兩個公國,不惜同奧地利公開沖突。在德意志戰爭中(1866),奧地利敗北,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緬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北德邦聯,俾斯麥任邦聯宰相。

俾斯麥帝國
俾斯麥這時按小德意志方案精神致力於完成德國的統一。在德-法戰爭中(1870/71),他粉碎了法國的抵抗。這次戰爭的起因是圍繞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的一場外交沖突。法國不得不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並支付鉅額賠款。在戰爭的愛國主義激奮下,南德各國同北德邦聯聯合成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加冕為德國皇帝。
德國的統一不是"由下而上"地由人民決定,而是"自上而下"地通過侯爵條約實現的。普魯士權壓群邦,諸國皆有新帝國即"大普魯士"之感。帝國議會按普遍、平等的選舉法選舉產生。它對政府的組成雖無影響,卻可通過參與帝國立法以及審批預算的權利影響政府活動的進行。帝國宰相雖然只對皇帝而不對議會負責,但是他必須在議會中為自己的政策爭取多數。各邦國的人民代表機構的選舉還不統一。11個德意志邦國還在實行取決於稅收收入的等級選舉法,其他的4個邦國還存在著將人民代表機構按社會等級劃分的老一套做法。議會傳統較悠久的南德諸邦國於20世紀初改革了選舉法。巴登、符騰堡和巴伐利亞都在適應帝國議會選舉法。德國向現代化工業國的發展加強了經濟上卓有成效的資產階級的影響。盡管如此,貴族和主要由貴族階層人士組成的軍官團在社會上始終舉足輕重。
俾斯麥任帝國宰相長達19年。他試圖通過堅持不懈的和平政策與聯盟政策在歐洲新的力量對比關系中為帝國創立一個穩固的地位。他的對內政策與這一具有遠見卓識的外交政策全然相悖。對於當時的民主傾向,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政治上的反對派被他一概斥之為"反帝國分子"。他執著地,最後終於一事無成地反對自由資產階級的左翼,反對政治天主教會並且特別反對由於"社會主義者法"而遭特別法迫害達12年之久(1878-1892)的有組織的工人運動。這樣,盡管有先進的福利法規,正在茁壯成長的工人階級同國家仍然離心離德。1890年俾斯麥被年輕的威廉二世皇帝罷黜,最終成為自己所定製度的犧牲品。
威廉二世想親自執政,但是缺乏為此所需的知識和毅力。他更多的是通過言論而不是通過行動給人以威脅和平的暴君的印象。在他的統治下進行了向"世界政治"的過渡;德國試圖趕上帝國主義列強的優勢地位,卻越來越陷於孤立。威廉二世試圖爭取工人階級支援他的"福利帝國"而未迅速獲得希冀的結果,於是在內政方面很快就採取反動的路線。他的輔佐們依靠的是保守派和資產階級營壘中變化無常的聯合。社會民主黨雖然是擁有百萬選民的最強大政黨之一,卻仍然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皇儲遇刺,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關於誰應該對這場戰爭承擔罪責的問題始終存在爭議。以德國和奧地利為一方,以法國、俄國和英國為另一方,雙方肯定都無意打仗,但是都准備冒一定的風險。各交戰國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戰爭目標。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即使動武也在所不惜。德國打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征服法國的計劃並未奏效。實際上,德國在馬恩河一仗敗北後,西線戰勢就僵持不下,成為陣地戰,最後又以雙方損失慘重,軍事上毫無意義的消耗戰而達到頂點。戰爭伊始,德皇即退居次要地位,軟弱的帝國宰相們在戰爭過程中越來越屈從於以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為名義統帥,由埃裏希•魯登道夫將軍掌握實權的陸軍最高司令部的壓力。1917年美國參戰,終於決定了端倪早現的戰局,即使俄國革命和東線的停戰也無法改變這個結局。雖然德國已元氣大傷,魯登道夫由於錯誤地估計形勢,直至1918年9月仍堅持"勝利的和平",但卻出人意料地要求立即停火。隨著軍事上的失敗而來的是政治上的崩潰。1918年11月皇帝與各邦國君毫無抵抗就遜位了,無人再去為保衛這個靠不住的帝國出力。德國變成了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
政權落入社會民主黨人手中。他們中大多數人早已放棄了早年的革命觀點,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是確保舊政體按部就班地向新政體過渡。工業和農業中的私有財產依然不可侵犯;思想上多半是反對共和國的舊官員和法官全被留用;帝國的軍官團保留了對軍隊的指揮權。左翼激進勢力企圖將革命繼續朝社會主義方向推進,遭到武力反對。1919年1月選舉產生的、在魏瑪召開的會議上通過了帝國新憲法的國民議會中擁有多數票的是社會民主黨、德國民主黨和中央黨這3個徹底共和主義的政黨。但是,在20年代時,對民主國家或多或少持保留態度的那些力量在人民和議會中越來越強大。魏瑪共和國是"沒有共和黨人的共和國"。敵人必欲將其除之而後快,而擁護者卻只是三心二意地在捍衛它。特別是戰後的經濟困境以及德國在1919年被迫簽字的凡爾賽和約的苛刻條件引起了人們對共和國的重重懷疑,其結果是國內政局愈益不穩。
1923年戰後的混亂達到高潮(通貨膨脹、魯爾區被占、希特勒政變、共產黨的顛覆企圖);嗣後,隨著經濟的復甦,出現了政治上一定程度的平靜。古斯塔夫•施特雷塞曼的外交政策通過洛迦諾公約(1925)和加入國聯(1926)使戰敗的德國重獲政治上的平等權利。藝術和科學在"黃金的20年代"經歷了一個短暫而活躍的繁榮期。1925年,第一任帝國總統,社會民主黨人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去世後,前陸軍元帥興登堡作為右翼候選人被選為國家元首。他雖然嚴守憲法,但內心裡對共和制國家卻從無好感。隨著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魏瑪共和國開始每況愈下。左翼和右翼激進主義都利用了失業和普遍的貧困。議會中已無具有執政能力的多數;各屆內閣都仰仗總統的支援。迄今為止無足輕重的阿道夫•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運動以貌似革命的宣傳將極端反民主的傾向和瘋狂的排猶主義結合起來,從1930年起扶搖直上,並於1932年成為最強的政黨。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成為帝國總理。在內閣中,除了他的黨羽外還有幾名右翼營壘的政治家和無黨派專業部長,因此,存在著阻止國家社會主義分子獨裁的希望。

國家社會主義專政
希特勒很快就除掉了自己的盟友。他利用各資產階級政黨都贊同的一項"授權法"為自己確保了幾乎是無限的權力並取締了除納粹黨外的一切政黨。各個工會均被搗毀,基本權利名存實亡,新聞自由被取消。執政當局對己所不悅之士進行肆無忌憚的恐怖鎮壓。成千上萬的人不經法庭程式就被關進了匆忙建立的集中營。議會的各級機構被取締或被剝奪了權力。1934年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大權獨攬,身兼總理和總統,並作為最高統帥掌握了在此之前還有些獨立性的國防軍。
在魏瑪共和國的短暫年月裏,對自由民主制度的認識還沒有在多數德國人心中紮根。首先是長期內政混亂、政敵之間的武鬥直至流血巷戰以及由於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大批失業等現象都極大地動搖了人們對國家權力的信任。而希特勒卻通過各種就業和擴軍計劃恢復了經濟並迅速減少了失業。此外,世界經濟危機的結束也為他提供了有利條件。
希特勒開始時幾乎能勢如破竹地達到他在外交政策上的目的,也更加加強了他的地位:1935年,一直由國聯管理的薩爾地區回歸德國,同年,帝國恢復了國防主權;1936年德國軍隊進入從1919年以來就已非軍事化的萊茵河地區;1938年奧地利並入帝國,西方國家縱容希特勒吞並蘇台德地區。所有這一切使希特勒得以容易地實現其另外的目標,盡管社會各階層中都有勇敢地抵抗獨裁者的人士。
得政權,納粹當局立即開始實行它的反猶太人計劃。猶太人的各項人身權利和公民權利被逐漸剝奪。誰有辦法,就設法逃亡國外以擺脫迫害。
對政治上的反對者進行迫害和壓制言論自由同樣使成千上萬的人離開祖國。許多最優秀的德國知識份子、藝術家和科學家逃亡國外。

第二次世界大戰
然而,希特勒的野心更大。他一開始就在准備一場他藉以統治整個歐洲的戰爭。1939年3月他讓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就已證明了這一點。1939年9月1日,他進攻波蘭,從而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歷時5年半,使歐洲的大片土地成為廢墟,奪走了5500萬人的生命。
德國軍隊首先征服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在蘇聯境內幾乎兵臨莫斯科城下;在北非已危及蘇伊士運河。在被佔領國內建立了冷酷無情的佔領政權。然而,抵抗運動不斷發生。1942年納粹政權開始"最後解決猶太人問題":凡是能被抓到的猶太人都被關進集中營並被殺害。被害者總數估計達600萬人。這一滔天罪行開始的那年,戰爭發生了轉折;從此德國在各個戰場上節節敗退。
納粹政權的恐怖統治以及軍事上失利加強了國內對希特勒的抵抗。這方面的代表人物來自人民的各階層。1944年7月20日一場主要由軍官發動的起義失敗。希特勒在他的大本營逃過了一次定時炸彈的暗殺,於是進行血腥報復。參加反抗的社會各階層4000多人在後來的幾個月中被處決。抵抗運動的傑出人物,代表著所有的犧牲者的有路德維希•貝克上將、施陶芬貝格伯爵上校、前萊比錫市長卡爾•戈爾特勒和社會民主黨人尤利烏斯•勒伯爾。
戰爭在繼續。希特勒不顧巨大傷亡仍頑抗至全國被盟軍佔領。1945年4月30日,這個獨裁者自戕殞命,他在遺囑中指定的接班人海軍上將鄧尼茨8天後無條件投降。

B. 德國的歷史都分幾個階段

早在公元前現今德國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第一階段是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到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那是的他們在世界上是相當落後的名族,手工藝為主。然後是從13世界開始到18世紀初期,德國進入了大小多國封建割據混戰局面。直到18世紀中葉開始。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這是第三階段。然後是第四階段,從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然後是德國分制的東西德時期。1990年,德國合二為一,實現統一

C. 德國的歷史有多少年了

公元843年,法蘭克帝國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締結《凡爾登條約》,三分法蘭克,這三部分就是現在世界上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雛形,因此德國的歷史最早應該從公元843年算起,距今有不到1200年的歷史

至於一樓所說從2到3世紀日耳曼形成部落開始算起,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法國,英國,義大利等等許多國家都源於日耳曼民族,早在2到3世紀,遠沒有形成德意志的概念,如果那樣算,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是一樣的起源了,就像不能把人類出現的那一天定位中國歷史的開端一樣。而3,4樓所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形成時間,雖然之前是諸侯林立,但不能說之前就沒有德國,就像不能說春秋戰國就不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D. 德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德意志是第一個戰勝羅馬帝國的民族。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E.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簡介,用時間線串聯,最好清楚一點,不用太細致

史前時期



日耳曼尼亞(綠色區域)及羅馬帝國(紅色區域)地圖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年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德意志立國時期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講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神聖羅馬帝國

主條目:神聖羅馬帝國

公元962年,東法蘭克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

F. 德國歷史發展時間軸是怎麼樣的

回答如下: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

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

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

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進軍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參與,死亡5000多萬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相關介紹: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

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G. 德國是什麼時候建國的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作為一個地理單元在歷史上曾經幾經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末,當時德國分裂為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兩個國家。並於1990年10月3日再次統一。 古代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鄂圖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近代歷史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進軍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麻煩採納,謝謝!

H. 德國詳細歷史

這個嘛,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幫你理一下線索吧。
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
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之後多次侵擾羅馬帝國。
1、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奠定了今日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後來德國的前身。)
也就是說德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這里,但是日耳曼民族的歷史則是我之前講的,那是公元前幾世紀的事情了。
2、東法蘭克王國之後,962年,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建立了後來大家稱呼的既非神聖,也非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一直統治到1806年。
3、德國1806年之後,就是一個分散的狀態,而此時普魯士是逐漸顯示出自身的優勢。
4、1871年,在通過幾次王朝戰爭之後,德國完成了統一。統一之後的德國,就以不可遏制之勢發展起來,但是由於保留來了一些軍國主義的傳統,最終導致了其成為一戰與二戰的主要發動者,二戰後,德國被分成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由於得到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以及自身人員從業素質較高、重視科技與教育、推行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大大激發了經濟,使其在20世紀60年代末,先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民主德國發展不如聯邦德國。在20世紀60年代成立的歐共體中,聯邦德國成為創始成員國之一,在歐共體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5、今日的德國,在世界上處於發達國家的行列,在教育科技等方面,都有值得學習與借鑒之處。
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寫的,可能不盡如你意,因為現在研究的范圍越來越窄了,要是世界古代史,我可能會懂的更多一些。

I. 德國有多少年歷史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2015年10月28日,德國成功獲選第70屆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地形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

德國地圖-最新erlinyou版
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J. 德國有多久的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德意志」一詞大約始見於公元8世紀,開始時僅表示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語言。這個在卡爾大帝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的帝國,包括許多部族,其語言或屬日爾曼語族,或屬羅馬語族。卡爾大帝死後(814),帝國未幾即分崩離析。在分配遺產過程中出現了西部帝國與東部帝國,兩者之間的政治界限大致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德意志」這個名稱從語言轉為講這種語言的人,最後才用以稱謂他們的居住地區(「德意志國」)。

德國西部邊界較早就已確定並始終保持穩定,而東部邊界則相反,它在許多世紀中一直變化不定。公元900年前後,它大體上以易北河及薩勒河為界。在後來的幾百年中,德意志居民墾殖區向東方縱深擴張,直至14世紀中葉方告停止。當時形成的德意志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之間的國界一直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閱讀全文

與德國歷史開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