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怎麼保持德國製造優勢

怎麼保持德國製造優勢

發布時間:2023-01-15 01:01:41

『壹』 德國製造業的秘密

在很多人心裡,「德國製造」就是高品質的代名詞。但是,德國製造究竟是怎麼實現的高品質,普通人不知道,業界關注得也不夠。這么多年來,中國企業一直是忙著學美國、學日本,真正學德國的企業很少,這是有問題的。中國製造想要實現持續地產業升級,往產業鏈的最高層攀爬,德國製造就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我們必須把它研究透了。

事實上,不但我們要學習德國製造,西方發達國家都在學習德國製造。為什麼?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除德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遇到了一個大麻煩——製造業空心化,或者叫「去工業化」。最典型的就是美國。二戰結束後的二三十年中,「美國製造」曾經橫掃天下,但是後來,製造業被逐漸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美國的工業帶漸漸凋敝,成為如今著名的「銹帶」。

「銹帶」的工人階層從富足的中產階級跌落到社會底層,生活看不到希望,陷入失業、酗酒、吸毒的泥潭,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奧巴馬政府千方百計想要重振美國製造,但沒能成功。於是,嚴重不滿的民眾把特朗普選上了台,特朗普的主要競選口號之一,就是要奪回失去的製造業崗位。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製造業迴流美國的跡象。

在歐洲,情況也差不多。過去30年裡,法國的製造業就業比例縮水一半,英國更是縮水2/3,是所有大國中去工業化最嚴重的。可以說,英國脫歐和法國黃馬甲運動,都和去工業化引發的社會矛盾密切相關。就在主要西方國家都落入「去工業化」陷阱的時候,德國卻是一個異類。

在這一波全球化過程中,德國製造不但沒有受到低成本國家的沖擊,反而抓住機會進一步增強了實力。比如在21世紀的頭十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就猛增了700%。高額的貿易盈餘,讓德國經濟在歐盟中一枝獨秀,可以說是歐盟經濟的壓艙石。那麼,德國製造究竟是怎麼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的?高工資、高福利的德國工人,怎麼就不怕被亞洲同行搶走飯碗呢?

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來給你詳細講述,德國製造背後的秘密。

第一,德國製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

第二,「萊茵模式」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有什麼不同?

第一部分

先來說第一點,德國製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

提起德國企業,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西門子、大眾、賓士這些跨國巨頭。實際上,這類龐然大物只是德國企業中的特例。德國99.6%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員工不超過500人,年銷售額不超過5000萬歐元。可以說,德國經濟的主體是中小企業,而非跨國大公司。

進一步看,同樣是中小企業,德國中小企業和美國中小企業有著很大的不同。美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是初創企業,它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做大做強。如果不能做大,那麼它們很快就會被淘汰。所以,美國中小企業都很「短命」:要麼做大,成長為大企業;要麼死亡。

相比起來,德國中小企業長壽得不可思議。在德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世代相傳的家族企業,有的傳了幾代人,有的甚至傳了十幾代人。比如德國最古老的縫紉用品公司,起源於1340年,至今已傳到家族的第16代。全世界存活至今的最古老的家族企業,大多都在德國。而且,這些企業都是「真正」的家族企業。什麼意思呢?

在美國,家族企業的定義是很寬泛的。如果一個家族擁有公司超過5%的股權,那麼這個公司就算家族企業,而不管這個家族有沒有真正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在德國,家族企業的定義要嚴格得多。一個家族不但要擁有企業的控股股權,而且至少要有一名家族成員參與經營。目前90%的德國企業都是這種嚴格定義的家族企業。

更讓令人想不到的是,德國企業不但大多都是家族企業,而且是地理意義上的「鄉鎮企業」。也就是說,它們遠離中心城市,分布在偏僻的小城鎮,甚至是小山村裡。企業世世代代待在這個地方,不但經營者是世襲的,有時連員工都是世襲的,上一代員工的子女長大後,繼續在這家企業工作。

來總結一下前面說的幾點:德國企業規模小,年齡大,家族經營,位置偏遠。這樣一群企業,無論怎麼看都沒有「冠軍相」,然而,它們之中卻產生了大量的 「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這個詞,是由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1986年首次提出的。它是指這樣一撥企業:銷售額不超過50億歐元,在某個細分市場上品牌位於世界前三名,或者是所在洲的領先生產商,所以是「冠軍」;同時,這些企業又非常低調,公眾基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所以是「隱形」的。西蒙在2014年寫了一本書,叫《隱形冠軍:未來全球化的先鋒》。這本書里說,他在全球找到了2734家這樣的「隱形冠軍」企業,其中德國獨佔了將近一半,有1307家,其中大部分是製造企業;而美國幾乎是德國的零頭,只有366家。

這些德國的隱形冠軍有多牛呢?首先,它們在某個細分市場占據了壟斷性的市場份額。隨便舉兩個例子。有一家膠水公司,專門生產把晶元粘在智能卡片上的膠水,它佔了全球75%的份額;還有一家專門生產魚類加工設備的企業,占據了全球80%的份額。

更重要的是,這些隱形冠軍根本不靠價格戰來搶市場,而是堅持走高質高價路線。比如,同等重量的機床,德國製造的價格是中國製造的20倍。吳伯凡老師在他的一期節目里說,海爾曾經想要收購一家專門生產菜刀的德國公司,後來嫌太貴了沒有買。這家公司值多少錢呢?30億歐元!一家賣菜刀的公司竟然值30億歐元,確實了不得。

這些隱形冠軍的經營策略也很有意思。它們很少申請專利,寧願把自己的技術作為商業機密來嚴格保守。而且,它們刻意保持自己的「隱身」狀態,只和關鍵客戶緊密聯系,極少在媒體和公眾面前曝光。一般以為,所有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知名度,而隱形冠軍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減小知名度當作一種商業策略。因為這樣才不會引起競爭對手的注意,可以悶聲發大財。

總結起來,德國製造企業的特點,是「小而美」。或者用吳伯凡老師的話來說,叫做「螺螄殼里做道場」,在一個小的細分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成了隱形冠軍。這些隱形冠軍企業基本都在德國本地生產,對外大量出口。一方面創造了大量貿易盈餘,一方面又給德國提供了大量高薪酬的製造業崗位。

那麼,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小,意味著資源有限,那隱形冠軍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在全球化浪潮下,這些隱形冠軍為什麼不把生產線搬到成本更低的國家去呢?

在這兒我要問你一個問題:對製造企業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資產?是機器設備嗎?是專利技術嗎?都不是。是成熟的、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一家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它的產業工人的核心競爭力。日本和德國早就洞察了這個秘密,所以,它們的製造企業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終身僱傭制。

我們通常以為,終身僱傭制只是企業不得不承擔的責任,但其實,這同時也是製造企業維持自身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就說過:如果經濟不景氣時大幅裁員,那麼等經濟復甦時,你到哪裡去找這樣一批成熟的工人?「豐田模式」的開創者大野耐一說得更明白:豐田生產的不是汽車,而是「人」。豐田公司花很多年時間悉心培養它的產業工人,如果離了這批人,豐田就什麼都不是。

德國製造企業也是高度依賴產業工人。吳伯凡老師講過一個例子:德國有一家製造高級手錶的老字型大小,叫做格拉蘇蒂。二戰後,這家企業被劃到了東德,名字也改為東德人民手錶廠。蘇聯人看中了這家企業,想把它搬到蘇聯,於是把它所有的機器設備全部打包運走。但是沒過一年,機器設備又被原封不動地搬了回來。為什麼?因為蘇聯找不到合格的工人來生產這種手錶。

這是怎樣的工人呢?他們絕非流水線上隨時可以替代的「零件」,而是一個個身懷絕技的「工匠」。比如,有的工人練就了非常敏感的手指,隨便拿起一顆螺絲釘,就能感覺得出微米級的尺寸差異。要知道,一微米是一毫米的千分之一!在普通人看來,這絕對是一種「超能力」。如果沒有這種高技能的工人,你就生產不出高精度的手錶。

那麼,這種高技能工人又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這就要說到德國特有的教育雙軌制,也就是學徒教育和高校教育並存。你來猜一下:德國年輕人中,有多少人上過大學?目前中國高校毛入學率為48%,也就是說,中國年輕人里有將近一半上了大學。德國的比例肯定要比中國高吧?錯了!德國年輕人中,只有不到30%選擇進大學。其餘2/3的德國年輕人,從初中畢業後,就開始接受學徒制教育,走高技術工人的道路。

具體來說,這些學徒每周在工廠實習3~4天,再花1~2天在職業學校學習工作相關的理論知識。學徒培訓一般持續兩年半到三年半,費用由企業和政府共同分擔。學徒畢業後,一般直接進入實習的工廠工作,就業率高達95%。很多德國工人在一家企業里一待就是50年,15歲當學徒進去,一直干到65歲退休。甚至有不少德國企業的CEO都沒上過大學,他們都是通過學徒制教育,從一線工人一步步提拔起來的。

說到這兒你肯定就明白了。德國「隱形冠軍」的核心優勢,就是學徒制培養出來的高技能工人。德國製造企業之所以不轉移生產線,是因為它沒辦法轉移,轉移了就生產不出相同的產品。所以,面對亞洲製造的有力競爭時,德國企業的選擇不是通過轉移生產線來降低成本,而是用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高的產品質量,來覆蓋工人的高成本。

反觀美國產業工人,他們從普通中學畢業後,並沒有機會像德國工人那樣接受高質量的職業培訓。美國工人的工作技能和亞洲同行差不多,成本卻要高出好幾倍,當然就很難保住飯碗。從這兒就可以看出,如果美國想要製造業迴流,光靠打擊對手是無濟於事的。必須踏踏實實進行社會改革和教育改革,提升美國產業工人自身的全球競爭力。歸根到底,一切還得靠實力說話。

好了,這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一個重點,德國製造的主力,是家族經營的中小企業。它們中產生了全球最多的「隱形冠軍」,而它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由學徒制培養出來的高素質的產業工人。

當然,對比德國製造與美國製造的不同表現,除了產業工人的因素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也就是,德國的「萊茵模式」和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有著本質性的不同。這也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二個重點。

第二部分

「萊茵模式」和「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它們對製造業的重要性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

事實上,當美國製造業從1970年代末開始萎縮時,美國精英階層的普遍反應是高興。為什麼呢?他們認為,製造業就業人數的下降,並不能說明美國製造不行了,反而說明製造業的效率變高了。比如,原來生產一噸鋼需要18人工時,現在只需要2人工時,生產效率是原來的9倍,當然就用不了這么多工人,製造業就業的萎縮就是不可避免的。你看,美國的農業部門不也經過了這個過程嗎,就業人數大幅減少,而畝產量卻不斷提高。

而且,美國精英還認為,製造業本身並不像過去那麼重要了。當時計算機浪潮席捲美國,他們認為,工業時代就要一去不復返,即將進入知識經濟和創新經濟時代。未來,知識和創意才是最重要的財富來源,美國人只需要專注於知識創新就好了,把低附加值的製造業轉移出去才是正道。所以他們積極推動美國的去工業化進程。

應該說,這種理念沒有錯,後來美國的創新經濟確實極為成功。但美國精英們忽略了一點:失業的農民可以成為工人,工人的收入水平比農民更高,整體的社會福利是提升的。但是,失業的工人只能進入服務業,金融、醫療等高端服務業他們進不去,只能轉向低端服務業,像收銀員、服務員等等。這些崗位的收入根本無法和產業工人相比,甚至很多崗位只是零工模式,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縮水。這就是造成今天美國社會矛盾的深層原因。

與美國不同,德國向來是高度重視製造業,堅持走製造強國的道路。目前美國製造業佔GDP份額僅為13%,而德國製造業佔GDP份額高達21%。德國政府於2019年2月發布了《工業戰略2030》,明確提出到2030年時,將製造業份額擴大到25%。為什麼德國人對製造業如此執著?

當我們回顧整個工業革命的進程,可以發現,無論是紡紗機、蒸汽機還是愛迪生旗下的眾多發明,這些重大技術進步,都不是從純科學或者少數天才那裡來的,而是來自於廣大工人日復一日的實踐操作和持續改進。所以,製造企業本身就是一所最好的「創新大學」,而產業工人就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對德國企業來說,創新與製造並不是什麼無可避免的對立,而更像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德國中小企業由於體量限制,在技術研發上的資金投入拼不過大企業和國際巨頭。怎麼辦呢?由德國政府想辦法來補齊這塊短板。德國擁有眾多大大小小的研究機構,它們就像是德國企業的「研發外掛」,專門進行新技術開發,然後把研發成果轉讓給企業來應用。

比如其中最有名的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這是德國也是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協會擁有2.5萬名科技人員,光在德國就有69個研究分部,年度研發預算超過20億歐元,每年研發出幾千種技術應用成果。最關鍵的是,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是公益性的非營利機構,它2/3的研發經費來自於德國政府。

除了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還有同樣知名的馬普學會。馬普學會同樣是由德國政府資助,擁有幾十名諾貝爾獎得主,專門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德國政府通過大手筆投入,在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領域推進創新,補齊了德國中小製造企業的研發短板,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德國製造的競爭實力。

除了對製造業的重視程度不同,「萊茵模式」和「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差異,還體現在企業治理結構上。美國公司是把股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美國的CEO本質上只對股東負責,他的薪酬和公司股價密切相關。為什麼美國公司的CEO普遍比較高調,特別喜歡在媒體上拋頭露面?因為他往往通過幾句話就能馬上提振股價。對於股價的過度關注,導致美國CEO特別看重公司的短期利潤率,而不捨得在長期項目上投入。比如,與其費時費力地培訓本國產業工人,幫助他們逐漸提升勞動技能,不如直接把生產線搬到低成本地區,能馬上提升利潤率。

而德國企業不同。前面說了,德國企業以家族企業為主,它們大部分都拒絕上市。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對企業的控制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企業的經營不受資本市場的干擾,才可以著眼於長期戰略。德國盛產「隱形冠軍」,也盛產「隱形CEO」。有一本管理暢銷書《從優秀到卓越》,裡面就提到,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並不是那些叱吒風雲的商界領袖,而是低調謙遜、踏實耕耘的幕後英雄。德國企業的CEO大多都是如此,就算是德國大公司,通常公眾也不熟悉它們CEO的名字。德國企業CEO的任期也很長,平均任職時間是他們美國同行的4倍。

那麼,如果企業不上市,缺錢了怎麼辦?找銀行借。這也是萊茵模式的一個特點,就是企業以間接融資為主。間接融資所要求的利潤是很低的,年利率不超過10%;而直接融資要求的利潤率高得多,如果是風險投資,更是要求幾十上百倍的回報率。相比起來,間接融資更利於企業的穩定經營。

德國銀行主要分成三類:私人銀行、儲貸銀行和合作銀行。其中,儲貸銀行和合作銀行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中小企業貸款約占貸款總額的2/3。這些銀行受到政府的嚴格監管,利潤率不高,但很穩定,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幾乎不受影響。銀行和企業之間聯系非常緊密,形成了一種長期合作夥伴關系。銀行對企業的情況非常了解,還會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比如,德意志銀行的一位CEO,就曾同時擔任23家公司的監事會成員。

除了銀行參與企業決策,員工也會參與企業決策,這就是萊茵模式下的「勞資共治原則」。根據德國的《勞資聯合委員會組成法》,每個企業都要成立職工委員會,職工委員會不僅享有對企業情況的知情權和咨詢權,而且有權參與到企業的營業決策過程中,讓工人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觀點和訴求。

勞資共治原則意味著,企業不再是完全屬於股東,而在一定程度上由股東和企業員工共同所有,雙方共同行使權利。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指出,在資本市場上,德國企業的股價要明顯低於美國企業,就是因為德國企業的股東權利實際上是打了折扣的。在勞資共治模式下,德國企業當然也就不能隨心所欲地轉移生產線。

當然,德國企業也並不反對全球化,實際上德國是最積極布局全球化的歐洲國家。只不過在全球化過程中,德國企業把技術含量不高的生產線轉移走,而把技術含量最高的核心零部件生產留在國內。同時,在轉移生產線的過程中,要保證本土員工利益不受損,還要讓員工分享到企業紅利。

你可能會有疑問:如果員工話語權太大,那他們會不會獅子大開口,不斷要求漲工資,最後把企業搞垮了?其實,勞資共治恰恰是把股東和員工從對立關系,變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當員工對企業有了話語權,他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更高。比如當生產緊張時,德國工人能夠以企業利益為重,自發組織起來加班。德國中小企業員工年流動率不超過3%,平均每個員工的在職時間長達33年;而美國企業員工年流動率高達30%,平均每個員工在職時間不到4年。

總結起來,萊茵模式的企業治理,是企業股東和利益相關方的共同治理,利益相關方包括銀行、員工、社區、產業上下游等等。萊茵模式又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它與純粹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不同的是,在進行自由競爭的同時,更注重經濟發展的長期性和持久性,還強調了企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不但要算經濟賬,還要算社會賬,實現雙重盈餘。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二個重點,與「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相比,「萊茵模式」極為重視製造業,由政府出資來幫助企業搞研發;企業治理不是股東利益至上,而是強調勞資共治。

總結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以來,德國製造迅速崛起,但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互聯網和創新經濟發展得最迅猛的1990年代,德國經濟明顯落後了,還一度被貼上「歐洲病夫」的標簽。當時的德國精英階層懷疑,「萊茵模式」還能否走得通,是否要全盤學習「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幸好,德國堅持了自己的道路,並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大對製造企業的支持力度,為經濟復甦夯實了基礎。2008年金融危機後,德國率先走出困境,實現強勁反彈,很快成為歐洲各國的領頭羊

『貳』 德國機械製造業概況及對華前景

機械製造業是德國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產品出口額及國際市場份額均居全球首位,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穩定增長,我對德機械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將為其相關企業提供眾多商機,也有助於我減少對德貿易順差。因此,雙方在該領域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符合各自的經濟利益。本文在介紹德國機械製造業概況的基礎上,分析了該行業未來對華出口的前景。
一、德國機械製造業概況
(一)機械製造業在德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機械製造業是德國最大、最重要的工業部門之一,可與之相比的只有汽車製造和化工業等。但是,後者均為大公司佔主導地位,而機械製造業的主力則是平均擁有150名員工、年均營業額2600萬歐元的中小型企業。2006年,該行業實現銷售額1670億歐元,略低於汽車製造業。但是,其6000家企業聘用員工的總數達87.3萬,就公司數量和就業人數(均不包括供應商)而言,要遠高於汽車製造業。
(二)德國機械製造業的獨特結構
機械製造業的結構在德國工業界獨一無二,反映在德語的定義「Mittelstand」,它表示該行業由中、小型企業組成。國際社會一直稱這種結構為「典型的德國結構」,象徵著自主的企業文化,代表著德國企業家的獨立、創造性和自由主義哲學。外界曾有人宣稱這種結構已完全過時,特別是全球化趨勢更是助長了這種觀點。但是,事實是德國機械製造業在國際市場很少具有今天這樣強大的競爭力。即使美元繼續貶值,專家仍相信,德機械製造業2007年將連續第四年保持增勢,甚至會超過2006年的歷史最高紀錄。
(三)德國機械製造業的優勢和成功因素
1.創新實力。創新實力無疑是德國機械製造業現在以及未來在國際競爭中最為重要的資產之一。2005年,創新產品占該行業全部產值的三分之一。2006年,創新領域的投入高達100億歐元,為歷史新高。其創新實力來源於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和研發投入。據統計,過去的20年裡,每10年該領域工程師人數就增加一倍。在德國這樣的高工資國家,絕大部分的工業領域能夠保持世界領先地位,根本在於擁有眾多先進的專有技術,這是德國長期堅持參與研發領域國際競爭的結果。但是,2006年底至2007年初,德國工程師協會調查發現,全德工程師短缺數量達2.2萬名。2007年2月,聯邦勞工局的一份報告也指出,自1981年以來,德國首次出現機械和汽車製造業工程師空餘崗位數多於求職者的現象。工程師的短缺不僅威脅著機械製造業,同時也是德國整個工業基礎的致命弱點,它向德國的政治家和商界敲響了警鍾。
2.產品種類齊全。德國機械製造業向全球市場提供的產品種類之多,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其中,在機械製造業的31個部門中德國有17個占據全球領先地位,例如機械搬運、電力傳輸設備和印刷技術等;處於前三位的部門共有27個。這種產品的多樣性及現代化使得德國企業有能力避免許多本領域特有的風險。
3.重視特種用途機械的研發。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產業衰退期間,德相關企業被迫採取激烈的重組方式來應對困境,主要是大幅削減工作崗位。特別是標准化產品領域,價格因素的競爭異常激烈。此後,德國企業將產品定位於重點研發專有技術密集型的、昂貴的、一次性和小批量的產品。一般而言,特種用途機械的生產需要較大的工程投入,但利潤要比大批量產品高,所以在過去十幾年,德製造商總能通過提高其利潤來彌補周期性衰退的損失。根據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的調查結果,目前一半左右的德國機械製造企業在按照用戶的訂單生產小批量、特殊用途的產品,另外25%的企業則生產大批量和專用機械產品。目前,「德國製造」的競爭優勢在於非價格因素,包括質量、技術、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產品性能可靠性、供貨可靠性及售後服務等。
未來德企業將繼續從此產品定位中受益。首先,在全球范圍內,生產特種用途機械漸成趨勢。這些機械產品要求大量的系統專有技術,這正是德國企業的優勢;其次,市場對產品中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而德機械製造業服務收入已佔20%,且比例逐年上升;第三,單機重要性在下降,而服務密集型機械繫統的需求在增加,比如靈活的生產基站等;第四,將標准機械產品與量身訂做的服務(預約管理程序)相結合來提供專業化的解決方案也是發展方向。總之,德國的機械製造業將不斷從其在全球特種機械、服務、系統解決方案中的技術領先地位獲益,並進一步促使企業利用其優勢參與國際競爭。
(四)中國等新興市場對德國機械製造業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德國機械製造業傳統上主要向西歐和北美市場出口。但近幾年,德國企業對日漸繁榮的新興市場產生了濃厚興趣。德意志銀行分析認為,到2015年,德機械製造業重點關注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中國、印度、俄羅斯、東歐及南美,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7月10日,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也公布了一份研究報告,題目為「全球增長中心的機會在招手」,提醒德國企業要轉變思路,積極開發新興市場,以保證德國機械製造業長期穩定發展。
對德國機械製造業而言,全球新興市場將為其提供大量的商業機會。專家預計,中期內向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出口可望實現7%至12%的增幅。同時,東歐、南美市場也會有2%至4%的潛在增長機會。這樣,即使遇到美國和西歐傳統市場的周期性衰弱,仍可由新興市場需求增長來彌補,從而使德國機械製造業保持穩步發展。同時,不斷增加的穩定性也能夠提高該行業的利潤。此外,德國機械製造業也只有通過開拓新興市場,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才能與在國際市場同樣活躍的美國和日本進行競爭。
二、德國機械製造業對華出口前景分析
(一)德機械製造業對華出口現狀
目前,中國是德機械產品在亞洲的最大市場,領先於日本、印度、韓國和伊朗。從2003年到2005年,在德國出口目的地排名中,美國始終是第一,中國居前三位。期間,法國在2003和2004年排在中國之前,但到2005年落後於中國。2006年,德對華出口機械產品100億歐元,占其機械產品出口總額的7.2%,中國超過法國,列第二位。2001年到2004年期間,德機械產品對華出口增幅達22%至44%。2005年增速略有下降,但2006年再一次上升至16%。2006年,德自華進口機械產品約17億歐元,占其機械產品進口額的3.8%,中國為德機械產品進口第九大來源國。
(二)中德機械製造業的戰略分工
德方認為,中德機械製造業之間互補性較強,雙方可以進行合作,實施戰略分工。在這樣的合作夥伴關系中,德國的重點是利用最新技術生產特種用途的機械產品,中方則借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服務於大批量生產的產品市場。這樣的戰略分工不僅對德國企業有利,中國企業也可通過不斷提高專有技術水平,有能力進入原先由德國佔領的中端市場。
德方目標是保持在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挖掘潛力,爭取在中低端市場取得進展,即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來彌補勞動力價格的劣勢。因此,先進的生產技術註定是德國機械製造業要關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自動化技術、激光技術等。其中,德國自動化技術領先全球。國際用戶希望通過自動化來節省生產成本、縮短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此外,為了實現產品零缺陷率、小型化、更短的生產周期等目標,也需要依賴大量的自動化機械。德國的自動化機械除廣泛應用於電氣、汽車、物流、醫葯、化工、消費品等傳統部門之外,目前更被推廣至太陽能、液晶顯示器和生命科學等新興產業。
(三)德國機械製造業對華出口潛力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並正在成為新的工業超級大國,但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和問題,需要先進的機械產品和技術來加以解決。隨著擁有相當購買力的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國的消費結構也將轉向服務和現代化的耐用消費品,例如汽車和棕色家電等。對德國機械製造業的各個部門來講,中國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市場,潛力巨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領域:
1.紡織機械。中國正在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預計每年德國機械產品對華出口名義增幅將達7%,保持原有增勢,中國也會繼續保持德機械產品在亞洲最重要的市場。其中,紡織業是典型的例子。作為世界紡織服裝產品的生產基地,到2015年中國將在全球市場佔有60%的份額,遠遠超過目前25%的比例。德國先進的紡織機械產品無疑將會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利益。
2.汽車製造機械。據預測,到2015年只有美國的新車注冊數和汽車產量(包括轎車和卡車)會繼續領先於中國。目前,中國的汽車銷售量全球排名第二、汽車產量位居美國和日本之後。然而中國1000名居民僅擁有汽車21輛,相對於德國的593輛,比例尚小,本身即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同時,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將國產汽車推向西方發達國家市場。近年來,汽車燃料的持續漲價使得減輕汽車車身重量和提高能效成為全球汽車製造的潮流,西方消費者更是看重這些性能。德國生產的高性能機械工具,例如先進的激光機械,已佔有全球25%的產量和15%的市場份額,能夠幫助中國汽車廠商在材料處理和加工、金屬板縫隙焊接及改善汽車性能(如改進車身設計來提高碰撞安全性)過程中,提高精確度、速度和費用效率,實現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
3.建築機械。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民進入城市,不僅促進了工業的發展,也刺激了對辦公樓和住宅建設的需求。
工業和城市的擴張,加上民間資本的積累,使得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逐年增加,包括交通運輸道路、電力輸送線路、通訊網路、飲用水的供應及廢水處理等。盡管中國的勞動力相對便宜,但所有的建設項目離不開建築機械和建材機械等。此外,政府還面臨解決環境問題及保證能源供應安全的挑戰。德國在傳統能源和與環境有關的機械產品及廠房建設領域具有絕對優勢,而且在許多可再生能源領域也是全球領先者,例如在風能利用方面。
4.鋼鐵及化工機械。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中國鋼鐵和化工業在未來十年將進一步擴張,同時也導致能源需求將大幅上升。為了減少對石油、天然氣進口的依賴,中國需開發利用自身豐富的煤炭資源。德機械製造業可以提供相關的冶煉、軋鋼、鑄造、化工生產及采礦機械和技術。

『叄』 德國製造為什麼質量特別好

作為全球的工業品製造基地,我們的產品一直以價格低廉著稱。但要說到產品品質,那還得數人家日本和德國。不信你看看當下銷量和口碑最好的汽車品牌,無一例外來自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德國,賓利、奧迪、保時捷、賓士、寶馬、勞斯萊斯、邁巴赫這些世界名車,全是他們的傑作。

按說英國在搞工業革命時,德國還只是個農業國家,可為何德國僅用了短短幾十年,工業指數就全面超越英國,始終保持著工業強國地位,產品質量也一直雄冠全球呢?

(德國的匠人精神)

三、目光長遠持續發展。

德國人不打產品價格戰,不和同行競爭,也不搞同質化仿造,每家企業都靠自己的產品品質和個性特色吸引客戶。他們知道,價格戰只會讓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雖然他們也追求利潤,但也只是在成本核算後加上基本利潤,而不是像某些國家的私企那麼貪得無厭,甚至不惜犧牲質量降低成本。

在德國,所供3歲以下兒童的食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劑,必須是純天然的。奶粉也被列入葯品監管,只能在葯店出售,根本不可能出現含三聚氰胺這樣的毒奶粉。行業監管的到位,也是德國企業自覺提升品質的一個原因。

正是由於每一位德國企業家,都有著辦百年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所以幾乎所有德國出產的產品,質量都非常過硬。

對於為什麼德國產品,動不動就以“能用100年”作為廣告詞,德國某媒體解釋道,德國資源匱乏,所有的工業原材料都依賴進口,只有把品質做好,延長使用壽命,才能實現對原材料的最大節約。

『肆』 據統計德國擁有高達上千家的百年企業,它們成功的法則究竟是什麼

德國的企業能夠存在上百年之久,自身就是很過硬的一大招牌。而他成功的法則也值得許多企業學習。

第三,德國企業嚴謹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非常害怕員工出現跳槽的這種現象,而德國企業採用了科學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這種現象的發生。而且他們對於自己的員工是非常的重視,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的裁員。同時德國企業的管理還包括他們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推出一系列的服務來維系好與客戶之間所存在的合作。將自己的眼光不僅僅放在現有的合作上更是選擇將精力放在合作之後維護客戶關系。可以說德國企業的這一做法非常的用心。

『伍』 為什麼德國製造和日本製造質量這么好

二戰後,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現象,是兩個主要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崛起。德日都是後起工業國,都走了一條自上而下的工業化道路。

德國是19世紀80年代開始的以電氣和化工為標志的「新工業」的引領者,並在20世紀初取代英國,成為世界市場上的頭號貿易強國,「德國製造」開始享譽全球。日本則在明治維新後效仿德國,被稱為「東方的普魯士」。

從深層看,兩國都以製造業製成品出口見長,且其生產體系也有不少相似之處:兩國經濟中都存在一些大工業聯合體,它們之間相互參股,背後有大銀行的支持。這一產業組織保證相關產業上下游之間的緊密合作,有利於協同創新和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

兩國都致力於建立嚴格的工業標准與質量保證體系。1960年—1980年,德日在汽車、家用電器等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全面戰勝生產標准化大眾產品的美國,而日本企業依靠瘦身管理和靈活的員工作業協調在生產高質量系列消費品方面則更勝一籌。

德國製造已成為全球市場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同時成就了德國「雙高」(高使用價值和高技術含量)產品出口大國的地位。德國製造像老字型大小品牌一樣,經過百年錘煉,成色始終不變。對產品質量的追求已經成為德國企業的一種潛意識,是不必過多外來約束而自動履行的行為。

德國製造的優勢不在於價格,而在於質量、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及良好的售後服務等因素。

青島流傳著一個故事:2000年,德國商人亨利安到青島投資生產大型齒輪。2010年6月,亨利安80歲的父親來到青島,當父子兩人走到江蘇路基督教堂時,看到教堂鍾表正常運轉,80歲的德國老人很激動。原來,這座鍾是德國100多年前就很有名的鍾表製造商J.F.WEULE生產的。這家鍾表製造商所用的齒輪全部由亨利安家供應。

亨利安說:「根據目前的使用情況,這些齒輪沒有任何問題,還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維修時,恐怕是我的曾孫一代了。」

的確,德國製造已經成為高質量、高技術和高品質的代名詞,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是什麼讓德國製造擁有堅如磐石的質量保證?又是什麼讓德國人在經歷歲月打磨後仍保持著最初的品質追求?

文化傳承

德語「職業」有「天職」的意思

德國的傳統哲學深深地影響了德國的企業行為——追求完美

在民族文化的不斷傳承中,造就了德國人最核心的「理性嚴謹」的精神文化

細心的人會發現,「質量一流」、「品質保證」之類的宣傳語很少出現在德國產品介紹中。因為,對產品質量的追求已經成為德國企業的一種潛意識。

企業文化是亞文化,與國家的傳統社會文化密切相關。可以說,德國的企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縮影。

從宗教層面上來看,德語「職業」一詞,就有「天職」的意思。這意味著德國人把對上帝的忠誠移植到了對職業和工作的盡心盡力中。反映在企業經營上,企業運作不單純是追求經濟利益,而遵守企業道德和製造高質量產品是企業與生俱來的義務。

德國人有著嚴謹、冷靜而內斂的民族性格,樂於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種規章和制度,並引以為豪。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為最高倫理原則,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歷史淵源,與德國經典哲學文化傳統有著直接關系。

18世紀後,德意志在人類文明的創造上讓世界驚嘆。在思想藝術體繫上,出現了康德、萊布尼茨、馬爾庫塞、叔本華、尼采、費爾巴哈、黑格爾等龐大而偉大的哲學家群體。德國的傳統哲學深深地影響了德國的企業行為——追求完美。

這種完美的哲學追求由三個部分組成:探求事物的本質、確定長期戰略、適應外部環境。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等,在現今的企業中仍不斷應用。

在民族文化的不斷傳承中,造就了德國人最核心的「理性嚴謹」的精神文化。嚴謹、保守、思變、自省深深地根治於德國的民族性格特徵中,就像是德國本民族的語言,復雜而精確,語法和詞彙不能出現絲毫的模糊一樣,界線分明,黑白分明。這種一絲不苟的性格特質成就了德國製造的不朽傳奇。

『陸』 德國製造業強大的原因

德國的製造業在全世界都非常有知名度,歸根結底還是人家發展的比較早,在二戰時期,德國的製造技術就非常超前。

時至今日一直都沒有丟棄,我曾經看過一篇報道,在青島的地下自來水樞紐工程當中出現了一些故障,這個樞紐工程是由當年的德國參與建造的。

只能說德國人他們比較精細,比較看重於口碑和質量,所以德國的製造業才會這么強,這么受世界歡迎。其實我也很理解這些生產商的想法,如果說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那麼精細,自己就將面臨退市。只能說市場就造就了這樣的事實,都是身不由己的行為。

『柒』 德國機械製造為什麼那麼發達

德國機械製造之所以是因為其內在的優勢所決定的:

(一)高科技創新戰略。去年,德國機械製造企業的研發投入達100多億歐元。

(二)生產專業化。比如,洗滌設備製造公司「溫特哈爾特」專門製造賓館和飯店的餐具洗滌機,而不生產其它用途的洗滌設備。這樣專一的結果是,該公司成為餐具洗滌設備製造行業的全球領先者。

(三)銷售全球化。在美英法日等國,都有這些德國企業的分公司,具體負責所在國的生產與銷售。

(四)與顧客聯系緊密。比如,生產五金配件的「烏爾特」公司,除了要求員工保持與客戶的良好關系外,所有高層人員每個月至少也要拜訪一個客戶,直接了解後者對產品的意見。

(五)德國嚴格、健全的質量認證和監督體系。

(六)職業技術教育是德國振興的基石,也是德國製造崛起的秘密武器

(七)"德國製造」的高品質包括高績效、耐用、少量維護、設計優異等特點。

『捌』 德國有什麼優勢

德國芬尼PFENNIG家庭娛樂KTV音箱系統。

『玖』 德國工人是怎樣不盲目追求高速度,來發展製造業的

第一,效率大於速度的工作理念;第二,機械操控使錯誤率降到最低;第三,專一負責的工匠精神。

德國以德國人嚴謹認真的態度和發達的製造業聞名於國際,德國製造產品往往代表著高質量的水準。但據調查德國工人每年的工作時間不超過1371小時,德國工作制為每周工作五日休息兩日,還有至少24天的帶薪休假以及各種法定節假日,摺合下來德國工人一天的工作時間在六個小時左右,簡直令人過於羨慕。在這么短的工作時間下,德國製造業如此發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品牌,我認為與三方面有關系。

專一負責的工匠精神。德國的嚴謹來源於德國人的專一專業的工匠精神,無論哪種行業,德國都不會因為它簡單而輕視。這種對待任何事情都以專業精神的態度,是德國製造業發展迅速的基礎。嚴謹的態度使錯誤率最小化,從而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使行業穩定而快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怎麼保持德國製造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9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6