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螺栓擰緊後再退回半圈有科學道理嗎
有一定的道理的,不過實際上這個方式並沒有操作性。
刷下讀這篇回答大部分的讀者的三觀吧。
一把螺絲刀的價格——可以買到20000多,沒錯,四個零。
看上面的圖片,通常螺栓緊固到A點就可以了,這是材料受力則已經夠用了,繼續緊固到B點的時候螺栓的應力就已經足以引起較大的形變了,到C點是螺栓形變的峰值,如果超過了峰值,這個螺栓的螺扣就已經開始變型了。到了D點,螺扣就已經徹底滑脫了。後面材料還可以受力,但是這個受力就是夾持產生的力量了。再往後的E點就是螺栓整個形變的峰值,到F點的時候螺栓就已經拉斷了。
不僅僅螺栓會有不同的受力點,被緊固的材料也會因為緊固產生形變。這樣一來之前的結構就被破壞了,所謂的擰到頭再回半圈,就是擰到了B點再回到A點。
但這個操作全靠工人的「手感」,並不精確並沒有太多的可操作性。所以在有力度要求的地方現在都是用前面說到的那種螺絲刀。用這種設置好的螺絲刀一次性擰到A點就ok了。
⑵ 螺絲上緊後為什麼要松半圈
那叫鏍絲復位,當鏍絲擰緊時絲桿和絲帽的牙距上下方會出現很小的牙距,這小牙距是擰緊時最後一兩道絲牙產生的。
因為它受力最大被硬擠出來的牙距,如果不復位鏍絲反而會從這小牙距的間格松動,松半絲也就是把鏍絲松到沒被強烈擠壓的部位,那裡的絲牙都很正常,因此松動可能性就小。
英制螺絲和美製的區別用目測很難分出,英、美製螺絲的區別在於英制螺絲的搓牙角度是55度,而美製螺絲的搓牙角度為60度,但1/2規格的螺絲不可,因為英制1/2的標准螺紋為1/2-12牙,而美製是1/2-13牙。
(2)德國人擰螺栓為什麼要回半圈擴展閱讀:
公差帶代號由數字加字母表示(內螺紋用大寫字母,外螺紋用小寫字母),如 7H、6g等,應特別指出,7H,6g等代表螺紋公差,而H7,g6代表圓柱體公差代號。
旋合長度規定為短(用S表示)、中(用N表示)、長(用L表示)三種。一般情況下,不標注螺紋旋合長度,其螺紋公差帶按中等旋合長度(N)確定。必要時,可加註旋合長度代號S或L,如「 M20-5g6g-L」。特殊需要時,可註明旋合長度的數值,如「M20-5g6g-30」。
⑶ 為什麼德國人擰螺絲擰三圈半後再松半圈
螺絲在擰緊後,為了防止松動,應該施加一個預緊力,因此松半圈後預緊力將消除,因此不應該是為了防松,況且要防松應該加裝彈性墊圈或是止動墊圈或是其他方法,用這種方法似乎不妥。
⑷ 十多年前看過一個電視劇,擰螺絲的時候,為什麼要多擰半圈再擰回來
也許那是特殊需要,一般擰螺絲是不能「再往回擰半圈」因為螺絲下面是要加彈簧墊圈的,彈簧墊圈本身具有止倒功能,如果「再往回擰半圈」,彈簧墊圈和螺絲都會受到損壞。
⑸ 為什麼說螺栓擰緊後需要再退半圈,背後有什麼科學依據
螺栓是個人人都要擰的東西,無論你是不是一個專業的機械工程師,居家日常,擰個螺栓總是免不了的,那麼螺栓到底應該怎麼擰呢?
對於一個有強迫症的人而言,擰螺栓是個極費體力的事,因為擰來擰去,總覺得螺栓還能夠擰得更緊,生怕沒有擰到位,東西不夠堅固。所以短螺絲刀擰完了,用長螺絲刀擰,長螺絲刀擰不動了,加個扳手還能擰。
那麼螺栓真要擰到擰不動為止才好嗎?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螺栓不能夠完全擰緊,當把螺栓擰緊之後,還要再退回來半圈,這樣才能夠更堅固。有很多人都是這種說法的信奉者。那麼這種說法是對的嗎?螺栓擰緊後再退回來半圈真的能夠使東西更堅固嗎?其中的科學依據又在哪裡呢?
當墊片所承受的壓力過大,以至於超過極限的時候,其彈簧作用就會消失,那麼這個墊片的存在也就是多餘的了。
而為了能夠保持墊片的彈性作用,讓整個組件更加堅固,在擰緊螺栓之後,我們可以退回半圈,以便於保持墊片的彈性,這更有利於整個組件的堅固。不過前提是必須要確保螺栓並沒有因為過緊而變形。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夠確保螺栓不會擰得太緊呢?在進行精密儀器製造的時候,我們要使用可以測量力道的扭力扳手,而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做就有些多此一舉了。在日常生活中,擰螺栓主要還是靠經驗手感,另外不要被強迫症左右,不要一直擰、一直擰。不管有沒有墊片,螺栓並不是擰得越緊就越好。對於沒有墊片的螺栓而言,擰緊後再退半圈的操作是錯誤的。
⑹ 還沒到談格局的層次,就請先做好細節
1
上周從日本休假回來,有一件事讓我印象頗深。
最後一天我在成田機場准備登機,過安檢的時候工作人員給我拿來一個裝物品的塑料盒子,我特意拍了一張照片:
你有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對比在國內機場過安檢的時候,放物品的盒子大概都是下面這個樣子:
發現區別了吧?
日本機場的安檢盒子會在盒底畫出不同物品的放置區域,並且還在不同區域之間設計了「分界線」。
以下圖中的這個盒子為例,最上面放電腦的區域和中間放瓶瓶罐罐的區域間豎起了一道阻攔線,而中間的區域和最下面放零錢鑰匙的區域被設計成上下分層的形態。
這樣設計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避免了物品的雜亂擺放,節省了安檢人員不必要的整理時間。
過安檢的時候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身上帶了錢包、鑰匙、電腦、充電寶等一系列東西,到了安檢口一股腦全拿出來丟在盒子里,也不管放得整不整齊。
這時,安檢人員通常都會把它們一個個挑出來,整理擺放好,避免有什麼東西被遮擋住了。這個動作實際上是耽誤了你的過安檢時間。
其次,這樣設計能給乘客一個清晰的提示,提醒他們帶了哪些東西,不要忘記拿出來。
最明顯的就是在背包里帶了瓶瓶罐罐的情況。我不止一次見到有人在過安檢的時候忘記拿出包里的小瓶子,結果背包送進檢查機器的時候又被退出來,最後被要求開包檢查。這同樣耽誤的是自己的時間。
我並不是崇洋媚外,我只是覺得,細節就是魔鬼這句話,在這么小的一件事情上就體現地淋漓盡致。
既然說到了細節,不妨再多聊幾句。
上次我寫了一篇文章,叫《為什麼有人能從前台做到CEO,而你不行?》 。 文章根據我一次買咖啡的真實經歷,引申出一段由點及面的深度思考。
沒想到文章發出後,在後台引來了大量爭議。很多人說一個咖啡收銀員怎麼可能通過一次排隊,就想到那麼多細節?這樣實在太累了。而且就算想到了,也會被領導壓下來,覺得你想冒頭,得不償失。
這些觀點,我不同意。
想不到,可以通過合理的方法與練習(本文最後會講),培養自己積極思考的習慣,而不是簡單地重復連機器都能做的事情。
不敢冒頭,那是膽量不夠。可職場上所有的向上攀登,起點都是冒頭。區別只在於,你是莽撞的冒頭還是聰明的冒頭。這不是智商問題,而是情商問題。
中國有句話說得好, 見微知著 。我的理解是:
通過一件很小的事情,能夠洞察到背後宏大的運行規律,最後再落腳到眼前的小事上,做出切實的行動。
所謂格局,是由無數個細節堆砌起來的,它們共同組成一幅大圖景。能夠看明白大格局的人,一定也能看清楚細微之處的小變化。
當一個人還沒有到能夠看格局的層次,就務必先做好手上的細節。這個順序絕不會錯。
2
再講一個親身經歷。
有一次我受邀去一家德國汽車品牌公司做參觀培訓。期間德方的汽車工程師和我們講解他們組裝汽車的流程,這時一位同事提出一個問題。
他說,聽說你們德國人擰螺絲的時候都是擰三圈後再退回半圈,請問這是真的嗎?
這個事情我也聽說過,所以以為這位德國工程師只會簡單地回答Yes 或No.
可沒想到,他接下來花了差不多十分鍾來給我們解釋, 為什麼德國人在擰螺絲的時候最後都要退回半圈。
我憑著有限的英語聽力,大概理解到的意思是,螺絲退回半圈是因為要讓螺絲處於一個彈性狀態中,這樣當遇到高溫或震動的情況時才不會因為螺絲變形而喪失強度。而且一定要擰緊了再退,直接擰兩圈半是達不到這樣效果的。
你覺得,一個簡單的擰螺絲動作能造成什麼影響呢?
一位德國汽車的品牌高管曾講過這樣一個事。在中國,汽車有國外原裝進口和國內組裝之分。比如寶馬就有原裝進口的寶馬和華晨寶馬,後者是由中外合資企業在國內進行組裝生產。
而德國原裝進口的汽車,工人會嚴格遵循回半圈的「擰螺絲守則」。盡管在中國也是這樣要求,但最後國內的工人回半圈偷懶的比較多。
經過春夏秋冬的交替,這個微小差異導致汽車質量上的差別就體現出來了。
此時,你還會覺得擰螺絲是一件小事嗎?
3
這幾年大家都喜歡談工匠精神。實際上,工匠精神就是對細節的極度專注。只有把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做好了,才能成就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
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很多人信奉「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這里說的是不拘小節,並非不拘細節,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小節是不必要的繁文縟節,細節是起關鍵作用的微小因素。
細節一旦積累多了,就會變成鴻篇巨制,從而影響到全局。
可惜很多人不是這樣,他們是「只見著,不知微」。
這些人從沒有做過甚至了解細節上的小事情,面對大圖景卻總是誇誇而談,滿嘴跑火車,動不動就是格局,趨勢,變化。可一旦仔細追問,又答不上一個所以然。於是開始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顧左右而言他。
這種人,務必要離他遠一點。
4
大局觀好的人,一定是趟過了無數細節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就像一個沒有當過士兵的人,很難成為一名好將軍。同理,一個做不好細節的人,也沒有資格去談格局。
而對細節的把控,說白了依然是一種深度思考的能力。如何去鍛煉這種能力呢?最後分享三個小方法,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1. 記錄生活中的「不爽時刻」
不爽時刻,顧名思義就是讓你感到不爽的瞬間。為什麼要去記錄它們呢?因為這能幫我們發現被忽略的細節。
細節感知和情緒是相通的。很多時候我們關注到一個細節,正是因為它讓我們產生了正面或負面的情緒(通常負面情緒更容易引起我們重視),而 情緒是促使我們開始深度思考的催化劑。
在生活中擁有豐富情緒的人,對細節的敏銳程度也會高一些。
比如文章開頭那個安檢盒的例子,我為什麼會注意到這個盒子呢?因為每次我在國內過安檢的時候都很郁悶。盒子尺寸小不說,每次我都要把一大堆東西放在盒子里,有時候自己都分不清包里的東西有沒有都拿出來。所以當我看到這樣一個畫有清晰指示的大盒子時,自然就注意到了。它喚起了我的情緒。
再舉個例子。
前段時間日本有位高中生為了讓自己的妹妹免受蚊蟲叮咬,開始研製防蚊攻略。這同樣是一件生活中的細節小事。
他是怎麼做的呢?他去搜集各種蚊子來做研究。先是拿家中的衣物來做氣味測試,發現蚊子對襪子的反應最大。接著他發現蚊子更喜歡叮咬人類的腳部,於是推斷這是因為腳上的細菌較多,容易讓蚊子產生興奮。
最後他得出結論,只要在腳部塗上酒精消毒,就能大幅降低蚊蟲叮咬的概率。
促使他關注到這些生活細節,從而去進行研究的,正是因為一開始他不忍看到妹妹總被蚊蟲叮咬。他也產生了情緒。
你看,這就是訣竅。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一旦產生了情緒,我們就可以去反推產生情緒的原因,從而發現被忽視的細節。
養成一個記錄自己「不爽時刻」的習慣,你就養成了記錄細節的習慣。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當你發現一個細節問題亟待解決的時候,不要慌著去想如何解決,先停一停,去看看有哪些已經存在的解決方法。
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因為這樣能讓你更好地去理解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比如前人做過哪些嘗試,哪些方法被證明是有效的,哪些被證明是失敗的,哪些是有局限性的等等。這樣能夠避免再走一遍老路,提高思考效率。
這點是我從一次培訓營上學來的。那次我聽到一個分享特別有啟發,它的核心觀點是:
你不需要做第一個發現問題的人,但你可以做提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人。
大家知道,蘋果並不是第一個使用觸摸屏技術的科技公司。在此之前摩托羅拉等大廠商早已研發出電阻式觸屏。可這種觸屏只支持單點觸摸,操作起來非常不方便。後來蘋果率先採用了電容式觸屏,也就是今天我們使用的多點式觸摸屏。在往後的時間里,蘋果對它不斷改進,最終讓觸屏設計成為智能手機的潮流。
這就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看現有的方法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有哪些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而不是重復去製造輪子。
3. 善用窮舉法,列出你的解決方向
注意,這里說的是解決方向,而不是解決方案。一字之差,天地之別。
什麼是解決方向呢?就是你的思路總結,即 我們可以做什麼,而不是如何去做。 它可以用三言兩語就表述清楚,並不用長篇累牘寫成方案。
比如本文開頭那個安檢盒的例子,假設現在你是一個設計師,想要改進整個安檢體驗和操作流程,可以怎麼去做呢?
加上已經實現的,就有幾個方向可供參考:
1. 增大安檢盒的體積,從而容納更多物品;
2. 在盒底畫上不同物品的擺放區域,方便乘客擺放;
3. 製作一個立式盒架,當人靠近時能夠自動抽取出來;
4. 設計一個環形履帶,讓安檢盒使用完畢後能自動歸回原位,而不需要工作人員送回;
......
以上這些並不一定全都正確,但起碼開拓了思路。只要你有心,就盡可能絞盡腦汁將所有能想到的方向都寫出來。最後你會發現,原來一個微小的細節竟能產生這么多思考。
等到你評估完所有的解決方向後,再去挑選幾個最可行的進行細化,就能完成一份完整的解決方案了。
這就是刻意練習。
在工作中,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小到一份PPT怎麼排版,怎麼寫標題,大到一個項目如何去安排進程,如何去和客戶談判,這些都蘊含了無數的細節供你去學習、研究、思考。等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就會引起質變,你看問題的角度才會上升到新的層次。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寫得有點多,最後總結一下:
所有的大格局,都是由小細節組成。能夠把細節做到極致的人,才能對格局瞭然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