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企業成長階段理論
20世紀70年代,Weston & Brigham根據企業不同成長階段融資來源的變化提出了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該理論把企業的資本結構、銷售額和利潤等作為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主要因素,將企業金融生命周期劃分為三個階段:創立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後來,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Weston & Brigham對該理論進行了擴展,把企業的金融生命周期分為六個階段:創立階段,成長階段Ⅰ、成長階段Ⅱ、成長階段Ⅲ,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
該理論提出在企業各個階段的融資來源為:
(1)在創立階段,融資來源主要是創業者的自有資金,資本化程度較低。
(2)在成長階段Ⅰ,融資來源主要是自有資金、留存利潤、商業信貸、銀行短期貸款及透支、租賃,但存在存貨過多、流動性風險問題。
(3)在成長階段Ⅱ,除了有成長階段Ⅰ的融資來源外,還有來自金融機構的長期融資,但存在一定的金融缺口。
(4)在成長階段Ⅲ,除了有成長階段Ⅱ的融資來源外,還在證券市場上融資,但存在控制權分散問題。
(5)在成熟階段,則包括了以上的全部融資來源,但投資回報趨於平衡。
(6)在衰退階段,則是金融資源撤出,企業進行並購、股票回購及清盤等,投資回報開始下降。
其後,美國經濟學家Berger & Udell對Weston & Brigham的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進行了修訂,把信息約束、企業規模和資金需要量等作為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基本因素來構建企業的融資模型,從而得出了企業融資結構的一般變化規律,即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隨著信息約束、企業規模和資金需要量等約束條件的變化,企業的融資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處於早期成長階段的企業,其外源融資的約束緊,融資渠道窄,企業主要依賴內源融資;而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可抵押資產的增加,資信程度的提高,企業的融資渠道不斷擴大,獲得的外源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逐步上升。Berger等使用美國全國中小企業金融調查和美國聯邦獨立企業調查的數據,對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進行檢驗證實了該理論。
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為解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特點提供了思路。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是否符合該理論,目前國內有關學者多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據國際金融公司(IFC,1999)在中國北京、成都、順德、溫州等地開展的一項針對民營企業的調查表明,我國民營企業不論處在哪個發展階段,其融資來源都嚴重依賴於內部融資 。而在《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聯合課題組發布的《2005年中國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也顯示,目前中小企業首選的籌資方式中,利用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佔48.41%、通過銀行貸款來擴大生產規模佔38.89%,其它形式籌資不足13%,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進行融資僅佔2.38%。這說明了我國中小企業多把內源融資作為首選的融資方式,而銀行貸款、發行股票或債券等外源性融資運用得極少。經過我國學者的反復證明,發現我國的中小企業基本適用這個理論。
② 中小企業國際化漸進理論與快速理論的區別有哪些
(一)中小企業外向國際化成長的漸進理論。
中小企業外向國際化成長漸進理論認為,中小企業限於自身資源(資金、人才、知識、技術等)的限制,外向國際化是一個由國內到國外、國際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逐步進展的歷程。傳統的漸進理論較多,下面介紹了三個具備代表性的理論。
1.Uppsala國際化模型。2O世紀7O年代,瑞典Uppsala大學的Johanson & Wiedersheim等學者以企業行為理論為基礎,提出了能解釋企業的市場選擇和企業進入國外市場方式的Uppsala國際化模型,通常也被稱為企業國際化階段理論。Uppsala國際化模型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心理距離」。北歐學者認為企業面臨區別的外國市場時,選擇海外市場的次序遵循心理距離由近及遠的原則。理由是,企業在一個相對熟悉的環境下經營的成功率比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高的多。北歐學派還用「市場知識」來解釋企業國際化的漸進特徵。企業經營管理者市場知識的多寡直接影響其對外國市場的機會和危機的認識,從而影響國外市場的經營決策。
2.站點模型。該模型是由Yip,George.S.,Biscarri,Javier Gomez& Monti,Joseph A.(2000)提出的。所謂的「站點模型」,包含六個步驟,作者定義為:就象在路上,這些站點的次序是有規律的,且企業必須追隨這個路徑。六個步驟分別是:動機和戰略計劃、市場調查、市場選擇、選擇進入模式、針對突發事件和問題的計劃,以及進入戰略和資源投入。
3.混合國際化模型。混合國際化模型是Li,Lei,Dan & Dalagic,Tevfik(2004)提出的,這是他們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特點提出來的國際化模型。他們認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歷程包含三個緊要階段,先前條件、計劃和執行。為了控制危機,企業一般是由最初低水平的投入,進入心理距離接近的市場,然後是中等水平投入、心理距離較遠的市場,最後進展到高水平投入、心理距離遠的市場。但這只是一般的企業國際化成長路徑,該理論也允許企業在國際化成長歷程中存在返回和非連續的階段。
(二)中小企業外向國際化成長的快速理論。
新世紀來,國際上出現了許多從成立初或成立後不久(一般以三年為限)就開展國際化行為的中小企業,通常稱為BG(bom globa1)現象,傳統的國際化成長漸進理論很難解釋此類現象。下面介紹三個具備代表性的理論。
1.網路方式論。由Johanson & Mattsson(1988)提出的。他們認為,企業的國際化是企業在國際出產或市場網路中建立、進展網路關系的歷程,企業在國際化歷程中建立和進展其在國際出產或市場網路中的位置。他們把國際化的企業分為四種類型:早行動企業、孤獨的國際化企業、晚行動企業和全球企業。國際化領域兩位著名的研究者Madsen & Servais認為晚行動企業和全球企業與BG(快速國際化企業)相似。
2.組織學習視角的國際化理論。由Lars Bengtsson(2004)提出的。作者通過運用組織學習理論,來解釋BG(快速國際化企業)的國際化成長歷程。作者採用了Huber(1991)對知識獲取歷程的五種劃分:先天學習、經驗學習、模仿學習、嫁接和尋找/注意。認為,企業可以通過先天學習、經驗學習和嫁接獲得國外市場的經驗知識,通過模仿學習、尋找/注意獲得國外市場的客觀知識。先天學習、嫁接、經驗學習提高了企業的國際化傾向,企業會關注遠距離的和戰略性的市場,使得企業國際化模式與「心理距離接近」原則不一致。模仿學習、尋找/注意使企業獲得國外市場的客觀知識,刺激、鼓勵、推動著企業的國際化。
3.BG出現模型。BG出現模型是由Kristiantand大學的Petra Lampa & Lisa Nilsson(2004)提出的。認為,經營管理者、市場和產品是影響企業國際化歷程的三個緊要因素。
(三)兩類理論是互補的,共同解釋中小企業外向國際化成長兩類理論不是矛盾的,而是互補的,共同解釋中小企業外向國際化現象。
③ 親歷德國企業考察:告訴你德國工業4.0有多「可怕」
「我們身處智能製造時代,無所不在的智能製造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尤其在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許多智能管家、智能傢具、智能手錶日益成為我們生活的主角。
我們親歷德國,探尋它們在智能製造的發展情況,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所見所聞。
健全、強健工業基礎,自主可研發製造核心技術和部件,最頂尖的工業企業,政府耗資上百億歐元的高 科技 戰略,「工業4.0」已成為德國名片,具備獨立發展智能製造的完整生態系統。
曼海姆大學
揭秘中小企業生存之道
曼海姆大學 曼海姆大學成立於1907年,其 歷史 可追溯到1763年,迎面而立的建築,昔日普法爾茨選帝侯科學院所在的巴洛克式曼海姆宮。其中小企業研究院,對於德國中小企業和隱形冠軍的有相當權威研究理論。
今天,其默克爾政府智囊團成員——曼海姆大學中小企業研究院教授為我們分享德國的中小企業發展情況。
提起德國,寶馬、賓士、阿迪達斯這些全球品牌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其實,在德國還有許多規模較小、鮮為人知,卻撐起德國製造業的竟是一大批中小企業,在各自的行當中成為世界市場的領頭羊,在全球270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中,德國企業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巴魯夫
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自動化方式
隨後我們前往參訪世界先進的感測器製造商巴魯夫,提供創新和實際感測解決方案,為 汽車 行業、冶金行業、機床行業、風電行業,提供廣泛的應用和產業,前文說到的賓士感測器,也是出自巴魯夫。
我們聆聽了巴魯夫的 歷史 ,自行車、摩托車和縫紉機構成了90年成功史的開端,在2016,品牌存在的進一步演繹,企業標語從「感測器產品享譽全球」演變為「創新自動化」。我們感受到巴魯夫員工自身散發的驕傲,那種全心地投入到產品解決方案的開發與製造過程的閃光點。
賓士
感受工業4.0製造現場
賓士的 歷史 就是 汽車 的 歷史 」,賓士品牌的傳奇發展,猶如世界 汽車 工業領域一顆閃閃發亮的明星。整個車間十分智能化,除了十幾個工人監控自動化設備外,作業線上,全部是機器人在操作,總計五千多台,大部分是庫卡機器人。
慕尼黑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展AUTOMATICA
全球知名度最高的機器人及自動化展
我們來到展會現場,它匯聚了整個自動化產業鏈,無論是供應商、采購商、企業管理層、產品開發商及設計師都能輕松尋找到各自需求,享受這個最新最尖端的機器人技術和 科技 成果的平台。
展會看點
● 協作機器人具有輕型化、經濟化、安全化、操作簡單化及圖形化、應用方式及高負載協作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等發展趨勢;
●工業機器人&自動化工廠具有人機交互方式多樣化、數字化、柔性化、工序精益化、VR模擬應用興起等發
其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高負載機械臂FANUC M-2000iA,他可現場演示 汽車 搬運,該機械臂最大搬運重量達1.35噸,能夠流暢完成大型部件的移動,可用於物流搬運、機床上下料、裝配、碼垛等領域
MAN集團
當之無愧的「MAN"
MAN在這三個字母背後有著強大、高素質的員工支撐著,慕尼黑MAN工廠建廠之初,擁有員工5000名。時至63年的今日,工廠的規模已大幅擴大,員工數量卻沒有明顯增加,只上升至8000名左右,這與公司高程度的機械化配置水平,以及員工強硬的職業素養是分不開的。
沃克 Volkl
戶外用品產品的神話
德國的最後一天,我們參觀了來自老牌運動品牌——Volkl,從最初的馬車生產商,到滑雪板的生產、再到網球拍的生產、再到安全頭盔、登山鞋、戶外服裝、配件等眾多產品,都充分體現出德國人特有的思維縝密、精工細節、追求完美的精神以及他們兢兢業業的鑽研態度。
唯一缺陷是,沃克 Volkl雖在歐洲如日中天,但在國內的知名度局限在專業圈。德國的這幾個企業都有個特點,德國製造之所以能成為德國智造,除發達的高級自動化外,與德國人動手能力強、講究精益的工匠精神是離不開的,這也是在智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④ 中小企業如何進行倫理道德建設
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
——基於儒學倫理分析
陳愛清 (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管理世界》2009第12期刋發)
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出現了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引發了眾多的社會矛盾,影響了企業的自身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還沒有構建企業倫理道德體系,用什麼樣的倫理更適合我國的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呢?本文通過對儒學倫理的分析,認為應用儒學倫理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現行法律制度有機結合是建設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解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問題,保障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中小企業 倫理道德 體系建設 儒學倫理
(一)引言
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大多隻重視企業的利潤指標,卻很少關注企業的倫理道德問題,大多數企業的倫理道德意識淡薄,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還沒有真正的認識到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沒有從企業生存發展的高度予以重視。然而,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以及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和諧發展,民眾維權意識的增強和市場經濟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必將改變企業固有的生存觀念和價值觀念,新的經濟形勢與社會和諧發展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具備完善的倫理道德體系。
目前市場上各種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劣質食品飲料、葯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損害了無數人的生命、健康,致殘致死事件常有發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企業欺騙顧客、損害消費者利益等不道德行為層出不窮,不重合同、不守信用而導致的民事糾紛不斷,這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已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倫理道德問題在中小企業已普遍存在。近年來發生的齊齊哈爾制葯二廠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致人死亡事件,蘇丹紅一號食品添加劑含有致癌色素事件,南京冠生園「劣質陳餡月餅」事件,阜陽40家小企業生產的劣質奶粉造成食用該批奶粉的嬰兒因並發症死亡事件。還有廣東東莞、山東青島等沿海地區的一些中小企業拖欠員工工資和其他債務,而棄廠逃離事件等幾百個中小企業倫理道德缺失案例。這些企業倫理道德問題,影響到了中小企業的自身發展和生存,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及社會的和諧穩定,社會各界也呼籲中小企業應加快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如何構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用什麼樣的倫理來構建呢?我作為一名創辦和經營管理中小企業近三十年的企業實踐者,充分地認識到,只有將我國儒學倫理應用到中小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中,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才能增強,企業的倫理道德意識才能提高;只有加強社會責任意識和倫理道德意識,企業才會受到公眾的青睞和社會的認可,中小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做大做強。
本文對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的相融性、儒學倫理對構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啟示,以及對儒學倫理進行總體分析後,認為只有將儒學的倫理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法律制度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是構建我國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解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問題的根本思想方法。
(二)儒學倫理與現代企業倫理綜述
1.儒學倫理及發展
2300年前,儒學的創始人孔子構思了儒學倫理,經過春秋戰國至秦代時期,儒學的倫理思想已初步形成,到二漢時期、董仲舒時代,儒學倫理已系統化並進一步確立,從而形成統治地位。魏晉至隋唐時代是儒學封建倫理思想的演變時期,儒、釋、道三家倫理思想經過激烈的角逐,最後形成以儒學倫理思想為核心,同時包融了佛、道兩家一些倫理的思想體系。歷史進入北宋至明代中期,儒學倫理得到深化並不斷成熟。明代中期至清代的鴉片戰爭時期,儒學倫理走向衰落,早期的啟蒙倫理思想在我國處於萌芽狀態。此後資產階級倫理與馬克思主義倫理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儒學倫理是人類古老的哲學,是研究和規范人類道德本性及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分析揭示論證人類道德本性,強化道德的天理。儒學的「天人合德」的倫理思想、「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維方式,「樂群貴和」的基本價值取向,「修齊治平」的實踐操作程序與我國的不同社會時期的文學、宗教、歷史、政治、律法等思想融為一體,形成儒家倫理學,同時產生了儒學的「義」與「利」互補優化,「和」與「爭」互補優化,「情」與「理」互補優化,「人」與「物」互補優化,「群」與「己」互補優化等核心價值觀念。
儒學倫理是將我國社會悠久歷史不同時期人類生活中所產生的道德觀念,歸納提升為人倫規范,用於指導人的社會道德實踐的倫理。因此,儒學倫理與世界其他所有國家倫理思想相比,具有更加豐富、完善的倫理和道德思想體系。
簡而言之,儒學倫理是約束「人性惡」、促使「人性善」、內化「人倫」、外化 「人道」的「人倫思想」。
2、企業倫理發展與企業道德
企業倫理是從管理學、倫理學和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獨立的新興學科。企業倫理學起源於美國,歷經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的萌芽價段、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初興階段和20世紀90年代初的勃興階段三個發展時期,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企業倫理學已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國內企業倫理研究始於80年代未,雖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已佔到了我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經營、投入的行業較多,已吸納了3億多人就業,因涉及的社會面較廣,企業倫理道德問題在中小企業的表現也比較突出,引發的社會矛盾較多。因此,企業倫理的研究引起了管理學界的普遍重視,他們對企業倫理理論建構中所涉及的理論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討。
企業倫理學是專門研究經濟倫理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是研究企業道德行為的學科。企業倫理是關於企業一切經營管理行為的善與惡的道德規范。
美籍華裔學者成中英在《文化、倫理與哲學》書中說:「企業倫理是指任何企業團體或生產機構以合法手段獲利時,所應遵守的倫理規則。」
德國學者阿爾伯特.勒爾在《企業倫理學基礎》中的觀點,「道德是指一定的文化界域內占實際支配地位的現存規范,而倫理則是指對這種道德規范的嚴密性思考」。
我國學者徐維群在《倫理管理——現代管理的道德透視》一書中寫道:「倫理和道德,是倫理學的二個最基本的范疇,常被通用,但也有區別,筆者比較傾向於從倫理主體的角度對倫理和道德進行區分」。
企業道德主要包含企業道德意識、道德良心、道德准則和道德行為,這些都是企業倫理的重要構成,倫理是人的主觀內化意識,道德是人性良知的外化實踐。企業倫理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價值觀念、內心信仰和企業組織規范起作用的。
人類的生活中離不開倫理與道德的規范統一,而道德是不能離開傳統和繼承的。企業倫理行為歸根到底是「人」的行為,既然是「人」的行為,人的倫理意識就是人的道德實踐和表現。企業的倫理道德更要包含人的民族性、文化性、地域性、傳承性和相融性。企業的倫理道德內容主體是人的倫理道德,儒學的倫理的核心是規范人的道德主觀內化和道德外化實踐,並以此來和諧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生存發展。
(三)儒學倫理對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啟示
儒學倫理是關於人的行為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在市場物與物交換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在人的行為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層面上,儒學倫理特別強調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修養實踐,由此,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思想有著一些共同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相融性。
1.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的相融性
儒學倫理的重要思想之一是講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系,儒學以「仁」為核心的人際關系原則,是提倡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互利原則,人由於處於各種人際關系之中而不能孤立個體地生存,人只有通過在相互的交往中才能共同生存發展,因此,儒學提倡人與人「禮尚往來」。而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則就是「仁」,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說來,就是要利己利人、推己及人,這其間包含著人與人之間互助的內涵。儒學這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互利交往合作共贏的倫理思想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互利交換原則是相互融通的。
2.儒學倫理注重規范和秩序的意識與市場經濟對規范秩序的客觀要求
儒學倫理注重規范與秩序的意識與現代市場對規范秩序的客觀要求也有其一致性的方面。儒學倫理重視和強調人際間的相互交往關系,並強調人際間的交往要在嚴格的規范體系下,即「禮」的規范下進行。要求人的言行舉止動態都要合於「禮」,通過「禮」的規范來實現人際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社會的和諧秩序。而市場經濟則是社會化、國際化的經濟交換,交換關系復雜多樣,交換主體千差萬別,因而只有在統一的規范條件制約和調解中才有可能正常進行。市場經濟是以契約、合同為基礎的法制經濟,其倫理思想之一是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立法並制定規則,該規則的實行又依賴於穩定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道德體系。在歐美國家,市場經濟規則的運用依賴於西方社會的宗教理念和法律制度而形成的一整套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如沒有良好的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就沒有市場經濟規則的正常運行。因此,市場經濟在要求人的自主的主體意識時,更要具有自覺的良好道德意識。在我國,對道德自主規范與遵守社會秩序的重視則是儒學倫理思想的核心。
3.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合作精神
儒學倫理對市場經濟的作用,還明顯客觀的體現在儒學倫理推己及人道德思維方式,其「忠恕之道」,引用朱熹的解釋為「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由此,盡己是推己的前提,正己後方能正人,自性善,才能與人為善。「忠」是儒學倫理的精髓,「忠恕」人不怨,且能尚德立業,「中和」人合人,方能和氣生財。儒學倫理忠恕之道的價值取向強調個人與他人、與群體、社會發生矛盾沖突時,要釆取恭敬、謙讓、忍耐的態度,以群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協調好各種人際關系。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還特別強調人要忠於自己的國家、忠於自己的家族、群體,忠於家庭和友人。儒學倫理中庸和諧思想更有利於培育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精神。這種企業倫理精神對促進企業的凝聚力和加強群體合作精神,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與西方的企業倫理思想之個人利益至上原則不同的是,儒學倫理在尊重個人價值的基礎上更重視、忠於群體利益,強化人們對其所屬的群體要有歸屬感、責任心和群體精神,要把為群體的效力當成是自己的忠誠表現。儒學所提倡的群體成員間要互利合作、和諧溝通、協商一致的精神非常適合企業與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的困難時期。
儒學倫理中的忠恕之道群體合作精神是實現企業發展的思想保障。企業的發展也在於員工對企業群體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企業經理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群體合作精神與西方企業的團隊合作精神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企業和員工形成的是以利益為基礎,感情為紐帶,命運相關的群體,即「企業群體」,企業員工都為這一群體盡心努力,忠於職守,從而,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不斷提高鞏固,企業才能持續經營發展。
4.儒學倫理的誠信思想與市場經濟的信譽至上原則
「信」是儒學倫理思想人的核心道德觀,孔子說: 「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者」,就是說人無誠信則無法在社會中生存、立足。誠信是儒學倫理中為人處世的一個根本性原則。儒學的《中庸》一書則說:「誠者天之道也」。而「信」是誠的具體表現,是儒學倫理所強調的「五常」之一。《論語·為政》提倡「言而有信」。儒學倫理的誠信為本的道德准則與現代企業信譽至上的企業倫理道德觀念是相同的。
在當代市場經濟發達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歷史時期,將儒學誠信為本的倫理思想應用到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中,從而使企業在市場交易行為中、人際關系交往中確立信用意識,同時也有利於使企業基於功利目的信譽得到升華,成為一種更加自覺的主體倫理精神,從而使企業信用和員工信用更加穩定和持久,更能有效地促進企業和員工的發展。
當然,儒學倫理也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相融的一面,如重義輕利,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有一定的阻礙,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需要,企業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否則,企業就不能實現持續發展目標,然而,儒學倫理中的以義取利思想更能有效地使企業按合乎道德的標准來實現公司合理的利潤,只有這樣的利益才是最長久的。
二十世紀初,一些學者主張全面批評儒學倫理思想,他們認為儒學倫理思想是阻礙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封建意識,這種觀點長期佔主導地位。學術界和有些人主觀、片面的認為儒學倫理與現代的市場經濟理念是不相融的,在他們看來,儒學倫理思想是重義輕利、重群體輕個人、重人情輕法制、重和諧輕競爭,而西方的市場經濟則是以個人利益至上的自由經濟、法制經濟,儒學倫理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要清除儒學倫理的這些傳統觀念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我國著名學者唐凱麟先生主編的《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一書中認為: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與現代市場經濟有很多相融性,他對孔子的經濟倫理思想和近代的儒家經濟倫理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儒家的倫理思想具有現代價值,但有雙重性,應批判性的繼承、可以在創新的基礎上合理的應用。
經過近三十年的企業實踐,我們認為儒學倫理道德思想可以和現代企業管理思想有機地結合。西方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可與儒學倫理中「仁」的以人為中心思想有機結合;儒學倫理注重規范和秩序的意識與市場經濟對規范秩序的客觀要求是相同的,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群體合作精神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企業精神是相同的,儒學倫理的誠信思想與市場經濟的信譽至上原則是一致的。
(四)結論
亞當·斯密曾指出:「任何市場經濟的發展只有在共享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基礎上才能正常運行」。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差異化和社會多元化的市場經濟大時代背景下,我國的中小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基業長青,必須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東西方企業倫理思想的差異性,充分挖掘應用我國傳統的儒學倫理思想,並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現行的法律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以此來構建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移植西方的倫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眾多中小企業的實踐證明:誰如不重視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放棄了企業倫理道德去一味的追求企業的經濟利潤指標,誰就必將會被社會不容、被消費者拋棄,企業最終將走向滅亡。誰構建了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並付諸實施,誰的發展目標就會實現,企業和員工、企業和消費者、企業和政府、企業和社會就能和諧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我艱苦創業、苦心經營、拼搏奮斗的三十年,在這段不尋常的歷史時期,我國首批創業的中小企業已所剩無幾、屈指可數了。總結他們失敗的經驗教訓是:他們不重視企業倫理道德的建立,認為可有可無,或者是盲目地趕時髦,照搬移植西方的企業倫理思想。我經營企業近三十年的實踐表明,我國土生土長的中小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和實施,決不能離開傳統的儒學倫理做基礎,否則我國的中小企業就難以生存和發展。
⑤ 德國工業4.0的三個設想是什麼
德國工業4.0的三個設想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
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路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德國所謂的工業4.0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自2013年4月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以來,工業4.0迅速成為德國的另一個標簽,並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
⑥ 德國以什麼經濟為主
德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世界領先的加工技術和雄厚的製造業基礎,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和品牌產品,但同時也是一個以中小型企業(指500名員工以下,年銷售額5000萬歐元以下的企業)為支柱的經濟強國。為了促進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實現社會充分就業,德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工作,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努力,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扶持政策和促進措施。
在企業經營和收入分配上,企業把企業的福利也算作人工成本,當然不能反映企業真正的經營情況,對其他行業也不公平。另外績效工資、年終獎與經濟效益掛鉤的浮動比例是不是符合國家的規定,是不是有批文,年薪制、資金的分配方案是否通過職代會,也都是檢查的重點。另外,企業福利待遇國家並沒有明文規定,政策界限較模糊,一些企業就很容易鑽空子,以福利的形式發放待遇。這些「灰色地帶」怎樣限制,將在這方面進行率先探索。
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德國政府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在市場開發上的支持力度,並重點支持出口企業參加各種展覽會,拓展國外市場。政府每年撥專款3500萬歐元,資助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其中99%的經費用在了中小企業上。開展職業技術培訓是重要內容隨著產業的擴大,行業的細分和企業數量的增長,技術工人的需求也是廣大中小企業遇到的突出問題。強化職業培訓,是德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又一顯著特徵,德國政府把提高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增強經營能力作為發展中小企業的重要內容,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經過多年的發展,德國已經形成了標准較為統一的雙軌制職業培訓制度。
所謂「雙軌制」或「雙元制」技術培訓,就是強制要求中小企業主、企業管理人員和初創業者、各類技術工人和青年人,在從事某種專業技術工作時,必須先經過2-_3年的培訓,其中一半時間為理論學習,另外一半的時間為企業崗位培訓。目前德國已形成3o0多個技工崗位培訓統一的標准。德國職業技術工人待遇高,客觀上促使了技術培訓的良性循環。
據德國研究機構調查,在讀的中學生中,只有20%左右的學生提出中學畢業後上大學,其他都願意選擇職業技術培訓。在德國,大部分企業的需求是高技術工人。經過職業技術培訓的學員就業崗位穩定,而大學生就業率不到50%,—個技術工人的年收入相當於或者高於碩士學歷員工的待遇,也沒有技術工人地位低受到歧視的不良社會現象。注重創業服務是重要任務增加新創企業,擴大就業崗位是發展中小企業的重要目的。德國政府不斷加大對新創企業的激勵力度,激勵項目已經超過200項。在所有激勵項目中,對中小企業的創業資助力度最大。
一般而言,—個新創企業,經過審查,均可得到企業投資總額18%的政府資金支持,待企業正常運轉後,還能得到投資總額的15%的資金支持。有的州、市,如萊法州,一個新創企業甚至能獲得高達50%的資金補助。怎樣扶持新辦中小企業,經濟技術部總的指導思想是:盡力維持新辦企業的繁榮,保護現有企業的穩定,創造條件和環境,保證充分就業。
一是要求各類中介組織,免費為新創企業提供各類咨詢。從2000年開始,制定了《中小企業七年行動綱要》,要求各金融機構舉辦「新創企業家」講座,並且為個人提供發展創業的支持,要求工商大會在40個城市創建「卓越中心」,並給予資助。
二是對新創企業提供資助。設立了創新基金(ERP),凡新辦企業自有資金不足者,可以得到「ERP」計劃的自有資金證明,憑證明到復興或平衡銀行貸款,進行創業實踐。如發生風險,政府ERP承擔80%風險,銀行承擔20%。
三是減稅支持。1998年政府出台了中小企業減稅計劃,從1998年一2005年,減少中小企業稅收l50億歐元,其中減少營業稅65億歐元,降低養老金稅,收入缺口通過提高燃料稅率予以彌補。經濟技術部稱聯邦的「減稅計劃」使創業者在商業決策時又一次具備了可靠的基礎和清晰的前景。
同時,各州也都圍繞本州的實際,制訂了許多鼓勵和扶持創辦中小企業的政策,並發揮了重要作用。正由於有這種全方位的支持和資助,德國中小企業數量正以年凈增7萬戶的快速度增長,為社會提供了絕大多數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
⑦ 中小企業的研究背景
1.1.1課題背景 截至2010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數己達到6100多萬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出口總額和上交稅收分別佔全國的58.5%、68.3%和50.2%,並提供了城鎮就業人口75%以上的就業機會並吸納了75%以上農村轉移出來的勞動力,最近,國務院專門就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出台了措施,可見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及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其實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作用也非常突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及新經濟革命的深入,發達國家都在積極動手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與研究。美國政府將中小企業稱為「美國經濟的脊樑」,里根總統曾指出:「中小企業是我們自由經濟制度的心臟和靈魂」。日本經濟學家認為,「沒有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就沒有日本的繁榮」。歐盟從1994年便開始實施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研究與開發工作的《第四個科技發展研究框架計劃》,當時的預算已達123億歐洲貨幣單位,1997年又提出了發展中小企業新戰略的政策報告。德國把中小企業的發展看作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我國的台灣省也把中小企業當作是「台灣地區經濟的中堅力量和柱石」。以美國未來學家《大趨勢》作者奈斯比特為首的革新者,更是提出了世界經濟規模越大,則中小企業經濟實體越有力量的理論。然而,從世界經濟發展來看,各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都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其中融資難問題是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各國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管理學家都把它提升到戰略高度給予重視。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需要面對的困難更多。這是因為,我國的中小企業不僅要面對一般的融資問題,即直接融資缺口和間接融資缺口的問題,而且需要面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特殊問題,即所有制歧視、社會信用文化匾乏、法製法規的不健全及公司治理結構極不完善等深層次的問題。 就直接融資而言,我國的資本市場尚不發達,目前僅有主板市場,適用於中小企業的創業板市場籌劃近10年之久,卻仍未出台,另外,債券市場雖己啟動,但中小企業希望從債券市場上融得資金,並不容易,我國中小企業第一隻集合債券—「07深中小債」於2007年11月14日甫在深圳正式發行,發行總額為10億人民幣,這是我國首隻由中小企業捆綁發行的債券。目前第二隻集合債券中關村7家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尚處於籌備階段。綜上所述,我國中小企業想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實屬不易。 就間接融資渠道而言,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渠道狹窄,過渡依賴於銀行。但是,己經走上商業化道路的商業銀行在向企業提供貸款時,基於貸款安全性考慮,更可能對廣大中小企業實行「信貸配給」。與經濟的多層次相對應,金融機構體系也應是多層次的。然而,這種對應在我國正處於一種斷層和缺失。在現行金融體制中,像國外那樣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貸款擔保組織、貸款擔保基金、中小企業同業協會等中小金融機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給中小企業的融資造成一些障礙。 1.1.2課題意義 在我國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政府、銀行、中小企業自身都應該積極參與。政府應該為中小企業融資創建良好的法律環境和市場環境,構築全方位、多層次的市場融資體系,並盡量為中小企業提供財政及稅收優惠政策;銀行應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金融企業制度,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暢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而中小企業本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內在融資能力,因地制宜的選擇融資途徑。 綜上,鑒於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客觀分析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的成因,並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對我國漸進式改革的平穩推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⑧ 誰能告訴我一下國外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它們發展規律的圖形呀
國外學者有關中小企業理論研究觀點的歷史回顧
2009-3-29 全球品牌網 唐海濱
作者認為,國外學者上世紀下半葉對中小企業的研究觀點,一些國家發展制定的中小企業的政策,對我國研究當今中小企業問題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什麼?因為他們經歷了與我國類似的經濟發展進程。
1.特點研究。西方學者一般認為,中小企業具有如下經營特點:(1)中小企業的經營,多屬個人經營;企業的成敗完全取決於經營者的個人能力;(2)利用的資本少,外部資本的籌措能力不必很強,其活動領域僅限於用中小資本能夠操業的范圍;(3)其成長與否,受其企業的獨立自主性所左右;(4)由於資本弱小,存在許多競爭對手,容易形成過度競爭的局面;(5)環境變化對中小企業的刺激或沖擊是很大的,由此各企業的適應性差距較大。
2.規模劃分。在德國,早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已出現了「中企業論」。在美國,上世紀50年代末就有人把由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較大規模企業作為研究對象。由於各國標准差異較大,中小企業是相對大企業而言統稱的。一般把它們可劃分為不同的規模階段:(1)個體或微型企業。就業人數在10人以下的勞動集約企業是零星企業或個體企業。是一種家庭生產制,多數在自己的住宅從事營業,完全沒有管理人才,沒有組織。但它們之間差距很大。有的生命力很強,並不斷成長發展,有許多停滯或破產。(2)小企業。一般把10—50人左右的企業稱為小企業。在資本主義社會多數小企業是在住宅從事經營活動。帶有同族色彩。企業的存亡是依靠經營者的勤奮、誠實等天資條件以及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技術。今天的發達國家在過去實行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時,都曾經依靠過小企業。即使在1960年,美國、英國、原西德製造業的產業大約有1/4是在僱工人數不滿100的廠家進行的。在僱工5—33人的規模占企業總數的比重,英國(1979)65.2%,美國(1997)56.4%,韓國(1981)70.6%,日本(1972)80.2%,印度(1977)51.7%,南斯拉夫(1981)6.6%,匈牙利(1981)2.2%,在僱工33—75規模上,上述國家的比重(%)為15.7、20.3、14.7、10.7、35.3、15.8、4.8。(3)中型企業。50—300人左右的企業屬中型企業。雖有很多性質不同的企業,但卻都列入中型企業的范圍。中型企業的設備能力強,資本的裝備效率高,以銷售額來看,也是相當可觀的。在上述外國企業中,介於這個規模之間的比重英國為12.2%,美國為16.2%,韓國為10.7%,日本為6.9%,印度為8.6%,南斯拉夫為44.1%,匈牙利為27.9%。(4)在國外,特別是日本,把介於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企業,稱為骨幹企業。在國外從人數上區分,把超過300—2000人左右的企業屬骨幹企業。日本把骨幹企業銷售額的上限定在200億日元,即使股份資本,也應達50億日元左右。在國外,骨幹企業的研究史已有近50年。
3.優點分析。發展經濟學的研究者認為,發展中小企業則是發展中國家振興經濟,實現工業化的重要途徑。並認為政府消除障礙比積極鼓勵更為重要。他們認為,中小企業有四大優點:(1)增加勞動就業人數;(2)導致工業的分散;(3)促進收入分配的較大平等;(4)動員兩種資源:企業人才和本地區原料,並且易於從事革新,促進技術進步。
4.末松玄六的觀點。日本經濟學家、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末松玄六在他的《中小企業經營》一書序言中對中小企業給予了不同的評價。許多人信奉「大量生產原則」、「大規模經濟效益」的說教,而他卻認為規模越小的企業,利潤率、投資效益等生產率越高。由於大企業控制市場和系列化,有人主張中小企業應該資本集約化、設備現代化、大量生產化,並尋求經濟聯合才能生存下去。而他則認為,中小企業應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在勞動、知識熟練集約化、服務差別化上下功夫,才是確保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他認為中小企業是獨立自主的企業,在經濟發展上起到巨大作用,是大企業的支柱,完全可以自主經營。
5.普弗夫的觀點。普弗夫在考察中小企業存在的依據時,認為保證中小企業存在的經濟因素主要有:(1)GNP的增長率循環提高,當GNP急速增長時,需要很大的銷售能力,這樣需發展中小企業。(2)加快技術改革的步伐,使嶄新的專門化的服務成為必要,支配服務業的中小企業的產業得到發展。(3)年輕的新產業的興起。(4)有利於小企業的產業在優越的經濟環境中比其它產業增長得快。他認為在更廣泛的意義說,有利於小企業的特殊經濟因素還有:(1)技術要求不高;(2)經營的熟練程度無足輕重;(3)不需要大量資本;(4)市場是地方性的。他認為中小企業有許多明顯的特點,也就是其存在的合理依據:(1)彈力性強;(2)適應性強;(3)提供個人服務;(4)專門的、高級的服務的產品。設計出新產品和新工藝而使產品生產的方法發生變化的時候,對具有大量龐大的固定設備的企業是不利的。產品變化迅速,要求產品差別化,環繞其它企業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快的時候,必須有迅速的適應能力。普氏認為對中小企業的將來發生影響的環境條件有:整個經濟的增長率;不同行業的增長率;能源;運輸;城市化;技術的發展;企業的結構和組織;人口的發展狀況;勞動市場;經營技術;特許化;租賃百貨店的發展。上述因素越向好的方向發展,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越好。他認為,聯合合並企業組織的集中,是中小企業的地位減弱的原因。
6.豪蘭德的觀點。豪蘭德在《中小企業的未來》一書中得出的中小企業存在結論是:(1)整個經濟的發展、企業數和國民生產之間有著密切的相關關系。國民總生產得到發展,企業數就增加,因而中小企業也增加。隨著景氣的循環,觀察企業人口的增減。整個經濟的發展,能增加經濟的幅度、深度和富裕程度,能決定市場,給中小企業的發展的機會。整個經濟的發展,能提高收入的水平,增加個人儲蓄,能供應中小企業的開業資金。(2)技術的發展越快,中小企業發展的機會越多。中小企業對技術發明有很大的作用。技術的發展呈波浪式的形式,擴大著中小企業的范圍和數量。在新產品或新產業的初期階段,中小企業能製造零部件,在成熟階段,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專門化生產的機會。在銷售和服務業中,由於受規模利益的限制,因而中小企業的銷售、服務的機會是很多的。(3)在融資方面雖然中小企業有困難,但如果有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幫助,中小企業就可以通過投資公司、銀行等部門的關心來融通資金。(4)聯邦稅的影響,也對中小企業不利。因此在稅收上的改善,中小企業的地位會得到加強。(5)對中小企業的保護,表現在政府的一連串的反壟斷政策里。(6)政府對中小企業產品的購買量的增加,也給中小企業更多的發展機會。(7)城市化的進展,進一步擴大了市場,越來越吸引更大市場要求的工廠離開原料供應地,引起了許多差別化或極端專門化的商品生產的中小規模工廠的出現。
7.對骨幹企業的認識。學者們認為,骨幹企業在一國各地普遍發展成為成熟經濟的主要特徵。自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P·德訥卡、P·R·拉羅斯、R·J·倍卡都明確談到了骨幹企業。從先進工業國家來看,骨幹企業已作為大中小企業之間一個較大層次在客觀上存在著。並且被認為,骨幹企業的企業家活動越活躍,這個國家也就越有活力。因為骨幹企業的活動背景是無數中小企業的活動。認為在成熟經濟中,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的生存領域進一步擴大了。經濟的活力是依存於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的。一般認為,骨幹企業是隨著重化學工業的發展而增加,並逐步形成一個階層的。它從中小企業發展起來,但又不至於發展成為大企業,並作為一個獨立企業存在。此外,生產的重復化進展,投資財產的需要多樣化,人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以及服務經濟化的發展都拓展了骨幹企業的活動領域。骨幹企業的地區分散化被看成是成熟經濟的特徵。在革新的中小企業中有一部分向骨幹企業成長。但並不是一切中小企業都可以成長為骨幹企業的。只有那些具有企業家活動和組織能力而又獨立自主地大量產生創造成果的企業才能夠發展成為骨幹企業。革新的中小企業是由優秀的企業家領導的,而大企業是通過組織來指揮活動,由專門的經營者進行管理,前者的經營是突出企業家個人的作用,而後者經營是通過組織來進行。骨幹企業的特點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即有屬於企業家的經營者領導和指揮,同時又通過組織來活動。因此骨幹企業是以具有強烈個性的企業家和組織之間的緊張關系為軸心而展開活動的。骨幹企業的生命,是企業家活動而不是組織力。它容易隱蔽企業的勢力,不易看出它的勢力強弱。因為它存在兩面性。其存在形態在各個產業領域較集中的在第二產業,但目前第二產業中主要集中於高科技產業中。而且分散在各地區。因為它是從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它和地區經濟有著密切聯系。
在西方發達國家再次工業化進程中革新的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已成為技術革命的主力。為了加速技術革命,E·F·希姆哈主張建立ABCD綜合體,A指行政,B指企業,C指信息機構,D指市民團體。通過這四方面協作,建立地區組織,加速技術開發的進程,而在這一進程中革新的中小企業和骨幹企業起決定性作用。研究骨幹企業的人士認為,隨著成熟經濟的形成,與現代工業化相對的新技術革命時代的到來,大企業萬能的時代結束了。因為以地區為基礎的小規模技術革命的必要性在不斷擴大,所以大、骨幹、中小型企業並存的時代已開始。在多數地區已經形成企業家、專門經營資源、資金的結合。發展地區經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擴大了。
8.一些國家對制定中小企業的政策的認識。1971年,英國中小企業的咨詢委員會認為:「所謂英國病的病因,就在於製造業中的中小企業數量減少。」該委員會的A·德訥在對日本中小企業狀況調查後認為:不助長中小企業的創業和發展,新的產業就不會出現,就業的新領域也就無法產生。美國經濟學家R·E·卡弗斯提出,正常地、適當地向中小企業分配資金,是促使英國生產上升的手段之一。
在美國,下院在1978年聽取了題為「理解中小企業界在生產社會中應該起到充滿活力的作用」的匯報。1980年又發表了以「美國中小企業的未來」為題的報告書,在該報告中談到60個勸獎項目。在卡特政府1978—1979年間先後召集全美各地的中小企業者舉行了57次公開討論會,並於1980年1月召開了國會加以討論。下院對中小企業作用和重要性進行的分析中認為:(1)中小企業是競爭的先鋒,中小企業具有能夠通過競爭而比大企業更快地反映需求的能力。它們的生命,就依存於這種快速供給的能力。(2)中小企業是技術革新和創造發明的主力。他們認為,美國生產增長率的低下,主要原因在於中小企業的技術革新受到阻礙。(3)中小企業是國民的職業造物主。在向失業問題挑戰的斗爭中,中小企業無疑是美國的領導者。民間就業者的2/3,是從事於中小企業。(4)中小企業是產生領袖人物的溫床。美國的政治、社會領導人和傑出企業家多數出身於中小企業。(5)中小企業是企業家發揮才能,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做一個企業家,在美國,這是人們的普遍願望。中小企業是給予社會以很大影響的企業家們大顯身手的地方。白宮中小企業委員會認為20世紀80年代是企業家的時代,最重要的事情是,通過發揮創造才能和不斷總結經驗,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基礎。該委員會滿有信心地指出,中小企業的新產品、新服務、技術的突破,是美國未來的大發展,不斷創造新的產業群和新的市場,並得出一個共識:中小企業應有與大企業不同的經營方法和不同的具有教育的獨自的經濟部門。大企業萬能已經是陳舊的觀念。中小企業具有極大的活力。該委員會提出20世紀80年代政府的政策目標是:(1)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應該發揮比較大的作用。到80年代末,它的產值應在國民總值中佔到50%以上。(2)應該開展發展中小企業的獨自的政策研究。其特別計劃是:①使大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平等。擴大現有中小企業利潤,使之擴大投資。②廢止或減小有礙中小企業發展、危及中小企業存在的那些繁瑣的規章制度和義務。③發揮創造革新活動,改善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技術狀況,減少破產,謀求經濟增長。④在貿易、新能源、革新技術等國家重要經濟領域,擴大中小企業的參入機會。⑤在官方訂貨和金融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方面。⑥在政府各級政策決定中,聽取和反映中小企業呼聲的系統應制度化。他們把未來美國經濟寄託在中小企業的活力上。
日本政府二次大戰後,為了恢復經濟,採取消除經濟集中的政策,重視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並在通商產業省設立了中小企業廳,把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提到了政府的議事日程中,並制定了《中小企業基本法》,其目的在於,促使中小企業適應國民經濟成長的需要而發展,並提高中小企業職工的社會經濟地位。其主要政策措施有:(1)使中小企業結構高級化。第一促使其設備的現代化。要提高生產效率,必須使設備現代化,但中小企業資金又難以保證,所以政府要採取一定的優惠和援助措施在資金上幫助中小企業。第二促使中小企業提高技術水平並使經營管理合理化。主要是建立中小企業的行業協會和其它機構開展咨詢、情報、技術指導、技術開發等活動。第三促使中小企業的聯合,建立「中小企業團體中央會」,擔任指導工作,使得中小企業具有適應規模和進行專業化協作。發揮合作優勢。第四及時對中小企業的轉業進行指導,由政府指定轉業行業,屬於指定行業的中小企業者制定的轉業計劃獲得政府或地方都道府縣知事批准時,則從金融、信用保證、稅制等方面給予支援。第五在勞動政策上,開展如下工作來完善中小企業勞動環境。一是通過僱傭保險制度使僱傭關系穩定;二是通過職工訓練等促進工作能力的提高;三是通過最低工資制度等改進勞動條件;四是通過中小企業退職金互助制度等提高福利待遇。(2)補救措施。由於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處於不利地位,為了彌補這一方面,日本政府主要採取三項措施。一是防止過度競爭和適當事業活動的機會。二是使承包交易適當化。三是保證政府向中小企業定貨(政府采購向中小企業傾斜)。(3)金融和稅制上優待。在金融方面的措施有:建立使民間資金能夠放心貨放的信用保證制度;由政府系統的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貸款;認購中小企業為充實自有資本而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等。在稅制上實行一定的減免稅和援助措施。
以上敘述了上世紀末有關國家發展中小企業的基本情況、國家政策和一些中小企業理論的研究情況,從中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一是無論是工業化國家還是再次工業化國家,都必須把中小企業作為活躍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中小企業有著獨特的經營特點和發展規律,制定中小企業政策要尊重其經營特點和發展規律。熟悉歐美國家經濟發展史的人士都會有一個共識:歐美國家20世紀末期和21世紀初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的主要貢獻應該歸功於中小企業的發展。
⑨ 德國雙元制有啥特點
德國雙元制模式的主要特點:
(1)同生產緊密結合,培訓目標更符合企業的需要。德國雙元制模式下的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而且所接受的是企業目前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培訓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產性勞動的方式進行,從而減少了費用並提高了學習的目的性,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為未來工作而學習」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樣有利於學生在培訓結束後隨即投入工作。
(2)企業的廣泛參與。大企業多數擁有自己的培訓基地和人員。沒有能力單獨按照培訓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樣化的職業培訓的中小企業,也能通過跨企業的培訓和學校工廠的補充訓練或者委託其他企業代為培訓等方法參與職業教育。
(3)真實的生產環境及先時的設施設備,使學生比較接近實踐,接近未來工作的需要;
(4)能較早地接近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⑩ 國內外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理論
中小企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經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是大企業所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視的。中小企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和所創造的國民財富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企業數量上大大超過了大企業。
中小企業具有的創造性、靈活性和成長性優勢,在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世界各國都比較重視中小企業發展。隨著世界經濟形勢不斷發展變化,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重重挑戰。中小企業理論研究嚴重滯後於實踐的發展,同樣中小企業政策問題也日漸突出。
中小企業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不足: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市場佔有份額低。這種不足,使得中小企業在新經濟發展模式中處於不利地位。中小企業具有靈活的機制,但要改變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不利地位,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同樣也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
中小企業解決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向集群化方向發展。近年來,中小企業集群化發展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引起了國內外一些學者的關注。中國學者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吸收國外有關研究成果,並對國內中小企業專業集群現象進行了理論研究。
國外對產業集群理論的研究不斷廣泛和深化,主要從主流經濟學的研究範式和分析技術,從不同角度對中小企業集群進行了不同層面的闡述和實證,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業集群的靜態特徵,如外部經濟優勢、交易成本優勢、競爭優勢、貿易優勢、創新優勢等,但這些理論都有其局限性,單純靠某一理論均不能對企業集群問題做出完整、科學的解釋。
我國對產業集群理論的研究比較晚,主要是在借鑒國外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的。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間地理、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創新網路、產業政策和實證等方面,也有些借鑒了非主流經濟學從較新的研究視角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結合生態學或者社會學的觀點,對中小企業集群進行研究。但總體上說,主要是一種線性的、機械的、靜態的分析,僅適合於特定時間斷面上的線性經濟關系研究,許多研究停留於個別案例的事後歸納,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徵,較少深入內部機理研究,也缺乏企業集群演化的較完整的理論框架,更沒有用動態分析方法進行非線性的復雜系統分析。
1.2.2.1 歐美國家中小企業生存理論
隨著現代生產大型化、集中化的發展趨勢,中小企業似乎難以生存下去。一些經濟學家曾斷言,中 小 企 業 的 活 動 空 間 將 越 來 越 小。比 如,阿 爾 弗 雷 德 · 馬 歇 爾 (AlfredMarshall)在 《經濟學原理 (第一版)》中即持有這種觀點。然而,縱觀整個20世紀,雖然發達國家發生了數次企業兼並浪潮,並產生了一些巨無霸型企業,但中小企業的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機。在日本、義大利,中小企業數量一直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即使在以大企業著稱的美國,這個比例也在98%以上。在我國900多萬家注冊的企業中,中小企業佔99%以上。企業發展的事實雄辯地表明,中小企業非但沒有消失,其發展勢頭還越來越猛。
歐美一些國家的經濟學者,對中小企業問題有著很深入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劍橋學派,而劍橋學派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可分成三個學派,它們分別是最佳規模論、經濟進化論、不完全競爭理論。
(1)最佳規模理論。最佳規模理論從規模經濟方面論述了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可能性。奧斯汀·羅賓遜 (Austin Robinson)在 《競爭的產業結構》中用規模經濟理論解釋了中小企業的存在。認為,雖然大規模經營有許多優勢,但並非規模越大越好。羅賓遜還認為,小規模經營雖然不能享受大規模經濟的好處,但也有管理費用低、決策效率高、職工富有責任心等優勢。基於這一理論,小礦生存有著大礦所不具有的優勢。小礦的 「小規模經濟」是實現資源利用市場優化配置的一個重要基礎。小礦生產機動靈活,可以充分開發邊角資源;大規模採掘有利於大礦生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適於大礦開發還是適於小礦開發取決於礦產的賦存狀況,只要是適合的規模即是最佳規模。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小礦的生命力及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大中型礦山企業與小礦的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過去不可調和的競爭對立關系轉變為協調合作關系;從直接競爭轉為協調競爭,從而出現了共同開發礦產資源、共享資源開發效益的深入合作。
(2)經濟進化論。最早用經濟進化論 (林漢川,2003)思想解釋中小企業存在的經濟學家是馬歇爾,他在 《經濟學原理 (第一版)》中贊同斯密定理 (通過分工促進經濟增長的論斷),但中小企業頑強生存的現實引起了他的注意,而且在歸納古典經濟理論時,他發現在規模經濟遞增和競爭之間存在著矛盾,即所謂的 「馬歇爾沖突」。為解決這一沖突並解釋經濟現實,他在 《經濟學原理 (第二版)》中借鑒了達爾文進化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馬歇爾認為,自然界許多生物都有生命周期,比如一株幼苗吸收足夠的陽光、空氣、水分和其他營養,會長成參天大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這種狀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它終究會因擺脫不了年齡的影響而失去生命力,其他具有青春活力的幼苗又會沿著這一軌跡發展。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有其 「生成—發展—衰亡」的生命周期。馬歇爾還指出中小企業的最大特點就在於管理費用低、決策靈活,同樣可以獲得必要的信息 (企業規模愈小,必要信息量愈少)。馬歇爾從進化論角度、在中小企業個體層面上考察了其存在的原因,可稱為 「個體經濟進化論」。在20世紀末期涌現的企業能力理論經濟學家中,經濟學家安蒂斯·潘羅斯 (E.T.Penrose)秉承了馬歇爾的分析,認為企業沒有最優的規模,因為企業連續不斷地產生出新的資源,這些資源可用於有效拓展 「鄰近」的產品市場,單個企業往往處於由小到大的不斷進化之中,周而復始。經濟進化論用類比的手法闡釋了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原因。生物界的新舊更替歸根到底是新的原本弱小的企業對曾經強大企業的更替,本質上來說與企業的大小並無實質關系,是企業的個體生命周期與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與企業發展的狀況是否能夠適應所決定的。我國小礦的發展歷史充分證明了這樣的事實:採掘業中,大中型礦山企業的主導地位是不容動搖的。小礦的發展並不能對大中型礦山企業構成威脅,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大中型礦山。但開展 「垂直型」的協作方式,卻能創造出一種行業內部的 「共贏」局面。以大礦為頂點、以小礦企業為基礎而組成「垂直型」協作方式。大礦通過技術指導等協作方式,把小礦納入到生產體系中來。系列化論的核心是通過建立系列化生產經營體制,充分發揮不同規模、不同技術水平企業的優勢,從而創造出大大超過各類企業獨立生產經營的生產力,實現雙贏。系列化不僅能通過長期持續交易所建立的信賴合作關系,為大礦節約交易成本、生產和管理成本,也能減少小礦企業信息收集成本和銷售成本,提高小礦企業經營的穩定性。
(3)不完全競爭理論。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的競爭市場和完全的壟斷市場是不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 「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狀態,是中小企業成長的沃土。不完全競爭論者的代表人物是張伯倫和羅賓遜夫人。張伯倫特別強調 「產品的差異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重要作用,他認為由於產品的差異性,不僅大企業能形成壟斷因素,中小企業也會形成壟斷因素,因此,中小企業會生存和發展下去。羅賓遜夫人則強調了 「市場的不完全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重要意義。市場的不完全性是指參與競爭企業的條件各不相同,諸如銷售時間、銷售技巧、運輸費用的差異等,這些因素均會影響產品的價格。因此,只要中小企業經營策略得當,同樣可以對價格產生影響,擁有競爭優勢,這就是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共存的真正原因。在馬歇爾 「外部經濟」思想影響下,20世紀世紀50~60年代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理查德·尼爾森 (Richard Nelson)分別指出,在企業和市場這兩種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間,還存在著第三種組織活動的基本形式,即 「組織間協調」或 「中間性體制」,也就是一些組織通過戰略聯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獲得外部經濟的好處,這樣的市場已非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市場,而是另外一種含義的不完全競爭市場。單個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實力弱,難以與大企業抗衡,但可以結成 「中間性體制」,既能獲得外部經濟效果,又能獲得集體競爭優勢,以整體力量與大企業競爭。這樣,他們就用另一種含義的不完全市場解釋了中小企業的存在,同樣可以影響市場價格的形成。不完全競爭理論從現實經濟生活出發,證明了市場的不完全競爭狀態是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深刻根源。市場不完全性為小礦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單個小礦由於規模小、實力弱,難以與大中型礦山企業抗衡,但它們可以結成「中間性體制」,既能獲得外部經濟效果,又能獲得集體競爭優勢,以整體力量影響市場價格的形成,並與大型礦山企業競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尤其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小礦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缺乏協作的單個企業將難以生存下去。但是,通過集群內企業所建立的跨區域生產聯系企業,可以將自己的生產經營與發展相對固定地融入更大范圍的生產經營中,成為大礦山企業生產的組成部分。通過不斷參與大礦企業的生產和流通活動,小礦企業可以與大礦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從而獲得外部經濟和集體效率,提高專業化技術水平,並與他們構築起有能力創新和適應殘酷競爭的網路組織。融入區域性生產體系,依靠特定產品的競爭能力贏得在區域勞動分工體系中的位置,可以幫助小礦企業從低成本競爭的陷阱中走出來,進入以創新、質量和市場應變能力等 「高級優勢」為基礎的高端競爭軌道。
1.2.2.2 日本的中小企業生存理論
早在 「二戰」以前,日本決策層就特別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尤其是關於中小企業生存理論的研究。「二戰」以後,日本調整了對內對外的政治經濟政策,政府將重點放在了發展經濟上,對中小企業的研究進一步深入,關於中小企業生存理論的研究出現了一個新高潮。其中,以未松玄六教授的 「最適規模論」,中村秀一郎教授的 「大規模時代的終結論」以及 「環境適應論」最具代表性。
(1)最適規模論。未松玄六教授在 「最佳規模論」的基礎上,結合日本實際發展起了「最適規模論」,用以解釋中小企業的存在。未松在 《中小企業經營戰略》 (1971)中首先區分了最大收益規模的最適規模 (OSMRS)和最大效率規模的最適規模 (OSMES)。前者指以最大收益額所表示的最適規模,強調利潤的絕對量;後者指綜合考慮平均成本、銷售利潤率、總資本附加值率等因素時綜合效率最大的規模,強調利潤的相對量。只有OSMES才是企業競爭優勢的真正體現,但兩者往往並不重合。行業不同,企業最適規模也各異,所以一些行業特別適合中小企業的存在。未松詳細分析了一些行業大企業未必比中小企業具有競爭優勢:①大企業人際關系不融洽;②大企業管理層次多,管理費用和協調費用高;③大企業信息傳遞渠道不暢;④大企業內企業家精神缺失;⑤大企業規章制度繁雜,決策不靈活。最後未松得出結論:中小企業只要能發揮自身優勢,自然可以調整到最適規模,獲得規模經濟,與大企業共存並取得不斷的發展。最適規模論的突出貢獻在於:行業不同,企業所需的最適規模也不同,在某些行業中往往只有中小規模的企業才能生存,在那些需求呈現多樣化的行業尤其不利於大企業的生存。
(2)大規模時代的終結。日本學者中村秀一郎在 《大規模時代的終結———多元化產業組織》中依據日本的經濟現實認為,中小企業的蓬勃興起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所引起的。中村指出,日本經濟在 「黃金增長階段」(「二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初)的主要特徵是以重化工業為核心,企業在規模上追求大型化。然而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諸多原因,大企業生產經營步履維艱。「大規模時代」已經終結,中小企業將進入結構性大發展階段。他認為,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日本自70年代已從重化工業階段跨入信息化時代。首先,生產力隨著科技進步快速發展,引起產業結構由資本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轉移,人們對規模經濟的根本概念發生了動搖。其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提高,帶動需求結構向多元化、個性化發展,與之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方式取代了少品種、大批量的傳統生產方式。此外,國家為發展生產力,其產業政策亦向中小企業傾斜,這一切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可見,中小企業蓬勃興起的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的發展。
(3)環境適應論。企業能否適應環境的變化,決定著它的生存和發展。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發生了戰後以來最深刻、最激烈的變化。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大企業並沒有因為其雄厚實力而顯示出強大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中小企業也沒有因為其力量薄弱而被淘汰。在環境的動盪下,日本中小企業採取專業化協作,組成聯合體,增加對外投資等策略,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日本經濟學界對大中小企業的環境適應能力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認為在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大企業能充分發揮大批量生產的優越性,中小企業可在大企業不宜佔領的領域發揮作用。而當環境發生激烈變化時,大企業因規模過大,行動遲緩,反應不靈,其適應能力大打折扣,相反,中小企業則顯示出較強的活力和適應能力。回顧過去,正視現實,展望未來,中小企業由於其自身的優勢,有著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這一點不會改變。日本的中小企業生存理論是在歐美中小企業生存理論基礎上結合日本中小企業的具體實踐而提出來的,融入了許多時代特徵。例如:產業結構變動,知識、技術的飛速發展等。以上這些觀點和看法對於現代研究中小企業的生存理論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但縱觀這些理論,我們發現這些理論普遍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未能發掘出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學及社會學方面的深層次原因,這些都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我國,縱觀中小企業的主要生存理論,不難發現,中小企業,特別是各種類型的小礦,要著眼市場經濟的挑戰和機遇,善於規避自身的不足和劣勢,善於發掘其優勢和自身條件,確立正確科學的戰略目標,並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和集群效應,突破技術障礙,以適宜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小企業、小礦發展理論指導實踐。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實踐,在眾多西方理論基礎上提出我國的中小企業、小礦發展理論,更好地促進我國中小企業、小礦的發展。工業化過程中,企業分散布局帶來的規模不經濟、城鎮化滯後、土地浪費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引起了普遍關注。在我國礦山企業發展過程中,行政區劃條件下土地所有權屬的分割造成了 「村級村有,鄉級鄉有」的分散格局,土地分割細碎化。企業在低水平上散布於各村鎮,難以形成集群效應。通過企業集群的形成可以突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解決好農村企業及小城鎮發展中對土地的需求問題,也有利於土地集約化的開發。通過促進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一定空間尺度上的集中,形成產業的集聚,依託本地經濟與非農產業的發展,結合本地發展特點吸引外來相關企業形成本地化的生產網路體系,並加強協作與信賴關系,完善社會綜合配套服務,以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1.2.2.3 中小企業發展理論
1998年,邁克爾·波特 (M.E.Porter)在 《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 《集群和新競爭經濟學》一文,把企業集群理論推向新的高峰。早在19世紀末,馬歇爾就提出了企業集群理論,後來區位經濟學家又把這一理論推進了一步。中小企業集群理論的流派很多,這里主要介紹馬歇爾的外部經濟理論、韋伯的集聚經濟理論和波特的新競爭經濟理論。
(1)馬歇爾的外部經濟理論。外部經濟理論是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 《經濟學原理》中首先提出的。他講的是 「小企業集群」。他解釋說,「現在我們要繼續研究非常重要的外部經濟,這種經濟往往因許多性質相似的小型企業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說的工業地區分布———而獲得。」他認為,內部規模經濟是由單個企業內部的資源、組織和經營效率形成的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是由眾多相互聯系的企業集中在特定地方所產生的規模。他用外部規模經濟來說明中小企業集群為什麼存在,他認為生產或銷售同類產品的企業或存在著產業關聯的上、中、下游企業,集中於特定的地方,會使專門人才、專門機械、原材料產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這種使用效率是處於分散狀態下的企業所不能達到的,這種高效率形成了外部經濟,從而促使中小企業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業集群。
(2)韋伯的集聚經濟理論。工業區位學家韋伯 (A.Weber)在1909年出版的 《工業區位 論 》 一 書 中, 把 區 位 因 素 分 為 區 域 因 素 (Regional Factor) 和 集 聚 因 素(Agglomeration Factor)。他認為,集聚因素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僅通過企業自身的擴大而產生集聚優勢,這是初級階段;第二階段是各個企業通過相互聯系的組織而地方工業化,這是最重要的高級集聚階段。在高級集聚階段,各個企業通過相互聯系的組織而形成的地方工業化就是企業集群。在韋伯看來,企業集群的要素有四個方面:技術設備的發展使生產過程專業化,而專業化的生產部門更要求工業的集聚;勞動力的高度分工要求完善、靈活的勞動力組織,勞動力組織有利於集聚的發生;集聚可以產生廣泛的市場化,批量購買和銷售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提高了效率;正因為如此,集中化可以使基礎設施,如煤氣、自來水管道、街道等共享,整個 「基礎設施」使 「單個企業廉價」是可能的,從而降低 「一般經常性開支成本」,同時,一般開支的降低還會促進集中化。韋伯不僅分析了企業集群的集聚因素,還分析了分散因素。他認為,分散要素無非是集聚要素的相反傾向而已。產業在一個地方集聚與否,可以看成是集聚與分散相互作用的結果。韋伯將產業集聚歸因於企業決策者將集聚所得的利益與因遷移而追加的運輸和勞動成本進行大小比較後的結果,他將社會集聚和意外集聚 (外部經濟)看做是次要因素而在分析計算時沒做具體考慮。由於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是以古典經濟學為基礎、以成本分析為依據來研究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工業地域結構,所以,他沒有考慮壟斷價格給企業帶來的超額利潤,也沒有考慮政府和當地社會文化的作用,而只從資源稟賦的角度來考慮資源型產業的集聚。
(3)波特的新競爭經濟理論。20世紀90年代,波特提出著名的競爭優勢理論,體現在他的 《競爭戰略》(1980)、《競爭優勢》(1985)和 《國家競爭優勢》(1990)三部著作中。在該理論中,波特通過個案研究方法,從組織變革、價值鏈、經濟效率和柔性特徵所創造的競爭優勢角度重新審視企業集群的形成機理和價值。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並由此提出了分析國家競爭優勢的 「鑽石模型」,即認為國家競爭優勢取決於4個因素:投入要素狀況;需求狀況;支持性產業和相關產業;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波特認為,當這些要素相互作用、持續發展時,國家競爭產業會不斷增強,反之會有失去優勢的危險。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成功的產業,在地理上呈現集中的趨勢,這樣會提高經營的效率和專業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