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普魯士一直屬於德國,但是卻將它讓給蘇聯,有哪些原因
德國作為戰敗國,東普魯士作為了分割條款
二戰後,英美法蘇等國根據雅爾塔協議達成了共識,為了對德國的懲罰,決定對德國實行了分區佔領,整個德國都屬於盟國的控制之下,而蘇聯吞並了東普魯士北部,剩下的南部劃分給了波蘭,兩國先後都驅除了東普魯士全部德國公民,並對各佔領地給予改頭換姓,東普魯士實際意義上已經不復存在,這是得到了國際法的一致承認,德國作為戰敗國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只能任人宰割,更何況戰後領土縮小了40%也不敢言,雖然歸還了部分。
德國不敢收回
德國雖然已經是歐洲頭號強國,GDP遠超俄羅斯和波蘭,但面對強大軍事實力的俄羅斯,德國不敢收回東普魯士。反觀俄羅斯一直握著手裡的北方四島,日本四處巴結希望普京能早日放手,而普京說過「戰敗國沒資格談領土條件」瞬間懟回了日本。俄羅斯可以說是個貪得無厭的北極熊無視國際的聲譴和西方的經濟制裁,強行兼並克里米亞,吃進嘴裡的肉,俄羅斯是不會輕易吐出來的,所以德國是不敢從俄羅斯嘴裡收回東普魯士。
Ⅱ 德國為什麼不嘗試收回之前丟失的領土,是因為害怕了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的領土面積約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最大的國家。當時,阿爾薩斯和洛林是德國的領土,並不是法國的領土。兩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二戰後,德國損失慘重,不僅損害了很多兵力物力,還失去了大量的土地,
所以德國沒有嘗試收回之前丟失的土地,並不是因為害怕。
Ⅲ 德國還能收復東普魯士么
從世界歷史來看,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是為了擴大土地,所以只要是戰爭,一定有領土的失去。尤其是世界大戰,更是如此,而且即便是大國也不例外,最典型我國近代的領土喪失,也基本上就是在戰爭中失去了。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德國,這個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在戰爭中也失去了很多的土地,最典型就是東普魯士。德國人那是至今念念不忘,為此很多人都想知道,德國還能收回東普魯士么?你可能想不到。
三是,沒有國家能從俄羅斯收回領土。
俄羅斯被稱為戰斗民族,那不是白叫的,俄羅斯的強悍,那是世界都知道的。基本上沒有人敢從俄羅斯收回土地,除了俄羅斯主動歸還,而這只有中國能做到。所以德國要收復東普魯士,基本上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俄羅斯二次解體,否則基本上沒有機會了。
Ⅳ 為什麼德國在二戰以後,沒有嘗試收回東普魯士與走廊
歷史上的普魯士不是一個國家概念,形成統一的德國只是近代的事。其次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只能承擔戰敗的後果。而且東普魯士現為波蘭、立陶宛和俄羅斯的一部分,已形成既成事實。最後就是兩次戰敗的德國深知和平的意義,不願再為歷史遺留問題糾結,放下包袱著眼未來,搞好歐盟才是王道。
Ⅳ 東普魯士是現代德國的起源地,德國為何最終選擇了放棄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東普魯士,喜歡 歷史 的朋友可能都不陌生。東普魯士是現代德國的起源地,也是德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德國人來講,無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心理上、又或是經濟地位以及戰略位置上,方方面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東普魯士甚至可以認為是德意志帝國的龍興之地。但二戰後,東普魯士被蘇聯人佔領,從此脫離了德國的懷抱,直到現在都沒有回歸。而德國人雖然對東普魯士的分離充滿了傷痛和不舍,但在1990年德國統一的時候,德國人卻最終宣布放棄對東普魯士的領土訴求,從法理上放棄了收回東普魯士的權力。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東普魯士對德國具有特殊意義,德國為何最終選擇了放棄?
首先,雖然普魯士對於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對於蘇聯人而言同樣如此。東普魯士戰略位置重要,是蘇聯在波羅的海的重要支點,是對抗西方的前沿,也是蘇聯最重要的出海口之一。有人曾開玩笑說,蘇聯寧可放棄西伯利亞也不會放棄東普魯士。由此可見,東普魯士的重要性。二戰後東普魯士落入蘇聯人手中。蘇聯人對東普魯士垂涎已久,貪婪的蘇聯人吃進嘴的東西向來不會吐出來,所以蘇聯人在東普魯士問題上根本不會讓步。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連美國人都對蘇聯充滿了畏懼,德國想要回來可能性自然非常渺茫。
其次,蘇聯佔領東普魯士後,驅逐了當地的居民,並把東普魯士改名為加里寧格勒。當初有德國人想返回東普魯士,但遭到了蘇聯人的阻止和驅逐。為了同化東普魯士,蘇聯不僅驅逐了當地的居民,而且瘋狂向當地移民,當地幾乎全是蘇聯人,很多德國和普魯士的痕跡也被蘇聯人抹去。東普魯士已經成為蘇聯人的普魯士,可以說,除了感情和 歷史 ,東普魯士已經和德國沒有任何關系。所以,對於德國人而言,收回東普魯士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精神慰藉而已。
此外,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也不希望德國收回東普魯士。因為東普魯士不僅是現代德國的發源地,也是德國容克貴族和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可以說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如果德國收回東普魯士,德國的軍國主義很可能會復活,德國很可能又重新走上老路,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溫順。加上英法等德國的老對手以及波蘭、丹麥等鄰居害怕德國壯大,所以全都反對德國收回東普魯士。因此,當1990年德國統一討論收回東普魯士時,不管是英法還是美蘇,全都表示了反對。尤其是法國,到處煽風點火,聯合英國、波蘭等國家表示強烈的反對。德國媒體曾評論:法國的所作所為彷彿是20年代針對德國的法波同盟和小協約國又復活了。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在國家統一和放棄東普魯士領土訴求之間,德國選擇了前者。因為國家統一才是德國人最急需和最重要的,東普魯士的領土訴求只不過是個泡影。即使德國人不放棄,也沒能力從蘇聯人手裡搶回來。所以理性現實的德國人毫不猶豫的放棄了東普魯士的法理訴求。實際上,德國人不僅放棄了東普魯士,德國同樣放棄了東波拉美尼亞地區等所有二戰中失去的土地。德國正是以這種以退為進的做法,讓其他國家放棄了顧慮,贏得了美蘇英法等國的支持。就這樣,德國終於如願以償的實現了統一,為國家的復興和重新崛起打下了基礎。如今德國已經成為歐盟經濟的領頭羊,並藉助歐盟這個平台不斷提升影響力,儼然成為了歐盟的老大。德國人放棄東普魯士,是一種無奈,但也是一種智慧。
參考資料:《德國通史》、《論聯邦德國在德國統一中的外交努力》
Ⅵ 為什麼德國沒嚷嚷著要收回東普魯士地區
當然想了只不過不敢而已,
二戰後根據雅爾塔會議國際反法西斯同盟達成的共識,決定對德國實施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也就成了後來的東德和西德,另外,德國不得擁有軍隊,不得實行義務兵役制。(在二戰徹底結束後對日本的處置也是這樣,這就是為什麼日本的軍隊叫做自衛隊的原因。)也就是說,德國一直處於控制之下,自主決策是不可能的。更不要提收復失地了。即使說91年統一之後德國恢復獨立主權,但實際上德國仍然處於美國控制之下。而且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德國沒有軍隊。
退一萬步講,就算這些限制條件都被打破,怎樣才能過聯合國和國際社會這一關同樣重要。公然對一個聯合國成員國動武的後果參見美國轟炸南聯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就算是說那些地方曾經是你的,但是那已經是別人的領土。領土主權是可以出讓的嗎?完全說不通。按照收復失地合法這個邏輯來走,那我們就可以現在收回東、中西伯利亞、外蒙古、中亞東部、果敢、外東北,但實際上很顯然這是不可行的,因為這個邏輯不合法不現實而且不靠譜。
至於居民認同感的問題,歐洲人最通行的做法就是破壞文化根基、消除語言宗教認同、驅逐屠殺原住民等等。具體事例可以參見外東北的現狀。
其實戰後,西德政府在德國統一之前一直不承認奧德-尼斯河邊界線,堅持擁有收回東部被佔領土的權利;可悲的是自德國統一以後,聯邦德國政府的對於東部領土的主權要求竟然自動放棄了,這進一步說明了所謂聯邦德國只是米英代理人的傀儡政府性質——這一舉動是為了討好俄國人;而且極力打壓德國國內原東部各州難民回歸包括東普魯士、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等東部領土的民間運動。東普魯士的領土回歸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毫無解決的可能性,德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再次收回條頓騎士團等祖先開拓的東部邊疆領土了。
Ⅶ 為什麼德國在二戰之後失去了東普魯士
戰敗被蘇聯搶走了,就好像我們的蒙古。
二戰的影響
戰爭期間,德軍征服波蘭西部,令東普魯士擴大。1939年,此區人口共249萬人。雖然納粹黨強烈宣傳民族主義,宣稱他們征服的地區都住著大量德國居民、都想回歸德國,但事實恰恰相反:根據國家的統計,1939年時德軍佔領區的994,092居民當中,只有31,000人是德國人。很多居民在戰爭中死亡,其中大部分青年被徵召到軍隊、戰死沙場。
廢除制度
1945年初,有部分德國人在戰後企圖返回東普魯士,但全部都被蘇聯軍隊驅逐,也有很多人被發配到蘇聯當苦工。當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蘭式。
1946年4月,東普魯士的北部被並入蘇聯。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重名為加里寧格勒,省名是加里寧格勒省。1947年,蘇軍驅逐所有德國人,讓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及烏克蘭人遷到此地。
波蘭被迫割讓東部大片領土給蘇聯,該地的波蘭人被驅逐到波蘭佔領的東普魯士北部,亦即瓦爾米亞-馬祖爾省。
1947年,無論作為領土或邦國,普魯士被完全廢除。
Ⅷ 德國為什麼不趁蘇聯解體,收回東普魯士,還可以削弱俄羅斯
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德國必定是戰敗國,受到到多方面限制,首先就不允許他興兵,而只能以和平方式,否則就會觸動美國,法國,英國的神經。之所以能夠與東德合並,是因為兩德不過一牆之隔,一刻不曾停手,經過多年滲透演化,最終合並已經是大勢所趨。而東普魯士原先也是一塊飛地,被波蘭阻隔,二戰後又為波蘭所吞並同化,又有東德相隔更是鞭長莫及,想要收回談何容易,首先波蘭不答應,其次也沒有當地人呼應,哪就只有戰爭。而對美英法來說,東普魯士回歸德國和削弱俄羅斯沒有關系,因為他本來就不是俄羅斯的。而屬於波蘭,現在別說波蘭,就連再西進千里的烏克蘭都獨立了,都成了美英法的盟友,你德國得寸進尺要東普魯士,不但令北約內部不合矛盾叢生,還會尾大不掉之嫌吧?
Ⅸ 蘇聯解體以後,為何德國沒有要求收回東普魯士
回答很簡單,因為德國在兩德統一時已經放棄了對奧得河以東舊疆域的領土要求。
喬治亞的第二任、同時也是長期執政(1995-2003,選舉舞弊被國會和上街群眾逼辭職下台)的總統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是前蘇聯末期的外交部長(1985年—1990年),他任上同意兩德統一(以東德政府解體,各自大選的形式),德國媒體至今對他有好感。
其實1990年,兩德雙方制度不同,又經過四十五年的分治。如果不是德國政治家的努力,本來是沒有天然又必然的道理的自動統一的。(就像朝鮮和韓國在現實層面,基本已經沒有統一的可能了)
從法律層面上說,統一後的德國已經從憲法(基本法)的高度排除了新領土加入德國(或者按一些人說的「收回舊土」)的可能性。但是考慮到基本法留下的這個「待新憲法頒布後作廢」的後門,德國需要在接納新領土前頒布一部新憲法,但這么明顯的動作,除非德國在軍事上掌握了絕對優勢(核彈或者其他什麼隱形大殺器),否則美英法俄都不會對德國在中東歐再次變大坐視不管。
但如果德國真的有了這種「絕對優勢」,他們的訴求還何止一個東普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