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德國的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統一後柏林地區的人口迅速增加,目前已達430多萬人。城市密集的萊茵河和魯爾河畔工業區人口超過了1100萬。其他人口稠密的地區還有法蘭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茲等大城市所在的萊茵-美因地區、萊茵-內卡河流域的工業區、以斯圖加特為中心的經濟區以及不來梅、德累斯頓、漢堡、科隆,萊比錫、慕尼黑和紐倫堡等城市及附屬區。而在北德低地的草原和沼澤地區、艾弗爾、巴伐利亞林區、上法耳茨、勃蘭登堡邊境地區以及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的大部分則人煙稀少。德國西部的人口密度明顯大於東部,人口在30萬以上的20個城市中有4個在德國東部。
德國的人口年出生率為10.5胎/1000人,一直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對夫婦只有1.8個孩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人口的增長主要靠外來移民。
『貳』 德國面積和人口
按照德國官方2016年的統計數據,德國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人口約8267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
如果在中國找一個省份比較,按照面積德國跟中國的雲南省(39.4萬平方公里,4770萬人)差不多,按照人口德國跟中國的四川省(48.6萬平方公里,8263萬人)或廣東省(18萬平方公里,10999萬人)差不多。
按照人口密度排名依次是:廣東省(612.08)、德國(236.9)、四川(170.00)、雲南(121.08),以上數據單位為:人/平方公里。
看上面的數據,德國人口密度也不算小。那麼,為什麼在德國看不到擁擠的人群和車流呢?
原因在於:德國平原多且沒有大城市!
平原廣闊,人口分散
在我國,沿著黑河-騰沖線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人口分布的差異。人口大量集中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以及東南沿海區域。也就是說,在大部分中國人生活的區域,人口密度都非常大。
由於德國擁有大量的平原,所以人口分布較為均勻,是導致地廣人稀現象出現的一個原因。
小城市發達,化整為零
按照德國「大城市」標准,全國超過100萬人口的大城市一共有4個,分別是:
柏林:347萬
慕尼黑:270萬
漢堡:175萬
科隆:100萬
註:以上均為2015年數據
也就是說,德國人大部分住在人口不過百萬的中小城市,這些城市均勻散落在德國各州,每個城市都有完善的市政系統和基礎設施,各臨近城市之間又建立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統。
由於缺少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使得人們感受不到大量人口聚集所帶來的壓迫感,也容易產生地廣人稀的錯覺。
『叄』 真正的地廣人稀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六個國家都有誰
地廣人稀的國家往往代表著人均擁有的土地資源更多,發展的空間也會越大。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排名第六的是利比亞。利比亞視為北非地區以阿拉伯人為主的白色人種國家,總面積達176萬平方公里,算得上是一個領土大國,但全國總人口只有687萬,人口密度僅3.9人每平方公里。利比亞全國90%以上的國土都被沙漠戈壁覆蓋,大部分地區常年乾旱炎熱,年平均降雨量減250毫米,很多城市都嚴重缺水。全國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北部地中海的沿岸地區,因此除了少數的幾個大城市人口密集外,整個國家的內陸地區人口密度要更低。曾經的利比亞人均GDP最高將近1.5萬美元,是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12011年後由於政權的更迭導致國家長期動盪不堪,如今人均GDP僅有3700多美元。惡劣的地理環境、動盪的社會以及收入大幅縮水,導致利比亞人不願意再生育更多的孩子,因此未來利比亞的人口密度長期會處於很低的水平。
納米比亞為非洲西南部地區,西部瀕臨大西洋,總面積8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只有253萬,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僅有3.1個人。納米比亞全境位於南非高原的西部,而且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戈壁,且海拔較高,非常不適合人類生存。自然條件差,醫療水平的人均壽命不高,導致概括的人口數量難以大幅提升。
蒙古國也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鄰國,總面積達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30萬,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有2.1個人,蒙古國面積最大,占國土大部分都被高原、荒漠和凍土覆蓋,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面積僅占總面積的18%。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因此除了首都之外,其他地區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一個人左右,相比中國每平方公里148人的人口密度,差距太大了。作為中國身邊的近鄰,蒙古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地廣人稀。對於中國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大家是否會喜歡地廣人稀的國家呢?
『肆』 簡介一下德國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4)德國人口密度最低的城市是哪裡擴展閱讀:
德國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
氣候特徵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伍』 世界城市人口密度排名的表
世界人口密度前五的城市是:孟買、加爾各答、卡拉奇、拉各斯、深圳。人口密度分別是,孟買:29650人/每平方公里;加爾各答:23900人/每平方公里;卡拉奇:18900人/每平方公里;拉各斯:(暫缺);深圳:17150人/每平方公里。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東京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總面積2155平方千米,城區面積621平方公里。
(5)德國人口密度最低的城市是哪裡擴展閱讀:
20世紀以來,城市的進程大大加快,世界城市的發展就其規模、范圍及其多樣化程度均達到空前的程度。特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達國家經濟普遍迅速發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這一切伴隨著人口經濟活動的變化。
因此城鎮人口往往以機械增長為主;而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很快,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相對較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所以城鎮人口的增長往往以自然增長為主。
『陸』 德國最大城市柏林,為啥沒有高聳入雲的高樓
德國最大城市柏林其實是座很低調的城市,由於人口數量本身就不多,自然不需要建立高聳入雲的高樓。了解德國文化的人都會知道,柏林雖然為德國的首都但是卻不是經濟強國,它更像是德國裡面活著最簡單的城市;到處都是充滿歷史味道的建築,到處也是旅遊景區,而當地的人口卻真的很少,自然無需要建所謂的高樓大廈了。
柏林雖然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但當地人口密度比較低,而且經濟不好,自然沒有高樓。
『柒』 德國人口數量也不算少,但為啥看起來卻是地廣人稀
自20世紀90年以來,德國人數在德國人數開始穩步坐在歐洲(俄羅斯因歐洲和亞洲)。截至2018年底,德國總人口已達到超過8200萬,超過1600萬人超過1600多萬人,而不是第二百萬人。如果您在平方公里的人口,德國有232人有相對於歐洲和美國的人口。密度已經是人口密度大。
在德國的東部,德國西部有一個著名的國際河流。自古以來,萊茵河一直非常龐大,世界上大多數經濟發達地區都依賴河流。在歐洲,大西洋溫暖,加入氣候是巨大的,也就是說接近大西洋,溫暖的人會在冬天溫暖,所以德國西部也必須比東部地區溫暖(生存氣候,西部大於東方)。 Meclenburg - 前波美蘭和勃蘭登堡,雖然大多數土地都是非常平的,它屬於北德平原的一部分。然而,兩家地區的土地土地缺乏生育,是一個砂土,這不適合大型栽培作物,也被稱為德國的「沙箱」。而這一領域遍布沼澤,冬天很冷(在波蘭附近,思考氣候在波蘭冬天的冷卻),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普通區具有罕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