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不是在德國人眼裡,日本人簡直就連蟲都不如啊相反,日本人卻把德國人當老大哥崇拜
要了解德國與日本的關系得先了解其歷史背景。
(1)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一直把中國作為自己的老師學習,1840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戰敗引起了日本的反思:連中國這樣強大都被打敗,這樣對手究竟是多麼厲害的對手啊!從此日本有了為自己找新的老師的想法。
(2)1868年,就是美國黑船敲開日本的國門的第十五個年頭,幕府統治被推翻明治天皇從新回到權力中心,以大久保利通為首的改革派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變革史稱「明治維新」。
(3)1871年規模龐大的岩倉出使團到西方各國游歷學習,當他們來到當時歐洲發展最快的後發國家德國時,他們為自己找到了新的老師,就是以強有力的國家調控發展本國經濟的德國模式。
所以,當時的日本人把德國人當老師崇拜才對。現在的德國也是技術發展最前沿的國家,日本與德國是既競爭又學習的關系。
另外,日本人說他們自己一直向強國學習的精神,實際上是奴性決定了誰能狠狠地揍他就認誰做爹,因為日本在二戰被美國狠狠地揍了一頓,現在日本人又把美國人當乾爹奉著呢。所以這小子就是2個字「欠揍」!
㈡ 二戰德國對日本的態度
德國一開始是不想和日本結盟的,畢竟兩個國家之間一開始沒有直接的利益往來,而且一戰時兩個國家還處於對立面,並且兵戎相見。日本的海軍師承英美,與英美關系較近。而且二戰開始前日本與美國還有大量的貿易往來。日本海軍方面是想同英美結盟而非德國,只有陸軍是主張學習德國。最後由於日本陸軍的貪功冒進,私自開辟中國戰場,在中國戰場上初期大獲全勝後導致日本陸軍占據上風,日本也被迫上了軸心國的戰車。
而反觀德國,一開始德國因為中國的資源,與中國有著非常大的貿易往來,並向中國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但是由於德國處於對蘇聯的戰略規劃,而且日本實力不菲,於是德國便對同樣與蘇聯有利益沖突的日本走到了一起,並於1936年簽訂日德同盟,德國需要日本在遠東牽制蘇聯的兵力,必要時日本可以北上對蘇聯作戰,與德國成兩面夾擊之勢。
可以說德日之間的同盟是徹底的利益間的同盟,兩者並沒有共同的信仰,也不是互相崇拜。而且因為各自國情不同,所以二戰之時日德間的交流甚少,只有幾次軍事裝備技術間的交流。而德國作為陸軍強國,重視裝甲作戰,海軍則著重發展潛艇。而日本正好是陸軍實力薄弱,裝甲技術一窮二白,潛艇技術也不強大,只有海軍力量可以排進世界前列。所以德國對日本僅僅停留在戰略上的盟友,德國也只希望日本牽制蘇聯這一個作用。但是之後的日本一意孤行全面侵華,不僅斷了德國的稀土資源,而且北上對蘇作戰又失利,導致蘇聯可以在遠東騰出手來,把重兵調回歐洲對德作戰,並且找死把美國拉入了戰爭。這時德國已經對日本失望透頂,但又騎馬難下無可奈何。
㈢ 納粹德國是怎麼對待日本人的
二戰時期軸心國集團一度到達勝利的邊緣,但最終失敗,導致這樣結局的原因實際是德國對日本友軍的態度過於惡劣所導致,首先在日軍北進的問題上,德國方面就有巨大責任。
日軍高層與海軍在戰爭爆發時不選擇北進主要北進無利可圖,當時還沒發現遠東大油田,只在北庫頁島有個小型油田,年開采量僅20萬噸,而日本的年需求是400萬噸,此外這一油田開採的石油,本來就是100%都低價銷售給日本,是戰爭時期日本唯一的穩定石油供應來源。這樣北進就讓日本高層與海軍覺得除了為德國白打工以外,沒什麼油水。但陸軍堅持北進主要是想報第23師團兵敗偌門坎之仇,日本國內關於爭吵的結果是誰也沒說服誰,雖然最後勉強達成南進協議,但日本陸軍卻沒有多少兵力投入南洋,而是把主力囤積在滿洲進行關特演,直到1944年才大規模抽調到南洋以及本土,並且由於海軍當時已經元氣大傷,並不能保證陸軍在南洋地區進行戰略機動,所以1944年日本陸軍大舉增兵南洋,並沒有對南洋戰局構成影響。美軍通過蛙跳戰術,把日軍130萬南洋軍給跳過去了,所以日軍太平洋戰爭最終迅速失敗。日軍實際是南進不南進,北進不北進,海軍扯陸軍的腿,陸軍扯海軍的腿,亂成了一團,如果海軍與陸軍雙方能夠一致行動的話,那麼即使南進未必是以敗局收場,至於北進那是肯定勝利。而日軍的決策會出現這樣大的混亂搖擺,很大原因就是受到了德國方面的干擾。
㈣ 德國人對日本的觀感如何
德日交流非常頻繁,兩國之間不可或缺。其實西方列強都對日本非常有興趣,比如英國對日本非常贊揚。為什麼呢,因為日本的傳統其實維護得很好,西方看東方很多方面是看日本。日本的歷史和古代文化都不如我們悠久,但是它在西方受到的評價那麼高。就是因為它走出來了,它成功了。你現在成功了,人家才會重視你的過去。如果你現在什麼也不是,那麼你的過去就是一堆垃圾。就是你想發揚國粹、弘揚傳統,都沒機會。而且日本人在世界上的聲音非常好,(雖然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說日本人對機械製造精益求精的堅持,對細節變態的追求很對德國人口味,日德代表了世界上製造業的最好標准。日本人也非常有素質,你應該懂的,日本在這方面在發達國家中都算得上做得非常好的。街道的干凈,上班族一般早上還要洗澡,精神文明需求等有共通之處,語言禮貌,不大聲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