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
1929年資本主義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德、日、意經濟遭到慘重打擊,發生社會動盪,在此情況下紛紛走上軍國主義道路,謀求對外擴張。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略中國,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1933年,德國希特勒上台,推行法西斯統治,1933年策劃國會縱火案,取締政黨,實施納粹獨裁。1922年,義大利莫索里尼上台,隨後實行法西斯專制,並積極入侵東非,1935年侵佔衣索比亞。1936年,德日簽定「反共產國際協定」,第二年義大利加入協定,軸心國集團形成。1936年德意支持西班牙佛朗哥叛亂,並公然出兵參戰,1939年顛覆西班牙共和國政府。1938年3月德國出兵吞並奧地利,1938年9月,德國和英法意通過「慕尼黑協定」佔領捷克蘇台德,第二年3月佔領捷克。隨後又對波蘭提出領土要求。
1939年9月1日,德軍對波蘭發動閃電戰,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總結一戰經驗教訓,發展出集中使用空中力量和裝甲集群進行大縱深突擊的閃電戰戰法,在波蘭發揮了威力,波軍來不及集結兵力就被分割包圍,飛機來不及起飛,火炮來不及展開就被擊毀,德軍順利突入波蘭境內,英法宣戰後按兵不動,坐視波蘭滅亡,被稱為「靜坐戰」,9月28日,華沙陷落,波蘭淪亡。
1940年4月9日,德軍突突襲丹麥,丹麥不戰而降;同日德國海軍襲擊挪威主要港口,挪威海軍和海岸炮兵英勇抵抗,重創德艦隊,但德軍空降部隊佔領了挪威首都,4月14日英軍在挪威登陸,6月10日挪威被佔領。
5月10日,德軍對荷、比、盧和法國北部發動閃電進攻,同日英法聯軍進入比利時,德軍裝甲部隊從阿登山區突入聯軍縱深,聯軍潰退,14日荷蘭投降,28日比利時投降,盧森堡不戰而降。英法聯軍敗退到敦克爾克,僥幸逃脫。6月6日,德國對法國發動總攻,法軍迅速被打垮,德軍進至巴黎,6月11日義大利對法宣戰,22日法國投降。8月9日,德國實施入侵英國「海獅計劃」開始對英國進行大規模空襲。英國也對德國城市進行了反擊,並組織海軍炮擊德國港口,德國始終未能獲得英國制空權,10月12日,希特勒取消入侵英國的計劃。
同年6月義大利對東非英屬肯亞、索馬里發動進攻,9月對埃及發動進攻,很快都被英軍擊潰,德國不得不派出非洲軍團支援義大利。
1940年10月德國出兵巴爾干佔領羅馬尼亞油田,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相繼加入軸心國軍事同盟。1941年3月,南斯拉夫發動反對德國的政變,德軍大舉入侵,政府很快投降,但共產黨領導南人民軍堅持了長期游擊抗戰。
1941年6月22日,德軍不宣而戰對蘇聯發動大規模突襲,德軍首先轟炸蘇聯機場擊毀蘇軍飛機上千架,繼而奪取制空權,在空軍的支援下,德軍迅速突入蘇聯境內500~600公里,蘇軍損失30多萬人。7月德軍發動夏季攻勢,7月16日佔領斯摩棱斯克,9月19日佔領基輔,接連續圍殲上百萬蘇軍,蘇軍在只列寧格勒頂住了德軍進攻。9月30日德軍發動莫斯科戰役,10月三麵包圍莫斯科,此時德軍戰線過長,蘇聯軍民的頑強抗擊和雨季的到來使德軍減慢了進攻速度,11月德軍進至莫斯科城下,此時新組建的蘇軍源源不斷的開到,頂住了德軍進攻,11月底嚴寒提前來臨,毫無准備的德軍遭受重大損失,被迫轉入防禦。12月蘇軍轉入反攻,將德軍擊潰了200公里,德軍迅速滅亡蘇聯的企圖被粉碎。
日軍深陷中國戰場後,美國切斷對日石油供應,日軍為繼續戰爭,1941年7月決定實施南進戰略,奪取東南亞。11月日軍特遣艦隊出發,12月7日對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發動空襲,美軍毫無防範,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喪失戰鬥力。8日美國對日宣戰,9日中國政府在進行了4年半抗日戰爭後正式對日宣戰,11日,德、意對美宣戰。日軍迅速南下,搶佔英、荷殖民地,1942年,日軍基本控制了整個東南亞,5月,日軍為切斷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開始進攻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5月7日,美、日艦隊使用航空母艦搭載的作戰飛機進行了珊瑚海海戰,雙方各有一艘航母被擊沉,一艘受傷。
6月,日、美海軍主力在中途島進行決戰,美軍以少勝多,擊沉日本主力4艘航母,日本海軍遭受重創。8月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佔領日軍新建的機場,此後雙方不斷向島上增兵,並在外海進行了爭奪制海權的海戰,1943年1月,美軍逐漸控制了制海權,並調集重兵奪取了瓜島。
1942年7月,德軍為奪取伏爾加河和高加索油田發動斯大林格勒會戰,17日起德軍對蘇軍發動進攻,8月19日,德軍突破頓河,9月合圍斯大林格勒,10月蘇軍退守市區,進行了堅決的防禦。在內線抗擊的同時,蘇軍外線轉入反攻,10月蘇軍南北兩翼實施反包圍,11月底蘇軍合圍斯大林格林德軍,1943年1月蘇軍里應外合發起總攻,2月2日德軍投降。
1942年軸心國逐漸喪失了在地中海的制海權,德軍雖然攻到埃及的阿拉曼,但戰線過長後援中斷,已成強弩之末,1942年10月23日,英軍發動阿拉曼戰役,德軍頑強防禦,並發動反擊,但英軍依賴兵力優勢和空中優勢於11月初將德軍打垮並進行追擊,1943年1月23日,盟軍佔領的黎波里。1942年11月8日,盟軍英美聯軍在法屬摩洛哥登陸,11月11日佔領卡薩布蘭卡,1943年4月19日盟軍向北非德意聯軍發動總攻,5月7日佔領突尼西亞,5月13日北非德意軍投降,戴高勒領導的自由法國獲得根據地加入對軸心國戰爭。1943年蘇軍攻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7月德軍為佔領庫爾茨克突出部發動庫爾茨克會戰,7月5日德軍發動進攻,雙方激烈交戰,12日雙方投入坦克和自行火炮上萬輛爆發最大規模的一次坦克戰,德軍被擊敗損失坦克自行火炮4000多輛。
同年7月南線盟軍在義大利西西里登陸,8月佔領墨西拿,9月3日,盟軍在義大利登陸,4日莫索里尼垮台,義大利向盟軍投降,隨後德軍進入義大利,10月13日,義大利新政府對德宣戰。至此軸心國已全面喪失了戰爭主動權,同盟國轉入全面反攻。
1943年美、蘇、中、英先後舉行卡薩布蘭卡、開羅、德黑蘭會議,通過了徹底打垮軸心國集團的一系列決議和宣言。1944年,蘇軍全面反攻,解放了全部國土,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匈牙里先後退出戰爭,同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月底盟軍先後奪占瑟堡等港口,鞏固了灘頭陣地,7月開始向法國縱深發展,8月佔領了法國南部的大片領土,8月19日,巴黎爆發起義,隨後解放。12月,德軍集結兵力發動阿登戰役,12月16日,德軍發起進攻,盟軍起初毫無准備,但很快實施反擊,1945年1月蘇軍在東線發動全面進攻,德軍被迫撤退。
1944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10月美軍發動菲律賓戰役,日本投入海軍的全部家當企圖在萊特灣誘殲美國登陸艦隊,23日海戰爆發,一度誘敵成功,使美艦隊主力離開萊特灣,美軍登陸艦隊遭到猛烈打擊,但美軍很快會師,全殲了日本艦隊,日本海軍主力已損失殆盡。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登陸,5月佔領菲律賓。6月美軍佔領硫磺島,7月佔領沖繩。
1945年2月英美蘇簽定了旨在了結束戰爭和重新劃定戰後世界范圍的「雅爾塔協定」。4月,蘇軍發動柏林戰役,16日進攻開始,20日包圍柏林,29日蘇軍攻入市中心,4月30日,希特勒在地堡里自殺,5月2日,柏林守軍投降,5月9日德國投降。沖繩戰役後日本沿海已完全被美艦封鎖,日本准備作垂死頑抗,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先後在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兩市被夷為平地。8月8日,蘇軍對日宣戰,9日對發動進攻,迅速粉碎了侵佔我東北十四年的關東軍。同時以中國為主的各佔領區軍民發動反攻,推翻日本軍事統治,解放國土。面對這樣的打擊,喪魂落魄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喪失了頑抗的意志,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二戰給人類造成了空前災難,以德意日法西斯滅亡而告終,美、蘇作為超級大國崛起主宰世界,同時英法帝國主義遭到沉重打擊,世界各國人民經受了戰爭鍛煉,戰後殖民地半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戰爭中現代科技大量應用到軍事領域,先後出現了雷達、噴氣式飛機、導彈、原子彈等高技術武器,世界進入宇航時代和核時代。
http://www.hanhuncn.com/Html/Xdsj/20060324171345416.html
『貳』 為什麼說挪威戰役是德國海軍的災難水面戰艦差不多沉了一籮筐嗎
如果提起1940年的德國,那絕對是德國意氣風發的高光時刻,一舉擊敗了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和挪威不說,還佔領除英國外的五個國家。這絕對是德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恥辱之後,最為巨大的一場勝利。而在歐洲的作戰行動中,德國陸軍和德國空軍更是不可一世,因為他們是戰勝上述六國的主力,更擊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讓德國飽受屈辱的英國和法國。
德國海軍這邊還沒能鬆口氣,那邊英國人卻發現德國人在納爾維克根本沒有大型軍艦,只有一批驅逐艦的事實。於是英國海軍中將惠特沃斯決心給沃爾伯頓·李報仇,親率旗艦厭戰號戰列艦和九艘驅逐艦突入納爾維克港。面對強大的厭戰號戰列艦和九艘驅逐艦,德國海軍在納爾維克的七艘驅逐艦毫無對策,只能如同驚弓之鳥般被屠殺,最後四艘被擊沉,三艘重傷後自沉,進犯納爾維克的德國驅逐艦至此全軍覆沒。
『叄』 斯卡帕灣偷襲戰的導火索是什麼
斯卡帕灣偷襲戰,是二戰爆發初期納粹德國企圖突破英軍海上封鎖,以「U-47」號潛艇對英國海軍基地發起的一次絕密的偷襲行動。
戰爭背景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突然襲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廣闊的大西洋及其周邊海域,德國海軍對英國展開了潛艇戰。
斯卡帕灣海軍基地,位於蘇格蘭北部的奧克尼群島中間,是英國海軍的主要基地之一。它東面扼守北海,西面是大西洋,地處海上交通要沖,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港灣內水域開闊,適合大型水面艦艇的駐泊。二戰開始後,英國巡洋艦、戰列艦和航母等大型戰艦就紛紛停泊在斯卡帕灣,對德軍進行了遠程封鎖。為了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佔領斯卡帕灣這個軍事要地,海上力量處於弱勢的納粹德國決定孤注一擲,對斯卡帕灣展開偷襲作戰。
其實,攻佔斯卡帕灣的計劃在德國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茨的腦海中早就形成了。早在1939年6月,鄧尼茨就開始不斷派出偵察飛機和潛艇對斯卡帕灣進行秘密偵察,監視英海軍艦船進出港口,搜集港灣的水文、海底地質情報,掌握了海灣的潮汐規律,獲取了對潛艇航行至關重要的水流流向和流速數據。偵察潛艇還搜集了斯卡帕灣基地的設防情報,特別是防潛網的設置以及水下障礙物的構築和航道水雷布設情況。
1939年9月,鄧尼茨根據所偵查的情報發現,斯卡帕灣共有7個出海口,其中西部的3個出海口水面寬闊,東部的4個出海口較狹窄。英軍在基地周圍建有嚴密的防空火力網和對海射擊的岸炮陣地;6個出海口的水下構建了多層防潛艇偷襲的攔阻網,在較寬闊水面的出海口除留有秘密航道外,均布設了沉船障礙和水雷陣。第7個出海口是柯克海峽,那裡沒有布設防潛網和水雷陣,但是此處水道狹窄,海流湍急,巷道裡布滿礁石,形成了天然屏障。為了萬無一失,英國海軍還在那裡鑿沉了3艘舊船,堵塞了航道。據此,鄧尼茨設想了一個冒險的偷襲計劃,即派一艘潛艇在漲潮時冒險潛入斯卡帕灣,利用黑夜,用魚雷擊沉基地內的主力艦。為了確保斯卡帕灣偷襲計劃的成功,鄧尼茨挑選了精於潛艇操縱指揮、精於潛艇攻擊戰術、在極其復雜危險的情勢下能臨危不懼沉著應對的普里恩上尉,由他指揮「U-47」號潛艇去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斯卡帕灣偷襲戰中所涉及的戰鬥力量主要是德國的「U-47」號潛艇和英國的「皇家橡樹」號戰列艦。「U-47」號潛艇是新型潛艇,水面排水量753噸,水下排水量857噸,裝備4具重型魚雷發射管,攜載8條直徑533毫米的GTe型電動魚雷和4條G7a型蒸汽瓦斯魚雷。英國的「皇家橡樹」號戰列艦全長大約180米,滿載排水量達3.4萬噸,最大航速為21.5節,航程為7000多千米,100毫米、150毫米和330毫米3型大炮達28門,小型火炮為16門,是英國威力極大的海上炮擊平台。
戰爭經過
1939年10月7日,「U-47」號潛艇靜悄悄地駛出基爾運河進入北海。普里恩上尉下達了潛航的命令。潛艇隨即鑽入了水中,日夜兼程駛向大西洋。10月13日4時許,潛艇駛抵英國奧克尼群島東部近海。為躲避英海軍艦艇,「U-47」號潛艇從潛望鏡深度下潛至90米深的海底等
待「U-47號」潛艇時機。這時,普里恩上尉召集艇員,宣布了作戰命令:前面是斯卡帕灣,「U-47」號的任務是突入斯卡帕灣,襲擊停泊在那裡的英國戰艦。當晚19時,「U-47」號潛艇開始行動。它在夜幕的掩護下,駛近了柯克海峽入口處。普利恩通過潛望鏡仔細地觀察著海面,突然,他發現了3艘沉船橫欄在水道邊,兩艘沉船成南北一線排列,另一艘靠近海岸,相互重疊交錯的沉船之間有一條狹窄的通道,是潛艇可出入的唯一地方。普里恩駕著潛艇,小心地接近沉船,在接近通道口時,普利恩上尉下令潛艇停機,讓潮水推動潛艇前進。當「U-47」號潛艇擦著沉船擠進通道口時,沉船上垂下的錨鏈突然攔住了潛艇,潛艇動彈不得。普利恩上尉當機立斷,命令潛艇後退,然後迅速下潛。終於,「U-47」號潛艇擦著海底,通過沉船暗障區域,進入斯卡帕灣,此時已是10月14日0時27分。
灣內海面上很平靜,四周島嶼上的燈塔在閃閃發光,指示著航向。英軍的探照燈在海空中交叉掠過,搜索著目標,但並未發現突入斯卡帕灣的德國潛艇。「U-47」號潛艇橫穿了整個斯卡帕灣,卻沒有發現一艘英艦的身影。原來,德軍10月12日派飛機偵察斯卡帕灣軍港後,引起了英軍高度警惕。為了防止意外,英軍隨即下令港灣內多數戰艦轉移。然而,德軍10月13日並沒有派飛機偵察,「U-47」號潛艇根本就不知道港灣的戰艦情況有變。普利恩上尉並不甘心白跑一趟,他命令「U-47」號潛艇轉向北部錨地,仔細搜索海上獵物。終於在一處海域發現了2艘隱蔽停泊著的軍艦,一艘是英國的水上飛機母艦「柏伽索斯」號,另一艘是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號。
10月14日0時58分,「U-47」號潛艇對著英國的兩艘軍艦齊射了3枚魚雷。幾分鍾後,海面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一枚魚雷擊中了「皇家橡樹」號戰列艦,海水大量湧入。這時,酣睡中的英國水兵被巨大的爆炸聲驚醒,可惜的是,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遭到襲擊,而是「皇家橡樹」號被擊中認為戰艦發生了機械爆炸事故。因為英軍想當然地堅信,強大的港灣防禦固若金湯,納粹德國潛艇不可能有機可乘,戰列
艦作為鋼鐵堡壘,潛艇是奈何不了的。於是,艦員們在將艦體的破損處堵住,火勢控制住之後,繼續回艙內休息,從而貽誤了最佳戰機。本來以為會招來殺身之禍的德國「U-47」號潛艇迅速往外逃命,卻發現英軍沒有派戰艦進行追殺,「皇家橡樹」號戰列艦也並沒有沉沒,決定進行再次攻擊。潛艇重新裝填好魚雷,重新潛行到「皇家橡樹」號附近。1時22分許,納粹潛艇再次齊射3枚魚雷,全部命中。「皇家橡樹」號被炸裂開來,海水湧入艙內,燃油泄漏出來,漂浮在海面上,很快就沉沒了。全艦大約1247人,其中833人死亡。艦長布萊格洛夫少將也不幸遇難。此時,英國海軍警戒部隊方才意識到斯卡帕灣遭到了德國潛艇的偷襲。獵潛艇緊急出動,在海面上進行搜索,但此刻的「U-47」號潛艇早已以最快的速度駛出柯克海峽。「U-47」號潛艇順利完成了偷襲斯卡帕灣的任務。
戰爭結果及評價
斯卡帕灣偷襲戰以德國的「U-47」號潛艇成功擊沉英國「皇家橡樹」號戰列艦而告終。英國海軍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也激起了英國人的憤怒。不久之後,英國研製出了新的對付德國潛艇的戰術,德國潛艇的末日隨即到來。
『肆』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法聯軍在德軍圍攻下實施了戰略撤退的海港是什麼海港
當德軍佔領了大部分蘇聯東歐部分的土地後,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悲劇開始了:圍攻列寧格勒。當德意志帝國與芬蘭的部隊分別從南方和北方抵達列寧格勒外圍後,希特勒下令必須「將列寧格勒從地球上清除」,命令消滅城內的所有人口。德軍開始包圍列寧格勒以切斷來自外部的援救物資,同時用炮擊和空軍轟炸。包圍持續了900天,在飢餓、嚴寒和恐懼的氛圍中,大約100萬平民死亡--其中80萬死於飢餓;但列寧格勒始終沒有向納粹屈服。著名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為此創作了舉世聞名的《第七交響曲》(又稱《列寧格勒交響曲》)去表現蘇聯軍民在列寧格勒保衛戰當中的英勇抗爭及為此而付出的巨大犧牲。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後,德軍開始准備進一步的進攻行動。進攻高加索地區、伏爾加河地區的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座城市,並在進攻過程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
希特勒的猶豫不決、高級將領們對改變計劃的不滿以及過長的補給線,以及蘇軍的頑強抵抗,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戰成為德國士兵的惡夢。當蘇聯紅軍發動反攻時,20個師的德軍(還有2個羅馬尼亞師)被切斷了退路,德第六集團軍被完全圍困。隨著食品、燃料和彈葯的消耗,德軍的陣地越來越小,直到最後一部分德軍在1943年初投降。為了確保前線軍官不會投降,希特勒提升第六集團軍司令弗雷德里希·保盧斯為陸軍元帥(歷史上的德國陸軍元帥沒有一個投降過。保羅斯沒有投降,但也沒有「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被蘇軍俘虜)。斯大林格勒戰役以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而載入史冊,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大約有200萬人死亡,其中50萬是平民。該戰役與中途島海戰同時成為二戰最重大的轉折點。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漸漸喪失戰場的主動權,但蘇聯人也因為戰爭損耗太大而沒有形成有效的進攻力量。1943年開始,蘇軍在戰場上逐漸轉入反攻。1943年夏天,蘇德雙方的軍隊集結於庫爾斯克突出部,德軍由曼施坦因將軍領導下准備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庫爾斯克戰役打響。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東線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也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由於蘇聯方面事先獲得了情報,為庫爾斯克突出部的防禦制訂了一個大規模計劃。在他們的抵抗之下,德軍裝甲部隊最多隻前進了17英里。在該場戰役以蘇軍的勝利結束後,紅軍就始終控制著戰爭的主導權,發動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勢(蘇聯歷史上稱為十次突擊),直到1945年5月2日佔領柏林。
大西洋交通運輸線爭奪戰
歐洲戰區無論是東線或者是西線作戰,都與英美兩國在大西洋上與德國爭奪運輸線暢通與否有密切的關系。
所謂的運輸線是指由其他地區將物資運往英國或者是其他歐洲地區的海上運輸路線,而這個運輸路線當中又以美洲大陸往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部分重要性最高。美洲大陸前往英國的運輸線擔負維系英國持續作戰的力量,以及累積返回歐洲大陸的行動所需要的一切資源。美洲大陸前往歐洲的運輸線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規模較大的是前往蘇聯的運輸路線,其次是盟軍登陸歐陸之後直接運往各港口的運輸路線。
北非和地中海戰場
北非和地中海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義大利和德國為一方,英美為另一方的武裝力量之間為爭奪重要戰略地區和目標,爭奪北非、近東和地中海的控制權的軍事行動。
義大利在非洲大陸展開了兩個軍隊集團,一個在東北非(30萬人),一個在北非(23.6萬人)。這兩個地區的英軍分別為3.25萬人和6.6萬人。在東北非,意軍於1940年7-8月開始從衣索比亞向蘇丹、肯亞和英屬索馬里腹地進攻,奪佔了許多地區,但是蘇丹和肯亞軍隊的頑強抵抗及在衣索比亞展開的游擊運動迫使意軍轉入了防禦。根據戰區條件,軍事行動在寬50-80公里的沿岸地帶進行,並從1940年9月13日持續到1943年5月13日。
北非戰局大致可分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0年9月13日一12月8日)——意軍進攻。由巴爾博元帥(8月起由格拉齊亞尼元帥)統一指揮的2個義大利集團軍在利比亞展開:第10集團軍(司令為貝爾蒂將軍)在利比亞、埃及邊界,第5集團軍(司令為加里波第將軍)在突尼西亞當面。9月13日,第10集團軍開始進攻韋維爾將軍指揮的英國「尼羅河」集團軍(在埃及共有6.6萬人)。英集團軍在埃及、利比亞邊界僅有1個師。
第二階段(1940年12月9日—1941年3月30日)——英軍進攻。12月9日,英集團軍在兩個月內推進800餘公里(利比亞戰役),至翌年2月11日前,英軍已進抵阿蓋拉、馬拉達以東一線,轉入防禦。既得勝利未得到發展。英國政府決定向巴爾干轉移力量,利用意軍在希臘的失敗,為奪取巴爾干半島在希臘建立戰略基地。英集團軍一部從北非調到了希臘。這就使意軍免於徹底失敗。
第三階段(1941年3月31日—11月17日)——德意聯軍進攻。隆美爾率領德國非洲軍團進入北非。3月31日,意德軍開始進攻英集團軍,以便前出利比亞、埃及邊界,攻佔塞盧姆。聯軍的進攻出乎英軍統帥部意料。英軍在兩星期內退到了埃及邊界,留下了駐圖卜魯克的守軍,結果這支守軍遭到了聯軍的圍困。隆美爾原指望在得到增援後向開羅發展進攻,但由於德國正准備進犯蘇聯,所以他沒有得到補充兵力。
第四階段(1941年11月18日—1942年1月20日)——英軍進攻。蘇德戰場的激烈交戰,德軍在蘇聯的失敗,為英軍奪取北非的戰略主動權創造了有利條件。1941年11月18日,英集團軍發動「十字軍戰士」戰役,以粉碎當面敵軍集團,解救托卜魯克守軍和完全解放昔蘭尼加(利比亞東部)。英軍在兩個月的戰斗中推進幾達800公里,但未能完成殲滅駐北非德意軍這一主要任務。艦隊保障了英軍的補給和濱海翼側的火力支援,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英軍的大縱深推進。
第五階段(1942年1月21日—10月22日)——德意軍進攻。法西斯統帥部利用英軍的分散和未做好防禦准備,變更了兵力部署,於1月21日發動反攻。至1942年2月8日前,德意軍推進達600公里,進至加扎拉、比爾哈基姆一線,戰線在此一直穩定到5月底。
第六階段(1942年10月23日—1943年5月13日)——阿拉曼戰役、火炬行動英美軍進攻。1942年秋,德國集團由於在東線,特別是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遭受重大損失斯大林格勒戰役再次陷入了困境,無法給隆美爾元帥必要的軍隊和軍事技術裝備支援。1943年5月13日,德意軍在突尼西亞投降,北非戰局的最後一個戰役遂告結束。
地中海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組成部分,自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宣布正式參戰開始,至1943年9月10日義大利海軍艦隊在馬爾他島向英國投降止。歷時3年3個月。地中海海戰主要是英美為首的同盟國與義大利、德國圍繞著地中海海上交通線展開的爭奪戰。義大利和德國海軍總共損失艦船389艘,噸位306423噸;商船損失132艘,2106521噸。英美盟國海軍損失艦船349艘,噸位506061噸。
義大利戰場
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島的登陸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奧組成的新政府開始與美英秘密談判,但由於在是否「無條件投降」問題上雙方討價還價,一再延誤,使希特勒獲得了充足的時間來加強其在義大利的兵力。希特勒在墨索里尼垮台後的次日便下令佔領德意邊境和法意邊境的阿爾卑斯山的所有山口,並從法國和德國南部迅速集結了8個德國師,稱B集團軍群,由隆美爾元帥任司令,做好進軍義大利的准備。8月初,隆美爾率部越過邊境進入義大利北部,以支援駐守在義大利南部的凱塞林元帥的8個德國師。
盟軍於8月17日奪佔西西里島後,決定繼續進攻義大利本土。地面攻擊部隊為英國亞歷山大將軍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下轄蒙哥馬利的英第8集團軍和克拉克指揮的美第5集團軍。
9月3日,義大利代表和盟國代表秘密簽訂了停戰協定,當天凌晨,英第8集團軍從西西里渡過峽窄的墨西拿海峽,在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登陸,向意南部快速挺進。9月8日,英國廣播公司廣播了義大利投降的正式文告。9月9日凌晨,由克拉克指揮的美第5集團軍在薩勒諾灣登陸。已有戒備的德軍聞訊立即將80萬意軍解除武裝,逮捕了大批意軍軍官,並於9月10日佔領了羅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義大利本土。意國王和巴多格利奧等倉皇乘潛艇逃到南端的盟軍佔領區。9月13日,希特勒派黨衛軍突擊隊將囚禁於大薩索山頂旅館的墨索里尼營救來,隨後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扶持下,在義大利北部成立了「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與巴多格利奧政府對抗。10月13日,巴多格利奧政府正式退出「軸心」同盟,向德國宣戰。同時,英、美、蘇三國政府也發表宣言,承認義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
1944年初,亞歷山大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為了打破僵局,加快戰役進程,決定在加強正面進攻的同時,以一部分兵力在羅馬南部小鎮安齊奧實施登陸作戰,從背後突破德軍防線。
凱塞林在得知盟軍在安齊奧登陸後,立即從法、德及南斯拉夫調派兵力支援,到了28日,已有4個師面對美第6軍,並准備進行反擊。到2月16日,已有10個德國師包圍安其奧的盟軍。2月28日,德軍發起大規模反擊,試圖一舉將盟軍趕下海去,但遭到盟軍空軍的大規模空襲,凱塞林不得不於3月4日下令停止了反擊,維持對美軍的包圍。
1944年6月4日羅馬解放。1945年4月,西線盟軍和蘇軍同時對德國發起強大攻勢,德軍面臨全面崩潰的危機,義大利戰場也再度活躍。4月9日,英第8集團軍和美第5集團軍先後從東西兩翼發起攻勢,德軍士氣低落,無力抵抗,節節敗退。接著,盟軍渡過波河天險,於26日攻克曼圖亞和維羅納,27日進占熱那亞。當天游擊隊在科摩湖抓住了企圖逃往德國的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在美國人尚未趕到之前便將他們槍斃。第二天他們的屍體被運到米蘭,倒掛於市中心廣場示眾。4月29日,美第5集團軍進駐米蘭,英第8集團軍進駐帕多瓦。同日,德C集團軍群司令菲廷霍夫的代表在卡塞塔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並於5月2日生效。至此義大利戰役全部結束。
盟軍在整個義大利戰役中,共傷亡32萬多人,殲滅德軍65.8萬人,並一直牽制著德軍1個集團軍群的兵力,這對其它戰場上的盟軍作戰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西線的戰略轟炸
英國從1940年,美國從1942年展開對德國佔領下的西歐地區進行戰略轟炸的行動,可以說是第一次持續性,並且大規模的實行杜黑在他的空權論著作當中的理念。蘇聯由於空軍規模以及技術問題,對於破壞德國的工業與生產能力的影響非常有限,蘇聯並未在二次大戰中有機會進行戰略轟炸。
英國在不列顛戰役告一段落之後就展開對德國佔領區的轟炸,然而限於英國轟炸機的有效作業高度剛好是在德國戰斗機活動作業的范圍,加上英國無法有效的提供戰斗機護航,損失慘重的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決定將任務類型轉為夜間,轟炸的目標型態則偏重在城市或者是大型地面目標上面。
除了對德國重要地面目標的轟炸以外,日間戰略轟炸給予德國空軍非常大的壓力,迫使德國必須降低在東線的作戰飛機數量,將尤其是戰斗機調往西線應付美軍的轟炸機與後來數量甚至超過轟炸機的護航戰斗機。德國空軍的實力也在戰略轟炸進行的過程當中受到無可挽回的重創,終至將整個西線與部分東線的制空權拱手讓出。
1944-1945年的歐洲西線戰場
盟軍經過數年苦戰後終於開始反攻。1944年6月6日盟軍發起諾曼底登陸戰役,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盟軍諾曼底登陸後,希特勒任命克盧格為德軍西線總司令,將駐法兵力增至26個師,企圖阻止盟軍。但這些師兵員和裝備都缺額較大(坦克只有900輛,飛機不足500架)。盧格以14個師防守塞納河口至科蒙一線,10個師防守科蒙到德律特海峽沿岸,2個師駐守布列塔尼半島。
為解放法國西北部,盟軍集中了4個集團軍〔包括24個步兵師,11個裝甲師和4個空降師,4000輛坦克和6500架飛機〕。1944年7月5日,美國第一集團軍率先發起攻擊,突破德軍防線後,向縱深推進50公里,抵達塞納河地區。8月1日, 巴頓指揮美第三集團軍在法國游擊隊配合下,向布列塔尼半島推進,由於德軍抵抗微弱,美軍主力移師東進,轉向巴黎以南塞納河地區突擊。
面對盟軍進攻,德軍第7集團軍試圖反擊,但未成功。盟軍在兩翼繼續發動進攻。到8月底,盟軍全線進抵塞納河,在河東建立登陸場,至此,除個別港口外,盟軍已佔領整個法國西北部。當盟軍逼近巴黎之際,法國抵抗力量和巴黎市民配合盟軍發動武裝起義。經4天戰斗,於8月25日解放巴黎。當天下午,法軍第二裝甲師接受巴黎地區德軍投降。次日,戴高樂率軍進入巴黎,法國臨時政府成立。
28日,法國南部土倫、馬賽相繼解放。9月11日,法軍與從巴黎向東推進的美國第三集團軍先頭部隊會師,留守法國南部的德軍投降。殘余德軍向東北潰逃,退守德法邊界齊格菲防線,法國全部解放。
9月中旬後,西歐戰線已由法國西北部擴大到南起地中海、北至萊茵河口的廣大地區,逼近荷蘭邊界。盟軍統帥部決定:以英、加(拿大)聯軍發起荷蘭戰役,由蒙哥馬利元帥指揮。9月17日,英第30軍在空降兵配合下,向荷蘭奈梅根、阿納姆一線突擊(市場花園行動),英第8、12軍從兩翼配合。英軍初期進展順利,20日即進抵奈梅根。由於德軍集中兵力突擊英軍兩側,配合作戰的英、波(蘭)空降兵因使用不當遭受嚴重損失,戰況急劇逆轉,英30軍面臨被合圍危險。9月27日,英軍被迫在萊茵河南岸阿納姆以西轉入防禦。10天後,得到增援的英軍再次發動進攻,在20至40公里正面突破德軍防線,向縱深推進80公里。加拿大軍隊也奪取了布倫和加萊港。10-11月,盟軍在德國邊境地區展開「秋季戰斗」,開始把戰場推向德國本土。
為避免徹底崩潰,希特勒在阿登地區集中包括黨衛軍坦克第6集團軍在內的「B」集團軍群25個師(25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900輛,企圖以突然反擊挫敗荷、比境內的盟軍,穩定後方,騰出兵力與東線蘇軍交戰。1944年12月16日拂曉,德軍開始阿登戰役。德軍在數百具探照燈掩護下突然發起進攻,毫無准備的美軍未作有組織的抵抗便倉惶退卻,損失慘重。德軍組織一支特遣隊,著美軍軍服,潛入美軍防線進行破壞和騷亂,引起美軍極大混亂。德軍突破美軍防線後,向馬斯河方向推進。為阻止德軍前進,英美軍調整部署,以航空兵對德軍進行大規模空襲,終於在距馬斯河僅4公里處阻止了德軍前進。德軍受挫後,仍未放棄反擊計劃。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架飛機,轟炸盟軍陣地和機場,炸毀盟軍飛機260架,對斯特拉斯堡盟軍發動攻擊。德軍的新進攻,使戰局再度緊張。盟軍統帥部一面組織反攻,一面由丘吉爾致電斯大林,要求蘇軍提前從東線發動攻勢吸引德軍,以減輕西線盟軍壓力。1月12 日,蘇軍從北起波羅地海,南至喀爾巴阡山長達1200公里的正面,對德軍發起強大攻勢。希特勒被迫東援對付蘇軍,英美盟軍乘機迅速推進,將德軍全部趕回原出發地,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擊被徹底粉碎。
據統計,此役德軍死傷及失蹤人數達8.2萬人,損失坦克、強擊火炮600輛、飛機1600架、其它車輛6000輛。盟軍損失7.7萬人,被俘及失蹤2.1萬人,大量武器裝備被毀。阿登戰役後,德軍士氣更加低落,徹底喪失了反攻能力,盟軍從此牢牢掌握了西歐戰場主動權。希特勒企圖在西歐取得決定性軍事勝利,迫使盟軍妥協的企圖徹底破產。不久,東、西對進的蘇、美軍隊在易北河會師。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滅亡。
太平洋戰爭
為抑制日軍擴張勢頭,美國對日本的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的供應大為削減,致使深陷中國戰場的日本陸軍更加艱難。為此,與陸軍部甚為不和的海軍部極力主張打一個漂亮仗給陸軍的笨蛋們看。物資供應的奇缺使天皇裕仁也傾向於向美國挑戰。東條英機上台後,極力主張實行「大東亞共榮圈」政策,以便從東南亞掠奪資源支援前線,做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名副其實的「大日本帝國」。
珍珠港事變前夕,日本積極實施外交和談的政策,實行假和談、真戰爭的陰謀。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是個痴迷的賭徒,在軍事上也是一樣好賭,要麼大獲全勝,要麼一敗塗地。山本在美國考察過,深知美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工業的強大,本來山本是不同意貿然同美國開戰的,但得知東條一意孤行的命令下達後,便服從命令。作為一個軍人,山本認為,當戰爭無可避免的時候,就應該拿出武士道精神,同宿敵美國決一死戰,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與美國豪賭一把。在外交談判上,蒙在鼓裡的美國政府拒絕了日本政府提出的「甲案」和「乙案」,談判徹底破裂。馬上,日本對美宣戰,與此同時,日本提前派遣的軍隊已襲擊了菲律賓和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
1941年11月17日,偷襲珍珠港的聯合艦隊離開柱島錨地;26日,集結後的攻擊艦隊離開單寇灣,取道北太平洋航線向珍珠港進發,太平洋戰爭序幕掀開。12月7日,日軍在馬來半島北部哥打巴魯和泰南的北大年和宋卡登陸。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並空襲英美在遠東的軍事設施。12月9日,日美英相互宣戰,步其後塵者有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廿余個國家,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12月10日,英國的「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被日本海軍航空兵擊沉。12月25日,日軍佔領香港,在軍官酒井隆的縱容下,暴行持續了整整三天。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新加坡棄守。3月9日,印尼荷軍投降。由於麥克阿瑟的輕敵,致使美、菲聯軍被困巴丹半島。3月11日,麥克阿瑟離菲赴澳就任聯軍統帥。4月18日,美國使用航母編隊運載B-25中型轟炸機,首次轟炸東京。5月6日,由於葯品奇缺、疾病流行,溫萊特中將被迫向敵本間雅晴中將投降,菲律賓淪陷。5月8日,珊瑚海海戰結束,美軍損失「列剋星頓」號航空母艦,但挫敗了日軍攻佔莫爾茲比港的企圖,重創日軍兩艘航空母艦。5月8日,緬北重鎮密支那失守,中國遠征軍全面撤退,緬甸落入日軍之手。6月3至6日,日本中途島戰役敗北,損失四艘主力航空母艦,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1942年8月美國和日本圍繞搶占瓜達爾卡納爾島在之後的6個月雙方部隊發生激烈戰斗,日本海軍被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拖累,從此便再也無法恢復元氣。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敗戰使太平洋戰爭攻守之勢互換。至此日本不得不開始打一場防禦戰。1943年4月18日,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親自簽發「『復仇』行動」作戰命令,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機遭伏擊喪命。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召開開羅會議,並簽訂《開羅宣言》。
1944年1月31日,美軍進攻馬紹爾群島。1944年4至11月,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在中國展開「一號作戰」計劃,既豫湘桂戰役。1944年6月15日,美國開始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1944年8月10日,美軍完成攻佔馬里亞納群島任務。1944年10月23至25日,萊特灣海戰日軍慘敗。
1945年3月4日,馬尼拉光復。5月3日,中英美聯合反攻緬甸勝利。6月22日,日本失沖繩島。7月16日,美國成功試炸原子彈。7月26日,中英美發表《波茨坦公告》。8月6日,廣島遭受原子彈「小男孩」襲擊,日本平民死亡14萬人。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並出兵中國東北。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擲第二顆以丘吉爾的體形命名的原子彈「胖子」,日本平民死亡7萬人。日本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戰爭的殘酷後果
在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二十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一點一億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五千五百萬,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一點三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四萬億美元。
在亞洲,中國戰場擔負著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務。在歐洲,蘇德戰場為主要戰場。
中國是抗擊日本侵略的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侵略軍的屠刀下,中國死傷人數達三千五百萬,佔二次大戰參戰國死亡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數達兩千一百萬,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三十萬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價計算,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五千億美元。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
蘇聯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戰場,二戰參戰國蒙受的全部損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蘇聯的損失。據俄羅斯公布的材料,蘇聯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衛國戰爭期間,因戰爭死亡兩千七百萬人,其中蘇聯紅軍犧牲八百六十六點八四萬人;物質損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價格計算達六千七百九十億盧布。
美國和英國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員,它們也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重大代價。據戰史材料,美國共有四十多萬人在二戰中喪生,英國有二十七萬軍人在戰爭中死亡。
德國、日本和義大利是發動二戰的元兇,遭到了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嚴厲懲罰。
德、日、意發動的侵略戰爭也使這些國家國內的民眾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於這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世界人民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德、意、日等法西斯軸心國。其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反法西斯戰爭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戰後,依照《波茨坦公告》,戰勝國分別對戰犯進行了審判,並成立了紐倫堡和東京兩大國際軍事法庭,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其中也有少數人逃過制裁的。部分人的下落:日本裕仁天皇,死於1989年;原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受到國民政府包庇,躲過審判;墨索里尼,義大利法西斯領袖,法西斯主義始作俑者,1943年義大利對軸心國宣戰後被捕,後被希特勒派人救出,最後被游擊隊捕獲並曝屍街頭;赫斯,納粹副元首,於1941年秘密乘飛機前往英國「和談」,被英國政府長期拘留;志村菊次郎,小兵,由於1937年7月7日「失蹤」,導致日軍製造借口發動盧溝橋事變,繼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日本政府為掩蓋事實真相,將其遣送回國,最後戰死在緬甸;山本五十六,日本聯合艦隊司令,珍珠港事策劃者,死於1943年盟軍「復仇行動」。帝國元帥戈林、黨衛軍總司令希姆萊,納粹核心人物,1945年分別背叛希特勒,被希特勒開除出納粹黨,被盟軍俘獲後畏罪自殺;東條英機,日本法西斯獨裁者,太平洋戰爭策劃者,甲級戰犯,1948年被判絞刑;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二戰頭號元兇,1945年4月30日與愛娃·勞恩舉行婚禮後在總理府地堡自殺。卡爾·鄧尼茨,希特勒繼承人,前帝國首席潛艇官,海軍總司令,戰後接受審判,出獄後定居聯邦德國。
矗立的柏林牆
戰後,美蘇兩國開始冷戰,日本接受美國改造,天皇和神道至高無上的地位開始動搖,美國積極幫助日本恢復經濟,日本成為美國的戰略合作夥伴。德國被英、美、法、蘇分別佔領,蘇占區成立民主德國,而英、美、法三國佔領區合並成聯邦德國,柏林牆把柏林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兩德分裂開始。
1945年5月初鄧尼茨以元首身份下令德軍停止向除蘇軍以外所有盟軍停止攻擊並投降,1945年5月9日凌晨,納粹德國正式向盟軍投降。德國在整整26年後,又一次成為世界大戰的戰敗國。
二戰的深遠影響
1945年9月2日的東京受降儀式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美國駐日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發表講話:「今天,槍炮沉沒了,一場大悲劇結束了。一個偉大的勝利贏得了。天空不再降臨死亡,海洋只用於貿易交往,人們在陽光下可以到處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寧和平,神聖的使命已經完成。……我們體驗了失敗的痛苦和勝利的喜悅,從中領悟到決不能走回頭路。我們必須前進,在和平中維護在戰爭中贏得的東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了文明進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類進入宇航時代和核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方興未艾。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給人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傳奇的故事、深刻的真理以及許多耐人尋味的未解之謎。
二戰之後,在和平的環境中,德國人再次創造了經濟奇跡。經過一代人的努力,這個歷經兩次大戰重創的國家,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而作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國,它也找到了通過振興歐洲來壯大自己的強國之路。
關於未來世界大戰的前瞻性研究
青年學者劉周在「關於人類前途的預言」一文中提出了關於世界統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瞻性預言稱為劉周預言。
『伍』 納爾維克港的爭奪情形怎樣
英德艦隊激烈的拉鋸戰,在納爾維克港掀起一陣陣血雨腥風。這是挪威海戰中最為殘酷的一次戰役。
4月9日晨,希特勒規定的「T」時,2000餘名德國海軍陸戰隊和山地步兵分乘10艘新式驅逐艦航渡登陸,向納爾維克港進發。
德國轟炸機將挪威一城市夷為平地,步兵隨後沖入。德國侵略者以先炸後攻的同一戰術一一攻陷挪威城鎮。奧弗特峽灣是進攻納爾維克港的必經之路,德軍艦隊大兵壓境,挪威海軍四面出擊,力量分散,遠遠抵擋不住敵艦的進攻。納爾維克港地勢平坦,無險可守。挪威海軍在此只部署了兩艘岸防裝甲艦、兩艘護衛艦和兩艘潛艇,純粹是象徵性的設防。
天剛亮,德軍艦隊就開進了奧弗特峽灣。對面開來兩艘挪威護衛艦,但它們居然未作絲毫的反抗便退居一旁。這樣的「明智之舉」德軍當然是求之不得的。5分鍾後,艦隊遇到挪威岸防裝甲艦「艾茲沃爾德」號的阻攔。德邦特海軍准將進攻心切,一面令艦隊繼續全速開進,一面派聯絡官勸降。裝甲艦拒不投降,並試圖抵抗。但德驅逐艦先發制人,裝甲艦因中魚雷而爆炸沉沒。納爾維克碼頭的另一艘裝甲艦「諾格」號見此情景,立即開炮還擊,擊中兩艘德國驅逐艦。當「諾格」全速沖向另一艘德艦時,隱蔽在旁邊的一艘德國驅逐艦發射了兩枚魚雷,裝甲艦避讓不及,中彈沉沒。此後,兩艘挪威潛艇潛入水底,溜之大吉。德軍未再遇阻便攻克納爾維克港。
柏林統帥部因這勝利而狂喜不已,希特勒通電嘉獎邦特准將及其艦隊。4月10日,邦特在港內慶賀勝利。所謂「禍兮福之所倚」,邦特准將未免高興得太早了些。因為有一點他不該忘記——英國是絕不會袖手旁觀的。這樣的大事,他居然將堂堂大英帝國拋在一邊,實在不是明智之舉。這就註定了他非吃虧不可。
德軍艦隊佔領納爾維克和其他5個港口的消息傳到英國,英國內閣大為震驚,立即採取了軍事行動。在統兵人選上,英國很是費了一番工夫。最後,擔任納爾維克海域佈雷的任務便落在了沃伯頓·李海軍上校的肩上,他指揮的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二驅逐大隊。他本人以敢打硬仗而聞名於英國皇家海軍。接到英海軍部的命令後,他馬上回電:「吾擬於10日凌晨殺進納爾維克」。
4月9日夜,正當邦特准將在納爾維克港大禮堂舉行慶賀酒會時,一支英國驅逐艦隊悄悄開進了納爾維克海區。不料黃昏時天氣驟變,海上濃霧彌漫、風雪交加,能見度不到400米。英國海軍部電令艦隊就近避風,等天氣好轉後再實行突襲。但沃伯特·李上校卻無心等待。他料定德軍絕不會想到英軍有此一舉,便乘坐「勇敢」號驅逐艦一馬當先,迎著濁天巨浪向預定港口進發。凡事有利則有弊,這樣惡劣的天氣對於英國艦隊來說,卻是有弊亦有利。風雪雖給前進帶來了麻煩,但它也掩護了艦隊的行蹤。艦隊一直駛到奧弗特灣,德軍竟絲毫未覺。
「沖進去,先攪他個亂七八糟!」沃伯頓·李上校安排「霍特斯琅」號和「敵愾」號佯攻岸炮陣地,掩護另外3艘驅逐艦進港。待德國人發現了「敵愾」號時,擔任掩護任務的兩艘軍艦將計就計靠上前去,隨即猛擊岸炮陣地。德軍剛剛佔領的炮陣地頓時化為火海。乘德軍混亂之機,「勇敢」號等3艘驅逐艦悄悄摸進港區。出乎沃伯頓·李上校的意料,港內停泊的是5艘驅逐艦而非預告的1艘。這是邦特准將的聰明之處,他為防止突發事件,而特意在納爾維克港放置了5艘驅逐艦。
事已至此,沃伯頓·李上校是只能進不能退。擒賊先擒王,上校一發現德軍旗艦「威廉·海德坎姆」號驅逐艦,便馬上下令發射魚雷。剛開完慶賀酒會回到旗艦上的邦特准將正奔到艦橋上觀察敵情,剛巧「勇敢」號打來的一發120毫米炮彈落在「威廉·海德坎姆」號的艦橋上,邦特准將還未來得及回味前次勝利的喜悅便當場斃命。「威廉·海德坎姆」也身中數枚魚雷,落得個葬身海底的下場。
德國艦隊官兵見邦特准將陣亡,一時群龍無首,陣腳大亂。「獵人」號和「沃爾克」號不給德軍絲毫喘息的機會,它們在海上左擊右進,向敵艦發射魚雷和炮彈。德艦「勒德爾」號和「施米特」號相繼葬身魚腹。
午夜,撤出戰斗的沃伯頓·李上校似乎余興未盡,決定出其不備,再殺個回馬槍。這一次德國人失策了,他們沒有在戰後組織有效的防守,因而當英國艦隊突然反擊時,他們只能束手就擒。然而,德國人也並不愚蠢,面對第二次慘敗,艦隊副帥米托尼急了眼,於是斷然下令:「切斷英軍退路,確保在內港消滅!」他的確精明,與之相比,沃伯頓·李上校就顯得有些愚鈍了,他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竟來了個第二次回馬槍。這一次,是他上了德國人的當,同時也吃了自己的虧。勝利沖昏了頭。他聽不進半點建議。當他前無進路,後無退路之時,企圖南進,從巴蘭根峽灣撤出。但是德軍早有預謀,還未等英艦全部進入峽灣,暗處的2艘德驅逐艦便發起了攻擊。「勇敢」號艦橋和艦首被德艦「蒂勒」號炮彈炸毀,在艦橋上觀察敵情的沃伯頓·李上校陣亡。他可能至死也沒想到自己算計敵人算來算去,竟把自己的性命也算進去了。
首次納爾維克海戰,盡管互有傷亡,但畢竟是英國人佔了便宜。當然,如果不是沃伯頓·李上校的固執,這份便宜可能會來得更光榮些。
前次海戰掀起的巨浪還未平息,又一次海上廝殺又拉開了帷幕。納爾維克,真的是多災多難。
4月13日,英國增援艦隊「厭戰」號戰列艦和9艘驅逐艦趕到納爾維克海區。他們是專為復仇而來的。因為沃伯頓·李上校的犧牲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不小的損失,而且有損英國人的軍威。此仇非報不可!不過德國人已變得小心多了。他們在奧弗特峽灣的入口處,派有「庫納」號和「克勒納」驅逐艦晝夜巡邏。英國艦要悄無聲息地闖進內港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英國艦隊報仇心切!
這天,納爾維克海域細雨霏霏,英艦隊冒雨向戰區開進。在峽灣入口處一側,英國前艦「伊卡洛斯!」號首先發現「庫納」號並向它開炮射擊。「庫納」受創後企圖逃走,英艦從兩側包抄過來。艦長自知無路可退,自鑿沉沒。
另一隊英艦徑直往峽灣入口挺進。這時,另一艘德軍驅逐艦「克勒納」一直隱蔽在一塊岩石後面,企圖出其不意地襲擊進入峽灣的英艦。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厭戰」號戰列艦上的一駕水上飛機起飛,在「庫納」號沉沒的海區轉了一圈後飛進峽灣,盡管雨霧影響了視線,但飛行員還是發現了隱蔽在岩石後面的德艦。水上飛機立即將情報傳給英國艦隊,使艦隊倖免於難。按照飛行員引導的方位,英國驅逐艦連發5枚魚雷,「厭戰」號戰列艦上的380毫米火炮也對准「克勒納」射擊。准備偷襲的「克勒納」剛才在同伴遇難時坐視不理,一心想後發制人。不料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剛作了幾下反抗,便讓英軍打得千瘡百孔。臨到最後無路可走,艦長只好下令棄艦。這愚蠢的艦長根本就不明白在戰斗中團結互助是取勝的關鍵,也許失敗後的他會有所省悟,但這對他來說,可能太遲了。
納爾維克海峽入口處英、德雙方激戰,德軍內港基地迅速派出由海軍第4驅逐艦大隊司令貝伊海軍上校率領僅有的6艘驅逐艦前去增援。面對氣勢洶洶的德軍艦隊,英軍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厭戰」號火炮射擊距離遠大於德軍驅逐艦,所以,德軍艦隊尚未靠近,「厭戰」號就對其進行猛烈地射擊。這時,英國水上飛機的飛行員把兩枚燃燒彈從空中丟在德國驅逐艦上,頓時,德艦「阿尼姆」號上燃起沖天大火,僥幸未被燒死的船員紛紛跳海逃生。這一次德軍敗得實在狼狽。
戰斗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貝伊海軍上校見難以取勝,只得下令向唯一沒有敵人攔截的倫巴克斯峽灣撤退。這一撤退方案也並不高明,因為全長9公里的峽灣是一條死胡同。所以當貝伊上校發覺艦隊走進死路之後,只好無可奈何地下令鑿沉軍艦逃生。在這一點上,他和「克勒納」號艦長簡直是驚人的相似。在他們心中,個人的生命永遠是擺在首要地位的。
挪威的大海終於可以平靜下來了,但是海底的冤魂能夠平靜么?德國法西斯在這里犯下的滔天罪行能夠讓濃煙掩蓋么?挪威海域帶血的海浪在向世界怒吼:這個世界需要和平、正義和安寧!馬德里會戰
『陸』 德軍對挪威西南部第二大港口城市卑爾根的突擊過程是怎樣的
德軍對挪威西南部第二大港口城市卑爾根的突擊,雖然遇到頑強抵抗,但仍取得成功。1940年4月9日凌晨5時30分,以「柯尼斯堡」號輕巡洋艦為首的德國艦群逼近港口,港口守軍對入侵德艦猛烈射擊,致使「柯尼斯堡」號輕巡洋艦和1艘輔助艦受到重創,其他德軍艦艇闖過火網,在港口各要點安全上陸,於午前佔領了整個城市。
在這次戰斗中,英軍第一次對挪軍實施了火力支援。下午,15架英國海軍俯沖轟炸機將德艦「柯尼斯堡」號炸沉。如果行動果斷,英軍完全有機會挫敗德軍在卑爾根的行動。因為在港外不遠處,有一支由4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編成的強大的英國艦隊,足以殲滅較小的德國海軍艦隊。而當英國艦隊快要開入港口時,卻接到英國海軍部取消參戰的命令,原因是懼怕遇到水雷和空中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