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要援助蘇聯

德國為什麼要援助蘇聯

發布時間:2023-01-01 03:03:22

㈠ 在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橫掃西歐國家後,要立馬閃擊蘇聯呢

二戰時期。希特勒的德國。非常強大。野心勃勃。他是要佔領全世界。
西歐那些小國。不在他的話下。他是要掃除障礙。
所以立馬就對准蘇聯。開始了進攻。真沒想到。他還真是沒有攻下來。從這里就栽下去了。粉身碎骨!

㈡ 二戰時,為什麼德軍要侵略蘇聯

最重要的因素是石油。

德國的石油資源一向很緊張,因此大力發展了合成石油工業,巴巴羅薩之前德國燃料來源一半是自產(主要是合成),另一半是進口。進口的主要來源是羅馬尼亞,其次是蘇聯。

因此,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德國的石油戰略很自然就是確保羅馬尼亞在自己控制之下,以及跟蘇聯搞好關系弄多一點石油回來。

然而,1940年6月蘇聯入侵羅馬尼亞,吞並了比薩拉比亞。這一行動對希特勒的沖擊非常大,蘇聯威脅到自己的石油!之後的一連串外交交鋒,希特勒意識到斯大林已將羅馬尼亞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或者直接一點,將羅馬尼亞納為傀儡國直至最終吞並,像波羅的海三國以及芬蘭那樣。

因此,希特勒決心進攻蘇聯,如果達成,則除了可以保證羅馬尼亞的石油資源外,還可以奪取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例證是法國戰役之後德國是准備縮減陸軍規模的,顯然跟一年後的巴巴羅沙矛盾,原因就在於比薩拉比亞。

1942年藍色計劃也反映了這一傾向,重點是石油資源豐富的高加索,斯大林格勒只是側翼的一個支撐點。但進攻方向的北側打的越來越不順,導致對高加索方向的放鬆。

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有誤解,源於:一、對蘇聯吞並比薩拉比亞一無所知;二、過高估計蘇聯的國力。

㈢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都差點難保,為何還要去大力援助蘇聯

其實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的時候,英國本身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當初英國可是以一己之力去單挑德國和義大利的。而且也算是日不落大帝國。後來自然出現的蘇德的戰爭。英國當然是不留餘力地提供了很多的原材料物資去援助蘇聯。

雖然蘇聯也一直是英美的大患,眼中釘肉中刺的存在。可是德國當時的攻勢十分猛烈,把歐洲幾乎打了個遍。這個時候如果自己支持蘇聯和德國打仗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德國和蘇聯兩敗俱傷。英美也可以收拾剩下的殘局至少不會有更大的損失,所以在這個危難關頭,他們還是不情願的,但是也選擇了援助蘇聯。


因為這樣對自己也是很有利的。蘇聯也可以逐漸的將德國的實力削弱一部分。如果蘇聯沒有參戰的話,很有可能直接就是對英美的進一步攻擊了。為了更多的自身的利益著想,所以才會援助蘇聯的。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㈣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要進攻蘇聯

因不列顛空戰未能取勝,海獅計劃無限制推遲,納粹德國始終無法征服英國。希特勒在這種情況下,希望通過征服蘇聯來實現統一歐洲大陸的野心。其原因,應該有兩個方面:
其一,是要扼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眾所周知,蘇聯是共產國際的大本營,而共產國際在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裡都十分活躍,是各國政府的大敵……其間自然也包括納粹德國。
其二,出於和拿破崙同樣的考慮,二戰結束前,在歐洲人眼裡,歐洲是世界的中心,德國無法從海上征服英國,堵住英國的海上生命線,就只有通過大陸封鎖來堵住英國與歐洲大陸的貿易往來,以此打擊英國的經濟;而蘇聯,名義上是德國的盟友也是英國的敵人,實際上與英國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貿易往來(英國也沒得挑了),這是大陸封鎖政策的一大漏洞。
因此,納粹德國必須出兵蘇聯,這是其戰略上的選擇。當然,這個選擇並不好,我個人認為,應該選擇加強非洲軍團的力量,攻下埃及,切斷英國與其亞洲殖民地之間的聯系才是上策。
但是,根據十來年前蘇聯解體後解密的一些資料表明,斯大林同志也有大舉入侵德佔區的計劃,進攻時間大約在德國進攻後的一個月左右,部隊都部署好了,只是出於隱蔽戰略意圖而沒有公布(這也可以解釋戰爭剛爆發,蘇軍上百萬部隊在邊境附近就被殲滅和擊潰),所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另一個理由,或許是出於「先發制人」吧。如果不進攻蘇聯,等待希特勒的就是蘇聯進攻德國。

㈤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要進攻蘇聯

二戰時德國要進攻蘇聯進是因為:攻蘇聯是希特勒向德國民眾畫下的大餅。

德國的軍備得到迅速擴張。而要支持德國向外擴張,就必須要有穩定而充足的資源保障,而滿足德國戰爭需求的只有蘇聯。工業化是蘇聯崛起的重要基礎,在資本主義世界遭受經濟危機重創的情況下,蘇聯開始加緊了向外輸出無產階級革命的步伐。

西方世界的想法是默許和縱容德國崛起,並通過一系列措施促使德國和蘇聯開戰,最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坐收漁翁之利。面對德國法西斯的崛起,蘇聯並未坐以待斃,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曾多次向西方釋放和解信號,希望通過與英法等國的結盟,遏制德國法西斯的膨脹。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反法西斯陣營中做出最大貢獻的就是美蘇中英四國了(這真不是辱法,法國的二戰表現實在是丟人),這其中中國的角色很特殊,中國在這「四強」之中是唯一的弱國,當時完全是靠著血肉在抵抗虎狼之師一般的日本侵略者的,所以中國的傷亡非常慘重,直接死於戰爭的軍民1600萬,傷亡總計3500萬。

㈥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要進攻蘇聯

這是必定會發生的戰爭,因為納粹的基本政治訴求就是反共,不打蘇聯,它推行國家社會主義的合法性何在?這兩家自從納粹打垮德國左翼聯盟上台開始,就註定是宿命之敵,其實在西班牙,兩家已經打過前哨戰了。另一方面,納粹之所以獲得政權,和它大幅降低德國失業率有關系,而擴充軍隊和軍事工業是短期內降低失業率的不二法門(美國也是這么乾的),但是不打仗的話,這招很快就會成為國家財政的毒瘤。所以從意識形態和政治實務兩方面,蘇德戰爭都非打不可。
誰都清楚是遲早的事情,更不要說蘇德戰爭前期,德國這邊利好消息極多。實際上蘇德戰爭初期進展說明德國的戰略預判是對的,第一,蘇軍在西部前線確實擺下了大量軍備,開打只是誰先動手的問題,第二,經過大清洗,蘇軍的應變能力確實很渣,軍事思想落後,裝備陳舊,指揮員嚴重不足。在預計開打了會遍地爆勛章的西線指揮員系統中充滿大量靠政治運動上來的傢伙,結果一戰而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前線坑隊友的事情層出不窮。因此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德軍的進攻確實如希特勒所言,就像往一座爛房子上再踹一腳而已。因此相比於死啃英國(一戰說明了海軍弱勢的國家啃英國是多麼困難,相比於政治孤立的蘇聯,打英國幾乎等於對抗小半個世界,太困難了),打蘇聯顯然更加合算,實際上從外交上也是這樣,如果能擊垮蘇聯扮演共產主義終結者的角色,德國和西方世界的矛盾極可能會有所緩解,從政治牌面和實力上,德國都有可能讓美英屈服,承認他獨霸歐洲大陸的事實(美國此時態度曖昧,因為德國對英法動手,應當說此時美國孤島政策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但是如果蘇聯被幹掉了,那美國就需要三思而行)。
但是戰略預判常常只能猜到開頭,沒想到德國的進攻倒是把斯大林的大清洗留下的政治大坑填滿了。蘇聯的動員能力超出了希特勒的想像,大清洗使得民間政見分子大量消失,也使預想中揭竿而起的景象不見蹤影(雖然有,但是幾乎沒有太影響戰局)。而且蘇聯的縱深工業建設也超出了德軍的預計,大量分布在烏拉爾山以及以東到西伯利亞廣大地區的勞改城市迅速成為大後方基地,無數受清洗的人乾脆在勞改營里支援起前線,比如圖波列夫。斯大林則靠著戰爭迅速把大清洗造成的政局以戰時體制又整理起來,只要等到一場勝利,搖身一變就是戰爭領袖(沒有什麼比一場抗擊入侵的戰爭更加適合獨裁體制了,斯大林和希特勒在這一點上情投意合,納粹雖然是進攻方,但在國內宣傳上卻是以抗擊共產主義\西方資本主義進攻為號召的,在這種局勢下,政治上的高壓局面會受到最大限度的容忍甚至迎合和追捧),一下子把分數賺回來了,而且還有大把才俊在勞改營里等著他點將來將功贖罪。而且希特勒好死不死先西後東,結果還給蘇聯就這么找到一大群不計前嫌的西方盟友。再加上俄羅斯大地天然的有來無回屬性,毛子軍隊天然的抗擊打和死纏爛打能力(毛子歷史上以爛泥仗著名,持久戰專業戶,很少有痛快的贏,更少有痛快的輸,和毛子對抗,無論是土耳其、普魯士還是法國還是日本,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還沒完沒了,戰事往往漫長到讓對手無語)~~~
這盤開局大好的棋,就這么莫名其妙的翻過來了。
遙想當年,假如希特勒首先一門心思東進,而非把西進擺在前面的話~~~~
當然,這么干希特勒就沒法大搞國家社會主義,必須採取更加保守的國內政策,其結果也沒有後來那些事了。

㈦ 當德國已成敗軍時,為何美國總統羅斯福還有派兵援助蘇聯

這是因為德軍的實力不容小覷,即使是在敗局的時候也不能掉以輕心。其次,納粹黨對於希特勒的忠心天地可鑒,所以普通的德國人也有可能因此受到蠱惑,為了掐滅這個火種,羅斯福肯定要趕盡殺絕。

在上一世紀40年代的時候,蘇聯的軍事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德國,成為了僅僅位於美國的軍事強國,當時蘇聯和美國已經形成了對立形態,那麼羅斯福作為當時的總統,必然不能讓這樣一個危險存在,他當時為了毀滅德國,所以說不惜一切代價的支持蘇聯,結果反而倒讓蘇聯成為了可以和美國相提並論的對手,希特勒恐之下的法西斯固然很邪惡,斯大林對於亞洲和東歐的擴張讓美國感到了威脅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德國已成敗局,可是潛在的危險還是很大,羅斯福作為當時的美國總統,必然要把這種未來的威脅扼殺於搖籃,所以說依然大量的支持蘇聯,只是後來沒想到他的支持讓後來蘇聯也成為了他的對手。


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要打蘇聯

原因如下:

1、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只有利益。希特勒這么做,也是利益所然,但原因卻一點也不簡單。德國占據蘇聯,才能和日本形成亞歐一體的地緣戰略聯盟。在1941年之前,德軍已經佔領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換言之,歐洲絕大部分國家都被德軍拿下了,就連隔著一條英吉利海峽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也被打趴下了。再者,希特勒的愛將隆美爾在非洲戰無對手。

2、要想稱霸世界,那麼必須要佔領蘇聯,唯有佔有蘇聯,既能聯合1937年攻佔中國的日軍,形成東線聯盟一體,成為亞非歐三洲一體的超級聯盟帝國。接下來,拿下美洲和大洋洲,稱霸世界指日可待。這一層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們下面要說的是一些很細節性的原因,其實蘇德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有可避免的可能,畢竟德國要惹的是一個超級大國。

首先,在德國看來,蘇聯是最不能讓人放心的「盟友」德國要攻打全球,離不開蘇聯的戰略資源。二戰打得就是現代化武器的戰爭,諸如飛機、坦克、自行火炮、潛艇、卡車等都離不開石油,而德國自己缺乏石油資源。希特勒當初之所以攻佔羅馬尼亞,是因為羅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德國的戰略供需都來自羅馬尼亞油田。而蘇聯的石油比羅馬尼亞更多。

(8)德國為什麼要援助蘇聯擴展閱讀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失敗,並且蘇聯當時用攻打芬蘭失利,被希特勒看到可乘之機,最終選擇了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據統計,蘇聯共有2700萬人傷亡,其中1800多萬為平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

德國則因為與蘇聯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實力,大量德軍無法撤出蘇德戰場,甚至被大量殲滅,因而極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義大利的作戰以及盟軍第二戰場的開辟。戰後,德國被分割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被蘇聯和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的經濟也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後才得以恢復。

東歐各國,包括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由於均受到了蘇聯紅軍不同程度的佔領,其國家政權被蘇聯清洗,換以聽命於莫斯科的共產黨傀儡政權,其政權形式完全仿造蘇聯,並且都留有大量的蘇聯紅軍駐扎在這些國家,因此這些國家從戰後一直到東歐劇變期間都是蘇聯的衛星國。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要援助蘇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