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比較豐富的礦資源是什麼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地勢北低南高,北部為平原,南部為山區地帶;礦物資源比較匱乏,但煤和鉀鹽比較豐富
Ⅱ 德國和美國為什麼富裕
·歸真堂上市後的三重悖謬【財專題】文化新政:文化治國?文過去的三十年,中國創造了經濟增長的奇跡,中國的財富... 德國和美國這樣的國家為什麼富裕?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它們擁有豐沛的自然資源——資源豐富的國家還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習慣、價值觀和社會資本(socialcapital)。 正如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EnterpriseInstitute)的阿瑟·布魯克斯(ArthurBrooks)所指出的,這些國家之所以富裕,是因為許多人信奉一個簡單的道德准則:付出應該盡可能地帶來回報。 勤奮工作,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應該獲得公平分享經濟果實的機會。功績和進取心應該成為分配財富的准則。自製克己者應該獲得獎賞,而懶漢和自我放縱者則不應該。社區機構應該培育責任和公平意識。 這種社會風氣並非一種不可改變,與生俱來的事物。我們不能無憂無慮地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它是一種寶貴的社會建構,有可能被破壞,被貶低。 此刻,這種社會風氣正在遭受來自各方的破壞。人們看到,游說者依靠關系轉移資金;交易員通過短期操縱獲得巨額財富;政府從我們的後代手中竊取資金,取悅當下的選民。 其結果就是一場合法性危機。游戲被操縱。社會信任枯萎。努力再也不值得付出。驅動繁榮的機器逐漸減速。 然而,針對這些價值的攻擊依然在持續,特別是在歐洲。 過去幾十年間,少數幾個歐洲國家,如德國和荷蘭,一直恪守規則,實行善政。這些國家量入為出,實行痛苦的改革,進一步加強了競爭力,鞏固了良好的價值觀。現在,由於不願意救助希臘、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這些國家不僅沒有做這些事情,反而借了一大筆現在已無法償還的資金),它們正在遭受聲色俱厲的威逼。 這些救助計劃的預估費用相差很大,最終或許將超過德國在一戰後的賠款金額。由於不願救助希臘(許多希臘人直到現在,依然不願意交稅)和增長前景很不確定的義大利,德國人正在遭受痛斥。 他們正在被要求救助這些公共部門異常龐大,人口結構令人恐懼的國家。他們正在被要求用堆積如山的鈔票,粉飾掉這些國家基本的經濟問題。 誠然,德國人從歐元區和歐洲南部國家的經濟泡沫中受益多多,德國和法國的銀行也遠遠達不到無可指摘的程度。誠然,倘若歐元區垮掉,世界由此承受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誠然,危機襲來時,一個國家可以採取一些非常規措施,即便這樣做有違其日常遵循的價值觀。 但我們應該同情德國人。他們堅持讓受援國家以結構改革換取救援資金的做法,並非自私之舉。他們沒有囿於某種僵化的意識形態。他們汲取了被弄昏了頭的魏瑪共和國的教訓,沒有迷信於猖獗的通貨膨脹。他們正在捍衛整個西方的繁榮賴以存在的價值觀、習慣和社會建構。 最可怕的事情是,許多訓斥德國的人似乎極少致力於付出帶來回報這一支撐資本主義的准則。一方面,一些技術官僚已經忘卻了價值觀。在他們看來,任何不能被計量,不能被建模的事物,皆為原始的,不相乾的東西。另一方面,許多人是通過階級斗爭的視角來看待這場歐洲危機的。重要的,不是人們的行為如何,而是其身份——是一位富人還是窮人。舉證責任針對的是富人,而窮人則是被無罪推定的一方。對再分配進行的任何抵抗總會引發憤怒的吼叫聲。 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真正教訓是,陷入危機時,你做你必須做的事情,救助銀行和歐元區的薄弱政府。但與此同時,你必須鎖定有助於加強付出和回報這一基本環節的政策。而且,危機過去後,你必須立即著手修補這個體系的合法性。 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結束後,這一幕沒有發生。危機的始作俑者從未受到問責。從未有一個退出戰略,幫助我們解決巨額債務問題。困擾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依然沒有被解決。造成的結果是,美國陷入了可怕的信任危機之中,這種危機正在減緩經濟增速,限制政府行動,把美國政治帶向了陌生的方向。 歐洲不僅要避免一場金融危機,還要以一種不毒害繁榮之溫床的方式做到這一點。哪一種價值觀將受到獎賞,進而得以加強?是努力付出、生產率和自律意識,還是糟糕的治理?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歐洲人都需要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Ⅲ 德國的自然資源
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硬煤、褐煤豐富;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鐵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東南部有少量鈾礦。德國森林覆蓋面積為1076.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約30%。水域面積8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佔2.4%。
2012年德國能源消耗居世界第5位,其中60%的主要能源依賴進口,政府政策為促進節約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德國能源來源
(2010) 石油煤及褐煤天然氣核能水力及風能其他可再生能源能源比例33.7%22.9%21.8%10.8%2.9%7.9%德國履行京都議定書及其他條約以促進生物多樣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資源回收、使用可再生能源,並支持全球性的永續發展。
Ⅳ 為什麼有人說德國的工業是世界第一呢,美國也不如德國嗎
說到德國的工業,想必大家都見識過,無論是汽車還是各方面做得非常的到位。對於教育的重視,對廣大中小企業的支持,這是德國工業強大的主要原因。說到工業世界上不少的工業強國與工業大國。說到德國製造總以高質量聞名世界。
的確是這樣的,如果你努力了之後,那麼你肯定會得到一些的收獲。當年的德國在列強中後期強起來的時候,世界幾乎已經被瓜分完了,但是德國人奮力的拼搏成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德國人做事非常的嚴謹,所以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這么一句話最可怕的,就是明明比你優秀,他還要比你努力。
Ⅳ 德國的礦產等資源是怎樣的
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硬煤、褐煤豐富;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鐵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東南部有少量鈾礦。
鉀鹽,是指含鉀的礦物,分為可溶性鉀鹽礦物和不可溶性含鉀的鋁硅酸鹽礦物。世界上95%的鉀鹽產品用作肥料,5%用於工業。
鉀鹽礦床包括可溶性含鉀礦物和鹵水的總稱,是含鉀水體經過蒸發濃縮、沉積形成。可溶性固體鉀鹽礦床(如鉀石鹽、光鹵石、雜鹵石等)和含鉀鹵水。
鉀鹽礦主要用於製造鉀肥。主要產品有氯化鉀和硫酸鉀,是農業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一,只有少量產品作為化工原料,應用在工業方面。
德國森林覆蓋面積為1076.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約30%。水域面積86萬公頃,佔全國面積佔2.4%。
Ⅵ 德國發展工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首先是因為德國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這也就解決的燃料的問題,還有德國臨近法國的鐵礦資源,這也就為德國減少的運輸的費用,提供的便利的原材料。還有從歐洲地圖上也可以看出,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德國的地理位置都具有一定的優越性,這也就為德國的產品向外輸出提供的一個有利的交通保障。第三還有德國人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
Ⅶ 德國發展工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地理條件:氣候(慕尼黑應該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地形平坦
社會條件:交通便利(多瑙河的支流伊薩爾河這個當然還有鐵路啊航空啊等等)高素質人才(慕尼黑擁有眾多的國際知名大學人才極多)良好的城市歷史 政策上的支持
當然還有很多有利的條件因個人能力有限不能一一列出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Ⅷ 德國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氣候和光照。
德國西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往東部和南部逐漸過渡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多變,盛行西風。德國氣溫適中,氣溫變化不大,最冷的1月份平均在0攝氏度左右,山區約零下10攝氏度,12月至3月為冬季,阿爾卑斯山區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攝氏度,最熱月份為6月至8月。由於它的最的最低溫度也在0攝氏度左右,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太陽能熱水器可能在低溫下被凍裂的缺點。德國位居高緯度,日照時間不長(大概1528小時/年),太陽能資源並不豐富,這使得德國太陽能系統的效率相對較低,但德國卻是太阻能應用的先驅。德國太阻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則從1990年的2兆瓦增加到2000年的100兆瓦,2008到達5311兆瓦。因為這個國家非常重視環境保護,畢竟是工業大國,在工業革命的時候,環境污染很嚴重,所以政府和人民都很努力地希望從其他方面來保護環境,特別體現在它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
太陽輻射能實際上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太陽能是太陽內部連續不斷的核聚變反應過程產生的能量,盡管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層外界的能量僅為其總輻射能量(約為3.75×10^14tw)的22億分之一,但其輻射通量已高達1.73×10^5tw,即太陽每秒鍾投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當5.9×10^6噸煤。地球上絕大部分能源皆源自於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海洋溫差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均來源於太陽。
Ⅸ 德國的農業主要以什麼為主,德國的農業分布特點及原因
德國的農業以畜牧業和谷類作物為主,其中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極為發達。德國會利用科技來栽培出優質牧草,所飼喂出的牛羊膘肥體壯,肉質好,同時德國也會研究良種牲畜的繁育,以此培育新品種從而發展畜牧業,因此即使德國的可耕地中只有約1/6是牧場,但生產出的產品不僅可自給自足,也可供出口。
一、德國的農業主要以什麼為主
1、德國的農業以畜牧業和谷類作物為主,其中畜牧業極發達,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農業是德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其農業特點是集約化、大規模以及純機械。
2、德國畜牧業發達的特徵是重視科技,會利用科技栽培出優質牧草,用此牧草養育出的牛羊膘肥體壯,肉質好,同時德國也致力於研究良種牲畜的繁育,培育新品種,因此即使在德國的可耕地中,只有約1/6是牧場,但生產出來的牛奶、黃油、乳酪等產品不但可自給自足,而且還能出口。
3、德國的糧食主要依賴於進口,其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土豆、大麥等。其中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目的在於為牲畜提供飼料,而且德國發展種植業,是為了充分利用牛羊糞為作物提供生長肥料,因此大部分的農場在施肥時會選用該有機肥。
二、德國的農業分布特點及原因
1、分布特點和原因
(1)德國北部:北部多為平原,但由於緯度較高,氣候濕冷,熱量不足,適宜發展畜牧業,不宜發展種植業。
(2)德國南部:南部多為山地高原,但因為緯度較低,所以在海拔較低山谷地區,光熱資源豐富,適宜發展種植業,而在海拔較高的山地與高原則以林業與畜牧業為主。
2、德國的主要經濟作物
(1)甜菜
甜菜主產區位於北部,1994年田菜的產量為2900萬噸,占歐洲甜菜總產量的21.2%,佔世界甜菜總產量的11.2%。
(2)油料作物
近年來德國的油料作物主要有葵花和油菜,通常可用葵花榨油,而榨油後剩下的葵花籽油粕常用作動物飼料。
(3)葡萄
德國葡萄酒的產量僅於義大利,居世界第二,1994年德國葡萄酒的產量為554.5萬噸,占歐洲葡萄酒產量的32.1%,佔世界葡萄酒產量的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