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地貌學家彭克學說有哪些不足

德國地貌學家彭克學說有哪些不足

發布時間:2022-02-07 19:43:57

① 更新世的早中晚三期以及晚期的前段後段是以什麼來劃分的

更新世是地球上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北半球的高、中緯度地區以及低緯度地區的一些高山,在這時期出現過大規模的冰川活動。冰川的前進和退縮,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的多次交替,並導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氣候帶的轉移和動、植物的遷徙或絕滅。這些事件對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因此,許多學者主張採用冰期序列作為更新世分期的主要標准。
歐洲的冰川研究基礎較好,19世紀已在歐洲形成多冰期的概念。1877年英國學者蓋克(G.Geikie)在東英吉利(East Anglia)發現四次冰川作用。1909 年德國地貌學家彭克(A.Penck)和布呂克納(E.Brunckner)根據阿爾卑斯山北坡冰磧地層和相應的階地地貌,建立了以多瑙河的支流命名,在阿爾卑斯山建立了由老到新的貢茲(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4個冰期。1930年埃伯爾(B.Eberl)又發現了貢茲冰期之前的冰川作用遺跡,劃為多瑙冰期(Donau),並將各個冰期劃分成若干亞期。第四紀的四次冰期說,被廣泛接受,北美相應有內布拉斯加(Nebraska)、堪薩斯(Kansas)、伊利諾(Illinios)和威斯康辛(Wisconsin)等4個冰期;蘇聯歐洲部分也劃分了敖德薩、白俄羅斯、中俄羅斯、瓦爾代等4個冰期。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由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開創,並以廬山冰川研究為基礎,於1934年劃分了鄱陽、大姑、廬山、大理等4個冰期。

② A.R.彭克的主要經歷

1953年至1954年溫克勒師從Juergen Boettcher學習繪畫與素描。1955年至1956年在國營廣告公司任繪圖員學徒。1956年起他連續四次申請就學德累斯頓和東柏林的藝術學院都沒有成功。溫克勒認為造成拒之門外的原因是自己的政治立場,然而事實上是因為大家覺得他當時的技能還不夠成熟。在結束學徒生活之後,溫克勒還做過伙夫、夜班執勤、郵遞員和小演員。
1966年溫克勒成為造型藝術家協會候選人,並採用A.R.彭克作為筆名。此名是根據研究冰川時期的地理學家阿爾布萊希特·彭克而得來的。然而,從1969年起,彭克與原民主德國國家安全局的矛盾沖突與日俱增:他的繪畫作品被當局沒收,造型藝術家協會的會員資格也被剝奪。
1971年溫克勒加入了呂克藝術家小組,並開始採用筆名邁克٠漢姆和T.M.(亦稱作TM)。1974年溫克勒結束兵役之後,尤其是在1975年西柏林藝術研究協會授予他維爾·格羅曼獎之後,國家安全部對其的控制力度越來越大。1976年彭克結識了西德畫家Joerg Immendorff並合作數年,採用筆名魯道夫·巴爾與羅伯特·哈夫曼,致力於消除東西德界限以及無黨派教派的藝術創作。1977年海關查封沒收了溫克勒署名Y的畫作。
1979年5月,政府當局闖入溫克勒的工作室銷毀了他的作品與創作材料。1980年8月3日溫克勒移居西德並暫時居住在科隆。1981年巴塞爾歌德基金會授予彭克倫勃朗獎。1983年他遷居倫敦並於1985年獲得亞琛市藝術家獎。1984溫克勒作為杜塞爾多夫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代表參加了「從這里開始」展覽。1988年溫克勒參加科隆Made展覽,並於同年被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聘為美術教授。
彭克在自己的畫中運用了象形符號與表意符號,讓人們回想起石窟文化、亞洲書法與壁畫藝術。20世紀70年代彭克創造了Standart-Bilder美術潮流。他認為,如同一些交通指示牌或商標,這種運用簡單、原始圖像的藝術潮流,觀賞者可以更貼切的體會到作品所表現的內容。
除此之外,20世紀80年代彭克還參與了「新怪誕派」潮流。在此期間,他以音樂人的身份加入TTT組合 – 經常與Frank Wright, Frank Lowe, Jeanne Lee, Alan Silva, Peter Kowald, Helge Leiberg 和 Louis Moholo合作。
公共收藏(部分) · 米格羅斯當代藝術博物館 · 瓦爾特藝術博物館 · 現代藝術博物館 · 漢堡市立美術館 · 法蘭克福斯坦德藝術博物館 · 阿姆斯特丹城市博物館 · 德累斯頓城市美術館 · 斯特拉斯堡近現代藝術博物館

③ 綜合自然地理學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一般可以把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前期,以著名的德國科學家亞歷山大·洪堡的科學活動與學術著作為界,以前為第一階段。
在此階段中,自然地理學還處於經驗積累的時期,主要以了解地理事實、記錄山川形勢、游歷四方奇勝、進行探險發現等活動為主。

從洪堡開始直至本世紀六十年代,為自然地理學的第二階段。
在此階段中,已不把某一項自然現象只看成孤立的、彼此無關的靜態組合,而是力求從眾多的地理現象中,採用比較的方法,追索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逐步地認識到自然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間的自然要素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作用,並且從綜合的而不是單一的、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深入的而不是表象的、動態的而不是靜止的等觀點,總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自然地理規律,例如著名的自然地理地帶性規律,就發端於洪堡德,並經過俄國的道庫恰也夫乃至隨後許多人的深入探討,才逐步臻於完善。同時自然地理學中的各個部門,例如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學、生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地圖學等,在此一階段都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從1960 年以後到現在,可視為自然地理學發展的第三階段。
在這個階段里,企圖進一步以定量的精確判斷來取代定性的文字描述;以預測和模擬代替對現狀的分析和說明;以抽象的反映本質的數學模型去反映具體的龐雜的自然地理現象;以合理的趨勢推導與類推法,去代替簡單的因果關系分析;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去革新傳統的研究方法。世界地理學領域在這一階段所出現的「地理革命」、「計量地理」、「解釋學派」(亦稱「劍橋學派」)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這種趨勢。現代自然地理學,在經歷了這幾個發展階段之後,現正處於一個即將突破的邊緣。近十餘年來的醞釀,1976 年在莫斯科召開的第23 屆國際地理學大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動向,都說明了這一點。自然地理學向何處去?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地理學家們的深切關注。近代地理學興起的「故鄉」之一——德國,從洪堡德、李戴爾、李希霍芬、彭克等時代起,在長達一個世紀的進程中,仍然保持著傳統的統一思想。他們逐漸感到對於「基礎理論的研究是不夠的」。許多應用地理學家一再提出需要發展地理學基礎理論,並希望把這種理論應用到預測性的工作中,以代替大量的、描述性的傳統地理學。 德國的這一思想,應當認為是有普遍意義的。

以上為有關簡介,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④ 關於城市地理學的所有理論

地理學
(一)地理學的概念

地球是人類的家,人類一直都十分關心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面的狀況,從而萌生出各種地理概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的積累,逐步形成一門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區域分異的學科。簡單地說,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和保護地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協調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二)地理學的發展歷程

地理學是一門即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在其發展過程中,明顯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學、近代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三個時期。

自遠古至18世紀末,是古代地理學時期,主要以描述性記載地理知識為主,而且這些記載多是片斷性的,缺乏理論體系,地理學內部尚未出現學科分化,各國的地理學基本上是在本國封閉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在早期,以中國和古希臘的成果最顯著。中國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山海經》、《水經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較早的地理學史料。到了後期,歐洲地理大發現涌現出了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地理探險家,他們的發現極大的推動了地理學的發展。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學時期。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志是德國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兩書的問世。

近代地理學是產業革命的產物,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而成熟起來的。這一時期,各種學說分起、學派林立。地理學的各部門學科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出現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門地理學蓬勃發展的時期。

洪堡德為自然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以後德國的李希霍芬、法國的德馬東為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美國的戴維斯和德國的彭克分別創立了侵蝕輪回學說和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標志著地貌學的建立;奧地利沃漢恩的《氣候學手冊》、俄國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氣候及俄國氣候》、德國柯本的世界氣候分類,為氣候學奠定了基礎;英國的華萊士對世界動物區劃分為動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俄國道庫恰耶夫的土壤地帶學說為土壤地理學奠定了基礎;李特爾和德國的拉采爾建立了人文地理學等等。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現代地理學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產物,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其標志是地理數量方法、理論地理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制圖、地理信息系統、衛星等應用的出現。現代地理學強調地理的統一性、理論化、數量化、行為化和生態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各地區經濟開發和建設以及環境管理和保護的需要,地理學將成為一門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應用理論的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與生產實際緊密聯系的應用性學科,學科的內容和結構也將發生變化。

地理學中方法性學科和技術性學科——地理數量方法、地圖學等,將率先獲得較多的發展;綜合性分支學科、應用性分支學科,如綜合自然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醫學地理學、行為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將有較快的發展;地理學中研究人文的趨勢將會加強,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比重將會增大。

(三)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地理學研究的是地球表面這個同人類息息相關的地理環境,地理學者曾用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等術語稱呼地球表面。它是地球各個層圈——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積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組成一個宏大的地表綜合體,它具有以下的特徵:

一方面,地球表面是由五個同心圈層組成的整體,它們分別是大氣對流層、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

大氣對流層主要由氣態物質組成,也包括部分液態水和固體顆粒。由於對流層同地面和水面接觸,因此大氣中各種要素都受到下墊面的強烈影響;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體物質組成,包含部分氣態、液態物質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類所依附的場所,也是各種圈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水圈主要由液態水組成,以海洋為主還有陸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質和能量循環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類圈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動的圈層,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氣對流層、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錯,組成一個巨大的復雜的自然綜合體;

人類的出現是地球表面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人類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勞動,通過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地球表面施加影響,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並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層圈——人類圈。

上述各層圈所組成的地球表面這個綜合體,這是自然歷史發展的結果,各層圈的形成在實踐上亦有一定的順序:岩石圈、大氣圈和水全是無機的物質,首先出現;有機的生物圈及其相關的土壤,是在無機圈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類則是生物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種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地球內部和外部力量——太陽能。

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個不均一的層面,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分異。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區域分異的主要原因是太陽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勻性和地球內能分布的不均勻性。人類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因此人類的體制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比如人種的差異、生活方式的差異等等。

在有,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過程中,大陸與海洋的面積和位置幾經變遷,氣候歷經了炎熱與寒冷、濕潤與乾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發展到陸地,有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

自然地理的變化影響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於自然地理。特別是在現代工業化時期,人類的活動是地球表面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面控制或減輕了某些自然災害,另一方面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況的出現,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資源的大量消耗,人類的影響程度還在加劇。

(四)地理學研究的特點

地理學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並不斷完善理論、方法和手段。

作為研究對象的地球表面是一個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這決定了地理學研究的綜合性特點。

地理學不限於研究地球表面的各個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為統一的整體,綜合地研究其組成要素及它們的空間組合。它著重於研究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關系以及地表綜合體的特徵和時、空變化規律。地理學的綜合性研究分為不同的層次,層次不同,綜合的復雜程度也不同。高層次的綜合研究,即人地相關性的研究,是地理學所特有的。

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是一個橫斷學科,它與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個層圈或某一個層圈中部分要素的學科都有密切的關系,如研究大氣的大氣物理、研究岩石圈的地質學、研究人類圈的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等。地理學從這些學科中吸取有關各種要素的專門知識,反過來又為這些學科提供關於各種要素及與其它現象間聯系的知識。

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不均勻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研究又有區域性的特點。由於不同的地區存在不同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一種要素在一個地區呈現出的變化規律在另一個地區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研究地理區域就要剖析不同區域內部的結構,包括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在區域整體中的作用,區域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們之間發展變化的制約關系。地理區域性研究的內容包括區域內部結構和區際關系兩個方面。

地理學的區域研究根據研究對象的范圍分為三個尺度:大尺度區域著重探討全球或全大陸范圍內的分異規律和內部結構特徵,從而揭示全球或全大陸的總體特徵;中尺度區域研究是分析國家或大地區范圍內區域總體特徵和地域分異規律,以及該地區對大尺度區域分異的作用;小尺度區域是揭示局部地區區域特徵和分異規律,以及該地區對中尺度區域分異的作用。

地球表面不斷變化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必須用動態的觀點進行研究的特點。地理學研究及注重空間的變化,也注意時間的變化。這種變化既有周期性的又有隨意性的;有長周期的,也又短周期的。

用動態的觀點研究地理學,就要求把現代地理現象作為歷史發展的結果和未來發展的起點,研究不同發展時期和不同歷史階段地理現象的規律。現在現代地理學已經有可能對於某些區域的未來發展提出預測,並根據預測結果進行控制和管理,以滿足人們對區域發展的要求。因此。時間和空間統一的概念,在地理學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地球表面的復雜性決定了地理研究方法的多樣性。現代地理研究主要採用野外考察與室內實驗、模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表面,關於地球表面的屬性和特徵的資料主要來自於野外考察,隨著航空遙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航天技術的成果廣泛應用於地理學研究,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地理數據的處理、各種地理現象的實驗室模擬等也迅速的發展起來,這不僅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促進了地理學的快速發展。

(五)地理學學科體系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及其地域分異規律的形成和演化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一個。其研究對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大氣對流層、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屬的分支按研究特點分為兩組:

一組是綜合性的,包括綜合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

一組是部門性的,包括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還包括新近發展起來的,同其他自然學科結合而成的一些邊緣學科,如化學地理學、醫葯地理學,以及異特殊自然要素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冰川學、凍土學等。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和變化,以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的學科,是地理學兩個基本學科中的另一個。按研究對象可分為社會文化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分支。

社會地理學即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地理學,以及新近形成的旅遊地力學等。

政治地理學包括狹義的政治地理學和軍事地理學。

城市地理學層士聚落地理學的一部分,隸屬於社會文化地理學,經過近20年的發展,它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已經超出了聚落和社會文化的范圍,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歷史時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環境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這是地理學的一個年輕的分支學科。

區域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區域地理環境的形成、結構、特徵和演化過程,以及區域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區域地理學強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統一,注重研究區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區域綜合和空間聯系。

地圖學是研究編制和應用地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學科,是一門以地圖的形式來綜合表達某一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科。它是地理學中的技術性學科,同地理學各分支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在促進地理學的發展和實際應用中歷來起著重要的作用。

理論地理學是研究各類地理現象在統一性的基礎上所遵循的總體規律的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空間結構論、人地關系論和區位論等。

應用地理學是運用地理學的理論、原則和方法解決實際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學科。實際上,地理學的不少分支學科就是為了應用而發展起來的,如醫葯地理學、軍事地理學等。由於許多重大問題,比如荒漠化、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等問題的解決與研究不是一門學科所能單獨勝任的,而地理學由於是綜合性的橫斷學科,特別適於這種應用性研究。

其它的還有數量地理學、地名學、方誌學等等。

總之,21世紀的地理學將是一門在理論化和數量化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化、生態化、社會化的理論與應用並舉的兩棲科學。

其它地理學分支學科

地理學概述、自然地理學、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

與自然地理學相關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
與人文地理相關的基礎學科:政治,歷史,

⑤ 地貌類型有哪些

自然界中地貌形態有大型、中型、小型或微型等,地貌成因類型是相當復雜的。例如,剝蝕地貌有河蝕、湖蝕、海蝕、溶蝕、凍蝕、風蝕。

堆積地貌有沖積、洪積、湖積、海積、冰磧、風積;構造地貌有褶皺的、斷塊的;氣候地貌有濕熱氣候地貌、乾旱氣候地貌等等。

發展歷程

徠人洎頭筿們很早已形成地貌類型的概念,並運用諸如山、丘陵、平原等詞彙,這些都是單純按形態特徵劃分的。近代地貌學誕生以後,按形態特徵進行分類仍是劃分地貌類型的一種方法,如德國A.彭克1894年分類劃分出平原、山崖、河谷、山地、凹地、洞穴等類型。

但更多的學者採用形態成因原則分類,如美國W.M.戴維斯1884和1899年提出按構造、營力和時間形成地貌的三要素進行分類;蘇聯K.K.馬爾科夫1929年提出按地形發育的3個基本要素(形態、成因和年齡),劃分出侵蝕-大地構造地形、構造地形、刻蝕或侵蝕地形和堆積地形等類型。

中國沈玉昌1958年按成因劃分出構造地貌、侵蝕剝蝕的構造地貌、侵蝕地貌、堆積地貌、火山地貌等5個類型。

⑥ 中更新世轉型

[編輯本段]更新世定義
更新世亦稱洪積世,開始於1806000年(±5000年)前,結束於11550年前,是構成地球歷史的第四紀冰川的兩個世中較長的第一個世。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冰川期和間冰川期氣候迴旋。地層中所含生物化石,絕大部分屬於現有種類。更新世中期是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的一個重要時期,當時氣候周期轉型,全球冰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哺乳動物遷徙或滅絕。
更新世占第四紀的大部分,即占第四紀約200萬年中除去最後1萬年(全新世)外的所有部分。正是處於大冰河時期。即把從冰河期開始到終了算為更新世,但實際上確定其界限是有許多困難的。在生物界最顯著和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繁盛。很早以來,人們就認為人類出現在這個更新世之初,舊石器時代也大體上在此世終了時結束。因為反復經歷了六次冰期和五次間冰期,所以寒紀和暖紀的生物群的消長甚為明顯,而現在的生物地理區的起源也被認為始於這個時代。當時生物界的大部分與現生的無大差別,但到更新世末,哺乳類中的長鼻類、貧齒類和其他大形獸類已顯著地趨於絕滅。
[編輯本段]更新世年代
1932年國際第四紀會議確定將更新世劃分為早、中、晚3期。其地層稱更新統,下限迄今尚無一致意見。1948年國際地質學大會建議以義大利維拉弗朗層(villafronchian)作為更新統與上新統的分界。中國以泥河灣層為更新統底界。經絕對年齡測定,維拉弗朗層的年齡為160~180萬年。1977年國際第四紀聯合會(INQUA)又建議以義大利弗利卡(Vrica)剖面為更新統下限,其絕對年齡為250萬年左右,相當於中國第四紀黃土開始堆積的年代。此外,也有參照古地磁的高斯正極性世和吉爾伯特倒轉極性世的分界,將更新統下限年代定為距今330~350萬年的方案。
[編輯本段]更新世氣候
更新世是地球上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北半球的高、中緯度地區以及低緯度地區的一些高山,在這時期出現過大規模的冰川活動。冰川的前進和退縮,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的多次交替,並導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氣候帶的轉移和動、植物的遷徙或絕滅。這些事件對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因此,許多學者主張採用冰期序列作為更新世分期的主要標准。
歐洲的冰川研究基礎較好,19世紀已在歐洲形成多冰期的概念。1877年英國學者蓋克(G.Geikie)在東英吉利(East Anglia)發現四次冰川作用。1909年德國地貌學家彭克(A.Penck)和布呂克納(E.Brunckner)根據阿爾卑斯山北坡冰磧地層和相應的階地地貌,建立了以多瑙河的支流命名,在阿爾卑斯山建立了由老到新的貢茲(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4個冰期。1930年埃伯爾(B.Eberl)又發現了貢茲冰期之前的冰川作用遺跡,劃為多瑙冰期(Donau),並將各個冰期劃分成若干亞期。第四紀的四次冰期說,被廣泛接受,北美相應有內布拉斯加(Nebraska)、堪薩斯(Kansas)、伊利諾(Illinios)和威斯康辛(Wisconsin)等4個冰期;蘇聯歐洲部分也劃分了敖德薩、白俄羅斯、中俄羅斯、瓦爾代等4個冰期。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由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開創,並以廬山冰川研究為基礎,於1934年劃分了鄱陽、大姑、廬山、大理等4個冰期。
▲西太平洋氣候變化
來自西太平洋「暖池」的關於「更新世」氣候變化的第一個高解析度記錄,為該地區的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它對於我們了解地球的氣候是怎樣進入持續了80萬年的冰期模式的將具有參考價值。該記錄採用浮游生物有孔蟲類體內的Mg/Ca比例作為過去175萬年間海洋表面溫度的一種代理指標。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該地區有一個持續很長時間的穩定期,這與大氣中CO2濃度逐漸減少是冰川融化的誘因的觀點是不一致的。相反,通過區域環流的變化實現的太平洋表面溫度的重新分布有可能影響全球氣候。這個結論支持了科學家對熱帶地區對未來氣候變化響應的擔憂。
[編輯本段]更新世冰川
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躍的時期,1846年福布斯(E.Forbes)又把更新世稱為冰川世(Glacial Epoch)。在更新世幾次冰期的最高峰,全球陸地面積的30%以上都有冰川覆蓋著。現在,被冰川覆蓋的只有10%,而且大部分都在較高的緯度上。間冰川期的情況有大致一樣。
1934年,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建立了可以和阿爾卑斯冰期對比的中國東部冰期序列,依次為鄱陽、大姑、廬山、大理等4個冰期,每兩個冰期之間同樣為間冰期。
此時,歐洲發生過五大冰期:依次由老到新的多瑙(Donau)、貢茲(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5個冰期。
北美相應有內布拉斯加(Nebraska)、堪薩斯(Kansas)、伊利諾(Illinios)和威斯康辛(Wisconsin)等4個冰期;蘇聯歐洲部分則分為敖德薩、白俄羅斯、中俄羅斯、瓦爾代等4個冰期。
[編輯本段]更新世物種
這一時期絕大多數動、植物屬種與現代相似。顯著特徵為氣候變冷、有冰期與間冰期的明顯交替。人類也在這一時期出現。
更新世的植物
更新世的植物開始同現代的植物相似,被子植物特別是落葉的種類在溫和的和較冷的區域中迅速繁殖。熱帶森林縮小,草原在酷寒的北方高緯度地區發展,繁殖出現地衣、苔蘚、侏儒菅茅以及小型柳樹和樺木等適應酷寒的植物群落。
更新世的動物

▲陸棲動物
寒冷的冰川氣候迫使北半球的蜥蜴、蛇類和滑體兩棲動物向南遷徙,並發展出多種有皮毛、更能適應寒冷氣候的大型哺乳動物,其中包括新的猛獁象、巨型犀等。而新的人種也在今天的非洲、歐洲和亞洲出現,並開始影響大型動物的多樣性。
那時,猛獁、駱駝、馬、巨型河狸、狼和短面熊等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在整個冰期都生活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大陸。 更新世晚期,距今約2萬年前,現代人類經白令海峽進入美洲。最新理論認為,人類帶到美洲大陸的疾病導致猛獁等大型哺乳動物滅亡,而人類獵手也可能使這一過程加速。
在整個更新世,化石亞種大熊貓分布相當廣泛,幾乎遍布中國東部和南部,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台灣島及緬甸、越南、泰國北部。當時的大熊貓與劍齒虎、劍齒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構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化石群。就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嶺及其以南山脈出現大面積冰川等自然環境的劇烈變化,特別是在距今約1萬8千年前的第四紀冰期之後,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衰落,大部分動物滅絕,僅留下無數化石表明它們曾經存在。北方的大熊貓絕跡,南方的大熊貓分布區也驟然縮小,進入歷史的衰退期。
▲海洋動物
更新世時,由於海平面下降,珊瑚和其它造礁動物都受到影響,並且由於全球的氣溫較低,寒帶水鳥和海洋哺乳動物的分布范圍比現在要大得多。如今這類動物僅見於極地水域。
人類
據生命演化的歷史,第四紀是人類經歷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階段,進入迅速發展的時代。在更新世晚期,大約2萬年前現代人類通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
更新世的幾個人屬種類中,智人適應能力最高,也是進化最成功的一種。它們可能已經具有了比較復雜的語言和文化。現代人類所屬的人種就是智人。
[編輯本段]更新世與舊石器
地球歷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根據動物群的性質、堆積物的特點和其他環境變化的因素,可以把更新世再劃分為早、中、晚3期。一些學者將早更新世的起迄,定在距今300萬至100萬年,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最早階段;中更新世定在距今100萬至10萬年,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後階段;晚更新世定在距今10萬至1萬年,包括了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和晚期,在中國又以距今4萬年作為晚期的起點。另外一些學者則提出,更新世大約從距今240萬年開始;早、中更新世的界限為距今約73萬年;中、晚更新世的界限為距今約12.8萬年或晚一些。

⑦ 彭克的介紹

1.瓦爾特·彭克(Walther Penck , 1888~1923) 德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生於維也納,卒於斯圖加特。2.阿爾布雷希特·彭克,德國萊比錫人,曾任君士坦丁堡大學和萊比錫大學教授。提出過地貌演化學說,山麓階梯概念,大褶皺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相關的沉積方法,山坡平行後退理論,著有《地貌分析》等。

⑧ 第四紀大冰期的冰川的進退

在第四紀冰期中,氣候變動很大,冰川有多次進退,分為4個冰期(glacial epoch)和3個間冰期(interglacial epoch)。第四紀大冰期在國際上的劃分以阿爾卑斯山為標准,根據對阿爾卑斯山第四紀的山嶽冰川的研究,確定第四紀大冰期中有5個亞冰期。
1909年德國地貌學家彭克(A.Penck)和布呂克納(E.Brunckner)在阿爾卑斯山建立了由老到新的貢茲(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4個冰期。1930年埃伯爾(B.Eberl)和I.謝弗發現了貢茲冰期之前的冰川作用遺跡,又補充了較老的多瑙(Donau)冰期和更老的拜伯(Biber)冰期),並將各個冰期劃分成若干亞期。
在我國,這一時期也相應地出現了鄱陽亞冰期(137—150萬年前)、大姑亞冰期(105—120萬年前)、廬山亞冰期(20—32萬年前)與大理亞冰期(1—11萬年前)4個亞冰期。在亞冰期內,平均氣溫約比現代低8°—12℃。在距今1.8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最盛時期,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10℃—15℃。
而間冰期時,氣候轉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復了生機。其中在兩個亞冰期之間的亞間冰期內,氣溫比現代高。北極等高緯度地區約比現代高10℃以上,低緯度地區約比現代高5.5℃左右。覆蓋在中緯度的冰蓋消失,甚至極地冰蓋整個消失。在每個亞冰期之中,氣溫有波動,例如在大理亞冰期中就至少有5次冷期(或稱副冰期),而其間為相對溫暖時期(或稱副間冰期)。每個相對溫暖時期一般維持1萬年左右。

⑨ 第四紀地質學與地貌學的啟蒙和創立階段

對第四紀地質和地貌進行科學研究始於 18 世紀的歐洲,但中國很早就產生了對水文、氣候和地貌的啟蒙研究。3000 年前我國人民就已對黃河流域的降水性質、農作物品種、被狩獵動物有所記載。在西周的 《詩經·大雅·篤公流》中,已有 「崗」(丘陵)、 「塬」(平原)、「隰」(低濕地)等 3 種地貌的分類。成書於公元前四至三世紀的 《尚書》中的 《禹貢》篇描述了我國九州內的山川大勢和土壤類型。北魏的酈道元所著 《水經注》(公元六世紀)詳細記載了黃河、長江和西江等大河及其沿岸的地形、氣候等特徵。宋朝沈括根據野外觀察完成的《夢溪筆談》,提出了清晰的海陸變遷和黃土侵蝕搬運、堆積的觀點。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1586 ~1641)對我國南方地區地貌的類型、分布、成因等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和記載,後人把他的觀察整理成我國著名的地貌著作 《徐霞客游記》。到了清初,孫蘭對地貌的形成提出了 「變盈流謙」的觀點,即堆積會使地貌變高(變盈),侵蝕會使高地夷平(流謙),他還認為地貌的作用力是 「因時而變,因變而變,因人而變」的,從地貌形成的動力學角度論述了地貌的形成和變化。

第四紀地質學的創立始於歐洲。在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初,歐洲的一些地質學家對分布於基岩之上的鬆散沉積物進行了研究,當時稱為漂積物(drift)。受 《聖經》的影響,19 世紀 20年代的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1784~1856)及賽德威克(Adam Sedgwick,1785~1873)提出了這些漂積物形成的洪積理論,曼特爾(Gideon Mantell,1790~1852)還把較老的部分稱為洪積層(diluvium),較新的部分稱為沖積層(alluvium)。但隨著 19 世紀初極地和高山探險工作的開展,人們直接觀察到了冰川的搬運與堆積作用,於是提出了漂積形成的冰川理論。所以,這個時期的佩羅廷(Jean-Pierre Perraudin,1767~1858)、韋內茨(Ignaz Venetz,1788~1859)、 沙 爾 龐捷(Jean de Charpentier,1786~1855 )及 阿 加 西 斯(Louis Agassiz,1807~1873)把瑞土境內漂礫解釋為冰川成因。

第四紀這個名稱出自法國的一位地質學家,德努瓦耶(J. Desnoyers,1800 ~1887)在研究法國巴黎盆地的地質時,於 1829 年將該盆地覆於第三紀地層之上的鬆散堆積物命名為第四系(Quaternary System),將形成這套堆積物的時代稱為第四紀(Quaternary Period),與當時劃分出的第一紀、第二紀、第三紀並稱,作為地球歷史的一個時代。直到 1881 年,在第二屆國際地質大會上第四紀這個名稱才被正式接納,並沿用至今。

差不多在同一個時期,英國的著名地質學家萊伊爾(Charles Lyell,1797~1875)根據含現代動物種屬的多少,把鬆散堆積物劃分為更新統和全新統。在 1839 年,進一步提出了更新世(Pleistocene)和全新世(Holocene)。這與先前由福布斯(Forbes)(1846)提出的冰川世(Glacial epoch)和 冰 後 期(Post glacial)相對 應。在 19 世 紀 後 半葉,默 奇 森(RoderickMurchisen)提出了第四紀為 「冰河期」。後來,還有些人提出了 「冰川紀」、 「人類紀」、 「靈生紀」等名稱,但一直沒有被廣泛使用。

19 世紀 50 年代開始對冰川堆積物進行地層學研究,發現過去的冰流或冰川曾不止一次地擴展。到了 19 世紀後半期,多數學者建立了多冰期的概念。1877 年蓋基(Archibald Geikie,1835~1924)在東英吉利亞(East Anglia)建 立 了 4 次 冰 期。1909 年 彭 克(Albrecht Penck,1858~1945)及布呂克納(E. Brückner)於阿爾卑斯建立了 4 次冰期。此後在世界各地也先後建立了 4 次冰期。到這個時期,第四紀地質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理論已經確立。

20 世紀 30 年代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根據廬山冰磧物的風化程度、接觸關系及地貌特徵首次劃分出中國的 3 次冰期。

地貌學的啟蒙早於第四紀地質學,但比較系統的描述或論述開始於 18 世紀中葉。在 1749 ~1788 年,法國博物學家布豐(Georges-Louis Leclerc,Comte de Buffon,1707~1788)在他的巨著 《自然史》中對地表的地形起伏和河流侵蝕進行了科學探討。後來,英國的地質學家赫頓(James Hutton,1726~1797)在 《地球的學說》(1788)中對河流的侵蝕進行了系統闡述。對地貌學的創立做出巨大貢獻的是美國的戴維斯(William Morris Davis,1850~1934)和德國的彭克父子(Albrecht Penck,1858 ~1945; Walther Penck,1888 ~1923)。戴維斯在 1899 年提出地理(地貌)循環學說,認為地貌是構造、營力和時間(侵蝕階段)的函數。構造運動造成的上升山地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流水侵蝕下,經歷了幼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 3 個階段。在老年期,地面被夷平為 「準平原」。彭克的 《地貌分析》(1924)提出地貌是內外力同時相互作用下的產物,注意到剝蝕過程與地殼垂直運動的關系,認為山坡形態(凸形坡、凹形坡、直線坡)取決於構造(上升)運動與剝蝕作用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

經過這段時間的探索,第四紀地質學和地貌學的基本概念已經形成,一些基本理論也已經確立,但進展十分緩慢。20 世紀 40 年代以後,隨著測年技術、古地磁、深海氧同位素分析等方面研究的突破,第四紀地質學才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⑩ 更新世的氣候

更新世是地球上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北半球的高、中緯度地區以及低緯度地區的一些高山,在這時期出現過大規模的冰川活動。冰川的前進和退縮,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的多次交替,並導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氣候帶的轉移和動盪、植物的遷徙或絕滅。這些事件對早期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因此,許多學者主張採用冰期序列作為更新世分期的主要標准。
歐洲的冰川研究基礎較好,19世紀已在歐洲形成多冰期的概念。1877年英國學者蓋克(G.Geikie)在東英吉利(East Anglia)發現四次冰川作用。1909年德國地貌學家彭克(A.Penck)和布呂克納(E.Brunckner)根據阿爾卑斯山北坡冰磧地層和相應的階地地貌,建立了以多瑙河的支流命名,在阿爾卑斯山建立了由老到新的貢茲(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4個冰期。1930年埃伯爾(B.Eberl)又發現了貢茲冰期之前的冰川作用遺跡,劃為多瑙冰期(Donau),並將各個冰期劃分成若干亞期。第四紀的四次冰期說,被廣泛接受,蘇聯歐洲部分也劃分了敖德薩、白俄羅斯、中俄羅斯、瓦爾代等4個冰期。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由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開創,並以廬山冰川研究為基礎,於1934年劃分了鄱陽、大姑、廬山、大理等4個冰期。
西太平洋
來自西太平洋「暖池」的關於「更新世」氣候變化的第一個高解析度記錄,為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它對於我們了解地球的氣候是怎樣進入持續了80萬年的冰期模式的將具有參考價值。該記錄採用浮游生物有孔蟲類體內的Mg/Ca比例作為過去175萬年間海洋表面溫度的一種代理指標。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該地區有一個持續很長時間的穩定期,這與大氣中CO2濃度逐漸減少是冰川融化的誘因的觀點是不一致的。相反,通過區域環流的變化實現的太平洋表面溫度的重新分布有可能影響全球氣候。這個結論支持了科學家對熱帶地區、對未來氣候變化響應的擔憂。

閱讀全文

與德國地貌學家彭克學說有哪些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